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复习

2018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复习
2018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复习

2018中考复习专题《小粒子与大宇宙》

一:知识点梳理

一、微观世界:

1、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笑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1026 m——10—15 m

2、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报纸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3、微观粒子:

(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分子的运动: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4)物体不一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三、探索宇宙:

1、探索的历程

(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4)1632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18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2、浩瀚的星空: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系,包括八大行星66颗卫星,2000多小行星和彗星、流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群体,宇宙中有很多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二:重点、难点突破

1、物质的结构:

例1、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由于原子核中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河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呈中性,不带电。

答案:D

小练习:

1、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答案:1、A 2、D

2、分子的运动:

例2、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掉,原因是()。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地“粘”在黑板上

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的分子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

C、粉笔灰凝结在黑板上变坚硬了

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

解析:由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和物体之间分子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液体分子扩散较快,固体之间分子扩散较慢,所以时间久了,粉笔的分子就会进入到黑板里面,这样就不容易擦掉了。

答案:B

小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

B.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

C.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在渗碳文剂中加热

D.在阳光下可以见到鱼缸里的金鱼在不停地游动。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个杯子里的水全部变红了

C.汽车驶过沙漠地带,沙士飞扬

D.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几年后,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

答案:1、D 2、C

三:综合训练

一:填空题:

1、物质是由__________或__________组成的。我们把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___________不变的是最小微粒叫分子。

2、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就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固体和液

体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固体分子间距离_______。

3、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的粒子,人们已经知道这个最小电荷量为1.6×10-19C,并把它称为元电荷。请你算一算,___________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等于1C.

4、原子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带正电荷的是______,带负电荷的是______;原子核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__不带电,______带_______电。

5、春天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

6、19世纪70年代,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当时叫做_________射线。后来弄清楚这种射线是一种________的粒子组成的(选填“带正电”,“不带电”或“带负电”),它们来自于原子的内部,称为________。

7、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1)物质是由大量______构成的;(2)分子是不停地做________运动的;(3)分子间存在着_____的作用。

8、在固体中,分子彼此靠得很近,因而,固体有一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液体中,分子靠在一起,但在一定限度内,分子能运动或滑动,因而,液体__________确定的形状,但_______一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在气体中,分子分离得比较远,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_________固定的形状,也__________确定的体积(选填“有”或“没有”)。

9、“日心说”的提出者是_________;《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

10、福建漳州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花朵绽放时,清香缕缕不绝,这是_________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

二:选择题:

1、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1543年提出“日心说”的人是()。

A.伽利略 B.牛顿 C.哥白尼 D.亚里士多德

2、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外

3、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在水汽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了

D.固态和液态的物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是因为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A.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升

B.用杯子盛清水,无论怎样倒,总有少量水残留在杯壁上

C.为了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常把零件放在渗碳文剂中加热

D.在阳光下可以见到鱼缸里的金鱼在不停地游动。

5、下列现象中,不能

..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的()。

A.湿衣服被晾干

B.从门缝射进一束阳光,可以从光束中看到灰尘在空中漂浮

C.往水里放些糖,过一会儿水变甜了

D.箱内放些樟脑丸,过些天后,开箱可闻到樟脑味

6、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引力

B、只有斥力

C、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引力和斥力大小总是相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可分的,许多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

B.有人认为物质是可以无限制细分的,不管如何细分,其化学性质均不会发生变化

C.用人的肉眼和高倍的超级显微镜都能观察到分子的结构

D.分子间有时只存在着吸引力,有时只存在着排斥力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

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水银

D.磁铁能吸引铁钉

9、氢原子只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组成,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图,正确的是(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宙是指由太阳、地球、月亮这几个天体所运行的空间

B、银河系只有一个恒星——太阳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太阳系就是由太阳和九大行星组成的系统

三:综合题:

1、请指出下图中的几个实验,各是演示什么现象?

