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不孕疾病,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均受到影响。PCOS特征是排卵功能紊乱和女性体内男性激素过多。大部分女性在患病前对其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当确诊时已耽误了治疗时间。因此。本文就PCOS症状做如下报道,为女性判断PCOS做一参考。

1.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内分泌疾病,1935年被归纳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S-L综合征),包括闭经、多毛、肥胖及不孕。PCOS患者是妊娠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因不明,且有遗传因素的作用。患者母亲常有月经不正常,父亲早秃现象。PCOS患者其卵泡伴有颗粒细胞黄素化且卵巢增大,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及多毛等[1]。

1.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

2.1月经异常

月经不调,PCOS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少、以至闭经,绝大多数是继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占月经异常女性70-80%,占继发性闭经的30%,闭经前常有月经过少,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也有患者月经规律无排卵。由于PCOS患者缺乏周期性孕激素分泌,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单纯高雌激素刺激下,内膜持续增生易发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子宫内膜癌[2]。

2.2不孕

由于长期排卵功能障碍,PCOS患者多有不孕症,多为排卵障碍而引起的原发性不孕,约占无排卵不孕患者的30%左右,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2.3高雄激素多毛

PCOS最常见且比较恒定的诊断根据是,多毛、声音低沉、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多毛是雄激素增高的重要表现之一,其毛发的多少和分布因性别和种族的不同而有差异,其发生率可达70%。由于雄激素升高,过多的性毛主要分布在上唇、下腹和大腿内侧,但多毛的程度与雄激素水平不成比例。同时可伴成年女性痤疮、伴有面部皮脂分泌过多、皮肤粗糙、毛孔粗大,与青春期痤疮不同,其具有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及顽固难愈等特点。且PCOS患者有男性型阴毛分布,一般不具有明显男性表现,如PCOS患者患有典型男性化表现应注意鉴别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肿瘤及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3]。

2.4肥胖

多数PCOS患者体重超标,体重指数≥25者占30%~60%,多出现于青春期前后。其发生率因种族和饮食习惯不同而不同,体重超过20%以上,且肥胖多集中于上身,PCOS患者的肥胖表现为腹型肥胖,甚至非肥胖的PCOS患者也表现为血管周围或网膜脂肪分布比例增加。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2.5卵巢增大和多囊样改变

PCOS卵巢的特征性改变为双侧卵巢增大,单侧或双侧卵巢内卵泡≥12个,直径在2-9mm,同时可表现为髓质回声增强。少数病人可通过一般妇科检查触及增大、质地坚韧的卵巢,大多在双合诊检查时一般不易发现,通过B超或腹腔镜检查可确定卵巢的体积,有的卵巢可增大1-3倍。卵巢皮质增厚,并可见多个小卵泡在卵巢皮质下呈车轮状排列[4]。

2.6黑棘皮症

阴唇、颈背部、腹下、乳房下和腹股沟等处皮肤褶皱部位出现灰褐色色素沉着,呈对称性,皮肤增厚,质地柔软。

1.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

3.1调整生活方式

调整生活方式是治疗青春期PCOS的一线治疗,特别是对于肥胖

(BMI >25kg/m2)青春期PCOS患者,肥胖和超重导致的脂肪过度沉积,会加重胰

岛素抵抗的程度,进而导致高雄激素血症的发生,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了PCOS

病理生理的恶性循环。PCOS患者在日常饮食中注意营养均衡,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高纤维素的食物,建议患者不要食用脂肪含量过高、糖成分过高的食物,不偏食,多食五谷杂粮、蔬菜及水果、肉类、蛋禽类、奶制品、豆制品及鱼类等,及时补

充钙和维他命等。减少过多热量的摄入,进行有效的运动训练。

3.2药物治疗

3.2.1.治疗高雄激素血症

治疗高雄激素血症时间一般需要3-6月,治疗多毛症至少在6个月以上有效,常用的药物包括短效口服避孕药、螺内酯、非那雄胺、地塞米松、物理治疗。PCOS治疗中常用药物有糖皮质类固醇、环丙孕酮及螺内酯,能够降低雄激素水平,适用于PCOS的雄激素过多为肾上腺和卵巢混合来源者。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

