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位置的焊接方法(修)

各种位置的焊接方法(修)
各种位置的焊接方法(修)

各种位置的焊接方法

平焊

平焊时,由于焊缝处在水平位置,熔滴主要靠自重自然过渡,

所以操作比较容易,允许用较大直径的焊条和较大的电流,故生产率

高。如果参数选择及操作不当,容易在根部形成未焊透或焊瘤。运条

及焊条角度不正确时,熔渣和铁水易出现混在一起分不清的现象,或

熔渣超前形成夹渣。

平焊又分为平对接焊和平角接焊。

1.平对接焊

(1)不开坡口的平对接焊

当焊件厚度小于6mm寸,一般采用不开坡口对接。

焊接正面焊缝时,宜用直径为3~4mm勺焊条,采用短弧焊接,

并应使熔深达到板厚的2/3,焊缝宽度为5~8mm余高应小于1.5mm,

如图2-1所示。

对不重要的焊件,在焊接反面的封底焊缝前,可不必铲除焊

根,但应将正面焊缝下面的熔渣彻底清除干净,然后用3mn焊条进

行焊接,电流可以稍大些。

焊接时所用的运条方法均为直线形,焊条角度如图

2-2所示。

在焊接正面焊缝时,运条速度应慢些,以获得较大的熔深和宽

度;焊反面封底焊缝时,则运条速度要稍快些,以获得较小的焊缝宽

度。

65° ~80°

图2—2平面对接焊的焊条角度

运条时,若发现熔渣和铁水混合不清,即可把电弧稍微拉长一

些,同时将焊条向前倾斜,并往熔池后面推送熔渣,随着这个动

作,熔渣就被推送到熔池后面去了,如图2-3所示。

不开技口

AW

------- 7 8 Q ---------

弋516 丁

.42

“324 二

------- 1011 12——

图2-5对接多层多道焊

图2-4对接多层焊

(2)开坡口的平对接焊

当焊件厚度等于或大于6mm寸,因为电弧的热量很难使焊缝的

根部焊透,所以应开坡口。开坡口对接接头的焊接,可采用多层焊法

(图2-4 )或多层多道焊法(图2-5 )。

多层焊时,对第一层的打底焊道应选用直径较小的焊条,运条

方法应以间隙大小而定,当间隙小时可用直线形,间隙较大时则采用

直线往返形,以免烧穿。当间隙很大而无法一次焊成时,就采用三点

焊法(图2-6)o先将坡口两侧各焊上一道焊缝(图2-6中1、2),

使间隙变小,然后再进行图2-6中缝3的敷焊,从而形成由焊缝1、

2、3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焊缝。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不应采用三

点焊法。

图2-3推送熔渣的方法

132

图2-6三点焊法的施焊次序

在焊第二层时,先将第一层熔渣清除干净,随后用直径 较大的焊条和较大的焊接电流进行焊接。用直线形、幅度较 小的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并应采用短弧焊接。以后各层 焊接,均可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不过其摆动幅度应 随焊接层数的增加而逐渐加宽。焊条摆动时,必须在坡口两 边稍作停留,否则容易产生边缘熔合不良及夹渣等缺陷。

为了保证质量和防止变形,应使层与层之间的焊接方向 相反,焊缝接头也应相互错开。

多层多道焊的焊接方法与多层焊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为 一道焊缝不能达到所要求的宽度,而必须由数条窄焊道并列 组成,以达到较大的焊缝宽度(图2-5 )。焊接时采用直线形 运条法。

在采用低氢型焊条焊接平面对接焊缝时,除了焊条一定 要按规定烘干外,焊件的焊接处必须彻底清除油污、铁锈、 水分等,以免产生气孔。在操作时,一定要采用短弧,以防 止空气侵入熔池。运条法宜采用月牙形,可使熔池冷却速度 缓慢,有利于焊缝中气体的逸出,以提高焊缝质量。

2.平角接焊

平角接焊主要是指T 形接头平焊和搭接接头平焊,搭接 接头平焊和T 形接头平焊的操作方法类似,所以这里不作单 独介绍。

T 形接头平焊在操作时易产生咬边、未焊透、焊脚下 偏(下垂)、夹渣等缺陷,如图2-7所示

图2-7 T 形接头平焊在 操作时易产生的缺陷

为了防止上述缺陷,操作时除了正确选择焊接参数 外,还必须

根据两板的厚度来调节焊条的角度。 如果焊接 两板厚度不同的焊缝时,电弧就要偏向于厚板的一边,使 两板的温度均匀。常用焊条角度如图2-8所示。

图2-8 T 形接头焊接时的角度

T 形接头的焊接除单层焊外也可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 道焊,其

焊接方法如下。

(1)单层焊 焊脚尺寸小于8mm 的焊缝,通常采 用单层焊(一

层一道焊缝)来完成,焊条直径根据钢板厚度 不同在3~5mn 范围内选

择。

焊脚尺寸未焊透

焊脚尺寸小于5mm勺焊缝,可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和短弧进行焊接,焊接速度要均匀,焊条角度与水平板成45°, 与焊接方向成65° ~80°的夹角。焊条角度过小会造成根部熔深不足;角度过大,熔渣容易跑到前面造成夹渣。

