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总结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总结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总结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绪论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的有益物质以满足机体自身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生理作用和有益影响。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六大类

第一章

蛋白质的营养学意义:1. 参与机体的构成,促进组织生长。

2. 参与机体的各种功能、代谢和组织修补(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

理活性物质)。

3. 产热营养素之一,人体氮元素的主要来源。

必需氨基酸指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膳食补充,否则就不能维持机体氮平衡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及组氨酸(为婴幼儿所必需)

限制氨基酸:指当某食物蛋白质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则使合成组织蛋白质受到限制,这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一)、蛋白质的含量:食物蛋白质测定一般用微量凯氏定氮法,

求出氮量再折算成蛋白质含量

(二)、蛋白质的消化率:主要反应蛋白质在机体内消化酶作用

下被分解的程度:公式为:

氮吸收量食入氮-(粪氮-粪代谢氮)蛋白质消化率(%)= = ×100%

摄入氮量食物氮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食入氮—粪氮)/食入氮×100

(三)、蛋白质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

被利用的程度。主要方法如下几种:

1、生物价:生物价=储留氮/ 吸收氮×100

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

2、蛋白质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储留氮/ 食物氮×

100%

3、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g)/ 摄入食物蛋白质(g)

被测蛋白质功效比值=实验组功效比值/ 对照组功效比值

×2.5

4、氨基酸评分=被测蛋白质每克氮(或蛋白质)中该必需氨

基酸量(mg)/ 理想模式或参与蛋白质中每克氮(或

蛋白质)中某必需氨基酸量(mg)

蛋白质营养不良两型区别:干瘦型:1.蛋白质、热能均不足;

2.明显消瘦,皮下脂肪消失,形似枯干老人;

3.生长迟缓,肌肉萎缩。

加西卡病:1.蛋白质严重缺乏,热能相对不缺乏。

2.肝脏肿大、浮肿,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3.生长迟缓或停滞,肌肉萎缩。

参考摄入量:可用占膳食总热量的百分率表示,一般蛋白质供热量,成人占膳食总热量10%-12% 较为合适,儿童、青少年则以12%-14%为宜。

膳食蛋白质来源:①动物性食品:畜禽类、鱼类、蛋类、奶类。

②植物性食品:粮谷类、豆类、薯类、硬果类。

分泌作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维持体温正常;延迟胃的排空,从而增加人体的饱腹感;促进食欲

脂肪酸按饱和度分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EFA)为机体生理需要,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

多不饱和脂肪酸。目前被确认的人体必需脂肪酸是n-6

系列的亚油酸和n-3系列的α-亚油酸

必须脂肪酸的生理功能:是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合成前列腺的前体;与胆固醇的代谢

有密切的关系;参与合成类二十烷酸;与动物精子的形成有关

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来源:1.植物油类: 含量最多。

2.动物脂肪:a. 动物油:禽类,猪、牛、羊的油脂;b.动物肉

类:内脏含量大于肌肉;瘦肉含量大于肥肉;禽肉含

量大于畜肉。

膳食脂肪参考摄入量:成人占摄入总热能的20%-30%;儿童、青少年占25%-30%。

低聚糖又称寡糖,其生理功能:整肠作用;抗龋齿作用;增强免疫作用;用作特定人群饮食

的甜味剂;具有与膳食纤维类似的功能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组织;抗生酮作用;节约蛋白质作用;改善食

物的色香味形;解毒作用;增强肠道功能

(碳水化合物)CHT参考摄入量:占总热能的55%~65%。限制纯能量食物如食糖的摄入

量,每天不超过总能量的10%

膳食纤维的定义为:不能被人类的消化酶消化,且不能被人类的小肠吸收的非淀粉多糖和木

质素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可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增强肠道功能,有利粪便排除;控制体重和

减肥(特别脂溶性纤维)

1kcal=4.184kJ;1kJ=0.239kcal;1MJ=1000kJ=106J;1MJ=239kcal。

生热系数——1克产热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的卡数(热能系数、能量系数、生

理卡价)。

三种产热营养素的生热系数:CHT (碳水化合物)4kcal;Fat(脂类)9kcal;protein(蛋

白质)4kcal.

影响正常成人人体热能需要量的因素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热效应三个方面

基础代谢率的计算方法:体表面积计算法:体表面积=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

(kg)—0.1603

2

BEE(kJ/d)=体表面积(m *h)]×24(h)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年龄;性别;体型、体表面积和机体构成;内分泌;环境条件、应

激状态和精神紧张;尼古丁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食物热效应(TEF):指由于摄食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以前又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SDA)

无机盐——存在于人体的各种元素,除碳、氢和氧主要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出现外,其余各种元素,统称为无机盐。

常量元素——(宏量元素)机体中含量大于体重0.01%的无机盐,包括:钙、镁、钾、钠、磷、硫、氯等

微量元素——机体中含量小于体重0.01%的无机盐。包括:铬、碘、钴、锌、氟、锰、钼、硒、铁、铜

矿物质的特点:1、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和饮水摄取

2、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3、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4、某些微量元素易产生毒性作用

矿物质的主要生理功能:1、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2、具有调节作用

3、是酶、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激

混溶钙池:以离子状态分布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

钙的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活动;3、调节体内某些酶的活性;4、参与血凝过程

膳食中影响钙吸收的因素:1.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植酸、草酸、膳食纤维(脂肪、磷酸)

2.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乳糖、充足的蛋白质

钙的缺乏与过量:缺乏时典型的临床表现:婴幼儿“佝偻病”;成年人“骨质软化病”与“骨质疏松症”。

过量: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骨硬化。

钙的食物来源:1. 乳及乳制品;2.海产品:小虾米皮、海;3.某些蔬菜(绿色)、豆类和油料种子。

人体内铁分功能性铁和贮存铁。功能性铁是铁的主要形式;储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

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

铁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2、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3、参与其他重要功能(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

不利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1.植酸盐、草酸盐、多酚类物质、碳酸盐、磷酸盐、膳食

纤维

2.缺乏胃酸或过多服用抗酸药物

有利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因素:维生素C、肉类因子、维生素B2、某些单糖、有机酸、乳

糖。

缺铁性贫血易感人群:6个月~6岁,早产儿,青春期,孕妇(尤其怀孕后半期),乳母,慢

性贫血者

铁的食物来源:1.动物肝脏、动物全血;2.畜禽肉类:尤其以红肉及内脏;3.鱼类、豆类;

4.某些绿叶菜。

缺铁性的防治:1、改善一般铁的营养状况;2、监护好易感人群;3、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4、食物强化铁

碘的生理功能:1、参与能量代谢;2、促进糖和脂肪的代谢;3、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神经系统的发育;4、激活体内许多重要的酶;5、调节水盐代谢;6、促进维生

