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为什么要选择专业的小儿呼吸机

儿科为什么要选择专业的小儿呼吸机
儿科为什么要选择专业的小儿呼吸机

儿科为什么要选择专业的小儿呼吸机

目前的呼吸机按使用的对象,分为成人型呼吸机、混合型呼吸机、小儿专用呼吸机。

2003年非典以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钟南山教授呼吁:呼吸机是有分类的,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新生儿也不是儿童的缩影。儿童和新生儿各有自己的生理特点,因此,在呼吸机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新生儿独有的生理特点。

从机械通气模式上,可分为“定压”和“定容”两大基本类型。与定容型通气比较,定压型通气的好处是:人-机协调性好,其流速波更有利于气体在肺内的交换,便于限制过高的肺泡压和预防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缺点是不能保证恒定的潮气量。研制双重控制模式(dual control modes)是希望兼备两者的优点。但要对压力和容量同时进行双重控制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物理学规律。可行的办法有两种:①每次呼吸先以定压型(如PSV 模式)来进行,不足的气量部分再以定容型(如定容型辅助-控制通气(VA-CV)模式)来补充,这就是VAPS模式。②每次呼吸均以定压型(如PCV或PSV模式)来进行,通过持续监测患者的肺胸顺应性,自动地逐步调整吸气压来维持潮气量的恒定,这就是PRVC和容量支持(VS)的工作原理。所谓“自动模式”(automode),即是尽量多地以支持通气(压力支持(PS)或VS)模式来工作,并以控制通气(如压力控制(PC)或容量控制)模式作后备以保障通气安全。它与PSV加窒息通气(apneaventilation)的区别是:自动模式的支持通气与控制通气间的转换是双向的,当患者有连续2次的触发时,呼吸机会自动从控制通气转回支持通气。而窒息通气在启动后即以控制模式进行通气,同时发出报警。即使患者以后有触发功能,呼吸机也不会自动转换回支持模式。

儿童、新生儿呼吸机,一定是定压型呼吸机,因为要保护新生儿脆弱的肺泡,尽量不受损伤。

就从目标潮气量的保障来说,要让病人得到很好的氧合,我们在调节呼吸机参数时,要调节吸入O2浓度、吸气时间、流速、压力和呼吸频率。在遇到严重的NRDS的病人时,为了避免造成压力伤,保护肺泡,在成人呼吸机中,目前有容量保障压力支持(volume assured pressure support,VAPS;在鸟牌8400STi和Tbird呼吸机):在熊牌(Bear1000)呼吸机中称为压力扩增(pressure augmentation,PA)。主要都是压力限制、容量保证的相对安全的通气模式。

但是在新生儿呼吸机方面,因为新生儿的肺泡更容易受到伤害,容易造成气胸等并发症,所以在新生儿呼吸机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氧合,在O2、压力等都不能调节的时候,要通过调节呼吸频率来完成。特别是当有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严重的NRDS、膈疝等情况时,有时会选择大于每分钟300次的高频振荡模式。

此外,新生儿在发生呼衰时,如果能在第一时间,给一个适当的PEEP,这样可以避免肺泡塌陷,按目前临床的实践,中轻度的新生儿呼衰,前期通过CPAP都可以给以很好的治疗,CPAP的使用会避免后期的机械通气。

另外,新生儿肺功能发育不完整,较大的呼吸做功,就会影响新生儿救治。因此,新生儿呼吸机,从硬件的电路和气路设计上,要尽可能的适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死腔量要小,流量传感器要灵敏,加温加湿要有保证。从而达到减少新生儿的呼吸做功,增加新生儿的通气安全性。在软件设计上,要有更多的报警设置,以到达机械通气时的安全性。

因此,为了关照新生儿独有的生理特征,在新生儿科NICU选择呼吸机时,要选用在气路和电路、软件和硬件都符合新生儿特点的小儿专用呼吸机。医院科室的细分,是医疗水平发展的标志,新生儿专用呼吸机的选择,也是医院医疗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1

呼吸机的使用考试试卷

呼吸机的使用培训考核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1、哪项不是呼吸机常见报警功能() A、电源报警 B、气源报警 C、漏气报警 D、压力报警 E、容量报警 2、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常见的原因不包括() 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分泌物阻塞人工气道 B、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移位 C、呼吸机管路不畅,如管路打折、积水过多 D、人机对抗 E、病人呼吸过快 3、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导管气囊的压力为() A、5~10 cm H2O B、10~15 cm H2O C、15~20 cm H2O D、≤25 cm H2O E、20~30 cm H2O 4、ARDS机械通气的病人,体重50kg,最佳的设置VT为() A、350ml B、480 ml C、550 ml D、650 ml E、750 ml 5、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限应设置在() A、气道峰值压之上10 cm H2O B、气道峰值压之下10 cm H2O C、气道峰值压之间 D、气道峰值压以上15 cm H2O E、比平均气道压高10 cm H2O 6、呼吸机气道压力过高报警不包括() A、痰液增多 B、管道脱出 C、人机对抗 D、气胸 E、气囊漏气 7、使用呼吸机时,螺纹管中段的正确位置应() A、高于呼吸机 B、高于病人头部 C、高于病人头部和呼吸机 D、低于呼吸机 E、低于病员头部 8、机械通气的病人,呼吸功能监测项目应包括() A、意识神智 B、血气分析、酸碱值 C、FiO2 D、气道压力 E、以上都是 9、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要求每日湿化用水为() A、100ml B、150ml C、>250ml D、<250ml E、300ml 10、呼吸机管路配件消毒后应用()冲净后晾干备用。 A、灭菌注射用水 B、生理盐水 C、清水 D、5%葡萄糖溶液 E、凉开水

