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教案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6-7页信息窗2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在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体会转化在探索新知中的作用,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4. 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谈话:同学们,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

江面加宽,江流变缓,因此江中行船速度提

高了,航运能力增强了,请看下面的信息(出

示信息窗2)。

引导观察、交流数学信息,提出有关求

两地航程的数学问题。板书。

预设问题:

(1)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2)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3)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学生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53.5×0.5 53.5×1.2 53.5×2

2. 现在你能解决哪个问题?

预设: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第三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集体交流: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板书:转化

3. 引出课题。观察算式53.5×0.5与53.5×1.2,提出问题:这两个算式与53.5×2相比,有什么特点?在师生交流中,引出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小数乘小数如何计算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一)探究:53.5×0.5怎么计算?

1.学生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策略。

预设:这里学生把53.5看作54,然后54×0.5按照小数乘整数的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板书:53.5≈54 54×0.5=27

小结:估算也是一种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简捷地得到大致的结

果。2. 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笔算。

探究提示:

(1)回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看能否根据前面的学习经验解决这个问题?

(2)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是这样变化的?

(3)要使原来的积不变,这个积应缩小到它的多少?

导入:同学们能参照前面学习小数乘整数的思路,计算算式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并收集交流素材。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 展示代表性作业,引导交流:

(1)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

倍,积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积是否要变回来?要使积变回来,应该怎么办?

预设①: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要使积不变,整数积应缩小100倍。

②: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整数积应缩小到原来的

100

1。 2. 全班交流。

(1)交流算理,得到算法。

引导学生说出:把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两个因数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应该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这个积应该缩小

到它的1100

,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到26.75。 板书思考、计算过程。完善解答过程。

(2)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引导学生发现并交流: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3. 二次探究。尝试解决问题(2):计算53.5×1.2。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53.5×1.2,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业并让汇报生说出具体的转化思维过程。

引导思考:通过计算你又发现什么?你认为53.5×1.2计算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预设:因数中共有两位小数,积也有两位小数、计算时要先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再把积变回去。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2)出示:5.4×3 6.5×0.9 4.25×0.7的竖式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①小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②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③为什么因数中共几位小数,积中就会有几位小数?

小结:小数乘法,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板书: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因数的小数位数 的和

(3)发现规律,试着总结。小组里相互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 引导看板书进行总结:通过计算53.5×0.5和53.5×1.2,你能总结一下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吗?

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总结,师生共同梳理,得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先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 提醒:5

3.5×1.2的计算结果6

4.20,积的小数点后面末尾的“0”该怎样处理?

小结:积的小数点后面末尾的“0”可去掉不写。

3. 提升: 同学们通过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探索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次看到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在学习中的作用。

板书:算、数、点、划。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1.迷路的小数点儿。

课件逐一出示算式:

3.2×0.4=528 61.2×0.3=1836 18.82×0.09=16938 5.4

× 6.5 × 4.2 5 ×

导言:我这里有几个迷路的小数点,大家能帮助它找到准确的位置吗?(在课件中,几个迷路的小数点不断地徘徊,停停走走,此时由学生喊停,教师操作。)

小数点停下后,问:小数点为什么停在这儿?学生结合判断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回答。

2.教材自主练习第1题:你能接着算下去吗?

(1)估一估,积可能是多少。

(2)算一算,验证结果。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 抢答:根据算式填空(自主练习4部分题目修改)。

134×3=402 56×15=840

13.4×

56

×

1.5= 13.4

××同学们这么快就说出乘积,有什么小窍门?

引导质疑:

(1)5.6×1.5=8.4,两个因数共两位小数,为什么积只有一位小数?

(2)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一致吗?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4. 解决问题。

(1)《新课堂》本课时第5题:男孩一般每千克体重内约含血液0.08千克。小明体重34.1千克,他体内约含血液多少千克?

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说说积的小数位数。

(2)某出租公司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

李阿姨从家到图书馆路程是6.5千米,打出租车应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看表理解题意后,学生自主完成,全班交流。

5. 资料拓展——你知道吗?(课件出示内容)

一个小数点和一场大悲剧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一个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天一夜的太空飞行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准备返航。当飞船返回大气层时,科马洛夫无论怎么操作也无法怎么操作也无法使降落伞打开以减慢飞船的速度。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帮助排除障碍,但都无济于事。两小时后,飞船在基地附近坠毁,科马洛夫遇难。“联盟一号”当时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落了一个小数点。让我们记住这一个小数点所酿成的大悲剧吧!让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科学,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吧!

