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习报告 (2)

单片机实习报告 (2)
单片机实习报告 (2)

17单片机实习报告

这次实习我们使用控制电路的单片机是AT89S51型号的。通过它实现对八盏双色灯发光二极管的控制P0和《单片机实习报告总结》正文开始》这次实习我们使用控制电路的单片机是AT89S51型号的。通过它实现对八盏双色灯发光二极管的控制P0和P2口控制四盏灯。在AT89S51的9引脚接复位电路,对电路实现复位控制。在电路中接入74S164译码器和共阴极数码管,通过AT89S51的P3口数据的输入对共阴极数码管的控制。同时也可实现双色发光的二极管与共阴极数码管的共同作用。在AT89S51的口接上中断控制电路,口接入蜂鸣器,使电路实现中断作用,也使电路便于检测。尽量朝“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

硬件电路设计:

1)确保硬件结构和应用软件方案相结合。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相互影响,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间;

2)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的合理布线、各元器相互隔离等;

3)尽量朝“MCS-51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所消耗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

单片机型号及特性

单片机型号是 AT89S51。特性是:⑴8031 CPU与MCS-51⑵兼容 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⑶全静态工作:0Hz-24KHz ⑷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⑸128*8位内部RAM ⑹32条可编程I/O线⑺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⑻6个中断源⑼可编程串行通道⑽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⑾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晶振电路

单片机晶振的两个电容的作用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负载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皮发。它会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晶振的负载电容=+Cic+△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C经验值为3至5pf。各种逻辑芯片的

晶振引脚可以等效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晶振引脚的内部通常是一个反相器,或者是奇数个反相器串联。在晶振输出引脚 XO 和晶振输入引脚 XI 之间用一个电阻连接,对于CMOS 芯片通常是数 M 到数十M 欧之间。很多芯片的引脚内部已经包含了这个电阻,引脚外部就不用接了。这个电阻是为了使反相器在振荡初始时处与线性状态,反相器就如同一个有很大增益的放大器,以便于起振。石英晶体也连接在晶振引脚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等效为一个并联谐振回路,振荡频率应该是石英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晶体旁边的两个电容接地,实际上就是电容三点式电路的分压电容,接地点就是分压点。以接地点即分压点为参考点,振荡引脚的输入和输出是反相的,但从并联谐振回路即石英晶体两端来看,形成一个正反馈以保证电路持续振荡。在芯片设计时,这两个电容就已经形成了,一般是两个的容量相等,容量大小依工艺和版图而不同,但终归是比较小,不一定适合很宽的频率范围。外接时大约是数 PF 到数十PF, 依频率和石英晶体的特性而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电容串联的值是并联在谐振回路上的,会影响振荡频率。当两个电容量相等时,反馈系数是 , 一般是可以满足振荡条件的,但如果不易起振或振荡不稳定可以减小输入端对地电容量,而增加输出端的值以提高反馈量。

电路如图所示

复位电路

单片机在开机时或在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等情况下都需要复位。复位作用是使CPU以及其他功能部件,如串行口,中断都恢复到一个确定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复位电路有两种:上电、按钮复位,考虑到各部件影响,采用按钮复位,当电阻给电容充电,电容的电压为高电平,当按下按钮时芯片复位脚近似低电平,于是芯片复位。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

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 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如下:

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实现MP3播放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STC12C5A60S2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通过使用STC-ISP软件,该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无需编程器,无需仿真器。

核心板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围绕单片机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为其实现合理的设计出外围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显示电路部分,复位电路部分,串行口通信电路,按键电路等。

电子钟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主要用到的芯片有:时钟保持芯片DS1302,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红外遥控解码器TL1838A。

该模块电路设计的思想是了解这三种芯片的工作电压,DS1302的工作时钟频率以及三种芯片与单片机之间的硬件连接。

MP3模块电路设计

该模块用到的主要芯片有MP3音频解码芯片VS1003,电压转换芯片,电压转换芯片。

该电路的设计思想主要是了解芯片的作用和特点,寻找各芯片之间的联系,VS1003芯片是该模块的主要部分。单片机设有单独解码MP3文件的功能,而单片机可与通过VS1003的接口电路的连接,进行MP3的解码,实现音频的输出。通过芯片各引脚的功能和特点,合理的设计出相应的外围电路。

RFID模块电路的设计

该模块的电路所用到的主要芯片为的非接触式通信读卡芯片FM1702。该芯片是基于ISO/4443标准的非接触卡读卡机专用芯片,采用微米CMOS 、EEPROM工艺,支持频率下的type A非接触式通信协议。

支持多种加窗算法,兼容philips的MFRC530读卡机芯片。

该模块的电路设计思想是基于FM1702各引脚的功能和

特点,合理的设计芯片的外围电路,其中的电容和电感所构成的天线是芯片与S50卡通信的工具。

五、单元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分析

单片机核心板是本次实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实现各种模块功能的基础部分。单片机核心板的核心是STC12C5A60S2单片机芯片,围绕该芯片设计出相应电源供电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按键电路,串行口通信电路,复位电路,液晶屏驱动电路以及各模块的接口电路,由以上的电路部分就构成一个核心板电路系统。