环丙孕酮:为17α-羟孕酮类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抗雄激素作用,能抑制垂体促

性腺激素的分泌,对降低高雄激素血症和治疗高雄激素体征有效。螺内酯:是醛

固酮受体的竞争性抑制剂,抗雄激素机制是抑制卵巢和肾上腺合成雄激素,增强

雄激素分解,并有在毛囊竞争雄激素受体作用。

3.2.2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

临床在治疗PCOS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因其能调节患者的月经,又能降低雄

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为雌孕激素联合周期疗法,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一直

垂体LH异常高分泌,减少卵巢产生雌激素,并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一直子

宫内膜过度增生和调节月经周期;雌激素可促进肝脏产生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导

致游离睾酮减少。常用口服短效避孕药,周期性服用,疗程一般为3-6个月,可

重复使用。能有效抑制毛发生长和治疗痤疮。

3.2.3改善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一线用药,对于超重、肥胖的PCOS患者,以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糖耐量异常,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体内较高的

雄激素水平。

3.2.4中药治疗

在中医看来,PCOS属于肾虚、痰瘀、血瘀导致的。中医治疗PCOS主要是以

调理为主,对患者进行补肾、健脾、化痰、活血来综合调理周期治疗。中药的治

疗主要是通过用中药促进患者自身机体恢复排卵,从而达到调整月经周期,调节

机体内分泌的目的[5]。

5.总结

PCOS是常见疾病,临床可有效进行治疗,因此不必过于担心,应该正确对待,针对自身状况加以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日后注意定期检查,降低疾病发生,PCOS是可以治好的,即使PCOS患者已经没有生育要求,也应该进行治疗,积极

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陈晓晶,武晨亮,赵环宇,等.葛根汤对高雄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征及

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5):426-429.

[2]朱美文,岳德永,曹作增,等.加味芎归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

巢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

医,2022,43(4):442-445.

[3]沈文娟,潘瑜佳,金宝,等.生活方式干预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概况[J].医学综述,2022,28(7):1383-1388.

[4]于委,杜鑫.基于月经周期的中药汤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妊娠结局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1,42(1):29-32.

[5]崔广霞,吴凤云,白栎然,等.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

全性研究[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4):387-392.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后附思维导图)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临床常见的疾病,在我国有着庞大的患者群。PCOS临床表现异质性,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而且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加,相关的代谢失调包括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危险也增加。PCOS至今病因尚不明确,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案混乱,对远期并发症也缺乏合理的防治措施,因此,制定诊治规范迫在眉睫。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于2006年11月18日在重庆召开了妇科内分泌学专家扩大会议,会议经过热烈的讨论,初步达成了目前中国的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经过1年多40余场关于PCOS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的全国巡讲,广泛征求各界意见,2007年11月24日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在海南三亚召开了PCO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临床问题解答专家会,最终出台了适合目前中国情况的PCOS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一、PCOS概述 PCOS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中国尚无确切患病率报道),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目前,我国尚缺少全国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PCO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遗传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1.遗传因素: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等。 2.环境因素:宫内高雄激素、抗癫痫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的危险因素、易患因素或高危因素,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后,完善环境与PCOS关系的认识。 二、PCOS的诊断 在现阶段推荐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专家会议推荐的标准,在中国使用,待中国国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研究有了初步结果之后,再斟酌是否对此诊断标准进行修正。 1.PCOS诊断标准:(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2)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3)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中直径2~9 mm 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4)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病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柯兴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以及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如: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2.标准的判断:(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①判断标准:初潮2~3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6个月);月经稀发,即周期≥35 d及每年≥3个月不排卵者(WHO Ⅱ类无排卵);②月经规律并不能作为判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概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痤疮、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多囊卵巢综合征确切病因虽然不清楚,但是它属于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已成定论,即不但有内分泌失调,也有代谢异常,而且亚型繁多,所以治疗必须个性化。 PCOS病因 确切病因虽然不清楚,学说有二; 一、遗传学因素PCO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一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多数患者染色体核型46,XX,部分患者呈染色体畸变或嵌合型如46,XX/45,XO;46,XX/46,XXq和46,XXq。 二、肾上腺萌动假说Chom(1973)认为,PCOS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PCOS的诊断 一、确诊依据: 1、月经周期改变; 2、基础内分泌LH/FSH≥0; 3、阴道B超发现卵泡早期卵巢有多囊改变,3条中有2条就可以确诊; 名词解释: 1、月经周期改变:是指每年月经来潮少于12次或多于13次。正常人月经周期应该在25-30天左右,每年应该有12-13次,但是如果少于12次或多于13次就叫做周期改变。 2、基础条件,月经规律在28-30天者在在月经3-5天;月经不规律阴道B超表现,子宫内膜厚度小于8mm,卵泡小于8mm;晨起空腹。 3、基础内分泌,是指基础条件下的内分泌水平。 4、卵巢多囊改变:就是指卵巢在卵泡早期,阴道B超同时见到多个发育的卵泡,称为“项圈征”和“蜂窝征”。图:阴道B超下卵巢蜂窝状和项圈征

