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_殷晓峰

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_殷晓峰
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_殷晓峰

2010年第6期

总第248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6 2010Sum No.248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殷晓峰,李诚固,王 颖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 [

收稿日期]2010-06-07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1004) [作者简介]殷晓峰(1963-),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诚固(1960-),男,辽宁沈阳人,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颖(1984-),女,黑龙江林口人,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

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

化对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

发展产生的效应,提出了基于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地域文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6-0041-04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本身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历史的延续性以及民族的、地域的差异性。地域文化是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文化,一般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部分组成。物质文化主要指为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精神文

化主要指人们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心理积淀以及民族性格等;制度文化反映的是个人与他人或群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法制等。其中以物质文化为其表象,以精

神文化为其核心,以制度文化为其骨架[1]。不同的地域文化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

展等方面差异的影响,必然会形成一些有别于其他地域的鲜明的特点,并且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和限制作用。

建国至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发展过程。尽管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已经逐步走出困境、整体保持向上运演的态势,但是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日,东北地区经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其中虽有历史沿革、区位条件、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但地域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将初步探讨东北地域文化对其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探讨新的发展阶段发挥地域文化对东北经济内在驱动力的主要途径。

一、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任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前提,而文化形成之后就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决定并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选择模式、政策措施、运行方式以及发展速度和质量等[

2]。每一种地域文化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点,

任何经济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地域文化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不同的地域文化类型,使得文化观念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华大地幅员广阔,孕育了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闽南文化、游牧文化等多种地域文化。譬如岭南文化

素以务实、进取、兼容为特质,以其为背景,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与山东、东北等地不同的经济特征,如经济外向度高、华侨经济比重高、民营经济活跃、创新产业蓬勃发展、商贸经济声势浩大等。

地域文化影响区域发展软环境。文化观念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或制约作用,是区域发展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增长的绩效会因受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影响的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适应性的不同而不同。如若缺乏先进的地域文化,则会导致目光短浅、积极性差、无所作为,难以达到理想的经济绩效。同时,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方面地域文化观念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如人才观念淡薄、狭隘,必然导致对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利于形成知识分子出创新成果的良好氛围,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3],最终也将阻滞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域文化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单纯取决于其资源禀赋,还与地域的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日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如哈尔滨市的冰雪及异国风情文化资源带动了该地区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服务、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连锁反应,该市第一、第二产业相应也有所发展。地域的文化个性影响着产业结构,如保守封闭地域的产业结构往往是单一的,产销特点也是自产自销,而开放性的地域文化所对应的产业结构则注重多元性、外向性和商品性。地域制度文化也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如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东北地区重工业高位运行,市场经济发展较成熟的珠三角地区产业轻型化特征明显。

地域文化创新推动区域发展。区域创新推动区域发展,文化创新是区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源泉,更是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前提和先导[4]。区域技术创新能够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以及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及时地改革经济体制,调整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经济法规,更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从“一五”至改革开放前,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促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以及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域。1978年,东北三省GDP占全国总量的13.5%,三省人均GDP高于浙江、江苏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后,“东北现象”的呈现,使东北地区经济步入衰退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版图上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虽然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快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深入,东北地区经济逐步走出发展困境,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总量明显增大,但是总体上来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仍落后于东部沿海省份。到2006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 715.2亿元,占全国的9.3%,人均GDP18 226元,明显低于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区。具体而言,东北地区相对落后的区域经济呈现出以下特征:

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东北地区经济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力军,民营经济发展滞后。2003年东北三省民营企业户数17.5万户,从业人员275.7万人,注册资本1 649.1亿元,分别占全国的7.2%,8.1%和6.6%;东北地区民营经济以个体工商业为主,产业以商业、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较弱,尤其缺乏规模大、实力强、增长点突出、对地区经济拉动大的民营企业[5]。

经济发展外向度低。东北地区地处我国东北边陲,历史上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封闭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日趋明显,但是由于地处东北亚经济发展的低密度区域,区域经济对外开放水平较低。2006年东北三省按经营单位所在地统计全年的进出口总额2 458 827万美元,占全国总额的5.2%;同年东北三省外商投资企业总数21 171个,占全国总数的7.7%。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占全国的外贸总额比例不是很大,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