素的吸收

碘缺乏病(IDD),是指碘缺乏对人类健康造成的所有损害。

IDD的防治:1、常吃含碘较高的海产品;2、碘盐(碘化钾、碘酸盐);3、碘化油

碘的食物来源:海产品、海盐。

锌功能:1.金属酶的组成成分或酶的激活剂;2.促进生长发育;3.影响食欲、味觉、性机能;4.促进机体免疫功能;5.维持细胞膜结构。

食物中抑制锌吸收因素:钙、镁、铁、植酸盐、膳食纤维、鞣酸

食物中促进锌吸收因素:维生素D

锌缺乏的原因:(1)膳食不平衡:动物性食物少;(2)特殊生理需要增加(孕妇、乳母、婴幼儿),而摄入不足;(3)因疾病使分解、排出增多;(4)存在抑制吸收的

因素

锌缺乏的临床表现:生长迟缓,性幼稚型;成人性功能减退;味觉障碍,皮肤创伤不易愈合,易感染。

锌食物来源: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及内脏为锌的良好来源

硒功能:1.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保护生物膜(或抗氧化);2.解毒作用;3.保护心血管和心肌健康;4.增强免疫功能;5. 其它:促进生长、抗肿瘤、保护视觉

器官等。

硒缺乏:克山病。

1)主要是心肌的病变,多见生育期的妇女及2-6岁的儿童。

2)硒缺乏与大骨节病的发生也有关系。

硒过量:地方性硒中毒,其表现:毛发脱落、甲损害、皮肤及神经系统损害

硒食物来源:(1)动物内脏和海产品是良好来源;(2)谷类等。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缺乏的原因:摄入量不足、吸收利用率降低、需要量增加

维生素A:是指具有β-白芷酮环的多烯基结构,并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包括已形成的维生素A、维生素A原及其代谢产物

维生素A的理化性质: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都对酸、碱和热稳定,但易被氧化和受紫外线破坏。当食物中含有抗氧化剂时较为稳定,脂肪酸败可引起其严重破坏。

食物中的视黄醇主要以视黄基酯的形式存在。大约6mg的β-胡萝卜素才产生1mg的视黄醇,而12mg的其他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如α-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才产

生1mg的视黄醇

维生素A 的生理功能:1、构成视觉细胞中的感光物质

2、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3、参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合成

4、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

5、抗氧化、抑制肿瘤的生长

6、促进造血

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①暗适应能力降低、夜盲症(最早出现的症状)及干眼病

②影响上皮组织正常发育的症状

③其它。维生素A缺乏时,血红蛋白合成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低下,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维生素A缺乏最重要的临床诊断体征是毕脱斑(bitot spots)。

维生素A最好的来源是各种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全奶、奶油、禽蛋等;维生素A原的良好来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存在于红、黄、绿色的蔬菜和水果中)。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1.促进小肠钙吸收

2.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3. 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

4.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长

5.通过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调节血钙平衡

维生素D缺乏的表现: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手足抽搐症

维生素D过量中毒的表现:高钙血症、异位性钙化

维生素的食物来源: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水鱼、肝、蛋黄、奶油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中。

维生素C的两个重要性质:极易氧化、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且对热稳定

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1、作为羟化过程底物和酶的辅助因子;

2、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利用;

3、抗氧化作用、清理自由基;

4、促进胶原合成;

5、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

6、促进类固醇的羟化;

7、促进脂肪酸的代谢;

8、辅助治疗贫血;

9、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的的解毒、防癌

维生素C缺乏可导致坏血病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动物的肝、肾、血液含有少量

硫胺素:也称维生素B1,怕碱,亚硫酸盐可破坏之

硫胺素的生理功能:构成辅酶,维持正常的代谢;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促进肠蠕动;与心

脏活动、食欲维持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关

硫胺素缺乏:脚气病

硫胺素的食物来源:①没有加工过的粮谷类(全谷)及豆类;干酵母。

②动物的内脏(肝、肾、心)和瘦猪肉、坚果。

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在碱性环境中易于分解破坏;

核黄素的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2、参与维生素B6和烟酸的代谢

3、参与集体的抗氧化作用;参与药物代谢;

4、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作用:降血脂、抗血栓、抑制脂质氧化

摄入不足和酗酒是核黄素缺乏最常见的原因

核黄素缺乏症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唇、舌、口腔粘膜和会阴皮肤处,故有“口腔生殖综合征”核黄素的良好食物来源主要是:各种动物性食物中,以动物内脏(肝、肾,心)、蛋黄、乳

类、酵母尤为丰富。

植物性食物中,以新鲜绿叶蔬菜类(如菠菜、韭菜、油菜)

及豆类含量较多。

烟酸的生理功能:1、烟酸为辅酶I与辅酶II的组成成分;

2、参与维持正常组织的完整性:对正常组织的完整性以及对于皮肤、消

化道、神经系统组织的作用尤为显著;

3、NADP在维生素B6、泛酸和生物素存在下参与脂肪酸、类固醇激素等

生物合成;

4、烟酸辅因子NAD作为聚-ADP-核糖聚合酶的底物,为核蛋白合成提供

ADP-核糖(或NAD参与蛋白质核糖基化过程);

5、此外,尼克酸可增强胰岛素效能。大剂量时能降低血脂,改善心血管

功能。

烟酸缺乏:癞皮症,典型病例:其典型病例可有皮炎(蝴蝶脸)、腹泻和痴呆等,即三“D”

症状。

烟酸的食物来源:肝、肾、瘦禽肉;花生、酵母、全谷、豆类等;乳类、绿叶蔬菜也含相当数量

常见植物化学物: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皂甙、芥子油甙、多酚、蛋白酶抑制剂、单萜类、植物雌激素、硫化物、植物凝血素等

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1、抗癌;2、抗氧化;3、免疫调节;4、抗微生物;5、降胆固醇;6、尚有调节血压、血糖、血凝及抑制炎症等作用

黄酮类生物学作用:(一)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

(二)抗肿瘤作用

(三)保护心血管作用,降低血清胆固醇,减少血栓,抑制动脉粥样硬

化灶的扩展

(四)抗突变作用

(五)其他生物学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增加骨密度、增加脑血流量、改

善学习记忆

大蒜的生物学作用:(一)抗突变作用

(二)抗癌作用

(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

能的作用。

(四)抗氧化和延缓衰老作用,阻止体内的氧化反应和自由基的产生。大豆皂甙的生物学作用:(一)抗突变作用,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加速自由基的消

除而使DNA免受损害。

(二)抗癌作用,可抑制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

(三)抗氧化作用,

(四)免疫调节作用,增强细胞免疫、促进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五)对心脑血管的有益作用,

(六)抗病毒作用

第二章

食物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能量、营养素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营养质量指数(INQ):是常用的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简明指标,即营养素密度(该食物所含某营养素占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的壁纸)与能量密度(该食物所含能量

占推荐摄入量的比值)之比。INQ>1,该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能量的供给量;

INQ<11,说明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量少于能量的供给,长期使用此食物,

可能发生该营养素的不足或能量过剩,该食物的营养价值低。

各种谷类种子结构分为三大部分:谷皮、胚乳、胚

谷类中的蛋白质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组成

谷类食品是人体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大豆类的营养素特点:1、来自植物食品的优质蛋白质。含有较高的蛋白质(35%-40%),

量比谷类高2-4倍。

2、大豆中的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富含赖氨酸,可弥补谷类的不足,

但缺乏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

3、含较高的脂肪(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且以

亚油酸最多,高达50%以上,油酸约为32%-36%,亚麻酸

2%-10%,1.64%的磷脂。含有vitE,大豆油抗氧化能力强,为

优质食用油。

4、含较少碳水化合物(20%-30%),有50%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

的棉籽糖和水苏糖(胀气因素),有保健作用。

5、无机盐中钙、磷、铁含量丰富,但铁的利用率低。

6、维生素中VitB1、VitB2含量高。

7、大豆是我国特产,品种及食用方法多。

8、大豆的营养保健作用

蔬菜、水果的重要性:一、蔬菜、水果是抗坏血酸、胡萝卜素和核黄素的重要来源

二、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三、蔬菜、水果中含有膳食纤维,大量的酶和有机酸、芳香物质等。