多囊卵巢综合症

拼音 duō náng luǎn cháo zōng hé zhēng [编辑本段]英文参考 Stein-Leventhal syndrome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称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确切病因不详,目前认为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Stein-Leventhal Syndrome;sclerocystic ovary disease)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内分泌轴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的终期卵巢病理改变,其最初的神经内分泌变化,是GnRH-GnH释放频率和脉冲振幅增加,LH/FSH比值增 [编辑本段]【病因】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定论,一些研究认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PCOS患者LH值高,FSH值正常或偏低,故LH/FSH之比大于3,LH对合成的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的反应增加,故认为下丘脑垂体功能失常是本征的启始发病因素,从而导致卵巢合成甾体激素的异常,造成慢性无排卵。LH水平升高不仅脉冲幅度增大,而且频率也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外周雄激素过多,被芳香化酶转化成过多的雄激素持续干扰下丘脑-垂体的功能。(二)肾上腺皮质机能异常部分PCOS患者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升高,此可能是肾上腺皮质P450c17酶的复合物调节失常使甾体激素在生物合成途中从17羟孕酮至雌酮缺乏酶的阻断。肾上腺机能异常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关系异常与分泌异常。(三)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与高胰岛素血症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常见的表现。PCOS妇女胰岛素水平升高能使卵巢雄激素合成增加,雄激素活性增高可明显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内环境稳定。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无论肥胖与否,即使月经周期正常,均伴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也有学者认为高浓度的胰岛素可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受体结合,PCOS患者卵巢间质组织上IGF-I受体数目比正常者高,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岛素对卵巢的作用可能通过IGF-I受体而发挥作用。胰岛素和黄体激素具有协同作用,前者可刺激颗粒细胞使之分泌孕酮,使颗粒细胞黄体化,诱导颗粒细胞的LH受体,同时改变肾上腺皮质对ACTH的敏感性。(四)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泌调控机制异常目前多数学者推断PCOS患者卵泡内存在某些物质,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a(TGFa)及抑制素(inhibin)等,抑制了颗粒细胞对FSH的敏感性,提高了自身FSH阈值,从而阻碍了优势卵泡的选择和进一步发育。即卵巢局部自分泌旁分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通常的症状是月经失调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个症状的女性,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方法有多种,但是所有的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方法都需要依照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标准来进行诊断。下面将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介绍如下: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雄激素过高性的月经失调为主的一种病。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时,可以参照其症状。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症状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闭经)、多毛、痤疮(俗称青春痘)、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理表现太多,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排卵或者不排卵,表现在月经走势不正常,可以作为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标准。 2、超声检查有卵巢的多囊性改变,是最准确的一种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方法。 3、雄激素过高,有多毛的问题、有痤疮的问题,或者说激素水平的测定是高的。 全部符合以下三条者,诊断为PCOS。1)初潮2年后月经稀少或闭经,或BBT单相:2)痤疮,多毛(乳晕、阴部或腿部)或再有肥胖,可有血雄激素升高:血T升高或logT/E2>,可合并17ɑ-OHP增高;3)B 超检查卵巢体积增大(厚×宽×高/2≥6ml),皮质内一个平面上直径2~9mm的卵泡数>10个。 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症状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闭经)、多毛、痤疮(俗称青春痘)、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多囊卵巢综合症是雄激素过高性的月经失调为主的一种病。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的症状常表现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闭经)、多毛、痤疮(俗称青春痘)、肥胖、卵巢呈多囊性增大,已婚者不孕。 您好:多囊卵巢是由于丘脑下部-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破坏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调节,因而卵巢长期 不能排卵.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无排卵月经失调,如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不排卵月经,常伴有 多毛,肥胖,不孕,双侧卵巢增长或单侧卵巢增大及一些激素水平的改变.多囊卵巢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 是药物治疗,另一种是手术治疗.一般药物治疗并不是很理想.采用国内先进的显微外科技术不开刀治疗多 囊卵巢,这种技术不开刀,恢复快,成功率高.建议详查,明确不孕不育的原因,针对性治疗.S 2.雄激素过多在PCOS中,几乎所有的雄激素生成均增多.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减少,游离雄激素增多,活性增强.至于过多的雄激素来源于卵巢或肾上腺众说不一.大剂量GnRH激动剂可降低促性腺激素,雄烯二酮和睾酮减少,而对来源于肾上腺的DHEAS无影响.据报道大约70%的PCOS患者为卵巢源性雄激素所致:①由于类固醇激素所需酶系功能紊乱,如芳香化酶缺乏,3β-醇甾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P45OC17A调节异常,雌激素合成障碍,大量雄激素在外周(脂肪,肝,肾内)转换为雌酮.也有人认为卵巢发育不充分使芳香化酶的活性下降.