产业结构偏重运行。工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的主要部门,但是,东北地区特殊的发展历史导致工业结构的重型化特征突出。2001—2006年东北三省重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在80%左右,以黑龙江省为例,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 440.2亿元,其中重工业所占的比重为82.7%。并且在工业化进程中,整个地区的重工业并没有实现快速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弱,这种重工业的低技术密集型特性决定了东北工业整体结构的弱质性。

创新产业发展滞后。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创新产业在东北地区发展滞后,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自身,还是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都没有体现出东北地区在科研方面的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辽宁省为例,2006年其高技术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756.5亿元,约占全省的5.3%。这种情况也制约了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三、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影响分析

造成当前东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但是文化因素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东北地区千百年来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氛围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是持久而深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上保守中庸。东北文化整体上属于一种移民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兼容性[6]。由于移民的主体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贫民或难民,移民素质较低,加之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好、生存压力较小,这种移民文化并没有孕育出冒险、开拓、进取的创业意识;相反汉族文化传统中的封闭、保守、中庸、安土重迁等对东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逐步形成了当地人民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生活态度。东北人做事,思维的优先原则是防错,而不是推陈出新;遇事中庸,慵懒且不愿冒险,不争“第一”,不敢为人先,不越雷池半步。而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追求开放性和创新性,东北地域文化的保守性和中庸性便与市场经济的固有要求相抵触,导致经济发展外向度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不良。

“官本位”意识盛行。东北地区是计划经济历史最长、影响最深的地区,人们受“官本位”意识的影响也比其他地区更为深重。在计划经济体制惯性作用和“官本位”意识的双重作用下,东北民众对权力和领导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7],人们遇事习惯找领导,而不是依靠自己解决;“做官”而非“创业”成为衡量人价值的主要指标。从整体上看,这种行为破坏市场秩序、提高整个社会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全民创业氛围的形成。此外,“官本位”意识易滋生腐败、助长官僚作风,破坏经济发展的软环境,阻滞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商品意识薄弱。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农民容易获得生活资料,这也限制了人们继续发展的空间,民众大多安于现状、不求继续致富。东北文化的主流是中原传统的农业文化,这导致东北人重农轻商的观念根深蒂固,既缺乏商品交换意识,又缺少市场竞争意识,商品经营行为较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东北人的轻商意识有所改变,但是对经商仍心存畏惧,多数人宁愿外出打工或者从事报酬较低的“稳定”工作,也不愿从商致富。这也导致东北地区家庭手工业不发达,民营经济发展落后。

重义轻利。东北人重感情,这既是优点同时更是缺点。首先,东北地域文化中重义轻利的价值偏好与发展市场经济追逐利润和重视物质利益的价值取向存在矛盾。其次,东北人易感情用事,缺少理性思考,缺乏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这就决定了东北人更易于接受浅层的、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而对于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不敏感,势必造成服从心理和依赖意识[8],经济社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最后,重感性而忽视理性,使得正常的人际关系变成了一种含糊的义气,拉关系、“走后门”盛行,导致东北人缺乏契约精神,人治代替了法治[9]191,不利于讲究规则和法律的市场经济在东北地区的健康发展。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够。东北地区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知识分子的工资待遇水平长期偏低;研究经费短缺、科研条件落后;研究业绩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知识产权得不到合法保护,整个社会对人才的成果与专利价值缺乏经济度量;工作不受重视,组织人事部门及一些单位领导对知识分子在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少数人对知识分子采取冷漠、排斥的态度等等。这些不仅阻碍东北地区吸引外区的人才,而且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东北地区科教基础良好,高等院校云集,是一块培养人才的沃土,具备各种各样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往往在东北地区以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业绩,这也导致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创新产业发展缓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四、东北地域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地域文化日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先进的地域文化将会充分发挥其区域经济

