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分组分工

贺明香

平寨小学

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合理的分组分工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人们常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有些工作让一个人单独去做,是无法完成的;同样,有些工作让一个集体去做,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分组分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更是家常便饭,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分组分工呢?

一、分组指导

分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环节,但分组的好坏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分组不好,就可能出现有些组的活动开展得很顺利,有些组的活动开展不下去,半路夭折;人数多的组,有些人在里面吃大锅饭,滥竽充数,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人少的组,有很多工作无人干,导致活动无法开展。活动开展得好,学生在活动中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因此,指导学生分组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尊重学生自愿组合原则,让学生自由分组,肯定会出现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人数不均、成绩好的在一起、成绩差的在一起、男生在一起、女生在一起等等。这是很多上综合实践课的老师曾经经历过的。如果不尊重学生的自愿原则,学生在活动中就会闹情绪,不配合其他成员搞好工作。但如何指导学生去解决这些不合理之处,才是关键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问题,再进

一步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中秋文化”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分组中,就出现了一个人数不均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先是让人数多的那组自愿派几个到人少的那组去,结果个个翘着小嘴,一个都不愿意去。于是我让学生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听取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有的说“硬拉过去问题就解决了”,有的学生反对说,“不行,如果硬件拉过去,打起来怎么办”?又有的说:“即使他过去了,不愿意也会闹情绪的,这样,叫他做什么他都不做,也会影响我们活动的开展”。是的,如果我们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硬拉几个过去,那么学生在活动的过程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对于一个集体而言,只有害无益。后来,我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决定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我们在一起,是一个集体,我们要为集体利益作想,不要为个人的利益而损坏集体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感到对集体的无私奉献就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这时,有好几个都争着跑过去。

二、分工指导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分工也是至关重要的。分工不好,就会出现有些人没事做,有些事没人做,有些人做个不停,甚至有些人无能胜任等情况。通常一个班只有一个指导老师,要分为几个小组,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老师将无法同时指导。这就需要一个得力的小助手——组长协助老师开展工作。于是需要在每一组选拔一个组长,对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组织每组开展工作。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

无将不勇。”一个组没有组长组织工作,整个小组就会零乱,没有凝聚力。在选拔组长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明白,组长的职责是组织我们开展工作,应该是具有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学生来胜任。并非人缘好、成绩好才有资格当组长,反之,就不能当组长。

在组长组织成员分工时,要指导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小组要做哪些工作,先一一列举出来,在进行合情合理的分工。让组长自主地开展工作,教师不能包办太多,当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指导,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才能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比如:在这次“中秋文化”实践活动中,爱心小组的组长张雪瑶在分工过程中却成长了不少。她首先遵循自愿胜任原则,由组员自愿承担任务,最后由小组成员讨论决定。这里出现了几种情况:有些工作无人胜任、有些工作争着做和有些工作安排不合适这样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她眼睛一转大声叫起来:“我有办法了”,她想到我们在分组时出现的情况,老师是怎样指导他们处理的。于是,她开始组织组员解决第一个问题。她大声地说:“要是这项工作没人做,我们的活动就无法开展下去,我们从集体的利益想一想,有没有愿意承担的。”这时,有好几个成员都异口同声地说:“我来做”。她又对组员们微笑到:“你们都争着做这项,其他的没人做怎么办。”听了她的话,组员们纷纷讨论起来,最后决定最合适的成员来承担。这时还剩一个

人,也还有一项工作没人做。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分给他确实不合适。这时她组织组员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意见,她又和大家一起分析、综合每人的建议,最后决定由那个人暂时承担,到时由大家一起想办法完成。他们还说了,不是每项工作分给谁就要由谁单独完成,在活动中大家要互帮互助,目的是让我们的活动顺利开展。

在指导学生分组分工的过程中,学生确实成长了不少。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了,我们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分组分工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很不起眼的环节,看似简单,几分钟就能了事,真正的做起来确不像我们想像中那么容易,其实里面也有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分组分工不应该是随意指派,应更注重过程性的指导,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最新发布的《【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养成教育工作总结》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办学实践中秉承这一思想,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道德高尚、体魄健美、心理健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优秀中学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实践中,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校园生活课程为载体,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为抓手,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好的结果。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工程。为此,确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以严谨的行为和良好的表率成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职员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务育人,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教育。思想汇报专题为此,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勤政、奉献、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了学校领导岗位职责;以“立志、尚学、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以“爱校、爱生、爱事业、讲奉献”为宗旨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 二、构建德育网络,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包括副校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并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每个人的职责,形成“校长―政教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实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学校十分