电子钟模块电路分析

电子钟模块配合单片机核心板,可在LCD1602液晶屏上显示当前的日期时间,环境温度值,和红外遥控解码值。用户可通过遥控器或单片机核心板上的按键来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设置。

通过遥控上的“EQ”键,可控制LED显示界面在时间、温度、红外解码之间的切换。如果想调整时间,需要首先使用遥控器的“EQ”键将LCD显示调制时间界面;之后通过按“播放停止键”将时间停止;然后再按“左快捷键”向右切换;最后按“加减键”可以进行数值的加减操作,调整完成后,再次按“播放停止键”,时间开始运行。另外通过单片机核心板上的K1-K4键也可以完成时间的调整:其中K1键

对应遥控器的“右快捷键”,即实现向右切换年月日时分;K3键对应遥控器的“加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加1;K4键对应遥控器的“减键”,即实现年月日时分的减1。

MP3电路模块分析

是一单芯片MP3/WMA/MIDI音频解码和ADPCM编码芯片,其拥有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DSP处理器核VS-DSP。5K的指令RAM,的数据RAM,串行的控制和数据输入接口,4个通用IO口,1个UART口;同时片内带有一个可变采样率的DAC,一个立体声DAC以及音频耳机放大器;VS1003通过一个串行接口来接收输入的比特流,它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的从机。

与单片机连接的引脚主要有7个,分别为:SO、SI、SCLK、XDCS、XRESET、DREQ、MOSI,只有保证它们与单片机正确可靠的连接,才能对VS1003进行有效的操作与控制。另外,VS1003各部分的供电电压与输出电压值是不同的。

芯片各部分供电电压如下表:

供电部分最小电压推荐电压最大电压

模拟)

数字)

卡是一种大容量,性价比高,体积小,访问接口简单的存储卡。SDIMMC卡大量应用于数码相机、MP3、手机、大容量存储设备。作为这些便携式设备的存储载体,它具有低功耗,非易失性,保存数据无需消耗能量的特点。

卡只使用了1-7触点。对于1号引脚扩展的DAT线在上电后处于输入状态,它们在执行SET-BUS-WIDTH命令后作为DAT线操作,当不用DAT1-DAT3线时,主机应使自己的DAT1-DAT3线处于输入模式,这样定义是为与MMC卡保持兼容。上电后,CD/DAT3作为带50K上拉电阻的输入线。用户可以在正常的数据传输中用SET-CLR-CARD-DETECT命令断开上拉电阻的连接。MMC卡的该引脚在SD模式下为保留引脚,在SD模式下无任何作用。对于2号引脚CMD,MMC卡在SD 模式下为IO/PP/OO,MMC卡在SPI模式下为I/PP。

关于电压匹配问题,SD卡的逻辑电平相当于 TTL电平标准,而单片机的逻辑电平为5V。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否则会有烧毁SD卡的可能。解决逻辑器件接口的电平兼容问题,原则主要有两条:一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高电平的最小电压值,应大于接受电压器件识别为高电平的最低电压值;二为输出电平器件输出低电平的最大电压值,应小于接受器件识别为低电平的最高电压值。考虑到SD卡在SPI 协议的工作模式下,通讯都是单向的,于是在单片机向SD 卡传输数据时采用晶体管加上拉电阻法的方案。在SD卡向单片机传输数据时,可以直接连接。因为它们之间的电平刚好满足上述的电平兼容原则,既经济又实用。该方案可以双电源供电,电源可用ASL1117稳压管从5V电源稳压获取。

RFID模块电路分析

基于FM1702SL的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开发成不同的射频识别应用系统,如考勤系统,门禁系统,公交车收费系统等。S50非接触式卡符合MIFARE的国际标准,容量8K位,数据保存期10年,又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S50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和通用逻辑电路,卡与读卡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较高的保密性能。

单片机与FMITDISL通用SPI总线通信,采用中断工作模式,在FMITDISL复位后,必须进行一次初始化程序以便初始化SPI接口模式,而且可以同步实现单片机和FMITDISL 的启动工作。信息存储在MIFARSE卡里,读写器与卡通过各自的天线建立起二者之间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当卡进入系统的工作区时,读写器向卡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粟,将带内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存储,当所有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到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读取读写器的数据。

根据互感原理可知,读写器天线半径越大,匝数越多,读写器上的天线和卡上的天线的互感系数就越大。根据国际标准的要求,卡和读写器的通信距离为10cm,通过调整天线

驱动电压可以改变通信的最长距离。天线的传输带宽和品质因数成反比关系。过高的品质因数会导致带宽减小,从而减弱读写器的调制边带,会导致读写器无法与卡通信。

无线传输模块分析

是一无线通信芯片,采用FSK调制,可以实现点对点或是1对6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速度最高可达2Mbps,只需为单片机系统预留5个GPIO,1个中断输入引脚,就可很容易地实现天线通信的功能,非常适合用MCU系统构建无线通信功能。

