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获奖定稿

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获奖定稿
北京市金鹏科技论坛获奖定稿

北京市科技金鹏论坛东城区金台书院小学六年级柴子一

1 / 1

纸巾对土壤溶液酸碱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经查阅资料可知废弃的纸巾是不可回收的有机垃圾,

会给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我和老师共同选用了人们经常使用的四种面巾纸作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以此来验证纸巾对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是否有影响。

研究目的:通过实验证明废弃纸巾对土壤环境的危害。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各种合理化的建议,以便更好的防止纸巾对土壤的污染,保护环境。

我的研究以实验法为主。研究假设:纸巾对土壤溶液的酸碱性有影响。将土壤溶液分成五组分别是:A,B,C,D,E。每组5瓶,分别贴上标签。每一组又创设有氧和接近无氧两个实验条件。

其中A,B.C.D四个组为实验组,E组作为对照组,把它们放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研究。从第二天开始,每天中午12:20开始测试溶液的酸碱性,连续测量6天,并详细记录测试结果。每组实验重复5次,取平均值。请大家看实验表格。通过以上实验得出如下结果,并分析了原因。

随后,我又将4个实验组与1个对照组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pH值进行比对。这张表(表4)是土壤溶液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pH 的对照。

这4张表分别是实验组组溶液在有氧与接近无氧条件下pH 的对照。

A,B,C,D四组实验组溶液在有氧条件下的pH比在接近无氧条件下的pH大,与E组的结果正相反。

1999级基地学生获奖学金情况

1999级基地学生获奖学金情况

2002级基地学生获奖学金情况

2004级基地学生获奖学金情况

2007年西北大学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及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先进集体(个) 经管学院13个 2005级经济学专业班 2006级旅游管理专业班 2006级工商管理专业班 5603宿舍 5626宿舍 5612宿舍 院学生会体育部院学生会文艺部院学生会秘书处 院学生会论坛部院健美操队院男子篮球队院男子足球队 一等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经管学院110人 魏婕邓波杨夏王兆宇宋金兰张中华 贾倩倩代蓓蓓莫燕联刘骏周娜骆丽红 舒慈爱赵嘉周宙康晨梁星孔令聪 贾倩马琳房颍李凡史蕾崔春艳 周春梅张弛吕姝望曾杨杜小静魏玮 陈姝钥张静姜疆侯洁赵晓波李哲 王妍白洁黄剑蓉卜丽梁君全曹琼琳 许宏巍吉鸿飞王啸霍鹏李丹孙琦 任琤尹艳刘涛栗梦源任昊源刘兵宁 古锐刚翠翠李文晶杨斐孔令坤赵璐 郭璐李芬樊晨董妍妍谭彦王静文 张恒绍王菁婷张青松刘晶何芳芳肖莎 周亮夏敏正张菊尢佳甘建杰曹凡 邓丹金涛王蓉赖姗姗陈陶然韩雍 吕青刘生福王珏钟闻晓严丽君曹相辉 张静姬瑞敏刘雨露曾艳玲曹玉芦笛励 李培培石锦龙翟璇璇康乐江璐韩煦 方涛贾妮莎姚艳宁张锦云石琳王博 张树君桂凯

关于表彰2007-2008学年度学生先进集 体、优秀个人及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 各院、系及有关处、室: 一年来,在各院系和有关部门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继续在学生中开展的争先创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根据《西北大学优秀学生评比及奖学金评定办法》的规定,学校决定授予文学院等个单位先进集体称号;授予等人优秀学生标兵称号(特等奖学金);授予等人优秀学生称号(一等奖学金);授予等人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名同学获二等奖学金;等名同学获三等奖学金;等名同学获单项奖学金。 希望受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成绩;全校学生要以先进为榜样,继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附件: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及奖学金获得者名单 西北大学 二ОО八年十二月十九日