四、蔬菜、水果的营养保健作用。

动物性食物是人体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肉类食品包括牲畜、禽类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

畜禽肉类的营养价值: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及一些无机盐和维生素。

畜禽肉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氨基酸模式较好,易消化

吸收,化学分在90以上,生物学价值在80左右,为优质蛋白质

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奶类营养成分齐全,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

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尚有维生素A、核黄素。

蛋类的营养价值:各类蛋的结构和营养价值基本相似,蛋类营养价值较高,在我国居民膳食构成中占1.4%,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

蛋黄比蛋清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钙、磷和铁等无机盐多集中于蛋黄中。

蛋黄还含有较多的vitA、D、B1和B2、磷脂、胆固醇,蛋类的铁因有卵黄

高磷蛋白,其吸收率只有3%。

第三章

孕妇的营养需要:能量:孕妇总能量需要量增加,为维持如下需要: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

体力活动;供给生长发育需要。

蛋白质:妊娠期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期蛋白质增加量:妊娠期膳食

蛋白质的增加值在孕早、中、晚分别为:5g/d、15g/d、20g/d

脂类:妊娠期一般需储备2~4kg的脂肪以备胎儿发育与产后泌乳所需

碳水化合物:要求孕妇每日至少摄入150~200g的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妊娠期需要量增加,妊娠期妇女易于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是钙、铁、

锌、碘等。

维生素:孕期需特别考虑维生素A、D及B族维生素的供给。

妊娠期营养不良对母体的影响:1)妊娠期营养性贫血

2)骨质软化症

3)流产

4)妊娠并发症

5)维生素缺乏症

妊娠期营养不良对胎儿与婴幼儿的影响:1)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2)先天性畸形

3)胎儿脑发育受损

4)低出生体重

5)巨大儿

乳汁分泌经过的时期:哺乳期、初乳、过渡乳、成熟乳

乳母饮食注意事项:

1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蛋白质33%以上应来自动物性食物及大豆类食品。

2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每天500ml奶类及其它含钙丰富食物。

3增加蔬菜水果摄入每天500g以上新鲜的绿叶菜及其他有色菜。

4粗细粮搭配、饮食多样化营养易丰富,互补。

5注意烹调方法动物性食物畜、禽鱼类以煮或煨最好,少用油炸。同时喝汤,补充水分,促进乳汁分泌。

婴幼儿期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基础代谢、食物特殊作用、活动、生长发育、排泄

婴幼儿较易缺乏的矿物质:钙、铁、锌

母乳的特点:(1)母乳中营养素齐全,能较全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1)含优质蛋白质:乳白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好,白蛋白易于消化

吸收利用;必需氨基酸的构成好;较多的牛磺酸。

2)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

3)含丰富的乳糖:促进钙的吸收,有利于婴儿肠道的健康。

4)母乳中钙含量满足婴儿需要,其它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齐全,

含量可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又不会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

5)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在前6个月内所需要的维生素(除

维生素D外)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

(2)母乳(尤其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提高婴儿对疾病的

抵抗力。

(3)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的交流,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促进

产后恢复。

(4)母乳卫生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新鲜不变质。

(5)婴儿吸吮母乳可使其颌骨及牙齿发育好;母乳不易引起过敏;不

致喂哺过多及引起婴儿及儿童期肥胖。

幼儿膳食原则:1)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

2)合理烹调:易为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以原汁原味最好。

3)膳食安排:三餐二点制。

青少年膳食: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2.保证足量的鱼、禽、肉、蛋、奶、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3.平衡膳食,鼓励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老年人膳食:

1.平衡膳食

2.食物粗细搭配,易消化

3.充足新鲜蔬菜和水果

4.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

5.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状和硬度

第五章公共营养

公共营养又称:社区营养、社会营养,是从社会角度研究人类营养问题的理论、实践和方法。

DRI 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是在RDA 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营养调查:是运用各种手段准确地了解某一人群或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的营养状况

全面的营养调查一把有四部分内容组成:膳食调查、人体测量、营养缺乏的临床调查、人体营养水平的生化检验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是评价18岁以上成人群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计算公式为:

BMI = 体重(kg)/ [ 身高(m) ]2。BMI正常值为18.5-23.9。适合于中国人的标准营养营养监测:是对社会人群进行连续的动态的观察,以便做出改善居民营养的决定

营养监测的资料来源包括工作调查、相关单位(卫生系统、学校、行政机关等)的管理记录、农业人口普查、社会经济调查和营养调查

营养监测的指标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和保健状况两方面的指标

膳食结构类型:1、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2、动植物食物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

3、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

4、地中海膳食结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使用6岁以上的一般人群):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坚持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食品强化:在食品中补充某些机体易缺乏或特需的营养成分,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工艺处理称为食品强化,添加的营养素或天然食品称为强化剂,所用的对象食品称为载

体,制成的食品称为强化食品

食品卫生学

第六章

食品污染:在各种条件下,外来的、影响食品使用价值和食品安全的生物、化学、物理性的病原物质进入食物的过程统称为食品污染

【注】第二节是重点:侧重点放在非致病微生物

霉菌毒素: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物

细菌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统称为食品的细菌菌相

细菌菌相的卫生学意义:1)根据食品的性质及所处的环境条件,可预测菌相及优势菌种,从而有目的地采取措施

2)根据菌相和优势菌种可以判断食品发生腐败变质的类型

菌落总数: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的被检样品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的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霉菌污染度:即单位重量或溶剂的食品带染霉菌的情况。食品中带染霉菌的数量越高,说明该食品收霉菌污染的程度越严重

菌落总数的卫生学意义:1)作为食品清洁状态的指标

2)作为预测食品耐储藏期限的指标

3)作为判断食品新鲜程度的指标

大肠菌群:是指在35~37度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不形成芽孢的革兰阴性杆菌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1)作为粪便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2)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的鉴定方法: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以100g或100ml检样中德最大可能数(MPN)表示

食品腐败变质原因:1)微生物因素: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作用

2)食物因素:食品中的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食品的pH、食品的渗透压、食物中的不稳定物质、食品的状态

3)环境因素:高温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气、湿度

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蛋白质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感官、化学(挥发性盐基总氮)、物理和微生物

脂肪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自身氧化和水解产生的物质、过氧化物、“油酸”现象

碳水化合物腐败变质的鉴定指标:由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变质的主要特征为酸度升高、产气(CO2)和稍带有甜味、醇类气味,所以碳

水化合物的酵解可通过感官指标及酸度进行鉴定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1、化学保藏:1)腌渍保藏法:盐腌、糖渍;2)化学制剂保藏法:防腐剂、抗氧化剂、保鲜剂

2、食品的低温保藏:冷藏、冷冻

3、食品的高温保藏:常压杀菌、加压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

微博杀菌、远红外线加热杀菌和欧姆杀菌

4、食品的干燥保藏:日晒、阴干、喷雾干燥、减压蒸发和冷冻

干燥

5、食品的辐射保藏

D值: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条件下,细菌死亡90%所需的时间(min)

