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专有名词

空调专有名词
空调专有名词

1、室内机:空调的室内部分,一般分为壁挂式,柜式,天花式,管道式等等,包含蒸发器,室内风扇,风扇马达,控制部分。

2、室外机:空调的室外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风扇及风扇马达,室外控制部分。

3、压缩机:提高制冷剂气体压力的装置,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4、制冷剂(冷媒):空调冷冻循环系统中循环的物质,是热量的载体,通过状态的改变来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使空调器达到制冷或制暖的目的。

5、制冷量:制冷时空调器单位时间内室内机吸收的热量,单位一般用W或KW表示。

目前市场上有关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应以W(瓦)来表示,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1.162,这样,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5×1.162=2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

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6、输入功率(耗电量):空调运转时,单位时间消耗的电力,单位一般用W或KW表示。

7、能效比(EER):空调制冷量和制冷输入功率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制冷性能越好。

8、性能系数(COP):空调制暖时制暖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制暖性能越好。

9、制暖量:制暖时空调器单位时间内室内机释放的热量,单位一般用W或KW表示。

10、热交换器:空调器中用于空调系统和周围环境交换热量的装置。

11、冷凝器,蒸发器:冷凝器即为空调室外机的热交换器,蒸发器即为室外机热交换器。

12、温度传感器:空调器用来测量温度的电子元件。

13、R410A: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不破坏臭氧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暖)效率更高。

功率:

有两种含义:一是空调的功率指的是制冷或制热的能量,选配空调时,一般都是问制冷量多少?即所说的多少匹?即多大的空调。

二是空调的功率指的是耗电能量,如1P的空调所指示的制冷功率为2500W,压缩机及其风机等的额定耗电量为1100W。

电源性能:

什么是空调的电源性能,我们一般在参数上看见电源性能标注为1-220-50,这个数值究竟代表了什么?

1是指单相,220是指额定电压220v,50是指额定频率50hz。

除湿量:

在空调的附加功能上有的会标注有除湿功能,而这一功能在产品参数上所体现的就是一个除湿量的数值。那么何为除湿量?

除湿量:指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的空气中除去的水分,叫除湿量。单位:升/小时(L/H)

能效比:

对于一款空调产品来说,能效比越大则说明这款空调越省电,那么究竟什么是空调能效比,如何测算出这样的数值呢?

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EER=制冷量/输入功率,此值能检验空调的性能,值越大,系统匹配越好,空调性能优越,制冷、制热效果越好,耗电量越小。

能效级别:

空调的能效级别分为3个等级,最为节能的是1级能效的空调产品,依次就是二级能效以及三级能效的空调。

额定制冷量小于等于4500W的分体式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为3.2,额定制冷量大于4500W小于等于7100W的为3.1,额定制冷量大于7100W小于等于14000W 的为3.0。

E: Equalizer 均衡器

E: Expander 扩展器

EA-DFB: Electricity Absorb-Distributed Feedback 电吸收分布反馈

ECC: Embedded Control Channel 嵌入或控制通道

EDFA: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掺饵光纤放大器

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ex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

EIC: Electrical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电阻抗特性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兼容性

EMI: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

EMS: Electromagnetic Sensibility 电磁敏感性

EN: Equivalent Noise 等效噪声

EP: Emergency Power 应急电源

ES: Emergency Sooket 应急插座

ES: Evacuation Sigvial疏散照明

ESA: Error Second A 误码秒类型A

ESB: Error Second B 误码秒类型B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

ESR: Error Second Ratio 误码秒比率

ETDM: Electric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电时分复用

ETSI: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F: Filter 滤波器TOP

FAB: Fire Alarm Bell 火警警铃

FACU: Fire Alarm Contrlol Unit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装置

FC: Failure Count 失效次数

FC: Frequency Converter 频率变换器

FCC: Fire Alarm System 火灾报警系统

FCS: Field Control System 现场总线

FCU:Fan Coil Unit风机盘管

FD: Fire Door 防火门

FD: Flame Detector 火焰探测器

FD: Floor Distributor

FD: Frequency Divider 分频器

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al 频分双工

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纤缆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F: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光缆分布数据接口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