智慧教师教育教学成果

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内容提要: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 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 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 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 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 的。 主题词:高中生,科学素养,探索,实践 作者姓名:潘之浩 高中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学习,是经后步入高等教育学习,步入社会生产实际的入门,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初步尝试,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敲门砖。因此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训是必要的,结合课程教学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是必要的。作为技术学科教师,我想就通过课程平台、活动平台以及课程平台与活动平台的整合提高高中学生科学素养浅谈一下个人感悟。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作为科技方面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做到首先应该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世界上对此的定义有很多,具有权威的,代表性的大约也有十几种,我在这里主要参照的是美国“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发起的“2061计划”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是:“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并认识到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同时,还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科学素养可以增加人们敏锐地观察事件的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以及领会人们对事物所作出的各种解释的能力。此外,这种内在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构成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基础。” 之所以参照该定义,我认为此定义中具备适合高中学生培养的几方面能力。一方面是广泛地认识、理解科学,即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二方面是学习科学知识,即学习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三方面是构建科学思维体系,即培养逻辑性思考问题的能力;四方面是做科学,即参与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问题,并培养相关的技能。

东城区第二十四届学生科技节活动方案

东城区第二十四届学生科技节活动方案 (草案) 为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进一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意识,展示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成果,现将东城区第二十四届学生科技节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本届科技节的主题是“体验·创新·成长”。 二、活动时间 2006年9月至12月 三、活动对象 全区在校中小学生 四、活动内容 (一)重点组织区级科技教育示范校评审活动。 (二)组织东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三)参与或承办市级科技活动,举办区级传统性科技教育活动。 五、评奖办法 1、依据项目类别进行评选,产生区级学生个人项目、集体项目一、二、三 等奖。 2、依据学生成果评选辅导教师奖。 3、依据组织工作情况评选学校组织奖。 六、工作要求

(一)各校要建立校级科技节领导小组,在9月—12月期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科技节”、“爱科学月”、“科技周”等校本活动。 (二)各校要积极参加区科技节组织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区级科技教育示范校评选及区级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金鹏科技团,市级科技教育示范校必须参加区级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其他学校依据校本特色及学生情况组织师生积极参与。 (三)各校依据工作安排,在10月20日前上交本校科技节工作计划,12月1日前上交科技节工作总结,活动过程中随时报送活动信息及简报。(四)各校要做好区、校科技节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保证落实到位,并做好典型活动、经验的及时上报、推介。各校自主开展的校级科技节及参加区科技节的整体情况将纳入“蓝天工程”评价体系。 七、时间安排 10月12日全区科技节工作动员、布置会 10月16日全区科技节开幕式 10月16日—21日区级科技示范校评审 10月20日各校上交校本科技节计划 10月—12月区级科技竞赛活动 10月底—11月中旬区级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培训 11月底区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传统性竞赛评审 12月1日各校上交校本科技节总结 12月中旬区科技节闭幕暨总结会 附件

低碳,我们在行动

低碳,我们在行动 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主办,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市级重点科技活动“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于2010年5月9日在中国科技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王东江、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书记张萍等领导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文爱好者》杂志、《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及北京市18个区县的学生和教师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上午9:30活动开幕,首先,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代表中国科技馆致欢迎辞,欢迎来自北京18个区县的学生、教师、家长,欢迎论坛评审专家。随后,北京市教委体美处王东江处长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北京市教委对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支持与关注。他肯定了十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在全市的影响力,表达了十年来对支持、关心和爱护金鹏科技论坛活动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谢意。王处长还从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角度,从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角度,从加强研究提高科技活动

