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五: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检修教案

任务五: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检修教案
任务五: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检修教案

教学流程:

故障及时与服务顾问或客户沟通确认,争取良好的顾客满意度。

明确对各小组关于学习任务2学习考评的要求:

1.能正确查阅电路图;(自评+教师抽检)

2.能正确分析故障原因并借助相关资料制定诊断计划;(自评+教师抽检)3.能正确修复线路、更换损坏部件。(自评+教师抽检)

学习发动机微机控制系统功能、组成、类型、工作原理,控制策略;CKP/CMP结构和工作原理;爆震控制原理;汽车上点火系统的组成、各自的功用;CKP/CMP的位置,类型和功能。(详见PPT)

查阅资料或听

老师讲解PPT,

并完成工作页

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并适当讲解。

学习点火系工作电路基本组成与实车查找凯越点火线路电路图

点火波形图曲轴位置传感器波形图

各组先讨论学

习,再各自上台

本组学习讨论

成果。

教师进行点评总

结,作正确完善的

前照灯工作过程

学习点火系工作电路基本组成与实车查找2.火花塞、点火器组件、分缸线

1)位置

2)接插件插拔注意事项、操作要点

3)接插件形状及针脚,火花塞外观,电极检查,跳火检查

3. 保险丝

1) 位置; 2) 规格; 3) 检查方法;

4.继电器

1)类型; 2)工作原理;3)检查方法

各组先讨论学

习,再各自上台

本组学习讨论

成果。

教师进行点评总

结,作正确完善的

前照灯工作过程

根据故障现

象查阅资料并进行故障排除1.以实车故障现象为工作任务;

2.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并制定修复计划;

3.借助维修手册等资料实施修复计划;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修复结果展示;

学生实际动手

检修,查阅资

料,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稍

作提示.

电控发动机检修一体化

——别克凯越电控点火系统检修考核表

班级姓名成绩考核要求及相关项目考核记录配分得分

点火系统相关知识(25)凯越-电子点火系统零部

件识别

哪些部件组成:

8分凯越-电子点火系统的类

选择:

A 分电器点火 B双缸同时点火 C单独点火

5分

凯越-电子点火线圈三心

插头各端子含义

1:颜色:

2:颜色:

3:颜色:

12分

检测操作步骤(75)车辆防护

1.三件套 3.尾气抽排

2.三角木档位确认,驻车制动确认,车窗摇下

10分

车辆识别

1.VIN码:

2.发动机型号:

5分

点火系统保险丝查询与

检测

几号保险丝

检测结论:

5分点火系统继电器查询与

检测

继电器位置:

检测结论:

5分火花塞跳火试验操作火花颜色:结论:10分正确使用数字万用表测

量点火线圈

1:供电电压2:初级线圈电阻

1组: 2组:

3:次级线圈电阻

1组: 2组:

9分

使用TECH-2读取点火系

相关数据:

1.火花塞缺火数据

2.点火提前角

3.爆震点火延迟角

6分

若你读出的次级波形如

右图,请写出次级波形各

字母的含义

1: 3: 4:

a: c:

15分

安全文明生产设备退出、整理1.三件套 3.尾气抽排

2.三角木档位确认,驻车制动确认,车窗摇上

10分

时间(10)每超过1分钟扣5分,超

5分钟不计分

注意:考试时间12分钟

开始:时分

结束:时分

监考老师

考核

日期电控发动机检修一体化

——别克凯越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考核表

班级姓名成绩

考核要求及相关项目考核记录配分得分

点火系统相关知识(25)凯越-电子点火系统零

部件识别

凯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英文简称:

凯越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英文简称:

8分

凯越-电子点火系统的

类型

1. 凯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类型:;

2.凯越曲轮轴位置传感器类型:;

A 电磁感应式 B霍尔效应式 C光电式 D 磁阻式

8分

凯越-凸轮轴位置传感

器三心插头各端子含

义及连接线颜色

1:颜色:

2:颜色:

3:颜色:

12

检测操

作步骤车辆防护

3.三件套 3.尾气抽排

4.三角木档位确认,驻车制动确认,车窗摇下

10

1

b c

2

汽车发动机维修教案

柳江区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使用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授课类型课堂讲授 授课班级班级人数 授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发动机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组成部分的作用,理解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内 发动机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 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 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 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于使用的燃料和燃烧过 程不同,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混合气的形成 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传统化油器式和电控直喷式两种。其作用是将一定浓度 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 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冷 前两节课学生认真听, 总结,结合实物记忆知 识点,最后两节课进行 考核。

容却系统。其作用是将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油送至各个摩擦表面,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7、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独有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又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控制点火系两种。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柴油发动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故没有点火系。 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TDC 上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顶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BDC 下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底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教学总结 依据我校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在校教务科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对汽车专业《机械识图》课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根据《机械识图》课程直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相对集中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五合一”的教学内容组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本次调整,我们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合成一门课,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插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

点火系统--教案

汽油机点火系统 一二三四五㈠㈡㈢㈣㈤ 1 2 3 4 5⑴⑵⑶⑷⑸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导入: 授课内容: 一点火系统概述 ㈠点火系统的功用 功用:适时地产生足够能量的电火花以点燃发动机气缸内已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及时地、迅速地做功。 ㈡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1能够产生足够高的次级电压 2电火花有足够的能量 3应能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提供最佳的点火时刻 ㈢点火系统的种类 点火系统按采用的电源不同,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统磁电机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根据是否采用电子元件控制可分为: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1 传统点火系统(淘汰略) 2电子点火系统 0 按点火能量储存方式不同可分为:电感储能式 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0 按信号发生器的不同可分为:电磁感应式 霍尔效应式 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 0 按初级电路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计算机电子点火系统 0 按高压电配电方式不同,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可分为: 机械配电点火系统(有分电器点火系统) 计算机配电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点火系统) 二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㈠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用 1电源给点火系统提供低压电源蓄电池或发电机一般为12V 2点火线圈将12V的低压电转变为15-20KV 3分电器包括:点火信号发生器配电器点火提前机构 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点火的信号 配电器----将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送到各缸的火花塞 点火提前机构----随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汽油辛烷值的变化改变点火提 前角 4电子点火器将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放大,控制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达到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流通断的目的。 5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6 点火开关控制点火系统初级电路、仪表电路、起动继电器电路 7 高压导线分中央高压导线和分缸高压导线用于连接点火线圈与火花 塞之间的高压电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绪论(一) 【组织教学】 采用各种方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点名认识学生,宣布课程相关要求。 【新课引入】 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这一学期,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希望我们能像第一学期那样合作愉快,共同进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维护和修理以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系统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再配以相关实训,大家将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故障诊断和排除方面的基本技能。【讲解新课】 随着汽车工业及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机电一体化的载体。现代汽车结构日益复杂,传统汽车维修技术已不能适应,必须拓展新知识、新技术。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等要求汽车维修不仅要恢复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指标,还要在诸如废气排放、噪声控制、舒适耐用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和满足社会需求。一系列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汽车维修的内涵跨入更广阔的领域。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有关汽车维修的相关知识:一、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 汽车发动机的零件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耗损。其耗损的形式主要有:磨损、腐蚀、疲劳和变形四类。