FE: Fire Extirguisher 消防电梯

FEBE: Far End Block Error远端块误码

FEXT: Far End Crosstalk 远端串扰

FFES: Foam Fire Extionuishing System泡沫灭火系统

FH: Fire hydrant 消火栓

FI: Fee Indicator 费用显示器

FL: Focal Length 焦距

FL: Fuzzy Logic 模糊逻辑

FM: Faiilt Management失效管理

FPA: Fire Public Address 火灾事故广播

FPD: Fire Public Device 消防设施

FR: Frequency Response 频响

FRD: Fire Resisting Damper 防火阀

FRS: fire resistant shutter 防火卷帘

F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移频键控

FSU: Fixed Subscriber Unit单用户固定台

FTHD: Fixed temperature Heat Detector 定温控测器

FTP: Foil Tnisted Pair金属箔双绞电缆

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大楼

FTTC: Fiber To The Curb光纤到路边

FTTH: 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家庭

FW: fire Wall 防火墙

FWHM: Full Width Half Maximum 脉冲的半高宽度

PACR:Attonuation to Crosstalk Ratio 衰减与串扰比

GAP: Gaussian (filtered)Frequency Shift Keying 高斯滤波频移键控GBS: Glass Break Sensors 玻璃破碎传感器

GC: Generic Cabling 综合布线

GIB: Generic Information Block 通用信息模块

GNE: Gateway Network Element网关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H: Hybrid 混合式TOP HCBS: High C Bus Servers Unit 高速C总线服务单元

HCS: Higher order Connection Supervision高阶连接监视

HD:Heat Detecter 感温探测器

HDB3:High Density Bipolar of order 3code 高密度双极性码

HDLC: High Data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DLC: High Digital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DSL: High-bit -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k 高比特数字用户链路HDTV: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高清淅度电视

HEC: Header Ervor Control:信头差错控制域

HEMS: High -level Entity Management system高级实体管理系统HFC: Hybrid fiber coax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系统

HGRP: Home Optical Network 华为公司专用协议

HIFI: High Fidelity 高保真度

HIPPI: High Performance Parallel Interface高性能并行接口

HMP: Host monitoring protocol 宿主机监视协议

HOA: High Order Assembler高阶组装器

HOAPID: High Order Path Access Point Identifier高阶通道接入不敷出点标识符HOI: High Order Interface高阶接口

HONET: Home Optical Network 华为综合业务接入网商标

HO-TCM: High Order Tandem Connection Monitor高阶通道串联连接监控HOVC: High Order Virtual Container 虚容器

HPA: High order path Adaptation高阶适配

HPC: High order path Connection高阶通道连接

HPOM: High -order Path Overhead Monitor高阶通道开销监视器

HPP: High -order path Protection高阶通道保护

HP-RDI: Higher order path -Remote Defect Indication高阶通道接收缺陷指示

HP-REI: Higher order Path-Remote Error Indication高阶通道远端错误指示HPT: High order path Termination高阶通道终端

HRDS: Hypothetical Reference Digital Section假设参考数字段

HSUT: High -order path Supervision Unequipped Termination高阶通道监控未装装载终

HVAC: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暖通空调

HWS: Hot Water Supply热水供应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问答题)知识分享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 01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02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和使用,以企业战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执行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03 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涉及上层管理部门要本部门达到的目标,关系到为达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资源水平和种类以及确定获得资源、使用资源和处理资源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如产品投产、停产,新厂厂址选择,开拓新市场等。 04 业务流程重组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 05 企业流程重组就是站在信息的高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在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等整个规划与开发过程之中。 06 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企业(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07 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08 诺兰阶段模型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诺兰(Nolan )1973年总结了这一规律,并于1980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所谓的诺兰阶段模型。 09 MRP-II 是以物料需求计划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10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life cycle)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11 结构化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它是由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它的基本思想:把一个复杂问题的求解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处理的问题都控制在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范围内。 12 可行性分析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开发从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确定开发是否必要和可行。 13 原型法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14 数据结构描述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 15 数据处理是对数据的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变换和传输。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表达形式,可由人工或自动化装置进行处理。 16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它对数据流程图上各个元素作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17 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儿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18 管理业务流程图是一种表明系统内各单位及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流程图。

通信名词解释

1X:CDMA 2000 1X是指cdma2000的第一阶段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 EVDO:CDMA2000 EV-DO,Evolution(演进)、 Data Only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PON: Gigabit-Capable PON 吉比特无源光纤接入网络 软交换:英文名称:softswitching CN2:中国电信下一代承载网(ChinaNetNextCarryingNetwork)TG :Transceiver Group MSC:移动交换控制中心(交换机) MGW:媒体网关和MSC_SERVER协同工作构成电路域 MSCe:MSC_SERVER设备 软交换SS: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 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即下一代通信网络 WIFI:Wi-Fi 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又称802.11b标准WLAN: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 AP: 无线接入点(AP,AccessPoint) AC:无线接入控制器 IMS: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P多媒体子系统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即IP协议第6版本ASON:automatism switch Optical Network 自动交换光网络OTN: OpticalTransportNetwork 光传送网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Abis接口 BSC与BTS间的接口 A接口 MSC与BSC间的接口 ALD 告警显示 ANS 通知系统用于向用户发送录制好的话音和信号音。 APT 交换部分负责所有的交换功能 APZ 控制部分控制APT部分 ASSCD 接入选择 AST 通知业务终端 AT 字符终端 AUC 鉴权中心 AXE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由交换部分(APT)和控制部分(APZ)组成 BA 基本入口 BC 广播系统用于将源消息同时广播到多个用户。 BGS 商务组群子系统提供类似小交换机的商务通信。应用场合:LE BNAM 总线适配器机柜 基站控制器在电信网中的应用:PLMN BSS 基站分系统 BSIC 基站识别码 BSIC=NCC+BCC,NCC为网络色码,识别GSM PLMN,相邻PLMN不使用相同的NCC。BCC为基站色码,来识别基站。 BT 双向中继 BTS 基站的收发信部分 C7LABT 七号信令标题翻译 C7DR CCS7分配和路由 C7ST CCS7信令终端 CCT 会议电话设备主要用于三方通话,电话会议。