学生默读后,结合小数乘法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说出:计算小数乘法时一定要认真对待数据中的小数点,正确地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5. 总结梳理。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1)学生总结。

(2)教师总结:我们又一次应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把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变成已有的旧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相信有了这种探索精神,你们一定会在数学学习中收获得更多。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板书设计:

方法: 算 数 点 划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亮点:

(1)注重探索层次,建立数学模型。

本信息窗提供的数学信息很有代表性,由提出问题得出的算式,一个小数乘整数,两个小数乘小数。教学时先让学生运用上节课学到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第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回忆了旧知,引领了学习。探索新知识,安排了两次探究活动,一次是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自主解决第二个算式,初步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计算第三个算式,在多次的小数乘小数 转 化 整数乘整数 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 的和

小 数 乘 小 数 53.5×2=107(千米)

53.5×0.5==26.75(千米)

答:巴东、香溪两地间水

路长26.75千米。

53.5×1.2=64.2(千米)

探究体验中,学生逐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

(2)开放探究过程,体会数学思想。

重视计算教学探索过程的有效开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

学生经历独立尝试、思维交流、体验评价,学生在经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

认知冲突——在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在交流中,总结算法”的过程中,理解感悟算理,明确掌握算法,体会到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数

学问题中的作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积极交流,数学思维逐步开阔。

(3)注重方法强化,精心组织练习。

“迷路的小数点儿”和“抢答练习”等基本练习直击小数乘法的重点和难点,不断强化学生对“积的小数点在哪里”的认识。通过“小数乘整数和小数

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一致吗”的质疑,进一步完善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

问题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拓展资料,加深学生对小数点这个看似不起眼

的小东西的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生活态度。

2.使用建议。本节课开始可以先进行几组口算练习,如3×5= 30×5= 30×50= 300×50= ,帮助学生回忆积的变化规律,有利于于学生探究新知。

3. 破解的问题。教学时是否可以利用信息窗2这一个信息窗,容纳信息窗

1和信息窗2的教学内容,研究探索研究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乘法计算问题放在同一个大的空间里去探索、交流,从而使课堂更高效?

这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 变式:(a-b)×c=a×c-b×c或a×c-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小数除法 10、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一个因数是0.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1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3、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商随着扩大(缩小)。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 14、(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简写作6.32 15、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简易方程 18、(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19、a×a可以写作a·a或a ,a 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特别地1a=a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a倍,积也扩大a倍;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a,积也缩小为原来的1/a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10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为原来的1/100。 ★例:6.25 × 37 = 231.25 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 625 × 37 = 23125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例:6.25 × 0.3 = 18.75 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 625 × 3 = 18750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a,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b,积就缩小为原来的1/(a×b)。 ★例:625 × 3 = 1875 缩小为原来的1/100 缩小为原来的1/10 缩小为原来的1/1000 6.25 × 0.3 = 1.875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b…,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 缩小为原来的1/100 扩大10倍因为100>10所以是缩小。100÷10=10。所以缩小为原 来的1/10 6.25 × 30 = 18 7.5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1/a,积不变。 ★例:扩大100倍 6.25×37=625×0.37 625×0.37=0.0625×3700 缩小为原来的1/100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例:0.48×0.05 0.25×0.12)★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自然界与绘画作品中色彩比例关系。 2、引导学生利用变化和统一的知识,在配色练习中,逐步掌 握对比色的运用及色彩搭配比例的基本要求。 3、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在表现过程中将色彩搭配比例知 识富有创意地运用在贺卡、招贴画之中。教学重难点:对比色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一)课前准备教师收集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及色彩对比强烈的优秀绘画作品。(二) 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大师的优秀绘画作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画面的理解交流自己的想象, 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色彩处理的特点。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欣赏解读和理解优秀绘画作品中色彩对 比运用表现手法。 让学生进行尝试,设计一幅招贴画或贺卡,强调色彩对比运用 多与少的表现手法。 2、发展阶段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想象用色彩的象征性进行描绘,从而形成主题突出、视觉鲜明的效果。指导他们运用色彩多与少的变化特点与规律,使画面色彩既统一又有对比,表现出富有诗意的或鲜明的画面效果。

