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质量要求与水平

浅谈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质量要求与水平
浅谈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质量要求与水平

第35卷第l 期

2007年2月江苏冶金Jiangsu MetaIIurgy VOI.35 NO.l

Feb.2007浅谈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质量要求与水平

闫梦洁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江阴 2l4430)

收稿日期:2006-ll-ll

作者简介:闫梦洁(l970—),女,工程师。电话:l392l2l09l8;E-maiI :mjyanI@https://www.360docs.net/doc/a8312878.html, 。

摘要:通过对目前国内汽车用齿轮钢的分类、技术要求分析、齿轮钢质量标准分析对比,探讨国内汽车齿轮钢的生产要求及质量水平。

关键词:齿轮钢;汽车;质量要求

中图分类号:F273.2

!"汽车用齿轮钢的概述

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的

统计资料,2005年中国汽车生产总量已达570万

辆,汽车齿轮钢材的消耗量约80万t 左右,

近几年来中国汽车产量平均每年以l0%左右的速度增长,

分析2005年汽车行业产品构成,可以发现汽车行业

增长最快的主要是重型载货车和轿车,随着轿车进

入家庭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汽车工业已进入高速发

展阶段,所以车辆齿轮越来越成为齿轮钢材最重要

的消费用户。长期以来,我国汽车齿轮钢沿用原苏

联的20CrMnTi 材质,

这种材质由于符合我国的资源具有成本低、工艺性能好、价格低的优点且可以满

足国内大多数齿轮材质的要求,所以这种材质仍占

据着中国汽车齿轮钢材的50%左右。改革开放以

后,中国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

国家引进了许多车型,相应的也引进了国外的齿轮

钢种。随着引进车型的不断增多,这些钢种在国内

市场上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经过“七五”至“十

五”国家重点的攻关项目,汽车行业和冶金行业共

同攻关后筛选出一些常用的引进钢种列入了GB /

T52l6-2004标准。#"汽车用齿轮钢的种类与发展方向按照合金系列分类,齿轮钢可分为Cr Mn Ti 系、Cr 系、Mn Cr 系、Cr MO 系、Cr Mn B 系以及

Cr Ni MO 系,分别阐述如下:Cr Mn Ti 系:主要以20CrMnTiH 为主,同时

根据不同车型、不同齿轮厂的加工工艺,20CrMnTiH 又可以分为HI 、H2、H3等不同淬透性带宽的子钢号系列。并且在原有的20CrMnTi 的基础上,一汽与有关冶金厂开发了l6CrMnTiH 、l8CrMnTiH 钢,用于小红旗轿车齿轮生产。Cr 系齿轮钢:钢种为SCr420H ,与中国GB /T52l6—85标准中20CrH 相比较,Mn 、Cr 含量均有提高,淬透性略高,用于夏利轿车、EOI538t 载重卡车变速箱齿轮。Cr Mn 系齿轮钢:钢种为l6MnCr5、20MnCr5、25MnCr5、28MnCr5、27MnCr5等牌号,主要用于奥迪、捷达、桑塔那及富康轿车齿轮,依维柯中巴车及部分引进的重型卡车齿轮。Cr MO 系齿轮钢:钢种为SCM4l5H 、SCM420H 、SCM822Hl (H2)、l6CD4、20CD4、27CD4、30CD4等牌号,主要用于标致轿车、五十铃中巴、l53中型卡车齿轮生产。Cr Mn B 系齿轮钢,品种主要是德国的ZF6(l6CrMnBH ),ZF7(B )(l8CrMnBH 、20CrMnBH )。ZF 钢是经过B 处理的Cr Mn 系齿轮钢。主要用于斯太尔重型卡车齿轮。B 在这类钢中的作用主要是形成球状BN ,

降低钢中固溶N 量,提高钢的韧性,而传统的渗碳硼钢中B 主要起提高淬透性的

作用。

Cr Ni MO 系齿轮钢:钢种主要为SAE8620H 、

SAE8627H 、SAE4320H 美国钢号及ZFIA (或

l7CrNiMO6)德国钢号,用于切诺基轿车、斯太尔卡

车齿轮。

8江苏冶金第35卷

鉴于各国资源和生产工艺条件的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应用的齿轮钢合金系列不尽相同,例如:德国采用Mn Cr系列和Cr Mn B系列(l6MnCr5,2OMnCr5,25MnCr5,28MnCr5,ZF6,ZF7,ZF7B):日本应用Cr系和Cr MO系(SCr42OH,SCM4l5H,SCM42OH,SCM822H):美国采用Cr Ni MO系(SAE86l7H,SAE862OH):法国采用Cr Ni 系(l9CN5)和Cr MO系(2OCD4,27CD4,3OCD4)钢:中国大量使用的是2OCrMnti齿轮钢。齿轮钢的技术发展方向应是,降低渗碳层表面氧化倾向大的合金元素含量,添加氧化倾向小的合金元素;控制齿轮钢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减少晶界偏析元素的含量;开发和应用喷丸表面强化技术,增加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和开发的新型齿轮钢必须满足高强度、经济性、生产性等多种要求;由于制造齿轮时需进行大量的切削加工,需要开发易切削齿轮钢。

!"对汽车齿轮钢的质量要求

齿轮钢不但要有良好的强韧性、耐磨性,承受冲击,弯曲和接触应力,且还要变形小、精度高、噪音低。通常,高质量水平的齿轮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末端淬透性带窄,离散度小;纯洁度高;晶粒细小均匀。此外,良好的加工性能(包括冷、热加工性和易切削性)也是齿轮行业所关心的重要指标。

!.#"末端淬透性

用末端淬透性来代替以往的机械性能检验是评价齿轮钢质量的重大进步。末端淬透性的稳定与否对齿轮热处理后变形量的影响很大,淬透性带宽度愈窄,离散度愈小,愈有利于齿轮的加工及提高其啮合精度[l]。中国现行的GB/t52l6—2OO4《保淬透性结构钢》标准中的淬透性带“带宽”水平与美国、德国的H钢(HH钢、HL钢)标准水平基本上是相当的,例如在J9和Jl5处,一般都限制在lO ~l2HRC范围内波动。而HH、HL钢的带宽一般都限制在7~8HRC范围内波动。