CCS 公共信道信令子系统处理信令。应用场合:LE、TE、MSC、GMSC、BSC、SSP、SCP、STP、HLR。 CCS 七号信令网 CDU 是TRU与天线系统接口 cell 小区 CF 用于支持BTS的O&M总线是TG的核心控制部分,相当于电脑的CPU。 CGI 全球小区识别码 CGI=MCC+MNC+LAC+CI,CI=小区识别码,最多为16位。 CHAP 计费分析功能块用以分析如何计费 CHPULSE 计费脉冲产生功能块用以产生计费所需的计费脉冲。 计费子系统计费和结算功能。应用场合:LE、TE、MSC。 CJ 组合连接器 CLM 时钟模块 CLCOF 呼叫监视和协调功能 CLT 时钟脉冲产生及定时单元 CON 用于对LAPD信令进行集中与分解。 CPA 执行侧 CPS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完成高级的处理功能。 (-A)中央处理机(A)处理集中控制、分析、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复杂工作 CPB 备用工作侧 CPS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 CPU 中央处理机单元 CSR 收发码器 CSR-D 数字式收发码器 CTLABT 七号信令标题翻译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项目数/信息项目总数 ? 战略信息:是提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用的信息。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 决策支持系统: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DSS 并不代替决策者做出决策,而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分析问题、构选模型和模拟决策过程及其效果的决策环境,以提高决策人员的决策技能和决策质量的支持系统。 ? 主管支持系统:也称为主管信息系统,它是专用于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获取和运用有关信息,以支持决策为主要任务的信息系统。 ? 电子数据交换:是结构化数据根据一组规则,在参与者之间自动地传递。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某一公司的电子计算机与用户或卖方等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传送和接收具有标准格式的贸易单据。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将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不同类型的子系统连接起来,组织而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即CIMS。 ? COPICS:是面向通信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它是美国IB 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 ? 关系模型:关系(式)模型是一种新的数据模型。它是建立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上的,它提供的逻辑结构简单,数据独立性强,存取具有对称性、操纵灵活。 ? 数据库: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的,相互关联的为多个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集合。 ?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是指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一般应当由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和数据管理)四个部分构成。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帮助用户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由数据描述语言(DD?)、数据操作语言(DM?)、其它管理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部。

通信行业通用名词解释大全

手机行业通用名词解释大全 手机:Mobile Phone,又称移动电话,是通过基站甚至卫星传递信号的一种通讯设备主芯片:手机处理器芯片 解决方案:以某些芯片为主体进行主机板开发设计(Skyworks,ADI/Philips/Ti/MTK 等)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刷电路板,一般指排布元气件的电路载体 SMT:贴片 CTA:PRT、ESD、Audio测试、EMC测试等 FTA:FTA测试全称是全面型号认证(FULL TYPE APPROVAL)。 IMEI: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 EMC:电池兼容性 ID(外观设计):Interface Design 界面设计 MD(结构):Makeup Degine Toolings(开模):加工开模 PP: Production Phase:生产阶段 MP: Mass Production:量产 CDMA: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 GSM: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PHS: PHS中文名为低功率移动电话。英文名全称为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系统是日本自行研发的数字式无线电话系统。 蓝牙: 蓝牙(BlueTooth) 是Intel、Nokia、Ericsson、IBM及Toshiba在1998年组成的SIG小组制定的一套短距离无线射频连接技术的标准,并于1999年5月正式发表。 双模手机: 所谓的“双模手机”,就是同时支持联通的GSM和CDMA两套制式。手机魔卡: 魔卡(一卡双号、一卡多号),不需改变手机的任何部件,插上科特超级魔卡即可享受一机多号带来的服务。 SCDMA: SCDMA是同步码分多址的无线接入技术。 TD-CDMA: 该标准是由中国独自制订的3G标准 W-CDMA: WidebandCDMA,也称为CDMADirect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 CDMA2000: CDMA2000即为CDMA2000 1×EV,是一种3G移动通信标准。