(三)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赠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根据贺卡的主体配置相应的色调。但要利用色彩的表现手法使主题鲜明 (四)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能够运用本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不足之处:未能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反思方向:应该充分备课,把握主要知识点。第二课色彩的和谐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10年9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学期教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6人。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些学生平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都不强,加之对学习马马乎乎的态度,平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3.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学期教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6人。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些学生平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都不强,加之对学习马马乎乎的态度,平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3.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应用题

解决问题: 倍数问题: 1、骑自行车5小时行了75千米,骑摩托车每小时行46.7小时。骑摩托车的速度约是骑自行车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小帅的体重是小军的1.2倍,小军体重是54千克,两人的体重一共多少千克? 3、长颈鹿的身高是梅花鹿身高的3.5倍,梅花鹿身高1.46米。长颈鹿比梅花鹿高多少米? 4、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共获得金牌32枚,比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7倍少3枚。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队共获得金牌多少枚? 5、一副乒乓球拍的价钱比一副羽毛球拍贵19元,乒乓球拍的价钱是羽毛球拍的1.5倍,一副乒乓球拍多少钱? 6、爷爷今年75岁,爷爷的年龄比小刚年龄的6倍小3岁。小刚今年几岁? 7、果园里有39棵桃树,桃树的棵树比梨树的3倍多3棵,果园里有多少棵梨树?(列方程解答) 8、3.5加上x的7倍,和是14,求x。9、一个数减去2.6的一半是50.6,这个数是多少? 10、世界上最轻的鸟是蜂鸟,一只麻雀的体重是79克,比蜂鸟的50倍少21克。一只蜂鸟中多少克?(列方程解答) 11、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比山东胶济铁路的4倍还多384千米。胶济铁路长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12、柏树和松树一共有7500棵。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5倍。两种树各有多少棵?(用方程解答) 13、学校舞蹈队有女生36人,女生人数比男生的3倍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用方程解答) 14、姚明的身高是小光的2倍,比小光高113厘米。小光和姚明的各是多少?(用方程解答) 15、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约用365天,比水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所用的时间的4倍多13天,水星绕太阳一周约用多少天? 16、王叔叔本月共交电话费96元,其中手机话费是住宅话费的2倍。本月王叔叔交住宅话费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17、爷爷今年69岁,爷爷的年龄比小明年龄的5倍还大4岁,小明今年几岁? 18、水果店运来香蕉是芒果的5倍,香蕉卖出60千克后和芒果同样多。香蕉和芒果各有多少千克? 19、一个椰子中4.6kg,相当于一个重2.5kg和一个重xkg的两个菠萝的重量。提出问题: 关系式:解答: 购物问题: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

山东省青岛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知识。 (共17题;共100分) 1. (1分)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妨碍处理(chǔ)教诲(huì)川流不息 B . 急燥给予(ɡeǐ)负荷(hè)哀声叹气 C . 竞赛立即(jì)通缉(jí)莫名奇妙 D . 王候尽管(jǐn)爱好(hǎo)礼上往来 2. (1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抗日工司台湾郊外 B . 年轻港口情影敬意 C . 强烈民族统治宽敞 3. (1分)下列句中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到秋天,人们都络绎不绝地来到此地观赏枫叶。 B . 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C .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D . 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呕心沥血地刻苦努力。 4. (1分)下面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A . 对答如流--吞吞吐吐

B . 惊惶失措--神态自若 C . 成千上万--独一无二 D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5. (2分)下面童话中,不是《格林童话》故事的是:() A . 《灰姑娘》 B . 《小红帽》 C . 《白雪公主》 D . 《丑小鸭》 6. (2分)选择题。 (1)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长喙(yuán)粉黛(dài) B . 嗜好(shì)眸子(méi) C . 眼睑(jiǎn)榨油(zhà) D . 享受(xiáng)垂蔓(màn)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嫌弃增加口哨 B . 一亩浇水爱幕 C . 缠着尤其兰花 D . 播种忘却完整 (3)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 . 依旧——依然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计算 涉及的单元: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方程 一、直接写得数: 基本算法:小数加减法—对位、小数乘法—数位、小数除法—移位 二、计算: (一)解方程: 1、用减法 解: 2、用加法解: X + 6 = 9 7.9 + X = 12.5 X - 6.5 = 2.07 解: X = 9-6 解:X = 12.5- 7.9 解: X = 2.07+6.5 X = 3 X = 4.6 X = 8.57 3、用除法 解: 4、用乘法解: X × 6 = 9 18 X = 9 X ÷ 0.7 = 1.4 解: X = 9÷6解:X = 9÷18解:X = 1.4×0.7 X = 1.5 X = 0.5 X = 0.98 5、合并未知数的解法:3X +2X-8=12 解: 5X-8=12 三、竖式计算