②LH脉冲频率及振幅升高,刺激卵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和雄激素的生成.过多的雄激素促使卵泡闭锁,卵巢粒层细胞早期黄素化,生长停止,不能排卵,形成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不孕疾病,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均受到影响。PCOS特征是排卵功能紊乱和女性体内男性激素过多。大部分女性在患病前对其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当确诊时已耽误了治疗时间。因此。本文就PCOS症状做如下报道,为女性判断PCOS做一参考。 1.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内分泌疾病,1935年被归纳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S-L综合征),包括闭经、多毛、肥胖及不孕。PCOS患者是妊娠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因不明,且有遗传因素的作用。患者母亲常有月经不正常,父亲早秃现象。PCOS患者其卵泡伴有颗粒细胞黄素化且卵巢增大,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及多毛等[1]。 1.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 2.1月经异常 月经不调,PCOS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少、以至闭经,绝大多数是继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占月经异常女性70-80%,占继发性闭经的30%,闭经前常有月经过少,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也有患者月经规律无排卵。由于PCOS患者缺乏周期性孕激素分泌,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单纯高雌激素刺激下,内膜持续增生易发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和子宫内膜癌[2]。 2.2不孕 由于长期排卵功能障碍,PCOS患者多有不孕症,多为排卵障碍而引起的原发性不孕,约占无排卵不孕患者的30%左右,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及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及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 1、月经异常 月经稀少、闭经,少数可表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青春期,为初潮后不规则月经的继续,有时伴痛经。 2、多毛较常见 发生率可达69%。由于雄激素升高,可见上唇、下颌、胸、背、小腹正中部、大腿上部两侧及肛周的毳毛增粗、增多,但多毛的程度与雄激素水平不成比例(受体数、雌激素、SHBG及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可伴痤疮、面部皮脂分泌过多、声音低粗、阴蒂肥大、出现喉结等男性化征象。 3、不孕 由于长期不排卵,患者多合并不孕症,有时可有偶发性排卵或流产,发生率可达74%。 4、肥胖 体重超过20%以上,体重指数≥25者占30%~60%。肥胖多集中于上身,腰/臀比例。多自青春期开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5、卵巢增大 少数病人可通过一般妇科检查触及增大、质地坚韧的卵巢,大多需辅助检查确定。 6、雌激素作用 所有病人都表现为雌激素作用良好。检查时,可见宫颈黏液量多。持续、大量雌激素作用可出现内膜增生过快,非典型性增生,甚至癌变。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 1、遗传因素〔30%〕: PCO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一连锁(伴性)遗传,或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多数患者染色体核型46,XX,部分患者呈染色体畸变或嵌合型如46,XX/45,XO;46,XX/46,XXq和46,XXq,PCOS起源于青春前肾上腺疾病, 即当受到强烈应激刺激时网状带分泌过多雄激素,并在性腺外转化为雌酮,反 馈性地引起HP轴GnRH-GnH释放节律紊乱,LH/FSH比值升高,继发引起卵巢雄激素生成增多,即肾上腺和卵巢共同分泌较多雄激素致成高雄激素血症,高 雄激素血症在卵巢内引起被膜纤维化增厚,抑制卵泡发育和卵,造成卵巢囊性 增大和慢性无排卵。 2、促性腺激素释放异常(30%): PCOS患者的血LH升高,而FSH正常或降低,LH/FSH≥2~3,静脉注射GnRH 后LH可出现过度反应,认为可能原发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在下丘脑中多 巴胺能和阿片肽能神经对GnRH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失控,可导致LH分泌增加,但更可能是雌激素的反馈抑制异常所致,非周期性的腺外转化而来的雌激素(雌酮E1)将导致对LH分泌的正反馈和对FSH分泌的负反馈抑制,LH刺激卵泡细 胞增生,产生大量雄激素,雄激素不能全部转化成雌激素,进一步增加腺外芳 香化E1的生成,过多雄激素使卵泡闭锁,卵巢包膜纤维化和包膜增厚,由于缺乏月经周期中期的LH峰值,出现排卵障碍,此外,有人发现PCOS患者的卵巢也可能分泌“抑制素”,抑制FSH的分泌,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出现较多囊状 卵泡,近年发现高胰岛素血症和增高的IGF也可使LH分泌增多。 3、雄性激素过多〔30%〕: 在PCOS中,几乎所有的雄激素生成均增多,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减少,游离雄激素增多,活性增强,至于过多的雄激素来源于卵巢或肾上腺众说不一,大剂量GnRH激动剂可降低促性腺激素,雄烯二酮和睾酮减少,而对来源于肾 上腺的DHEAS无影响,据报道大约70%的PCOS患者为卵巢源性雄激素所致:①由于类固醇激素所需酶系功能紊乱,如芳香化酶缺乏,3β-醇甾脱氢酶不足或活性下降,P45OC17A调节异常,雌激素合成障碍,大量雄激素在外周(脂肪,肝,肾内)转换为雌酮,也有人认为卵巢发育不充分使芳香化酶的活性下降,②LH脉冲频率及振幅升高,刺激卵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增生和雄激素的生成,过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也被称为“卵巢多囊综合征”。它的诊断标 准一般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治疗的结果等。 一、临床症状 (1) 妇科检查和检查结果:外阴部炎症、内阴部炎症、子宫肌痛、子宫腺肌瘤、子宫 腺囊肿、宫颈疾病以及其他妇科疾病。 (2) 体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腹腔形态学变化、明显的经前综合征等,如 腹部肥大、腹部不适、腹痛等。 (3) 其他临床表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症状、抑郁、焦虑等,另外还 可能出现肥胖、体重增加、过度暴饮暴食、活动减少等。 二、影像学 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通过B超、CT、MR、经验证US来诊断,其中最主要的影像学表 现有: (1) 卵巢切除术或卵巢IVF之后:可以显示数量增多的卵巢囊腔,其通常呈小规模椭 圆形或圆形。 (2) 内腔内或外囊膜厚度增厚、囊腔内有异常囊液,表现为浅、深、充满等状态; (3) 卵巢大小增大,以及其上皮性炎症结节,淋巴细胞增多等异常表现; (4) 如有酮体,亦可显示出高密度的体积。 三、检查 (1) 尿激酶及谷丙转氨酶:查看有无肿瘤标志物升高。 (2) 妇科检查:检查有无炎症症状。 (3) 免疫印迹检查:用于检测卵巢癌,同时检查消化性曲张、宫颈癌等。 (4) 密封综合征检查:检测可能存在的免疫系统紊乱,如自身免疫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5) 组织学检查:通过手术活检来确定宫颈细胞的内外分布情况,确定病理学上的多 囊卵巢结节。 四、治疗的结果 (1) 根据检查和治疗的结果,有无肿瘤存在及其负责的细胞类型;

