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备课.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备课.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备课.docx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

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

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

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也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

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

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

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单元知识结构:

在直观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平面,研究平面图

形的形状,形成平面图形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

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

1、引导学生初步进行合作、交流。

2、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

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3、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

的关系。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及相关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

用“ 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

“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

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

“十几减 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

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

从期末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都掌握了 10 以内加减法和 20 以内

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但由于中间间隔了一个

假期,学生的遗忘比较快,为更好地学习《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习新知前还需进行经常性的口算训练(20 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初步学会解答“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

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2、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 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十几减9 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加减个位数和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

习的,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

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

1、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出发,从学生最熟悉

的生活场景,如新年游园会、春游等引入教学。

2、在各种操作、讨论交流的活动中,探究算法。

3、在学生掌握了20 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把加减法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意。

元安排: 13

例1 ????????????? 2 左右

例2????????????? 1 左右

例3??????????????? 2 左右

例4 ?????????????? 2 左右

例5??????????????? 1 左右

例6??????????????? 2 左右整理和复???????????? 3 左右

第三元:分与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单一标准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以不同事物

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他们归为一类,就叫单一标准分类。根据

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来分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不同标准分类。教材创设了“整理房间”、“一起来分类”的生活情境,已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

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学生情况分析: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表现有以下趋势:从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如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分类。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

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意义、作用及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通过看一看、分一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单元教学重点: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 , 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学会按单一标准分类和按不同标准分类

单元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分类。

2、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3、教学中要抓住“分类”生活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看、议、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4、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5、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单元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的《 100 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 1—20 各数的认识上进行教学的,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是学

生学习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例题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操作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

握数 100 以内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数来认识 100 里面有 10

个十,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单元学生分析:

“100 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 2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 100 以内数的认识与 20 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

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

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 100 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单元知识

结构:

本单元的内容是 100 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

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

学的难点有三 1 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

数是多少。 2 数位的意义。 3 探索例 7 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是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 , 使学生感受 100 以内数的意义,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

1、建立 100 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进一步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3、掌握 100 以内数的写法,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单元教学难点:

1、学会数数和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叔叔过程中,当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

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

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4、多元价,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的情、与同伴合作学的度、情感体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健康的展。

元安排: 9

数100 以内的数和数的成????? 1 左右

数写数????????????2左右

数的序比大????????? 2 左右解决????????????? 1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的减法???? 2 一,想一想

????????? 1

第五元:人民

单元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单元知识结构:

小面值人民币( 1 元、 1 角、 1 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5 角、 2 角, 5 分、 2 分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

大面值人民币( 2 元、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

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引

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 l 元 =10 角, 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

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到商店去观察,购物,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

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4、在取币、换币、附币、找币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和有序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5、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 元=10 角, 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

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单元教学难点:

1、在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家培养学生思维的

灵活性和有序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

民币。

2、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

3、付钱的方案往往有多种,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从而灵

活比便的方案。

4、学生在付的中行的判断和推理,展思能力。

5、在物活中西的程,累。

元安排: 5

人民???????????2 的算???????????2

解决???????????? 1

第六元: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100 以内的口算,教材的编写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单纯教计算的现象,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注意了这个双重目标的达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意义,学

习口算方法,在掌握算法的基础上,再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

而激发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单元学生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

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

算等内容,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100 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算加减两步式。

2、使学生能合具体情景行加、减法估算,并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100 以内的加减法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元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是知解决生活中的。引学生独

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元教学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位加法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元教学思路与建:

1、算要与解决密合,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意和解决

的能力。

2、重直操作,充分利用学具帮助学。学生由形象到抽

象的程。

3、鼓励学生行个性化的学,提倡算法多化。

4、切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元安排: 17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 左右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左右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9 左右

例1、例 2?????????? 4 左右

例3???????????? 2 左右

例4、例5?????????? 3 左右整理和复????????? 3 左右

第七元:找律

单元教学内容:找规律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

来“循环”的理解奠基,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他们对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最后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想象力和渴望展示的斗志,来

解决多种多样的题目,实现“形象──模型──运用模型──体验生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

规律,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

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单元教学难点:

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

1、提供合理材料,让学生在“学”中展开“再创造”。

2 、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做”中“再创造”。

3、提倡实践应用,让学生在“用”中实现“再创造”。单元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学内容: 92---94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 以内的数,20 以内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

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学生整体上计算不是很好,每班都有几个计算较差的学生,主要体现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及退位加减法不够熟练,在几次的单元测试中计算丢分较多,这是复习中所要重点强化训练的。人民币的认识及时分的认识、简单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受有一定的难度,也是复习中的一个重点。但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能基本完成,也有个别学生因智力问题、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

单元教学目标:

1、复习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 以内退位减法.

2 、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3、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