1、乘法计算方法:(1)算:先按整数乘法列式计算。(2)看:看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3)数:从积的末尾向右数出几位(4)添:积的位数不够,添0补位。(5)点: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 2、除法计算方法:(1)移: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相同位数,把除数移成整数。移位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添0补位。(2)算:先按整数除法计算(3)点:商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4)添:除式有余数添0继续除。 四、脱式计算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括号,先小再中。 五、简便运算: 连加式:a +b+c+d 配对 连减式:a-b-c=a-(b+c) 连减2个数=减2个数的和。 连乘式:a ×b×c×d 配对5×2=10,25×4=100,125×8=1000 乘加减式:a ×(b±c)=a ×b±a×c正反应用 第二部分:概念 涉及的单元: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方程、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七单元统计 一、小数的乘除法: 1、积随因数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就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2、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数(0除外),积不变。 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比较大小: a×0.1<a a×1= a a×1.1>a (a≠0) a÷0.1>a a÷1= a a÷1.1<a (a≠0)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语文(9月)月考试题

五年级语文九月质量检测 (卷面:5分总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jìng mìqīng miahōng kǎo qín miǎn m?ng l?ng suìdào ( ) ( ) ( ) ( ) ( ) ( ) shēn jiàn zhēn zhìbiān yuán sùxiàng ch?n m? kān ca ( ) ( ) ( ) ( ) ( ) ( ) 二、辨析组词(5分) 浆()庞()俏()坚()廷() 桨()宠()峭()艰()延() 三、词语积累(8分) ()高望()()()攘攘望而()()意味()()()()玉立可见()()()崖()壁()()开放四、给下列加点的字加拼音(10分) 要挟 ..(.).藐.视()气氛.()晕.船()蹒跚 ..(.).五、按要求完成练习(17分) (1)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对于美好的大自然,不少诗人也深有感触,写下了不少赞美大自然的诗句,龚自珍这样写道:,;李白这样写道:,;刘方平这样写道:,。 (2)《四时之风》也对一年四季的景色进行了生动描写,我最喜欢四季中的季,我会默写《四时之风》中与之相关的句子:,。 ,。 (3)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的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心中回荡。我佩服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正是他主持建造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师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铁路;另外,写的《怀念母亲》,也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这样的爱国名言: (4)我会默写《山中访友》一文中优美的句段: (不少于50字) 六、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24分) 厚脸皮 听到“厚脸皮”这个名字,你们也许挺奇怪吧!什么是“厚脸皮”呢? “厚脸皮”是一种植物,在医药书中又叫”豆瓣三七”,叶子长得很厚,大约有一厘米。它叶面上有一层薄薄 ..(báo b?)的皮,剥.(bōbāo)开这层薄皮,便可看见嫩(nan lan)绿的叶肉,只要轻轻一挤,就会挤出许多绿色的汁水。厚脸皮光长叶子,这一片叶子组合起来就像一朵朵绿色的花,好看极了。 厚脸皮的生命力很强。有一天,奶奶从别人家里要了一片厚脸皮的叶子,叫我把它插在花盆里。我好 (hào hǎo)奇地问:“叶子上面没有根,插在土里能活吗?”奶奶笑着说:“能活,能活。它能自己长根。”我半信半疑。过了好几天,它果然活了,还长出了新的叶子。新长出来的厚脸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绿光,好象在说:“现在你相信了吧!”有一次,快要考试了。我忙着复习功课,忘了给厚脸皮浇水。过了好几天,我才记得厚脸皮来,心想,它一定枯死了。可我走到凉台一看,惊呆了,厚脸皮不但没枯萎,反而长得更茂盛了。 厚脸皮的叶子能治烧伤。把它的外皮剥掉,将叶肉贴在烧伤的地方,就会有一种凉丝丝的感觉。有一次,妈妈单位的一位老伯伯被开水烫伤了,妈妈给他摘几片厚脸皮的叶子。过了几天,老伯伯的伤好了。他说:“这厚脸皮真见效。还有一片叶子我舍不得用,把它栽到花盆里,以后万一需要,就万便了。”它默默地为患病者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1、“厚脸皮”有哪些特点? ( )(可多选)(3分) A、叶子长得很厚 B、它的花很好看 C、生命力很顽强 D、叶子能治烧伤 2、给带点的字用“√”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高尚—— ( ) 敬佩—— ( ) 4、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3分) 第4自然段是围绕“厚脸皮”的 ( )来写的。(3分) 5、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大自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你身边肯定有不少有趣的植物,请把你所发现的植物趣闻写下来。(3分)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配套试卷(全册)

