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归纳总结

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归纳总结
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归纳总结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查方式:

本章为历年高考考试中考点分布的重点区之一,主要的题型为选择题,偶有简答题,尚未出现过综合性的大题,涉及此内容的考点将基本不变,热点将常考常新,跨学科的综合性大题将有可能出现。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规律来看,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这部分内容出来的概率仍然很高,这是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决定的,有关PH值的计算、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将仍是必考点。

命题规律: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范例,在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年高考均受到重视,近五年的高考题也承继了这个传统。

考查的主要内容集中点

比较某些物质导电性强弱;

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依据电离平衡移动理论,解释某些问题。

同浓度(或PH)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如氢离子浓度大小,起始反应速率,中和碱的能力、稀释后的PH的变化等。

2.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以水的电离和溶液pH 计算为考查内容的试题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仍将是将来考试的热点。

考试内容包括:

(1).已知pH 的强酸、强碱混合,或已知浓度的强酸、强碱混合,计算溶液的pH

(2).已知pH或c的强弱酸碱混合,分析溶液的酸碱性。

(3).已知混合溶液的pH,推断混合前的酸碱的各种可能,或已知溶液的pH及强酸、强碱的pH,求混合比例。

(4).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pH计算。

(5).在新情景下,考查水电离平衡及K w。

3. 盐类水解

考查的内容有:

1.盐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做定性判断或定量计算

2.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

3.pH大小的比较;

4.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

另外,判断离子共存、配制溶液、试剂贮存、化肥的混用、物质鉴别推断、某些盐的分离除杂等内容在高考中也涉及到盐的水解。其中命题的热点是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在高考试题中,特别是选择题,常常将盐类水解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⑴定义: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溶于水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⑵注意:

①要注意“或”字、“和”字。电解质是二者有一,非电解质是二者都不。

②要注意“化合物”三个字。其意义有两点:Ⅰ必须是纯净物,混合物不能叫电解质。例如,盐酸能导电,但因其为混合物,故盐酸不能称为电解质。Ⅱ必须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例如,Al能导电,但不能称电解质;同理,金刚石不导电也不能称非电解质。

③电解质必须是自身电离去导电。例如,NH3、酸性氧化物(CO2、SO2等)虽然溶于水后都能导电且又是化合物,但在水溶液中不是它们本身发生电离,故它们不是电解质应为非电解质。

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⑴定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是因为分子在溶剂的作用下断键离解成离子,另一方面阴、阳离子也相应结合形成分子。在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所达到的平衡状态称之为电离平衡。

⑵电离平衡的特征:

“等”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定”末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与己电离的离子的浓度,保持一定;

“动”分子不断电离,离子不断结合成分子成为动态平衡;

“变”当外界条件改变,电离平衡就可能遭到破坏。

⑶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温度:因电离平衡过程是吸热的,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浓度:增大分子的浓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增大离子浓度,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分子的方向移动。

二、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1.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有以下电离平衡:

H2O H++OH—

25℃时,c(H+)=c(OH—)=10—7mol·L—1

2.水的离子积:

K W= c(H+)·c(OH—)=10—14 (25℃)

理解K W时要注意:

(1) K W与温度有关,因为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 W增大。如100℃时,K W=10—12。

(2) K W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不管哪种溶液有c(H+)H2O=c(OH—) H2O;

如酸性溶液中:

|C(H+)酸+c(H+)H2O|·c(OH—)H2O=K W

碱性溶液中:

|C(H+)碱+c(H+)H2O|·c(OH—)H2O=K W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⑴酸、碱:在纯水中加人酸或碱,均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此时若温度不变,K W不变,c(H+)发生改变,pH也随之改变;若向水中加入酸,则。(H+)增大,c(OH—)变小,pH变小。

⑵温度:若升温,由于水电离吸热,升温将促进水的电离,故平衡右移,c(H+)、c(OH—)同时增大,pH变小,但由于c(H+)与。c(OH—)始终保持相等,故纯水在温度高于25℃,pH<7,但仍显中性。

⑶易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人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显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⑷其它因素: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三、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水溶液里H+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即pH=-lgc(H+)。

溶 换算:c(H +)=10—

pH 适用范围:pH 为0~14的稀溶液。 液

酸碱指示剂:粗略测定溶液pH 范围 的 测定方法 pH 试纸:粗略测定溶液pH(

整数) pH pH 计:精确测定溶液pH(有效数字)

有关简 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pH 计算

单计算 强酸、强碱的单一、混合溶液的pH 计算

2.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的c(H +)与c(OH —

)的相对大小

c(H +)>c(OH —

)酸性

c(OH —

)>c(H +)碱性

c(H +)=c(OH —

)中性 在25℃时

中性溶液:c(H +)=c(OH —)=10—

7mol/L ,pH=7。

酸性溶液:c(H +)>c(OH —),c(H +)>10—

7mol/L ,pH<7。

碱性溶液:c(H +)

7mol/L ,pH>7。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1.中和滴定的概念

(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中和滴定的仪器及试剂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1)仪器

3.中和滴定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 为例)

(1)准备:

①滴定管:

a .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

b .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溶液洗涤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

c .用漏斗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 处;

d .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记下刻度。 ②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③移液管:转移少量溶液用,其洗涤方法与滴定管相同。

(2)滴定:

①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取一定体积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人2~3滴指示剂。

②用左手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晴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至橙色或粉红色出现,记下刻度。 (3)计算:

每个样品作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五、 盐类的水解

1.实质:盐中弱(弱酸根或弱碱根)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2.条件:盐中必须有弱根 盐必须溶于水

3.特征:属可逆反应,其逆反应为酸碱中和(符合化学平衡规律)

水解程度一般微弱

【重点内容突破】

重点一、电解质导电的条件

由于相同条件下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强弱电解质可通过同条件下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这一导电实验是理化学科的结合点。此时常常需用数学思维方法(如极值法)。所以,强弱电解质的这一考点也会成为“3+X ”综合测试命题素材。