中央空调系统名词解释

1.VRV 的概念 VAV(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变风量空调系统 VRV(Variable Refrigerant Volume System),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VWV(Variable Water Volume System),变水量(冷冻水)空调系统 2.1度电等于多少瓦w? 瓦是功的单位,度是电能的计量单位,不能比较。 1度就是1KWh.也就是1000瓦的负载1小时所耗的电能。 一度电是功的单位,就是一千瓦时的意思, 一度电=1千瓦*1小时=1000*3600焦 一瓦是功率单位,意思是1秒钟做了一焦的功 3.DB dB(Decibel,分贝) 是一个纯计数单位,本意是表示两个量的比值大小,没有单位。在工程应用中经常看到貌似不同的定义方式(仅仅是看上去不同)。对于功率,dB = 10*lg(A/B)。对于电压或电流,dB = 20*lg(A/B)。此处A,B代表参与比较的功率值或者电流、电压值。 dB的意义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就是把一个很大(后面跟一长串0的)或者很小(前面有一长串0的)的数比较简短地表示出来。 一般来讲,在工程中,dB和dB之间只有加减,没有乘除。而用得最多的是减法:dBm 减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除,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相除就是信噪比(SNR)。比如:30dBm - 0dBm = 1000mW/1mW = 1000 = 30dB。dBm 加 dBm 实际上是两个功率相乘,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超过60DB就会导致噪音 4.KW kw为kilowatt的缩写,即千瓦,功率单位。1kw=1000w(瓦特) 5.1匹 P 在小型空调工程中1HP指给压缩机输入735W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制冷量。与一般的功率单位匹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的1HP 是根据能效比算出来的。日本一般认为空调压缩机的能效比平均为3.4,则输入735W的电能所产生的制冷量为2500W。因此可以说1HP空调的制冷量相当于2500W的制冷量。小1匹一般为2200W,大1匹一般为2800W。1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1.162=2324W通常,一匹的空调满载每小时耗电0.7度左右,事实上使用大约为0.3~0.5度。现在的“变频”空调可以把这一指标缩小到0.5度(理论)0.2~0.3度(实际)。 1匹=2500W=2.5KW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答: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4.第三范式:是指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5.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六个方面。 方法: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企业(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7 MRP II:是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它是人们在生产管理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大量生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正确反映了企业生产中人、财、物等要素和产、供、销等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否有效组织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生产,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8 业务流程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利用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找出业务流程中的不合流理向。 简答题 1、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答:(1)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系统 (2)建立数据库系统 (3)程序设计与调试 (4)整理基础数据,培训操作人员 (5)投入切换和试运行

通信常用名词解释

频点: 频点是给固定频率的编号。 频率间隔都为200KHz。这样就依照200KHz的频率间隔从890MHz、890.2MHz、890.4MHz、890.6MHz、890.8MHz、891MHz … … 915MHz分为125个无线频率段,并对每个频段进行编号,从1、2、3、4 … … 125;这些对固定频率的编号就是我们所说的频点;反过来说:频点是对固定频率的编号。在GSM网络中我们用频点取代频率来指定收发信机组的发射频率。比如说:指定一个载波的频点为3,就是说该载波将接受频率为890.4MHz 的上行信号并以935.4MHz的频率发射信号 BCCH: 依据物理信道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不同,将物理信道分为不同类的逻辑信道;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载点我们叫做主频,即BCCH; 用于发送话音、数据信息的频点我们叫做TCH频点,即TCH。 TX、RX: 在通信中:TX: transmit 传送RX: receive 接收 在INTERFACE中: 查看WAN网卡的流量时RX 为下行流量TX为上行流量 查看LAN网卡的流量时RX为上行流量TX为下行流量

射频: 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载波: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直接序列扩频: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工作方式,简称直扩方式(DS方式)。就是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直接序列扩频方式是直接用伪噪声序列对载波进行调制,要传送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信道编码后,与伪噪声序列进行模2和生成复合码去调制载波。 Sequence ['si?kw(?)ns] ?n. [数][计] 序列;顺序;续发事件 ?vt. 按顺序排好 spectrum ['spektr?m] ?n. 光谱;频谱;范围;余象

