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国家

关注的重点:

1.城邦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政治经济制度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3.亚述帝国的对外扩张、奴隶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两河流域的城市国家

(一)、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居民

1.地域:两河流域东临伊朗高原,南部临波斯湾,西部与叙利亚摹和阿拉伯沙漠接壤,北部则是亚美尼亚山地。两河流域分为二部分,一部北部称亚述,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同时,巴比伦尼亚也分两部分,北端是阿卡德地区,南端是苏美尔地区。

古代两河流域有着很好的农业条件,虽然也是通过河水泛滥形成优质土壤,但在南部形成了天然的阿洪堤,有利于垦殖农耕。

2.居民:两河的居民最初来自于哪,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是由闪族游牧部落和后来迁居于此的苏美尔人融合形成了最初的苏美尔文明。

(二)、苏美尔城邦

苏美尔城邦进入文明的过程中分为以下几个文化期:

1.时间:(1)埃利都·欧贝德文化期(B.C.4300-B.C.3500)

在这一时期,考古学发现出现了较大的神庙建筑,手工业也得到了初步发展,发现了陶器和铜器,一一般认为是氏族公社解体时期。

(2)乌鲁克文化期(B.C.3500-B.C.3100)

在这一时期,苏美尔开始进入文明时代,铜器已经普遍,城市已经初具规模,神庙建筑也开始普遍,农村公社出现,阶级分化,表明已经进入阶级社会。

(3)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B.C.3100-B.C.2700)

这一时期,犁耕的出现,专门的冶炼部门出现,手工艺品也较精美,文字上也出现了楔形文字,表明了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奴隶主统治阶级形成。

2.城邦出现

随着城市的增加,城邦数量也明显较多,在幼发拉底河有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等。在底格里斯河上有拉伽什;在两河之间的城邦则更多,有苏鲁帕克、乌玛、巴比伦、基什、西帕尔等。城邦的特征是人口不多,地域较小,由若干农村公社组成。因而称为城邦。

3.苏美尔城邦的政治结构

苏美尔城邦的政治结构由于还处于国家产生前夕,因而类似于父系氏族社会军事民主制时期。分为城邦首领,称做“恩”、“恩西”、“卢伽尔”,“卢伽尔”有两层意思,一是临时授予的称号,二是霸主的称号。然后是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都叫做“温肯”(人民组织)4.苏美尔城邦的土地占有形式

苏美尔城邦的生活中,神庙占有重要地位,神庙不仅是苏美尔城邦的政治活动中心,而

且是经济活动中心。因此神庙经济占主要地位。神庙占有的土地达到全城邦可用地的一半以上,因此其类型也较多,分为神庙公用地,其产品用于维持神庙运作。神庙成员份地则是祭司们的私有地,而佃耕地则是用于收取地租的份地。由于处于氏族农村公社晚期,还依然存留有公村公社用地。农村公社的土地分配给各在家族作用,同时其还可以买卖,这样就给奴隶主占有失去财产的贫困农民的份地提供了机会,沦为城邦的奴隶。

5.两河流域的统一

早王朝时期的争霸战争

两河流域的各城邦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进行了长期的争霸,首先是基什成为霸国,然后拉伽什兴起成为““邦的霸者”。到苏美尔城邦的全盛期,这种争霸战争更加激烈,最后形成了南北方两个军事同盟:南方的乌尔和乌鲁克,北方的基什

6.乌鲁卡基那改革

城邦间长期的斗争加剧了城邦内部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分化,贵族更加富有,平民更加贫困,于是在拉伽什城邦的乌鲁卡基那时期实行了改革,改革的时间:(B.C.2378-B.C.2371),而改革的内容:(1)扩大公民权范围

(2)取消王室监督和税吏

(3)恢复庙产

(4)禁止以人身保证作借贷条件

(5)禁止暴利、盗窃、囤积居奇

(6)禁止欺凌孤寡

这些措施打击了贵族势力,有利于平民,因而引起其它城邦贵族的敌视,联合一些城邦推翻了乌鲁卡基那改革。

(三)、阿卡德王国

阿卡德城邦建立的时间:B.C.2371-B.C.2191,是萨尔贡建立的,并在其手中统一了整个两河南部即巴比伦尼亚。

2.政治经济状况

萨尔贡统一两河南部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将各地区分为行政区,任命宫廷子弟或贵族任行政长官,同时也吸引当地贵族参政。为了保证王国的安全,他又把军队驻守在战略前线。

在经济上,萨尔贡大力发展灌溉系统,采用沙杜夫,并实行对外贸易,贸易点远到印度河。但不能夸大这种对外贸易的程度,仍然是以物易物为主,规模也不是很大。

萨尔贡由于经常进行对外战争,不仅激起各地人民激烈反抗,也使许多贵族失去了土地,于是在人民起义中阿卡德城邦被外族所灭。

(四)、乌尔第三王朝

阿卡德灭亡之后,在两河流域保持着统一的形势,公元前2150年,乌鲁克人赶走了外族,不久后乌尔兴起,打败乌鲁克统一了苏美尔和阿卡德,建立了乌尔王朝,史称乌尔第三王朝。时间:(B.C.2113-B.C.2006)。