发展推动力的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成为区域发展的沉重包袱。振兴东北经济,地域文化发展必然先行,需要选择正确的路径以发挥地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弘扬东北地域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区域文化优秀因素的凝结和升华,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精华和灵魂。东北区域的莽莽荒原和作为晚开发地区所面对的严峻生存条件,形成了东北人乐观、豪爽、大气、自强不息、战天斗地的性格;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又使得东北人善于人际交往,具有人际吸引的性格特质。这些都是经济建设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将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应该进一步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培育先进的地域文化。从地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来看,总的趋势仍是由传统走向现代化。东北地区应该在继承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积极培育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区域文化,激活东北市场经济。具体应该打破封闭性、解除思维定势,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着眼区外以及全球,吸收先进文化;培育民众商业精神和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形成“重商创业”的社会氛围[10];树立一种追求成功、不懈进取、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文化氛围。

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缺少规则意味着将增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未来东北地区发展应该强化人们的法制观念,营造一个公正、平等、机会均等的社会氛围;破除“官本位”意识,淡化权力思维对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过度渗透;同时,提高人们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为当前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9]192。

构建科学的人才机制。人才问题是东北发展的关键问题,人的创造潜能发挥得是否充分与文化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东北地区人才潜力十分巨大,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今天,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强化人才观念,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形成开放人才观念,广泛吸引各种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构建宽松、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激励机制;灵活用人,充分发挥利益机制的杠杆作用,真正做到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杨新华,叶百顺.地域文化与宁波经济发展[J].区域经济,2006(3):10-11.

[2]郭蕾.文化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概析———以岭南文化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例[J].兰州学刊,2007(11):52-54.[3]高云虹.区域发展软环境分析[J].兰州学刊,2004(2):93-94.

[4]王丽梅,牟芳华.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价值工程,2007(6):24-26.

[5]陈顺,陈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路径及空间组织形式[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39-44.

[6]段妍.民初东北区域社会风气的演变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1-134.

[7]王晓杰,包广威,舒卫征.“官本位”文化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剖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0-42.[8]马兆俐,陈红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355-358.

[9]刘丽萍.解构东北区域文化振兴东北区域经济[J].商业研究,2005(14).

[10]陈春红.东北经济区的社会人文环境问题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45-47.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Northeast Region Cultur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YIN Xiao-feng,LI Cheng-gu,WANG Ying

(The college of the Cit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egional culture.Nowadays,theregional culture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a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ying a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This paper,from the angl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researches the effects of theregional cultur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the regional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regional innovation;discusses the effects of the Northeast regional culture on the region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region culture to improve theorderly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northeast region culture;regional economic impact;the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e

[责任编辑:秦卫波]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我国区域 经济政策 浅谈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越来越明显,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 优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城镇化及工业化发展 过程中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 的资金流入;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 于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增强区域金融业的竞争力,为经济 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与优质的金融服务。 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在金融生态建设中,由于存 在多方认识不足、征信体系不完善、法制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链 缺位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严重阻碍了金融生态建设工作的深化,这些“壁垒”急待消化。 一、当前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诚信意识淡薄,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一是社会信用意识淡薄,借款人逃债、赖债现象仍 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部分借款人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后任意改变 贷款用途。三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假账,甚至违法行为在有 些企业中仍然存在,这使得银行对企业的效益分析、贷款风险预测 等无法正常进行。 2、政府、银行、企业之间关系淡化。一是现阶段金融机构自上 而下自成系统和资金经营权上收的管理模式,减少了金融部门对当 地经济的融资力度,支持地方的资金少了,发挥的作用就减弱,沟 通的机会也相对减少,地方对金融部门的看法也随之改变,这样逐 渐淡化了政府、银企之间联系。二是随着人行改革的深入,特别是 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调控引导职能明显不足,只能通过利率管理、窗口指导、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和手段进行调控引导,对辖内金 融机构的贷款投向和投量也只能是出台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或搭