可见,电解质并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而电解质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的内因,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因条件,这就是强极性分子水或受热使电解质呈熔化状态。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电解质的导电性:根据导电机理不同,可将导体分为:a .金属导体:其导电过程属物理现象,温度升高时电阻加大;b .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状态)导体:在导电的同时要发生化学变化,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由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决定。

由于相同条件下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强弱电解质可通过同条件下电流的大小来确定,这一导电实验是理化学科的结合点,同时弱电解质的有关量也会因电离程度发生变化而难以确定其大小,此时常常需用数学思维方法(如极值法)迸行处理。所以,强弱电解质的这一考点也会成为“3+X ”综合测试命题的素材 重点二、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1)酸、碱: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均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此时若温度不变,K W 不变;

α水变小;[H +]发生改变,pH 也随之改变;若向水中加入酸,则[H +]增大,[OH —

]变小,pH 变小。

(2)温度:若升温,由于水电离吸热,升温将促进水的电离,故平衡右移,[H +]、[OH —

]

溶于水

同时增大,pH 变小,但由于[H +]与[OH —

]始终保持相等,故仍显中性。

(3)易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不管水解后溶液显什么性;均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度增大,但只要温度不变,K W 不变。

(4)其它因素:如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 +直接作用,因而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重点三、有关pH 的计算

清单三 关于溶液 pH 的计箕 1.关于溶液的pH 计算

①强酸溶液,如HnA ,设浓度为c mol/L ,c(H +)=nc mol ·L —

1 pH=-lgnc

②强碱溶液,如 B(OH )n ,设浓度为c mol ·L —1

c(H +

)=10—

14

nc 。pH= -lgc(H +)=14+lgnc 。

③一元弱酸溶液,设浓度为c mol/L ,则有:c(H +)-lgc

④一元弱碱溶液,则为c(OH —

)10—

14

c pH<14+lgc

2.酸、碱混合pH 计算

①两强酸混合 c(H +

)混=c(H +)1V 1+ c(H +)2V 2

V1+V2

②两强碱混合 c(OH —

)混=c(OH —)1V 1+ c(OH —

)2V 2 V1+V2

③酸碱混合(一者过量)

c(H +)混

c(OH —

)混

= |c(H +)酸V 酸-c(OH —

)碱V 碱| V 酸+V 碱 ④酸碱的pH 之和与H +与OH —

浓度比较

pH(酸)+pH(碱)=14,c(H +)酸=c(OH —

)碱

pH(酸)+pH(碱)<14,c(H +)酸> c(OH —

)碱

pH(酸)+pH(碱)>14,c(H +)酸< c(OH —

)碱

推导:pH(酸)+pH(碱)=-[lgc(H +)酸+ lgc(H +)碱]=-lgc(H +)酸·c(H +)碱=-lgc(H +

)酸·10—

14 c(OH —)碱 =14- lg c(H +)酸

c(OH —

)碱

.有关溶液的pH 的注意问题

(l)pH 是溶液酸碱性的量度,常温下pH=7溶液呈中性,pH 减小,溶液的酸性增强;pH 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

(2)pH 范围在0~14之间,pH=0的溶液并非无H +,而是[H +]=1mol ·L —

1。Ph=14的溶液

井非无OH —,而是[OH —]=1 mol ·L —1。pH 每增大1个单位,[H +]减小到原来的1/10,而[OH —

]

增大到原来的10倍。pH 改变n 个单位,[H +]或[OH —

]增大到原来的10n 倍或减小到原来的1/10n 。

(3)当[H +]>l mol ·L —1时,pH 为负数;[OH —]>1 mol ·L —1时,Ph>14,对于[H +]或[OH —

]

大于l mol ·L —1的溶液,用pH 表示反而不方便,所以pH 仅适用于[H +]或[OH —]≤1 mol ·L —

1的稀溶液。

(4)也可以用pOH 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OH 是OH —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OH=-lg[OH —

],

因为[OH —

]·[H +]=10—

14,若两边均取负对数得:pH+pOH=14。 3.关于溶液pH 的计算

(1)单一溶液的pH 计算

①强酸溶液,如H n A ,设浓度为C mol ·L —

1,[H +]=nC ,pH=-lgnC 。

②强碱溶液,如B(OH) n ,设浓度为C mol ·L —1

,[H +

]=10—

14

nC ,pH=14+lgnC 。

③一元弱酸溶液,设浓度为C mol ·L —

1,电离度为α,[H +]=C α。pH=-lgC α。 ④一元弱碱溶液,pH=-lg[H +]=14+lgC α (2)酸碱混合PH 值计算

4.强酸(PH l )与强碱(PH 2)混合呈中性时,二者体积与pH 的关系规律 (1)若pH 1+ pH 2=14,则V 酸:V 碱=1:1

(2)若pH

1+ pH 2>14,则V 酸:V 碱=10 :1

(3) 若pH 1+ pH 2<14,则V 酸:V 碱=1:10 知识综合视窗

关于溶液的pH 的计算 (1)单一溶液的pH 计算

①强酸溶液,如H n A ,设浓度为c mol/L 。

c(H +)=nc mol ·L —

l ,pH=-lgc(H +)=-lgnc

②强碱溶液,如B(OH) n ,设浓度为c mol ·L —l

,c(H +

)=10—

14

nc ;Ph=-lgc(H +)=14+lgnc

③一元弱酸溶液,设浓度为c mol/L ,电离度为α则有:c(H +)=c α,pH=-lgc(H +)=-lgc α。 ④一元弱碱溶液,pH 吕-lgc(H +)=14+ lgc α。 (2)酸、碱混合pH 计算 ①两强酸混合 c(H +