1.政治经济状况

乌尔第三王朝也实行中央集权制,国王有“天下四方之王”的称号,而且被看成神,集

军、政、法权于一身。统一下的其它城邦首领成为行政官吏,贵族会议和人民大会虽保留但性质改变,已经作为集权下的统治机构服务于君主。

2. 经济

乌尔第三王朝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农业上出现了新犁,手工业作坊规模也扩大,商品种类增多,经济作物如椰枣、葡萄等较普及。

王室经济

随着王权的加强,王室经济占有重要比例,五分之三的土地归王室,出现了大规模的农庄和作坊等。同时私有奴隶制也有发展,奴隶总数达到居民三分之一,一般平民家中都有奴隶。在《乌尔纳姆法典》中有详细记载。

二、古巴比伦王国

(一)、巴比伦尼亚的重新统一

乌尔第三王朝衰落以后,南部两河流域陷入了分裂,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首领苏姆阿布门进入南部两河流域,接受当地的苏美尔-阿卡德文化,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在第六代王汉谟拉比时期,征服其它小邦,成为大国。

(二) 汉谟拉比的统治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是在(公元前1792-公元前1750),他碍于国力不足,难以统一全部城邦,于是大力发展经济,最终在在位的31年打败实力较强的拉尔萨,创建了一个南到波斯湾,北到今土耳其南部,东到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的大帝国。

随着实力的强大,古巴比伦王国也进入奴隶制帝国时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帝国统治。

1.强化王权:总揽政务,甚至运河的开凿和神庙经济也由他管理,宣传君权神授,称自己为“众神之王”。

2.农业:大力发展水利灌溉工程,采用法律手段维护灌溉系统。

3.军队:授予士兵份地。军队作为政权的重要支柱,他授予士兵份地,牲畜等,强加军队的力量,这样保证了一支随时可以征召的部队。

4.保护小私有者-以法典的形式。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基础,保护小私有者财产,限制债务奴役。

5.文化统治-为了不伤害原有被征服地区的人民的宗教情感而为他们建立新的神庙,并普及阿卡德文字。

6.《汉谟拉比法典》

这一法典是古巴比伦时期重要的一份法律文献,是奴隶制社会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法典原文刻在一块岩石柱上,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太阳神、沙马什神授予汉谟拉比王权的浮雕,浮雕下部即是用阿卡德语刻写的铭文。

(2)内容。法典的正文分三个部分,即序言、正文和结语。序言先说了神的伟大,并表明君权授的神圣性和汉谟拉比的功绩,正文共282条,包括奴隶投送第,租佃关系,商业关系、家庭和财产关系等。

(3)本质。该法典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意志的表现。

(三)、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

? 1.农业上青铜器广泛使用,沙灌溉系统扩大,成立了独立的经济部门如园艺业

? 2.手工业上门类更加齐全,独立的手工业者出现,开设私人作坊。

? 3.商业上内外贸易发达,进出口商品种类较多,银已经成为一般商品的等价物。

? 4.土地制度

国王拥有一半土地,以份地形式分散经营

王室份地可以买卖但份地相应的义务要随之迁移,义务份地土地类型服役者份地不能买卖和转让,义务份地

纳贡人土地也不能买卖,还要定期上交租税

(四)、古巴比化的等级与奴隶制度

1.等级制度

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

(1)全权自由民包括祭司、贵族、高级官吏和商业高利贷者,还包括其它的一些农民和手工业者

(2)无权自由民则指那些俯于王室经济的纳贡人,他们是常备军的主要来源

(3)奴隶

自由民划分:军事奴隶主,这些人拥有土地和奴隶

商业奴隶主,这些人除了拥有土地和奴隶外还拥有大量商品

2.奴隶制度

古巴比伦时期的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奴隶的种类增加,如宫廷奴隶和自由民奴隶,还有私人奴隶,奴隶的来源大多是买来的,同时奴隶的价格也较高,由于战争减少,许多人成为债务奴隶,之前他们则是自由民,破产后成为债权人的奴隶。

三、亚述帝国

(一)早期亚述和中期亚述

1.两河流域北部于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国家才正式形成

位于两河北部的亚述氏族制度解体较晚,同时由于河水的泛滥的不经常性,水利灌溉较落后,但矿产丰富,西部和南部适于畜牧。河谷地区的耕地也较肥沃。

2.早期亚述(B.C.3000末-B.C.2000中)

早期亚述的特点:贵族寡头城邦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是长老议事会,类似于苏美尔城邦的长官,掌管宗教、公共建筑等权力,早期亚述的对外殖民较强,势力达到了地中海东岸,在打败了米堤尼之后,亚述在公元前15世纪进入中期亚述。

3.中期亚述(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中期亚述特点:君主制。这时贵族长老议事会已经失去权力,听命于国王,其社会结构也从大土地所有者和自由民中分化出了中小奴隶主。公社成员也有部分成为中小奴隶主。奴隶中债务奴隶增多。