呼吸机常见模式及参数设置

呼吸机常见模式及参数设置 间歇正压通气(IPPV) ?间歇正压通气(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优点 ?可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适用于呼吸停止、通气不足和呼吸功能不全者。用于容量负荷过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支持时,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缺点 ?可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加,正压过高可致血压下降。对换气障碍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不理想,而且如通气压力过高可造成肺压伤。 ?辅助/控制通气(A/C) ?辅助/控制通气(A/C):病人有自主呼吸时,机器随呼吸启动,一旦自发呼吸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时,机械通气自动由辅助转为控制型通气。它属于间歇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于一定的间歇时间接收自主呼吸导致气道内负压信号,同步送出气流,间歇进行辅助通气。即(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 优点 1.是自主呼吸与控制呼吸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呼吸肌锻炼。撤离呼吸机前常使用的通气方式。 2、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进行的,只负担部分通气,从而减轻心血管负担,减少气道压力损失缺点SIMV频率需人工调节,有时会发生低通气量或CO2蓄积,在实施时必须严密观察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病人在不同高低的正压水平下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或机械通气时,交替给予两种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即气道压力周期性地在高压力和低压力之间转换,每个压力水平均可独立调节。以两个压力水平之间转换引起的呼吸容量改变来达到机械通气辅助作用。?优点是病人自主呼吸轻松作功小,危险性小,几乎适合各种病人。 呼吸机的参数 1.时间参数 2.容量参数 3.压力参数 时间参数 ?呼吸频率( f ) ?吸呼比(I/E) ?吸气时间T i (s) -----、呼气时间T e(s) ?屏气时间T P(s) -----是吸气时间的一部份,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20%。 容量参数 ?分钟通气量(Minute V olume,MV )— ?潮气量(Tidal Volume,VT),V TI,V T E ?吸气流量(F,l/s),是一个动态物理参数,峰值流速F peak :影响吸呼比 ?叹气/深吸气(Sign,1.5或2倍的V T /100次)

呼吸机除颤仪试卷

护理部业务培训考核试卷 _________ __________得分科室 _____________姓名分)共计2010分/题一、名词解释(、ARDS: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1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 2、起搏:指用特定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除极,引起心脏收缩和维持泵血功能。 二、选择题(10分/题共计50分) 1.除颤电极板正确放置位置(B) A.左锁骨下,右乳头旁腋后线 B.右锁骨下,左乳头旁腋中线 C.右锁骨下,左乳头旁腋后线 D.左锁骨下,右乳头旁腋中线 2.除颤成功标准(A) A.电击后5秒钟内无室颤 B.心跳恢复 C.意识恢复 D.扪及大动脉搏动 3.AED指(D) A. 非同步除颤 B. 手动除颤 C.体内除颤 D.自动体外除颤 4.关于手动除颤,正确的说法是(B) A.使用体内电极板时,能量最高为200J B.不可使用液体导电剂 C.将电极板安放在自己身上来确认电极板连接有效 D.对带输氧管的病人进行除颤治疗时,暂停吸氧 5.呼吸机三要素包括(C) A.压力、呼吸频率、时间 B.吸气压力、呼气末正压、潮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氧浓度D. 压力、容量(流量)、时间 C.分)题/ 共计301二、问答题(5分除颤仪使用对象是哪些?1.是

心律不齐、房颤、室颤等短时即可致命的心脏类疾病,在除颤仪使用对象除颤前必须确定被抢救者具有“三无征”,即:无意识、无脉搏、无呼吸。 2.呼吸机高压报警的原因有哪些? 呼吸机高压报警原因包括(1)通气回路、导管曲折;导管误入一侧主支气;1.(2)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管道阻塞(包括人工气道);支气管痉挛、咳嗽;(3)胸肺顺应性降低(肺水肿、肺纤维化、胸积液);人机对抗;叹气通气时。