)混=c(H +)1V 1+ c(H +)2V 2

V 1

+V

2

②两强碱混合

c(OH —

)混=c(OH —

)1V 1+ c(OH —

)2V 2V 1+V 2

c(H +)混 c(OH —

)混

pH 1+ pH 2-14

14-pH 1+ pH 2

5.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时,进行误差分析要归结为对标准液体积的影响,若使标准液的消耗体积变小,则会导致测定结果相对实际浓度偏小,若使标准液消耗体积变大,则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如导致偏大的有: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滴定前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滴定后消失等,导致偏小的有:指示剂变色后又立即复原就停止滴定、摇动锥形瓶时有液体溅出、转移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等。

重点四、1.盐类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来的某一种或多种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促进水的电离。

(2)盐类水解的规律:

①谁弱谁水解,谁强呈谁性,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两强不水解。

②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或酸性)越强。

③多元弱酸根,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如CO32—比HCO3—水解程度大几个数量级,溶液的碱性更强。

(3)盐类水解的特点:

①吸热反应(升温,水解程度增大)。

②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③双水解程度比单水解程度大。

④单水解与一般的双水解因程度很小,故书写其离子方程式时不能用“=”“↑”“↓”等符号。规律:弱水解,显强性,弱的程度越大,水解能力越强

盐的浓度较小,水解程度较大

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应用: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判断不同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浓度比较

不同溶液申相同离子浓度比较

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表示方法:

单水解:一元弱酸(弱碱)相应的盐

强碱与多元弱酸组成的正盐;分步表示;

如Na3PO4,PO43—+H2O HPO42—+OH—

HPO42—+H2O H2PO42—+OH—

H2PO42—+H2O H3PO4+OH—

强酸与多元弱碱组成的正盐:简化为一步表示:

如:AlCl3:Al3++3H2O Al(OH)3+3H+

双水解:一般能进行到底,不用可逆号,沉淀、气体一般要标出,常见的明显双水解的离子:Al3+、Fe3+与CO32—、HCO3—、S2—、HS—、AlO2—的对应组合。

如AlCl3与Na2CO3溶液混合,可表示为:2A13++3CO32—+3H2O──2Al(OH)3↓+3CO2↑

知识综合视窗

1.水解互促而彻底反应的盐

(1)条件:强酸弱碱盐与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相遇时,弱碱阳离子水解生成的碱与弱

酸阴离子水解生成的酸若发生中和反应,则水解互促而形成水解平衡,如(NH4)2CO3;若不发生中和反应,则水解互促最终彻底反应生成弱酸和弱碱,如Na2S和AlCl3混合时,生成H2S和Al(OH)3。

但要注意,如果水解所生成的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小于两种盐按复分解反应方式进行所生成的难溶物的溶解度时,将水解互促而彻底生成弱酸和弱碱;反之,将按复分解反应方式进行。如Na2S与CuCl2混合时,因为CuS溶解度大于Cu(OH) 2溶解度,不会生成H2S、Cu(OH) 2,而生成CuS。

2)常见离子: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等;AIO2—与Al3+、Fe3+、NH4+等;Fe3+与AlO2—、ClO—等;NH4+与SiO32—,它们均能彻底水解生成弱酸和弱碱。

2.蒸干盐溶液所得物质的判断

(1)考虑盐是否分解。如加热蒸干Ca(HCO3)2,因其分解,所得固体应是CaCO3。

(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如加热蒸干Na2SO3溶液,因Na2SO3易被氧化,所得固体应是Na2SO4。

(3)盐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弱碱,如蒸干AlCl3溶液,得Al(OH)3。盐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蒸干后一般仍为原物质。

(4)盐水解生成强碱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Na2CO3等。

有时要多方面考虑,如加热蒸干NaClO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HClO的分解,所得固体是NaCl。

清单一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H2O H++OH—),25℃时

①c(H+)=c(OH—)=1×10—7mol·L—1

②K W=c(H+)c(OH—)=l×10—14

③pH=-lgc(H+)=7

2.盐类水解应用

盐类水解应用极其广泛,它包括:

(1)混施化肥;

(2)泡沫灭火剂;

(3)FeCl3溶液止血剂;

(4)明矾净水;

(5)NH4Cl焊接金属;

(6)判断溶液酸碱性;

(7)比较盐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

(8)判断离子共存;

(9)配制盐溶液;

(10)制备胶体;

(11)物质的制备;

(12)试剂的贮存

(13)物质的鉴别等。

盐类水解的应用(一)

(1)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浓度大小时考虑盐水解。如Na2S溶液中有Na+、S2—、HS—、H+、H2S、H2O,其浓度大小为:[Na+]>[S2—]>[HS—];

(2)判断离子能否共存于同一溶液中,要考虑离子间能否发生双水解,如Al3+与AlO2—、Fe3+与AlO2—、HCO3—与S2—、NH4+与AlO2—、Fe3+与HCO3—、Al3+与HCO3—、Al3+与CO32—等就不能大量共存。

(3)用于判断盐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或碱性,如Na2CO3溶液的碱性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4)判断盐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大小;

(5)盐与盐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

盐类水解的应用(二)

(1)鉴别物质时考虑盐类双水解,如NaOH、Na2CO3、KI、OH

、NaS、AgNO3、KSCN、H2S、

NaCl 9种物质水溶液可用FeCl3溶液鉴别。

(2) FeCl3等溶液的配制(可加n滴稀盐酸);

(3)长时间保存某些盐溶液,防止水解变质,常加几滴酸或碱;

(4)制取某些无水盐,如用MgCl2·6H2O制无水MgCl2。

盐类水解的应用(三)

(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2)制备胶体,如Fe(OH)3胶体的制备;

(3)化肥的施用,如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NH4++CO32—+H2O NH3·H2O+HCO3—

(4)明矾、绿矾净水;

(5)NH4Cl作焊药;

(6)苏打粉用于面粉的发酵。

【规律总结】

清单三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

1.微粒浓度比较

(1)要考虑盐类水解。大多数盐类的单水解是微弱的,一般认为与其同溶液对应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相比,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如溶液中相同浓度的CH3COOH、CH3COONa、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类似的还有NH3·H2O与NH4Cl等,但HCN和KCN不同;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