质量角度,从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角度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金鹏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与北京市各区县的大力支持 密不可分,在论坛开幕式上,为9个获得“金鹏科技论坛优秀组织奖”的区县颁发了奖杯。 颁奖仪式后,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的主体部分――论坛讨论热闹开场。本届金鹏科技论坛以“低碳,我们在行动”为话题,分两个部分进行“低碳”大讨论。 第一部分是“我们对低碳的认识”。三位同学来到台上,结合自己的获奖项目畅谈各自对“低碳”的认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台下的学生、教师也纷纷发表自己对“低碳”的理解,向大家共享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结合现场的“低碳”声音,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陈迎博士从更准确、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角度对“低碳”进行了解读。此外,两名曾经参加过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北京学生代表畅 谈了他们在哥本哈根的感受。 论坛的第二部分为“低碳,我们在行动”。来自北京市18个区县的同学热烈交流了对“低碳”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分享了“低碳”实践行动的经验。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倡导“低碳”出行、“低碳”饮食等日常生活方式。甚至提出了对论坛现场实施“低碳”行为的建议:论坛活动背景板的制作可改为投影方式,节约纸张、塑料的使用;会场

《科技创新》课程

《科技创新》课程 胡东升陈宏杰田蕾寿延樊颖 (北京市育才学校) 一、课程背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在全社会形成创新氛围和基础,首先要从基础教育入手,从小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学理念,坚持立足创新实践和事业发展,识别、培养、凝聚人才,促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建设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 20世纪末,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创新人才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注重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资源建设,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题。美国“2061计划”公布以来,欧美各国先后提出青少年科学素养基准,积极调整、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深刻变革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掀起了一场波及世界性的以提高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教育变革运动。 我国政府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走向的正确认识,也是对经济、社会、科学、文化深刻变革的积极回应。 可是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教育实践尚未得到明显体现,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流于口号; 2.教育质量评估依然局限于学生对教科书给予的知识和标准答案的把握程度上,大多数学生被视为应试的解题工具; 3.青少年科普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严重游离于中小学的主课堂之外; 4.开展青少年科学创新教育的主体呈多元化倾向。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机协调,导致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发展取决于个人行为的居多,影响科学创新教育健康发展。 我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虽说高中部每年都“翱翔计划”学员选拔、科技后备人才选拔,但仅仅局限在几十个学生的选拔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基本上没有得到重视。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科技创新》课程开设的指导思想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从加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出发,通过深入调研和国际比较,将项目分解为可实际操作的若干子课题,选择基础条件好的部分学生和年级,开设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课程,在推进科学创新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可持续的科学创新教育,形成经验,为学校全面完成素质教育,培育有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优质毕业生。 二、课程内容 (一)科技创新课程内容开设的目的 科技创新课程是培养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确定科技创新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根据科技创新课程教育的本质特征、科技创新课程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加强对科技创新课程教育内容、性质和任务的正确理解,从现行的单纯学科知识教育误区中解放出来,完整地理解科学知识教学、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的真实意义。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和取向 实施现代科学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为今天的科学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科技后备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适应科学社会生产方式的劳动者。因此,科学创新教育内容的核心是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教育,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这五个相互关联的基本方面。 (三)确定课程内容

北京中考--科技特长生认定标准

北京市科技特长生认定标准—北京中考北京市设立“金鹏科技创新系列项目”,将全市学生科技活动中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天文观测竞赛、智能控制(单片机)竞赛,列入金鹏科技创新系列项目。 凡在金鹏科技创新系列项目中获得市级一、二等奖或前6名的学生将被认定为科技特长生。 北京各区往年科技特长生认定标准(由于2019新政暂未出炉,仅供参考): 海淀区科技特长生认定标准 在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组织或参与组织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头脑创新思维大赛(简称DI)、天文观测竞赛、智能控制(单片机)竞赛、电子技术竞赛、业余电台比赛、无线电测向比赛、航空(天)模型比赛、航海模型比赛、计算机知识技能赛、世纪杯计算机竞赛、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生物百项比赛、遥感技术比赛、未来工程师竞赛、建筑模型竞赛、机器人竞赛等科技类竞赛中,获得市、区级三等奖(含)以上者及获得全国发明专利证书者。 东城区科技特长生认定标准 市区学生科技活动中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论文、小发明、科幻画)、金鹏科技论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天文观测竞赛、智能控制(单片机)竞赛。区科技英语创意大赛,电子技术竞赛,无线电测向比赛,航空、航天模型比赛,航海模型比赛、车辆模型比赛。区计算机竞标赛、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比赛项目获区级比赛前三名或