东北地方民俗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 1东北世居民族都各自有着传统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这些民族的历史积淀,并以巨大的传承力顽强地制约着本民族的行为和意识。举凡东北地区的民族节日有: 满族的添仓节、虫王节、药香节;蒙古族的那达慕、黑灰节、打鬃节、打印节;朝鲜族的回甲节、回婚节;回族的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达斡尔族的阿聂、抹黑节;锡伯族的抹黑节、回迁节;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的白那查;赫哲族的鹿神节、烧包袱、乌日贡;柯尔克孜族的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等。 2东北世居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如赫哲族的鹿神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举行。活动以祭祀虎神为中心。节日当天全村人要跟着萨满跳鹿神舞,故称鹿神节。 鹿神节的形成与赫哲人的原始信仰有关,活动的目的是求神驱鬼,消灾祈福。古代赫哲人认为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江有江神,他们为林中的虎、狼,江中的鳇鱼都专I'lN制了神偶供奉于家中,鹿神节庆是渔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生动写照。 3抹黑节是东北锡伯族、达斡尔族及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男女老幼黎明即起青年人双手沾满油和锅底灰,你追我逐,争着往对方脸上涂抹。被抹者不但不恼,反而分外高兴。即使老年人不参加追逐,也要在额头抹上一点黑灰,以示吉利。此节日一说是为了预庆丰收,一说是当日为“鬼日”,脸上抹黑是为了不让鬼怪认出自己。这一节日以参与性强而极富特色。 4回甲节是朝鲜族一个很有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它是指老人“花甲”(六十岁)生日时,子孙亲友及全村都来为老人祝寿,活动十分隆重热闹。来祝寿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过生日的老人穿上新衣服,坐在宴席正中。由长子夫妇开始依次跪拜,敬酒祝寿。席问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回甲节既反映了朝鲜族尊老敬老的传统,也体现了朝鲜族擅长歌舞,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5蒙古族历史上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打鬃节与打印节就充分体现了草原文化的这一特点。打鬃节时间不一,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进行首