表#"国外某些企业标准的淬透性带宽

公司钢系带宽/HRC典型钢号德国大众MnCr56~8l6~28MnCr5 ZF CrMnB7~8ZF6、ZF7日本小松CrMO8SCM42OH、SCM822H

CrNiMO5SNCM42OH

美国休斯公司CrNiMO8SAE862OH 表2是国内外某些企业标准的“带宽”水平,由表2可见,其“带宽”要比相应的国家标准严格得多。根据国内齿轮钢用户提出的要求,如一汽、上汽、庆铃股份等,由于其采用了先进的齿轮加工工艺,取消了磨齿工序,因此其个别钢种的淬透性带宽只有3 ~5HRC,比国外企业标准还严。

!.$"钢中氧含量及夹杂物的要求

氧含量对齿轮疲劳寿命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日本对Cr、Cr MO、Cr Ni MO渗碳合金钢的氧含量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曾做过实验,当氧含量从25>lO-6降到lO>lO-6以下时,其疲劳寿命可以数倍的增加,中国对SCM42OH、2OMnCr5等引进钢种也进行过脱气和不脱气的对比实验,证实脱气齿轮钢疲劳寿命可提高5O!以上。

由于工业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其齿轮钢的氧含量普遍较低,l986年开始至今我国分别从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国进口的齿轮钢其氧含量波动在(7~l8)>lO-6。中国电炉单炼的2OCrMnti氧含量水平约(3O~4O)>lO-6,电炉+LF炉双炼法生产的齿轮钢氧含量约25>lO-6,经VD真空处理后可达到2O>lO-6以下。为了适应齿轮钢的新要求,各钢厂经技术改造,生产的齿轮钢纯净度也达到较高水平,大大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目前齿轮行业标准已将汽车用齿轮钢的氧含量规定为<2O>lO-6,而很多采用LF+VD或LF+RH精炼处理的特殊钢厂家,已可以将齿轮钢的氧含量控制在l5>lO-6以下。

非金属夹杂物中B、D类夹杂对齿轮的疲劳寿命影响非常大,这两类夹杂物也与氧含量有关,同时与非金属夹杂物的尺寸及分布有很大关系。目前要求B类夹杂不大于2级,D类夹杂不大于l级。A类夹杂对齿轮钢的疲劳寿命影响不大,并且随着易切削齿轮的发展,钢中对硫含量的上、下限都提出了要求,因此齿轮钢今后对A类夹杂的数量、形态及分布提出要求。C类夹杂为硅酸盐类夹杂,由于冶炼装备的变化,目前国内大多数特钢厂都可以达到l级以下的水平。

!.!"晶粒度

晶粒尺寸大小是齿轮钢的又一项重要指标,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度对稳定钢材的末端淬透性,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的变形量,提高渗碳钢的脆断抗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粗粒的晶粒使渗层碳浓度相对增高,导致脆性增加,使弯曲强度下降,齿面容易剥落。如果出现混晶,有可能使齿牙之间的热处

第1期闫梦洁:浅谈中国汽车用齿轮钢的质量要求与水平9

理变形失去规则而无法配对。晶粒细化主要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细化晶粒元素如Al,Ti,Nb等来达到。为此国内外都在为细化晶粒度积极攻关[2]。

目前我国齿轮钢的晶粒度级别一般要求5~8级,而日本特别强调渗碳齿轮钢的晶粒度应不粗于6级,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从目前某些引进齿轮钢来看,混晶现象极易发生,这就要求钢厂和齿轮厂在工艺上积极采取措施,共同攻克这一难题。国内外对细化晶粒都十分重视。现在倾向一致的看法是:控制A1含量为0.020%~0.055%,同时,配以一定的氮含量0.010%~0.018%,使之形成AIN 起钉扎作用,可阻止晶粒长大。

3.4 加工性和易切削性

随着齿轮加工线的自动化,为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许多国家正在研究使用易切削的齿轮钢。在法国和德国标准中,有许多硫有下限要求的钢号,其硫含量一般只有0.020%~0.035%,而不是原先概念中硫越低越好的思路。这些钢比我国国标GB8731-88易切削结构钢技术条件中的硫含量(最低的S=0.04%~0.08%,最高的S=0.23%~ 0.33%)低得多。显然仅按常规的冶炼方法来提高易切削性仍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通过合适的冶炼工艺以改善硫化物的形状及其分布状态来达到。另外,通过钢材锻轧后的空冷处理,防止粒状贝氏体的出现,改善金相组织,也是提高切削性能的有效途径。

3.5 带状组织

钢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选分结晶的作用,在钢坯凝固横向及纵向上都会造成成分的不均匀性,在轧制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成分偏析会形成组织(铁素体与珠光体)的层状分布即带状组织,严重的带状组织在齿轮热处理后不但增加变形,而且齿轮在渗碳处理后使齿高各部位的显微硬度造成差异,影响齿轮的疲劳寿命。钢种的不同,带状组织的级别的严重程度不同,Cr-MO、Cr-Ni-MO钢带状组织较其它钢种严重,由于带状组织不易消除,齿轮厂一般要求带状组织小于3级。模铸材由于等轴晶区比连铸材大,其成分的均匀性较连铸材好,带状组织较轻,只要控制好浇注温度及速度,大部分炉号能满足小于3级的要求,而连铸材达到该要求相对要难的多。解决带状组织的根本在于减少成分的偏析,加上与轧后适当的冷速相结合。

3.6 其它方面

因为Si在渗碳层中最易导致内氧化形成“黑色网状组织”缺陷,使疲劳寿命急剧降低。因此渗碳齿轮钢有降低钢中[Si]含量的趋势(Si<0.12%),同时也加快了齿轮的渗碳速度。Ti在钢中与N、C 生成尖、棱角且非常硬的Ti(C、N)化合物,轧制时不变形并在其与基体之间造成裂纹。因此对齿轮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所以齿轮钢不宜加较多的Ti 细化晶粒或防止混晶,推荐采用A1或加少量Nb细化晶粒。

4 目前汽车齿轮钢的生产标准

4.1 各国汽车用钢的国家标准及质量要求

汽车用齿轮钢都为保淬透性结构钢,各国保淬透性结构钢标准及质量指标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保淬性用钢标准与ISO、DIN标准相近,都有宽带与窄带之分,中国的保淬透性用钢标准还略严于其它国家的标准。

4.2 汽车齿轮行业标准及国内外主要齿轮企业要

求齿轮钢的标准与质量要求

GB/T5216及国外的保淬透性用钢等基础性标准,对钢中氧含量不要求且淬透性带较宽,不能较好的满足齿轮行业对齿轮加工的要求,2004年齿轮行业协会公布了CGMA001—1:2004《车辆齿轮用钢技术条件》和CGMA00-2:2004《车辆齿轮用钢市场准入条件》,在这两个标准中,明确了汽车齿轮钢的氧含量应<20ppm,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应满足:A 类细系<2.5级,粗系<2.5级;B类细系<2.5级,粗系<2.5级:C类细系<2.0级,粗系<2.0级;D 类细系<2.5级,粗系<2.5级。晶粒度应>5级。

表3为国内外主要齿轮加工企业对汽车齿轮钢的质量要求。

16江苏冶金第35卷!"国内外齿轮钢的实际生产水平

根据实物检测的结果,国内外汽车齿轮钢的生

产水平如下表4。

表#"汽车齿轮钢国内外水平的对比

汽车齿轮钢检测项目氧含量

/10-6

淬透性带宽/HRC

非金属夹杂物

(级)

带状组织

(级)

国外先进水平<12<6

!