(1)甲是演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是演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是演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

(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

(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里就变甜了;

(3)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毒害。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理学不同研究对象的尺度

研究对象尺度

宏观物理学10-10—10-9m

微观物理学(如分子、原子)10-15m以下高能或粒子物理学10-6—10-5m

生物物理学(如细胞)10-6—10-5m

地球物理学(如山川大地、大气海洋)103—107m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选取:

(1)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能够用肉眼看到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吗?先说说你的想法,并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分子原子化学性质

2、引力斥力大

3、6.25×1018

4、原子核电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中子质子负

5、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6、阴极带负电电子

7、分子无规则力

8、形状体积没有有没有没有

9、哥白尼牛顿 10、扩散无规则

二:选择题:

1、C

2、B

3、C

4、D

5、B

6、C

7、A

8、D

9、D 10、C

三:综合题

1、(1)液体扩散实验

(2)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3)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不同物质间发生了扩散现象;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1)宏观物理学、地球物理学

(2)微观物理学、高能或粒子物理学、生物物理学

4、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将玻璃板水平地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观察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将玻璃板移至少水槽内恰好与水面相接触,并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并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若F2>F1,就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升初常见奥数题简便运算

小升初常见奥数题 简便运算 知识储备: 1. 常见整数的拆解 AAAAA=A ⅹ11111 A0A0A0A0A=A ⅹ1 ABABABABAB=AB ⅹ1 ABCABCABC=ABC ⅹ1001001 =1111111ⅹ1111111 2. 常见公式 1n(n+1) =1n - 1n+1 如:120 =14 - 15 1n(n+k) =( 1n - 1n+k )ⅹ1k 如:124 =( 14 - 16 )ⅹ12 121 =( 13 - 17 )ⅹ14 a+b a ⅹb = a a ⅹb + b a ⅹb = 1b + 1a (a ,b 不等于0) 即:a+b a ⅹb = 1a + 1b 如:1128 = 14 + 17 1663 = 17 + 19 3. 字母代替法 在多个代数式运算时,可以设最短的算式为a ,次短的算式为b 典型考题: 3333333ⅹ5555555 分析 =1111111ⅹ1111111,所以约分后= 13ⅹ5 = 115

121 + 2022121 + 50505212121 + = 121 + 2ⅹ10121ⅹ101 + 5ⅹ1010121ⅹ10101 + 13ⅹ101010121ⅹ1010101 = 121 + 221 + 521 + 1321 = 1 ( 17 + 111 + 113 + 117 )ⅹ( 1+17 + 111 + 113 ) –( 1+ 17 + 111 + 113 + 117 )ⅹ( 17 + 111 + 113 ) 解:设 17 + 111 + 113 = m ,17 + 111 + 113 + 117 = n ,所以 原式= n ⅹ(1 + m )- (1 + n )ⅹ m =n + mn - m – mn =n – m =17 + 111 + 113 + 117 - ( 17 + 111 + 113 ) =117 11ⅹ2 + 12ⅹ3 + 13ⅹ4 + 14ⅹ5 + …… + 12017ⅹ2018 = (1- 12 )+ ( 12 - 13 )+ ( 13 - 14 )+ …… +( 12017 - 12018 ) = 1- 12018