其中,磨损是最主要的一种耗损形式,大约有80%的零部件是由于磨损而报废的。 1、磨损 相互运动的零件,其相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会造成零件表面的磨损,致使零件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发生变化,配合特性变坏。 所以,通常以汽车主要部件的磨损情况作为衡量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指标。 汽车零件的磨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零件的磨合期 特征:零件磨损较快。 原因:新加工零件表面存在微观凹凸不平,产生了嵌合磨损所致。 时间:新车或新修竣车运行1000~1500km以内。 要求:零件的载荷越大、滑动速度越高和表面越粗糙,其磨损量就越大。故新车或新修竣车,应按规定以较小的载荷和较 低的速度运行。 正常工作期 特征:零件的磨损量随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增长,但增长很缓慢。 原因:零件工作表面已经磨合,润滑条件较好,相配零件的间隙在正常技术范围内。 时间:取决于零件的材料、结构、使用条件及是否正确维护。 要求:合理使用、强制维护。 加速磨损期 特征:相配零件间隙已达到最大允许使用极限,磨损量急剧增加。 原因:间隙增大,润滑油膜难以维持,冲击负荷增大,导致磨损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单

国家示范校建设 教学工作页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 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班级: 二○一四年 前言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作单是与校本教材《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配套使用的学生工作单。工作单对学生学习过程起引领和指导作用,本书的编写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符合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将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和学习汽车发动机的基础知识并掌握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本书具有形式活泼,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学习和测评等特点。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汽车工程系 2014年

目录 发动机的初步认识 (1) 发动机的初步认识 (4) 气缸盖、气缸垫的构造与检修 (6) 气缸体、油底壳的构造与检修 (10) 活塞环、活塞销的构造与检修 (13) 活塞的构造与检修 (16) 连杆的构造与检修 (19) 曲轴的构造与检修 (22) 配气机构的认识 (26) 气门传动组的构造与检修 (29) 润滑系的构造与检修 (33) 冷却系的构造与检修 (36)

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工单 2、相关知识 (1)写出发动机基本构造的零部件名称 1 ;2 ; 3 ;4 ; 5 ;6 ; 7 ;8 ; 9 ;10 ; 11 ;12 ; 13 ;14 ;

(2)根据工作原理图写出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上止点(TDC) 下止点(BDC) 活塞行程S 燃烧室容积V C 气缸工作容积V H 发动机排量V L 压缩比ε (3)填写活塞、进气门、排气门在工作循环中的运动关系 二、任务实施 1、学生分组 学生分三组,每组一位组长 2、任务分配 (1)利用发动机工作原理示教板观察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2)利用丰田-5A解剖发动机观察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3)利用EQ6100发动机透视模型观察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常用术语的含义。 每项任务有一名辅导教师负责学生的学习和讲解。