T

<1.5,!H<1.5

(含S易切削齿轮钢S:0.020~0.030%时:!

T

<3.0,

!

H

<1.5)

"

T

<2.0,"H<1.0;#T<1.0,#H<1.0

$

T

<1.0,$H<1.0

<2.5

日本

(Cr MO系列)6~123~5

!

T

<1.5,!H<1.0

(含S易切削齿轮钢S:0.020~0.030%时:!

T

<2.5,

!

H

<1.5)

"

T

<1.5,"H<1.0;#T<0,#H<0

$

T

<1.0,$H<0.5

<2.0

德国

(Mn Cr系列)8~124~6

!

T

<1.5,!H<1.0

(含S易切削齿轮钢S:0.020~0.030%时:!

T

<3.0,

!

H

<1.5)

"

T

<1.5,"H<1.0;#T<0,#H<0

$

T

<1.0,$H<0.5

<2.0

美国

(Cr Ni MO系列)8~124~6

!

T

<1.5,!H<1.0

(含S易切削齿轮钢S:0.020~0.030%时:!

T

<3.0,

!

H

<1.5)

"

T

<1.5,"H<1.0;#T<0.5,#H<0

$

T

<1.0,$H<0.5

<2.0

国内齿轮钢较好水平(Cr MO及Cr Ni MO系列)

<15

平均12

5~7

!

T

<2.0,!H<1.0

(含S易切削齿轮钢S:0.020~0.030%时:!

T

<3.5,

!

H

<1.5)

"

T

<1.5,"H<1.0;#T<0,#H<0

$

T

<1.0,$H<0.5

<3.0

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目前齿轮钢的生产水平已达到国外先进的水平,但比起日本、德国、美国生产的齿轮钢还有一些差距,特别是在带状组织的控制上。

$"结论

由于引进车型增多,目前我国汽车齿轮钢已发展成Cr Mn Ti及Cr MO、Cr Ni MO、Mn Cr、Cr Mn B并存的状态,质量要求也与国外汽车厂

基本相同,随着国内特钢精炼、真空脱气、连铸水平的提高,汽车用齿轮钢在淬透带的控制、氧含量、晶粒度、非金属夹杂物、带状组织等方面已基本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联舫,李怀明.汽车用齿轮钢的现状与发展[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6,11—12:6—10.

[2]董瀚,惠卫军,等.汽车用合金结构钢进展[M].汽车工艺与材料,2004,6:16—25.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摘要]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现状的分析,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汽车品牌只有拥有独立的品牌,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主动权,不受外资的限制。因此,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提出几方面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现状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不少重点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中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4.85%。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外品牌,这类品牌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国内合资企业只有使用权,一般是

中国汽车零部件钢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

汽车零部件钢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与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4) (1)主要法律法规 (4) (2)产业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概况 (8) 1、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情况 (8)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 (8)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 (11) 2、汽车车轮行业基本情况 (12) (1)钢制车轮 (13) (2)钢制车轮的分类与比较 (15) (3)全球钢制车轮行业 (16) (4)我国钢制车轮行业 (18) 三、行业竞争状况 (23) 1、钢制车轮市场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23) (1)全球钢制车轮市场的竞争格局 (23) (2)中国钢制车轮市场的竞争格局 (24) 2、国内车轮行业的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24) 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25) (1)技术壁垒 (25) (2)营销渠道壁垒 (26) (3)资金及经济规模壁垒 (27)

4、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27) (1)市场供应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27) (2)市场需求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28) 5、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32)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2)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2) (1)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带动钢制车轮行业的快速发展 (32) (2)跨国汽车公司的全球采购策略为中国钢制车轮生产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 (33) (3)钢制车轮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33) (4)钢制车轮生产中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高了本行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4)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4) (1)企业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落后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瓶 颈 (34) (2)成本上升及下游整车行业压缩成本对本行业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35) 五、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35) 1、钢制滚型车轮行业技术水平 (35) (1)新型钢材的运用 (35) (2)新工艺的运用 (36) (3)新开发工具的运用 (36) (4)新款式的开发 (36) 2、我国钢制滚型车轮行业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36) (1)车轮生产用钢材上的差距 (37) (2)车轮生产技术及装备上的差距 (37) 3、钢制滚型车轮的技术特点 (38) 六、行业的经营模式 (38) 七、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39)