(人教版)2018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年小升初数学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个括号0.5分,共18分。 1、40%=8÷( )=10:( )=( )(小数) 2.、1千米20米=( )米 4.3吨=( )吨( )千克 3 时15分=( )时 2.07立方米=( )立方分米3、四百二十万六千五百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 4、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数是( ),这个数的分数单位是( )。 5、4、8、12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6、0.25:0.5 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单整数比是( )。 7、在1 、1.83和1.8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8、在1、2、3……10十个数中,所有的质数比所有的合数少( )%。 9、晚上8时24时记时法就是( )时,从上午7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经过了( )小时。 10、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 )最大三位数是( )。 12、六(1)班期中考试及格的有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优秀率(80分及以上)达到60%,优秀人数有( )人。 13、学校有图书630本,按2:3:4借出三、四、五三个年级,五年级借到图书( )本。 14、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5、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3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 是( )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厘米。 16.2014年是( )(填平年或闰年),全年共有( )天。 二.火眼金睛辩正误(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 1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 例。 ( ) 18.兴趣小组做发芽实验,浸泡了20粒种子,结果16课发芽了,发芽率是16%。 ( ) 19.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 线。 ( ) 20.联合国在调查200个国家中,发现缺水的国家有100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有40个,严 重缺水的国家占调查国家的40%。 ( ) 21.一个半圆的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π+2)r。 ( ) 三.心灵眼快妙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到括号里,共12分) 22.在学过的统计图中,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统计图最好。 A.条形 B.扇形 C.折线 23.在1—10的自然数中,质数有( )个。 A.3 B.4 C.5 D.6 24数学课本的封面面积大约是( )。 A.30平方厘米 B.3平方分米 C.0.3平方米 D.3分米

小升初奥数专题练习典型应用题(五)人教版

2020年小升初奥数专题练习典型应用题(五) 1 、若干个相同的立方体摆在一起,前、后、左、右的视图都是“凸”,问这堆 立方体最少有多少个? A.4 B.6 C.10 D.8 2 、某单位有2个处室,甲处室有12人,乙处室有20人。现在将甲处室最年轻的4人调入乙处室,则乙处室的平均年龄增加了1岁,甲处室的平均年龄增加了 3岁。问在调动之前,两个处室的平均年龄相差多少岁? A.8 B.12 C.14 D.15 3 、某单位要求职工参加20课时线上教育课程,其中政治理论10课时,专业技能10课时。可供选择的政治理论课共8门,每门2课时;可供选择的专业技能课共10门,其中2课时的有5门,1课时的有5门。问可选择的课程组合共有 多少种? A.5656 B.5600 C.1848 D.616 4 、花圃自动浇水装置的规则设置如下:①每次浇水在中午12:00~12:30之间进行;②在上次浇水结束后,如连续3日中午12:00气温超过30摄氏度,则在连续第3个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日子中午12:00开始浇水;③如在上次浇水开始120小时后仍不满足条件②,则立刻浇水。已知6月30日12:00~12:30该花圃第一次自动浇水,7月份该花圃共自动浇水8次,问7月至少有几天中午12:00 的气温超过30摄氏度? A.18 B.20 C.12 D.15 5 、园丁将若干同样大小的花盆在平地上摆放为不同的几何图形,发现如果增加5盆,就能摆成实心正三角形,如果减少4盆,就能摆成每边多于1个花盆的实 心正方形,问将现有的花盆摆成实心矩形,最外层最少有多少盆花? A.22 B.24

C.26 D.28 6 、有100名员工去年和今年均参加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次。今年考核结果为优的人数是去年的1.2倍。今年考核结果为良及以下的人员 占比比去年低15个百分点。问两年考核结果均为优的人数至少为多少人? A.55 B.65 C.75 D.85 7 、从A市到B市的机票如果打6折,包含接送机出租车交通费90元、机票税费60元在内的总乘机成本是机票打4折时总乘机成本的1.4倍,问从A市到B 市的全价机票价格(不含税费)为多少元? A.1200 B.1250 C.1500 D.1600 8 、小张和小王在同一个学校读研究生,每天早上从宿舍到学校有6:40、7:00、7:20和7:40发车的4班校车。某星期周一到周三,小张和小王都坐班车去学校,且每个人在3天中乘坐的班车发车时间都不同。问这3天小张和小王每天都乘坐 同一趟班车的概率在: A.3%以下 B.3%~4%之间 C.4%~5%之间 D.5%以上 9 、甲车上午8点从A地出发匀速开往B地,出发30分钟后乙车从A地出发以甲车2倍的速度前往B地,并在距离B地10千米时追上甲车。如乙车9点10 分到达B地,问甲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A.30 B.36 C.45 D.60 10 、甲和乙进行5局3胜的乒乓球比赛,甲每局获胜的概率是乙每局获胜概率 的1.5倍。问以下哪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最大? A.比赛在3局内结束 B.乙连胜3局获胜 C.甲获胜且两人均无连胜 D.乙用4局获胜