辽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原因

辽宁经济发展不平均的表现及原因 辽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在享有天辽地宁的美誉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 以辽宁省14个省辖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区域单元,这些地区1992-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测算的指标,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标准差来测算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来测算相对差异,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到,1992年以来,辽宁省内的绝对差异在不断增大,但是差异增长速度已经逐渐放缓。相对差异除了在1994年有小幅下降外,其余各年都呈扩大趋势。从1996到2000年的五年里,绝对差异总的增长幅度达到46.1%,平均增长速度约为9.%%,相对差异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8%,即绝对差异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相对差异。对1992年和2000年辽宁各市的人均GDP 与同年全省的均值做离差,并计算比率,有关数据得到如下结论:(1)省内经济发展的集中程度增加。辽宁省14个市中,1992年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7个,恰到半数;而2000年,这一数量减少到4个,其余贝个市的人均GDP都较全省平均水平低。这种数据分布,反映了这些为数不多的城市的人均GDP处于相当高的水平,而且这些数据加大了数据整体的离散程度,即几个经济发达地区沈阳、大连、鞍山、盘锦对于全省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2)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的差距在不断增大。从比率来看,1992年,全省比率最高的盘锦市(1.774)与最低的朝阳市(0.448)相差1.326;到2000年,比率最高的大连市为1.834,最低的朝阳市仅为0.228,差距增加到1.606。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分析其原因,从三个地区的比较来看,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机遇,借助后发优势,经济水平与中部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地区GDP总量和地区人均GDP水平仍略低于中部地区。中部是以老工业基地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基础雄厚,201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为56694元,沿海地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 丛坤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18) 摘要:东北节庆习俗主要由东北世居民族节庆习俗与中原汉民族传入节庆习俗两部分构成。东北世居民族节日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原汉民族节庆习俗传入东北后,因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变异,形成雅、俗之分,进而塑造了东北人慷慨、豁达、热情、爽朗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性格;节庆习俗 中国东北地区现今主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的三市两盟(即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也可称其为黑龙江流域的右岸。从文化区域划分的角度,有关这一区域的名称近年学界多有争议,黑水说、长白说、辽河说、关东说等等,莫衷一是,几成热点。这一争论既反映出区域文化研究的方兴未艾,同时也反映出部分研究者自身的地方本位主义。但同时也说明东北这一区域的文化形成与发展是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的,这是广大研究者的共识。所以在谁也说服不了谁,尚未形成定论之前,我们不妨还是以“东北文化”作为这一文化区的名称为妥,这是本文首先要阐明的观点。 然而,“东北文化”是区域文化概念还是地域文化概念呢?很多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恐怕并未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由于在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伴随着殖民\反殖民、革命\反革命、民族自治\民族融合、中央\地方的对立统一,在地理区域上,呈现出政治、民族、行政维度并存的局面。还有历史形成的齐鲁、中原、巴蜀、岭南。吴越、荆楚、燕赵等传统地域文化维度,东北地区因历史原因则更为复杂。从地域文化研究的层面来说,不同的维度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研究的内容、结构和分期。 区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割的命题,也可把其看作两个不同的视角,其预设也有所不同。地域文化研究突出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演进相互关联和互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实现经济总量的更快增长。 工业与农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的增长和结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作用。工农业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可带来人类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乡村或城市等不同的聚落形态。本章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二、三、四章”经济地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提供基本的思维方法、原理,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区域的认识,还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习到有用的地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前景。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它们都是在充分考虑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共同因素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经济体。本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布局和方向。 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情况、面临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区域,发展条件优越,以东北地区为例,不仅可以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工业基地既有面临困境的老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也有经久不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也有改革开放后以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而从发展的方向来看,各地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可以找寻发展的有利条件,具有更广泛的借鉴意义。工业化的实施,必然使非农业人口在一地聚集,导致了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指导而造成某些城市化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了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案例教学,可了解经济领域发展的内在规律,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 本章教学时间共7课时,第一节3课时,第二节2课时,问题研究2课时。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从容说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同地区,人们以惯有的生产方式经营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实现区域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才能使各地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是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的体现。 区域农业发展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农业模式和结构,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材以东北地区的区域农业地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教材在处理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时,分析了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阐述,并不面面俱到,做到综合性与主导性因素统一,充分体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黑龙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杨文杰学号1223001457039 学校松林电大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六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振兴黑龙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分析黑土文化,发扬其积极方面、规避消极方面,使黑龙江在本次文化建设高潮中不落伍,且得到新的突破和跨越,服务于社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的地域文化历史造就了黑龙江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即"粗犷豪放的气质,质朴率真的品性,热情大方的特质,包容海涵的气度,幽默机敏的智慧"。但同时,黑龙江人也存在着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拒斥理性等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总体性文化转型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努力建构新世纪黑龙江人新的形象工程,为龙江大地和黑土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黑土地域文化,我们特指黑龙江地域文化,因为黑龙江省以丰腴的黑土地而著称。黑土地域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与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历史上古肃慎人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曾非常繁荣,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56个在东北,其中22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上世纪5黑土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及特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实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精神,集中体现了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1、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一是为拯救中华民族愤然而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自觉性;二是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空前广泛性;三是为了民族尊严而绝不苟且偷生的民族气节。2、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一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二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3、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一是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二是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三是不计得失,勇于牺牲。4、