(2)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总单位正电荷数等阴离子所带总单位负电荷数。如NaF 溶液中[Na+]+[H—]=[F—]+[OH—]。

3)物料守恒。①溶液中某元素的各种存在形式守恒,即原子守恒,如0.l mol·L—1的Na2CO3溶液中,[CO32—]+[HCO3—]+[H2CO3]= 0.l mol·L—1。

②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H+、OH—数目应该相同,如Na2S溶液中,[OH—]=[H+]+[HS—]+2[H2S]。

分为三种类型

①单一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如:判断一元或多元弱酸溶液和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一般方法是:

若为NH4Cl等盐中的阴、阳离子价数相等,离子浓度为[不水解的离子]>[水解的离子]>[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水解后呈某性的对应离子]

如在NH4Cl溶液中[Cl—]>[NH4+]>[H+]>[OH—]

若为Na2CO3等盐中的阴、阳离子的价数不等时,判断离子浓度的大小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具

体分析,对于多元弱酸根的水解,则是有几价则水解几步,在分步水解中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如在Na2CO3溶液中[Na+]>[CO32—]>[OH—]>[HCO3—]。

②多种溶液中指定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

③两种溶液混合后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比较,其解题规律首先是判断两种电解质能否反应,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其次是看反应是否过量;第三是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及可能存在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问题;最后比较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2.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相对大小的两个守恒

①电荷守恒: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如:NaHCO3溶液中[Na+]+[H+]=[OH—]+[HCO3—]+2[CO32—]

②物料守恒:指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起始浓度)应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

如:NaHCO3溶液中[Na+]= [HCO3—]+2[CO32—]+[H2CO3],Na2S溶液中[Na+]=2{[S2—]+[HS—]+[H2S]}

3.在分析溶液中粒子之间的等量关系时要抓住电荷守恒和元互素的原子个数守恒这两个关键。

以Na2CO3溶液为例,它的水溶液里存在着哪些平衡?粒子间存在着哪些等量关系?

Na2CO3溶于水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且存在着如下平衡:(l) CO32—

+H2O HCO3—+OH—;(2) HCO3—+H2O H2CO3+OH—;(3)H2O H++OH—。

在Na2CO3溶液里除存在粒子H2O、H2CO3分子外,还有Na+、H+、HCO3—、CO32—和O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这一原则可得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浓度乘以各自化合价的总数后的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浓度乘以各自化合价的总数后的和,也就是电荷平衡。据此,在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平衡式为[Na+]+[H+]=[HCO3—]+[OH—]+2[CO32—];另外,由于溶液中[Na+]=2[CO32—]起始,根据碳原子个数守恒的关系可得[CO32—]起始=[CO32—]+[HCO3—]+[H2CO3],则有[Na+]=2[CO32—]+2[HCO3—]+2[H2CO3],这就是Na2CO3溶液中的粒子平衡式(物料守恒),即在平衡体系中,某一成分的浓度等于该成分各种形式的浓度之和。

4.盐的水解对水的电离的影响,要始终相信水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每电离出l molH+就会同时电离出l mol的OH—如:CH3COONa溶液显碱性,其OH—完全由H2O电离产生。同时水也电离出等量的H+,只不过一部分H+被CH3COO—结合成了CH3COOH,才造成了c(OH—)>c(H+),但溶液中的H+不是水电离的全部H+。

5.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根据水解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来写,只要对应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颠倒过来,等号改为可逆号即可。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 1.下列事实能说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亚硝酸溶液中存在HNO2分子,呈酸性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NO2溶液不与Na2SO4溶液反应④0.1 mol·L-1HNO2溶液中,c(H+)=0.015 mol·L-1⑤相同浓度时,HNO2的导电能力比HCl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⑤ 2.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或性质中,前者大于或强于后者的是() A.溶液的导电性B.醋酸的电离常数C.完全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 H+的物质的量 3.常温下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晶体时,会引起() A.溶液中的c(H+)减小 B.电离平衡左移,电离常数减小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的c(OH-)减小 4.在2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能使溶液的c(H+)增大,而且使醋酸的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加入的试剂是() A. 20 mL水B.浓盐酸C.冰醋酸D. NaOH溶液 5.能证明氟化氢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氟化氢在所有卤化氢中热稳定性最强 B.浓H2SO4加入氟化钙固体中,加热,有氟化氢气体产生 C. 10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c(H+)小于0.1 mol·L-1D.在氢氟酸中滴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褪去 6.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B.白醋溶液中存在分子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经检验白醋中c(H+)约为0.01 mol·L-1 7.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 mol·L-1的甲酸溶液的c(H+)约为0.01 mol·L-1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甲酸与盐酸都能与NaOH发生反应 D.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8.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融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C.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 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9.甲酸(HCOOH)是一种一元弱酸,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下,1 mol·L-1甲酸溶液中的c(H+)约为1×10-2mol·L-1 B.甲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 10 mL 1 mol·L-1甲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 D.甲酸溶液与锌反应比强酸溶液缓慢 10.在25 ℃时,用蒸馏水稀释1 mol·L-1氨水至0.01 m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c(OH ?) c(NH3·H2O)B.c(NH4+) c(OH?) C.c(NH3·H2O) c(NH4+) D.c(OH-) 11.0.1 mol·L-1氨水10 mL,加蒸馏水稀释到1 L后,下列变化正确的是() ①电离程度增大②c(NH3·H2O)增大③NH4+数目增多④c(OH-)增大⑤导电性增强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强、弱电解质 (1)定义与物质类别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①强电解质:如H2SO4:H2SO4===2H++SO2-4。 ②弱电解质:a.一元弱酸,如CH3COOH: 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的电离程度,如H2CO3: c.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如Fe(OH)3: ③酸式盐:a.强酸的酸式盐:NaHSO4在水溶液中:;熔融时: b.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如NaHCO3: (3)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①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移动,电离程度。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移动,电离程度。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电离程度。 ④实例展示 + 稀释一弱电解质溶液时,所有粒子浓度都会减小吗? 练习: 1、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 图所示,请回答: (1)O点为什么不导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三点溶液的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H + 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若使c 点溶液中的c(CH 3COO - )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加热 B.加很稀的NaOH 溶液 C .加NaOH 固体 D.加水E .加CH 3COONa 固体 F .加入锌粒 要证明某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关键在于一个“弱”字,即证明它只是部分电离或其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以一元酸HA 为例,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常用方法有: 3.25 ℃时,把0.2 mol·L - 1的醋酸加水稀释,则图中的纵轴y 表示的是( ) A .溶液中OH - 的物质的量浓度 B .溶液的导电能力 C .溶液中c (CH 3COO - ) c (CH 3COOH ) D .CH 3COOH 的电离程度