一等奖;市级比赛前六名或一、二等奖的被认定为科技特长生。 科技特长生类型 科技特长生招生项目有:机器人,无线电测向,天文,DM/DI,科技创新,单片机,模型,计算机编程,信息学奥赛,电子技术,金鹏科技论坛等。 其中四大热门类型:机器人、航模、海模车模。 1、机器人最高,最热,基本每个有科技特长生的学校都会有此类。 2、航模相对排列第二,但是没有机器人多。优点:北航附小、北航附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好了您的孩子可以进入一类大学,因为航空航天大学以及成为体系,那么学校本身也会开设航模班,培养航模小选手。那么师资也是优秀的。 3、海模,海模和航模一样,有国家级比赛。 4、车模,海淀区这几年来一直培养青少年学生车辆模型方面的兴趣爱好和动手实践能力。但是车模远不如以上三种热门。太过冷门也会有“危险”。

2019年高中入学科技、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

年高中入学科技、艺术特长生招生简章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一、招生计划: 二、报名条件 (一)科技特长生条件: 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模型、科技创新、金鹏科技、无线电测向、业余电台、智能控制(单片机)、天文奥赛 年月至年月期间,在全国、市、区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或参与组织的国家、市、区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市、区二等奖(含)以上者及获得全国发明专利证书者。其中包括:全国、市、区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天文(观测、摄影、论文)竞赛、智能控制(单片机)、业余电台比赛、无线电测向比赛、航空航天模型比赛、智能机器人项目中,获得区级二等奖以上学生。 (二)艺术特长生条件:声乐 年月至年月期间,在全国、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类艺术竞赛中获声乐集体或个人项目国家、市、区级三等奖(含)以上学生和集体项目纪念奖(含)以上的骨干队员。其中包括:全国、市、

区级教委组织的学生艺术节;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声乐单项比赛;虽未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艺术(声乐)比赛,但个人专业水平突出的同学可由本人申请、所在学校认定资格后参加报名。 二、特长生报名时间及要求: 报名时间:月日前 报名方式:登录网站下载报名表填写后回传指定邮箱。 咨询电话:或(节假日休息) 上午——下午—— 测试地点:北京交大附中北校区(海淀区皂君庙号) 三、学校特长生测试时间、测试要求: 测试时携带: ()专业比赛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测试自愿展示的作品; ()非海淀区考生需携带并提交(或)寸证件照张。 四、特长生全区统一测试时间、地点:

时间:月日(周六) 全区统测(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地点:海淀教师进修附属实验学校(远大路校区) 五、月底区教委对合格名单进行公示,家长可以登录网站查看名单。 六、录取办法: 参加区教委专业统一测试合格和校级测试合格后的考生,经区教委审核公示后,声乐:按照声乐专业水平;声部需求以及中考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科技:根据考生中考成绩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参考专业测试成绩择优录取。 年月日

平谷区第三十二届科技节方案1

关于举办平谷区第三十二届学生科技节的通知 一、活动主题 快乐科技、梦想起航 二、区级重点科技竞赛活动: 1.中小学生“科技小论文”评选活动 2.“我有一双灵巧手”科技小制作竞赛 3.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评比活动 4.中小学生、幼儿科学幻想绘画竞赛 5.平谷区中小学生科技创意(模型构建)竞赛 6.平谷区中小学生“科学建议—金点子”征集活动

2014年平谷区中小学生“科技小发明”评比活动方案 一、比赛内容的说明 小发明是指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中以及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作品要附有外观图、结构图、原理图(手绘、照片或打印均可)。 二、作品的基本要求 1.选题必须作者本人发现、提出的。 2.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本人构思、完成的。 3.作者本人必须参与发明作品制作。 4.要有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发明与创新过程的科学性。 5.要有新颖性。发明作品在参评前没有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 6.实用性。发明作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便于使用。 7.参赛作品以个人或小组为基本单位。个人参评项目作者限1人。集体参评项目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 三、评选标准 1.“三自”原则:必须是自己选题。发明作品要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 2.“三性”原则:作品要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四、上交作品要求 1.在发明实物贴上标签并保持不易脱落,内容包括两项:作品名称;注明组别(高、中、小学及个人、集体)标志。 2.项目简介两份,文字在250——300字左右。各学校将文字材料装在一个档案袋中,封面注明:学校、联系人及手机号码。