在使用直线形运条法焊接焊脚尺寸不大的焊缝时,将焊条端头的套管边缘靠在焊缝上,并轻轻地压住它,当焊条熔化时,会逐渐沿着焊接方向移动。这样不但便于操作,而且熔深较大,焊缝外表也美观。

焊脚尺寸在5~8mn时,可采用斜圆圈形或反锯齿形运条法进行焊接,但运条速度不同,否则容易产生咬边、夹渣、边缘熔合不良等现象。正确的运条方法如图2-9所示,a点至b点运条速度要稍慢些,以保证熔化金属与水平板很好熔合;b点至c点的运条速度要稍快些,以防止熔化金属下淌,当从b点运条到c点时,在c点要稍作停留,以保证熔化金属与垂直板很好熔合,并且还能避免产生咬边现象,c点至b点的运条速度又要稍慢些,才能避免产生夹渣现象及保证根部焊透;b点至d点的运条速度与a点至b点一样要稍慢些;d点至e点与b点至c点相同,e点与c点相同, 要稍作停留。整个运条过程就是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同时在整个运条过程中,都应采用短弧焊接。这样所得的焊缝才能宽窄一致,高低平整,不产生咬边、夹渣、下垂等缺陷。

图2-9平角焊的圆圈形运条

在T形接头平焊的焊接过程中,往往由于收尾弧坑未填满而产生裂缝。所以在收尾时,一定要保证弧坑填满,具体措施可参阅焊缝收尾法。

(2)多层焊焊脚尺寸在8~10mm寸,可采用两

层两道的焊法。

焊第一层时,可采用3~4mn直径的焊条,焊接电流稍

大些,以获得较大的熔深。

采用直线形运条法,在收尾时应把弧坑填满或略高些,这样在焊接第二次收尾时,不会因焊缝温度增高而产生弧坑过低的现象。

在焊第二层之前,必须将第一层的熔渣清除干净,如发现有夹渣,应用小直径焊条修补后方可焊第二层,这样才能保证层与层之间紧密的熔合。在焊第二层时,可采用4mm 直径的焊条,焊接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过大会产生咬边现象。

用斜圆圈形或反锯齿形运条法施焊,具体运条方法与单层焊相同。但是第一层焊缝有咬边时,在第二次焊接时,应在咬边处适当多停留一些时间,以弥补第一层咬边的缺陷。

(3)多层多道焊当焊接焊脚尺寸大于10mm勺焊

缝时,如果采用多层焊,则由于焊缝表面较宽,坡度较大,熔化金属容易下垂,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都采用多层多道焊。

焊脚尺寸为10~12mm寸,一般用两层三道来完成。焊第一层(第一道)时,可采用较小直径的焊条及较大焊接电流,用直线形运条法,收尾与多层焊的第一层相同。焊完后

焊第二道焊缝时,应覆盖不小于第一层焊缝的2/3,焊条与水平板的角度要稍大些(图2-10中a),一般为45° ~55。,以使熔化金属与水平板很好熔合。焊条与焊接方向的夹角仍为65° ~80。,用斜圆圈形或反锯齿形运条,运条速度除了在图2-9中的c点、e点上不需停留之外,其他都一样。焊接时应注意熔化金属与水平板要很好熔合。

图2-10 多层

多道焊的焊条角度

焊接第三道焊缝时,应覆盖第二道焊缝的1/3~1/2。焊条与水平板的角度为40° ~45° (图2-10中的b),角度太大易产生焊脚下偏现象。一般采用直线形运条法,焊接速度要均匀,不宜太慢,因为速度慢了容易产生焊瘤,

使焊缝成形不美观。

如果发现第二道焊缝覆盖第一层大于2/3时,在焊接第三道时可采用直线往复运条法,以避免第三道焊缝过高。

如果第二道覆盖将熔渣清除干净。

第一道太少时,第三道焊接时可采用斜圆圈 运条法,运条时在垂直板上要稍作停留,以防止咬边,这样 就能弥补由于第二道覆盖过少而产生的焊脚下偏现象。

如果焊接焊脚尺寸大于12mm 以上的焊件时,可采用 三层六

道、四层十道来完成,如图 2-11所示。焊脚尺寸越 大,焊接层数、道数就越多。

直径焊条和大电流,不但能获得较大的熔深,而且能一 次焊成较大断面的焊缝,能大大提高生产率。采用船形 焊时,运条采用月牙形或锯齿形运条法。焊接第一层采 用小直径焊条及稍大电流,其他各层与开坡口平对接焊 相似。

图12 船形焊

在实际生产中,如果焊件能翻动时,应尽可能把焊件 放成图2-12所示船形位置进行焊接,这种位置是最佳的焊 接位置。

因为船形焊时,能避免产生咬边、下垂等缺陷,而且 操作方便,

易获得平整美观的焊缝,同时,有利于使用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