第一周练习...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 (01) 第二周练习...连乘、乘加、乘减及运算律推广 (03) 第一单元测试 (05) 第二单元测试(含第三周练习)...对称、平移与旋转 (07) 第四周练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09) 第五周练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 1 第六周练习...求商的近似值、小数的混合运算 (13) 第三单元测试 (15) 第七周练习...方程的意义、利用等式性质1解方程 (17) 第八周练习...学习利用等式性质2解方程 (19) 第九周练习...学习利用等式性质1、2解方程 (21) 第四单元测试 (23) 期中综合达标测试 (25) 第十周练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27 第十一周练习...梯形面积、组合图形面积 (29) 第五单元测试 (31) 第十二周练习...因数与倍数 (33) 第十三周练习...质数与合数 (35) 第六单元测试 (37) 第七单元测试(第十四周练习) (39) 易错易混专项练习 (41) 数与代数专项练习 (43) 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 (45) 统计图专项练习 (47) 期末综合达标测试(一) (49) 期末综合达标测试(二) (51) 期末综合达标测试(三) (53)

第一周练习(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 (满分为10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一、我会填一填。(24分) 1. 5.46×0.34的积中有()位小数。 8.04×4.5的积中有()位小数。 2. 根据44×6=264填空。 44×0.6=() 440×0.06=() 0.44×60=()3. 7.797精确到十分位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一书包的售价是48.5元,买2个要付()元,买4个要付()元。 5.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4.7,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6. 26.4×4=()+()+()+() 7. 9.8×0.9 ○ 9.8 2.05×1.6 ○ 2.05 2.35×1 ○ 2.35 8. 1.25扩大到原来的()倍是125,25缩小到它的()是0.25. 9.计算0.25×80时,先把0.25看作25,一个因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倍,运算结果必须缩小到原来的(),才能得到0.25×80的积。 10. 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5,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10分) 1. 7.0和7.00的大小相等,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 6.995精确到百分位是7。() 3.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 4. 一个数的 1.01倍比原来的数大。() 5. 0.4×0.6的积是三位小数。()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与算式0.81×3.4的积相等的式子是()。 A. 81×0.34 B. 8.1×3.4 C. 0.081×34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结果是原来的( )。 A. 1000倍 B. 百分之一 C. 千分之一 3. 5.7×3.4 = ( ) ×34 。 A. 57 B. 0.57 C. 5.7 4.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是0.18的是 ( )。 A. 1.2×1.5 B. 0.12×0.15 C. 0.12×1.5 5.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是这两个小数位数的( )。 A. 差 B. 和 C. 积 6.两个因数的积是9.65 ,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0倍,积扩大为原来的()。 A.10倍 B. 1000倍 C. 1100倍 7. 大于0.40而小于0.42的小数有()。 A. 1个 B.10个 C.无数个 8. 8.999保留两位小数是()。 A.8.99 B.9.00 C.9.0 9. 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8.27,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 A.8.278 B.8.277 C.8.266 10.一个小数乘1.01,所得的积()这个数。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四、先判断积的位数,再计算。(前面带※验算)(14分)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题。 5. 在○里填上“>”、“<”或“=”。 ×○×○ ×○×38 1×○ 6. ×的积有()位小数。 7. ×24用()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8. 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这个小数最小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括号里。 4.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这个数最大是()。 5. 要求一个小数精确到千分位,也就是要()。 A.保留整数 B.保留一位小数 C.保留两位小数 D.保留三位小数 6. 近似数是把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所得到的,下列数中()不可能是这个小数。 三、直接写出得数。 +=-=×= ×6=×=9×= 四、计算下列各题。 1.列竖式计算。 ×××.031 ××× 2.求近似值 ××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3.能用简便的要用简便计算 ×××8 ×+××101 ×+×197×+× 五、解答题。 1. 我家的兔舍有4层,每层有15只家兔,每只兔子每年产毛量达到千克。 王大爷家年产兔毛多少千克(先写解题思路再计算) 2. 江村小学学生种6800棵蓖麻,平均每100棵可以收蓖麻籽25千克,如果每千克蓖麻籽可榨油千克,这些蓖麻籽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判断。 1.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旋转,钟摆的运动平移。() 3. 在算盘上拨珠是平移,电梯的运动是平移。() 4. 风扇叶片的运动是平移火车的运动是平移。() 5.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是旋转把握汽车的方向盘是旋转。() 二.选择。 1. 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A .1 B. 2 C. 3 D. 4 2. 圆有()条对称轴,。 A. 1 B. 2 C. 3 D .无数 3. 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 B. 60° C .90° D. 180° 4.下面图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 B.等腰梯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边三角形 5. 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 A. 30° B. 60° C. 90° D. 180° 三. 我来填一填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共4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yú lè mó nàn zào yīn jǔ sànɡ ()()()() qǐ qiú ténɡ xiě qí qū dàn shēnɡ ()()()() 2、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在正确的音节下面。 玷.污(diàn zhān)哺.乳(bǔ pǔ)拘束.(sù shù) 奔赴.(pū fù)勉强.(qiánɡ qiǎnɡ)拖沓.(dá tà)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钉截铁安然无()()不犹豫排山()海 藕断()连()然大物临危不()再接再() 一如()往()盆大雨破烂不()不屈不() 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举”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举”在字典里主要有这几种解释:①往上托、伸;②举动;③推选;④全。 “举世瞩目”的“举”应取第()种解释。“举足轻重”的“举”应取第()种解释。 5、选词填空。 伤害损害