具有收发模式,待机模式和掉电模式,四种工作模式,并由CE、寄存器内部PWR、VP和PRIM、RX共同控制。nRF24L01所有的配置都由配置寄存器来定义,这些配置寄存器可通过SPI口访问。SPI接口由SCK、MOSI、MISO及CSN组成,在配置模式下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nRF24L01的工作参数,在发射或接收模式下单片机SPI接口发送和接收数据。

单片机的控制指令从nRF24L01的MOSI引脚输入,而nRF24L01的状态信息和数据是从其MISO引脚输出并送给单片机的。利用SPI传输数据时,是先传输低位字节,再传输高位字节,并且在传输每个字节时是从高位传起。

六、单片机软件系统工作流程

通过使用STC-ISP软件,STC12C5A60S2单片机可实现串口在线编程。由于现在大的数据计算机都不存在提供单独的

串口,所以需要USB转RS232串口线。

USB转RS232串口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

STC-ISP V483串口下载软件

七、实习过程心得:

新学期伊始,就迎来了为期四周的单片机生产实习。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我受益颇多。这是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最初的设计,到焊接,安装,调试,我们都是逐一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遇到了不少问题,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才有了我们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查资料,探讨,请教老师,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让我们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更深刻,而且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焊接的过程中,我们从笨拙到熟练,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我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了良好的铺垫。

总之,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受益匪浅,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最后,感谢在实践过程中悉心指导的每一位老师!超市实习报告测量学实习报告测绘工程实习报告

单片机毕业设计完整版

安徽工业大学继续学院《单片机原理》期末课程设计 题目:单片机计时时钟设计与制作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14 电升 姓名:夏云飞 学号:1410102003035 指导老师:贺容波 成绩: ( 2015.12 )

目录 一、绪论 (1) 1.1单片机简介 (1) 二、硬件系统设计方案 (3) 2.1 时钟电路的设计 (3) 2.2复位电路的设计 (4) 2.3 数码显示电路的设计 (5) 2.4按键电路的设计 (7) 2.5 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8) 2.6接线图 (9) 三、软件系统设计方案 3.1 模块化设计方案 (10) 3.2 主程序的设计 (11) 3.3 LED动态显示程序的设计 (14) 3.4 计时程序模块的设计 (17) 3.5 键盘程序的设计 (19) 3.6 蜂鸣器程序的设计 (22) 3.7整个程序 (23) 四、总结 总结与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使用说明 (29)

安徽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单片机原理》期末课程设计——单片机计时时钟设计与制作 一绪论 1.1单片机简介 1.1.1单片机的产生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几个发展阶段,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向性能稳定可靠、微型化、廉价方向发展,从而出现了单片微型计算机。 所谓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指将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和RAM、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总体来讲,单片机可以用以下“表达式”来表示:单片机=CPU+ROM+RAM+I/O+功能部件 1.1.2单片机的特点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CPU的位数也越来越高,已能将所有主要部件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其应用模式多、范围广,并具有以下特点: ①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重量轻,易于产品化。 ②控制功能强,运行速度快,能针对性地解决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类控制问题,满足工业控制要求,并有很强的位处理和接口逻辑操作等多种功能。 ③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温度范围宽。由于许多功能部件集成在芯片内部,受外界影响小,故可靠性高。 ④虽然单片机内存储器的容量不可能很大,但存储器和I/O接口都易于扩展。 ⑤可以方便的实现多机和分布式控制。 1.1.3单片机的应用 单片机的应用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目前它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单片机在智能化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由于单片机有计算机的功能,它不仅能完成测量,还既有数据处理、温度控制等功能,易于实现仪器、仪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②单片机在实时控制中的应用:单片机可以用于各种不太复杂的实时控制系统中, 第1页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中德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560303,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国际视野和科学人文素养,具备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领域所需的职业素养、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分析、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工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工业过程控制及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求: 1.掌握自动化专业必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相关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问题。 2.能够针对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及其网络的设计、开发、构建、实现、应用与改进等复杂工程问题给出设计方案;能够设计出满足控制系统特定需求的各个单元和系统,能够在该设计环节中激发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能够选择与使用典型的检索工具获取技术资源,能够使用相关的硬软件设计、开发、仿真软件对控制系统及其网络的设计、开发、构建、实现、应用与改进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模拟和预测。 4.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和相关行业工程背景和应用现状,能够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价,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法律、安全、健康以及文化等制约因素,并能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5.能够了解自动化领域相关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并能够理解和评价自动化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6.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自动化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7.能够在多学科和交叉学科背景下的自动化工程实践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8.能够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根据需要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能够在公众场合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9.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五、核心知识领域 控制理论、电路与电子技术、检测技术与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工程设计、电力电子、电机拖动及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工程。 六、核心课程

单片机实习报告

目录一、绪论 二、流水灯 三、拉幕灯 四、六十秒倒计时 五、ARES软件应用 六、心得体会

一、绪论 本次实习利用Proteus7 professional软件中的ISIS软件和ARES软件进行仿真电路连接.利用Keil uvision4进行编程。从而实现对AT89C51单片机的控制。 图1-1 图1-2