科技之光——民族进步的照明灯演讲稿

科技之光——民族进步的照明灯演讲稿 科技之光——民族进步的照明灯演讲稿 西风起,天渐凉,秋高气爽雁南翔。四季轮转,转眼我校的科技节又拉开帷幕。科技节,是牛中一年一度的盛事,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热爱科技的同学们沉浸其中,平日里枯燥的书本知识,庞杂的课外科普,此刻都派上了用场,变得鲜活又生动,我们对科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所有的项目中,最盛大也是最重要的,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和五大学科竞赛一样,被各高校自主招生所重视。项目主要分为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学科,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个课题展开研究。 细细算来,距离我第一次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第一次了解这个比赛,是在高一的科技节。当时,我和队友对于这个比赛一无所知,但当我们知道自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为需要帮助的人或需要改变的事做出一点点贡献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比赛酷极了。于是就凭着这一腔热血,我们从头开始慢慢摸索,利用自己可以接触到的资源选定方向,一个一个老师地询问建议,东拼西凑地写够3000字论文。课题答辩时,由于没有经验,我站在台上不知所措,把自己的想法竹筒倒豆子似的说给评委。自然,仅凭着热情做事的我们只走到了区赛,但这次经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 第二年,带着去年的遗憾和今年一定要做出点成绩的决心,我又一次开始筹备我的课题。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最最重要的,是选题。论资源设备,我们比不上专业的科研实验室,论眼界视角,我们也不是在科研选题的前沿阵地,就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技能来看,我们也是半路出家,可以达到的水平有限。所以,我们选题着重于解决一些切实存在又尝尝被忽视的小问题。由此我们选择了工程类项目,并把最后的成果对象定为生活中存在较多不便的’弱势群体。我们去到了顺义区残疾人服务中心进行采访,并对社区里的老人进行访问,了解了他们生活中的不便。最后我们决定做一个可以将鸣笛声音转变为震动信号的手环装置,来解决老年人和听力有障碍的人士听不到汽车鸣笛声带来的交通隐患。

优秀科技辅导员

范克科 范克科同志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自199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即到校任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范克科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作为一名年轻的生物教师,范克科同志敬岗爱业,勤勤恳恳,一心扑在教学上。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贯彻学校的听课制度,在取长补短的同时,又不断地在课程上寻求创新,不拘泥于应试教育,而是想方设法地扩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范克科同志在百忙之中又先后参加了中学生物教师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及标本制作等继续教育学习班,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1999年3月至8月,范克科同志组织并辅导学生严实同学获第七届“雷达杯”中国青少年科技英才奖一等奖第一名。从此,范克科同志在担任生物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担负起我校科技活动辅导教师的任务。几年来,范克科同志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们走进大学、中科院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参观、实习、聆听科学家报告等方式,探索科学的奥妙。此外,他还多次带领学生进行科学考察,同科学家们一起进行实地科学勘测,既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又进行了意志和品德的磨练,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在范克科同志的努力下,校科技活动喜报捷传。多次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例如:2000年8月. 辅导学生完成的两篇科学论文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其中一篇受到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全额赴伦敦参加伦敦国际青年科技论坛;2001年8月,辅导学生完成的两篇科学论文均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02年8月,辅导学生完成的两篇科学论文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2003年8月,辅导学生完成的两篇科学论文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04年3月,在刚刚结束的第24届联想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获得了北京市团体第一,一等奖六个,北京市团体第一名。此外,辅导的学生还多次获得“金鹏科技奖”、“北京市银帆奖”,仅在2002届毕业生中因科技活动而获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就达12人之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担负起学校的科技活动任务之后,范克科同志为了学生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祖国的腾飞,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辅导对科学感兴趣的进行科学研究。例如: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带领学生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日,期间的春节也只休息了3天。2004年寒假,带领学生赴广西参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白头叶猴的研究,即使春节也没有回家。