如何控制分组教学

如何控制分组教学 摘要:纵观各种有关分组教学的理论及教学实践,我认为分组不外乎两种:(1)按优劣搭配原则进行分组,即优秀生与后进生搭配、特长生与偏才生搭配,达到以长补短的目的。(2)按近似搭配原则进行分组,即各种能力相近、相似的学生组成一组,便于共同讨论与操作,避免互相压抑。这两种分组方法各有优缺点。为了搞好分组教学,教师必须把他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他们互相弥补,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避免他们各自的缺点。 关键词:课型:优劣搭配;近似搭配 一、分组教学形成的背景 教学中,面对客观存在基础差异、个体差异、层次差异的学生,如果硬性地施以同样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刀切的教学,其结果只是顾了少数,丢了多数,特别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偏向哪一层次都是背离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有个性、有特长学生的培养。 “小班”由于人数少,相对于大班有了较大的学习和活动空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频率加大,加上学校对小班课桌进行了重新设计,改往日的双人课桌为单人可拼搭课

桌,为在小班中开展分层分组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目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竞争意识浓而合作意识淡的现象。在学习上的表现是: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帮助学习差的学生,甚至分成对立的两派,互不往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分层分组教学的方法能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基于以上想法,在“小班化教育”为实施分层分组教学提供了条件的情况下,我开始探索分层分组教学。 在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中,分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分组教学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班级教学难以解决的因材施教的问题,而且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那么,如何控制分组教学呢? 二、分组的控制 纵观各种有关分组教学的理论和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分组不外乎两种:(1)按优劣搭配原则进行分组,即优秀生与后进生搭配、特长生与偏才生搭配,达到以长补短的目的。(2)按近似搭配原则进行分组,即各种能力相近、相似的学生组成一组,便于共同讨论与操作,避免互相压抑。这两种分组方法各有优缺点。为了搞好分组教学,我们必须把它们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它们互相弥补,充分发挥它们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内容

(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二)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

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办学实践中秉承这一思想,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道德高尚、体魄健美、心理健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优秀中学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实践中,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校园生活课程为载体,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为抓手,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好的结果。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工程。为此,确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以严谨的行为和良好的表率成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职员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务育人,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教育。为此,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勤政、奉献、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了学校领导岗位职责;以“立志、尚学、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以“爱校、爱生、爱事业、讲奉献”为宗旨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十要十不要》、《教师文明用语与文明忌语》、《禁烟规定》、《职能部门岗位职责》、《教职工工作考评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全校大会,以及其他各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干部教师的工作中,使全体干部、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这些规章制度也督促教职员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好表率,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氛围,保证了养成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德育网络,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包括副校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并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每个人的职责,形成“校长―政教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实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重点加强了“二支队伍”建设:即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锻炼记忆力,积累词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不仅巩固了学的课文,同时也学习了如何记忆课文的方法,发展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吟诵潜思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文章的意义、脉络、文采,有助于从整体上活生生地接受了课文。背诵的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呢?经笔者从教多年的实践证明,从以下几点入手相当有效。 一、激发背诵兴趣,克服背诵的为难情绪。 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觉得书难读,尤其难记难背。我觉得,在背诵教学中,首要问题,是要克服学生对于背诵的为难心理,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这中间除了反复讲清楚背诵的重要作用之外,我认为关键的是必须让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形成有利于记忆的兴奋中心。举行小竞赛——看谁背得快。背得好,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次还应该给学生讲清楚,只要真正了解背诵的材料,又把握了自身的认知,熟练地,顺畅地背诵,其实是不难做到的。 二、理清文章的线索,加强背诵的条理性。 所谓理清文章的线索,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一根红线和内部联系,做纲举目张帮助学生建立记忆的网络。培养学生对教材宏观驾驭的能力。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背诵《火烧云》时,先与学生一齐理清教材是这样安排线索的:

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特点——火烧云下去了。理清了这个线索,学生便抓住了文章的结构条理,背诵起来,用不着死记硬背,也便顺理成章了 三、教师做好示范,影响力无穷。 我们都十分清楚,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得有一次,我们讲《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后,让学生练习背诵。当我话音刚落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能否背一次给我们听?说实话,这篇课文教过几年了,但我自己从未刻意去背诵过。但全班掌声响起时,我已无退路,于是略作沉思,说声:“试试看。”就背了起来。当我背到“好象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句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结果那一次,我们班的同学都以积极的速度把课文有感情地背诵下来。以后这一招,我即试即灵。 四、用尝试记忆,培养背诵的自我反馈。 背诵课文,可以一遍一遍的反复朗诵默读,然后完整地熟练地背诵出来。但是,我觉得大多数时候不是这样。可以在读过几遍以后,尝试做回忆,背不下去重温课文,还可以对难背或容易背错的地方实行重点突破。《白杨》中有这一段是较难背诵的:“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风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

2020大学生两学一做自我总结

2020大学生两学一做自我总结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2020大学生两学一做自我总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以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筑牢思想底线、增强创新本领,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下面是小编整理好的2020大学生两学一做自我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2020大学生两学一做自我总结一 近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确立了猴年两学一做党建目标任务。真抓才会见成效,党建考核要跟上,书记述职要汇报。杜绝两张皮、真抓实干,方能打造合格党员,正本清源、引领前行。 两学一做铸就铁军。我国现有党员约8700万,分布在各行各业,发挥着中坚骨干作用。党性决定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要踏步四个全面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全体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需要每一名党员不懈努力和牺牲精神,需要各级党组织去精心呵护、培育茁壮中央开展两学一做就是要锤炼当此重任的队伍,以崇高品德、顽强意志身先士卒、践行有为,铸就辉煌、谱写颂歌。 两学一做孕育创新中国。当下正值十三五规划开局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时代交响曲,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跨跃式发展的活化剂,也是新一届政府倾力打造推动的。两学一做是以思

想导航筑基铺路,夯实理论基础、壮大队伍,打造作风顽强、技术过硬能担当重任的生力军。两学就是端正认识、坚定信念,树锐意进取、敢打胜仗的作风品德;一做是做合格党员,就要践行创业创新,在改革的浪潮中显本事、做贡献。当下,小康社会建成进入最后五年冲刺,分布各方的8700万党员应不辱使命、创新创业、攻坚克难、夺取胜利。 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书记带头两学一做唤起党员意识和责任。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这是每一名党员入党时宣誓的誓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党员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西方不良思想和腐朽生活的影响下,党性意识和党员责任淡化,出现了背离党的宗旨的党风问题,甚至出现违反党纪国法的腐败问题。两学一做就是以正面引导立标尺、筑底线,将迷失方身、走上迷途的党员重新拉回队伍中来,重新找回一名合格党员的思想觉悟。 从严治党书记要汇报。书记要敢于担当,两学一做须两手抓两手硬。一要不打折扣地落实两学,抓理论学习、作风建设永不松懈。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党员学习日、党委(组)学习日等方式,系统学习党章和系列讲话,以学而思思而行悟其精髓、融汇贯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二要严标准、严要求,做合格党员不能止于合格。要向优秀党员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学习,树立道德的高标准,模范尊守党章党纪,做四有三为干部。 总之,我们要在两学一做活动中,以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筑牢思想底线、增强创新本领,全身心投入四个全面征程和改革

如何进行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doc

如何进行物理教学中的分组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学生实验是学生亲身去探究和体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细致、深入是观察能力的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有时是稍纵即逝。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捕捉到所要观察的现象;只有深入地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变化和隐蔽的特征。物理实验的观察来不得半点马虎。如电磁感应实验中,若不去认真仔细观察,就没法总结磁与电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发现新的问题,促进进一步的观察。对观察材料的思维加工,辨别本质现象和非本质现象,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果。 二、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适当引导,不使他们过多地碰壁。但是,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经受挫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从而获得成功,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并得到更多锻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地去分析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教学中,除了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本提供的实验方案外,还可引导学生用比较熟悉的运动类型作为研究的载体。如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进行研究,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师生交流,确定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运动过程,并根据纸带记录的情况选择几个运动过程,然后通过测量、记录,分析各过程中的速度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实践表明,这种方案从实验操作、数据测量和规律探索等方面都更适合学生的独立研究,且实验结果的精度也相对较高。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实验课上,应抽适当时间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既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 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等四个实验,都用到打点计时器,而它的故障率最高。这就要求教师讲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探索排除故障。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摆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以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课题研究 本课题认真研究了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分组学习

