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统计局公告:2012年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9190331.html,/hntj/tjfw/tjgb/sxsgb/webinfo/2013/04/1364348685430123.htm

焦作市统计局

2013年4月3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强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在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7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4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75.88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378.02亿元,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73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68.9:23.2变化为7.8:68.2:24.0,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2%,衣着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4%。

表1: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类别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

#城市102.6

农村102.5

#食品104.2

#粮食103.5

肉禽及其制品102.6

鲜蛋94.8

鲜菜117.3

水产品112.3

在外用餐104.4

烟酒及用品100.5

衣着102.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6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2.8

交通和通信101.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7

居住103.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52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9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万余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6 %,在

年控目标4.5%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7万人。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17.78亿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5.13亿元,增长14.3%,其中:税收收入55.57亿元,增长6.6%,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5.3%,比上年下降4.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6.40亿元,增长14.9%,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8.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3.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2.9%。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9.25万亩,比上年增加3.7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1.62万亩,增加1.56 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 100%。棉花种植面积3.17 万亩,减少 1.4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 28.67万亩,减少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2.94万亩,减少1.0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 204.75万吨,比上年增长2.1 %;棉花产量 0.21万吨,下降31.2%;油料产量9.2万吨,增加9.2%;蔬菜产量 233.87万吨,增长 4.7%。肉类总产量20.12 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29.03 万吨,增长3.7 %;牛奶产量24.79万吨,增长4.4%。

年末全市有效灌溉面积243.54万亩,比上年末增加0.4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3.81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2.58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1.9%;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 6.49万台和17.49万台。全年农村用电量13.39亿千瓦时,增长4.7 %。

表2: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

粮食204.75 2.1

夏粮108.17 1.0

秋粮96.59 3.3

油料9.29.2

# 花生8.789.5

棉花0.21-31.2

蔬菜233.87 4.7

水果31.42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10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7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33亿元,增长14.2 %;产品销售率99.0 %。

表3: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0.314.2

#轻工业332.716.1重工业577.613.2 #国有控股企业113.1-2.1

#国有企业22.2-0.2

集体企业 6.6-0.9

股份合作制企业 5.6-10.1

股份制企业489.616.0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9.4-0.6

其他336.816.0 #非公有制工业766.518.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37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增速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1.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6.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9.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0%,汽车制造业增长35.0%。

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煤盐联合化工、装备制造、食品、能源等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完成增加值 488.3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 %,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四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3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3.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8.5%,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低

5.7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轮胎外胎产量比上年增长18.3 %,氧化铝增长15.8 %,汽车配件增长16.2 %,烧碱增长41.7 %,水泥增长8.2 %,原煤下降33.9 %,发电量下降1.5 %,农用化肥下降25.1 %。

表4: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

(%)

畜肉制品万吨 1.29.4速冻米面食品万吨 3.238.9饮料酒万升

153

87.6

-10.9纱万吨

11.

9

59.1服装万件

118

6.2

-34.6原煤万吨

411

.3

-33.9发电量亿千瓦小时

77.

1

-1.5轮胎外胎万条

883

.8

18.3

35.

钢材万吨

-20.9

5

47.

原铝(电解铝)万吨

-12.8

203

氧化铝万吨

15.8

.6

50.

铝材万吨

42.2

8

669

水泥万吨

8.2

.3

32.

钢化玻璃万平方米

-16.8

9

58.

41.7

氢氧化钠(烧碱)万吨

7

31.

-25.1

农用化肥(折纯)万吨

9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2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实现利润总额265.54亿元,增长8.7%。分所有制看,国有控股工业亏损6.39亿元,同比转亏;集体控股工业实现利润4.59亿元,增长14.5%;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利润267.33亿元,增长21.1%。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3.05亿元,下降84.1%;化学

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23.23亿元,增长0.7%;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7.74亿元,增长19.1%;橡胶制品业实现利润18.40 亿元,增长2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49.49亿元,增长29.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6.41亿元,同比转亏;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0.78亿元,增长28.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亏损1.45亿元,同比减亏。

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634家,其中超50亿元企业4家,分别为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