小粒子与大宇宙专题复习

2019中考复习专题《小粒子与大宇宙》 一、微观世界: 1、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笑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1026 m——10—15 m 2、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报纸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3、微观粒子: (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分子的运动: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4)物体不一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三、探索宇宙: 1、探索的历程 (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4)1632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2、浩瀚的星空: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系,包括八大行星66颗卫星,2000多小行星和彗星、流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群体,宇宙中有很多象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二:重点、难点突破 1、物质的结构: 例1、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由于原子核中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河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呈中性,不带电。 答案:D 小练习: 1、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完整版)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第周第学时教案授课教师:贾其鑫

第周第学时教案授课教师:贾其鑫

第 周第 学时教案 授课教师:贾其鑫 1.3.2 无穷大量 定义:1.13 如果在x 的某一变化过程中,1() y f x =是无穷小量,则在该变化过程中,()f x 为无穷大量,简称无穷大,记作:lim ()f x =∞ 如果在x 的某一变化过程中,对应的函数值的绝对值|f (x )|无限增大(函数), 就称函数 f (x )为当x →x 0(或x →∞)时的无穷大. 记为 ∞=→)(lim 0x f x x (或∞=∞ →)(lim x f x ). 应注意的问题: 当x →x 0(或x →∞)时为无穷大的函数f (x ), 按函 数极限定义来说, 极限是不存在的. 但为了便于叙述函数的这一性态, 我们也说“函数的极限是无穷大”, 并记作 ∞=→)(lim 0x f x x (或∞=∞ →)(lim x f x ). 讨论: 无穷大的精确定义如何叙述?很大很大的数是否是无穷大? 提示: ∞=→)(lim 0x f x x ??M >0, ?δ>0, 当0<|x -0x |<δ时, 有 |f (x )|>M . 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 +∞=∞→→)(lim )( 0x f x x x , -∞=∞→→)(lim ) ( 0x f x x x . 例2 证明∞=-→1 1lim 1x x . 证 因为?M >0, ?M 1= δ, 当0<|x -1|<δ 时, 有 M x >-|11| , 所以∞=-→1 1lim 1x x . 提示: 要使M x x >-=-| 1|1|11| , 只要M x 1|1|<-.

最新--2018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2018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题个 (时间:60分钟 100分 ) 一、填空。(25分) 1、 九亿五千零六万七千八百六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2、 今年第一季度有( )天。 3、2.05L=( )L ( )mL 3小时45分=( )时 4、( )÷36=20:( )= 14 =( )(填小数) =( )% =( )折 5、把 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根铁丝的( ),每份长( ) 米。 6、38 与0.8的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7、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5 ,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甲数比乙数少( )%。 8、小明在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9、5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10、一个5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0 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把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3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50.24平方分米,这 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2、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差是72cm 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cm 3。 13、 把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 )平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断。(5分)

1、半径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 )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3、甲比乙多25%,则乙比甲少20%。 ( ) 4、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体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 ( )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 ) 三、选择。(5分) 1、一根绳子,截下它的23后,还剩23 米,那么( )。 A 、截去的多 B 、剩下的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2、右图A 、B 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 )。 A 、38 B 、12 C 、58 D 、34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 )。 A 、1:π B 、1:2π C 、π:1 D 、2π:1 4、一件商品,先提价20%,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5、从甲堆煤中取出17 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 )。 A 3:4 B 、8:6 C 、5:7 D 、 7:5 四、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①9.9 + 9= ②2.5×40= ③ 2.1- 2.01= ④ 8.5÷40%= ⑤ 1- 37 + 47 = ⑥38+ 0.75= ⑦ 12÷67 = ⑧ 0.32+0.22= ⑨ 58 ×710 = ⑩ 0.25×4÷0.25×4=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解析_题型归纳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解析_题型归纳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答案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答案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答案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答案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答案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答案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答案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答案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答案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