高三化学 1_8 弱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 〖复习目标〗 (1)巩固对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2)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3)能对溶液的导电能力判断及对强弱酸碱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移动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应用。 〖教学过程〗 考点一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平衡状态 【知识精讲】 1、电解质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 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如:SO2、SO3、CO2、NO2等。 ③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离子型氧化物。 ④溶剂化作用: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离子或分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水分子相互 吸引、相互结合,以“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相互吸引的作用叫做溶剂作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 ①强、弱电解质的范围: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 ②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 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一些难溶的电解质,但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则仍属强电解质。如:BaSO4、BaCO3等。 ③强、弱电解质与溶液导电性的关系: 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有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强,如很稀的强电解质溶液,其离子浓度很小,导电性很弱。而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弱,如较浓的弱电解质溶液,其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可以较大,导电性可以较强。 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强电解质一般为离子化合物和一些含强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一般为含弱极性键的化合物。 ⑤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特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指在一定条件下(温度、浓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的状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特点是: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自身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 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且熔化状态下自身都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 概念理解: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溶液(混合物)、金属 (单质),但他们不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因此他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自身电离:SO2、NH3、CO2、等化合物能和水反应形成酸或碱,但发生电离 的并不是他们本身吗,因此属于非电解质; ③只能在水中发生电离的电解质有酸或者某些易溶于水高温下易分解的盐, 如液态氯化氢是化合物,只存在分子,没有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导电,又如NaHCO3在高温时即分解,不能通过熔融态证明其为电解质; 只能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电解质是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他们在溶液中便不存在,要立刻反应生成键,因此不能通过溶液中产生离子证明; 既能在水溶液中又能在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物质是某些高温难分解盐,绝大多数盐溶解在水中都能发生完全电离,某些盐熔融时也发生电离,如BaSO 4。 ④电离不需要通电等外界条件,在熔融或者水溶液中即能够产生离子; ⑤是电解质,但是要产生离子也要在溶液状态或者熔融状态,否则即便存在 离子也无法导电,比如NaCl,晶体状态不能导电。 ⑥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如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 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导电性与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和带电荷数等有关。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常见的电解质为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其中强电解质与偌电解质常见分类:

高考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23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基础题组 1.(2018陕西西安模拟)下列事实一定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aNO2溶液pH大于7 ②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HNO2和NaCl不能发生反应 ④常温下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1 ⑤NaNO2和H3PO4反应,生成HNO2 ⑥常温下将pH=1的HNO2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0倍,溶液pH约为2.8 A.①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全部 2.近期发现,H2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 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3.常温下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时,下列选项中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c(OH-) B.NH3·H2O电离程度 C.n(H+) D.K W 4.室温下,关于pH=1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比pH=1的盐酸小 B.1 L该醋酸溶液与足量的Fe粉完全反应,生成0.05 mol H2 C.若将10 mL该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溶液pH=2 D.与0.1 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所需溶液体积:V(NaOH溶液)>V(醋酸溶液) 5.(2017湖南三市联考)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措施能使溶液pH=(a+1)的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升高溶液的温度 6.室温下,向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滴入pH=7的醋酸铵溶液,溶液pH随滴入醋酸铵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归纳总结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考查方式: 本章为历年高考考试中考点分布的重点区之一,主要的题型为选择题,偶有简答题,尚未出现过综合性的大题,涉及此内容的考点将基本不变,热点将常考常新,跨学科的综合性大题将有可能出现。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规律来看,今后的高考试题中这部分内容出来的概率仍然很高,这是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决定的,有关PH值的计算、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将仍是必考点。 命题规律: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理论应用的范例,在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年高考均受到重视,近五年的高考题也承继了这个传统。 考查的主要内容集中点 比较某些物质导电性强弱; 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依据电离平衡移动理论,解释某些问题。 同浓度(或PH)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如氢离子浓度大小,起始反应速率,中和碱的能力、稀释后的PH的变化等。 2.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 以水的电离和溶液pH 计算为考查内容的试题能有效地测试考生的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仍将是将来考试的热点。 考试内容包括: (1).已知pH 的强酸、强碱混合,或已知浓度的强酸、强碱混合,计算溶液的pH (2).已知pH或c的强弱酸碱混合,分析溶液的酸碱性。 (3).已知混合溶液的pH,推断混合前的酸碱的各种可能,或已知溶液的pH及强酸、强碱的pH,求混合比例。 (4).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pH计算。 (5).在新情景下,考查水电离平衡及K w。 3. 盐类水解 考查的内容有: 1.盐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做定性判断或定量计算 2.盐溶液蒸干灼烧后产物的判断; 3.pH大小的比较; 4.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 另外,判断离子共存、配制溶液、试剂贮存、化肥的混用、物质鉴别推断、某些盐的分离除杂等内容在高考中也涉及到盐的水解。其中命题的热点是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在高考试题中,特别是选择题,常常将盐类水解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案(最全版)