初步统计,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80.64亿元,增长33.4%,占全市比重达到54.6%,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62.0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1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 21.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120.21 亿元,增长 22.2%;农户投资 34.00亿元,增长6.0 %。

表5:2012年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行业投资额(亿元)比上年增长%

总计1120.2122.2农、林、牧、渔业27.37-23.7

采矿业35.6838.5

制造业707.1434.7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6.8189.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2.6828.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14-50.9

批发和零售业34.2613

住宿和餐饮业21.3723.9

金融业 1.380.4

房地产业122.26-7.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471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1.05-68.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4.49-35.8

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11.1191

教育11.210.4

卫生和社会工作10.2855.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9612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4.39-21.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154.52亿元,比上年

增长10.9 %;民间投资965.28亿元,增长24.6 %;外商投资10.71 亿元,增长87.0 %。按产业统计,第一产业投资 27.37亿元,下降23.7%;第二产业投资 779.81亿元,增长36.8 %,其中工业投资 779.63亿元,增长36.8 %;第三产业投资313.04 亿元,增长0.7 %。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71.09亿元,比上年下降4.1%,其中住宅投资56.94亿元,下降12.1%。商品房屋施工面积841.91万平方米,增长10.6%;其中住宅713.61万平方米,增长3.9%。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34.73万平方米,增长23.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54.78万平方米,下降9.7%。

全年计划总投资超亿元项目 402个,完成投资556.98 亿元,比上年增长79.1 %。其中:瑞庆汽车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年产61万台汽车发动机生产线项目,广济药业(孟州)有限公司孟州生物产业园项目,焦作万方电厂焦作东区热电“上大压小”扩建项目,河南德众公共保税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654.73 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8.4 %,比上年提高 10.0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4.1 %。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562.6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4.6%。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5.51亿元,增长9.1%。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50.39 亿元,增长15.6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6.81亿元,增长14.6 %。按行业统计,批发业零售额62.78 亿元,增长17.6 %;零售业305.75 亿元,增长14.8 %;住宿业6.92亿元,增长16.7 %;餐饮业61.74亿元,增长15.6 %。

25个销售大类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居前5位的类别依次为:化工产品及制品类增长45.9%,家具类增长34.8 %,五金、电料类增长31.8 %,通讯器材类增长31.6%,化妆品类增长30.8%。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2.6 %。其中,出口总额15.12亿美元,同比下降3.2 %;进口总额7.11亿美元,同比下降27.6 %。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达到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 %,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8 %。寝具及活动房、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热转印碳带、皮革服装、鞋靴制品、纸制品和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等出口分别增长199.5%、95.4%、80.7%、66.1%、46.3%、6.0%、5.6%和2.2%。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1 个,比上年增加2 个;实际利用外资额 5.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 %。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3.02亿元,比上年增

长4.9%。

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7.39公里。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909.8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7%;公路旅客周转量26.16亿人公里,增长6.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1亿元,下降10.8%;电信业务总量25.51亿元,增长12.5%。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7.23万门,减少3.25万门;年末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43.40万户,与上年持平;本地固定电话用户54.1万户,减少1.8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7.3万户,增加20.8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48.51万户,增加5.27万户。

全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605.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20%,其中,国内游客2575.87万人次,同比增长14.21%;境外游客29.31万人,同比增长13.4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28亿元,同比增长16.49%。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0处,其中2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3处,4A 级旅游景区3处,5A级旅游景区3处。星级酒店33家,具有独立法人的旅行社115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01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8.1亿元,增长13.4%。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72.2亿元,增长17.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86.92亿元,增长 12.6%;中长期贷款余额244.30 亿元,增长14.7 %。

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 135.81亿元,增长7.2 %。全市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5.83亿元,增长29.6 %。

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8家,上市股票8只,其中境内上市7只,境外上市1只。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股总市值280.46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0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71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31.29亿元。全年赔款支出4.95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4.53亿元,人身险赔款支出0.42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56万人,在校生7.86万人,毕业生2.01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52万人,在校生7.11万人,毕业生2.24万人。初中学校招生 5.18万人,在校生15.36万人,毕业生5.1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58万人,在校生28.85万人,毕业生5.52万人。