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 王理平

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王理平 发表时间:2019-10-18T10:55:26.0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王理平 [导读] 摘要:涂装是运用到汽车车身以及汽车零部件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把特定的液体物质或是粉末状物质在其表明涂抹均匀,而涂装的质量则是根据涂层表面的光滑度、光泽程度,完整性以及鲜艳度等来判断。 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0 摘要:涂装是运用到汽车车身以及汽车零部件的一种技术,它主要是把特定的液体物质或是粉末状物质在其表明涂抹均匀,而涂装的质量则是根据涂层表面的光滑度、光泽程度,完整性以及鲜艳度等来判断。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对汽车涂装的要求也不断上升。相关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汽车涂装的质量,让汽车在市场中的价值更高。但在实际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汽车的涂装质量,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够让汽车的涂装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汽车涂装;质量;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1汽车装涂过程的质量控制 1.1人员 在新的员工进行操作之前,要对其进行系统完善的培训,让他们具备较好的技能以及较强的质量意识,对公司的已有员工也要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涂装的过程中,员工之间要相互监督,并且定期对相关的质量检测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反馈,从而加强员工对质量的重视以及对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 1.2设备 先进完善的设备是确保汽车涂装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汽车在生产的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设备较多,为了确保质量,要在生产之前对每台设备都进行检测,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对设备定期的进行维修检查,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转。 1.3工艺文件 涂装工作的基础就是相应的工艺文件,要保证涂装的质量就需要对每一个工位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说明书,更甚者对有的工位的环境也要有相应的指标规定,比如温度、湿度等。要确保每一个员工进行的工作时对所要进行的操作有详细的了解,而且有相应的依据作为参考,避免员工因为没有依据导致质量存在问题。 1.4环境 在进行涂装的时候,环境对质量的影响也较大,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是光照度,进行涂装操作区域的光照系统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并且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对涂装操作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严格控制,在不同的季节要把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调整为合适的参数;对涂装操作区域的环境卫生要严格控制,必须保证在涂装的过程中,所工作的区域干净,对车间的卫生要注意,定期进行全面打扫,这样才能避免在涂装的过程中汽车受到操作环境的影响而导致质量下降。 1.5过程监控 要保证涂装的质量,就要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把控,第一可以从事前预防进行,在事情未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办法;第二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改正;第三在事后要进行检验,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 2分析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因素 2.1预处理 要想有效提高汽车的耐腐蚀度,必须在汽车喷漆前进行车面预处理,才能够确保涂料良好附着在机体表面。但是由于我国该项技术发展较晚,只是在近几年才得到了质的飞跃,部分发达国家有效掌握了汽车预处理工作,也极为重视预处理,尤其是磷化质量,但是相比较我国而言,磷化质量处理技术企业发展并未成熟,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理化质量指的是磷化液性能,由于汽车金属表面存在的油污或者是锈渍会对磷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2.2涂料 当前我国大部分涂料主要是醇酸树脂或氨基为原料,但是国外的发达国家主要是以丙烯酸为原材料,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涂料质量与效果差强人意,进口涂料既能够确保质量,也能够确保具有高效耐腐蚀性以及良好光泽度。所以相比较国外汽车涂装行业,我国涂装行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我国部分涂装行业从国外引入先进的生产配方与工艺,但是使用效果仍然是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原产料质量不能达到相应指标,监督施工与技术管理方面也较为滞后,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各类因素都会导致电泳工艺参数难以满足相关要求。 2.3人员素质 当前汽车涂装线呈现自动化发展趋势,所以必须要具有一定数量且具有完善知识结构与较高技术素养的专业人员,有效监控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同时能做到使用、保养、维护、维修设备。由于国外的工人主要是从职业技术院校毕业,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经验,但是我国汽车涂装线自动化程度较低,人为因素对于汽车涂装质量的影响较为突出。例如人工喷涂面漆时,由于操作水平较低,缺乏较强的质量意识及可能会造成返喷,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涂装质量,甚至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汽车涂装质量影响因素控制策略 3.1提高汽车磷化质量 要想有效改善汽车涂装质量,必须加强预处理,切实提高磷化质量,确保复合漆膜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增强附着力,就必须增高磷化膜的P比。一般情况下可以应用低锌磷化增加磷酸根浓度,进一步提高P比。也可以在磷化液中加入金属离子,提高锌盐磷化性能。应用科学先进的设备有助于完善整个工序,提高涂装流程的工序精准度。 3.2有效改善涂料质量 应当有效开发中厚膜、厚膜阴极电泳涂料有助于提高车内的表面光整度、半封闭结构的腐蚀性。由于普通的阴极电泳漆涂后性较差,容易产生缩编或者是挂流现象,所以必须有效结合国外先进的发达技术以及电泳涂料研究,可以逐步提高面积档次。例如有的汽车对于涂层质量要求较高,丙烯酸涂料是新型的涂料,虽然价格较贵但是性能优良,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途。我国的双虎牌丙烯涂料具有较好的保光性,也可以有效替代氨基涂料,不仅能够提高面积档次,也能够增加面积颜色,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中国汽车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行业排名世界第一赶超美国 ? 中国汽车行业突飞猛进,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强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昨日发布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统计结果:去年国产汽车产销突破1350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乘用车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商用车总体呈良好表现。2009年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2009年美国新车销量为1043万辆,比2008年销量减少了280万辆。这也是中国首次正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 轿车对车市贡献度56% 统计显示,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乘用车产销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乘用车销售首次超越千万辆门槛;商用车产销340.72万辆和331.35万辆,同比增长33.02%和28.39%,结束了去年以来出口下滑导致销售低迷的状况,从工程用车恢复增长之后,商用车全行业也得到了好转。 2009年轿车对车市的贡献度达到56%,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和吉利销量位居前十。从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国汽车产销连续十个月达到百万辆水平,主要是受《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的影响,在减免购置税、汽车下乡、淘汰黄标车等政策出台后,汽车市场开始复苏。 乘用车成车市增长主力 美国汽车调查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近期美国车市有所复苏,但从全年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个长期的世界第一汽车消费大国继2008年汽车销量大幅萎缩之后,2009年继续下滑至1043万辆,比2008年减少近280万辆,同比下降21%。 按车企来看,2009年上汽集团继续一马当先,全年销量272万多辆,一汽集团194.4万辆,东风汽车189.8万辆,重组后的长安汽车186.3万辆。四大集团总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在轿车企业中,上海大众以72.8万辆的销量夺得年度总冠军,上海通用以不足1000辆的差距紧随其后,一汽大众以66.9万辆的销量位居季军。 乘用车已成为车市增长的主力。中国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最后一个月,国内乘用车销量高达111万辆,同比增长84.8%。由于小排量乘用车今年购置税的优惠幅度有所减小,不少车企对今年的市场不放心,在去年底车市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突击生产销售,不少生产线在去年12月份基本24小时运转。 今年产销或超1640万辆 对于本月初车市稍显平淡的现象,业内人士称不用担心,因为春节前夕历来是乘用车销售的火爆期,预计车市会先冷后热。如果今年没有不利政策出台,国际油价仍维持在85美元以下,国内汽车产销或将超过1640万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表示,国内汽车平均单价相对较低,税后为13万元人民币,而美国接近3万美元。从汽车销售总收入来比较,中国与美国还有一定差距。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汽车保有量仍然很低,巨大的购买潜力陆续变成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预计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十年里仍将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我国目前只能说是全球产销量第一,还没有成为全球汽车强国,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开发水平与世界汽车强国还有一些差距。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去年12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总体保持稳定,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价格均呈稳中略涨态势。