浅谈东北地区文化

浅谈东北地区文化 ——二人转的魅力是土俗 内容论文摘要: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艺术,具有表演形式简单、演出季节性强、表演风格热烈火爆、粗犷豪放等特点,这是东北地区平原广阔、地广人稀、气候寒冷、环境闭塞以及文化积淀贫瘠等多方面地域文化特征的反映。 论文关键词:二人转地域文化东北地区 1.二人转的今昔 近些年,各种流行文化现象随着时代出现、风靡,而后消失。然而,有一种文化现象却像滚雪球般地在全国蔓延,这就是东北文化。到网上点击“东北”,一个个热门的关键词喷薄而出,长白山、松花江、长春电影制片厂、一汽、哈药六厂、大连实德、雪村、赵本山、酸菜、二人转,等等。当华夏大地刮起强劲的东北风,东北文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我们必须提及东北文化缩影的二人转。 二人转,俗称“蹦蹦”,是东北地区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的二人转,就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的东北民歌小调。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其表演形式,有一人表演的单出头、二人表演的“双玩艺儿”和两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种。其中以“双玩艺儿”为主,两个演员一扮女角,俗称“上装”或“包头的”;一为男角,俗称“下装”。演出时,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分别饰演不同人物,即所谓“跳进跳出”、“分包赶角”、“千军万马,全靠咱俩”,因此称作“二人转”。 2.二人转的形成因素 东北地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几千年的时间里,这里虽有很多少数民族繁衍生息却依然是未开发的蛮荒僻野。虽然历史上这里不时有少数汉族人流入,有人定居,但是相对于辽阔的大平原而言,仍然是寥寥无几。所以这里四野

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题: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教时 【高考目标定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321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利用多媒体展农业区位试题有学生完成,然后总结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A、B、C三类学生都可回答:3-4分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Array回答1~4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 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A B.农作物B 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 4.该地区可能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答案:B、C、A、C、 过渡语:首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评价,其次把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总结一下,然后依据学情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考点知识梳理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等相关内容。考点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自主学习一;(要求A、B、C三类学生必须都完成导学案上的东北农业发展条件知识的梳理。3-4分 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①__________三省和②__________东部。 2.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③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 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④____________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 ⑤__________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a.地形类型齐全;b.⑥________、黑钙土分布广泛。 (3)社会、经济条件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⑦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⑧________农业的发展。 c.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利于⑨____________和 ⑩________的发展。 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________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1)?__________生产;(2)?____________生产。 探究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分小组学习讨论问题探究一,学生代表并回答展示供学生分享。其他组也可发表不同看法,然后教师点拨,师生共同评价及深化。8—10分。) 探究1.下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 均气温-12.0℃,7月平均气温24.6℃。(1)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 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2)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主要原因是___。 (3)松嫩平原多沼泽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 师生共享平台:总结:本题以我国某地区为背景图,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西北侧地形平坦,以平 原为主,适合发展种植业;东南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 适合发展林果业。根据A地的气候资料,可判断出该 地的气候条件;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图示西北 部地处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根据图中河流可判断出该地的灌溉条件。 【展示答案】(1)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辽宁省沈阳市的区域经济特征和发展前景分析