(仅供参考)呼吸机参数设置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1.潮气量:成人一般为5~15ml/kg,8~12ml/kg是最常用的范围。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的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 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 2 小主要取决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亦不应高于8~12ml/kg。 2.通气频率: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步调整机械通气频率。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一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PEEP,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3.吸呼比:1:1.5~3,吸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耐受,往往需要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而且,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內源性PEEP,加重对循环的干扰。4.吸入氧浓度:一般要求低于50%~60%。由于吸入高浓度氧可产生氧中毒性肺损伤。 5.触发灵敏度:-1~-2。呼吸机吸气触发机制有压力触发和流量触发(1~3L/分)两种。 6.呼气末正压:3~5cmH O。PEEP的目的是增加肺容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 2 善氧合。 7.吸气流速在定容型控制呼吸时,一般设定在30-60L/min (1)高流速,可减少吸气功,使患者感觉舒服,减少内源性PEEP,但是增加吸气峰压。 (2)低流速,可减少吸气峰压,减少气压伤的危险,但是减少呼气时间,可能导致残存气体增加,患者不舒服。 8.压力支持水平(pressure support, PS)压力支持水平一般设置在10~20cmH 2O。9.报警设置: (1)吸气峰压(PIP):是整个呼吸周期中气道的最高压力,吸气末测得。正常

儿童呼吸机的应用

儿童呼吸机的应用 儿科小讲课:邓明红 一、呼吸机的基本结构:呼吸机分为三部分 1、主机 2、管道系统(婴儿体重<10kg管道内径约1.2-1.5cm、幼儿体重>10kg 管道内径约2-2.5cm) 3、监控系统 二、呼吸机的分类: 1、压力切换型2、容量切换型3、时间换型 4、复合型(时间-压力、时间-容量、时间-容量-压力) 三、呼吸机的常用通气模式: 1、控制性通气CMV 2、间歇指令通气IMV 3、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4、辅助/控制通气A/C 5、压力支持通气PSV 6、容量支持通气VS 7、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 四、呼吸机的适应症是: (1)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剧。 (3) 重度急性肺水肿和哮喘持续状态。 (4)小儿心胸外科的术中术后通气支持。 (5)呼吸功能不全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颈部和气管手术,通常采用高频通气支持。

五、呼吸机的相对禁忌症是: (1)气胸与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 (2)大量胸腔积液。 (3)巨大肺大泡。 (4)低血容量休克未纠正者。 (5)急性心梗伴有心功能不全者。但气胸、支气管胸膜瘘、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者,必要时可使用高频通气。 六、呼吸机参数的调节: 吸入氧浓度(FiO2),吸气时间(IT)常用0.7-0.8,呼气时间(ET),I:E一般为1:1.5-3;呼吸频率RR,峰吸气压(pIp)(肺病变轻度15-20 cmH2O、中度20-25 cmH2O、重度25-30cmH2O);呼气末正压(PEEP)生理PEEP2-3cmH2O、肺病变中度4-7cmH2O、肺病变重度8-10cmH2O。潮气量Vt 生理需要量6-10ml/kg 常用量8-15ml/kg。 七、常见参数报警的原因 1、检查管道系统是否畅通、漏气、脱管 2、检查中心供氧、压缩空气压力是否足够。 3、检查病人是否痰堵塞。 4、是否病人烦躁引起参数报警。 5、病情变化引起。 6、呼吸机故障、停电。

呼吸机试题

呼吸机使用试题02-17 一,填空题 1、动脉血气分析采集动脉血标本(0.5-1)ml,其正常值为PH------------、PO2------------mmHg、PCO2-------------mmHg、BE--------------。 2、呼吸机检测参数与设置参数的偏差允许范围(drger),PEEP(±2)mbr,MV(±1)L/分,FiO2(±3)%。 3、呼吸机触发灵敏度设置(Frigger),压力触发-----------------cmH2O,流量触发--------------L/min。 4、机械通气基本通气策略,参数设置分别为VT--------------ml/Kg,F (12-16)次/分,I:E---------------,FiO2(40-60)%。 5、一般情况下,呼吸机报警值设置为:气道压力(Paw)上限-----------mbr,分钟通气上限-----------------,下限----------------,窒息时间Tapn--------------s,Ftot----------次/分,VTi(0.6-0.7)。 6、无创通气时,应关闭的报警设置为------------、---------------------。 7、Dragger呼吸机流量传感器消毒方法:------------------中浸泡-------------------分钟,空气中晾干----------------分钟,空气过滤器(灰尘)每----------------清洗或更换,细菌过滤器----------------更换。 8、使用中的多次性管路---------------------更换,一次性管路-----------------更换。 9、经口气管插管深度为(距门齿)------------CM,经鼻气管插管深度为------------------CM。 10、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为------------------------、-------------------------、------------------------、----------------------------。 二.选择题 1、哪项不是呼吸机常见报警功能( E ) A电源报警B气源报警C漏气报警 D压力报警E容量报警 2、呼吸机气道高压报警常见的原因不包括( E ) A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分泌物阻塞人工气道 B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移位 C呼吸机管路不畅,如管路打折、积水过多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 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 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 (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 (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2、气道低压Low airway pressure 原因:管道漏气、插管滑出、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处理:检查漏气情况;增加峰值流速或改压力控制模式;如自主呼吸好,改PSV模式;增加潮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设置。 3、低潮气量Low tidal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 *低吸气潮气量:潮气量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吸气力量较弱、模式设置不当、气量传感器故障。 *低呼气潮气量:管道漏气、其余同上。 (2)处理:检查管路以明确是否漏气;如病人吸气力量不足可增加PSV压力或改A/C模式;根据病人体重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用模拟肺检查呼吸机送气情况;用潮气量表监测送气潮气量以判断呼吸机潮气量传感器是否准确。 4、低分钟通气量Low minute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潮气量设置过低、通气频率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通气不足、管道漏气。 (2)处理: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通气参数;如自主呼吸频率不快可用MMV模式并设置合适的每分钟通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范围。