通信部分专业术语解释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配线网络是基于PON设备的FTTH光缆网络。其作用是为OLT 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从功能上分,ODN从局端到用户端可分为馈线光缆子系统,配线光缆子系统,入户线光缆子系统和光纤终端子系统四个部分。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网络》教材第四版上10.6.2章节中,ODN理解为Optical Distribution Node,即光分配节点。指的是HCF(Hybrid Fiber Coax,光纤同轴混合网)中模拟光纤的光纤节点,用于连接模拟光纤。 MDU全称:Multiple Dwelling Unit 中文翻译:多用户居住单元 说明:这个短语首先是一个居住术语,由于西方的居住习惯偏向于独门独户的House型家居,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家庭为单位居住的。但是也存在着类似于中国小区单元楼之类的,一套住房被称为一个套间公寓(Apartment);而多套用户的居住整体被成为MDU。这个缩写目前常用在通讯行业,用来说明接入网的接入程度,比方说光纤到楼栋,就可以说FTTM(Fiber to the MDUs)。 HGU多业务家庭网关型 MDU是终端设备 CABLE MODEM是路由器 宋毅认为MDU/MTU(端)和SFU/SBU/HGU(端)都属于ONU的一种,应该是ONU设备,可能用了MDU就不用SFU等了。 CABLE MODEM端口:光猫 SFU 单家庭单元 HGU家庭网关型单元 SBU单商户单元 MDU 多用户数据单元 MTU多用户租赁单元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8953358.html,/p-5211461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8953358.html,/p-51572020.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8953358.html,/p-42077943.html 在PON系统不同的应用场景下,ONU/ONT根据提供的业务接口类型和数量不同,存在多种形态,包括MDU、MTU、SBU、SFU等。 其中MDU主要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数据和/或语音业务; MTU为提供五类线接口和E1接口的ONU,主要面向租用线客户提供数据专线或电路专线业务; SBU应用在FTTO场景下的ONT,商业客户独享此类ONU提供的各类业务。 SF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仅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 业务,可以支持VoIP业务(内置IAD/AG)或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

中央空调常用的一些专业术语介绍

1、舒适性空调: 使空调房间餍足人们生活的要求,以人体的安宁要求来控制房间的空气参数 2、工艺性空调; 又称恒温恒湿空调,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率、清洁度等参数控制在肯定范围内,以餍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3、制冷量: 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转时,单位时间内,低压侧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常用单位为W或KW。 4、热泵制热量;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转时(热泵帮助电加热器应同时运转)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地区内的热量。 5、功能系数: 制冷(热)循环中产生的制冷(热)量与制冷(热)所耗电功率之比为功能系数.制冷时称为能效比,用EER表现:制热时称为功能系数,用COP表现. 6、制冷剂: 制冷剂即制冷工质,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事情介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汲取被冷却的工具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四周空气或水而被冷凝成液休体.制冷机借助于制冷剂的形态变革,到达制冷的目标. 7、载冷剂: 载冷剂是指在直接制冷系统中用以传送冷量的中心介质.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置装备摆设冷却,吸收被冷却物体或情况的热量,再前往蒸发器被制冷剂重新冷却,云云不停循环,以到达一连制冷的目标. 8、风机盘管: 集中间空调系统中常用的换热设置装备摆设,由肋片管和风机等组成,载冷剂流经风机盘管(管内)时与管处空气换热,使空气降温.风机盘管属于空气冷却设置装备摆设. 9、水冷冷水机组: 水冷冷水机组属于中间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机组部分,其载冷剂为水,称为冷水机组,而冷凝器的冷却为利用常温水的换热降温来完成,故称为水冷机组.与水冷机相对的称为风冷机组,风冷机组的冷凝器由与室处空气的强制通风换热到达冷却目标. 10、冷却塔; 借助空气使水失掉冷却的专用设置装备摆设,一般安装在楼房的顶部.在制冷、电力、化工等许多行业中,.从冷凝器等设置装备摆设中排出的热的冷却水,都是经过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的. 11、VRV系统: 是V ariable Refrigerant V olume系统的简称,即制冷剂流量可变式系统。其情势为一组室外机,由功效机和恒速机,变频机组成。通过并联室外机系统,将制冷管通集中进入一个管道系统,可以方便地凭据室内机的容量的立室,对室内机的合适的容量从122.5以1.5KW的级差进行选择,即最多一组室外机可毗连30台室内机。室内机有天花板嵌入式、挂壁式、落地式等。型式不同的室内单机可毗连到一个制冷回路上,并可进行独自控制。室内单机最小容量为0.6KW,最大为3.75KW,室内机的容量可在室外机容量的50%到130%内调节。 12.模块机:在VRV系统的底子上发展而来,在1985年,由澳大利亚捷丰集团创造并申请专。它将传统的氟利昂管路转变为水路系统,将室内外机归并为制冷机组,室内机改为风机盘管。利用载冷剂水的换热来完成制冷过程,模块机由于能够凭据冷负荷要求主动调节启动机组数目,完成灵活组合而得名。 13.活塞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便是把完成制冷循环所需的活塞式制冷紧缩机、帮助设置装备摆设及附件紧凑地组装在一起的专供空调用冷目标使用的整体式制冷装置。活塞式冷水机组单机制冷从60到900KW,适用于中,小工程。 14.螺杆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是提供冷冻水的大中型制冷设置装备摆设。常用于国防科研、动力开发、交通运输、宾馆、饭馆、轻工、纺织等部门的空气调节,以及水利电力工程用的冷冻水。螺杆式冷水机组是由螺杆制冷紧缩机组、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自控无件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信息:指加工以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物流:物品从供给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4.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5.事物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各种经营管理行为,这些行为的过程 构成了事物流。 6.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物流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7.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 后所产生的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8.企业外部信息:又称外源信息,是从企业外部环境传输到企业的各种信息。 9.企业内部信息:又称内源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10.常规性信息:又称固定信息,指反映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按 统一程序或格式重复出现和使用,而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信息。 11.偶然性信息:又称突发性信息,是反映企业非正常事件的无统一规定或格式的非定期 信息。 12.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 使得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使用和传递所需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力的过程。 13.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 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1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5.分解方法:把被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分解成许多人们可以容易处理和理解的细小部分, 并通过对这些被分解的部分进行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这种处理方法就是分解方法。 16.系统方法: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考虑系统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和协同关系,这样的方 法叫系统方法。 17.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 资源进行处理的信息。 18.自底向上分析方法: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19.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的事 物。 20.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 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网络与通讯技术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FDM/TDM/CDM/WDM/SDM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分复用/空分复用 AM常规调幅 DSB-SC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 SSB单边带调制 VSB残留边带调制 2ASK二进制振幅键控 2FSK二进制移频键控 2PSK二进制移相键控 2DPSK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 QAM正交振幅调制 TCM网格编码调制 PCM脉冲编码调制 ΔM/DM增量调制 AD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AQR/FEC/HEC检错重发方式/前向纠错方式/混合纠错方式