中期亚述法典

这一时期,土地既然可以买卖,土地兼并现象就增多,尤其是商业高利贷阶层,不仅成为大土地所有者,还将资本侵入农村,加速了农村公社分化。造成债务奴隶盛行。这也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二)亚述帝国的建立

? 1.时间:(B.C.745-B.C.609)

在中期亚述后期的提格拉特帕拉沙尔时期,乘周边文明衰落之机开始大规模扩张,同时由于铁器时代来临,加速了社会经济,为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长期的战争也激起了大规模的人民起义,于是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时,结束了中期亚述,进入了帝国时代。

2.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

内容:行政上缩小行省,设省区行政长官收取租税,另设长官治理政务。建立情报网,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募兵制,把常备军分为许多兵种,如骑兵、重装步兵等。加强军队战斗力。

这些措施加强了对外战争的实力,至公元前729年,亚述帝国吞并巴比伦,确立霸主地位,进入鼎盛时期。

3.亚述帝国的版图

北起乌拉图、南到波斯湾,西到地中海、东到伊朗、地跨西亚北非的帝国

(三)亚述帝国社会经济与奴隶制度

? 1.社会经济状况

亚述帝国已经进入铁器时代,随着铁器的大量普遍,在亚述多山的环境中,由于铁器较硬利于开垦,扩大了可耕地的面积。对外贸易由于在对外战争打通了通道,市场也随之扩大。

? 2.奴隶制度

亚述的奴隶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是由于长期对外征战的结果,为了稳定被区的社会秩序,彩了一种新的奴役形式,即迁徙居民,将居民分成小股,从一地迁到另一地,这样就使这些在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中的被分散的奴隶难以组织反抗。

同时,由于奴隶数量太多,又把这些奴隶分散在各个小块的奴隶主土地上,奴隶可以有自己财产,但却没有人身自由。

另外,这一时期,还把奴隶广泛的应用于公共工程上。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随堂练习:1.2古代两河流域

1.2古代两河流域 一、选择题 1.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A.尼罗河流域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D.两河流域 2.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列世界古代建筑中,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A.空中花园B.故宫 C.长城D.金字塔 3.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在()A.公元前20世纪B.公元前18世纪 C.公元前24世纪D.公元前3500年 4.下图甲、乙地区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它们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下 列对这两地文明的解读有误的是() A.都属于大河文明B.甲地区是法老和金字塔的国度 C.都是城邦共和国D.乙处诞生了《汉谟拉比法典》 5.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物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漠拉比法典B.金字塔 C.雅典卫城D.高架引水渠 6.“法典要求‘人人都应安分守法’,否则将依法给予严厉制裁;法典还特別强调奴隶必须听从他的主人的安排,不许有任何反抗。”材料主要表明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维护奴隶的利益 C.维护奴隶制度,稳固社会秩序D.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7.《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哪些规定说明古巴比

伦王国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①社会等级②家庭奴隶制 ③租赁、雇佣④交换、借贷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8.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曾被外敌入侵,导致两大文明衰落的是() A.蒙古帝国B.波斯帝国 C.元朝D.亚历山大帝国 9.(·贵州)颁布世界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是() A.伯利克里B.法老胡夫 C.汉谟拉比D.凯撒 10.(·内蒙古)“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全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该法律条文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民法大全》C.《十二铜表法》D.《查士丁尼法典》 11.(·江苏)发祥于西亚地区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印度B.古巴比伦王国 C.雅典城邦D.法兰克王国 12.(山东)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 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二、判断题 13.尼罗河流域发现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14.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最重要的奴隶制国家() 三、综合题 15.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古老的大陆有着灿烂的文明。今天让我们畅游亚非大陆,领略古 老灿烂的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如图:

两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比较

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

一、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相似之处 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都有着几乎同样的年龄,都在三千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由强盛到衰败的过程两种文明都有着自己的文字书写系统,条理严谨的楔形文字和神秘诡异的象形文字都孕育于大河流域。离不开河水的的滋养与灌溉她们都从城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的强大帝国实行君主专制,也都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有着自己的重要成果。 二、两河流域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对比 1.自然地理 埃及文明起源依托于尼罗河,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河道。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为交通和行洪提供了畅通的道路。由于上游两条河流分支流经热带草原地区,雨季的到来给尼罗河带来了定期泛滥,从而给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厚回馈,也为古埃及农业提供了很好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尼罗河的子民们在其庇佑之下,怡然自乐与世无争地生活着。尼罗河狭长的地理环境,促使古埃及的文化选择了带状延伸,形成了由南向北的多元一体化文明起源模式。而同样生活在大河旁的两河流域的人民们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暴躁的底格里斯河使两河人民无法和古埃及人民一样享受平静的生活,两河流经的区域受干旱少雨的副热带高气压气候控制,河水无法定期泛滥,而且由于底格里斯河平时水位过低,汛期水位过高、流速快,难以利用灌溉,所以聚落主要集中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灌溉也成了当地经济生活的命脉。