呼吸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A1型题(共281题) 1、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得临床表现为A A。急性呼吸窘迫B、严重得低氧血症C、低血压D。无明显呼吸困难 E.意识障碍,高热 2、危重病人呼吸衰竭得常见病生基础就是B A。无效腔增加B。通气不足 C.弥散障碍D.动静脉分流E、吸入氧浓度低 3、呼吸监测最直接得指标就是C A。SpO2B。SaO2 C.血气分析 D.呼吸频率E。潮气量 4、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导管气囊得压力为:C A.5-10cmH2OB。10—15cmH2O C。15-20cmH2O D。≤25cmH2OE、25-30cmH2O 5、2型呼吸衰竭诊断就是指:D A。PaO2≤60mmHg PaCO2≥60mmHg B.PaO2≤50mmHgPaCO 2≥50mmHg C.PaO2≤50mmHgPaCO2≥60mmHgD、PaO2≤60mmHgPaCO2≥50mm Hg E。PaO2≤50mmHg PaCO2≥90mmHg 6、决定机械通气影响血流动力程度得因素说法错误得就是B A.吸气末平台时间延长,使平均气道压升高 B。呼吸频率增快,呼气末呼吸停顿时间缩短,使心排血量增加C。当吸气压力位30cmH2O,吸呼比为2:1时,心排血量减少D、SIMV\PCV对循环得干扰较小,不致明显升高胸内压E.PEEP对气道平均压得升高最甚 7、哪项不就是呼吸机常见报警功能:C A.电源报警B。气源报警C、漏气报警 D.压力报警E。容量报警 8、下列哪种装置可以使吸入氧浓度接近100%C A。供氧面罩氧流量15L/min B。气囊面罩氧流量15L/min C、60%文氏面罩氧流量30L/minD、鼻导管氧流量15L/min E.简易面罩氧流量15L/min 9、下列那个公式就是正确得B A、气道压=流量/阻力+流量×顺应性+PEEP B。气道压=流量×阻力+流量/顺应性+PEE PC、气道压=流量×阻力+流量×顺应性 D.气道压=流量×顺应性+流量/阻力+PEEPE、气道压=吸气时间×阻力+流量/顺应性+PEEP 10、有高碳酸血症得慢性呼吸衰竭者,适宜得吸氧浓度A A。25%-30% B.35%-40%C、45%-50%D、55%-60%E、40% 11、哪项不就是呼吸机输出参数报警:B A。时间报警B.气源报警C。流量报警 D.压力报警 E.容量报警 12、在压力支持模式下病人不控制E A、呼吸频率B、潮气量C、吸气时间D。呼气方式E、吸气压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g/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 12ml/kg。 二、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潮气量的大小、死腔率、代谢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三、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许多呼吸机需要设定吸气流率。吸气流率的设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分钟;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分钟。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2.压力控制通气时,吸气峰值流率是由预设压力水平和病人吸气力量共同决定的,当然,最大吸气流率受呼吸机性能的限制。 四、呼吸机吸呼比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呼比的设定应考虑机械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氧合状态、自主呼吸水平等因素。 1.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呼吸机送气应与病人吸气相配合,以保证两者同步。一般吸气需要0.8~1.2秒,吸呼比为1∶2~1∶1.5。

小儿简易呼吸器囊的使用

小儿简易呼吸器囊的使用 张媛媛 一、适应症: 1.心肺复苏 2.各种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3.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4.各种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呼吸抑制 5.各种大型的手术 6.配合氧疗作溶疗法 7.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8.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障碍,停电等特殊情况时, 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二、操作过程: 1.将患儿仰卧,颈部轻度仰伸(在肩下放一个肩垫有助于达到 此目的)头偏向一侧; 2.清除口腔异物. 3.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4.抢救者应位于患儿一侧或头侧,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额 使其朝上,使气道保持通畅. 5.将面罩扣住口鼻,并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按住,其它的手指则 紧按住下额.