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 HDB3 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CMI码传号反转码 PDH/SDH准同步数字系列/同步数字系列 FDMA/TDMA/CDMA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PLC电力线载波通信 BPLC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 OFDM正交频分多路复用 DPLC/APLC数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拟电力载波机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MQAM多进制正交调幅 MCM多载波调制 LASVQ低滞后线性预测编码 GL高频电缆 SCC实时监督控制 DSSS直序扩频

AMR电力线载波自动抄表系统 DWDM密集波分复用 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SIF/GIF/SMF突变型多模光纤/渐变型多模光纤/单模光纤DFF/DSF色散平坦光纤/色散位移光纤 NA数值孔径 OTDR光时域反射仪 IEC国际电工委员会 PMD偏振模式色散 LD激光器 LED发光二极管 PD光电二极管 APD雪崩光电二极管 APC自动功率控制电路 ATC自动温控电路 OEIC光电集成电路 AGC自动增益控制

DR动态范围 SONET同步光纤网 NNI网络节点接口 STM-N同步传送模块 TM终端复用器 ADM分插复用器 DX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 ATM异步转移模式 IP IP分组 SOH/LOH(再生)段开销/复接段开销 AU PTR管理单元指针 VC虚容器 OPGW/GWWOP/ADSS光缆地线复合/地线缠绕式/全介质自承式光缆ESR/SESR/BBER误块秒比/严重误块比/背景误块比 APS自动保护交换 PRC时钟基准源 LPR区域基准时钟源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

移动通信专业术语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Abis接口? ? ? ? BSC与BTS间的接口? ? ? ? A接口? ? ? ? MSC与BSC间的接口? ? ? ? ALD? ? ? ? 告警显示? ? ? ? ANS? ? ? ? 通知系统? ? ? ? 用于向用户发送录制好的话音和信号音。APT? ? ? ? 交换部分? ? ? ? 负责所有的交换功能 APZ? ? ? ? 控制部分? ? ? ? 控制APT部分 ASSCD? ? ? ? 接入选择? ? ? ? AST? ? ? ? 通知业务终端? ? ? ? AT? ? ? ? 字符终端? ? ? ? AUC? ? ? ? 鉴权中心? ? ? ? AXE? ? ? ?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 ? ? ? 由交换部分(APT)和控制部分(APZ)组成 BA? ? ? ? 基本入口? ? ? ? BC? ? ? ? 广播系统? ? ? ? 用于将源消息同时广播到多个用户。BGS? ? ? ? 商务组群子系统? ? ? ? 提供类似小交换机的商务通信。应用场合:LE BNAM? ? ? ? 总线适配器机柜? ? ? ? BSC? ? ? ? 基站控制器? ? ? ? 在电信网中的应用:PLMN BSS? ? ? ? 基站分系统? ? ? ? BSIC? ? ? ? 基站识别码? ? ? ? BSIC=NCC+BCC,NCC为网络色码,识别GSM PLMN,相邻PLMN不使用相同的NCC。BCC为基站色码,来识别基站。