汽车点火系统教案

教案

(2)、霍尔效应(集合图,版画,互动形式) 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方向通过导体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导体的两个端面之间出现电势差的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该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势差(霍尔电压),其与电流和磁场强度成正比。 讲解:利用霍尔效应制成的原件称为霍尔元件; 利用霍尔元件制成的传感器成为霍尔传感器。 (3)、霍尔信号发生器工作原理(依据:有没有产生霍尔电压)当传感器轴转动时,触发叶轮的叶片便从霍尔集成电路与永久磁铁之间的气隙中转过。 当叶片进入气隙时,霍尔集成电路中的磁场被触发叶轮的叶片所短路,而不能通过,因此,霍尔元件此时不产生霍尔电压UH=0。而此时,集成电路输出级的晶体管截止,传感器输出信号电压UG为高电平 当叶片离开气隙时,永久磁铁的磁力线便通过导磁板穿过气隙作用于霍尔元件上,于是通电的霍尔元件便产生霍尔电压。此时霍尔元件产生电压为(UH=1.9~2.0V),而霍尔集成输出级的晶体管导通,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电压UG为0.1~0.3V的低电平。 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两周,分电器轴及触发叶轮转一圈,霍尔元件交替隔磁4次,因而随之产生4次霍尔电压。 (4)、分析总结,叶片是否在气隙而与霍尔电压、输出信号、次级电流、初级电流这件的关系。(结合图片) a)图表示,叶片在不同位置时,通过空气气隙的磁通密度; b)图表示,霍尔元件产生霍尔电压UH的波形; c)图表示,霍尔集成电路输出的信号电压UG的波形; d)图表示,点火线圈一次电流I1的波形; e)图表示,点火线圈二次电压U2的波形。 有图来总结下: 有霍尔电压,U G为低电平,晶体管截止,次级绕组产生高电压点火; 无霍尔电压,U G为高电平,晶体管导通,次级绕组无高电压。 (5)、磁感应式与霍尔式的比较: 1、磁感应式不需要电源,输出是锯齿波,输出电压受转速的影响 2、霍尔式需要电源,输出是近似方波,输出电压高低与被测物体的转速无关,低速性能好,点火正时精度高。 2)点火控制器 (1)点火控制器的结构 以桑塔纳轿车采用的点火控制器为例,进行讲解。 1 、图为BD497系列专用集成电路管脚排列 2、图为BD497系列内部电路框 (2)点火控制器各管脚的功能 P123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教师姓名授课形式讲授授课时数6授课日期年月日授课班级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项目1 汽车总体认识 任务一汽车总体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熟悉汽车的总体构造及各系统总成的主要组件; 2.熟悉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正确理解各布置形式的主要特点;能力 目标 3.熟悉汽车识别代码的规则,能正确找出并解释车辆识别代码。 情感 目标 4.学习对先进修车仪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汽车的总体构造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教学难点1.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2.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讲授汽车的总体构造。通过动画模拟发动机的实际运行状况,使学生更形象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了解如何获取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的信息。 学时安排1.汽车的总体构造约40分钟。 2.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约60分钟。 3.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约100分钟。 4. 汽车识别代码(VIN码)约40分钟。 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实车台架。 课外作业课后习题 检查方法 1.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 2.检查课本课后习题内容。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引入 以汽车需要维修的故事引入新课。 知识链接 一、汽车总体构造 1. 发动机 2. 底盘 3. 车身 4. 电气设备 二、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型)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型)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型)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型) 5. 全轮驱动(4WD型) 三、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汽车向前行驶时,承受较复杂的各种力的作用,有纵向力、横向力和垂直力以及力矩等。 1. 汽车的驱动力 2. 附着力 3. 行驶阻力 (1)滚动阻力 (2)空气阻力 (3)坡度阻力 4. 驱动力、附着力与行驶阻力的关系 四、汽车识别代码(VIN码) VIN(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汽车识别代码是汽车制造厂为了识别一辆汽车而规定的一组字码,它由一组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17位,故又称17位码。17位VIN码的每一位代码代表着汽车某一方面的信息参数。我们从该码中可以识别出车辆的生产国家、制造公司或生产厂家、车辆的类型、品牌名称、车型系列、车身形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款(属于哪年生产的年款车型)、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装配工厂名称和出厂顺序号码等信息。 1. 汽车识别代码(VIN 码)的规定 2. VIN 码中各代码的含义举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梁向东 审核石婷婷李晨霞 所属系交通运输系 任课教师 梁向东于涵

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 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训练 任务1、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参考资料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二. 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 关系。(10 分钟) 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叙述课件 3 分 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发动机总论》 一. 教案头

引入(任务)任务:发动机总论叙述课件 2 分 钟 教学内容(一) 教学内容(二) 教学内容(三) 往复活塞式 旋转活塞式 2. 按所用的燃料分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3. 按点火方式分 点燃式 压燃式 4. 按冷却方式分 水冷式 风冷式 5. 按活塞行程数分 二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20 分 钟 30 分 钟 15 分 钟 两大机构: 发动机总论:两大机1、曲柄连杆机构讲授课件 构、五大系统(汽油机)2、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1、燃料供给系 2、润滑系 3、冷却系 4、点火系 5、起动系 1、上止点 2、下止点讲授教具 3、行程演示 4、气缸工作容积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5、燃烧室容积 6、气缸总容积 7、压缩比 8、排量 9、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类型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 分讲授课件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2010 ~ 2011 学年度上学期 课程名称: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授课教师:计端 课程所属系(部):汽车与环境工程系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授课班级:2009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3班 2009汽车电子技术班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总学时:96 学分:5 使用教材:杨庆彪李佳音主编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教学方法、手段: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 主要参考书目: 1、邹长庚主编《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原理与故障 诊断(发动机部分)》北京理工版 2、(美)汤姆逊学习公司编《发动机机械和发动机性能 修理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李东江主编《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巧》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出版