2018年小升初招生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 年小升初招生考试卷 数学试题
一、填空。(16 分,每空 1 分)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个省市沿线约 60000000 人将直
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横线上的数读作
)。其中河北省年均调水量配额为三十
四亿七千万立方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
直线上 A 点表示的数是(
),B 点表示的数写成小数是(
),
C 点表示的数写成分数是(
)。
3、分数 8 的分数单位是( a
),当 a 等于(
)时,它是最小的假分数。
4、如下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0.5 厘米,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5、寒暑表中通常有两个刻度——摄氏度和华氏度,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摄氏度× 9 +32= 5
华氏度。当 5 摄氏度时,华氏度的值是(
);当摄氏度的值是(
)时,华氏度
的值等于 50。
6、赵明每天从家到学校上课,如果步行需要 15 分钟,如果骑自行车则只需要 9 分钟,他骑自
行车的速度和步行的速度比是(
)。
7、把一个高 6.28 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
厘米。
8、按照下面图形与数的排列规律,下一个数应是( ),第 n 个数是(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 分、每题 2 分)

小升初奥数经典试题及答案

2019小升初奥数经典试题及答案【编者按】查字典数学网英语四六级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9小升初奥数经典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

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 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科学内容: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全章概述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由物质组成。本章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使学生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将微观世界和宇宙联系在一起,给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数量级;并将目前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而这种探索也是渐进的。 本章教材的重点是: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本章教材中包含两条科学探究主线:一是以文献资料为主的科学发展史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在第一节“走进微观”、第三节“探索宇宙”中体现。另一个是以学生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过程,主要在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中体现。 课时安排:4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节走进微观1课时 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1课时 第三节探索宇宙l课时 章节复习l课时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备注 第一节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过程与方法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 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

2018年北京版小升初数学试卷(10) 一、填空题. 1.(分)至少要添上个,才能得到整数. 2.(分)一个九位数,它的十位、千位、最高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零,这个数写作,读作. 3.(分)A=2×2×3,B=2×C×5,已知A、B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那么C 是,A、B的最小公倍数是. 4.(分)==÷24=%=15:. 5.(分)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24,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3,甲数是,乙数是. 6.(分)学校买了a个足球,共用去了168元.每个篮球比足球贵c元,每个篮球元. 7.(分)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已知乙数是,甲数是. ! 8.(分)我们淤溪镇的人口以“万”作单位约是4万人,估计实际人口最多是,最少是. 9.(分)小丽妈妈把5000元钱存到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税率忽略).到期时她应得利息是元. 10.(分)小明去商店购物,如果将身边的钱全部买练习本可买12本,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买3支.现在小明先买8本练习本后,还可买钢笔支.11.(分)小明将两根长14厘米的铁丝都按4:3的长度弯折(折角相同),然后摆成一首尾相连的平行四边形.已知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较长边上的高是厘米. 12.(分)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可能是立方厘米,也可能是立方厘米.(本题中的π取近似值3)