表6:2012年全市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人指标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

普通高校256277857520064

成人高校132272775110081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229115588623821

普通高中251577113322428

初中学校5175815360251137

普通小学4582128845255226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1

家。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申请专利2162件,比上年增长4.8%;授权专利1340件,增长31.5%。签订技术合同1004项,成交金额3.05亿元。107项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获准立项,其中,78个项目获得上级经费4838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9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家,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9.43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达到49项。河南名牌工业产品4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7种。共对988家企业生产的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等1106批次的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合格1094批次,总体产品质量合格率94.85 %。

年末全市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 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 7个,地震台站 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0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个。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 1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 24万卷。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4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42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6811 张,卫生技术人员1747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7479人,注册护士6200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47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219人。卫生院 83个,床位 3284张,卫生技术人员261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到所有县(市)、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 250.70万人,参合率达到97.95 %。

全年全市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107 场,其中承办省级以上比赛21 次。全市体育人口达109 万。全年运动员共参加省级以上比赛45 次,获亚洲冠军1 个,全国冠军8 个,获省级冠军159 个、亚军118 个、季军127 个。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365.78万人,常住人口352.00万人。出生率10.04‰,死亡率5.27‰,自然增长率4.77‰。城镇化率达到50.7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6元,增长11.8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46 元,增长1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13元,增长13.6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35元,增长26.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2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1%。城市(市区)人均住房面积32.3平方米,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9平方米,增长3.0%。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69万人,其中企业在职职工参保35.44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参保11.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5.4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3.97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732.3万元,享受最低生活

保障3.7万人。全市农村低保对象9.8万人,发放农村低保金9377.4万元。全年城市民政部门医疗救助3941人次,救助资金614.2万元;资助参保医疗41086人次,救助资金519.7万元。农村民政部门救助15521人次,救助资金1580万元;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0940人次,救助资金574.8万元。

年末社会福利院床位200张,在院人数98人;儿童福利院床位数400张,在院人数255 人。社区服务中心55 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2.27亿元,接受社会捐赠1055.5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市已发现的矿产为27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9种,水气矿产1种。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5天,达标率为86.1%,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4个省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81.3%。

全年全市共完成营造林18.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7%。全市已被批准的自然保护区2个,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7.07万亩。森林公园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45起,各类伤亡事故死亡 76人。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3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73人。事故直接财产损失522.47万元。全市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率为0.05人。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2012年大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市委八届二次全会要求部署,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坚持“全党抓发展,中心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着力打牢“四个基础”,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全市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教育、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攀升,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35.9亿元,比上年增长9.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0.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3%。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0.3亿元,同比增长6.4%。地方财政支出262.6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1亿元,同比增长3.7%。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增长3.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2.7%、衣着价格上涨5.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9%、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与去年持平、居住价格上涨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为99%。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比上年减少0.04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4.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 二、农业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1万公顷,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达37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49.3%。全市粮食总产量达650万吨,同比增长17.3%。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47.7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畜牧业增加值65.5亿元,同比增长9.5%。 2012年畜牧业生产及产品产量

2011年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4 开封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工业强市”等六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中原崛起、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乘势而上,为“五大指标”翻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093.6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5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92.30亿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363.81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为21.7:45.0:33.3。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6.3%,八大类价格指数中“七升一降”,食品类、烟酒类、居住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七升”,分别上涨13.2%、9.3%、7.6%、4.1%、3.9%、2.1%、0.3%;衣着类“一降”,比上年同期下降2.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8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95万人,其中“4050”人员1.81万人。全年共实现劳务输出9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1%,实现劳务收入108.6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实力不强,经济总量仍偏小,经济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二、农业

2012年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朔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朔州市统计局 2013年3月15日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砥砺奋进、扎实苦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0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9亿元,比上年增长5.5%,占生产总值比重5.0%;第二产业增加值596.1亿元,增长12.6%,比重59.2%;第三产业增加值360.1亿元,增长9.5%,比重35.8%。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17.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2亿元,增长15.6%;房地产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0.0%。 图1 2008-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 亿 元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205元,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9221美元。 价格: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生活资料价格上涨3.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9%。 表1 2008-2012年全市主要价格指数 上年=100 二、农业 种植面积: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6.8万公顷,减少0.5%;油料种植面积2.9万公顷,增长0.1%。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5万公顷,增长0.8%。 粮食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07万吨,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玉米87.0万吨,增长11.5%。