(2) 诊断出多囊卵巢综合症时,治疗一般选择手术予以切除,也可考虑卵巢切除和补充激素治疗; (3) 治疗结果,包括病情是否缓解、肿瘤标志物是否降低、复发情况、激素治疗后情况等。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 共同学习一些临床妇科大家的中医认识思路与方法,这两天找一些妇科常见术语做学习内容。选自《田淑霄中医妇科五十六年求索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卵泡发育障碍,长期不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 本病的特点是:双侧卵巢增大,包膜增厚,在包膜下,卵巢的皮层中含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囊性卵泡。卵泡膜细胞层增厚,有时细胞黄素化。 B超检查,卵巢中含有12个以上的卵泡,多不成熟,即使有成熟卵泡,因卵泡壁过度增生,卵泡也不能破裂,卵子不能排出,因而继发闭经、月经稀少或不孕。大约有50%的患者有多毛、肥胖或痤疮。 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不孕范畴。西医妇科多用激素治疗,少数用卵巢楔形切除或B超下卵泡穿刺治疗。 我治该病,是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 对本病来讲,还要治疗西医讲的卵泡发育不良与排卵障碍。 卵泡是中医讲的生殖之精。 《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生之本也。”肾藏精,肾为生命之源,元气之根,生殖之本。 《傅青主女科》说:“夫妇人受妊,本于肾气旺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说:“男女生育,皆赖肾气作强……肾气旺自能荫胎也。” 因此要使卵泡发育好,必补肾生精,肾强精盛,卵泡自能成熟,而能孕育。排卵障碍,是卵泡壁增生不破裂,卵子不能排出,治疗我多选用穿透力强的中药,使其增生的卵泡壁破裂,成熟之卵乘机而出,与卵巢楔形切除或B超下卵泡穿刺同功。 常用药有白芥子、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皂刺等。 附病例 例一:

肾虚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 李某,女,28岁,已婚。2008年3月8日 初诊:闭经5年,伴有头晕耳鸣,腰酸痛,足跟痛,尿频,夜尿7~8次,无尿热尿痛。12岁月经初潮,40~60天一次,经血色暗红,量正常,7天净。2003年曾人工流产一次,胎停育两次。因闭经不孕,多方治疗无效。2005年经省第二医院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舌正常,苔薄白,脉无力,尺脉尤甚。诊为肾虚闭经、不孕。 治以补肾促排卵。 鹿角片30g(先煎)巴戟天10g 紫河车10g菟丝子12g 覆盆子12g 女贞子20g山萸肉20g 益母草15g 王不留行20g白芥子15g 当归尾15g 熟地10g白芍10g 川芎10g 6月2日二诊: 以此方临证加减,连服三月余。月经于5月24日来潮,经血量少,色暗红,无血块,5天净。经期小腹稍痛,腰酸痛,尿已正常,足跟痛愈。舌正常,苔薄白,脉无力,尺尤甚。 2009年1月17日三诊: 仍用上方临证加减,连服4个月。现已怀孕40多天,乳房胀,恶心呕吐,胃脘不舒。舌红,苔薄白,脉滑,尺无力。 予以保胎治疗。 按: 该患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表现如头昏耳鸣、腰酸痛、足跟痛、尿频、闭经、不孕、尺脉无力均为肾虚之征。 《医学正传》云:“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虚则月经不调,甚则闭经。 《医学纲目》说:“求子之法,莫先调经。” 林佩琴《类证治裁》说:“经不准,必不受孕。” 故治在补肾的基础上,加四物汤调经。经治而愈,足月生一女婴,一年后又怀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 概述 病因 分类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概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1935年Stein和Leventhal归纳为闭经、多毛、肥胖及不孕四大病症,称之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S-L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增大、白膜增厚、多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并伴有颗粒细胞黄素化。PCOS是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PCOS的临床表型多样,目前病因不清,PCOS常表现家族群聚现象,提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患者常有同样月经不规律的母亲或者早秃的父亲;早秃是PCOS的男性表型,女性PCOS和男性早秃可能是由同一等位基因决定的;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家系成员同样患病的遗传特征;在不同诊断标准下作的家系分析研究经常提示PCOS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应用“单基因-变异表达模型”的研究却显示PCOS是由主基因变异并50%可遗传给后代。

▍病因 目前对于PCOS病因学研究有非遗传理论和遗传理论两种。 1.PCOS非遗传学理论 研究认为孕期子宫内激素环境影响成年后个体的内分泌状态,孕期暴露于高浓度雄激素环境下,如母亲PCOS史、母亲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高雄激素控制不良等,青春期后易发生排卵功能障碍。 2.PCOS遗传学理论 此理论的主要根据PCOS呈家族群居现象,家族性排卵功能障碍和卵巢多囊样改变提示该病存在遗传基础。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PCOS家族成员同样患病的遗传特征,胰岛素促进卵巢雄激素生成作用亦受遗传因素或遗传易感性影响。稀发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多囊样改变的家族成员中女性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和男性过早脱发的患病率增高。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显示PCOS可能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方式。通过全基因组扫描的发现最大量的与PCOS相关的遗传基因,如甾体激素合成及相关功能的候选基因、雄激素合成相关调节基因、胰岛素合成相关基因、碳水化合物代谢及能量平衡的候选基因、促性腺激素功能及调节的候选基因、脂肪组织相关的基因以及慢性炎症相关基因。 总之,PCOS病因学研究无法证实此病是由某个基因位点或某个基因突变所导致,其发病可能与一些基因在特定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作用导致疾病发生有关。 ▍分类 根据PCOS国际诊断标准(详见诊断部分)诊断的PCOS可以进行亚型分型,以便于个体化治疗选择: 1型:经典PCOS,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2型: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3型:NIH标准PCOS,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及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4型:同时具备超声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