浅谈汽车涂装漆膜缩孔的防治

浅谈汽车涂装漆膜缩孔的防治 摘要:本文讲述漆膜缩孔形成机理,通过对中面涂漆缩孔防治案例分析,得出原因并针对性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为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缩孔问题提供思路。 关键词:漆膜;缩孔;案例分析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变化,对汽车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高光泽、高硬度、高品质、长久的防腐性成为涂装制造业追求的目标。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涂装工艺、涂装管理、涂装材料的制约,漆膜品质的过程控制难免有疏漏,这将直接影响车间的直行率,造成车辆滞留无法交车。下面简述一下影响直行率的漆膜弊病之一-缩孔。 2 缩孔形成机理 缩孔被认为在漆膜表面由一个中心点出发,在涂层表面形成圆形凹陷,其边缘多半微拱起。 缩孔的形成主要分为两种: (1)密度梯度引起:干燥成膜过程中,表面溶剂挥发,表面聚合物的浓度增高,涂料粘度增高,都会导致表面张力和表面密度超过本体,形成凹陷; (2)表面张力梯度引起:由于涂料组成的变化和温度变化导致表面张力不均,流体由低表面张力处流向高表面张力处,结果在流体表面形成凹陷。 3 案例分析 下面对遇到的几种缩孔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 某涂装生产线,2012 年6 月在生产过程中,电泳车身烘干后,在ED打磨工位发现车身出现批量缩孔现象,需要大面积打磨处理,严重影响生产车间的直行率,使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对此工艺技术人员及材料供货厂家立即展开了调查: 根据缩孔产生的时间段,我们进行了流水线各阶段的试验排查 1 工艺参数 根据经验前处理-电泳的质量缺陷常伴有各槽体工艺参数的不稳定或异常现象,对此我们专门对前处理-电泳各槽体的工艺参数进行排查发现:○1当班次脱脂各参数完好;○2当班次电泳各参数完好。 2.进行对比排查 ○1用ACT板在倒水1进行刮板进行电泳,分别排查电泳工序及烤房的影响 结果:随线烘烤和实验室烤箱烘烤电泳试板无明显区别,排除烤房对车身污染造成缩孔的影响。 ○2用现场随线进行磷化,倒水1摘下,用颜料、树酯、纯水在实验室进行配槽,用现场磷化板和ACT板分别进行电泳

涂装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2013/1/12 质量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 汽车涂装

涂装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 汽车涂装工艺中,面漆是最后一道工序,有些面漆常温干燥,还有些面漆则需经120℃或150℃烘烤后才能干燥。 面漆完成后发现问题是最令制造者头痛的,下面根据实际生产中积累的实例,对一些典型毛病作一浅析。 面漆经烘烤后发现起泡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其一,底漆下面的基材上有油污,烘烤后,在原子灰层和底漆之下出现气泡,刮下后,可见原子灰和底漆结合良好,底漆下有明显的油点污迹。此种情况多发生在手工喷底漆的场合,预防办法是喷涂底漆前加强前处理,保证涂前工件无油污。其二,把气泡刮开后,发现原子灰层和基材上都有一层底漆,气泡产生在底漆中,这种情况是因底漆涂层太厚,没有干透造成的。不言而喻,预防措施是底漆厚度要适当,必须等底漆干透后方可涂刮原子灰。当然,劣质底漆也可造成同样的问题。 一、面漆烘烤后出现针孔和凹陷这里讲的“针孔”,常见的是形似火山口的针孔,大小不一,零散分布,无一定规律。在原子灰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问题,一般是因为原子灰涂刮和打磨技术不良,砂眼没有处理好。前文说过,刮第一遍灰时,由于涂层厚,涂刮面积大,很难避免砂眼,只要涂刮到位,打磨到位,这些砂眼基本上都会暴露出来,只要吹净浮灰,第二遍刮灰时加以注意,是可以消灭绝大部分砂眼的。而第二次打磨后刮第三次灰时,即收光时,重点是找砂眼,因而只要对涂刮工人加强培训,加强管理,特别是质量意识教育和把关,是能够避免的。另外,涂刮工具也对“针孔”的产生有相当影响。求省事一次涂刮过大面积,特别是刮二遍灰时仍然一下子刮很大面积,且涂层又较厚,必然会造成大量针孔。漆膜凹陷一般是空气中落尘造成的,这和喷涂环境及气源是否经过净化有关。 二、“起痱子”面漆烘烤后,成片出现细小针孔,俗称“起痱子”。造成起痱子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气候过于潮湿,打磨好的工件表面吸附了相当量的水分,特别是涂到原子灰的部位又是水磨的,而表面较未刮灰的表面粗糙,吸附水分相应要多些。喷上面漆后,微量水被封闭在漆膜下,一经烘烤,水分体积急剧膨胀,而冲破漆膜形成“起痱子”。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建议喷面漆前,用热风对工件表面进行吹风,但要注意,热风吹后要待工件冷却到常温方可喷面漆。二是喷完面漆后,未等溶剂充分挥发就进入烘房,这样,由于面漆表面很快封闭,残留的溶剂只好冲破漆膜逸出形成“痱子”了。此外,面漆与溶剂配合、面漆质量等一系列因素也会形成“痱子”。 原子灰在汽车涂装中的正确使用 一、.原子灰的构成原理构成主灰的是特殊之制造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树脂约占主灰的40 其它成分是经过特殊筛选的多种足够细度的粉状填料、颜料、助剂等。固化剂的有效成分是有机化合物如过氧化环已酮、过氧化苯甲酰等。其它成分是起增塑作用的适量溶剂、少量填料、颜料和助剂等。原子灰的固化过程是游离基共聚反应过程。当主灰和固化剂混合后固化剂迅速分解放出游离基从而迅速引发聚酯中的双键与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共聚反应直至聚酯中的双键和苯乙烯的双键度被消耗掉方才停止。随着固化反应得进行原子灰中的树脂分交联成网状结构而填料则被包裹在树脂网中。原子灰固化后加热也不熔化 但高温可以破坏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即属于热固性的。 二、.原子灰的几个主要的特点 A.使用方便仅需混合均匀即可涂刮。 B.固化过程没有其它小分子副产物内外一起固化因此强度高。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中国汽车发展史简介 摘要 (2) 关键字 (2) 前言 (2)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3) 二、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历史 (4) 三、中国与发达国家汽车差距 (7) 四、中国汽车发展展望 (8) 五、参考文献 (8) 摘要:时下,对于居住在都市和乡陌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汽车作为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已再是什么新奇之物了,但是对中国汽车历史的经过却少为人知,本文对中国汽车自古及今的历史简单介绍,并综合中外汽车的现状略加分析,了解中国汽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关键字:座驾中国汽车汽车历史现状差距发展 一、汽车的原始概念――座驾 座驾,意即有人坐有人驾驶的代步工具。 每天迎着晨曦,眺望满街的车水马龙,汽车像蝗虫一样塞满了街道,开车的,乘车的满脸焦虑,汽车已经主宰了交通工具市场。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车”的世界里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车代步发展到如今,是否还可以激发起人们对车的怀旧情结?那些原始和落后的交通工具,伴随乘车人、拉车人那份怡然自得的心理却又是十分难得的。 在所有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都具有时代个性,代表着一种文化背景和品位。从它的由简到繁、由人(畜)力到机械、由慢到快……我无法考证其“车”的沧桑巨变,据说在我国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时英雄好汉驰聘沙场是骑马,留下了几多惊险神话。后来皇上出游或战争需要,人们发明马(或牛、驴)拉的两轮车,这可从兵马桶的出土和许多古迹壁画上可以证实。《苟子“解蔽》:“奚仲作车”。“奚仲,夏禹时车正。黄帝时已有车服,故谓之轩辕”。轩,就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帐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啸嗷东轩下”、“月上轩而飞光”的情境是多么令人景仰。杜牧《阿房宫赋》: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车骑塞巷,宾客盈座”,又是另一般场景。辒,乃古代兵车之一种,四轮车,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又能往来运土填堑,以攻城为主要任务。辒车,是古代一种卧车,据说秦始皇在外驾崩,就是用辒车运回宫的。辎车,则是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既可载物,又可作卧车。《后汉书》载:“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不由入想起杜甫《兵车行》里车辚辚,