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为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其中B1型的毒性及致癌性最强黄曲霉的毒性:急性毒性:属于肝脏毒,鸭皱和幼龄的鲑鱼最为敏感,其次是鼠类

慢性毒性:表现生长障碍、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牧畜不育

黄曲霉菌的预防措施:1、防霉

2、去毒

3、制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限量标准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作用后残存在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

农药最大残留量:按照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直接或间接使用农药后,允许在食品中或饲料中残留的农药的最大浓度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1、施药造成的直接污染

2、动植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

3、通过食物链污染

4、其他途径:如加工和贮运中污染或事故性污染

安全间隔期:即最后一次使用后距农产品收获的天数

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食品中兽药残留的主要原因:1、使用违禁或淘汰药物

2、不遵守休药期规定

3、不遵守兽药使用规定

4、饲料受到污染

5、屠宰前使用兽药

6、厩舍粪池中所含兽药

食品中有毒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蓄积性强、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在人体内达到很高的浓度、对人体的毒性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为主

镉的慢性中毒主要损害肾脏、骨骼和生殖系统,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而使骨的脆性大大增加,从而发生病理性骨折,日本的“骨痛病”就是镉中毒引起的。肾脏是对镉最敏

感的器官

铅在体内长期蓄积可对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产生慢性损害

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略)

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急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N-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预防措施:1、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2、防止食品霉变和被微生物污染,保证食品新鲜不变质

3、增加维生素C等亚硝基阻断剂的摄入量

4、使用钼肥

5、严格执行限量标准

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毒性(略)

多环芳烃化合物对食品污染的途径:1、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

2、食品成分在高热时衍生

3、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受到污染

4、食品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

5、生物合成

多环芳烃化合物的防治措施:1、改进烹调和加工方法

2、加强环境治理

3、改变生产方式

4、改变饮食习惯

5、对污染的食品进行去毒处理

6、严格执行限量标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那些难以降解,长期存在于环境中,能够通过各种环境介质长距离迁移,通过食物链累积和逐级传递,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一

类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塑料及其卫生问题(略)、涂料的卫生问题(略)

第七章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基本要求: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能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6.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

1.制订和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法规;

2.颁布和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

3.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

酸度调节剂:又叫“食用酸”、“酸味剂”。是指食品加工和烹调时,添加于其中的呈酸味物质。

主要是用于改善食品的风味,同时又可以提高食品的防腐和抗氧化能力。

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酸度调节剂品种: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钠、柠檬酸一钠、柠檬酸钾、葡萄糖酸-δ-内酯、L(+)酒石酸

抗氧化剂(antioxidant)是指能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一类物质

我国目前允许使用抗氧化剂品种: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及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抗坏血酸等。

漂白剂(bleaching agent)是指能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又称为脱色剂

常用的食品漂白剂: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类、低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钾、硫磺

着色剂(食用色素),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按其来源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

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红曲米和红曲红、焦糖色、甜菜红、紫胶红、β-胡萝卜素、姜黄和姜黄素、番茄红素

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诱惑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的铝色淀及叶绿素铜钠盐、合成的β-胡萝卜素、二氧化钛等。

护色剂(发色剂),是在食品加工中添加于食品原料中,可使制品呈现良好色泽的非色素物质

常用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酶制剂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酶制剂:木瓜蛋白酶、α-淀粉酶、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糖化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精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β-葡萄糖酶

增味剂(鲜味剂、品味剂)是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原有的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

国内允许使用的增味剂: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苦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L-丙氨酸和氨基乙酸(甘氨酸)

防腐剂是指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我国允许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类、脱氢醋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及其盐类、二氧化碳、脱氢乙酸、双乙酸钠、氨基酸类、单月桂酸甘油酯、低级脂肪酸单酰甘油

苯甲酸及其钾盐的作用原理:苯甲酸的抑菌作用是它能抑制微生物呼吸酶系统的活性,特别是对乙酰辅酶A缩合反应具有较强的阻断作用。

山梨酸及其钾盐的作用原理:山梨酸抑菌的机制是通过抑制菌体内脱氢酶系的作用而阻止微生物的生长。

酯型防腐剂的作用原理: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与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从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

常用的甜味剂:糖精钠(不宜用于:婴儿食品;大量食用的主食。)、环己基胺基磺酸钠和环己基胺基磺酸钙、天门冬酰苯丙氨酸醌甲酯、乙酰磺胺酸钾、糖醇类甜味剂、甜菊糖苷

第八章

粮豆的主要卫生问题: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有毒植物种籽及其它

1. 生物性污染:常见:霉菌(曲霉、青霉)、昆虫(甲虫、螨类、蛾类等)。

2. 化学性污染:(1)农药污染:多数为有机磷。

(2)有害毒物污染:工业三废(重金金属、氰化物、酚等)及生活污水。

(3)粮食热烘干:空气中有化学物质的污染。

3.有毒植物种籽及其它:(1)有毒种籽:毒麦、麦角及有害杂草籽。

(2)其它:如无机夹杂物(金属、泥土);掺伪。

蔬菜、水果卫生的主要卫生问题:人畜粪肥污染、化学性污染

1. 人畜粪肥污染:肠道致病菌、寄生虫卵。

2. 化学性污染:农药、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浇灌、其它有害物质:亚硝酸盐(蔬菜腐烂

变质后增多)、激素类药、催熟剂、保鲜剂等。

畜肉宰杀后经过四个阶段:僵直(尸僵)期、后熟期、自溶期、腐败期。

常见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如确定,严禁解剖、发现炭疽杆菌后,6小时内处理,隔离消

毒等)、鼻疽(病畜处理方法同炭疽)、口蹄疫(按要求处理,牛奶不

得供人饮用。)、猪水泡病(临床与口蹄疫难以区别,主要靠实验室诊

断)、猪瘟、猪丹毒(可传染给人)、猪出血性败血症(猪肺疫)

常见人需官宦寄生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蛔虫、姜片虫、猪弓形虫

奶的消毒:(1)巴氏消毒法

(2)超高温瞬时灭菌法

(3)煮沸消毒法

(4)蒸汽消毒法

罐头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1. 原料的微生物污染与罐头灭菌

2. 罐头容器与漏气

3. 罐头食品的重金属污染

可见到罐头底盖向外鼓起的胀罐,称为胖听。根据胖听的原因可分为三种:生物性胖听、化学性胖听、物理性胖听。

酒类: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

蒸馏酒主要卫生问题:1. 甲醇:甲醇的毒性,主要是对视神经的损害。

2杂醇油:多则使人头痛

3醛类:是相应醇类的氧化产物,其毒性较相应的醇高,沸点比相应

的醇低。

4.氢氰酸:用含氰苷的原料制出的酒中含有。

5.铅、其它金属及有害物(如锰、苯并(a)芘等)。

第九章

食源性疾病包括因摄入了被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致病物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导致致病物进入机体而引起的疾病,因此,食源性疾病包括了传统上的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分为生物性疾病、化学性疾病及物理性疾病,其中生物性疾病有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真菌及其毒素、寄生虫及虫卵、动植物中存在的毒素和动植物性食物储藏时产生的有毒物质;化学性物质主要包括污染食品的重金属、非金属、有机及无机化合物等环境污染物;物理性病原物如碘-131、锶-90、锶-89、铯-137等放射性核素