标题:课题一: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的检修 1.1燃油系统原理、点火系统原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3、初步了解电控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内容 4、熟悉电控发动机的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教学内容及过程: 知识讲授: ※1、概论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 二、国外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的概况 1、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 (一)发动机部分的电子控制 (二)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 2、底盘方面的控制 3、车身方面的控制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控制内容 主要控制——汽油喷射(喷射量、喷射定时)、点火控制(点火时刻、闭合角、爆震的防止) 辅助控制——怠速控制、进气控制、排放控制等 四、发动机汽油喷射的发展过程 60S 机械式 67S K,KE,D,型 73S L型 79S 集中控制 80S TBI 83S 单点,a/n

电控发动机教案(全本)

课时计划

分组练习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档位打得 太大,为1时档位打得太小。前面有“一” 说明电压实际方向与测量表笔方向相 反。 3.电阻的测量 档位置于电阻测量档,红黑表笔接到被 测设备(电阻)两端。 方法:(指针表测量电阻前必须调零,确 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1)表笔插到相应的孔内。 (2)估算电阻大小,选择相应的 档位。(无法确定时随便选 一档位进行初测) (3)测量时与被测量设备并联, 设备断点测量,测量受其它 设备影响时设备要脱离电 路测量。 (4)指针表档位乘刻度读数,数 字表显示相应的值,为0时, 档位打得太大,为1时档位 打得太小。 4.蜂鸣档的使用 4.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万用表不使用时, 必须将档位放置在电压档的最高档;测 量未知电流或电压或电阻时,档位放置 在最高位,然后由高向低,逐档位试,直 到合适的档位;测电流必须串联,测电压 学生按要求 进行实践训 练

课时计划

巡回指导分组练习量后,作为主要控制信号告知ECU,据 此确定汽油的基本喷射量。节气门关闭 (怠速)时,进气量由ECU通过怠速阀 控制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能 燃油供给系统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清洁汽 油通过喷油器适时喷射到进气歧管或气 缸内,系统油压由燃油压力调节器控制 在规定的范围内,喷油量和喷射时刻均 由ECU根据各传感器的信号确定。 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 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是ECU,在发 动机工作时,ECU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 经分析、比较、计算后,确定控制对象和 范围,发出指令控制执行器,使发动机 处于最佳的进气量、空燃比、点火时刻, 同时视情况调节发动机怠速 点火系统的功能 点火系统主要由ECU根据转速、负 荷和水温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实际工况的 最佳点火提前角,再由发动机转速传感 器(曲轴或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确定活塞 在气缸内的实际位置,并发出指令控制 电子点火组件(电子点火器),由电子点 火组件完成点火线圈一次侧电路接通和 断开的控制,从而在点火线圈二次绕组 内产生出2万伏左右的高电压,高压击 穿火花塞间隙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 合气。 点火系统的组成 电控发动机可按照喷油器安装位置、燃 油喷射部位、喷射方式、喷射时序、控 制方式和进气量检测方式的不同 按喷油器安装部位分类 (1)电子控制单点汽油喷射系统(SP I (2)电子控制多点汽油喷射系统(MP I) 学生按要求 进行实践训 练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