2014年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 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 府的决策部署,全市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了平稳健康发 展的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1240.13亿元, 按可比价计算,比2013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 增加值111.98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 792.9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35.23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8.3∶66.4∶25.3变化为9.0∶64.0∶27.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3年上涨1.5%,其 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1%。在食品类中,粮食价格上涨 3.6%,鲜菜价格下降 5.0%,肉禽及制品价格下降 1.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 业2.4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6万人。年 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8%,控制在省定4.5%的目标之内。 截至2014年底,全市有产业集聚区7个,入驻企 业1289个,企业从业人员165649人;商务“两区”7 个(商务中心区1个,特色商业区6个),入驻企业 971个,企业从业人员20837人。 二、农业 全年粮食总产量59.71万吨,比2013年减产2.9%,其中夏粮27.69万吨,增产0.3%;秋粮32.01万吨, 减产5.6%。烤烟产量3.93万吨,减产8.6%。棉花产量0.12万吨,增产2.4%。油料产量2.94万吨,减产 17.4%。肉类总产量11.0万吨,增长9.2%。禽蛋产量 5.2万吨,增长1.4%。牛奶产量4.43万吨,增长4.2%。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76.53万千瓦,比2013 年末增长0.7%;农用拖拉机4.89万台,增长0.6%。全

2007年焦作市统计公报

2007年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焦作市统计局 2008年3月28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03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562.22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增加值219.76亿元,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5067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9:64.2:26.9变化为8.5:65.8:25.7,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87.3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7%,涨幅较上年扩大2.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9%,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5.6%。 表1:2007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

年末从业人员200.3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32.4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全年对4.14万名农民进行了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6.62亿元,增长43.1%,一般预算收入46.53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34.62亿元,增长29.1%,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4%,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5.03亿元,增长29.9%,其中:教育支出增长47.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6.5%,一般公共服务增长40.4%。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95.03万亩,比上年增加8.9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05.59万亩,增加2.7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100%。棉花种植面积10.53万亩,增加0.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9.7万亩,减少1.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2.84万亩,减少1.9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92.04万吨,比上年增产6.0%;棉花产量0.68万吨,减产9.0%;油料产量8.95万吨,增产12.3%;蔬菜产量226.29万吨,增产5.8%。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9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53.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分别达到6.68万台和105万辆。全年农村用电量达11.31亿千瓦小时,增长5.4%。 表2: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2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92亿元,增长23.9%;产品销售率达到99.2%。 表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2013年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焦作市统计局 (2014年4月14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焦作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819190331.html,/jzwww)焦作手机报(https://www.360docs.net/doc/a819190331.html,/jzsjb)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面对严峻形势,努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 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0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133.0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51.02亿元,增长12.4%;第三产 业增加值423.27亿元,增长7.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854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 的7.9∶67.5∶24.7变化为7.8:67.4:24.8,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 4.9%,衣着类价格上涨 3.8 %,居住类价格上涨1.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4.6 %。 表1: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 类别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2.4 #城市 102.3 农村 102.5 #食品 104.9 #粮食 107.5 肉禽及其制品 104.6

鲜蛋 104.3 鲜菜 107.8 水产品 102.4 在外用膳食品 104.3 烟酒 99.8 衣着 103.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2.9 交通和通信 99.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8 居住 101.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66 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4 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1.9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 %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64万人。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39.22亿元,增长18.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7.34亿元,增长14.3%,其中:税收收入64.80亿元,增长16.6%,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6.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0.80亿元,增长8.9%,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5.0%,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6.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3.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9%。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1.53万亩,比上年增加2.28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3.10万亩,增加1.48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占小麦种植面积的比重达到100%。棉花种植面积3.08万亩,减少0.09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8.42万亩,减少0.2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1.78万亩,减少1.16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205.62万吨,比上年增长0.4%;棉花产量0.2万吨,下降5.8%;油料产量9.12万吨,下降0.9%;蔬菜产量234.26万吨,增长0.2%。肉类总产量20.6万吨,增长2.5%;禽蛋产量29.05万吨,增长0.1%;牛奶产量24.8万吨,增长0.04%。 全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54.58万亩,比上年增加11.0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08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0.6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