二、判断题. 13.(分)从今年到北京承办奥运会的那一年之间(包括那一年),一共有两个闰年.(判断对错) 14.(分)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3个零,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对错) 15.(分)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1个..(判断对错) 。 16.(分)x是一个偶数,3x一定是一个奇数.(判断对错)17.(分)把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段,每段占这根木料总长的,每段长米,每锯一段用的时间是全部时间的..(判断对错)18.(分)地球上曾经生活着40亿种生物,现在只剩下5000万种左右,这表明其中的%存活.. 19.(分)用8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拼成一个正方体.如果拿去一个小方块,它的表面积不变.. 三、选择题. 20.(分)下面各组数,一定不能成为互质数的一组是() A.质数与合数B.奇数与偶数C.质数与质数D.偶数与偶数 21.(分)下列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A.B.C.D. ; 22.(分)如果a是自然数(0除外),下列算式最大的是() A.a+ B.a÷C.a×D.÷a 23.(分)一种儿童自行车原价154元,现在降价,现在售价()元.A.154×(1﹣) B.154×C.154÷(1﹣)D.154÷ 24.(分)用一块橡皮泥捏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经典小升初奥数题及答案

都江堰戴氏精品堂数学教师辅导讲义 学生姓名:______ 任课教师:何老师(Tel :) 1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作对1题得5分,做错1题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 了76分,他对了多少题? 2、一班有学生45人,男生2/5和女生的1/4参加了数学竞赛,参赛的共有15 人,男女生各几人 3、一列火车长200米,通过一条长430的隧道用了42秒,以同样的速度通过某站台用25秒,这个站台长多少米? 4、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这项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并且施工期间乙休息7天,问几天完成? 5、本骑车前往一座城市,去时的速度为X,回来时的速度为y。他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6、游泳池里,参加游泳的学生,小学生占30%又来一批学生后,学生总数增 加20%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0%小学

7、将37分为甲、乙、丙三个数,使甲、乙、丙三个数的乘积为1440,并且甲、乙两数的积比丙数多12,求甲、乙、丙各是几? 8在800米环岛上,每隔50米插一面彩旗,后来又增加了一些彩旗,就把彩 旗的间隔缩短了,起点的彩旗不动,重新插后发现,一共有四根彩旗没动,问现在的彩旗间隔多少米? 9、小学组织春游,同学们决定分成若干辆至多可乘32人的大巴车前去。如果 打算每辆车坐22个人,就会有一人没有座位;如果少幵一辆车,那么,这批同 学刚好平均分成余下的大巴。那么原来有多少同学?多少辆大巴? 10、一块正方体木块,体积是1331立方厘米。这块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多少厘米?(适于六年级) 11、李明是个集邮爱好者。他集的小型张是邮票总数的十一分之一,后来他又收集到十五张小型张,这时小型张是邮票总数的九分之一,李明一共收集邮票多少张12、两堆沙,第一堆25吨,第二堆21吨。这两堆中各用去同样多的一部分后,第二堆剩下的是第一堆的3/4,每堆用多 13、幼儿园买来的苹果是梨的3倍,吃掉10个梨和6个苹果后,还有苹果正好是梨的5倍。原来买来苹果和梨共多少个?

- 2018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年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试卷及 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18年小学六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数学试题个 (时间:60分钟 100分 ) 一、填空。(25分) 1、 九亿五千零六万七千八百六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2、 今年第一季度有( )天。 3、2.05L=( )L ( )mL 3小时45分=( )时 4、( )÷36=20:( )= 14 =( )(填小数) =( )% =( )折 5、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这根铁丝的( ),每份长( )米。 6、38与0.8的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7、甲数的34等于乙数的35,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甲数比乙数少( )%。 8、小明在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9、5克糖放入2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10、一个5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0 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把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3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50.24平方分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2、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差是72cm 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cm 3。 13、 把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判断。(5分)

1、半径2厘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3、甲比乙多25%,则乙比甲少20%。() 4、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体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 5、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三、选择。(5分) 1、一根绳子,截下它的2 3后,还剩 2 3米,那么()。 A、截去的多 B、剩下的多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2、右图A、B分别是长方形长和宽的中点,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的()。 A、3 8 B、 1 2 C、 5 8 D、 3 4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比是()。 A、1:π B、1:2π C、π:1 D、2π:1 4、一件商品,先提价20%,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A、提高了 B、降低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5、从甲堆煤中取出1 7给乙堆,这时两堆煤的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 是()。 A3:4 B、8:6 C、5:7 D、 7:5 四、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①9.9 + 9= ②2.5×40= ③ 2.1- 2.01= ④ 8.5÷40%= ⑤ 1- 3 7 + 4 7 = ⑥3 8+ 0.75= ⑦ 12÷ 6 7 = ⑧ 0.32+0.22= ⑨ 5 8 × 7 10 = ⑩ 0.25×4÷0.25×4=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附答案)精编版