汽车发动机教案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

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这些关键字的意义讲清了,不但可使学生掌握这此术语的含义,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排气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讲授过程是:先对照课件中不运动的示意图进行讲授,再利用动画加深理解。 讲授中特别强调的应该是:气门的开闭情况、活塞开始时的位置及运动方向、气缸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行程终了时气门的开闭情况等,具体参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不作为重点内容强调。 工作过程全部讲授完成后,利用动画对工作过程进行小结。 教案2教学时数:2 重点: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上主要区别 难点: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四行程发动机的知识,着重将活塞上方和下方的工作分别清晰的分开,使学生对曲轴箱换气的原理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教学方法:仍利用课件演示讲授,由于已讲授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重点放在其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区别上。 四个过程讲授结束后,利用动画进行小结,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其规律。 五、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二行程汽油机与四行程汽油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1)没有专门的配气机构,而是在气缸壁上开有三对窗孔:由上而下依次是:排气孔、换气孔、进气孔。活塞同时作为换气阀使用。 (2)曲轴箱是密封的。

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设计

11 发动机起动系统 一、复习提问 1、电子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二、导入新课 上一章我们学习发动机点火系统,这一章继续学习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发动机起动系统。 三、讲授新课 11.1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 2、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起动机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以足够高的转速运转,以顺利起动发动机。 3、发动机起动时,必须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克服这些阻力所需的力矩称为起动转矩。 4、能使发动机顺利起动所必需的曲轴转速,称为起动转速。 (二)起动方式 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辅助汽油机起动和电力起动机起动等多种形式。 1、人力起动即手摇起动或绳拉起动。其结构十分简单,主要用于大功率柴油机的辅助汽油机的起动,或在有些装用中、小功率汽油发动机的车辆上作为后备起动装置。 2、辅助汽油机起动 起动装置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只用于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起动。 3、电力起动机起动 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当电动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上的环齿啮合时,电动机旋转所产生的电磁转矩,通过飞轮传递给发动机的曲轴,使发动机起动。 (三)起动预热 1、进气预热装置

为了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一些化油器式发动机的进气道上装有进气预热装置。 2、电热塞 采用涡流室式或预燃室式燃烧室的柴油发动机,由于燃烧室表面积大,在压缩行程中的热量损失较直接喷射式大,更难以起动。 3、起动预热锅炉 有些重型汽车使用起动预热锅炉作为起动预热装置,将冷却液和机油加以预热。 4、起动液喷射装置 它主要用于某些柴油发动机的起动预热。 5、起动减压装置 它采用降低起动转矩、提高起动转速的方法来改善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11.2 起动机 (一)直流电动机 1、作用 直流电动机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旋转力矩。接通起动开关起动发动机时,电动机轴旋转,并通过驱动齿轮和飞轮的环齿驱动发动机曲轴旋转,使发动机起动。 2、直流电动机分类 (1)起动机的直流电动机按磁场产生方式的不同分为永磁电动机和励磁电动机。 (2)励磁电动机又根据磁场绕组和电枢绕组连接方式的不同分为串励电动机、并励电动机和复励电动机。 3、结构 (1)电枢 它由换向器、铁心、绕组和电枢轴组成。电枢铁心由外圆带槽 的硅钢片叠成,压装在电枢轴上;电枢绕组一般都采用较粗的矩形截面的铜线绕制而成,并且多采用波绕法,以便结构紧凑,并可通过较大的电流,获得较大的电磁力矩。 (2)换向器 它由一定数量的燕尾形铜片组成,并用轴套和压环组装成一个整体,压装在电枢轴上。各铜片之间以及铜片与轴套、压环之间均用云母或硬塑料片绝缘。 (二)传动机构 1、传动机构的作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基本要求 (16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 基础模块 (一) 汽车发动机总论 了解汽车发动机类型,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三)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校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基础模块专业教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零部件的名称,各零部件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损坏、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用的检测手段、排除解决方法及综合故障的排查思路,且能够按正规操作要求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等。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维修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基本达到维修技工(机修工)四级/中技水平,具备一定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应付实际维修中的常规保养作业、一级维护保养作业、二级维护保养作业、发动机大修拆装作业等,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的一般性常见故障。初步形成解决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 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二行程发动机的区别 3)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4)各组成部件的原理、结构和安装部位 5)各组成部件的常见损伤、故障、检测方法和解决手段,及某些部件的维修、拆装注意事项 6)依据理论分析某些故障产生的因素及故障的大致排查思路 2、实际操作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选用工具与量具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本体的拆卸与装配作业 3)能应用量具测量发动机各机件的配合间隙 4)能独立完成教材和课堂规定的实操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1、理解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及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及维修 授课教师李业旺 授课班级 15级汽修5 参考教材《汽车构造》 授课时间:2016学年度第1学期