图1-3 1、ISIS软件 双击桌面上的ISIS 7 Professional图标或者单击屏幕左下方的“开始”→“程序”→“Proteus 7 Professional”→“ISIS 7 Professional”,出现如图2-1所示屏幕,表明进入Proteus ISIS集成环境。 图2-1 Proteus ISIS集成环境 进入之后的界面类似如图2- 2 所示。 图中已经标注各个部分的作用,我们现在就使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工作。

图2-2 ISIS主窗口 选择器件→进行连接→执行 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下面有一排按钮,利用它 可以控制仿真的过程。点击按钮开始仿真,开始以后按钮的小三角 变成绿色,点击按钮单步仿真,点击按钮暂停和继续仿真切换,点击按钮停止仿真。 以简单项目P1P2为例,说明仿真效果。点击开始仿真按钮,电路如 图2-20所示。

图2-20 运行仿真 观察发现,单片机P1,P2,P3口引脚的每一根线的旁边都有一个红色的小方框,表明当前引脚是高电平,如果小方框是蓝色,表明引脚当前是低电平。如果小方框是灰色,说明此引脚是悬空,P1口的8个引脚就是悬空。与电源VCC相连的引脚都是高电平。与地线GND相连的引脚都是低电平。 点击图中的一个按键,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会亮。放开按键发光二极管就灭。 点住一个按键不放,观察对应的P1口导线旁边的小方框,变成蓝色,和其对应的P2口的输出线旁边的小方框也变成蓝色,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这是程序的作用,我们的程序就是将P1口的输入传送到P2口进行输出。 2、keil uvision软件 单击桌面上实验软件,选择如图1的图标或者单击屏幕左下方的 “开始”→“程序”→实验软件→keil uvision.然后出现如图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产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 实习名称:河南理工大学生产实习 实习性质:生产实习 学生: *** ** 指导教师: ***** 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 学号: ********** 指导教师的评语及成绩: 2012年 2月15日

1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对后续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它在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和非技术素质,如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与他人交往和沟通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的能力培养中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人生观、价值观、效益观和竞争观的形成。因此,生产实习质量的高低是办好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教学质量提高与人才培养的大问题。 通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到重要作用。 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学生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 通过生产实习,可以使我们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未来的工作环境和所学专业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培养我们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产实习,还能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 生产实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部分,是区别于普通学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它是与今后的职业生活最直接联系的,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将完成学习到就业的过渡,因此生产实习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

单片机实验

实验一P1口亮灯实验 实验目的 ⑴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⑵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 实验预备知识 ⑴P1口对准双向口,每一位都可独立地定义为输出线或输入线。 ⑵本实验中延时子程序采用指令循环来实现,机器周期(12/6MHz)*指令所需机器周期数*循环次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 实验内容 P1作为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程序流程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P1.0~P1.7用插针连至L1~L8,运行程序后,观察发光二极管闪亮移位情况。 思考 改变延时常数,使发光二极管闪亮时间改变。 修改程序,使发光二极管闪亮移位方向改变。

实验二 P3.3口输入,P1口输出 实验目的 掌握P3口P1口简单使用。 实验内容 P3.3口输入一脉冲,P1口按位加一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程序流程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⑴P3.3用插针连至K1,P1.0~P1.7用插针连至L1~L8。 ⑵编译、装载、连续运行。 ⑶开关K1每拨动一次,L1~L8发光二极管按位加一点亮。 思考 修改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左移方式点亮。

实验三工业顺序控制(中断控制) 实验目的 掌握工业顺序控制程序的简单编程:中断的使用。 实验预备知识 在工业控制中,象冲压、注塑、轻纺、制瓶等生产过程,都是一些继续生产过程,按某种顺序有规律地完成预定的动作,对这类继续生产过程的控制称顺序控制,倒注塑机工艺过程大致按“合模→注射→延时→开模→产伸→产退”顺序动作,用单片机最易实现。 实验内容 MCS-51的P1.0~P1.6控制注塑机的七道工序,现模拟控制七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低电平有效,设定每道工序时间转换为延时,P3.4为开工启动开关,高电平启动。P3.3为外部故障输入模拟开关,低电平报警,P1.7为报警声音输出,设定6道工序只有一位输出,第七道工序三位有输出。 程序流程

实习报告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3篇

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3篇 本文目录单片机实习报告范文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单片机课程设计实习报告这次实习我们使用控制电路的单片机是at89s51型号的。通过它实现对八盏双色灯发光二极管的控制p0和p2口控制四盏灯。在at89s51的9引脚接复位电路,对电路实现复位控制。在电路中接入74s164译码器和共阴极数码管,通过at89s51的p3口数据的输入对共阴极数码管的控制。同时也可实现双色发光的二极管与共阴极数码管的共同作用。在at89s51的p3.2口接上中断控制电路,p3.5口接入蜂鸣器,使电路实现中断作用,也使电路便于检测。尽量朝"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 硬件电路设计: 1)确保硬件结构和应用软件方案相结合。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相互影响,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必须注意,由软件实现的硬件功能,一般响应时间比硬件实现长,且占用cpu时间; 2)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的合理布线、各元器相互隔离等; 3)尽量朝"mcs-51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系统器件越多,器件