河南省统计局公告:2012年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信息来源:河南省统计局: https://www.360docs.net/doc/a819190331.html,/hntj/tjfw/tjgb/sxsgb/webinfo/2013/04/1364348685430123.htm 焦作市统计局 2013年4月3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强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在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7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4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075.88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378.02亿元,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730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9:68.9:23.2变化为7.8:68.2:24.0,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2%,衣着类价格上涨2.2%,居住类价格上涨3.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4%。 表1: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同期为100类别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 #城市102.6 农村102.5 #食品104.2 #粮食103.5 肉禽及其制品102.6 鲜蛋94.8 鲜菜117.3 水产品112.3 在外用餐104.4 烟酒及用品100.5 衣着102.2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6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2.8 交通和通信101.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9.7 居住103.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52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9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万余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6 %,在

济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奋斗目标,认真落实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各项工作任务,以群众为根本,以实践为标准,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克服了复杂严峻经济形势带来的困难,全市呈现出经济运行逐季回升、平稳向好,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48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9.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2.9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38.14亿元,增长 9.2%;第三产业增加值2621.62亿元,增长10.1%。按常住人口[3]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9574元,增长8.4%,折合1102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5.4:41.5:53.1调整为5.2:40.3:54.5。 全市全部税收收入709.3亿元,增长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80.8亿元,增长17.0%。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70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11786元,增长13.2%。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3.6%;烟酒类上涨2.8%;衣着类上涨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 1.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4.4%;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居住类上涨3.2%。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6%。分类别看: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下降2.1%;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6%。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79.3万人。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23.1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81.9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8%,比上年末降低0.52个百分点。 全年刑事案件立案50680件,下降5.7%,破获刑事案件44239件,提高14.0%,受理社会治安案件139252件,下降21.5%。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042起,死亡296人,重伤1714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06.7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3.1万亩,减少4.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2.4万亩,减少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48.9万亩,增加2.1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304万吨,增产2.8%。其中:夏粮产量133.5万吨,增产3.5%;秋粮产量170.5万吨,增产2.2%。全年棉花产量2.7万吨,减产4.5%;油料产量5.7万吨,增产3.5%;蔬菜产量633.6万吨,增产2.6% 。 全年肉类总产量39.8万吨,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22.5万吨,增长4.2%;牛肉产量6.7万吨,减少0.5%;羊肉产量2.3万吨,增长2.8%;禽肉产量7.9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36.1万吨,增长

2012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郑州日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市上下站位“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牢牢把握“抢抓机遇、持续求进、突出提升、务实发展、创新惠民、积极作为”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规划纲要》,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人均生产总值63328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208.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196.2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57.7:39.7调整为2.6:57.8:39.6。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426.1亿元,增长15.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6.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食品价格上涨5.1%;其中肉禽及其制品类上涨3.6%,蛋类下降4.6%,菜类上涨16.0%。居住价格上涨3.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讯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0.3%。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09.3万人,比上年增长3.8%,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72万人,增长6.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0万人,增长1.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1.8万人,下降6.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 全市民生福利总指数为104.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4年2月28日《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或2014年一审辩论终结前河南省发生的交通事故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03元/年;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821.98元/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75.34元/年;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627.73元/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第1款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根据上述规定,要计算残疾赔偿金需要确定赔偿等级和赔偿年限。其中居民人均收人按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而有所不同,但都要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残疾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注:伤残系数是指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是伤残的等

级。 河南省2014年各级伤残城市和农村赔偿数额标准如下:一级城市标准447960.6元农村标准169506.8元 二级城市标准403164.54元农村标准152556.12元三级城市标准358368.48元农村标准135605.44元四级城市标准313572.42元农村标准118654.76元五级城市标准268776.36元农村标准101704.08元六级城市标准223980.30元农村标准84753.40元 七级城市标准179184.24元农村标准67802.72元 八级城市标准134388.18元农村标准50852.04元 九级城市标准89592.12元农村标准33901.36元 十级城市标准44796.06元农村标准16950.68元