《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高加亮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合作学习,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增强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小组协作能力等。但是,教学方法在很大范围内仍然停留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为此本课题组选用《新课标下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探究》作为研究方向。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教师教学效果。采用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会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加喜欢学习、自觉学习,不再把学习当作负担,而是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采用该学习与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理解把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采用这一模式会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改变教师职能,从而使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更多地去激励、支持、帮助和渗透。教师在这里以情感交流为纽带代替知识传递为纽带,点燃学生火炬,激发学生学习灵感,在师生和谐共鸣中,达到实现和谐课堂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学生分组学习与教学模式,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分组教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建议把成绩、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混合编成一组以便于合作学习的开展。随着对分组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意识到进行分组教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如:2003 年,滕以芝发表了《“异质分组”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文,理论上对分组教学的构建及注意事项提出建议,并指出在教学分组上则应该建立一种新颖的“分层教学———异质分组”的教学模式。2007 年陈鸿在《新课程(教师版)》发表《分组教学在新课标中的尝试》,认为分组教学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方式。现在,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山东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把该教学模式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对我校教学和落实素质教育有所帮助。

最新版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最新版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教育内容,结合我校办住宿实验班的特色继续把"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以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为导向"科研课题作为科 研内容更加深入的开展下去。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标准》为检查的准绳,全方位对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为、卫生习惯、良好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工作措施: 一、明确教育目标,加大力度,确保落实到位。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形成校长全面负责,其它领导教师齐抓共管。 三、强化养成教育队伍建设 四、做好三个目标的评比检查,确保公平公开。 五、以少先队基础阵地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成果。 六、切实实施目标管理与岗位责任制挂色,定期评比兑现奖罚。 具体工作途径: 1、主管领导及教师召开养成教育研讨会,逐步完善《养成教育要求与评比标准》的各项内容。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召开养成教育扩大会,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结合班级实际及所教学科内容,制定出工作计划,并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强提参考意见。 3、利用班队会形式,对《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学习,逐条落实,使学生能背诵在口,实践在行。 4、各班教师都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动向,明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思想的输导工作,训练学生养成自觉的习惯。 5、各班设立养成教育评比园地及好人好事记录,《规范》、《守则》、《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上墙。 6、切实做好三个目标评比及检查情况。建立领导、教师、学生三级督查小组。每小组由一位值班领导,一名教师及一名学生代表组成,检查措施: (1)值周领导全面负责随时抽查。 (2)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定时检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师,一名值周学生定时检查,一同进行扣分,由值周同学执笔记录,记录册由教师负责保管。 (3)其它值周学生定点上岗检查,在校门、大厅、二、三楼值勤处配合领导、教师检查。 7、领导随时抽查《守则》《规范》《养成教育要求及评比标准》的掌握情况,熟知率至少达到95%。

2017年4月大学生两学一做思想汇报材料

2017年4月大学生两学一做思想汇报材料2017年4月大学生两学一做思想汇报材料一 尊敬的党组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党中央决定,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这是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是党内教育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的延伸,是从“关键少数”向8700多万党员的拓展,是进一步提升党员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意识,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具体体现和有力举措。 通过对“党章党规”的深入学习,让党员铭记标准、守住底线。部分.员入党动机不纯,为什么入党?找工作、职务提升党员能获得优先,面子好看、名声好听,这是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想法。入党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群众,也不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洒热血献青春,更不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是出于一己私利,为了更好的个人前途。还有部分.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下迷失了方向。入党后,特别是成为领导干部后,精神严重“缺钙”,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贪图享乐、奢靡浪费,漠视群众疾苦,逐步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成为“苍蝇”“老虎”。通过逐条逐句通读党章,牢记入党誓词,铭记党的宗旨,使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通过对“系列讲话”的深入学习,让党员坚定信念、增强自信。部分党员受到国外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的腐蚀而产生崇洋媚外的现象,总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亮,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部分党员干部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工程建设不狠抓质量、地方发展不问计于民,热衷占卜算命、求神拜佛,为官从政不问苍生问鬼神;还有部分党员干部搞小圈子,以关系替代信念,以山头替代组织,以圈子替代班子,以商业原则替代组织原则,工作生活中拉帮结派“自立山头”、党同伐异“搞小组织”、以邻为

分组教学教学反思

分组教学教学反思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 今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分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其中一个闪光的亮点。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