法治文化,而埃及人的主流文化是伦理文化。在法治社会中,法典,比如汉莫拉比法典的诞生是自然结果而埃及这样的神权政治国家似乎不需要法典。两种文明的国家的文学也同样殊异。埃及人的写作在深度和想象力方面有局限性,大部分作品浮泛浅薄。在埃及这个相对和平的国度里,没有出现任间丫象《吉尔伽美什史诗》一样严肃的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域生活的诸种无常的变化。 3.政权的起源 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出现了城镇政体,各自控制着泛滥平原的某一条带。这种多元的地方中心难以形成有力的地理屏障,为建立统一的政体在地理环境上铺平道路。同时,狭小的生存空间,迫使野心勃勃的地方统治者极力通过扩张活动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于是,征伐战争不断,导致统一集权机制国家的形成。由上埃及国王孟尼斯实现统一,埃及文明逐渐形成并影响日隆。此外,因尼罗河水流自南向北,上埃及国王可以清楚地预知北方灌溉的区域,由此奠定了埃及的统一是上埃及统一下埃及的格局。同时也限定了埃及的官僚体制一开始就是内向型的,注重内部行政体和部门化建设。至于两河流域,乌贝德人疏浚幼发拉底河并修改故道使其成为运河,由此建立纵横交错的灌溉网络。水资源的竞争客观上要求建立超出单个聚落之上的社会组织,于是,社会人口、聚落向中心聚落迁移、聚集。到公元前4000纪中叶,这一凝聚过程完成时,伴随着周围聚落的消失,作为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的城市出现,专业分工的市民居住在城

2016-世界古代文明-章节测验参考答案【古代两河流域上、下】

古代两河流域上(一)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在以下哪两条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A、苏伊士河和恒河 ?B、底格里斯河和尼罗河 ?C、苏伊士河和幼发拉底河 ?D、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星期”是以下哪一古代文明发明的时间概念:() ?A、古印度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古埃及文明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判断题】中国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与两河流域早期文化处于同一时期。()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历史上古代两河流域存在多个国家政权。()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古代两河流域上(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乌尔纳姆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中哪一时期的法典:() ?A、亚述王国 ?B、乌尔第一王朝 ?C、乌尔第二王朝 ?D、乌尔第三王朝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根据考古的发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备军出现在以下哪一个文明:() ?A、古印度文明 ?B、古中国文明 ?C、两河流域文明 ?D、古埃及文明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单选题】根据考古的发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条约是在以下哪一组国家中签订的:() ?A、希腊和罗马 ?B、埃及和希腊 ?C、埃及和赫梯 ?D、赫梯和希腊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根据考古的发现,《乌尔纳姆法典》是人类历史上首部成文法典。()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古代两河流域上(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萨尔贡是阿卡德王国第几任国王:() ?A、4 ?B、3 ?C、2 ?D、1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现存的古巴比伦城门被以下哪一国家挖掘和收藏:()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古代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下游,通常称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为“两河之间的土地”)平原,这个地方是古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三部分组成,其中巴比伦文明以其成就斐然而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典范,古巴比伦王国与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构成了人们所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早在公元前50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他们在交流中逐渐创造了象形文字。阿卡德人对它加以继承和改造后,成为据今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文字──楔形文字。这种文字用芦苇秆和动物骨头在软泥上所刻,落笔时力度大速度缓,印痕宽而深;提笔时力量小速度快,印痕窄而浅,好像木楔子,所以称为“楔形文字”。古巴比伦人、亚述人和波斯人都曾经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文字。苏美尔人还把他们的神话故事《吉尔伽美什》刻在泥板上,成为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最古老的史诗。史诗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一生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大约公元前2006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古巴比伦人在苏美尔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绚丽的文明。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和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全文共350

0行,内容涉及盗窃动产和奴隶,对不动产的占有、继承、转让、租赁、抵押,涉及经商、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法典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阿拉伯语称其为“悬挂的天堂”。相传尼布甲尼撒国王为了治愈爱妻的思乡病,特地建造了这座超豪华的“天堂”献给她作为礼物。果然,爱妻思念家乡的愁容一扫而光,白皙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欢快的笑容。空中花园为立体结构,共7层,高25米。基层由石块铺成,每层用石柱支撑。层层都有奇花异草,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园中有小溪流淌,溪水缘自于幼发拉底河河水。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古迹之一。 星移斗转,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公元637年,阿拉伯人战胜波斯人,两河流域并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两河流域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阿拉伯帝国的首都从大马士革迁到底格里斯河河畔的巴格达,巴格达遂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帝国首领哈里发的皇宫用大理石砌成,城门装饰着精雕细刻的花草、动物图案,窗户镶嵌着彩色玻璃,墙上挂着精美的壁毯;宫廷大院有喷水池,种植奇花异草;夜晚,来自帝国各地的达官显贵、皇亲国戚聚集宫中,仙乐飘飘,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宫廷外围则是另一番景象。那里水渠纵横,沃野千里,田禾茂盛。两河沿岸的码头上停泊着密密麻麻的商船,河畔城市的市场繁荣,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新人教版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并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史实,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及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 图文配合,学会研读有关图片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社会法制传统的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难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及历史地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留给世界的遗产?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西亚一个古老王国的一部有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你知道这个法典的法规与我们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关联和区别吗?让我们一起从本课中找到答案吧。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阅读教材P6的第1段和图片,思考:两河指的是什么?两河流域指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两河指的是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