之间相互干扰也越强,所消耗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 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如选用cmos芯片单片机构成低功耗系统时,系统中所有芯片都应尽可能选择低功耗产品。 1.1 单片机型号及特性 单片机型号是at89s51。特性是:⑴8031 cpu与mcs-51⑵兼容4k 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 ⑶全静态工作:0hz-24khz ⑷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⑸128*8位内部ram ⑹32条可编程i/o线⑺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⑻6个中断源⑼可编程串行通道⑽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⑾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1.2 晶振电路 单片机晶振的两个电容的作用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负载电容,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皮发。它会影响到晶振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晶振的负载电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c(pcb上电容)经验值为3至5pf。各种逻辑芯片的晶振引脚可以等效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晶振引脚的内部通常是一个反相器, 或者是奇数个反相器串联。在晶振输出引脚xo 和晶振输入引脚xi 之间用一个电阻连接, 对于cmos 芯片通常是数m 到数十m 欧之间. 很多芯片的引脚内部已经包含了这个电阻, 引脚外部就不用接了。这个电阻是为了使反相器在振荡初

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范文3000字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含sd卡):实现mp3播放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 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指导老师:张忠雨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聂燕学号: 2011700558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制 2012 年 3 月 9 日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 任务与要求: 通过单片机设计电子日历数码管正常显示阳历、阴历日期,显示的格式为年-月-日,利用外部按键的操作实现阳历和阴历之间的 转换,实现阴历和阳历显示的暂停、运行等功能。 时间:2011年12月15日至2012 年3月15日共12 周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学生姓名:聂燕学号:2011700558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指导单位或教研室: 指导教师:张忠雨职称:讲师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制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表

摘要 设计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部件的电子日历,利用74LS245作为驱动器,74LS138作为译码器使用,六个七段数码管均采用共阴极的方式,P0口作为段选码输出口,P2口作为位选码输出口。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日历设计,可以正常的显示年、月、日,还可以利用外部按键实现阴历和阳历之间的转换以及暂停等功能。电子日历具有性能稳定、精确度高、成本低、易于产品化,以及方便、实用等特点。适用于家庭、公司、机关等众多场所。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安排提供了方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次设计可分为两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包括:AT89S51单片机、74LS245驱动器、74LS138译码器、RC复位电路、+5V直流电源电路、去抖电路、动态显示扫描电路。 软件系统主要有单片机的编程构成。 关键词:单片机,日历,位码,段码,显示

基于单片机的工业循环水系统电气控制

第1章前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稳定以及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上述生产方式有赖于生产机器的稳定高效的运行,高效的运行可以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设备进行改造达到目的,相应的,由于高效的生产方式,能量消耗的增加必然造成设备热能的散失加剧,这些热能使得设备的内部部件老化程度加快甚至故障,那么相应的冷却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水冷以其卓越的散热效果以及其经济性而倍受青睐,但是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一次性的水冷无论从它的环保性以及其花费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那么,一个经济高效的水循环系统就满足上述要求。 现在的水循环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大的如核电站,钢铁机加工企业到小的如电子,IT行业都有涉及,这其中前者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近些年,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要求更加速了高效环保的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发展,这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 在PLC还未出现时候,传统的工业控制用的是继电器控制,这种控制电路有着不可抗拒的不利因素:安装不便,检修不易,不经济,抗干扰能力差;PLC 以其安装方便,经济耐用,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近些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不少厂家纷纷把以前烦琐的线路改造成PLC控制。 所以,PLC及相关系统电路设计及运用对电气方向的大学生来讲是必备的技能,基于PLC的工业水循环电控系统的设计不论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发展的潜力都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本篇论文从主电路的设计,控制检测电路的设计,电气设备的选择,PLC 的控制线路以及端口的分配和编程集中反映了工业水循环的电控系统的设计,调试,运用,从理论上描述了PLC控制水循环的运行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2章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或PLC。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设备。由于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使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各个领域,并已成为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支柱产品。为了更好的认识可编程控制器,现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介绍。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由来与定义 2.1.1可编程控制器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已开始应用于控制领域,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复杂性,编程难度高,难以适应恶劣的工业环境以及价格昂贵等原因而未能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为适应汽车型号的不断翻新,想寻找一种方法,在汽车设计时以尽可能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制系统,降低成本,缩短时间。设想把计算机的完备功能、灵活性和通用性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做成一种能适应工业环境的通用装置。并把计算机的编程方法和输入方法加以简化,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问题的“自然语句”进行编程,使得不熟悉计算机的人也能方便使用。装置的要求充分体现在提出的招标指标中: 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 2)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 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柜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作很小变更; 9)输出交流115V以上,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根据招标要求,一年以后,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率先研制出第一台可编程控

实习报告: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

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 ●一、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生产实习是培养本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使学生广泛了解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使学生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内容,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二、实习的基本内容 集中授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独立性设计与安装、调试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电元器件的测量与筛选技术。 初步了解电子整机产品的工艺过程。 为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次生产实习安排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本实习环节,学生要独立使用电焊铁及各种电子测试设备电路安装与调试,要学生严格遵守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基本要求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在测试电路德核心板上焊接元件,掌握焊接要领。