多囊卵巢综合征2

多囊卵巢综合征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组复杂的症候群,其发生是由于丘脑下部一垂体一卵巢轴(H-P-O)功能失调,破坏了相互之间的依赖与调节,因而卵巢长期不能排卵。早在1845年Cherear曾描述人卵巢有硬化性多 囊性变,当时称“sclerocystic ovary”.1935年Stein-leventhal将其临床表现(闭经、多毛、肥胖、不育等)与卵巢改变联系起来,统称Stein leventhal综合征.60年代经学者大量研究发现其临床表现很不一致。例如并不是都有闭经、多毛及肥胖,卵巢也不总是增大,多囊性变也不都是双侧性的,但卵巢多囊性变是一致的,故多数人改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或多囊卵巢病polycystic ovarian disease,PCOD)。1991年Lobo称之为高雄激素无排卵症。 该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无排卵月经失调.如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稀发或不排卵月经,常伴有多毛、肥胖、不孕、双侧卵巢增大(或单侧卵巢增大)及一些激素水平的改变,本病准确发生率尚未明了,一般在所有妇女中患者约1%一4%。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无此病名,在中医古籍中,类似该征的记载,散见于闭经、不孕、崩漏、癥瘕等篇章中。 (病因病机] 1.西医病因、病理生理 (1)病因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多认为系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功能失调所致。部分病人与肾上腺、胰腺功能失调有关。 (2)病理生理 ①PCOS激素变化的特点:与正常妇女早期卵泡相对比,患者外周血内睾酮(T)、雄烯二酮(A)、17a一孕酮(17a-oHp)、去氢表雄酮(DHEA)、去氢表雄酮一硫酸盐(DHEA—S)、雌酮(E:)、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LH/FSH(促卵泡成熟素)、E,/E。(雌酮/雌二醇)比值升

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评分标准

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评分标准 深入解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评分标准:理解、识别与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影响全球大约5%-10%的育龄女性。其主要特征是卵巢中存在多个小囊肿,伴随着激素失衡和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了准确评估和管理PCOS患者,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症状评分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诊断,还能指导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定制。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评分标准。 一、基础评估指标 首先,PCOS的评估通常从基础症状开始,包括月经异常(如周期不规律、长期无排卵)、体重增加或肥胖、多毛症等。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推荐的Ferriman-Gallwey评分法,就是根据上述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满30分为疑似PCOS。此外,超声检查显示的卵巢多囊征象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高雄激素血症评分 PCOS患者常常伴有高雄激素水平,表现为面部和躯体的过多毛发、皮肤油脂分泌过多等。Androgen Excess Society(AES)提出了一套雄激素过多评分系统,包括血液中的睾酮水平、多毛症评分以及皮肤油脂分泌情况,综合得分越高,表示雄激素水平越显著。 三、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控制

胰岛素抵抗是PCOS的一个关键特征,它可能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Metabolic Syndrome Quiz(MSQ)和HOMA-IR(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指数是评估胰岛素抵抗的常用工具。MSQ通过一系列问题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而HOMA-IR则通过计算血液胰岛素和葡萄糖水平来量化胰岛素敏感度。 四、生育能力评估 PCOS患者往往面临生育困难,因此生育能力评分也是重要部分。 Rotterdam Criteria 是一个广泛应用的诊断标准,其中包含了不孕、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等症状,并结合了超声检查结果,为评估患者的生育潜力提供了参考。 五、生活质量评分 最后,考虑到PCOS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一些研究也引入了生活质量评分工具,如PCOS-QOL(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Quality of Life)量表,评估患者在情感、身体形象、性功能、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状况。 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评分标准并非单一的数字,而是由一系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生活质量评估构成的综合体系。通过这些评分,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出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育机会。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参与到自我管理中,通过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等方式,配合医生的指导,共同对抗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临床诊断及生理失衡---功能医学医生专业分享