周长:(高等难度) 如图,把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任意分成10段,并以每一段为对角线作为正方形.设这10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P,大正方形的周长为L,则P与L的关系是______(填<,>,=)。 巧求周长部分题目:(高等难度) 如图,长方形ABCD中有一个正方形EFGH,且AF=16厘米,HC=13厘米,求长方形ABCD 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年龄问题题目:(中等难度) 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试题】刘老师搬一批书,每次搬15本,搬了12次,正好搬完这批书的一半。剩下的书每次搬20本,还要几次才能搬完? 【试题】小华每分拍球25次,小英每分比小华少拍5次。照这样计算,小英5分拍多少次?小华要拍同样多次要用几分?

【试题】同学们到车站义务劳动,3个同学擦12块玻璃。(补充不同的条件求问题,编成两道不同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照这样计算,9个同学可以擦多少块玻璃?" 【试题】两个车间装配电视机。第一车间每天装配35台,第二车间每天装配37台。照这样计算,这两个车间15天一共可以装配电视机多少台? 【试题】把7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42毫米。如果把28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多少毫米?(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试题】纺织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煤1500千克,6天可以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可以多烧几天? 【试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地40公顷,照这样的速度,耕72公顷地需要几小时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2.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5.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求极限的方法及例题总结

1.定义: 说明:(1)一些最简单的数列或函数的极限(极限值可以观察得到)都可以用上面的极限严格定义证明,例如:;5 )13(lim 2 =-→x x (2)在后面求极限时,(1)中提到的简单极限作为已知结果直接运用,而不需再用极限严格定义证明。 利用导数的定义求极限 这种方法要求熟练的掌握导数的定义。 2.极限运算法则 定理1 已知)(lim x f ,)(lim x g 都存在,极限值分别为A ,B ,则下面极限都存在,且有(1)B A x g x f ±=±)]()(lim[ (2)B A x g x f ?=?)()(lim (3) )0(,)()(lim 成立此时需≠=B B A x g x f 说明:极限号下面的极限过程是一致的;同时注意法则成立的条件,当条件不满足时,不能用。

. 利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求极限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和、乘、积、商的极限。通常情况下,要使用这些法则,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先对函数做某些恒等变形或化简。 8.用初等方法变形后,再利用极限运算法则求极限 例1 1213lim 1 --+→x x x 解:原式=4 3)213)(1(33lim )213)(1(2)13(lim 1221=++--=++--+→→x x x x x x x x 。 注:本题也可以用洛比达法则。 例2 ) 12(lim --+∞ →n n n n 解:原式= 2 3 11213lim 1 2)]1()2[(lim = -++ = -++--+∞ →∞ →n n n n n n n n n n 分子分母同除以 。 例3 n n n n n 323)1(lim ++-∞→

