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方案

为健全医院成本核算管控体系,强化成本控制,加强经济管理,医院根据2011年财政部、卫生部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成本核算提出的要求,结合医院医疗活动和经济活动运行规律,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制定本《方案》。

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是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我院成本管理应该是成本效益的管理,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成本控制是指在产生成本的所有范围内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无效成本的发生,成本控制的根本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认为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目的是通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病人诊疗费用,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一、成本管理控制的内容和原则

(一)主要内容

1.源头控制

要从物资材料的计划、采购等方面开始,严格控制费用开支,严格健全审批手续,严格坚持开支标准;

2.消耗控制

这要从仓储、保管、领取、使用、回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规定,严格控制消耗定额,提高利用率。具体步骤为:

(1)建立医院分科室成本(责任中心)制度,将全院科室划分为结

余中心和费用中心,结余中心通过收入预算和标准成本控制手段,达到创造结余,提高效益的目的。费用中心通过费用预算和编制管理手段,达到减少支出提高效率的目的。

(2)通过收入、费用归属、成本分摊顺序等合理收支原则,将各科室收入、成本、责任划分明确并归属正确,建立分科室经营损益报表和全院经营损益报表。体现医院和临床科室实际经营状况。

(3)查看医院和科室损益表等报表,分析收入、成本、结余差异,确定医院主要成本项目,区分不可控成本与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以合理分摊手段落实科室成本。可控成本以直观的管理手段进行管控。

(4)对于可控成本按不同性质、类别设置管控方法,如直接管控法、预算管控法、比例管控法、收支差异法、标准次数法、混合法等。

(5)建立计算机信息流程,适时监控。

(二)基本原则

成本管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分解控制原则。即全院的成本目标控制必须依靠各部门、各科室的控制,要把全院的控制计划分解到每个科室、每个部门,各尽其职责。例如业务科室主要对控制物资材料消耗负责,物资部门必须对合理采购、减少过期失效变质等储存过程中的浪费负责,财务部门必须对资金使用和资产购置把关负责:

2.分级控制原则。即把医院成本管控体系分解为对院级、科室、小组甚至个人提出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3.全员控制原则。即把成本管控变成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自觉行

动,而不是少数人的孤独行为;

4.综合控制原则。即不能把成本目标控制单纯理解为纯经济行为,而必须把它与业务技术、医院文化、组织管理、科技教育等各项工作融合起来,把经济措施与技术措施、文化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5.例外控制原则。即在成本管控中要有标准、有要求、有重点、有成效,要注意一般和特殊、常规和例外等情况的区别,尤其要观察和重视个别明显违反惯例的情况,以查明情况,及时解决,决不能待问题发展成涉及面较大时才解决。

二、科室可控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一)可控成本范围

医院成本管理范畴包括药品费、人员经费、固定资本折旧费与维修成本、卫生材料费、其他费用为主的8类成本项目。其中:药品费,卫生材料费,人员经费中的奖金,维修成本是医院可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四项成本之和达到医院总成本的75%以上。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费是医院不可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控制科室的成本,关键是将科室主要可控成本有效控制,整个医院的成本自然会得到满意的效果。所以,科室的药品费,卫生材料费,维修成本控制是医院进行成本管控最主要的三个项目。

(二)药品费管控方法:

1.实际收支消耗管控,即医院根据实际收支,给于一定损耗容许值后,依据实际消耗进行采购。(药学部)

2.实施源头手段管控。有效降低药品滥用。

3.针对医院制定的科室药品比例进行比例管控。通过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管控目标,与科室绩效奖金结合。

(三)维修成本管控:

计算设备产值与设备残值并编制维修预算,当维修预算高于产值或产值低于残值时。则不必花费维修成本。

(四)卫生材料费管控: (成本控制的重点)

1.卫生材料费管控办法

(1)针对器械、卫材、低值、后勤物资分系统(低值、高值)、分类(收费、不收费)、分项(可计量、不可计量) 以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区别管控。

(2)由系统自行依据上述分系统、分类、分项运算出各品项的管理稽核报表进行监管。

(3)高值耗材实施强制管制。

2.将卫生材料费分为四类以不同管理方式进行区别管控:

(1)可计价可计量材料:此类材料可计数,且可向病人收费,例如“吻合器”,“结扎锁”等。此类需采用材料计价数量和收入与科室领用数量和金额对比审核管控。

①将材料编码与收费编码一一对应,建立主要材料的收支差异监控,具体将材料管控从经验式预测管理(科室领用计划)走向数字化实务管理(科室耗时拨补)。避免材料漏费或向病人多收的现象。

②每季度进行盘点,落实二级库房存量管理。

③盘亏成本,不能提出合理说明者由实际使用与管理科室负担(一次或分期扣除奖金)。

④对于植入性材料,采取零库存管理方式,对于未按照医院规定办理材料认证,违规计费的科室,使用的材料不做科室材料收入,相应金额从奖金中扣除。

(2)可计价不可计量材料:此类材料可向病人收费,但每次使用的精确数量不易统计。如:手术线,缝合线等。此类需采用标准用量与金额收支差异管控。输液器、空针等也归入此类管理。

①标准用量管制:对常见或主要治疗(手术)项目,建立材料标准用量(可改变型号规格,不可变动数量)。以包盘或数量管制,将此类材料转以同计价计量管控手段。如留置导尿(大人)项目,需尿袋一个、空针1个,确定为材料标准用量。皮下肌肉注射需空针1个为材料标准用量。

②金额收支差异管控:以材料收入与领用金额进行收支差异管理。

(3)不计价可计量材料:此类材料不向病人收费(通常包含在其它收费项目中),但材料每次可以精确计数。如EG7+血气分析试剂包,检验试剂等。此类-般采用设订使用标准次数管控。

①标准用量管制:根据主要耗材项目(小至检查单,大至管球或成本支出较高)建立材料标准用量。

②直接扣除管制:按材料费的发生数在奖金中直接扣除。将“不计价材料”成本体现在奖金扣除成本项目中。

(4)不计价不可计量材料:此类材料不向病人收费,且材料每次使

用的精确数不易统计。如棉花等低值易耗材料,办公耗材,采用直接扣除法或支出预算比例管控。直接扣除管制:按材料费的发生数在奖金中直接扣除。将“不计价材料”成本体现在奖金扣除成本项目中。

三、行政后勤科室成本管控:以行政后勤科室的可控费用管理成效,制定部门预算,结合奖金进行管理。

四、加强成本的核算。继续强化规范科室成本核算,计算科室的收入、科室成本,合理分摊科室费用,准确计算科室结余,提高科室的运营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在开展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项目、病种成本核算,为加强成本管控提供有力依据。

五、说明:本方案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