6. 放置面罩,检查密闭性:右手握气囊,左手持面罩,将面罩 置患儿面上形成密闭,捏气囊2-3次检查是否漏气,胸廓是 否随进气而扩张,听诊呼吸音; (成人:12-15次/分, 即5-6 秒送气一次;小孩:14-20次/分即3-4秒一次;新生儿40-60 次/分。每次送气时间为1S ,吸呼比为1:1.5~2。潮气量 按8-10ml/kg 计算,一般400 ~ 600ml见胸廓抬起即可,儿 童10ml/kg,有条件时测定Paco2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 气过度。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呼比为1:2-3,呼吸频率、 潮气量均可适当少些。 ) 规律挤压呼吸气囊,注意事项挤压 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3~2/3为宜,节律均匀, 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 呼吸功能恢复; 7.抢救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以确认患者处于正常 的换气. (1)注视患儿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三、注意事项: 1.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 2.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 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

小儿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小儿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一、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 任何呼吸机工作原理都建立于大气——肺泡压力差。经呼吸道直接加压:呼吸机通过管道向呼吸道及肺泡送气,使肺泡膨胀,产生吸气。由于肺泡内压力大于大气压,且管道与大气相通,因此当呼吸机停止送气后,胸廓回缩,被动产生呼气。如在呼气阀门加些限制,则产生呼气末正压。 二、呼吸机的功能组成 1、基本功能:(l)产生呼吸机驱动力,如空压机;(2)调节吸气时间及吸入气量;(3)完成吸气向呼气的转化;(4)呼气时间,气流和压力的调节,新生儿的呼吸机要求能精确测定气道压力,惯性要小。 2、次级功能:(1)调节氧浓度;(2)加温加湿;(3)压力安全阀。 3、通气方式的调节和实施 4、附属功能:(1)报警系统,对低压高压,呼吸次数,时限均能报警;(2)监测系统,监测气道压力,呼吸频率及潮气量,流量;(3)记录系统。 三、呼吸机的分类 1、呼吸机的种类很多,下列几种类型呼吸机在临床最为常见。 按吸气向呼气转化的方式分类可分为:定压型呼吸机,定容型吸收机,定时型呼吸机和流速控制型呼吸机。 按驱动方式分类可分为气动型呼吸机和电动型呼吸机。 按通气频率的高低分类可分为常频呼吸机和高频呼吸机 2、新生儿呼吸机的类型及要求:新生儿多用定压型呼吸机。由于新生儿肺容量小,不能一次输入较大的潮气量。另外新生儿肺发育不成熟,肺泡及小气道易破裂,出现气压伤,而定容型呼吸机压力不恒定,因此对于新生儿,以持续气流,时间切换,限压型呼吸机最为适宜。 四、呼吸机的治疗作用 1、改善通气功能:正确应用呼吸机可有效保证通气量,解除二氧化碳贮留和因通气障碍所致的缺氧,在纠正呼吸性酸中毒和降低PaCO2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2、改善换气功能:应用呼吸机纠正肺内气体分布不均,提高氧浓度。特别是呼气末正压的应用,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分流得到改善。能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 3、减少呼吸功:平静呼吸时氧耗量占总氧耗量5%以下,而严重呼吸困难时氧耗量可以超过30%,使用呼吸机可全部或部分代替呼吸肌的工作,减少了能量消耗,避免了呼吸疲劳,并减轻了循环负担。 五、应用呼吸机的适应证 1、严重通气不足,二氧化碳贮留,包括中枢性及周围性呼吸衰竭。如肺炎、脑炎、气道梗阻等。 2、严重换气障碍,低氧血症,如RDS,肺出血,肺水肿等。 3、神经肌肉麻痹所致肺活量减少至正常的1/3,呼吸幅度减少,有缺氧表现。如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 4、大剂量使用镇静剂时,需要呼吸机支持。如惊厥持续状态,新生儿破伤风。

呼吸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A1型题(共281题) 1、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 A A.急性呼吸窘迫 B.严重的低氧血症 C.低血压 D.无明显呼吸困难 E.意识障碍,高热 2、危重病人呼吸衰竭的常见病生基础是 B A.无效腔增加 B.通气不足 C.弥散障碍 D.动静脉分流 E.吸入氧浓度低 3、呼吸监测最直接的指标是 C A.SpO2 B.SaO2 C.血气分析 D.呼吸频率 E.潮气量 4、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导管气囊的压力为:C A.5-10 cmH2O B.10-15 cmH2O C.15-20 cmH2O D.≤ 25 cmH2O E.25-30 cmH2O 5、2型呼吸衰竭诊断是指:D

A.PaO2 ≤60mmHg PaCO2 ≥60mmHg B.PaO2 ≤50mmHg PaCO2 ≥50mmHg C.PaO2 ≤50mmHg PaCO2 ≥60mmHg D.PaO2 ≤60mmHg PaCO2 ≥50mmHg E.PaO2 ≤50mmHg PaCO2≥90mmHg 6、决定机械通气影响血流动力程度的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B A.吸气末平台时间延长,使平均气道压升高 B.呼吸频率增快,呼气末呼吸停顿时间缩短,使心排血量增加 C.当吸气压力位30cmH2O,吸呼比为2:1时,心排血量减少 D.SIMV\PCV对循环的干扰较小,不致明显升高胸内压 E.PEEP对气道平均压的升高最甚 7、哪项不是呼吸机常见报警功能:C A.电源报警 B.气源报警 C.漏气报警 D.压力报警 E.容量报警 8、下列哪种装置可以使吸入氧浓度接近100% C A. 供氧面罩氧流量15L/min B.气囊面罩氧流量15L/min C.60%文氏面罩氧流量30L/min D.鼻导管氧流量15L/min E. 简易面罩氧流量15L/min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新生儿呼吸机操作指南 (朝阳医院儿科新生儿区) 2012