科技创新活动教案

辅导整体安排

科技活动课题:介绍科技论文竞赛内容(1)科技活动地点:劳技409 授课时间:9.11 课时安排: 2课时

面),仿真/虚拟现实技术,计算科学(包括数据结构、加密技术、编码及信息理论)等。 3.物理学(PH)——指能量及其与物质作用的原理、理论和定律,包括固态物理、光学、声学、粒子、原子物理、原子能、等离子体、超导体、流体和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量子物理学、力学、生物物理学等。 4.地球与空间科学(ES)——包括地质学、矿物学、地貌学、海洋学、气象学、气候学、天文学、洞穴学、地震学、地理学等。 5.工程学(EN)——指直接将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及实际应用的项目,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摄影工程、音响工程、汽车工程、船舶工程、制热与制冷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工程等。 6.动物学(ZO)——指对动物的研究,包括动物遗传学、鸟类学、鱼类学、爬虫学、昆虫学、动物生态学、古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生理节律学、畜牧学、细胞学、组织学、动物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神经生理学、无脊椎动物研究等。 7.植物学(BO)——指植物生命的研究,包括农业科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林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溶液培养、海藻等。 8.微生物学(MI)——指有关微生物的生物学,包括细菌学、病毒学、原生动物学、真菌学、微生物遗传学等。 9.医学与健康学(ME)——指对于人类及动物的疾病和健康的研究,包括牙科学、药理学、病理学、眼科学、营养学、公共卫生学、儿科学、皮肤学、过敏反应、语言与听力等。 10.化学(CH)——指对物质性质和组成以及其所依从的规律的研究,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不含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材料化学、塑料、燃料化学、杀虫剂、冶金学、土壤化学等。空间科学、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这几年带学生,其中行为与社会科学是最简单的,但是选题一定要新颖且研究一定要深入,再有就是工程学,一般学生会发明研制出一些方便的使用工具或益智游戏或家用器具,再有一类就是动物类或植物类,这就取决于学生的爱好,特别喜爱,就能写出独具匠心的论文。

《[低碳,我们在行动]关于低碳生活我们行动的倡议》

《[低碳,我们在行动]关于低碳生活我们行 动的倡议》 由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教学植物园、北京市朝阳区教委主办,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市级重点科技活动“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于xx年5月9日在中国科技馆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处长王东江、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书记张萍等领导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科院动物所、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文爱好者》杂志、《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及北京市18个区县的学生和教师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上午9。30活动开幕,首先,中国科技馆副馆长黄体茂代表中国科技馆致欢迎辞,欢迎来自北京18个区县的学生、教师、家长,欢迎论坛评审专家。随后,北京市教委体美处王东江处长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北京市教委对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支持与关注。他肯定了十年来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在全市的影响力,表达了十年来对支持、关心和爱护金鹏科技论坛活动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谢意。王处长还从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角度,从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角度,从加强研究提高科技活动质量角度,从校内外教育有效衔接的角度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金鹏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与北京市各区县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论坛开幕式上,为9个获得“金鹏科技论坛优秀组织奖”的区县颁