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社会是丰富多变的,行业是不同的,每个人担当的角色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学生并没有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分组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进行分组教学 一、双人互说 在新授后,教师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往往要求几名学生复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或笔算、口算题的算理……这样几人回答同一问题,不仅说者无趣,且学生回答的机会也不多。于是我们可以把同桌分为一组,让他们在互相说的过程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对方的优点,互相补充。这样做能使全体学生在短时间内巩固新授内容,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4人互说 一般采用4人一组,这种组合方式方便迅速,只要前边两人往后一转便可组成,每一小组选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这时每个学生一边仔细倾听着,一边又要思考着帮助纠正别人的错误,使得他们既是讲述者,又是评判者。进行这种形式的“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应特别重视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讨论,及时加以调控,使讨论得以顺利进行。在数学课堂中,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或疑难问题,以及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过程中,比较适合于这种“分组学习”。例如,在揭示乘法分配律[a×c+b×c=(a+b)×c]时,我们以往往往例举一些例子,如:3×8+4×8=56,(3+4)×8=56,3×8+4×8=(3+4×816×100+14×100=3000,(16+14)×100=3000,所以16×100+14×100=(16+14) ×100,通过上面一些例子的说明,来得出公式a×c+b×c=(a+b)×c。这样虽然学生也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但是他们没有一个自己主动探索

求解的过程。那一次,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大胆地采用了四人合作的“分组学习“。结果,汇报情况时,全班9个组(4人一组),有6个组也是像上面那样,通过举一些实例来揭示乘法分配律的,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有2个组运用了乘法的意义来理解乘法分配律。他们是这么说的:7×85+3×85,可以看作7个85+3个85=10个85,所以7×85+3×85=(7+3)×85,于是便又出现了7×85-3×85=(7-3)×85等结论。可见,通过这样的分组学习,有效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思考与创造的意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组比赛 每一堂课的后阶段,学生往往出现了疲劳,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可以设计游戏开展小组竞赛。这种“分组学习”的具体做法是,先把各组成员依次编为1——X号,并把各组实力相近的学生编为同一号码,成为竞争对手。比赛可分为笔答、口答等形式。口答题可指名各组同一号的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抢答,按答题的对错、快慢计分,笔答教师可设计若干道题,依次让各组学生完成,按速度和正确率计分,最后算出每个学生的得分和学习小组的总分进行评比。这种小组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小组比赛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每一所学校的重任,而不容忽视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又是构成人才素质的核心因素,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首要问题。下面结合我校近年来的实践,就学校德育工作如何依托青少年环保教育,以环保教育促学生的养成教育,开拓新的德育领域和途径,以及在校园文化中的几点肤浅的作法向各位领导和同行汇报,谈几点肤浅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行汇报如下: 一、全程管理,全员育人 1、领导重视,任务明确,计划完善,重点突出。 学校有德育工作长期规划,每学期初,德育处、年级组均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要点以安排工作。寒暑假均有活动计划。学校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健全,一学期召开两次例会,分析讨论校德育工作的要点、任务、措施。如本年度,我校实行了不定期的校园联检制度,即由一把校长带队,带领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各学年组长,班主任对各班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班级阵地建设、卫生、物品摆放等,及时总结,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实施量化考评。通过此项活动,各班的环境大有改善,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积极性。 2、制度健全,执行严格,全员育人,工作到位。 我校的德育管理制度,主要实行以分管校长、中层领导加年级组长为核心,对各年级实行以年级教导会为主要形式的管理机制。每学期初,分管校长、中层领导都要明确自己负责的某一年级的目标、任务,然后与年级组长一起讨论制定完成任务目标的措施、方法,这样的管理制度,符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效果很好。同时也使每个教师岗位明确、责任明确。 二、特色育人,提升品位 1、以环境特色课程为载体,加强德育教育 实践告诉我们,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为此,我们开发实施了特色校本课程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走上了一条务实而艰辛的探索尝试之路。 第一、努力发掘潜在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从实际出发,努力发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开发了校本课程,并将环境课时纳入到地方课时当中。编制了校本教材,在环境课上使用。激发学生爱护校园,爱护周边环境,亲自感受大自然。同时还采用国家环保局宣教中心编写的教材《环境教育读本》,对学生进行有关节约能源、保护水资源、减少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环境状况及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第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我校要求教师把教材中凡是能涉及环境教育的渗透点挖掘出来,在课堂上做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快速背诵课文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快速背诵课文 现阶段,对于课程标准指定篇目的背诵,普遍表现为: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脱离教师指导,采用“死记硬背”来记忆,效果不佳,表现为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背诵任务。其实,自觉性差,记忆不深刻,体验不快乐等弊端,教师也常常为此大伤脑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呢? 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探索,发现几种最适合农村学校学生快速记忆的几种方法: 一、表演记忆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通过表演,学生能自行悟出词语的意思,体验生活的快乐。如:课文《风筝》,说起放风筝,学生非常喜欢,都想试试怎么放,于是在上课前我准备了风筝,先让学生自行读课文,大致记下有关动作的词,再把学生分成6人一大组,3人一小组,每大组1人读,2人放,另一小组听,三个听文放风筝,轮流变化角色,活动8分钟后,大家关书默记后,抽出最怕背书的学生来背,他很快就背到了放风筝的过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而提高了他背书的兴趣。 二、图文对照记忆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直观,便于学生掌握作者的观察点或写作顺序。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四年级《长城》一课第二段的时候,我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在图上找到课文所描述的每一个地方的内