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阅读教材P6第2段,思考:两河流域什么时候初步统一? 答案提示:大约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3.活动一图片展示:楔形文字,思考:两河流域有哪些文明成就? 答案提示: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 1.阅读教材P7第1段,思考: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在位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答案提示: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阅读教材P7第2段,思考:为了维护统治,汉谟拉比做了什么? 答案提示: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 1.结合教材P7、P8的内容,思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哪些内容? 答案提示: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同时,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教师总结:《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利益。 2.《汉谟拉比法典》有什么特殊之处?有什么地位? 答案提示:《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课堂小结 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古巴比伦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板书设计 古代 两河 流域

两河流域文明成就 Microsoft Word 文档 - 副本

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两河流域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早代表,其成就是巨大的。在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文明成就中,文字、宗教、文学、法律、科学、艺术等显然最为引人注目和影响深远。 文字 成千上万在两河流域出土的刻有成文文字符号的泥版表明两河流域人民(具体指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创造出了一种文字系统。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人类从没有记录历史的朦胧年代过渡到有史可据的较为光明的年代。因此,文字成了人类步入文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志。尽管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打破了语言的时空限制,使得人们不再仅仅依靠记忆,用口头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信息知识的传递。通过文字,人的经验、知识和思想就不再因个体的记忆衰退或死亡而散失,而是具有了永久性,知识和经验由此可以得到保存、积累和传递。鉴于此,我们将文字的发明称为两河流域文明最重要的一项文化成就显然是恰如其分的。由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被广泛地称作“楔形文字”(图4),因为当时的文字是由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在泥版上刻画出的符号的外形酷似楔子。①英国人是最初使用这一名称称呼苏美尔文字的,因此,该词的英文为(cuneifo丌n),由楔子(cuneus)加形状(form)组成。苏美尔文字与世界上其他文字一样,最初也是由象形符号演变而来的。早期的实物证明苏美尔最早也

是图形文字,由一系列平面图画组成。 一个图画构成一个符号,代表一个词,其意义与所画的物质基本一致或相近。如用波浪线表示水,用动物的头像代表该动物,画一岩石表示铁石心肠的情感。不过,苏美尔文字既不像汉文字那样基本全由表意字组成,而是由表意和表音符号混合组成;也不同于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仔细刻划或精心绘制的图形,而是一些图示性的、线条式的图形,象征性地表现符号所代表的实物。经过几百年的演变,最早出现的图形最终完全失去其象形特征,成为表音符号。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后由阿卡德人继承和发扬光大。在该文字出现后的2000年左右的时间内,它一直是两河流域惟一的书写文字体系,无论是阿摩利人、亚述人,还是西亚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2.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 【学习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 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导入新课】 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知道空中花园在哪里吗?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自主学习】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 3.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4.巩固政权: (1)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汉谟拉比法典》 ①等级划分: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图册 (1)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统治)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①《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达标训练】 1.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明发生在() ①长江流域②黄河流域③印度河流域④恒河流域⑤两河流域⑥尼罗河流域A.①③ B.④⑥ C.③② D.⑤⑥ 2、《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3、[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4月12日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长江、黄河流域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目标] 1.知道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该地区国家产生的时间、政权的更替、楔形文字和《吉尔伽美什》、《汉穆拉比法典》;理解楔形文字对于两河流域文明形成发展的作用以及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理解《汉穆拉比法典》在行使国家职能中的作用及重要的历史价值。 2.通过两河流域国家的形成和王国的更替的学习,初步学习从“地理环境与人类早期文明”的关系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吉尔伽美什》和《汉穆拉比法典》等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文献解读的能力。 3.大江大河滋养孕育出古代东方文明,受惠并传承上古文明的今人应该理解和欣赏古代文明成果,同时懂得善待大自然,合理开发自然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道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及其职能。 难点:《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分析。 说明: 1.两河流域是现知产生国家最早的地方,国家的出现适应了当时两河流域生产发展的需要和阶级关系变化的需要,并在王国的更替中走向完善。“古代两河流域”作为本教材的开篇之作,让学生理解该地区国家产生及其职能,不仅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两河流域古代文明,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国家的产生是人类在社会组织形式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的历史概念。故为重点。 2.分析文献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和方法,高一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故为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以伊拉克“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的材料导入。 2001年,伊拉克举行“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纪念楔形文字的诞生。5000年后的今天,闪米特人的后裔仍为祖先发明的楔形文字深感自豪。今天的课,让我们一起领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设计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及其创造的楔形文字,理解楔形文字对于两河流域文明形成发展的作用及其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2)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及其统治。 (3)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目的、地位、作用,了解古巴比伦文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对《汉漠拉比法典》内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的相互印证,再现历史,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认识古代西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之一,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2)通过学习《汉漠拉比法典》,认识到法律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正义和公平观念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了解《汉漠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示标导入。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手周杰伦演唱的《爱在西元前》,并同步展示歌词。注意重点标记以下歌词:“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摸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底格里斯河、古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泥板上的字迹、楔形文字”。