发了奖杯。 颁奖仪式后,第十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的主体部分――论坛讨论热闹开场。本届金鹏科技论坛以“低碳,我们在行动”为话题,分两个部分进行“低碳”大讨论。 第一部分是“我们对低碳的认识”。三位同学来到台上,结合自己的获奖项目畅谈各自对“低碳”的认识。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台下的学生、教师也纷纷发表自己对“低碳”的理解,向大家共享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结合现场的“低碳”声音,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陈迎博士从更准确、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角度对“低碳”进行了解读。此外,两名曾经参加过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北京学生代表畅谈了他们在哥本哈根的感受。 论坛的第二部分为“低碳,我们在行动”。来自北京市18个区县的同学热烈交流了对“低碳”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分享了“低碳”实践行动的经验。同学们畅所欲言,不仅倡导“低碳”出行、“低碳”饮食等日常生活方式。甚至提出了对论坛现场实施“低碳”行为的建议:论坛活动背景板的制作可改为投影方式,节约纸张、塑料的使用;会场灯光可以暗一些,节约电能……为响应学生们提出的“低碳”建议,中国科技馆马上进行了改进,在不影响会场使用的前提下,关闭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场灯。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毕竟,“低碳。我们在行动”。 论坛讨论部分结束后,陈佳洱院士在论坛上发言,他对同学们参加科技活动、关注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积极表达主张的发言给予了充

第十五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方案

关于举办第十五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的 通知 各区县教委体美科、校外办: 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应用科学与技术,提高科技素养而开展的一项普及性科技实践活动。 第三十二届北京学生科技节期间,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组委会将继续开展“第十五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项目征集、评审及展示活动。 现将活动方案印发你们,请依照活动方案中的要求,做好此项活动的宣传、组织和实施等工作。 希望各区县积极开展区县级征集、评比、展示活动,为更多学生提供实践展示机会;鼓励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展项目研究,强调与校内教学相结合、相促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 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组委会 2014年9月 附:第十五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方案

第十五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学生提供一个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同学们在求实、体验、探索、创新的科技实践中成长。 二、活动宗旨 坚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强调学生独立完成;注重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体验;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科研方法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学生素质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主题 参加科技实践,求真知,促成长。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 执行单位: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活动组委会设在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评审委员会由高校教授、科研院所研究员等科技教育专家组成。 五、参评内容 金鹏科技论坛活动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生活及学习中发现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实验、设计制作等科技实践,形成自己的科学探究成果。参评内容包括: 1.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探究等项目。 2.对社会问题的调研、建议等项目。 3.对技术的改进及创造发明等作品。 六、评比标准 1.选题合理。与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研究能力,表述清楚,具体明确,具有可行性。

科技之光——民族进步的照明灯演讲稿

科技之光——民族进步的照明灯演讲稿 导读:本文是关于科技之光——民族进步的照明灯演讲稿,希望能帮助到您! 西风起,天渐凉,秋高气爽雁南翔。四季轮转,转眼我校的科技节又拉开帷幕。科技节,是牛中一年一度的盛事,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热爱科技的同学们沉浸其中,平日里枯燥的书本知识,庞杂的课外科普,此刻都派上了用场,变得鲜活又生动,我们对科学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所有的项目中,最盛大也是最重要的,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的目的在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和五大学科竞赛一样,被各高校自主招生所重视。项目主要分为数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行为与社会科学等学科,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个课题展开研究。 细细算来,距离我第一次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第一次了解这个比赛,是在高一的科技节。当时,我和队友对于这个比赛一无所知,但当我们知道自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为需要帮助的人或需要改变的事做出一点点贡献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比赛酷极了。于是就凭着这一腔热血,我们从头开始慢慢摸索,利用自己可以接触到的资源选定方向,一个一个老师地询问建议,东拼西凑地写够3000字论文。课题答辩时,由于没有经验,我站在台上不知所措,把自己的想法竹筒倒豆子似的