小儿呼吸机有关操作 科迪娜(Christina) 一、上机使用步骤 接Y型管→接温度传感器→接红管、绿管(附加热丝面向后)→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化瓶(先装水)→插电源→开空气压缩机→接氧气→打开主机开关→选TEST →选NO →再选NO →呼吸模式→调氧浓度→选氧流速→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呼气时间→调灵敏度→调温、湿度→接于病儿→设定报警上下限(自动设置或手动设置)→退回主菜单→根据病情调整各参数 二、手动设置报警上下限方法 Main menu → Alarml → Modify →开始调数→ Exit → Main menu 三、无合适流量传感器时 Main menu → Options → PNT/O2-CAL → None 四、检查管道是否漏气 Main menu → Options → Display VT → VT Leak (为正数时即漏气) 五、电池充电 选择Test →选NO →再选NO → Off (进入充电状态) 六、关机步骤 选OFF →选YES →关主机电源→关空气压缩机→拔氧气接头→拔电源 七、管道消毒 冲洗→浸泡→再冲洗→晾干→备用(或送供应室消毒) 一、机械通气适应证及禁忌证 呼吸机辅助通气适应证及指征: ①呼吸完全停止,复苏后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者。 ②反复呼吸暂停,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整,药物治疗无效。 ③严重呼吸性酸中毒,PaCO2>8KPa (60mmHg)。 ④除青紫型心脏病外,低氧血症,经吸氧FiO2>0.8, PaO2<6.67 KPa (50 mmHg)。 ⑤需要进行全身麻醉者,或大剂量应用镇静剂时需要呼吸支持(如破伤风)。 ⑥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呼吸肌麻痹者。 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出血者引起的通气不足。 ⑧其他疾病:上呼吸道梗阻(Ⅲ度以上),胸腹部手术或外伤需要正压通气扩张肺部者。 ⑨有下列情况应尽早使用: 1)诊断为肺透明膜病(RDS)的小早产儿,出生体重小于1350g。 2)肺出血的进展期。 3)心跳、呼吸暂停复苏后,未建立规则的自主呼吸者。 下列疾病,由于基础疾病的性质,可不考虑机械通气: ①无脑儿。 ②13或者18三体综合征。

呼吸机考核试题

呼吸机考核试题 简答题:机械通气建立人工气道首选气管插管,其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1操作简单,2管径相对较大,利于气道内分泌物清除缺点1不利于口腔清洁,2影响会厌功能,3耐受性差。 简答题:短期内不能撤除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原因是什么? 答:1.导管较短,因而气道阻力及通气死腔较小,2.有利于清理口腔,防止分泌物在气囊放气时流入气管,3.方便吸痰,有助于气道分泌物清除。 简答题:机械通气的目的是什么? 答:1.维持肺泡通气量(纠正急呼酸),2.改善换气功能(纠正低氧),3.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4.配合手术、诊疗,5.呼吸道雾化、湿化治疗。 简答题:机械通气禁忌征是什么? 答:1.气胸或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者,2.巨大肺大疱,3.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者,4.严重肺出血,5.极性心肌梗塞,6.气管食管瘘。 简答题: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模式参数设置参考值是多少? 答: IPAP:10~25cmH2O EPAP:0~5cmH2O(Ⅰ型呼吸衰竭5~20 cmH2O) 呼吸频率:10~20次/分 吸气时间:0.8~1.2秒 简答题: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是什么? 答:1.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氧中毒,4.呼吸机相关的膈肌功能不全。 简答题: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包括什么内容? 答:包括气压伤,容积伤,萎陷伤和生物伤。

简答题: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措施是什么? 答:1.避免高潮气量和高平台压,平台压<30~35cmH2O,2.设定合适的PEEP,3.减少机械通气的次数。 简答题:机械通气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答:1.低血压和休克,2.心律失常。 简答题:什么是A/C模式? 答:A/C模式称为辅助与控制通气模式,是呼吸机出厂时预设的一种模式,将辅助通气和控制通气结合在一起,由软件程序控制。当患者自主呼吸微弱,无力触发呼吸机通气;或呼吸频率过低,两次吸气之间的时间低于预设值(窒息时间),呼吸机以预设潮气量及频率进行正压通气,即控制通气。当患者吸气可以有效的触发呼吸机时,以自主呼吸频率进行通气,即辅助通气。即患者能够触发呼吸机时为辅助通气,不能触发时为控制通气。 简答:长期机械通气时人工气道常见问题有哪些? 答案: 1.人工气道堵塞致通气效果下降及人机对抗。 2.气管食管瘘。 3.环状软骨软化,致拔管困难。 4.感染。 病例十七 女,42岁,以“发热伴干咳,呼吸困难3天”为主诉入院,3天前淋雨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7°C,伴咳嗽,无痰,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长期服用“雷公藤,强地松片”。查体,T 37.6°C,P 110次/分,R 36次/分,Bp 140/80mmHg,神清,两肺呼吸音清,呼吸运动增强。血气分析:pH 7.30,PaCO2 55mmHg,PaO2 30mmHg,肺HRCT示双肺毛玻璃样变,入院诊断:1.肺部感染(病毒性?),2.Ⅱ型呼吸衰竭,3.系统性红斑狼疮。