熟悉元器件的性能及管脚分配。 在给定的pcb板上焊接跳线,ic插座,电阻,电容,led器件等。 检查焊接是否正确。 插上元器件,运行系统,并观测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四、总体设计电路思想和原理 本次生产实习用到的开发板和模块共7块,分别为: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mp3模块,rfid模块,无线传输模块,脉搏传感模块,gps模块。 各模块相互组合,其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电子钟模块:实现时间的显示,温度的测量,且可通过遥控器调时、定闹等。 单片机核心板+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近距离无线传输。 单片机核心板+mp3模块(含sd卡):实现mp3播放功能。 单片机核心板+rfid模块:实现地铁检票系统的模拟。 单片机核心板+脉搏传感模块:实现人体脉搏传感的测量。 单片机核心板+gps模块:实现gps卫星定位功能。 (一)核心板电路设计 单片机核心板电路主要包括stc12c5a60s2单片机,电子钟模块接口电路,mp3接口电路,无线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脉搏传感模块接口电路,gps模块接口电路,串口扩展电路,电源供电电路。该系统的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

本科毕设题目(单片机相关)

单片机毕业设计题目,电子毕业设计题目 1.单片机接入Internet技术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与研究 2.基于PIC单片机的高压智能同步开关控制系统设计 3.基于单片机的刚性转子现场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研制 4.基于单片机的现场多道核能谱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5.单片机模糊控制晶闸管直流调压系统的研究 6.单片机嵌入式TCP/I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7.基于单片机的几何参数主动量仪和通用测控仪的研制 8.基于C8051单片机的足球机器人小车控制系统设计 9.使用FPGA模拟实现8051单片机及其外设的功能 10.用于TDMoIP实现的E〈,1〉功能卡单片机控制研究 11.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式压力表的设计与实现 12.基于CAN总线的单片机流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13.单片机和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化的研究 14.基于单片机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15.基于80C196KC单片机的舞蹈机器人控制系统 16.基于单片机的工业缝纫机控制系统研制 17.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稳压电源 18.PIC单片机中国市场拓展战略 19.基于FPGA与单片机的高精度电子经纬仪光电信号处理系统研制 20.基于网络单片机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21.基于“单片机+CPLD/FPGA体系结构”的程控交换机系统集成化设计 22.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单片机信号采集及其通信 控制系统研究部分 23.弧焊逆变电源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 24.单片机系统仿真—对用户的软、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仿真 25.单片机系统仿真—生成用户硬件电路和汇编语言程序的故障诊断 26.单片机嵌入TCP/IP的研究与实现 27.雷达模拟器中的单片机应用 28.基于单片机的沥青摊铺机自动调平控制器的研究 29.单片机控制逆变埋弧焊机系统设计 30.基于sx52单片机的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31.基于VHDL语言的单片机设计 32.单片机实现的仿人智能PID控制器 33.基于单片机的船舶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 34.基于单片机的活性炭测氡仪的研制 35.单片机静脉麻醉靶控输注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36.基于PC+单片机的环境风洞风速控制系统的研究 37.基于CPLD和单片机的爆轰波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38.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卷绕控制器数据采集和通讯设计 39.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柴油发电机监控器的设计 40.基于CPLD/FPGA和单片机的爆速仪设计 4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晶闸管中频感应电源的研制

鍗旷墖链鸿

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MCS-51)2007年课程设计 报告 一、题目:工业顺序控制 二、问题的提出 1.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利用MCS-51单片机的软硬件知识进行程序设计的能 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对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和程序设计方法的理解。 (3)提高学生建立程序文档、归纳总结的书面表达能力。 (4)通过查阅和网上搜索资料,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5)在设计的全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总体设计 1、分析问题的功能 在工业控制中,像冲压、注塑、轻纺、制瓶等生产过程,都是一些继续生产过程,按某种顺序有规律的完成某种预定的动作,对这类继续生产过程称为顺序控制,倒注塑机工艺大致按“合模-注射-延时-开模-产伸-产退”顺序工作。 P1.0~P1.6代表控制注塑机的七道工程,模拟控制七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低电平有效,设每道工序时间为延时,P3.4为开工启动开关,低电平启动,P3.3为外部故障输入模拟开关,低电平报警,P1.7为报警输出,前六道工序只有一位输出,第七道工序中有三位输出。 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根据上述问题描述,本设计运用了两个中断,一个外部INT1中断,一个定时 器T/C1中断, 四、详细设计: 1、画出电路图;