课程论文 ——辽宁省沈阳市的区域经济特征 和发展前景分析 1.区域特征 1.1沈阳概况简介 沈阳,清朝时称“盛京”,辽宁省省会,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中国15个副省级市之一,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东北),中国特大城市,全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 沈阳为副省级市、省会城市,所属辽宁省,管辖9区、3县,代管1市,即大东区、东陵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铁西区、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法库县、康平县、辽中县,新民市。沈阳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常住人口819.3万人,市内五区户籍人口615.4万人。沈阳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00家,地区生产总值6000多亿元。 根据辽宁省及沈阳市规划,沈阳将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期进一步提升沈阳在国家城市中的地位。到2020年,沈阳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0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90%,同时全面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的东北亚重要城市的目标。 1.2自然地理特征 沈阳位于中国满洲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1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mm, 全年无霜期155~180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最大降雪为2007年3月4日47.0 毫米的特大暴雪;夏季时间较短,多雨,1973年8月21日曾下过215.5毫米的大暴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_黄松筠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 黄松筠 内容提要自夏商周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即典型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多民族文化聚合的构成方式、多元文化类型共处的并存形式、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地域文化内部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这些特征与我国诸多的地域文化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 关键词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多民族文化不平衡性 中国东北是相对于中国中原的地理方位上的概念,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在近现代史上,是指今日的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三盟而言。自夏商周以来,这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居住着众多的不同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即典型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多民族文化聚合的构成方式、多元文化类型共处的并存形式、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地域文化内部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这些特征与我国诸多的地域文化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因此,对东北地域文化历史特征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对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入认识,而且对于我国地域文化的研究也是不无益处的。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划分标准 近年来地域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颇丰。2004年在山东举行的14省区地域文化研讨会上,学者们对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许多的有益见解,但有些提法也很值得商榷,有的提法甚至存在着概念上的混乱,有必要予以澄清。这是探讨东北地域文化历史特征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研讨会的与会专家认为:地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综合作用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01。这种提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在于:有的学者在谈到/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众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0的时候,紧接着就说:/但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地理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0人们不仅要问: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竟然/主要有两个0,那么,究竟哪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呢?这是探讨地域文化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准确地认识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 人所共知:/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0o笔者认为:在促成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众多要素0中,起首要作用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这种提法,并不否认人文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而恰恰是为了说明社会人文因素是在怎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所谓地域文化,实际上是探讨在特定的地域,人们是在怎样特定的自然地理的环境下,以怎样的方式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过着怎样的经济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生活,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诚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政治的、军事的等诸多社会人文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曾予以很大的(有的时候可以说是十分重大的)的影响,但不能因此说社会人文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曾起过主要的作用。 把社会人文因素与地理自然环境因素并列为/起关键作用0的因素,这不仅无助于认识地域文化的内涵、实质以及它的形成和发展,反而只能徒添一些混乱。所谓/地域文化划分标准的多重性0一说,即是其中的一例。 关于地域文化划分标准,研讨会的5综述6把与会学者所提出的三种观点,概括为/划分标准的多重性0,即/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0(如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0(如草原文化、绿洲文化、海岛文化)、/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0(如齐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 164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4).docx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 2课时)教案导入新课 师 (创设问题情境)东北的大米走上全国各地的餐桌,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东北是全 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回忆必修Ⅱ“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说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条件。 生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 进。 师 (顺势利导)你能从已有的经验和事实中说明东北地区满足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 吗?(提示学生结合课本 72 页活动题) 生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很发达(松花 江流域的河运和沿海地区的海运发达,铁路密度大,有京哈线、沈大线、滨绥线、滨洲线 等重要铁路与外界相联系),地广人稀(从数据可得东北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为我 国人均水平的 2 倍左右),机械化水平较高。 推进新课 板书: 发展总方向: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师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性生产又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生 (阅读课本,合作探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 生产的特点。 师 (强化地域概念)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粮食作物的分布区。 师 (运用对比,加深理解,寻找发展思路)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分区表现最为突出的国 家,东北地区与之相比,存在哪些自然条件的差异,又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呢?结 合第 73 页活动题 2 进行对比。 【知识拓展】 教师出示美国的农业区划,分析美国各地区发展农业区域的优势条件,寻找东北地区 发展商品性生产基地的借鉴之处。 按土壤类型、地势高低、气候、离市场的远近等因素,美国将其版图划分为10 个农业产区:东北区、湖区、阿巴拉契亚山区、东南区、三角洲区、玉米带、北部平原、南部平 原、西部山区、太平洋区。 东北区和湖区是国家的牛奶主产区,为乳畜带。东北区主要指宾夕法尼亚州以东和以 北的几个州。湖区是指靠近五大湖的密歇根、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三州。这里的气候和土 壤适应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及放牧。缅因、特拉华和马里兰的仔鸡孵化业比较好。该地区 的水果和蔬菜生产也不错。 阿巴拉契亚山区包括西弗吉尼亚、弗吉尼亚、肯塔基、田纳西和北卡罗来纳等州,区 内有许多山脉,最高峰为密契尔山,海拔2037 米。属于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烟草、花 生生产比较好,奶牛、肉牛也还不错。 东南部地区主要指南卡罗来纳、亚拉巴马和佛罗里达等州。海拔一般在200 米以下,属于热带森林气候,受墨西哥海湾影响,温暖湿润。该地区是农业主产区,农作物种类较