教师:这是一首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歌曲,歌词据说是词作者在参观博物馆后有感而发创作的。这首歌以独特的想象把西亚的历史文明融入其中,让人回味无穷,它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世界古代文明之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两河流域,去了解那段历史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二、查学诊断。 1.概述。 (1)兴起: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20多个国家,并发明了楔形文字。 (2)融合:苏美尔各国之间不断争斗,外部入侵者乘势而入,苏美尔人逐渐消失,融合到其他族群之中。 2.建立:公元前2000年左右,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 3.发展:公元前1792年,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继位。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成为囊括整个两河流域的大国。 4.目的:为了强化统治,缓和社会矛盾。 5.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6.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三、导学施教。 1.目标导学一:“河间之地”。 两河流域炎热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河流两岸水力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苏美尔人很早就在河流沿岸定居。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生地之一,苏美尔人在那里种植大麦、小麦和椰枣等农作物,他们掌握了青铜工具,青铜工具日趋普遍。他们还发明了轮子,制造出车辆,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他们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补足。他们创造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公元前3000年前后,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一批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它们管辖区域都不大,人口也不多。各国为了争夺人口、土地和水源,陷入长期的混战之中。 2.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流域文明史

两河流域文明史 两河流域文明: 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和城市都在这里出现~~ 6500年前~苏美尔文明~建筑由泥土搭建~~~~ 4900年前~建立了最早的城邦国家~~每个城邦都有一个统治者~~ 4300年前~苏美尔东区北部~~阿卡德人势力逐渐强大~~开始吞并苏美尔地区的其他城邦~~领袖萨尔贡~~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国家,第一个首都阿卡德~最后向南北发展,建立了第一个帝国~~在他孙子时期达到鼎盛~~~ 阿卡德王朝灭亡100多年后~两河流域迎来了乌尔第三王朝~~第一部乌尔纳木法典出现~~是汉穆拉比法典的蓝本~~楔形文字~~ 汉穆拉比是巴比伦文明最重要的缔造者~~公元前1792年登上王位~~他颁布的第一部完备的汉穆拉比法典~~282条法律条纹~~汉穆拉比的巴比伦王朝被称为巴比伦第一王朝~~400年后来自小亚细亚赫梯王国的国王率领大军攻陷了巴比伦城~~~赫梯王国创建于公元前17世纪~~首都哈图沙~~位于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南~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

来自北方山区的加喜特人创立了中巴比伦王朝~加喜特王朝~~是两河流域统治时间最长~亚述人很快由北部一个小国发展成帝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天空被分为12宫~~黄道12~新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王是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5年9月7继承王位~~空中花园就是他建造的~他把大量财富用于建造巴比伦城~亚述人性格彪悍~战争是每个亚述男人的终身职业~~然后接替了巴比伦王朝~~亚述帝国创立~~位于伊拉克北部~~ 尼尼微,亚述王国的首都,位于大扎布河和底格里斯河交汇处~公元前12世纪,尼尼微是一座极具规模的大城~~成为两河流域的中心,人口众多~~犹太人把亚述人的首都称为狮子的巢穴~~亚述国王个个残暴无情~ 公元前612年5月尼尼微沦陷~~~亚述国王们为他们残暴付出代价~~ 以色列:神的勇士~~ 公元前626—539年新巴比伦王国:又称迦勒底王国,,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尼亚的控制。公元前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612年攻陷尼尼微,亚述帝国结束[1]。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

《古代两河流域》参考教案1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奴隶制小国兴起时间、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时间及名称和文明遗存。 2.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提示下,归纳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古巴比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 《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地位 正确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知道空中花园指的是哪里吗? 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反映的是新巴比伦王国的故事。本节课我们学习古代两河流域。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__幼发拉底河__和__底格里斯河__。 2.地理位置: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3.建国:约从公元前__3500__年起。 1 / 4

4.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__2400__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知识点二古巴比伦王国 5.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__汉谟拉比__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6.制度:实行__君主专制__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三《汉谟拉比法典》 7.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8.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无公民权的__自由民__和__奴隶__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流域南部早期国家产生的时间。 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两河流域的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 / 4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两河流域国家产生的时间和概况;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统一后的社会基本状况。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重要历史价值。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分珍视。古代亚非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引以为自豪。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河流域地理位置;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PPT出示两河流域的地图:让学生找出两河是那两条河。说明西亚也曾经是人类文明之一 (二)、讲授新课: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气候特点:干旱少雨问: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2、文明的奠基者:苏美尔人 3、国家的建立:公元前3500年出现很多小国。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所灭。 4、强盛时期: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时间:公元前18世纪 2、人物:汉谟拉比 3、建立的国家: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是巴比伦城邦第一王朝(又称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位国王,于大约西元前1792年继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权力。巴比伦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星罗棋布的众多古代城邦的一员,这些城邦为了争夺富饶的农业用汉谟拉比即位及逝世时巴比伦王国领土对比地互相之间经常开战。尽管古代两河流域有很多文明同时存在,但在中东具有读写能力的人心目中巴比伦文明具有突出