说给评委。自然,仅凭着热情做事的我们只走到了区赛,但这次经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 第二年,带着去年的遗憾和今年一定要做出点成绩的决心,我又一次开始筹备我的课题。首先要解决的也是最最重要的,是选题。论资源设备,我们比不上专业的科研实验室,论眼界视角,我们也不是在科研选题的前沿阵地,就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技能来看,我们也是半路出家,可以达到的水平有限。所以,我们选题着重于解决一些切实存在又尝尝被忽视的小问题。由此我们选择了工程类项目,并把最后的成果对象定为生活中存在较多不便的弱势群体。我们去到了顺义区残疾人服务中心进行采访,并对社区里的老人进行访问,了解了他们生活中的不便。最后我们决定做一个可以将鸣笛声音转变为震动信号的手环装置,来解决老年人和听力有障碍的人士听不到汽车鸣笛声带来的交通隐患。 解决了选题后,是确定要做这个课题所需要准备的方面,比如我们的手环,主要可以拆分为工设,电路,电路又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软件主要负责声音识别。确定好后,选择特长对口的人组队,制定日程规划和需求清单,按需求一项一项完成。 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三月二十四号,我们来到了科技创新大赛的决赛现场。决赛主要分为现场封闭答辩和公开展示。现场答辩就是对评委介绍展示自己的项目,回答评委提出的刁钻古怪的问题。这里主要注意要条理清晰,陈述项目价值与意义。公开展示是二十五号上午,媒体和社会各界都会来参观交流。媒体采访是一个推广项目的好机会,我们曾接受过北青报的采访,选题针对的问题和传达出的价值观念被科协和媒体所赞赏。我认为,这

校级科技活动小组

建立校级科技领导小组,小组网络健全; 小组活动列入每周课程表,并定时、定点,建立检查,记录,评定制度,不将科技小组活动时间随意挪用。 2、定期召开有全体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参加的科技教育教研活动,每年有指导科技教育活动的教育科研论文在学校或区里交流。 经常选派任课教师参加市级或区级科技项目专项师资培训。 、定期表彰奖励科技教育优秀教师,将科技教育的实践与教师的业务 考核指标相联系 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科普活动,每年适时举办1~2 次有主题的科普专项活动,如科技周、科技节。 2、结合科技热点,经常进行科技讲座,科技影视,科技讨论会,科技考察活动等。 7、努力抓好师生的科技作品研制工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深入到各班,学校有科技作品的陈列室(或陈列橱)。 3、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科技教育活动和改善科技活动设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完善各项制度 二、科普活动的类型和特点 目前科普活动可分为几大类型:科技竞赛、科普讲座、实践活动、青少年科技论坛或科学讨论会、冬、夏令营、野外科普考察、参观、科普宣传、科普文艺演出、科普作品的展示交流等。 虽然科普活动的类型很多,但是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自愿参加。 2.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和启发。 3. 活动场所多样,大多为科技场馆、野外自然环境、社区等非学校的社会场所。 4. 参与活动的学生不是单一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可能跨越几个年龄层次。 5. 在一项科普活动中科普活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多样的,这就决定了活动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6. 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不易监控。 我们在设计科普活动时,要考虑到这些特点,尽可能地使活动方案周密、完善。 1. 活动主题 实际上就是活动目的的缩写,是对活动目的的画龙点睛。确定活动主题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自身的条件,并根据有关的教育要求来制定。一个好的活动主题应该新颖、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兴趣,尽可能做到贴近青少年实际,贴近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贴近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例如: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的总主题:关注科学、技术、社会。2000年的论坛主题:关注北京的水资源 2. 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的确定是活动设计者经过选择活动的主题并认真思考整个活动过程和预 期活动效果后精炼而出的,它明确了本项活动到底要做什么,为什么要组织这样的活动。只有目的明确,才能够保证活动不会盲目进行,并使得活动按照预定的安排逐步达到预想的效果,它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引导着活动向预期的目标迈进;如果目的不明确,将很难控制此项活动将向何处发展,就像黑夜中航行的船,如果没有航标灯的指引,掌舵的人会变得茫然无措。活动目的可以从能够掌握什么知识、技能,发展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思想品德和非智力因素几个方面去思考。实际上一次活动的目的只能突出一个或两个方面,兼顾其他方面,活动目的的制定,一定要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兼顾其他,同时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从学生受到什么教育的角度,防止空泛;二是要简明扼要,切实可行。例如:“一车多用”竞赛活动的目的:通过竞赛,使学生学会电动赛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