2. 流程图

3、设计中的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案 1)困难1 实现蜂鸣器与故障中断的同步 解决方法:当语句LOOP: JNB P3.3,LOOP 循环执行时,开定时器不断给蜂鸣器高低方波,这样,只要定时器一直开着,蜂鸣器就一直处于鸣响状态,直到外部中断解除。 LOOP: JNB P3.3, LOOP SETB P1.7 CLR ET1 RETI 定时器停止工作,工程回到端点继续执行。 2)困难2 各工序的用时应该不同 我们准备了几个不同的子程序,每个灯亮时就可以调用不同的子程序了,这样等量的时间就不同了。 三、程序清单 ORG 8000H AJMP MAIN ORG 8013H LJMP INT1SV ORG 801BH LJMP T1S MAIN: MOV SP, #5FH SETB EA ;允许CPU中断 SETB EX1 ;允许INT1中断 CLR IT1 ;INT1为电平触发 L0: JNB P3.4, L1 AJMP L0 ;是否开工? L1: ;第一道工序 SETB P1.7 CLR P1.0 ACALL DLAY L3: SETB P1.0 ;第二道工序 CLR P1.1 ACALL DLAYA AJMP L4 L4:SETB P1.1 ;第三道工序 CLR P1.2 ACALL DLAYB AJMP L5 L5: SETB P1.2 ;第四道工序

单片机实习报告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计数器数码管综合设计 专业班级:电自化1201班 学号:20122835 姓名:邱胜朋 2016年11月12日

目录 1.摘要及关键词 (1) 1.1主要问题 (1) 1.2 解决思路 (1) 2.简介 (2) 2.1 系统特性及其功能 (2) 2.2 设计的具体方案 (2) 3.系统设计 (2) 3.1 硬件电路 (3) 3.1.1使用的主要器件 (4) 3.1.2主要部分器件说明 (5) 3.2 软件设计 (7) 3.2.1 程序流程图 (7) 3.2.2 程序设计内容 (9) 3.2.3 实验程序及部分注释 (9) 4.实验结果 (14) 5.实习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5)

1.摘要及关键词 1.1主要解决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部分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流水线的自动装箱或自动装配都需要用的自动计数,而怎样对流水线上的产品需要进行实时的、有效率的、精确地自动技术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式或电子式计数器比较复杂,元器件数量较多,故障率较高,维修比较困难,而且设置不方便,功能不易更改,适用范围较窄。 1.2解决思路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计数器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产品,应用于各种需要计数的场合,具有计数准确,操作方便,显示准确计数功能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能够实现数据统计的搜集,有效的节省劳动力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果构成检测电路、STC89C51单片机用何种方式对外部计数脉冲进行计数显示控制、LED显示驱动模块的选择、STC89C51单片机的扩展。在这个设计中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提高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稳定性。 本文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技术设计,阐述了系统的原理、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相关内容。 关键词:单片机,数码管,计数显示,流水线 2.简介 2.1系统特性及其功能 本次实习设计以STC89C51系列单片机开发板为基础开发环境,编制程序实现饮料包装流水线从0~36的饮料瓶数字实时显示。设计具体思路是:综合单片机开发板按键模块和led数码管模块,使用按键的闭合模拟流水线上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计数脉冲,送入STC89C51单片机控制单元,通过对单片机编程实现计数然后由led数码管显示,实现实时计数功能。可以实现的功能有:

单片机实习报告总结

单片机实习报告总结 单片机作为一种最简单的软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一些单片机程序的简单录入是费城必要的。以下是整理的单片机实训心得报告,仅供参考! 单片机实习报告总结篇一 为期一周的单片机实训结束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管怎么样,先感谢学校给我的这么多机会,真正的学到了东西。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就学习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是有点难。也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不等人。不过在学习中,我才发现学习单片机不仅仅需要软件的知识,还需要硬件的知识。我买了一个单片机在实践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没有相应的硬件知识,我连单片机怎么和电脑相连都不知道,我为我当初的想法感到羞愧。单片机是一门很好的学问,需要我去钻研它。不过在学习中,我才发现学习单片机不仅仅需要软件的知识,还需要硬件的知识。我买了一个单片机在实践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没有相应的硬件知识,我连单片机怎么和电脑相连都不知道,我为我当初的想法感到羞愧。单片机是一门很好的学问,需要我去钻研它。时光飞

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单片机综合课程设计也在一周内完成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说起课程设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设计的预习,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选一个自己有兴趣的题目。其次,老师对实验的讲解要一丝不苟的去听去想,因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设计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选题目做设计,到头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最后,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方法。在全组人竭尽全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程序基本编写成功,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享受我们成果之时,不得不感慨单片机的重要性与高难度性,所以为期一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没有浪费我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我们对单片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虽然最后结果是出来了,可这与老师的精心指导是分不开的她引导我们的思路,本来一窍不通的我们经过老师的点拨基本上通了,所以老师是功不可没的。总而言之,单片机课程设计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单片机实习报告总结篇二 通过为期一周的单片机实训,是我们对这门课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弥补了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相信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对这些不足加以改正!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小车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单片机生产实习报告范本

2009届实习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电气工程学院 2012年6月

实习时间自2012年6月4 日至2012年6月15 日 实习地点联合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基地 现场实习导师马翠红 实习容 JH51 多功能单片机实验板使用说明 JH51单片机学习开发板总体定位是一款单片机入门级的学习开发板,主要帮助学习单片机的开发流程,掌握单片机开发。板上安装了4位共阳数码管;8个发光二极管;四个按钮开关;一个简单的音响电路;RS232 串行接口;1602字符型LCD 插座;继电器试验电路;带有标准ISP插座,可用下载线对AT89S5X 单片机编程;去掉笨重的变压器采用USB 供电;全部资源都引出的多功能扩展接口;所有的资