汽车修理技术总结

汽车修理技术总结 篇一:汽车维修技师技术总结 技术能力总结 一、本人于年月从分配到,从事汽车驾驶和修理工作,经过三十几年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近几年来为使企业能得到较好发展,我始终在管理上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以安全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方针。根据现代车辆更新快、配臵多、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经常在维修第一线,了解摸索各款车型结构共同性、特症性。了解学习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特约维修厂的学习培训考试。为保证维修质量可靠性、安全性,本人还取得了车辆维修总质检员资格证书。现代车辆维修诊断已从过去传统听、摸、看,个人维修经验已相当部份转到现代维修设备的诊断。为提高维修设备的使用率、准确率,本人自已学习和掌握了:动力控制单元检测仪、动力示波仪、自动波箱清洗检测仪、四轮动平衡仪、电喷嘴检测仪、空调灌氨回收检测仪等。利用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益及准确率,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技术上升级、保养,以保证这些设备使用可靠性。 二、本人长期工作在厦门市仙岳医院维修厂,在维修市

场激烈竟争中、在公司初期的几间工棚,传统的钣手、锤子、台虎钳、氧化乙炔为工具设备发展状大成为今天在厦门市区有一定规模影响、现代维修设备的维修厂。实际上也是伴随着自已从一个基层学徒工到今天在厦门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维修技术能手。多年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经常为完成客户交给的车辆维修任务、特别是为解决车辆在维修中的疑难故障,常常是工作到深夜,直到排除 故障才感到是一种工作中的解脱及成就感。由于自身这样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多年来主管着公司技术、质量工作。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对质量是一丝不苟,对带新人徒弟是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多年来自已带的徒弟可以讲是“桃李满天下”不少徒弟现在是市区各维修厂技术骨干,并有不少已成功到外地进行创业。 随着现代车辆使用自动波箱比例越来越多,它的故障也在体现,主要反映在加速比较滞后,常规的用自动波箱清洗机进行不折检清洗重换波箱油,有的有效果有的无效果。如进行更换波箱又过于昂贵,由于自动波箱结构较为复杂,而波箱折检维修、清洗在当地又是一个空白,而过去有折检后维修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一般都是送到福州、广州维修。根据这一现象,本人总结过去折检维修经验,找出规律、反复折检抬上抬下安装路试,花费了不少心血、度过了不少不

浅谈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从无到有、从仿制国外到拥有自己的品牌,我们完成了伟大的飞跃。众所周知,汽车的动力来自于发动机,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现在的汽车发动机不仅注重汽车动力的体现,更加注重能源消耗、尾气排放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方面,使得人们在悠闲的享受汽车文化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关键词:自主品牌;汽油机;先进技术;发展趋势 一、我国汽车的历史 1931年5月31日,在张学良的支持下,辽宁迫击炮厂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民生牌”75型1.8吨载重汽车。这辆车除少数部件如发动机曲轴等,是委托国外厂家依照本厂图样代制外,其余部件均由本厂自制。这是我国试制的第一辆国产汽车。 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 1985年3月,由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拍板的国内首个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正式成立。 1986年3月25日至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入“七五”计划。 1991年2月8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投资42亿元,中德双方持股比例为6:4。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诞生。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一举超越美国,称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汽车全年产销分别为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经过十年高速发展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中国著名的汽车品牌有:上海汽车,上汽的自主品牌叫荣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其旗下的自主品牌有奔腾系列和红旗系列;东风汽车集团,其旗下的自主品牌是风神系列;广州汽车集团,其旗下的自主品牌叫广汽传祺;长安汽车集团,其旗下的自主车型为长安悦翔,这些都属于国营企业。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民营汽车企业包括:吉利、比亚迪、长城等。 二、我国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美国权威汽车杂志《Ward's Auto World》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

中国汽车用钢材深度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用钢材深度分析报告 新闻出处:中国矿业联合会发布时间: 2006-10-19 09:00 汽车用钢品种构成 汽车用钢品种主要包括钢板、优质钢、型钢、带钢、钢管、金属制品等。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钢铁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用钢中的板材(包括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镀层板)是生产汽车的最主要原材料,发达国家板材产量的50%以上是供应给汽车制造厂的。目前,全球汽车制造业在全球所消费的钢材已超过了1亿吨,加上生产汽车部件所消费的钢材,全球每年仅汽车行业消费的钢材就超过1.5亿吨。用于制造汽车的钢板简称汽车板,制造一辆轿车约需使用薄钢板600~800kg。根据汽车板的使用部位是否暴露在外,又可将它分为汽车外板和汽车内板。其中,汽车外板是汽车板中生产难度最大的产品,通常采用德国标准称之为“O5”板,它要求表面无缺陷,同时还要具有一般汽车板所要求的优良冲压成型性、焊接性及耐蚀性。为解决腐蚀问题,新型的镀层钢板应运而生。目前,汽车制造业规定的汽车车体表面涂层耐蚀为5年、车体穿孔耐蚀为10年。为了保证人员的乘车安全,要检验汽车的安全性,作为主要手段之一的实车正面碰撞破坏性实验是国际上的通用做法,这也检验了汽车板的性能,对汽车板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虽然新材料将取代部分汽车用钢,但钢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汽车最主要的原材料,并长期稳定在60~70%的比例。钢铁是汽车安全、长寿及低成本的关键。当前全球汽车工业正积极寻求减轻汽车自重的方法和途径。汽车工业用来减轻汽车自重的先进的高强度钢材主要用于汽车外壳和结构件,并和轻金属进行竞争。同时,夹层钢板也是改善刚度减轻汽车自重的另一种材料选择。据预测,未来几年内,高强度钢在汽车中的应用将迅速增长,,年增长率达到5%。有人预计,到2010年,在通用汽车公司车身所用的材料中,双相钢可能占约45%,中强度钢约33%,低碳钢和马氏体钢各占约10%。 中国汽车板生产企业情况 自2002年起,宝钢已实现向南京菲亚特、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汽车、广州本田、风神汽车、东南汽车、长安汽车、四川丰田及国内各