两河流域重要历史事件年表

两河流域重要历史事件年表 约公元前4000年 苏美尔人定居美索不达米亚。 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 大洪水爆发,后来被犹太人改编后编入《旧约全书》就是诺亚方舟的故事。 公元前3200年 “东方的拉丁语”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形成。两河流域缺乏木材和石料,但有取之不尽来自两河冲积平原上的粘性泥土,苏美尔人将之制成泥版,用芦苇做成的书写工具在上面刻字或画图,形成的文字符号的每一笔按压的部分痕迹宽深,拖出的部分窄浅,就像木楔一样。所以叫“楔子文字”又叫“钉头字”或“箭头字”。 公元前3000年 苏美尔人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历法。苏美尔人在高台阶上的观象台上观察月亮的变化,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个月29或30天,12个月为1年(6个月为29天,6个月为30天),每年354天,通过置闰月的办法调整。开始依靠经验置闰,后来先后有8年3闰和27年10闰的规定。一星期七天,由天上星晨各种神的名字命名:星期天(太阳神)、星期一(月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星期六(土星神)。 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苏美尔的尼普尔,是当时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和书记员的学校。 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流传在两河流域,讲述乌鲁克的国王、大英雄吉尔伽美什、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完成了许多伟大的业绩的故事。 公元前2300年 世界最早的地图。在北部的纽尔根特佩出土的粘土地图上可以看到一片被小丘环绕的地区,有一条水道穿过。楔形文字在地图中央表明了土地所有者和土地的面积。 公元前2170--公元前2006年 乌尔的苏美尔人建立第三王朝(创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同时进入青铜时代,建造了吉库拉塔形式的白色神庙。 公元前2000年 “神之门户”巴比伦城崛起。闪米特语系的阿摩托利人建都古巴伦城。 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汉摩拉比法典》诞生,2.25米高的玄武岩石柱上刻满了282条法律,规定了司法行政、土地房屋、商业债务、私产保护、婚姻家庭、职业、农牧、租赁、伤害和奴隶买卖及处罚等多方面事宜。 世界上最早的60进制:巴比伦人将一天分成以2小时为单位的12时制,每小时又分为60分,每分又分成60秒,这就是巴比伦时间。 世界上最早的商业银行出现。巴比伦神庙的祭司开办了借贷机构,分实物借贷和金银借贷。偿还方式为分期付款,每月一还;利息按法律规定:、金银借贷为20%,实物为33%。 公元前1800年 古巴比伦城开凿“汉穆拉比--万民之富”运河,兴建了无数灌溉水渠。 诞生了数学史上第一条公式,可根据水渠的矩形断面计算水渠的浇灌水量。 公元前1700年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历书《农人农历》,以农夫教子的口吻,讲述了一年的农事进程。 约公元前1600年 赫梯人入侵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灭亡。加喜特人在巴比伦建加喜特王朝。 公元前10世纪 短暂而辉煌的亚述文明。战神庇护的帝国--亚述帝国兴起。 公元前1150年 西徐亚人消灭加喜特王朝,以依新为中心建立了巴比伦尼亚。 公元前800年 历史上第一支训练有素的皇家军队建立。亚述军事强国的奠定者提格拉特帕沙尔三世建立的“王家军团”是亚述军队的核心。亚述帝国的军队兵种齐全,有当时最强大的攻城武器--投石机。亚述版图包括现今的伊拉克、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大部分的巴勒斯坦和部分的土耳其南部与埃及北部。 亚述王辛赫那里布将都城从萨尔贡城迁移至底格里斯河左岸的尼尼微。 世界史上第一个图书馆(藏有24000多块泥版图书),由亚述巴尼拔王建造在雄伟的尼尼拔王宫内。 古老的词典--“西拉巴力里亚”,不仅有苏美尔文字符号表和对符号的发音、含义的解释,还包括了文法的说明。 公元前612年 西徐亚人和米太人结成的反亚述联盟攻陷尼尼徽,杀死亚述萨拉克皇帝。