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临床诊断及生理失衡---功能医学医 生专业分享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 PCOS诊断标准: 1. 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2.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 3. 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一侧或双侧卵巢有12个以上直径为2~9mm的卵泡,和/或卵巢体积大于10ml); 上述3条中符合2条,并排除其他疾病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 PCOS常见症状及体征: •肥胖/体重控制不满意:臀腰比及体重指数(BMI)增加 •月经周期不规则 •不孕/复发性流产 •多毛症 •油性皮肤/痤疮 •脱发 •表皮肉垂(皮赘) •黑棘皮病

•抑郁、焦虑 •睡眠呼吸暂停 •盆腔疼痛 PCOS生理生化指标的失衡: •雄激素升高:睾酮水平,以及其他雄激素如雄烯二酮升高 •胰岛素水平升高,有胰岛素抵抗 •LH/FSH比值升高(LH升高及FSH降低) •DHEA水平升高 •高雌酮 •血脂异常 •高血压 PCOS病因: >遗传因素: •许多科学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遗传有关。 •研究发现40%PCOS患者姐妹也有发病。 •文献提示:PCOS 女性携带基因比正常女性更易触发雄激素和胰岛素的正常升高。 •研究表明,在睾酮和胰岛素高的PCOS患者与卵泡抑素基因有关,卵泡抑素参与卵巢成熟,并参与胰岛素合成,因此,PCOS女性常伴有胰岛素抵抗。 • •-PCOS女性无论有无超重,胰岛素抵抗或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无PCOS患者。 • •-胰岛素减小性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SHBG降低增加了循环中游离睾酮水平。 • •-胰岛素与促黄体生成素(LH)共同作用增加在卵巢卵泡膜细胞雄激素的产生。

出现以下征兆,就要注意多囊卵巢综合征了

出现以下征兆,就要注意多囊卵巢综合征了 其实,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征通常在青春期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可能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生活饮食依旧不规律,才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的发病率约为5%~10%。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七个可能是患 PCOS 的征兆,如果你或者周围的女性朋友们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就要注意了。 食欲大增 一些女性对于食物的欲望甚至在餐后还是有增无减。她们总是忍不住想吃各种面包制品、糖果或者其他甜食,而这种强烈的渴望恰恰提示了体内的代谢可能存在某些问题。对甜食强烈的渴求可能是体内高胰岛素水平的表现。约有一半的PCOS 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和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这样的代谢失衡问题会导致食欲增强,也可能会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皮肤问题 脸上总是出现痤疮,有时背部、胸部、腋下、乳房或腹股沟区域也会出现小脓包,甚至会有奇怪的味道。以上这些问题都可能是睾酮水平过高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来降低睾酮水平,就可以改善这些症状。除此之外,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还可能出现黑棘皮病,也就是皮肤上出现肉色或更深颜色的小肉疙瘩或暗斑,这些症状都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造成的高胰岛素水平有关。 月经不规律 有些女性可能认为每月早几天或晚几天来月经也属于不规律,其实如果认真计算一下每次月经之间的间隔天数,便会发现天数总是在某一个数字左右徘徊。真正的月经不规律指的是月经周期完全没有规律可言,例如月经每个月会来几次,总是淋漓不尽,或是好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 体毛过多 体毛过多是PCOS 的一大典型表现。毛发又黑又粗,分布在身体

的中央部位,比如双乳之间、肚脐周围、腹股沟处、大腿内侧、背部。这些也都与睾酮水平高有关,提示可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 不明原因增重 如果体重在几个月内逐渐或迅速增长5~10 斤,但是又找不到什么明显的原因,就需要怀疑是不是患上了多囊卵巢综合症。如果增长的重量大多集中在腹部或身体中央部,就更要引起重视了。70% 的PCOS 患者体内伴有高水平的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强有力的生长激素,它在体内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增加体重。 反复流产 如果一直饱受流产的折磨,或许就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导致的。研究表明,PCOS 的高睾酮水平或高胰岛素水平都可能导致女性流产风险升高。如果存在这种困扰,就要去医院进行治疗了。 不孕 不孕是指没有任何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至少 12 个月后还没有怀孕。PCOS会导致的排卵障碍,引起女性不孕。经过治疗,改善排卵状况,可以增加女性受孕的机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