(1)2004年底,印度洋发生海啸,上千万人受到了()。 (2)行人乱穿马路的行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形象。 失望绝望 (3)王大爷得了重病,在他几乎()的时候,医生治好了他的病。 (4)爸爸本来答应这个星期带我去划船,但他出差了,我感到很()。 6、按要求写句子。 (1)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意思不变。 我仔细观察小松鼠的生长情况。我了解小松鼠的生活习性。 汉字神奇、有趣。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 (2)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体会一下巴迪第一次写诗后等爸爸归来的心情,并试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来。 (4)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三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如果我是,我将。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我能填对。(20分) 1、÷的商的最高位在()位上,结果是()。 2、公顷=()平方米2时45分=()时 3、÷11的商是()小数,商可以简写作(),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4、把、、和……用“>”按顺序排列起来()。 5、在○填上“<”、“>”或“=”号。 (1)÷〇×(2)×〇+ (3)×〇×(4)×10〇× | 6、一桶豆油重100千克,每天用去x千克,6天后还剩下79千克,用方程表示是: ()=79;x=()。 7、一个直角三角形周长是26cm,两条直角边长是8厘米和,斜边长()厘米。 8、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 9、两数相除商是,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是______。 10、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 11、两个质数的和18,这两个数是()和()。 二、公正小法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小。()

2、小数除法的商都小于被除数。() —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5、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三、精心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算式中与99÷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A、÷ B、990÷ C、9900÷30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边长不变),它的面积()。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一样大 3、因为38×235=8930,所以×+100=()。 B. 、÷24=,按四舍五人法精确到百分位应写作()。 ] A. 2.0 B. C. 5、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平均度数是45度,这个三角形是()三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2班现有学生83人,男生48人,女生35人,班级男生较多集中在教室的后排很难管理,这也是我这个学期重点要抓的点,多关注他们。担任这个班教学工作已有2年,在这两年的数学教学当中,我认为这个班从总的来说,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学习认真,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班风正,学习氛围较好。学生能自觉地遵守学习的规章制度,完成作业情况良好,班级纪律较好。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她)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些学生平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都不强,加之对学习马马乎乎的态度,平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3.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青岛版五年级上复习