2012年驻马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驻马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 2013-04-18 来源:驻马店市统计局编辑:苑拥军发布人:杨屹访问次数: 驻马店市统计局 (2013年4月15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的总体目标,按照“三个一”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变化、新成效和新突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3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91亿元,增长4.6%,对GDP的贡献率为11.4%;第二产业增加值601.62亿元,增长14.7%,对GDP的贡献率为62.4%;第三产业增加值419.43亿元,增长9.0%,对GDP的贡献率为26.2%。三次产业结构为26.4:43.4:30.2。人均生产总值19783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七升一平”的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1%。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教育7267223.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136187.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住宅投资143.02亿元,增长12.8%。房屋施工面积1616.9万平方米,增长6.3%。其中,住宅1362.96万平方米,增长1.5%房屋竣工面积453.52万平方米,下降13%。其中,住宅385.46万平方米,下降19%。商品房销售面积482.49万平方米,下降9.9%。其中,住宅453.14万平方米,下降8.8%。商品房销售额123.82亿元,增长0.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150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83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377.69亿元,增长15.8%;乡村136.56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62.45亿元,增长13.1%;零售业零售额380.48亿元,增长16.1%;住宿业零售额5.06亿元,增长18.5%;餐饮业零售额66.25亿元,增长17.0%。 六、对外经济 据商务部门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2721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出口总额21630万美元,增长15.5%;进口总额5580万美元,下降35.9%。加工贸易出口1066万美元,增长67.0%;机电产品出口4278万美

2012年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困难的局面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以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为奋斗目标,认真落实中省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寻找和把握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9.43亿元,增长5.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1%;第二产业增加值210.83亿元,增长20.7%,占48.0%;第三产业增加值148.74亿元,增长12.5%,占33.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8768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9.6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50.03%。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39.55亿元,增长5.9%。实现增加值79.43亿元,增长5.9%。全年粮食总产量为64.30万吨,增长7.9%。其中夏粮产量24.99

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达34.1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90万亩,飞播造林 全年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大牲畜存栏12.81万头,猪存栏106.78万头。肉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用机械总动力79.9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9%。实际机耕面积达到63.8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截至201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户。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8.87亿元,增长34.2%,实现总产值347.64亿元,增长43.5%。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60.78亿元,增长65.2%;重工业实现产值286.86亿元,增长39.6%。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4.9%;集体企业增长82.7%;股份制企业增长40.1%;股份合作企业增长5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75.5%。 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99.52亿元,增长44.5%。其中,现代材料248.42亿元,增长40.8%;现代医药28.80亿元,增长50.9%;绿色食品22.30亿元,增长90.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8.40亿元,比上年增长56.4%。产销率92.6%。工业销售产值为321.91亿元,比上年增长49.7%。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趋势。

2013年河南省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济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河南省济源市围绕建设地区性新兴中心城市的总定位,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在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民生和保障工作持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率先在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全市年末总人口68.9万人,常住人口71.5万人,出生率11.7‰,死亡率5.85‰,自然增长率为5.85‰。城镇化率达到54.81%。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44.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94.5亿元,增长6.5%。人均生产总值64899元,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为4.7:74.8 :20.5。 年末城镇从业人员242413人,比上年增长3.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179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545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16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180人,增长5.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烟酒及日用品类下降1.7%;衣着类上涨3.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2.6%;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居住类下降0.2%。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5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61亿元,增长19.9%;其中:税收收入25.35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公布日期】2022.11.03 •【字号】豫人社〔2022〕7号 •【施行日期】2022.11.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劳动保障监察 正文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豫人社〔2022〕7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2021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已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批准,现予公布。 2022年11月3日2021年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效应对复杂严峻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劳动就业 截至年末,全省就业人员48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627万人。全省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24.2%;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9%;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45.9%。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3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5.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0%。