学情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D13E1班为汽车运用及维修一年级学生,共9人,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整体水平不够理想,从课堂上看,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很容易分心,作业和试卷上的错误比较多。 二、认知状况 大多数学生对汽修行业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汽修。但是通过第一学期汽车认知的学习,大多数同学已经对汽车有了个一个整体框架概念.部分同学在假期参加社会维修实践,具备一定拆装经验.但是班级学生厌烦理论课程的学习,喜欢实践动手,但做事缺乏耐性。对感兴趣的事情有较强的持续性。 三、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习惯做起,再到怎样学习专业知识,后到提高技能水平。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延伸及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及运用。 3、注重开发性使用对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

教案简案项目三汽车点火系统

教学简案 项目三汽车点火系统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分好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小组讨论与合作,正确制定计划并实施,小组长起学习组织者作用。 强调实习纪律,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课题导入】 汽油发动机是怎样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而做功呢现代的电子点火系统有什么优点电子点火为什么能达到精确控制 【讲授新课】(3课时;6课时) 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测 1、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 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1)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俗称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触点点火装置。 (2)电子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产品,它克服了传统点火装置点 火能量不足的致命缺点,但适时点火这一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3)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取消了其他类型点火装置的机械调节结构,而是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由微机进行综合控制。 2、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统主要有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附加电阻等组成。 1. 电源 电源是指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点火系统工作所需的电能。 2. 点火开关 点火开关是用来控制点火系统初级电路的。关闭点火开关,点火系统立即停止工作,发动机立即熄火。 3.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是用来产生高压电的元件,它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的12 V 的低压电转变为15 ~30 kV 左右的高压电。 (1)开磁路点火线圈 在薄钢片叠成的铁芯上缠有两组绕组,分别为初级(低压)绕组和次级(高压)绕组。 (2)闭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是在“日”形或“口”形铁芯内绕有两个绕组,其磁力线在铁芯内形成闭合回路,不经过空气,磁损失小,能量利用率高。 4. 分电器 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和点火提前装置等部分组成。 (1)断电器 断电器实质上是一个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给点火系统提供工作信 号的开关装置。 (2)配电器

教案简案项目三汽车点火系统讲课讲稿

教案简案项目三汽车 点火系统

教学简案 项目三汽车点火系统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作好学生考勤记录。分好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 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小组讨论与合作,正确制定计划并实施,小组长起学习组织者作用。 强调实习纪律,做好安全文明生产。 【课题导入】 汽油发动机是怎样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而做功呢?现代的电子点火系统有什么优点?电子点火为什么能达到精确控制? 【讲授新课】(3课时;6课时) 一、传统点火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测 1、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 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和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1)传统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俗称蓄电池点火系统,又称触点点火装置。 (2)电子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产品,它克服了传统点火装置 点火能量不足的致命缺点,但适时点火这一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3)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取消了其他类型点火装置的机械调节结构,而是根据各种传感器的信 号,由微机进行综合控制。 2、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统主要有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附加电阻等组成。 1. 电源 电源是指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点火系统工作所需的电能。 2. 点火开关 点火开关是用来控制点火系统初级电路的。关闭点火开关,点火系统立即停止工作,发动机立即熄火。 3. 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是用来产生高压电的元件,它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的 12 V 的低压电转变为15 ~ 30 kV 左右的高压电。 (1)开磁路点火线圈 在薄钢片叠成的铁芯上缠有两组绕组,分别为初级(低压)绕组和次级(高压)绕组。 (2)闭磁路点火线圈、 闭磁路点火线圈是在“日”形或“口”形铁芯内绕有两个绕组,其磁力线在铁芯内形成闭合回路,不经过空气,磁损失小,能量利用率高。 4. 分电器 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和点火提前装置等部分组成。 (1)断电器