当前经济形势下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十大优势

当前经济形势下辽宁省经济发展的十大优势[摘要]2014年以来,辽宁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各项政策措 施,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突破口,用改革创新提升发展活力,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认识和把握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形势,既要看总量、看增速,也要看结构、看质量,既要看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也要看物价、就业,作全面综合的研判。经过近些年的较快发展,辽宁省已经形成十大发展优势,这十大发展优势叠加在一起,能够保证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并确保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全面完成。 [关键词]经济形势;辽宁省;经济发展;十大优势 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后续效应 2003年以来,辽宁作为东北振兴战略的中心,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到较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要素,今后后期效应还会继续显现,并且会更加强劲,这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 2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这种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商业机会多和商务成本低。外国资本、东南沿海资本纷纷看好辽宁,南资北上、外资北上的势头迅猛。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达到29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与东南沿海当年的开放相比,辽宁多了一个南方资本。2013年辽宁从省外引进资金8800多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据统计,现在有120多万南方人在辽宁投资兴业。国内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辽宁发展的重要力量。 3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初期效果开始显现 目前,辽宁已经形成了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这就是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和突破辽西北。其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和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这两大国家级平台,极大地提升了辽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极大地振奋了全省人民的精神。以大连为龙头的沿海六市即将发挥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形成开发开放的新局面。以国务院批准设立大连金普新区为契机,加大支持力度,组织编制好新区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沈阳经济区八城市也将着力培育连接聚合扩散能力,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和生产要素同城化、一体化发展。辽西北三市也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现代农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形成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三大战略实施以来,三大经济板块中的工业园区、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已经成为辽宁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镇山之宝”。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而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气质。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 一黑龙江的概括与自然地理 中国四个极点东极抚远、西极喀什、南极三亚、北极漠河,东北两个极点都在黑龙江境内。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省会哈尔滨。共划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46个县、1个自治县、64个市辖区。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 米。 二黑龙江的悠久历史发展历程 黑龙江地域有自己极为独特的历史沿革。从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从商周到清代,其中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都曾入主中原,先后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对推动多民族融合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科技的交流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历史积淀。多民族的文化优势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大省,满、赫哲、鄂伦春、达斡尔、锡伯、鄂温克、柯尔克孜、蒙古、朝鲜、回、汉等众多民族聚居在这里,漫长的社会历史和各自不同的民族差异,形成了黑龙江省古老、独特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在近代历史中,东北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抵抗沙俄日本等外来侵略者,显示出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这些特有的文化优势为黑龙江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民族文化蕴藏。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探析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探析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同属第三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基础,二者的融合式发展是实现产业转型与解决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在东北经济再振兴的背景下,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五种产业融合模式——集约化融合开发模式、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的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现有文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模式、开发文化产品项目进行融合的运营模式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融合模式。为了促进两产业的融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两种产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同时,还应加强东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完善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關鍵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东北地区 1引言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愈加显著。然而,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跨行业突破实现融合,遭到来传统观念、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障碍。两产业在发展时还只是从自身利益考虑,没有从把两产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目前,东北享有盛誉的文化旅游很少,文化旅游产业没有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在促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再振兴时,可将经济增长点放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上。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是两产业得以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文化嵌入旅游,能提高旅游产业的层次和等级来满足现代游客对文化精神的需要。旅游和文化结盟能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具活力。因此,促进东北地区两产业融合可作为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在产业内外动力因子的促进和引导下,以产业构成中的行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合作和联合为主导,将资源进行的优化配置,再造产业组织,形成文化和旅游两重功能的新型产业。本文具体研究了两种产业的融合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2文化旅游集约化融合开发模式 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是指在一切资源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现代管理和技术,将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一种方式。而粗放式是在生产要素的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单纯的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的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化。 集约化的融合开发模式,是指为了获取最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在一定地理范围,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协作和集聚区域,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集约开发整合,再展示给旅游文化消费者。该模式是要求我们放弃传统的粗放式——增加旅游资源的数量,转向集约式——最大化利用现有文化旅游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运行效率,使得该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规模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大规模的开发旅游文化资源促进东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而是利用现代技术对其整合,提高旅游中的文化含量,把文化旅游融合新产品展现给旅游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