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我会拼也会写。(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y?u hu?ài mù gǔ lì wū y án ()()()() dào qia bào jǐng shuāi lǎo cí xi áng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猴()讯()呻()换() 喉()迅()伸()焕()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每空一分,共12分) ()天()地风()雪()()书()画()()大雨毫不()()不容()()三、我会选词填空。(每空一分,共6分) 囫囵吞枣牵肠挂肚与众不同悲欢离合别出心裁如饥似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常常使我()。我开始()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

作文构思就(),落笔也()。 四、我会选择关联词填空。(5分) 不是……而是……尽管……还是……如果……就…… 即使……仍然……只有……才……只要……就…… 1、()噪音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2、()装上“吃音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只剩下12分贝了。 3、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到地上来。 4、“夹丝玻璃”()被打碎了,碎片()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 5、鲸生活在海洋里,虽然体形像鱼,可它()鱼类,()哺乳动物。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和()。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计算 涉及的单元: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方程 一、直接写得数: 基本算法:小数加减法—对位、小数乘法—数位、小数除法—移位 二、计算: (一)解方程的类型: 1、用减法解: 2、用加法解: X + 6 = 9X - 6.5 = 2.07 3、用除法解: 4、用乘法解: X × 6 = 9X÷ 0.7 = 1.4 5、合并未知数的解法: 3X +2X-8=12 三、竖式计算 1、乘法计算方法:(1)算:先按整数乘法列式计算。(2)看:看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3)数:从积的末尾向右数出几位(4)添:积的位数不够,添0补位。(5)点: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

2、除法计算方法:(1)移: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相同位数,把除数移成整数。移位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添0补位。(2)算:先按整数除法计算(3)点:商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4)添:除式有余数添0继续除。 四、脱式计算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的,先小括号再中括号。 五、简便运算: 连加式:a +b+c+d配对 连减式:a-b-c=a-(b+c)连减2个数=减2个数的和。 连乘式:a ×b×c×d 例如:配对5×2=10,25×4=100,125×8=1000 乘加减式:a ×(b±c)=a ×b±a×c正反都可应用 第二部分:概念 涉及的单元: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方程、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七单元统计 一、小数的乘除法: 1、积随因数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就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2、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数(0除外),积不变。 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课堂达标试题及答案 全册

五上科学学案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会收集查阅资料; 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能正确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重点、难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及特点,会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课前准备】 熟鸡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地球内部的有关资料。 【课堂助学】 探究1、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我的交流: 我的发现: 探究2、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1、我需要的材料: 2、我的方案:红色橡皮泥代表------ 黄色橡皮泥代表------- 蓝色橡皮泥代表------ 3、我的发现: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的大体比例是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壳由组成,地幔主要由、、等成分组成,地核主要由和组成。 2、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________,温度逐渐_______。

3、科学家就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二、取出珍宝: 1、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千米。 A 3400 B 2900 C 80 2、( )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有坚硬的岩石组成。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3、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A 4700 B 6300 C 2900 三、朋友手拉手: 如果把荔枝比喻成地球,你能把他们相关的结构联系起来吗? 荔枝皮地壳 荔枝肉地幔 荔枝核地核 【拓展活动】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继续研究吧!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篇二: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题: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3年月日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13年月日 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前置性学习研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根据算式38×7=266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组内交流后,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8×70= 3800×7= 3.8×7= 2、你用什么方式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哪些情况?有何感想? 3、我认真观察情境图后,能提出以下数学问题: 二、探究活动 (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写出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1、每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发电58.6万千瓦时。求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也就是求()个()相加的和是多少。可列式为:还可列式为: 我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 ()。 2、如何计算小数乘整数,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二)全班交流方法。 1、全班交流中,我了解到的方法: 3、尝试练习: (1)计算2.36×7时,先把2.36(),转化成(),计算出() ×()的积后,再将积(),就得到2.36×7的积。 (2)竖式计算 3.74×3= 5.24×6= (三)巩固应用 1、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试试你能正确解答出来吗?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2、结合全班交流,我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 3、根据以上学习活动,我认为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 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同步探究》第一课时。 五、总结提升:询问学生本节课有何收获。 教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本的自主练习四、布置作业 课题:小数乘整数(第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