容(把自己扮成游客跟随作者游览长城),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通过反复观察读文,读文观察,学生不但轻而易举的完成了对长城的结构这段的背诵,而且了解了作者由下到上,由内到外的观察顺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感悟能力。 三、画图记忆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种记忆法就是读了文本,把文本记叙的事物景象加工画出来,再看图背诵,经过从文本→画图→文本的训练过程,学生很快记住了文本的内容。如:我在教学《钱塘江大潮》一文时,我让学生读文后把文本描写的“大潮”从来到过后的变化画出来。再按自己画的图自背课文,3分钟左右学生都会背了。学生很乐意,兴趣也比较高。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记忆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绘画、想象的能力。 此外,还有填空、填表、想象、倾听、提示、按方位、顺序、抓重点词句记忆……总之,不同的文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记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率,完成背诵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组织有效的分组教学

如何组织有效的分组教学 一、研究目的: 1、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2、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参与学习的快乐,杜绝学生座位次序带来的矛盾,消除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误会。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各尽所能,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更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受到我贡献的快乐。 二、原组织形势存在的问题 1、通过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大多数学生对班级授课制中的座位存在不满。一些 学校出现学生要坐靠前排的座位的“潜规则”。就算教师是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也是不科学的:把课堂分为“三尺讲台”圈定教师的活动范围,不易于与学生进行勾通。 2、对坐靠后的学生,难免有照顾不到之处,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提升。加上现在的学生视力普遍下降,很难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合适的表现空间和位置。 3、学生按原来的座位编排容易疲劳,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的、不善交际,怕羞的学生就不会得到锻炼,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学习失去信心。 4、教师稍有不慎,学生思想会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是教师的课堂艺术 较差的话,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改进的方法 1、将班上学生按一定的人数分组,在分组时做好男女搭配和好中差搭配。 2、每组都要推选一名小组长(也可以轮流),由小组长根据本组成员情况作如下分工:记录员、计时员、噪音控制员、解说员、计分员、……让每位成员都有事可做。 3、座位可以在教室内根据小学组数额进行安排,教师面对各组学生就如同学生的一个朋友,让学生无拘束感。教师不断转换位置与每组学生都非常亲切。 4、教师的授课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和要求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规定时间内作好记录,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解说,经其它小组的认可后才能算完成。教师对每一小组进行了小结,最后让学生进行评判,找到最佳答案。

【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养成教育工作总结_德育工作总结.doc

【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养成教育工作总 结_德育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办学实践中秉承这一思想,重视德育工作,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道德高尚、体魄健美、心理健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优秀中学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实践中,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校园生活课程为载体,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为抓手,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好的结果。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工程。为此,确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以严谨的行为和良好的表率成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职员要做到管理

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务育人,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教育。为此,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勤政、奉献、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了学校领导岗位职责;以“立志、尚学、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以“爱校、爱生、爱事业、讲奉献”为宗旨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 二、构建德育网络,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包括副校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并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每个人的职责,形成“校长―政教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实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重点加强了“二支队伍”建设:即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榜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他们必然在教师中寻找自己的榜样。各学科教师的群体形象及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养成教育丰富的资源和最形象、最生动、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学校在狠抓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重点强调了师德建设,大力提倡“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的三爱教育,力求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去

古诗论文背诵古诗论文: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的好方法

古诗论文背诵古诗论文: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的好方法 摘要: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古诗认知规律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有目标,有计划。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

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