人畜(禽)共患传染病:以猪、牛、羊、鸡、鸭等家畜、家禽为传染源,由患病或带菌的家畜、家禽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传染到人的疾病。

人畜(禽)共患病得病原体既可存在于动物体内,也可存在于人体内,既可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由人传染给动物,是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

由动物传染到人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直接接触患病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或粘膜传染;

②食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而传染,尤其是未彻底加热的患病动物的肉或乳汁;

③通过被污染的空气飞沫传染。

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感染猪链球菌的病(死)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人感染猪链球菌主要因接触被猪链球菌感染的生猪和未加工的猪肉制品,

经消化道、皮肤破损的伤口或眼结膜而感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4、流行特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常伴随猪群中链球菌的爆发而高度散发;多见于夏季,

高温潮湿是间接导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夏季发病增加的因素

食物过敏:指摄入体内的食物中的某组成成分作为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而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易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种类:豆类,花生、芝麻和葵花籽等油料作物,奶及奶制品、鸡蛋,鱼、虾、蟹、贝及其他水产品,谷物,坚果类,水果,菠萝,肉类及其制品,某些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其他食品

名解:(2题,每题2分,共4分)

简答题(2题,每题4分,共8分)

问答题(1题,每题10分,共10分)

每卷22分

第9章,第1节,一、食源性疾病概述,(一)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二)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2.

第9章,第1节,二、人畜(禽)共患传染病,概述部分

3.

第9章,第1节,二、人畜(禽)共患传染病,(五)猪链球菌病,2.流行病学

4.

第9章,第1节,四、食物过敏,(一)定义、(二)易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种类

5.

第9章,第1节,五、食物中毒

6.

第9章,第2节,二、沙门菌食物中毒,(二)流行病学,3.食物中沙门菌的来源

7.

第9章,第4节、有毒动植物中毒,四、毒蕈中毒,(一)有毒成分及中毒表现

8.

第10章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第1节概述,案例分析,一、食品质量,二、食品卫生,三、食品安全,五、对食物是否安全的理解

9.

第10章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第6节食品安全评价体系,二、危险性分析,1.危险性评估

10.

第10章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第9节生产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二、我国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1.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1).遗传(heredity):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variation):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这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具有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代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2.遗传学诞生的时间,标志?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答: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由于染色质的复制而形成的物质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周期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4.不同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根尖、叶、性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 答:有丝分裂: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数目:2n 2n 2n 4n 2n DNA分子数:2n-4n 4n 4n 4n 2n 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 0 0 减数分裂: *母细胞初级*母细胞次级*母细胞*细胞 染色体数目:2n 2n n(2n) n DNA分子数:2n-4n 4n 2n n 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2(0) 0 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遗传学意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遗传学事件(交换、交叉,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基因分离?)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完整版)营养与食品 卫生学重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 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1983:提出“蛋白质”;亮氨酸/苏氨酸;1920:“维生素”。 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公共营养兴起。 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植物化学物、分子营养学、新营养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 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C、H、O、N占人体96%以上;细胞内液ICF(2/3)、外液ECF(1/3);骨密度(BMD);血液5L。 蛋白质(protein)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色氨酸为1)。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 2.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 3.供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 小肠:为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氨基酸池: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非钠依赖型。 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媒体由于皮肤、毛发和黏膜的脱落,妇女的月经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的约20g以上的蛋白质的损失。 氮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消化率、利用率。 生物价(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储留氮 生物价=----------×100 吸收氮 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 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成人:RNI为1.16g/(kg·d);占总能量的10%-12%。 脂类(lipids)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类脂:磷脂、固醇类等。

老师期末复习心得体会

老师期末复习心得体会 老师期末复习心得体会 【篇一】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六年来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小学数学复习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但“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的确是一种高效合理灵活综合性强的复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题海,提高复习的效率。针对于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统计表、应用题八大部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六年,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不能全面了解时,首先应进行全面试探反馈。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针对性训练,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一是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学困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

医学遗传学总结

KEY WORD:分子技术。 1.基因工程 PCR-引物设计;限制性酶切;连接,转化,筛选,质粒提取 2.如何构建报告基因 3.基因的表达如何调控,检测方式? DNA/RNA manipulate 以Huntington disease举例: (Huntington disease Caused by expansion of a triplet encoding Glu in the 5’ end. Normal allele. 11-34 repeats; Abnormal, triplets expanded.) 【疾病研究如何着手】 查阅文献→选择模式动物 (eg. 选择果蝇。 原因:发育周期短个体小便于饲养成本低,由于研究历史长基因工具系统健全。 研究结果适用于人<13000个基因中有10000个与人同源,人类60%以上的疾病可以在果蝇中找到对应基因>) →构建报告基因 (eg. 使人的Huntington基因能在模式生物中表现出疾病表型) ①在表达基因的coding region的3’端加上GFP,作为基因表达的预告。尽量包括调控序列。通过数据库(例如BioLabs)鉴定确保序列中有promoter和核糖体结合。 ②为PCR设计引物: 大致原则: 5’端:在5’端选择约为20bp的序列,GC个数与AT个数大致相等。在之前加6bp左右的酶切位点,以及在酶切位点之前加上1~2bp的用于提高限制性内切酶效率的碱基。 3’端:大致相同,只是注意DNA序列需要【反向互补】 →连接后转化→克隆筛选→基因提取 【限制性内切酶使用注意】 DNA甲基化、star activity(用量、时间)、enzymes producing compatible ends. (star activity:指由于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生的切断与原来认识序列不同的位点的现象,也就是说产生Star 活性后,不但可以切断特异性的识别位点,还可以切断非特异性的位点。产生Star活性的结果是酶切条带增多。) 【vector】 用于扩增的cloning vector和用于表达的expression vector 特点见课件。 【Inverse PCR】:用于克隆基因两侧的侧翼序列。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docx

·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决定,用表示(高 茎用 D 表示),隐性性状由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决定,用 1、豌豆的特点表示(矮茎用 d 表示)。 (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 交,一般为。( 2 )体细胞中因子( 2)有的性状。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因子为,纯种矮茎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3 )在形成时,成 P 表示,♂表对因子发生彼 示,♀表示此,分别进入不同的 ↓表示产生下一代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F1 表示 F2 表示(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Word 资料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测交: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 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 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 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五、分离定律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示。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个体类 六、相关概念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1、交配类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测交:让 F1与。(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纯合属于杂交)子(如 aa 的个体)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甲♂×乙♀为。(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2、性状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 表现型 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与营养卫生学【期末复习重点】 1、营养:指机体从外界获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谢后,或参与构建组织器官,或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必需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素的定义、种类。 (1)营养素:指为维持机体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和过程,需要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物质。 (2)营养素的种类: ①按照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分为: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②按照需要量或体内含量分为: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 3、合理膳食及合理膳食要求。 (1)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是指能满足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避免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而引起机体对营养素需要和利用的不平衡。 (2)合理膳食要求:①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的营养素; ②保证食物安全; ③科学的烹调加工; ④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指的是在RDA(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1、生物价:蛋白质生物价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生物价的值越高,表明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越高,最大值为100。 生物价计算公式:生物价=(等于)储留氮÷(除以)吸收氮×(乘以)100% 2、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氮平衡,营养学上将摄入蛋白质的量和排出蛋白质的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氮平衡,分为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关系式即:B=I-(U+F+S)。 3.蛋白质功效比值:指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g)和摄入蛋白质的量(g)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蛋白质净利用率:反映食物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包括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方面。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 6.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大学生期末学习总结报告