两河流域文明

第三章上古西亚诸国 本章重点: 1、城邦的产生、发展及其政治经济制度 2、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汉漠拉比的统治和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3、新巴比伦王国的扩张与衰亡 4、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发明 5、犹太、以色列统一王国的形成及其分裂 6、犹太教的形成与发展 7、波斯帝国的建立与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参考书目: 1、陈小红、毛锐:失落的文明——巴比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2、沐涛、季惠群:失落的文明——犹太王国,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 3、华严明:“文明的故事”系列丛书,海南出版社,2001年。 4、(以色列)阿巴?埃班:犹太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第一节两河流域早期的奴隶制国家 一、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间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内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区。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亚述(得名于亚述城),南部称巴比伦尼亚(得名于巴比伦城),巴比伦尼亚又分为南北两部分,北称阿卡德,南称苏美尔。 两河流域与埃及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处于干旱地带,需要利用河水灌溉。但也有不同之处:尼罗河上游因为有大湖调节,每年泛滥的水量较稳定,两河每年泛滥的水量则因上游雨雪量的变化而变化颇大,易于成灾;另外,尼罗河来自热带,泛滥时带来大量腐殖质肥料,两河流域则缺少这样的天然肥料。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的自然条件也稍有不同:南部地势低平,两河相距较近;北部河岸高起,两河相去又远。所以南部比较便于灌溉,也较易受水灾,这使两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带最初并不适于农业,甚至不适于住人,旧石器时代的遗迹都在山坡或山麓、丘陵上,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都在北方和东方的山地上,因为那里雨水稍多,又无河流泛滥威胁。公元前五千年代,人们开始在山坡上截引溪水浇地,随后逐渐迁到河谷平原。 两河流域最早文明的创造者是居住在苏美尔地区的苏美尔人,他们讲苏美尔语。约公元前三千年代初,一种与苏美尔人语言完全不同的人到了苏美尔以北的地区,因为后来他们在那里建立了阿卡德国家,所以被称为阿卡德人,他们的语言属于塞姆语系。

(完整版)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2、过程与方法: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 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教学重点: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教学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动态图片)这个数学上非常有名的定理是什么?最早是由什么人发现并使用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 二、新课讲授: (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1.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古代两河地域地图” ,思考: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怎样? 提示: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 3 月至7 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2. 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3. 教师归纳: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二)楔形文字 1. 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楔形文字图片 2. 教师讲述:楔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由苏美尔人发明,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古巴比伦王国与《汉谟拉比法典》 1. 教师讲述:公元前18 世纪兴起的强盛而繁荣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那时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欣赏小品《打架》。 2. 学生活动:(学生小品表演)国王:“我是古巴比伦城邦的第六任国王,我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终于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了四方之王。但我每天要处理的案件实在太多,我已命人编成了一部法典,这下处理事情就有依据了。” 两自由民正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 国王:“你们两个混蛋在干什么?给我住手! ” 两自由民发现是国王,立即停了下来并向国王行礼。 自由民A: “我尊敬的国王,他两天前把我的一只眼睛打伤了,疼死我了。我要找他算账。” 自由民B: “是他先侮辱我是奴隶,我才打他的。” 国王:“好了,好了,我来给你们判决,你(自由民B)打伤了他(自由民A)一只眼睛,你就让他把你的 一只眼睛也打伤吧!(说完A做着向B的眼睛打去的样子)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知识与能力: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过程与方法: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古代东方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利用多媒体展示预习导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预习导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重点: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 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我们学习了古代埃及文明,产生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那么,亚洲最早产生文明的地方在哪儿?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一)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古代两河地域地图”,思考: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什么地方?两河指的是哪两条河?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怎样? 提示: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流经区域,基本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古代两河流域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被称为亚述,南部被称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又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大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并不十分优越。北部丘陵地带雨量相对较多;南部地势低洼,多沼泽,除洪水泛滥季节外,雨量一般较少,呈干旱状态。由于河源地区高山积雪定期融化,每年3月至7月是两河流域的洪水泛滥季节。 2.问题思考: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会有怎样的影响? 3.教师归纳: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二)两河流域国家发展历程:学生阅读,说出国家发展的线索 (三)楔形文字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楔形文字图片 2.教师讲述:楔形文字,又称为钉头文字,因其书写笔画的形状酷似木楔或钉子而得名。由苏美尔人发明,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目标导学二:古巴比伦王国 1.教师讲述:公元前18世纪兴起的强盛而繁荣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古巴比伦王国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学生阅读了解汉谟拉比采取的内外政策。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2.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 【学习重点】 《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内容及影响 【学习难点】 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导入新课】 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知道空中花园在哪里吗?空中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两河流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自主学习】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 3.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4.巩固政权: (1)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汉谟拉比法典》 ①等级划分:古巴比伦分为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合作探究】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图册 (1)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该法典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统治)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①《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②《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达标训练】 1.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明发生在() ①长江流域②黄河流域③印度河流域④恒河流域⑤两河流域⑥尼罗河流域 A.①③ B.④⑥ C.③② D.⑤⑥ 2、《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3、[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4月12日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长江、黄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4.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沙特阿拉伯 3、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 A.图特摩斯 B.汉谟拉比 C.苏姆阿布姆 D.穆尔西里斯 5.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 A. 胡夫 B. 伯里克利 C. 汉谟拉比 D. 穆罕默德 6.下图所示地区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在这里最早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雅典 7、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你知道这位导游介绍的文物是什么吗?() A、《汉谟拉比法典》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 8.《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这项规定突出地说明 ( ) A.该法律是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理发师的地位极端低下 C.理发师与奴隶地位相差无几 D.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在西亚地区奔腾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了人类,在适合人类农业耕作的自然环境中催生了灿烂的文明。苏美尔人创立了楔形文字,并用文字保留了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国王还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成为目前已知最早的成文法典。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