呼吸机参数设置

呼吸机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 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 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

呼吸机答案

“呼吸机应用”护理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呼吸机湿化器的温度一般应调至(32-35)℃。 2.(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是调节机械通气各项参数的最可靠依据。 3.(痰液粘稠度)和(吸引是否通畅)是衡量气道湿化的可靠指标。 4.呼吸机异常报警应及时通知(医生),无法处理的报警应立即使患者(脱机)并(吸氧)。 5.临床呼吸机的撤离方法有:(直接撤机)、(呼吸机过渡)、(间接撤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行吸痰时,应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被污染。(√) 2.对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吸痰时,吸痰顺序是先口鼻——气管插管,整个过程只需一根吸痰管。(×) 3.为使用呼吸机患者进行吸痰时,吸痰前应了解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4.晚间为保证患者充分睡眠休息应减少湿化量;清晨应加强湿化以减轻分泌物粘稠。(√) 5.蒸馏水稀释粘痰的作用强,刺激性小,可作为临床常用湿化液。(×) 三、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吸痰结束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100%的纯氧( B )分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 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水平。 A 5 B 2 C 3 D 4 2.使用人工呼吸机的禁忌症是( C ) A 急性呼吸衰竭呼吸机停止者 B 肺通气明显不足者 C 大量胸腔积液者 D 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治疗无效者 3.护理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时,下列哪项措施不正确( D ) A 若痰未吸净,应给予纯氧吸入10-15分钟后,再行吸引。 B 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C 冲洗瓶应分别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口鼻腔之用,不能混用。 D 吸痰结束后应即接呼吸机通气,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5分钟。 4.下列哪种机械通气模式是作为一种辅助通气模式,降低肺内分流,纠正低氧血症。( C ) A 辅助/控制通气 B 间歇指令通气 C 呼气末正压通气 D 压力支持通气

小儿简易呼吸器囊的使用

小儿简易呼吸器囊的使用 一、适应症: 1.心肺复苏 2.各种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3.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肌麻痹 4.各种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呼吸抑制 5.各种大型的手术 6.配合氧疗作溶疗法 7.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8.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障碍,停电等特殊情况时,可临时 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二、操作过程: 1.将患儿仰卧,颈部轻度仰伸(在肩下放一个肩垫有助于达到此目的)头 偏向一侧; 2.清除口腔异物. 3.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4.抢救者应位于患儿一侧或头侧,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额使其朝上, 使气道保持通畅. 5.将面罩扣住口鼻,并用拇指和食指紧紧按住,其它的手指则紧按住下 额. 6.放置面罩,检查密闭性:右手握气囊,左手持面罩,将面罩置患儿面 上形成密闭,捏气囊2-3次检查是否漏气,胸廓是否随进气而扩张,听诊呼吸音; (成人:12-15次/分,即5-6秒送气一次;小孩:14-20次/分即3-4秒一次;新生儿40-60次/分。每次送气时间为1S ,吸呼比为1:1.5~2。潮气量按8-10ml/kg 计算,一般400 ~600ml见胸廓抬起即可,儿童10ml/kg,有条件时测定Paco2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呼比为1:2-3,呼吸频率、潮气量均可适当少些。) 规律挤压呼吸气囊,注意事项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3~2/3为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7.抢救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以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 (1)注视患儿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三、注意事项: 1.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 2.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 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

呼吸机基本知识试题

呼吸机基本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 、机械通气常见适应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道高压常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报擎为呼吸反比时的处理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导致低分钟通气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可设的呼吸机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写说下列简写字母的中文对照及常用设置值范围 PEEP:I:E: F:Vt: FiO2:Vi: 三、名词解释 1、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2、PSV: 3、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

四、问答题 1、人机对抗的表现及处理? 2、当一患者使用呼吸机时氧饱和度下降,血气Paco2高,PH值7.25,若由您来调节呼吸机参数你会怎么调节? 3、您会从哪些方面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4、患者使用呼吸机后的观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呼吸机考试精彩试题 -