大学生期末学习总结报告 期末结束后,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期末学习总结报告,欢迎阅读。 大学生期末学习总结报告一转眼间我已经进入了大三,在二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有欢笑和泪水,有成功和挫折!有人总结,在任何一个学校,平庸的大学生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学生各有各的辉煌,我们不能满足于平庸,应该以更好的方式开始新一天,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每个上午醒来。大学,是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地方,在此,我们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能力,那么,我在这里谈一谈关于我在大学里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 大学的课程比起高中来说相较于轻松,大学里的学习主要是靠自觉,除了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还要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其他相关的书,查找资料,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地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如果说高中时的学习是幼儿学路由老师领着,那么大学就是大人式的学习,我们接过学习的接力棒成为了领跑者,在这一场比赛中,可以跨栏可以抢道可以跳跃,而绝对不能在起跑线上等待老师牵着你跑。只有自主自助自信的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正如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他不能只听教练的意见,而应该自己进行思考,因为毕竟,在场上铲球,抢断,过人,射门的

都是你自己。 至于学习方法,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像现在考研一样,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辅导书才是最好的辅导书。我不是很聪明,但我知道“笨鸟先飞”,我应该属于那种兢兢业业型,每次都早去上课,不逃课,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关于学习,我觉得兴趣与目是最重要的,比如数学、计算机和比较重要的科目我上课就比较专心一点,而且在课外时间还会去阅读一些相关资料,而对于其他无关紧要的课程只是上课听一下,做到主次分明。在此我做以简单归纳:做好准备,提前预习,这样在课堂上能够比较顺利的跟上老师的节奏,取得更好的听课效果;认真听讲,做好记录,随堂记录笔记有助于集中注意听课,并且在期末备考的时候,可以有所侧重,减少盲目性;定期复习,注意交流,要避免因时间过久而遗忘所造成的重复性工作,掌握好复习的间隔;还有要多与同学交流,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和对不同问题的意见,将更有助于拓宽思路。 关于各科的课程学习我在这里谈一下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视基础的学科,一定要把概念、公式弄清楚,一定要稳扎稳打,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英语学习,我英语基础不是太好,但现在考研必须重新学习,英语是大学中的必修课程,大一、大二两年一

医学遗传学知识总结

1.医学遗传学是用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病理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物质基础的学科 2.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 3.遗传因素主导的遗传病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4.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多基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 5.环境因素主导的疾病非遗传性疾病 6.遗传病由遗传因素参与引起的疾病,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垂直传递的特点 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结构 8.染色体的化学组成DNA 组蛋白RNA 非组蛋白 9.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10.染色质的类型: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11.常染色质是间期核纤维折叠盘曲程度小,分散度大,能活跃的进行转录的染色质特点是多位于细胞核中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12.异染色质是间期核纤维折叠盘曲紧密,呈凝集状态,一般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特点:着色较深,位于细胞核边缘和核仁周围。13.结构性异染色质是各类细胞的整个发育过程中都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 14.兼性异染色质是特定细胞的某一发育阶段由原来的常染色质失去转录活性,转变成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15.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核小体;二级结构:螺线管;三

级结构:超螺线管;四级结构:染色单体 16.性别决定基因成为睾丸决定因子;Y染色体上有性别决定基因:SRY 17.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18.点突变是基因(DNA链)中一个或一对碱基改变 19.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碱基替换移码突变动态突变 20.碱基替换方式有两种:转换和颠换 21.碱基替换可引起四种不同的效应: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 22.移码突变:在DNA编码顺序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从而使自插入或缺失的那一点以下的三联体密码的组合发生改变进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23.整码突变:DNA链的密码子之间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则合成肽链将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但插入或丢失部位的前后氨基酸顺序不变动态突变:DNA分子中碱基重复序列或拷贝数发生扩增而导致的突变(脆性X综合症) 24.系谱是指某种遗传病患者与家庭各成员相互关系的图解 25.系谱分析法是通过对性状在家族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式来推断基因的性质和该性状向某些家系成员传递的概率 26.先证者是指家系中被医生或研究者发现的第一个患病个体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27.单基因遗传病: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传递方式

期末复习要点及复习总结

期末复习要点及复习总结

————————————————————————————————作者:————————————————————————————————日期:

八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一、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 不逊.( ) 广漠.( ) 瞥.见( ) 滞.留( ) 禁锢.( ) 炽.热( ) 罪孽.( ) 胆怯.( ) 翡.翠( ) 混淆.( ) 弥.漫( ) 茁.壮( ) 炮.制( ) 诘.责()畸.形()匿.名()绰.号() 宽裕.()体谅.()文绉绉.()驮.()马鬃.()磨蹭.()黝.黑()侏儒 ..()()锃.亮()筑巢.()颔...()()尴尬 首低眉()广袤.无垠.()()庶.()笙.()眼翳.()繁衍.() 藏污纳垢 ..()()..()()迁徙.()栖.息()朔.方()钥匙 冥.思遐.想()()褪.尽()凛冽 ..()()磬.口()胭脂.() 芦荟 ..()()粘.连()脂粉奁.()污秽.()犀.利()迸.射 ()搓捻 ..()()..()()虐.待()雷霆.()踌躇 鞭挞.()祈.祷()忏悔 ..()() ..()()稽.首()蜿蜒 天穹.()心扉.()璀璨 ..()()咫.尺()千山万壑.()蓬. 蒿.()()狼藉.()呐.喊()执拗.()憔悴 ..()()馈. 赠()真谛.()呻吟 ..()()陷阱.()深邃.()相形见绌.()萧瑟.()和煦.()干涸.()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杳.无消息()吞噬.()裸.露()泵.站()庇.护()狩.猎()媲.美()挑衅.()笃.信()收敛.()缄.默()窥.探()贪婪.()凋.零()雾霭.()频.繁()环颈雉.()哂.笑()牟.取()铆. 钉()迤.西()鹭鸶 ..()()履.行()门 ..()()秤砣 楣.()蹲踞.()酬和.()熹.微()吆.喝()箍.桶()忌讳.()招徕.()即物起兴.()龙吟凤哕.()众目睽.睽()门槛.() 腌腊.()囿.于()钹.()酪.()铁铉.()饽.饽()橄榄 ..() ()卤.()荸荠 ..杆()..()()支棱.()荞.麦()秫秸 ()枸杞 ..()()划.拳()挑剔.()蔫.()..()()煨炖 怵.()抠.()甭.()褒贬 ..()()露馅.()发怔.()泠.()缥.碧()经纶.()嗜.()辄.()褐.()箪.()欤.()晏.如()加冠.()骈.()一食.()食.马者()才美不 外见.()其真无马邪.()祗.()叱咄 ..()()俟.()负箧.()折戟.()皲.裂()衾.()被.绮绣()容臭.()烨.然()寥. 落()宫阙.()婵娟 ..()()曳屣 ..()()篁.竹()清冽.()卷.石()坻.()属.予作文()翕.乎()斗.折蛇行()