五、教学策略设计: 纳一巩固训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内容理论性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理论与实际、知识与技能并举,而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又是水的电离与盐类水解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学好本章的前提和基础。 (2)本节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道这一原理也适用于其它平衡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迁移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可有效突破本节重难点。 (2)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理解外加物质、温度、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应用可逆反应的相关知识,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状态。 (2)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认识事物变化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学习从现象到本质的 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及平衡移动的学习,初步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等辩证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创设问题情境一问题探究(分组讨论、分组实验)一展示交流一精讲归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类比迁移法等。 七、教学媒体:多媒体(PPT)、学生平板电脑等。 八、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 九、教学过程 实施方案设计意图

如何证明盐酸是强酸,而醋酸是弱酸呢?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事 实来说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首先请学生完成实验来感受 CH 3C00H 和HCI 电离程度的差异。可选药品有: O.1mol/L CH 3C00H 、0.1moI/L HCI 、蒸馏水、镁条等。可选器材有: pH 传感器,电导率传感器等。 从宏观上让学生感知醋酸的电 离 是不完全的。让学生在愉快 的氛围中探索新知,切身感受 到化学学习的快乐、品尝到成 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严谨实验、 细致观察,探索问题真相,得 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教师讲解醋酸部分电离的原因,分析醋酸达到电离平衡的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平衡的特征, 提出思考:如何证明醋酸电离平 衡的存在? 请学生设计实验证明醋酸电离平衡的存在。 可选药品有:O.1mol/L CH 3COOH 、CH 3C00Na 固体、冰醋酸、 蒸馏水等。可选器材有:pH 传感器等。 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的原 理,间接证明醋酸电离平衡的 存在,从微观上证明醋酸的电 离是可逆的,并为探究温度及 加水稀释对醋酸电 离平衡的影 响做好铺垫。 教师做演示实验,进一步探究温度及加水稀释对醋酸电离平衡的 影响,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自主得出相关结论: (1) 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升咼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2) 加水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越稀越电离; 讨论交流得出外界条件对电离 平衡的影响。 总结: 一、 感受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差异: 在浓度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1) 溶液pH 值不同; (2) 与Mg 反应,产生氢气速率不同; (3) 溶液导电性(电导率)不同; 二、 证明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存在: (1) 浓度:稀释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稀释促进电离; (2) 温度:电离吸热,升温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升温促进电离; (3) 冋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相冋的离子, 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课堂训练1、2 从个别到一般,总结归纳本节 的学习重点,便于学生系统理 解和形成知识网络。课堂训练 利于巩固和检验学生学习效 果。 弱电解质电离的拓展: 电离平衡是一种特殊的平衡,所有化学平衡的知识也适合于电离 平衡。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方法,思考下列问题: (1) 写出醋酸电离的平衡常数的计算式,即醋酸的电离常数; (2) 探讨温度对醋酸电离常数的影响; 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在“电离 平衡”和“化学平衡”之间建 立联 系。利用已有的平衡常数 的概念, 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 引导学生学 习电离平衡常数的 相关知识。 十、板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时,电离过 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 电离平衡的特征: “等”、“动”、“定”、“变”。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归纳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归纳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是电解质理论的基础,也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考命题中反复考查。在学生已经学过化学平衡理论并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和离子间发生反应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有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因素,通过图象分析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等,为了更好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本文做了详细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启发,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概念 一定条件(温度、浓度)下,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简称电离平衡。 任何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在该条件下的电离程度最大。 2.电离平衡的特征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中的一种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动”——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 “等”——v( =v(分子化)≠0 离子化) “定”——达到电离平衡状态时,溶液中分子和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

“变”——电离平衡是相对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被破坏,发生移动形成新的平衡。 二、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 2.外因 ①温度: 升高温度,由于电离过程吸热,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②浓度: 加水稀释,使弱电解质的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因为溶液浓度越小,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就越大;所以,稀释溶液会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例如: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 A 加水稀释,平衡向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变大,但c(CH3COOH)、c(H+)、c(CH3COO-)变小; B 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向正向移动,c(CH3COOH)、c(H+)、c(CH3COO-)均增大但电离程度小; ③外加相关物质(同离子效应) 例如:0.1 mol/L的CH 3COOH溶液CH3COOH CH3COO-+ H+向其中加入CH3COONa固体,溶液中c(CH3COO-)增大,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pH增大。 如下表所示: 电离程度n(H+) c(H+) 导电能力

高中化学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5 ℃时不断将水滴入0.1 mol·L-1的氨水中,下列图像变化合理的是() 解析:选C A项,氨水的pH不可能小于7;B项,NH3·H2O的电离程度在稀释过程中始终增大;D项,温度不变,K b不变。 2.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HS-和HS-H++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H+浓度增大 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解析:选C向H2S溶液中加水,平衡向右移动,但溶液体积增大,溶液中H+浓度减小,A错误。通入SO2,可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SO2过量时,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酸性比氢硫酸强,因此溶液pH减小,B错误。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H2S+Cl2===2HCl+S↓,H2S浓度减小,平衡向左移动,反应生成的盐酸为强酸,溶液酸性增强,pH 减小,C正确。加入少量CuSO4固体,发生反应:CuSO4+H2S===CuS↓+H2SO4,溶液中 S2-浓度减小,H+浓度增大,D错误。 3.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1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解析:选B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关系:HZ>HY>HX,所以酸性强弱为HZ>HY>HX,可见A、C不正确。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D不正确。 4.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②升高温度③加少量冰醋酸④加水 A.①②B.①③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点