汽车维修技师技术总结

汽车维修技师技术总结(总 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技术能力总结 一、本人于年月从分配到,从事汽车驾驶和修理工作,经过三十几年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近几年来为使企业能得到较好发展,我始终在管理上贯彻执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以安全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方针。根据现代车辆更新快、配置多、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经常在维修第一线,了解摸索各款车型结构共同性、特症性。了解学习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特约维修厂的学习培训考试。为保证维修质量可靠性、安全性,本人还取得了车辆维修总质检员资格证书。现代车辆维修诊断已从过去传统听、摸、看,个人维修经验已相当部份转到现代维修设备的诊断。为提高维修设备的使用率、准确率,本人自已学习和掌握了:动力控制单元检测仪、动力示波仪、自动波箱清洗检测仪、四轮动平衡仪、电喷嘴检测仪、空调灌氨回收检测仪等。利用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益及准确率,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技术上升级、保养,以保证这些设备使用可靠性。 二、本人长期工作在厦门市仙岳医院维修厂,在维修市场激烈竟争中、在公司初期的几间工棚,传统的钣手、锤子、台虎钳、氧化乙炔为工具设备发展状大成为今天在厦门市区有一定规模影响、现代维修设备的维修厂。实际上也是伴随着自已从一个基层学徒工到今天在厦门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维修技术能手。多年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经常为完成客户交给的车辆

维修任务、特别是为解决车辆在维修中的疑难故障,常常是工作到深夜,直到排除故障才感到是一种工作中的解脱及成就感。由于自身这样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多年来主管着公司技术、质量工作。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对质量是一丝不苟,对带新人徒弟是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多年来自已带的徒弟可以讲是“桃李满天下”不少徒弟现在是市区各维修厂技术骨干,并有不少已成功到外地进行创业。 随着现代车辆使用自动波箱比例越来越多,它的故障也在体现,主要反映在加速比较滞后,常规的用自动波箱清洗机进行不折检清洗重换波箱油,有的有效果有的无效果。如进行更换波箱又过于昂贵,由于自动波箱结构较为复杂,而波箱折检维修、清洗在当地又是一个空白,而过去有折检后维修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一般都是送到福州、广州维修。根据这一现象,本人总结过去折检维修经验,找出规律、反复折检抬上抬下安装路试,花费了不少心血、度过了不少不眠之夜,终于较好地解决这一故障,也得了市场、客户的认可好评。 宝来1.8T轿车01M自动变速箱常见故障及实例分析 案例1 换挡冲击 1.现象:车主讲述,该车在2档换3档时有冲击,并且需要加到3500转以上才能挂上三档

浅谈我国汽车的消费观念

浅谈我国汽车的消费观念 【摘要】随着中国汽车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内外汽车业的激烈竞争不断加剧。为了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汽车生产厂商除了要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品牌、服务以外,还要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有很好的掌握,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我国购车人的消费观念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汽车消费心理;面子主义;实用主义;个性化需求 【正文】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营销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非常简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他认为,购买者行为模式一般由三部分构成,通过以下方式发生作用,外界刺激对购买者产生影响,导致购买者的反应。由于购买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在其内部完成的,既看不见又难为人知而被誉为“黑箱”。因此营销人员最感兴趣的是消费者对于自身产品安排的营销刺激会如何反应?能够真正掌握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特色、价格、广告要求等反应的公司,将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汽车企业们也纷纷尽力研究“黑箱”的究竟,研究消费者的汽车消费心理,争取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分得更多的“蛋糕”。本文就我国购车人的消费观念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研究中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的观念,可以从深刻影响国人消费观念的中国传统文化谈起。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沉淀下来的,对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比如讲究中庸之道、注重人论、看重面子、重义轻利等。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国人的消费观念,导致了国人在消费时具有消费行为上的大众化、品牌意识比较强等消费观念特点。在汽车消费上,体现出了以下的传统消费观念:一是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被孔子的中庸之道思想禁锢几千年的中国人,大部分消费者一时还是以中庸奉为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凭借中庸赢得消费者青睐的车型枚不胜举,最典型的就是凯美瑞,它本着中庸的设计成为中高级市场上称霸一方的霸主,以两年30万辆的骄人成绩向世人亮出了它中庸才是走向成功的硬道理。因此中庸成为人们最能接受的一种朴实风格。 二是崇尚名牌。一些在网上发帖子力挺自主品牌的网友,购车时第一选择依然是洋品牌;一些人只是由于购车款不够多,才不得不去购买价格便宜的多的自主品牌经济型车。中国消费者对汽车洋品牌的崇尚,使得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格外艰难。有人预言,如果捷达轿车能够降到6万元,那么目前国内5万左右的自主品牌轿车将全部面临灭顶之灾。 三是贪大求全。消费者挥之不去的三厢车情节,使得汽车厂家不得不被动地去迎合。汽车是大件耐用消费品,购买时自然是功能越齐全越好。车身越长越好、配置越全越好。为了满足国人的这种观念,上海大众在普桑的基础上加长约10厘米,推出桑塔纳2000;此后引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及统计标准 1.1.1 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天车制造行业定义 1.4.1 行业融资环境分析 1.4.2 行业融资租赁渗透情况 1.5 天车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5.1 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分析 1.5.2 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1.5.3 行业热门技术发展分析 第2章: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2.1 钢材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1.1 钢材行业供需分析 (1)钢材产量分析 (2)减速机产销规模分析 (3)减速机产销衔接分析 2.2.2 减速机行业竞争分析 2.2.3 减速机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2.2.4 减速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3 电动机行业对天车制造行业的影响 2. 3.1 电动机行业产销分析 (1)电动机产量分析 (2)电动机销售规模分析 (3)电动机产销衔接分析 3.2.1 天车制造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3.2.2 天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3.2.3 天车制造行业运营能力分析 3.2.4 天车制造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3.2.5 天车制造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3.3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3.1 行业主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3.3.2 天车制造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3.4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3. 4.1 天车制造行业整体供给情况分析 3.5 中国天车制造行业进出口分析 3.5.1 天车制造行业出口分析 (1)行业出口整体情况 (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3.5.2 天车制造行业进口分析