《医学遗传学》期末重点复习题

2.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1)。 A 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 B 患者尿液有苯丙酮酸 C 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 D 患者智力发育低下 E 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 3.细胞在含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一个复制周期,制片后经特殊染色的中期染色体()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均深染 4.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5.HbH病患者的可能基因型是(5)。 A ――/―― B -a/-a C ――/aa D -a/aa E aacs/―― 6.下列不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的是(4)。 A.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B.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传现象,常为散发 C.患者的双亲往往是携带者 D.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的发病率均等 E.患者的同胞中,是患者的概率为1/4,正常个体的概率约为3/4 7.人类a珠蛋白基因簇定位于(5)。 A 11p13 B 11p15 C 11q15 D 16q15 E 16p13 8.四倍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3)。

A 双雄受精 B 双雌受精 C 核内复制 D 不等交换 E 部分重复9.在蛋白质合成中,mRNA的功能是(3)。 A 串联核糖体 B 激活tRNA C 合成模板 D 识别氨基酸 E 延伸肽链10.在一个群体中,BB为64%,Bb为32%,bb为4%,B基因的频率为(4)。 A B C D E 11.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种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3)。 A 多倍体 B 非整倍体 C 嵌合体 D 三倍体 E 三体型 12.某基因表达的多肽中,发现一个氨基酸异常,该基因突变的方式是(5)。 A 移码突变 B 整码突变 C 无义突变 D 同义突变 E 错义突变13.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相距越近(1)。 A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也越高 B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也越低 C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高,群体发病率越低 D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迅速降低 E 群体易患性平均值越低,群体发病率越高 1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4)。

遗传学(第二版) 刘庆昌 重点整理2

第九章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营养体增殖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能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生长快。★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指通过♀、♂结合产生的繁殖方式,其优点是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和由此繁殖较多的种苗。大多数动植物都是进行有性生殖的。 ★近交(Inbreeding) 指血缘关系较近的个体间的交配,近亲交配。近交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homozygosity),从而提高遗传稳定性,但往往伴随严重的近交衰退现象(inbreeding depression)。 ★杂交(crossing or hybridization) 指亲缘关系较远,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的交配。可以使原本是自交或近交的生物增加杂合性(heterozygosity),产生杂种优势。 一、近交的种类 ★自交(Selfing) 指同一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彼此融合的交配方式,它是近交的极端形式,一般只出现在植物中(自花授粉植物),又称自花受粉或自体受精(self-fertilization)。 ★回交(Back-crossing) 杂交子代和其任一亲本的杂交,包括亲子交配(parent-offspring mating)。 ★全同胞交配(Full-sib mating) 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又叫姊妹交。 ★半同胞交配(Half-sib mating) 仅有一个相同亲本的后代个体间的交配。 ★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低(1-4%):如水稻、小麦、大豆、烟草等; ★常异花授粉植物(Often cross -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常较高(5-20%):如棉花、高粱等; ★异花授粉植物(Cross-pollinated plant): 天然杂交率高(>20-50%)如玉米、黑麦等,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传粉。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 近交的一个重要的遗传效应就是近交衰退,表现为近交后代的生活力下降,产量和品质下降,适应能力减弱、或者出现一些畸形性状。 ★回交(Backcross)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未被用来回交的亲本。 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 用来反复回交的亲本。 A: 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汇总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现代营养学分为三个时期:(始于18世纪中叶)。 1.营养学的萌芽与形成期(1785--1945年):1983:提出“蛋白质”;亮氨酸/苏氨酸;1920:“维生素”。 2.营养学的全面发展与成熟期(1945--1985年):公共营养兴起。 3.营养学发展的突破与孕育期(1985年--):植物化学物、分子营养学、新营养学。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 营养素(nutrient):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化学成分。营养素六大类:水、脂肪、糖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C、H、O、N占人体96%以上;细胞内液ICF(2/3)、外液ECF(1/3);骨密度(BMD);血液5L。 蛋白质(protein)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8+1:蛋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婴儿)。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色氨酸为1)。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模式接近,可维持成人健康,也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参考蛋白—鸡蛋蛋白质。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 2.构成特殊生理活性物质; 3.供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产生16.7kJ能量。 小肠:为蛋白质吸收的主要场所。 氨基酸池:指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转运子分为两类:钠依赖型、非钠依赖型。必要的氮损失(ONL):机体媒体由于皮肤、毛发和黏膜的脱落,妇女的月经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的约20g 以上的蛋白质的损失。 氮平衡:蛋白质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关系。零氮平衡、正氮平衡、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消化率、利用率。 生物价(BV):是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储留氮 生物价=----------×100 吸收氮 PER:(蛋白质功效比值),是指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g 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 氨基酸评分(AAS)、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EM)。成人:RNI为1.16g/(kg·d);占总能量的10%-12%。 脂类(lipids) 脂类包括:脂肪:甘油三酯——甘油和脂肪酸;类脂:磷脂、固醇类等。 甘油三酯及其功能:(体内)1.贮存和提供能量(1g脂肪在体内可产生39.7kJ的能量); 2.维持正常体温; 3.保护机体脏器免受外力伤害; 4.内分泌作用; 5.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碳水化物和对蛋白质节约作用; 6.构成机体组织; (食物) 7.增加饱腹感;8.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9.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及必需脂肪酸。

期末考试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期末考试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课本四字成语篇 昂首东望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局促不安毫不相让一日三餐从容不迫 扬长而去空空如也供养不周不胜其烦架子十足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气魄雄伟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隐隐约约姿态不一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谈何容易平安无事突如其来骨肉同胞 血脉亲情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腾云驾雾归根到底欣喜若狂形态各异人声鼎沸山崩地裂不容置疑神秘莫测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人迹罕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武之地美味佳肴应接不暇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振枉费心机引吭大叫慢条斯理趁其不备神态自若浩如烟海枯枝败叶久经沙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若有所思殊死拼搏号啕大哭恍然大悟协调有序形单影只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受益匪浅 年少气盛年逾古稀筋疲力尽铿锵有力二、词语类