一、弱电解质得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自身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得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且熔化状态下自身都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得化合物。 概念理解: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就是化合物,能导电得物质可能就是溶液(混合物)、金属(单质),但她们不属于电解质非电解质得研究对象,因此她们既不就是电解质也不就是非电解质; ②自身电离:SO2、NH3、CO2、等化合物能与水反应形成酸或碱,但发生电离得并不就是她们本身吗,因此属于非电解质; ③只能在水中发生电离得电解质有酸或者某些易溶于水高温下易分解得盐,如液态氯化氢就是化合物,只存在分子,没有发生电离,因此不能导电,又如NaHCO3在高温时即分解,不能通过熔融态证明其为电解质; 只能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得电解质就是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她们在溶液中便不存在,要立刻反应生成键,因此不能通过溶液中产生离子证明; 既能在水溶液中又能在溶液中发生电离得物质就是某些高温难分解盐,绝大多数盐溶解在水中都能发生完全电离,某些盐熔融时也发生电离,如BaSO 4。 ④电离不需要通电等外界条件,在熔融或者水溶液中即能够产生离子; ⑤就是电解质,但就是要产生离子也要在溶液状态或者熔融状态,否则即便存在离子也无法导电,比如NaCl,晶体状态不能导电。 ⑥电解质得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如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得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导电性与自由移动离子得浓度与带电荷数等有关。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得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得电解质。 2、常见得电解质为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其中强电解质与偌电解质常见 分类: 3、电离方程式得书写——“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离” ①强电解质:如H2SO4:H2SO4===2H++SO2-4。 ②弱电解质 a.一元弱酸,如CH3COOH:CH3COOH CH3COO-+H+。 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得电离程度,如H2CO3:H2CO3H++HCO-3、HCO-3H++CO2-3。原因就是上一级电离出得H +就是下一级电离得产物,对下一级电离电离有抑制作用 c.多元弱碱,虽然分布电离,但就是书写时一步到位。如Fe(OH)3:Fe(OH)3Fe3++3OH-。 ③酸式盐 a.强酸得酸式盐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专题弱电解质电离的解题指导(提高)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①0.1mol/L的醋酸pH >1 ②与同浓度的盐酸对比导电性 ③同浓度的盐酸对比溶液的pH ④与同浓度的盐酸对比与锌粉反应的速率 ⑤将溶液冲稀1000倍后pH的变化 ⑥与同pH的盐酸等倍冲稀后比较pH变化 ⑦同体积同pH的盐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或平均速率 ⑧0.1mol/L的醋酸钠pH >7 A.①②④⑤⑦⑧B.①⑤⑥⑧C.①③⑤⑥⑧D.全部 2.将浓度为0.1 mo1·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 (H+) B.K a (HF) C. (F) (H) c c - + D. (H) (HF) c c + 3.保持温度不变,用水稀释0.1 mol·L―1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 (OH―) / c (NH3·H2O) B.c (NH3·H2O) / c (OH―) C.NH4+的物质的量D.OH―的物质的量 4.将体积都为10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加水稀释至a mL和b mL,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A.a = b =100mL B.a = b =1000mL C.a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 C、将氢氧化钠和氨水各稀释一倍,两者的OH-浓度均减少到原来的1/2 D、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浓度的两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两倍 6.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醋酸的电离程度:c<b<a B.溶液的pH:b<a<c C.蘸取a点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一定偏大 D.若分别取a、b、c三点的溶液各10mL,各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钠、 溶液中和,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a>b>c 7.某温度下,相同pH的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单元测试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钠 C、酒精 D、铜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3 4 A、该化合物水溶液不导电; B、该化合物饱和溶液导电能力较弱 C、该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 D、该化合物溶于水中发生电离,溶质离子浓度小于溶质分子浓度 5、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的正确说法是() A、由离子浓度决定; B、导电性基本没有差别; C、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弱;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6、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 B、A是强电解质 C、A是分子晶体 D、A为弱电解质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H++OH-=H2O表示的有() A、盐酸和氨水反应 B、稀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C、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8、把0.05mol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mL液体中,溶液导电性基本不变,该液体是() A、自来水 B、0.5mol/L盐酸 C、0.5mol/L醋酸 D、0.5mol/L氨水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酸、强碱都是强电解质; B、可溶性碱都是强电解质; C、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 D、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 B、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11、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弱电解质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电离; COO-+H+CH3COOH; B、醋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时,不存在CH C、H2SO4是共价化合物,所以它是弱电解质;NaOH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它是强电解质; D、弱电解质溶液中,既有溶质分子,又有溶质电离出来的离子; 1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的氢气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NaOH(固体); B、H2O; C、NH4NO3(溶液); D、NaCl(固体);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作业卷 弱电解质的电离(含解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14 Cl~35.5 C~12 Na~23 Al~27 K~39 He~4 P~31 Cu~64 Ba~137 Ca~40 Cu~64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用分别表示分子、阴离子、阳离子(不包括水分子和由水电离出的离子),则下列示意图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情况的是() 2.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的是() 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 ...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B.若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3.常温下a mol·L-1稀氨水和b mol·L-1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 A、若a=b,则c(NH+4)=c(Cl-) B、若a>b,则c(NH+4)>c(Cl-) C、若a>b,则c(OH-)>c(H+) D、若a<b,则c(OH-)<c(H+) 4.常温下,向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含a mol溶质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的pH=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c(Na+)=2c(SO42-) B. a 2 mol>沉淀的物质的量>0 C.沉淀的质量为49a g D.溶液中n(SO42-)=a 2 mol 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H4Cl溶液中:c(Cl-)=c(NH4+) >c(OH-)=c(H+) B.Na2SO4溶液中:c(Na+)+ c(H+)=c(SO42-) + c(OH-) C.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OH-) D.浓度均为0.1mol·L-1CH3COOH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2c(H+)-2c(OH-)=c (CH3COO-)-c(CH3COO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B.氨气是弱电解质,铜是强电解质 C.体积和氢离子浓度 ........ 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和同种NaO H溶液,消耗氢氧化钠一样多 D.等浓度等体积 ......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和同种NaOH溶液,消耗氢氧化钠一样多 7.常温下,下列事实能说明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 ) A. NaClO、HClO都易溶于水 B. HClO与Na2SO3溶液反应,可以得到Na2SO4 C. 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 = Na+ + ClO- D.0.01 mol·L-1的HClO溶液pH>2 8.(2015?中山市校级模拟)常温下,0.1mol?L﹣1的一元酸HA与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前一元酸HA的c(H+)=0.1 mol?L﹣1