2018年上海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上海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把含盐10%的盐水100克配置成浓度为20%的盐水需要加________克盐. 2.(3分)汽车上有男乘客45人,若女乘客人数减少10%,恰好与男乘客人数的3 5 相等,汽车上女乘客有 ________人. 3.(3分)有4枚1元的硬币和8枚5角的硬币,现在要取4元钱去买一本杂志,共有________种取法. 4.(3分)如图,一长方形被一条直线分成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宽的比为1:3,若阴影三角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则原长方形面积为________平方厘米. 5.(3分)某校五年级(共3个班,总人数不超过150人)的学生排队,每排3人、5人或7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五年级有________名学生. 6.(3分)掷两粒骰子,出现点数和为7、为8的可能性大的是________. 7.(3分)把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它与原来的正方形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8.(3分)一个两位数,其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两位数共有________个. 9.(3分)有6个学生都面向南站成一行,每次只能有5个学生向后转,则最少要转________次能使6个学生都面向北. 10.(3分)有一个10级的楼梯,某人每次能登上1级或2级,现在他要从地面登上第10级,有________种不同的方式.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的打“×”.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1.(1分)817.25 ab-=,则a和b不成比例.________(判断对错) 12.(1分)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必定是合数.________(判断对错) 13.(1分)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27条线段.________(判断对错) 14.(1分)小红把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放在天平上,发现铁比棉花重.________(判断对错) 15.(1分)7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了4本书.________(判断对错)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26分.) 16.(16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 (1)2912291329252910 ?+?+?+?

小学奥数题小升初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题小升初考试题 及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小学奥数题(小升初考试题)及答案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答案是15棵 算式:1÷(1/6-1/10)=15棵

3.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电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设停电X分钟, 则:粗蜡烛长度减少:X÷60÷2=X÷120 细蜡烛长度减少:X÷60 1-(X÷120)=2(1-X÷60) X=40分钟 4.在一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形容器里,放入一个底面半径3厘米的圆锥形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0.3厘米.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分析:根据题干,这个圆锥形铁块的体积就是上升0.3厘米的水的体积,由此可以求出这个圆锥的体积,再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这个圆锥的高. 解答:解:2分米=20厘米, 3.14×(20÷2)2×0.3×3÷(3.14×32),=314×0.9÷28.26,=282.6÷28.26,=10(厘米);答:圆锥形铁块的高是10厘米.

2018年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8年小升初数学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 填空。 1、 五百零三万七千写作( ),729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 1小时15分=( )小时 5.05公顷=( )平方米 3、 在1.66,1.6,1.7%和4 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在比例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地到B 地的距离是3.5厘米,则A 地到B 地的实际距离是( )。 5、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 ),甲乙两数的差是( )。 6、一个两位小数,若去掉它的小数点,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47.52。这个两位小数是( )。 7、A 、B 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 )元。 9、在边长为a 厘米的正方形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与正方形的周长比是( )。 10、 一种铁丝2 1米重31千克,这种铁丝1米重( )千克,1千克长( )米。 11、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12厘米,圆锥的高是( )。 12、 已知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内项是65,另一个内项是( )。 13、 一辆汽车从A 城到B 城,去时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25千米。去时和返回时的速度比是( ),在相同的时间里,行的路程比是( ),往返AB 两城所需要的时间比是( )。

二、判断。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2、把一根长为1米的绳子分成5段,每段长15 米。( ) 3、甲数的41等于乙数的6 1,则甲乙两数之比为2:3。( ) 4、任何一个质数加上1,必定是合数。( ) 5、半径为2厘米的加,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三、选择。 1、2009年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天数相比是( ) A 、第一季度多一天 B 、天数相等 C 、第二季度多1天 2、一个三角形最小的锐角是50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 、钝角 B 、直角 C 、锐角 3、一件商品先涨价5%,后又降价5%,则( ) A 、现价比原价低 B 、现价比原价高 C 、现价和原价一样 4、把12.5%后的%去掉,这个数( ) A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B 、缩小原来的100 1 C 、大小不变 5、孙爷爷今年a 岁,张伯伯今年(a -20)岁,过X 年后,他们相差( )岁。 A 、20 B 、X+20 C 、X -20 6、在一条线段中间另有6个点,则这8个点可以构成( )条线段。 A 、21 B 、28 C 、36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0.25= 91+198= 65×24= 83+31= 51-6 1= 470×0.02= 10÷ 52= 654×0= 3×21-2 1×3= 2、求X 的值。 31:X =65:0.75 6X -0.5×5=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