型篇 ⑴ AA :①哗哗②呼呼③呱呱④咩咩⑤喔喔⑥叽叽⑵ ABB:①白花花②亮晶晶③胖乎乎④绿油油⑤乐呵呵⑹水汪汪1 ⑶ AABB:高高兴兴舒舒服服来来往往明明白白严严实实⑷ ABAB:商量商量收拾收拾讨论讨论研究研究走动走动考虑考虑⑸ AABC:心心相印彬彬有礼井井有条恋恋不舍楚楚动人落落大方⑹ ABCC:得意扬扬空空如也生机勃勃可怜巴巴无所事事人影绰绰⑺ ABAC:不闻不问不知不觉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三不四三、成语特点篇 1、含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积少成多、左邻右舍、里应外合、黑白相间、头重脚轻 2、含近义词的成语——生龙活虎胡言乱语东奔西走千言万语 3、表示高兴的成语——兴高采烈眼开眼笑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扬眉吐气 4、三字俗语——红眼病、摔跟斗、笑面虎、碰钉子、墙头草、顺风耳、千里目 5、表示性格特点的成语——活泼可爱能说会道温柔体贴心灵手巧虚心好学精明能干 6、关于动物的成语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5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Y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1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2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为携带者; 2、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一)营养学基础 1.能量:三大产热营养素及产热系数的概念,能量的来源,人体能量消耗的几个方面。基础代谢 及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概念,基础代谢及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影响因素。不同人群的能量需要量和供给量。产热营养素在膳食总能量中的合理分配比例。能量不平衡的危害,肥胖防治原则。 2.蛋白质食物来源及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蛋白质生理功能,蛋白质需要量和供给量, 食物蛋白质的质量评价:食物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和生物价。蛋白质和氨基酸分类,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定义。限制氨基酸的概念,蛋白质互补作用。比较动、植物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特点。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在供给能量中作用,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3.脂肪、磷脂、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的主要生理功能。脂肪酸的分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 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概念,必需脂肪酸的概念。脂类供给量占总热能比例。n-3系与n一6系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必需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 4.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主要生理功能;常见单糖、双糖的名称和特点。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的 食物来源。膳食纤维的定义、种类和主要生理功能。糖类摄入与疾病的关系。 5.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必需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混溶钙池的概念。钙、锌、 铁、硒、碘的生理功能、代谢和缺乏症表现,供给量与食物来源;影响膳食中铁、钙、锌吸收的因素,硒、碘的过多症的表现。人体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钙、锌、铁、硒、碘缺乏的原因及防治原则。 6.维生素的分类和特性,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区别,抗氧化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A、 D、E、B1、B2、C、尼克酸、叶酸的理化性质、吸收、代谢及主要生理功能。水溶性维生素负荷 试验方法及结果评价。各类维生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表现。人体各种维生素的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各类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与防治原则。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二)植物化学物 1、植物化学物的分类。 2、几种主要植物化学物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包括多酚类、黄酮类、硫化物。 3、多酚类、黄酮类、硫化物等几种主要植物化学物结构及类型。 (三)特殊人群的营养 1.孕期营养不良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孕妇的营养需要,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正常的体重增长。孕妇的常见营养缺乏症,孕妇的合理膳食原则。 2.乳母膳食中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在乳汁中的有效转换率。乳母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乳母的营养状况对乳汁中维生素含量的影响,乳母膳食中钙、铁、碘与婴儿营养的关系。乳母的合理

老师期末复习心得体会

老师期末复习心得体会 【篇一】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六年来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小学数学复习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但“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的确是一种高效合理灵活综合性强的复习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避免陷入题海,提高复习的效率。针对于小学数学总复习面广量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步步反馈,逐层提高”复习法是一种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复习教学,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一、重基础,再提高,全面反馈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教师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笫一阶段的复习应该重基础、全面反馈、再提高、再发现。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学生完成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数的整除、分数和百分数、计量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统计表、应用题八大部分后进行的,前后知识情况间隔达六年,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不能全面了解时,首先应进行全面试探反馈。即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针对于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六、七个中等难度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的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针对学生全面试探反馈出来的问题,着手重点解决每一个部分知识中典型的综合的试题,理清每部分知识的解题思路。 二、贴近实际,专题复习,加强针对性训练,开展专题复习方式,各个击破的复习思路。一是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激励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出试卷检测,并共同提高。在分层导学中,确立优生主要目标——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主要目标——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学困生主要目标——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反馈,并即时归纳整理,确立复习思路复习重点,加强针对性。既重视学生的共同缺陷,又重视个体的差异特点。一是注重单元试卷、综合试卷、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复习,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在专题测试试卷评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本张试卷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一次书面自我评估。在查漏补缺之后,综合各单元所反映的情况,进行综合性试卷反馈,即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补缺、定向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定向突破。训练中必须要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鼓励学生争取记录好人手一册“总复习错题集”,灵活运用错题集,经常翻阅分析,力争错误不再重犯。

(完整word版)医学遗传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人类基因与基因组 第一节、人类基因组的组成 1、基因是遗传信息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基因组是是细胞内一套完整遗传信息的总和,人类基因组包含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 单拷贝序列串联重复序列 按DNA序列的拷贝数不同,人类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 反向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短分散核元件 中度重复序列 长分散核元件 3、多基因家族是指由某一祖先经过重复和所变异产生的一组基因。 4、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存在的一段与正常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的DNA序列。 第二节、人类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1、基因的结构包括:(1)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编码序列。(2)是表达这些结构基因所需要的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区序列。 2、割裂基因:大多数真核细胞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是不连续的编码序列,由非编码序列将编码序列隔开,形成割裂基因。 3、基因主要由外显子、内含子、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终止子、隔离子组成。 4、外显子大多为结构内的编码序列,内含子则是非编码序列。 5、每个内含子5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GT,3端的两个核苷酸都是AG,这种连接方式称为GT--AG法则。 6、外显子的数目等于内含子数目加1。 7、启动子分为1类启动子(富含GC碱基对,调控rRNA基因的编码)、2类启动子(具有TATA 盒特征结构)、3类启动子(包括A、B、C盒)。 第三节、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 1、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有多种类型,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拷贝数多态性。 第二章、基因突变 突变是指生物体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遗传物质发生某些变化。基因突变即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也可发生在体细胞。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类型

2018医学遗传学_考试重点整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单基因遗传病:简称单基因病,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发生的遗传性疾病,这对等位基因称为主基因。上下代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分为核基因遗传和线粒体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AD)遗传病: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与正常基因组成杂合子导致个体发病,即致病基因决定的是显性性状。 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 ⑴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而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即 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 ⑵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个为患者,致病基因由患病的亲代传来;双亲 无病时,子女一般不会患病(除非发生新的基因突变) ⑶患者的同胞和后代有1/2的发病可能 ⑷系谱中通常连续几代都可以看到患者,即存在连续传递的现象 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是隐性的,只有隐性致病基因的纯合子才会发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AR)遗传病。 带有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本身不发病,但可将隐性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称为携带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 ⑴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而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即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 ⑵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⑶患者的同胞有1/4的发病风险,患者表型正常的同胞中有2/3的可能 为携带者;患者的子女一般不发病,但肯定都是携带者 ⑷系谱中患者的分布往往是散发的,通常看不到连续传递现象,有时 在整个系谱中甚至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 ⑸近亲婚配时,后代的发病风险比随机婚配明显增高。这是由于他们 有共同的祖先,可能会携带某种共同的基因 由性染色体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在群体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如果决定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带有致病基因的女性杂合子即可发病,称为X连锁显性(XD)遗传病 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在Y染色体上缺少相对应的等位基因,故称为半合子,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表现出相应的性状或疾病。 男性的X染色体及其连锁的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又只能传递给女儿,不存在男性→男性的传递,这种传递方式称为交叉遗传。 X连锁显性遗传的遗传特征 ⑴人群中女性患者数目约为男性患者的2倍,前者病情通常较轻 ⑵患者双亲中一方患病;如果双亲无病,则来源于新生突变 ⑶由于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女 性杂合子患者的子女中各有50%的可能性发病 ⑷系谱中常可看到连续传递现象,这点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致 如果决定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基因,即带有致病基因的女性杂合子不发病,称为X连锁隐性(XR)遗传病。(血友病A)X连锁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 ⑴人群中男性患者远较女性患者多,在一些罕见的XR遗传病中,往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