呼吸机考试试题(一) 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 A.急性呼吸窘迫 B.严重的低氧血症 C.低血 D.无明显呼吸困难 E.意识障碍,高热 2、危重病人呼吸衰竭的常见病生基础是 A.无效腔增加 B.通气不足 C.弥散障碍 D.动静脉分流 E.吸入氧浓度低 3、呼吸监测最直接的指标是 A.SpO2 B.SaO2 C.血气分析 D.呼吸频率 E.潮气量 4、机械通气病人气管插管导管气囊的压力为: A.5-10 cmH2O B.10-15 cmH2O C.15-20 cmH 2O D.≤25 cmH2O E.25-30 cmH2O 5、2型呼吸衰竭诊断是指: A.PaO2 ≤60mmHg PaCO2 ≥60mmHg B.PaO2 ≤50mmHg PaCO2 ≥5 0mmHg C.PaO2 ≤50mmHg PaCO2 ≥60mmHg D.PaO2 ≤60mmHg PaCO2 ≥50mmHg E.PaO2 ≤50mmHg PaCO2 ≥90mmHg 6、决定机械通气影响血流动力程度的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吸气末平台时间延长,使平均气道压升高 B.呼吸频率增快,呼气末呼吸停顿时间缩短,使心排血量增加 C.当吸气压力位30cmH2O,吸呼比为2:1时,心排血量减少 D.SIMV\PCV对循环的干扰较小,不致明显升高胸内压 E.PEEP对气道平均压的升高最甚 7、哪项不是呼吸机常见报警功能: A.电源报警 B.气源报警 C.漏气报警 D.压力报警 E.容量报警 8、下列哪种装置可以使吸入氧浓度接近100% A. 供氧面罩氧流量15L/min B.气囊面罩氧流量15L/min C.60%文氏面罩氧流量30L/min D.鼻导管氧流量15L/min E. 简易面罩氧流量15L/min 9、下列那个公式是正确的 A.气道压=流量/阻力+流量×顺应性+PEEP B.气道压=流量×阻力+流量/顺应性+PEEP C.气道压=流量×阻力+流量×顺应性 D.气道压=流量×顺应性+流量/阻力+PEEP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参数设置大全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参数设置大全 发布时间:2011-09-15 15:52:25 一、适应症:1.严重通气不良2.严重换气障碍3.神经肌肉麻痹4.心脏手术后 5.颅内压增高 6.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剂需呼吸支持时 7.窒息、心肺复苏9.任何原因的呼吸停止或将要停止。 二、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减少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 三、呼吸机的基本类型及性能: 1. 定容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潮气量而切换。 2. 定压型呼吸机:吸气转换成呼气是根据预调的压力峰值而切换。(与限压不同,限压是气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继续送气并不切换) 3. 定时型呼吸机:吸气转换为呼气是通过时间参数(吸气时间)来确定。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定时、限压、恒流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保留了定时型及定容型能在气道阻力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时仍能保证通气量的特点,又具有由于压力峰值受限制而不容易造成气压伤的优点,吸气时间、呼气时间、吸呼比、吸气平台的大小、氧浓度大小均可调节,同时还可提供IMV(间歇指令通气)、CPAP(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等通气方式,是目前最适合婴儿、新生儿、早产儿的呼吸机。 四、常用的机械通气方式 1. 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2. 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5%,能减少VD/VT(死腔量/潮气量) 3.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4.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管道中有持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的1/2~1/10 5. 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主要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6. 深呼吸或叹息(sigh) 7. 压力支持(pressure support):自主呼吸基础上,提供一定压力支持,使每次呼吸时压力均能达到预定峰压值。 8. 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除了调节CPAP旋钮外,一定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应使流量加大3~4倍。CPAP正常值一般4~12cm水柱,特殊情况下可达15厘米水柱。(呼气压4厘米水柱)。 五、呼吸机与人体的连接: 情况紧急或者估计插管保留时间不会太长、新生儿、早产儿、一般经口插管。其他情况可以选经鼻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 六、呼吸机工作参数的调节: 四大参数:潮气量、压力、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吸呼比)。 1. 潮气量: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毫升/公斤,而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可达10~15毫升/公斤,往往是生理潮气量的1~2倍。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进气情况、参考压力二表、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 2. 吸呼频率:接近生理呼吸频率。新生儿40~50次/分,婴儿30~40次/分,年长儿20~30次/分,成人16~20次/分。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 3. 吸呼比:一般1:1.5~2,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3或更长的呼气时间,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1。 4. 压力:一般指气道峰压(PIP),当肺部顺应性正常时,吸气压力峰值一般为10~20厘米水柱,肺部病变轻度:20~25厘米水柱;中度:25~30毫米水柱;重度:30厘米水柱以上,RDS、肺出血时可达60厘米水柱以上。但一般在30以下,新生儿较上述压力低5厘米水柱。 5. PEEP使用IPPV的患儿一般给PEEP2~3厘米水柱是符合生理状况的,当严重换气障碍时(RDS、肺水肿、肺出血)需增加PEEP,一般在4~10厘米水柱,病情严重者可达15甚至20厘米水柱以上。当吸氧浓度超过60%(FiO2大于0.6)时,如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80毫米汞柱,应以增加PEEP为主,直到动脉血氧分压超过80毫米汞柱。PEEP每增加或减少1~2毫米水柱,都会对血氧产生很大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