全年促进65.9万名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总体就业率93.3%。选派3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6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3134.33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878.36万人、占59.9%,省外输出1255.97万人、占40.1%。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0.4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3.84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5.19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2009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南阳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阳市统计局 2010年2月26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的严峻考验,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一系列关于扩内需、保增长、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78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7.0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96.55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516.42亿元,增长15.8%。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7645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合2582美元,比上年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为20.6:50.4:29.0,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 0.3%。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4%。 图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表1: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单位:%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660.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数1.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5万人。 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为67.79万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834元。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合计101.58亿元,比上年增长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6.17亿元,增长9.5%。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1.57亿元,增长7.9%,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0%,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203.53亿元,增长24.7%。其中,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31.62亿元,增长23.4%,教育支出39.03亿元,增长13.5%;科学技术支出2.89亿元,增长0.9%;农林水事务支出25.27亿元,增长37.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7.85亿元,增长27.8%;医疗卫生支出18.27亿元,增长48.0%。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681.10万亩,比上年增长1.8%,其中:小麦种植面积991.44万亩,增长1.1%;棉花种植面积159.84万亩,

2012年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做大做靓宜居宜游的总体要求,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抢抓政策机遇,夯实发展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较快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79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103.68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04.42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8:37.4:34.8调整为 28.7:35.5:35.8,与上年相比,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9和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 就业: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4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8%,其中在岗人员10.33万人,增长3.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1%,比上年末下降0.37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28386人,比上年末增加947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733人,困难人员就业3627人。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4%。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8%。构成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八大类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8%、衣着类上涨5.7%、居住类上涨1.3%;烟酒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1.1%、2%、2.2%和0.4%。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 3.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 5.3%。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394.86万亩,比上年增加17.7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70.87万亩,增加10.38万亩。油料种植面积37.16万亩,减少10.1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2.68万亩,增加4.59万亩;棉花种植面积4.19万亩,减少0.25万亩;药材种植面积17.39万亩,增加7.93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123.55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夏粮产量38.59万吨,下降2.7%;秋粮产量84.96万吨,增长3.4%。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95万吨,下降4.8%;蔬菜产量126.83万吨,增长10.6%;棉花产量0.51万吨,下降2.3%;水果产量23.24万吨,增长5.9%;药材产量6.37万吨,增长94.6%。

周口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周口市统计局 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社会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民生和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9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7%。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7.5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7.07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82.13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7.75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6:47.6:24.8调整为26.2:48.2:25.6。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73.8%。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6%。从八大类看:六涨两降,食品类上涨5.7%,烟酒类同比上涨2.4%,衣着类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居住类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2.6%。 表1: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735.94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417.56亿元,增长4.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完成287.81亿元,增长3.7%;牧业增加值106.76亿元,同比增长6.1%。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65.73万亩,比上年增长40.41万亩,增长2.3%;亩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计公报 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2013年2月27日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0.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017.63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图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 年末从业人员624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2.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2570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2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0.57亿元,增长18.5%,其中:税收收入1469.54亿元,增长16.3%,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

收入的比重为72.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06.00亿元,增长17.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0.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全省108个县(市)中,有21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9个县(市)超15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9985.1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340.00千公顷,增长0.3%;棉花种植面积256.67千公顷,下降35.3%;油料种植面积1573.63千公顷,下降0.3%;蔬菜种植面积1730.28千公顷,增长0.6%。 全年粮食产量5638.60万吨,比上年增长1.7%;棉花产量25.69万吨,下降32.8%;油料产量569.51万吨,增长7.0%;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59.9万吨,增长5.7%;禽蛋产量404.2万吨,增长3.5%;牛奶产量316.1万吨,增长3.1%。 表2: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200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统计局 •【公布日期】2007.01.22 •【字号】 •【施行日期】2007.01.2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统计 正文 200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南省统计局2007年1月22日)2006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围绕加快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快、效益好、运行稳的良好态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24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9.42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6762.40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3652.27亿元,增长12.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3279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9:52.1:30.0变化为16.4:54.3:29.3,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85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3%。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0.7%。商品

零售价格上涨0.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2%。 表1:2006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