BT? ? ? ? 双向中继? ? ? ? BTS? ? ? ? 基站的收发信部分? ? ? ? C7LABT? ? ? ? 七号信令标题翻译? ? ? ? C7DR? ? ? ? CCS7分配和路由? ? ? ? C7ST? ? ? ? CCS7信令终端? ? ? ? CCT? ? ? ? 会议电话设备? ? ? ? 主要用于三方通话,电话会议。CCS? ? ? ? 公共信道信令子系统? ? ? ? 处理NO.7信令。应用场合:LE、TE、MSC、GMSC、BSC、SSP、SCP、STP、HLR。 CCS NO.7? ? ? ? 七号信令网? ? ? ? CDU? ? ? ? 是TRU与天线系统接口? ? ? ? cell? ? ? ? 小区? ? ? ? CF? ? ? ? 用于支持BTS的O&M总线? ? ? ? 是TG的核心控制部分,相当于电脑的CPU。 CGI? ? ? ? 全球小区识别码? ? ? ? CGI=MCC+MNC+LAC+CI,CI=小区识别码,最多为16位。 CHAP? ? ? ? 计费分析功能块? ? ? ? 用以分析如何计费 CHPULSE? ? ? ? 计费脉冲产生功能块? ? ? ? 用以产生计费所需的计费脉冲。 CHS? ? ? ? 计费子系统? ? ? ? 计费和结算功能。应用场合:LE、TE、MSC。 CJ? ? ? ? 组合连接器? ? ? ? CLM? ? ? ? 时钟模块? ? ? ?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1 原型法: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按照不断寻优的设计思想,通过反复的完善性试验而最终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2 资源生命周期:一项资源从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分为产生、获取、服务和归宿四个阶段。 3 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获取企业关键性能指标的巨大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 4 流程图:是掌握现行系统状况、确立系统逻辑模型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系统分析和描述现行系统的重要工具,是业务流程调查结果的图形化表示。 5 数据词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加工、文件和数据项、外部项进行定义的工具。 6 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抗干扰(包括认为和机械故障)和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7 代码:指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了具体的文字说明。 8 非渐增式测试方法: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结合在一起测试。9渐增式测试方法:把下一个要测试模块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测试完以后再结合进来下一个测试的模块继续测试。 10 等价类划分:一种黑盒子测试技术。该技术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数量的等价类,并假定用一个等价类的典型代表值测试等价于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1、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六个方面。 3、第三范式 第三范式:是指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其特点是任何程序设计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2.DSS :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3.DFD答: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4.第三范式:是指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5.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六个方面。 6.BSP方法: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与简答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①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是主观认识的。②客观存在的都是数据,他们未必都会转化为信息,同一个数据对不同的人可能会以产生不同的意义,成为不同的信息,所以信息是主观认识。 数据与信息的概念: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管理的目实现的基础是获取信息: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各种相关资源有效率的满足需要,这既需要准确了解需要,又需要准确了解各个相关资源,准确了解是实现管理目的的基础,换句话说,信息是实现管理目的的基础。对更快,更省,更好的追求,就意味着需要不断追求获得更高质量的信息,而对更高质量的信息的追求,必然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 管理的目的就在于获得效率,要使各种相关资源有效的满足需求,这里的效率就是要以最少的资源付出获得最好的满足,具体体现为更快更省更好的满足需求。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以提供和管理信息为目的的,相互关联的多个部分构成的集合。信息系统是信息存在的客观条件,又是管理信息的必要工具。 人机系统得启示:人机系统由人和机器构成并赖于人机之间相互作用而完成一定功能的系统。在现代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设计中,合理地设计人机系统,使机器(包括人所使用的各种装置和物质设施)的设计与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功能特性相适应,实现人机间的最佳匹配,使系统在可靠高效地发挥作用的同时确保人员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信息系统工具与管理之间的关系:①有效管理需要先进的信息系统工具。②信息系统工具的进步能够推动有效管理。 信息与信息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①从信息的角度来讲,对信息的需求越高,也就意味着对信息系统的要求越高。②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讲,信息系统的进步为信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促进了信息的供给。 信息系统得发展:①自然生理信息系统②自然资源信息系统③模拟信息系统④数字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货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或消弱对手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 不同战略层信息系统:①战略层信息系统是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使用,关注长期性的决策问题。 ②战略信息系统可以应用于企业的所有层次,并且会深刻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或企业本身。信息系统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高事物处理的效率,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层次功能的信息系统中的某些部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取得优势的重要工具,起到战略性的重要作用。 产品差异化:创造易于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独一无二的新产品和服务,并且这些产品和服务现有竞争对手或潜在的竞争对手无法仿制。 集中性差异化:为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提供一种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或服务。 低成本战略:是企业为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目标市场,而以更低的价格向目标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 事务处理系统(TPS):是以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的收集为重要任务,支持业务活动提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其价值在于高效获取反映客观实际的基础数据。 典型的事务处理系统:饭卡系统,IC卡电话系统,图书借阅系统,POS机系统,提款机系统,会计业务凭证录入系统,销售记录登记系统,客户入住登记系统,网上自动订货系统。TPS在系统功能上的特点:TPS的对象是原始数据,是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和表示。收集是其最为重要的任务,处理和表示是简单的。 TPS解决的问题的特征:①应用于所有对管理资源、需求对象的状态感兴趣的地方。②通常首先用于支持那些具有大量的、规律的、重复性的特点的事务处理活动的信息收集上。③