的驱动,要求在片选端提供电流,为此,使用了PNP型三极管S8550作为片选端的驱动,共使用4只三极管,所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在一起,接到正电源端,基极则通过四个1K的限流电阻分别接P3.4~P3.7,集电极分别向4 只数码管供电。以下是根据硬件连线而写的字形码: 字0 1 2 3 4 5 6 7 字形码0C0H 0F9H 0A4H 0B0H 99H 92H 82H 0F8H 图3 JH51多功能实验板LED数码管部分电路图 字8 9 A B C D E F 字形码80H 90H 88H 83H 0C6H 0A1H 86H 8EH 数码管显示程序请参考51多功能单片机综合测试程序,LED数码管显示部分。

3.串行接口 注意:进行数码显示实验,需要将跳线SEG跳线用短路冒短路。 串行通讯功能是目前单片机应用中经常要用到的功能,80C51系列单片机P3.0和P3.1引脚的第二功能是串行口RXD与TXD,其部的串行接口电路具有全双工异步通讯功能,但是单片机输出的信号是TTL 电平,为获得电平匹配,实验板上扩充了一片MAX232芯片,利用该芯片进行电平转换,该芯片部有电荷泵,只要单一的5V电源供电即可自行产生RS232 所需的高电压,使用方便。 注意:在进行串行口和电脑通讯时,要讲RXD和TXD跳线用短路冒短路。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计算器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计算器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计算器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或基本要求): 1.LCD:Vcc+5V 电源。 2. 串口号:1~16,波特率600~256000bit/s,大于115200bit/s时需要硬件支持。 3.AT89C51低耗的8位单片机,内含8kb。 三、主要工作内容:1.内容: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 2.要求:(1)能实时现清零及加减乘除所有功能,并将结果显示出来;(2)查阅相关资料, 提出设计要求及方案;(3)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设计硬件及软件程序;(4)流程图 编写,计算器进行仿真调试; 四、主要参考文献[1] 李朝青.单片机学习辅导测验及解答讲义.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 [2] 龚茂发,等.单片机人机接口时列集.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 [3]李众,张素琴,单片机技术与项目训练清华大学出版社 [4]周润景 , 张丽娜 , 丁丽 .基于PROU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设计与仿真 .北京航空天大学 出版社 [5]陈宝江,张幽瞳. MCS单片机应用系统实用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 [6]张迎辉,赵润林,贡雪梅.单片机实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生(签名)20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20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20 年月日 二级学院领导(签名)20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AT89C51的简易计算器设计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前言 (1) 第2章计算器的简单简介 (2) 2.1 设计目的 (2) 2.2 设计任务 (2) 2.3 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 (4) 2.4 单片机的选择目的 (5) 2.5矩阵按键 (6) 2.6 计算器设计总体思想 (8) 第3章硬件设计 (10) 3.1 硬件系统设计 (10) 3.2 键盘接口电路 (10) 3.3 LED显示模块 (10) 3.4 运算模块 (11) 第4章软件设计 (11) 4.1 程序语言的选择 (12) 4.2 主程序流程图 (12) 4.3 算术运算程序流程图 (12) 4.4 键扫流程图 (13) 第5章仿真调试 (15) 5.1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Keil (15) 5.2 系统工作原理图 (17) 第6章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答谢辞

大学生单片机实习总结

大学生单片机实习总结 ,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关于20X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 :xx :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模板| 会计实习报告 | 大学生实习报告 | 顶岗实习报告 | 金工实习报告 | 毕业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周记 | 3000字范文 大学生单片机实习总结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本学期我们就学习了单片机这门课程,感觉是有点难呢。也不知道整个学习过程是怎么过来得,可是时间不等人。 时光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进尾声了,本学期的单片机实习课题也在一周内完成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说这次实习,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程序调试,认真的研究老师给的题目。其次,老师对实验的讲解要一丝

不苟的去听去想,因为只有都明白了,做起产品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没弄明白,就迷迷糊糊的去做,到头来一点收获也没有。最后,要重视程序的模块化,修改的方便,也要注重程序的调试,掌握其方法。 虽然这次的实习算起来在实验室的时间只有几天,不过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实验板,所以在宿舍里做实验的时间一定不止三天。硬件的设计跟焊接都要我们自己动手去焊,软件的编程也要我们不断的调试,最终一个能完成课程设计的劳动成果出来了,很高兴它能按着设计的思想与要求运动起来。 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问题,第一、不够细心比如由于粗心大意焊错了线,由于对课本理论的不熟悉导致编程出现错误。第二,是在学习态度上,这次课设是对我的学习态度的一次检验。对于这次单片机综合课程实习,我的第一大心得体会就是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要求具备的首要素质绝对应该是严谨。我们这次实习所遇到的多半问题多数都是由于我们不够严谨。第三,在做人上,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足够坚强,有足够的毅力与决心,有足够的挑战困难的勇气,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通过这次单片机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单片机理论的理解,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我还学会了如何去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从而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