化学知识点复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化学知识点复习—弱电解质电离 【学习目标】 1.掌握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强弱的区别。 2.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 3.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 4.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电离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学习重难点】影响电离平衡移动的因素、电离平衡常数。 【学习过程】 【注意】1.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2.电解质必须是本身能电离出离子;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由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决定,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例1】下列物质:a.氨水 b.液态HCl c.Fe d.固体BaSO4 e.冰醋酸 f.SO2 g.Na2O h.CO2i.NH3j.NaCl固体k.KOH溶液l.蔗糖。 其中能导电的有,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属于强电解质的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注:难溶盐(如:BaSO4、AgCl、CaCO3等)一般是强电解质,尽管难溶,但溶于水的那部分是完全电离的。而许多难溶性碱[如Al(OH)3],溶于水的部分也不完全电离,因此是弱电解质。 【例2】按要求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CH3COOH NH3?H2O H2CO3H2SO4 (2)NaHSO4①水溶液中②熔化时 二、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强),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请将曲线补画完整) 三、电离平衡的特征 电离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因此同样具有“”、“”、“”、“”、“”的特征。 四、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 1.电离平衡常数 指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 AB A++B- ()() () +- A B AB c c K c ? = 注:(1)在此计算公式中,离子浓度都是平衡浓度; (2)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的,一般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填“大”或“小”); (3)电离平衡常数反映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通常用K a表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练习题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练习题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02 2.下列物质是强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SO3C.BaSO4D.石墨 3.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化学键被破坏的是A.液溴B.干冰C.蔗糖D.硫酸钡 4.下列关于电解质电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其溶液的导电性很差,所以碳酸钙是弱电解质。 B.碳酸钙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被溶解的碳酸钙全部电离,所以碳酸钙是强电解质。 C.氯水和氨水的水溶液导电性都很好,所以它们是弱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弱电解质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因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是强电解质,因而中和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时,盐酸消耗的NaOH比醋酸多。 C.NaHCO3溶于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C(PO43-)相同。 6.在相同温度时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电离程度 C.H+的物质的量浓度D.CH3COOH的物质的量 7.甲酸和乙酸都是弱酸,当它们的浓度均为0.10 mol/L时,甲酸中的c(H+)约为乙酸中c(H+)的3倍。现有两种浓度不等的甲酸溶液a和b,以及0.10 mol/L的乙酸。经测定它们的pH 从大到小依次为a、乙酸、b。由此可知 A.a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B.a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C.b的浓度必小于乙酸的浓度D.b的浓度必大于乙酸的浓度 8.在同一温度下,当弱电解质溶液a,强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同时升高到相同温度,则它们的导电能力是 A.a>b>c B.a=b=c C.c>a>b D.b>c>a 9.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 3·H2O NH4+ + OH-,如想增大NH4+的浓度,而不增大OH-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A.适当升高温度B.加入NH4Cl固体C.通入NH3 D.加入少量盐酸 10.已知HClO的酸性比H 2CO3弱,下列反应Cl2+H2O HCl + HClO达到平衡后,要使平衡体系中HClO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方法是 A.光照B.加入石灰石C.加入固体NaOH D.加水 11.将0.lmol·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附答案)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 ★ ☆巧思巧解: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溶液

其中: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 解质。 ②“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如 液态HCl不导电,而HCl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 ③“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2、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水的电离是电离平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可以上承下延,从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来思考和理解具体的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故升温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加热能促进水的电离,c(H+)、c(OH―)同时增大,K w增大,pH值变小,但c(H+)与c(OH―)仍相等,故体系仍显中性。 (2)酸、碱性: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酸电离出的H+或碱电离出OH―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即酸、碱的加入抑制水的电离。 若此时温度不变,则K w不变,c(H+)、c(OH―)此增彼减。 即:加酸,c(H+)增大,c(OH―)减小,pH变小。 加碱,c(OH―)增大,c(H+)减小,pH变大。 (3)能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由于水解的实质是盐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所以水解必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4)其它因素: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同样能促进水的电离。 4、关于溶液pH值的计算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Na 2S的水解:S2-+2H2O H2S+2OH- B.NaHCO 3的电离:NaHCO3Na++H++CO32- C.HSO 3-的电离:HSO3-H++SO32- D.硫氢化钠溶液呈碱性:HS-+H 2O S2-+H3O+ 2.下图表示的是某物质所发生的 A.取代反应B.水解反应C.中和反应D.电离过程3.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HSO 4=Na++HSO4-B.CH3COOH H++CH3COO-C.H 3PO43H++PO43-D.NaHCO3Na++H++CO32-4.下列表示电离或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S=2H++S2- B.KHCO3=K++H++CO32- C.HCO 3-+H2O H2CO3+OH- D.HClO=H++ClO-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噲?CH3COO-+H3O+ A.CH3COOH+H2O垐? 噲?HCO3-+H+ B.CO2+H2O垐? 噲?HCO3-+OH- C.CO32-+H2O垐? 噲?S2-+H3O+ D.HS-+H2O垐? 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32- B.NaHSO4=Na++H++SO42- C.H2SO4=2H++SO42- D.CH 3COOH CH3COO﹣+H+

7.下列反应,其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NH4++2H2O?NH3·H2O+H3O+B.HCO3-+H2O?H3O++CO32-C.H2SO3?H++HSO3-D.Cl2+H2O?H++Cl-+HClO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 B.氢硫酸的电离:H2S2H++S2- C.溴化铵的电子式:NH4+ D.含78个中子的碘原子:131 53 I 9.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 B.CH3COOH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 ()() 3 3 c CH COOH c H?c CH COO +-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溶液,电离常数减小 D.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二、多选题 10.室温下,0.2mol/L的一元碱BOH与等浓度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对混合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显酸性 B.升温,c(X)增大,c(Y)减小 C.c(B+)+ c(Y)= c(Cl-) D.稀释溶液,c(X)增大,c(Z)增大 三、综合题 11.第V A族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常用于食品生产中,作水分保持剂、品质改良剂等。 ①磷酸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主要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