华为大数据通信专业名词汇集

1.FMC有多种含义。主要是指Fixed Mobile Convergence,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融合,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提供通信业务. 固定和移动融合的方式体现在业务、技术、网络、体制、服务、管理、组织结构等多个方面, 可以包括多种业务捆绑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等。多种业务捆绑融合是将固 话、宽带接入、移动业务等多种业务捆绑销售给客户,提供统一的业务定价、账单等,给用 户带来跨网络业务组合优惠与统一的营销服务;终端融合是运营商提供的固话、宽带接入、 移动融合业务可以在复合型终端上实现,这样只要客户持有这种复合型终端即可完成跨网络 的通信服务,例如蓝牙/GSM双模手机、Wi-Fi/GSM双模手机等;网络融合就是在提供多种方 式的接入服务的同时,核心网采用统一的网络,即具有统一IP承载和统一业务控制的分层 体系架构;业务融合是移动和固定现有或未来业务的渗透、组合与融合,可以在包括业务捆 绑全部特征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统一消息、统一等业务。 2. VRP(Virtual Reality Platform,简称VR-Platform或VRP)即虚拟现实平台,VRP是 一款由中视典数字科技独立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接面向三维美工的一款虚拟 现实软件。 3.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RIP 是一种部 网关协议。在国家性网络中如当前的因特网,拥有很多用于整个网络的路由选择协议。作为 形成网络的每一个自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 AS 系统,路由选择技 术也不同。

4. OSPF协议简介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1]是一个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决策路由。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RIP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AD)是110。IETF为了满足建造越来越大基于IP网络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工作组,专门用于开发开放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以便用在大型、异构的I P网络中。新的路由协议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一系列私人的、和生产商相关的、最短路径优先(SPF )路由协议为基础,在市场上广泛使用。包括OSPF在,所有的S P F路由协议基于一个数学算法—Dijkstra 算法。这个算法能使路由选择基于链路-状态,而不是距离向量。OSPF由IETF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发,OSPF是SPF类路由协议中的开放式版本。 5.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一种用于快速数据包交换和路由的体系,它为网络数据流量提供了目标、路由、转发和交换等能力。更特殊的是,它具有管理各种不同形式通信流的机制。MPLS 独立于第二和第三层协议,诸如ATM 和IP。它提供了一种方式,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用于不同的包转发和包交换技术。它是现有路由和交换协议的接口,如IP、ATM、帧中继、资源预留协议(RSV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等等。 6. MPLS-VPN是指采用MPLS技术在骨干的宽带IP网络上构建企业IP专网,实现跨地域、安全、高速、可靠的数据、语音、图像多业务通信,并结合差别服务、流量工程等相关技术,将公众网可靠的性能、良好的扩展性、丰富的功能与专用网的安全、灵活、高效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VPN是在公用的通信基础平台上提供私有数据网络的技术,运营商一般通过隧道协议和采用安全机制来满足客户的私密性需求。VPN与传统的专有线/租用线路相比,费用低廉而且能较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所以一经推出马上受到了想自己组网又怕自己建网或者租借链路费用昂贵的客户的欢迎。近十年来,VPN从公司仅仅提供语音业务发展到了提供数据/语音混合,甚至多媒体业务,相应的技术也从基于DDN、帧中继(Frame Relay)、ATM发展到IP VPN,直至现在的MPLS VPN。VPN接入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角度,VPN可以有多种划分:比如按商业用途分,有Intranet、Extranet和VPDN;按网络结构分,有星型网、网状网和多层网;按采用二层还是三层技术分,有基于二层技术的帧中继、ATM VPN和基于三层的IP VP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