浅谈中国汽车展览

浅谈中国汽车展览 k-汽车121 钱德生240120323 摘要世界上第一个汽车展览会开始于1897年的德国柏林,此后汽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形式、内容、功能和举办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车展以表现为一种经济形势,成为各国经济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车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其利润大约是20%至25%,而且,汽车会展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巨大作用。所以各个国家对车展这一商业活动及其重视。中国的汽车展业也正蓬勃发展。 关键词:汽车车展业现状发展前景 一、中国汽车展览业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会展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从以前的以“成果、成就”展览为主,转向了多行业、专业化国际经济、技术展览会为主导的会展业的形成。 在会展业的高速发展中,北京由于其特殊的首都位置,使得北京的会展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而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中:汽车展、机床展、通讯设备展、纺织机械展、服装服饰展等一批大型展览,起到了很强的带头作用。其影响力大,知名度高,受众面广,使其在众多展会当中,脱颖而出。特别应指出的是:两年一届的北京国际汽车展(Auto China),由于其对馆内、馆外面积的需求量大,观众的多层面性;由于其规模连年扩大,对于场地、环境、交通、现场管理、信息传递、现场服务等方面,都给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有各类汽车展十几个;1994-1999年,有20-30个;进入2000年,全国各类的汽车展50-60个,加上国内的展销会、订货会等,多达100余个。 可以看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带动了汽车展的发展。 1、大型综合性汽车展 国内、外厂商组织参展,展览面积在8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国际厂商的面积50%以上。在中国众多汽车展览会中,最受瞩目的是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和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创办于1990年,至今已举办8届。其中:2004年北京汽车展览会展览规模达12万平方米,使用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全部场地。参展厂商1500余家,其中海外20个国家和地区的320家厂商参展,国内10余家展团及零散参展企业共计1200家,参观观众达46万人次;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创办于1985年,至今已举办10届,其中2003年上海汽车展览会规模达8万平方米以上。 隔年交替举办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和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得到了中外汽车界、新闻界

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形势及用钢需求分析资料

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形势及用钢需求分析 一、2012年汽车产销情况 1、汽车产销量双超1900万辆,产销量世界第一 2012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平稳增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出口高速增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我国汽车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销量月月超过120万辆,平均每月产销突破150万辆,全年累计产销超过1900万辆,再次刷新全球历史纪录。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927.18万辆,同比增长4.6%,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3.8和1.8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552.37万辆和1549.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和7.1%;商用车产销374.81万辆和381.1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7%和5.5%。 2003-2012汽车产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汽车行业在经过过去8年两位数快速增长后,近两年进入缓慢或平稳增长期,未来几年也将维持一种缓慢的增长态势。 2、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市场平稳发展 2012年,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及节约能源、新能源车辆车船税优惠政策的作用下,小排量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逐步回升。2012年,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全年共销售1040.50万辆,同比增长5.7%;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7.2%,较2011年下降0.8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市场的53.9%,较2011年增长0.7个百分点。 3、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2012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48.50万辆,同比增长6.1%,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1.9%,市场份额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304.96万辆,同比增长3.5%,占轿车市场的28.4 %,市场份额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较排名第二的德系车高出5个百分点。 4、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 据行业快报统计,2012年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2012年,17家重点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3%;累计实现主营业收入2.41万亿元,同比增长2.8%;完成利税总额3916.85亿元,同比增长0.6%。 5、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2年,5家汽车生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超过100万,其中上汽销量突破400万辆,达到446.14万辆,东风、一汽、长安和北汽分别达到307.85万辆、264.59万辆、195.64万辆和169.11万辆。上述5家企业(集团)2012年共销售汽车1383.33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71.7%,汽车产业集中度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汽车车身涂装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摘要汽车涂装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汽车车身的美观性和使用性。文中主要论述了汽车车身的涂装的工艺过程以及作用,并且介绍了影响汽车车身涂装质量的因素及其处理措施。 关键词汽车喷涂;涂装;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和运输必备的工具。汽车的外观和内置功能的设置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讨论汽车的外观设置,也就是汽车涂装工艺的设置及其质量的控制。 1 涂装概述 1.1 涂料和涂装的定义 涂料是指处于流动或者粉末状态的有机物质,将这样的有机物质涂抹在其他物体表面时能够形成一层薄膜,我们称这层薄膜为涂层。将涂料涂抹到清洁的被涂物表面上,经过干燥形成薄膜的工艺过程就是涂装。 1.2 涂装的目的 汽车表面进行涂装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起到装饰的作用,汽车车身表面经过涂装可以呈现不同的色彩,并且使得汽车车体具有立体、光滑的视觉效果,从而满足现代人们追求个性的需求和产生美好和舒适的感觉。 2)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这也是汽车涂装最根本的目的。汽车的制造材料是铁和钢等金属,这就使得汽车继承了一般金属材料的缺点,即腐蚀性,所以在汽车涂装的时候我们要选择耐水、耐油、耐热和耐候性好的材料。 2 涂装工艺 车身涂装完成后要在车身由钢板层向上依次得到锌层、磷化层、电泳底漆、中途层、金属底漆和罩光清漆等等,还有在焊缝等汽车连接处有PVC胶层。所以汽车涂装工艺过程包括:前处理、底漆、涂胶、中途、面漆、检查修整和后处理七个步骤。各工序的作用如下所述。 1)前处理。现在经常采用的前处理工艺主要是脱脂和磷化处理。从而去除汽车车身表面的油污,并且得到一层多孔性的磷化薄膜,增加汽车的防锈能力和增加汽车基材和底漆之间的附着力,使汽车的整个图层具有耐腐蚀的能力。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史

(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发展 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 50年风雨汽车路 进入90年代以来,轿车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买私家车就像70年代的“四大件”、80年代的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众多家庭追求的目标,而这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反映出民族汽车工业的巨大进步。更令人感慨的是,我们是在经历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之后才迎来了这一天。在新中国50年大庆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50年代中国轿车呱呱坠地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对于当时工业整体水平非常落后的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次经济上的解放。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在大跃进的年代,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确实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东风牌轿车开进中南海,毛主席试乘之后高兴地说:“好啊,坐上自己制造的小轿车了!”以大跃进的狂热和速度造出的中国第一批轿车,更多地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造出争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