1.1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教案

课次: 课题:电控发动机点火系统 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教学步骤 一、学习目标及技能要求 掌握点火系统元件检测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点火系统工作原理,检测 三、课前准备 1.桑塔纳2000整车 2.万用表或诊断仪 3.实习报告或维修手册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辅导(2)示范操作(3)巡回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作用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减少排气污染,要求点火系统不仅能提供较高的点火能量,而且对点火时刻的控制要求有较高的精度,对发动机各种工况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现代汽车在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实现电控单元控制的同时,对点火系统也广泛采用了电控单元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曲轴位置传感器和上止点位置传感器判断出曲轴位置和汽缸冲程,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它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修正,最后确定最佳点炎提前角并向电子点火控制装置发出精确的点火控制指令;电子点火控制装置依据点火控制指令切断或接通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由于电流的变化,点火线圈二次电路在互感电动势的作用下产生很强的高压电;这个电输送到火花塞后,在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同时,ECU 利用爆震传感器对点火提前角实施反馈控制。 二.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的基本组成 1.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ECU确定最佳点火提前

角和一次电路导通角,实现对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并将点火控制信号输送给点火控制器。 2.点火模块 根据EUC输出的点火控制信号来控制点火线圈一次电路的通与断。 3.传感器 传感器是将电信号或非电信号经整理后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检测发动机运转工况我,为ECU提供曲轴转速、曲轴位置、节气门开度、负荷、冷却液温度、进气温度和流量、启动开关状态、蓄电池电压、废气中氧的含量等有关发动机运行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各种信息。 (1)曲轴转角与转速传感器。 (2)曲轴基准位置传感器 三.电控点火系统的控制 1.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1)基本点火提前角 根据发动机负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来确定。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二、实训性质与目的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是汽车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课程将结合本专业教学大纲中的《发动机构造》和《汽车维修》进行,以此作为基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典型发动机结构;掌握发动机拆装流程、工具量具和仪器的使用、拆装发动机的技术要求等。同时也为以后汽车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训课任务是以丰田3Y发动机和大众捷达AJR发动机作为实训样品,通过拆卸、分解、清洗、装配、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了解发动机构造。 三、实训基本要求 1、实训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发动机和翻转式发动机固定架倒下砸伤人,不准擅自动仪器设备,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程和注意事项。 2、学生在做实训之前要先预习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指导书,实训过程中要按拆卸和分解顺序摆放零件并作好纪录。见附件一:学生工作页。 3、学生4~6人分成一组,每组同学必须严格按照实训操作步骤,每个人都要动手完成发动机的拆卸和装配工作。 4、编写实训报告(学院标准格式),掌握编制拆装发动机工艺文件的基本方法。 四、前修后续课程 前修课程:汽车机械基础、金工实习、汽车发动机构造等。 后续课程: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五、实训方法与手段 1、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发动机拆装视频,并现场讲解和演示。 2、学生实物操作。 3、实训以分组方式、利用分层教学法进行实施。即在班里选几名成绩优秀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由老师先对组长进行培训,达到要求后再由各组长指导各组成员,期间有问题直接由老师指导。 4、同时上3~4台发动机,每组一台,学生4~6人分成一组,每组设一组长,再由一个实训老师负责指导和监督。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 教师评定与学生评定相结合,小组与个人表现相结合。即由每个小组的组长给组成员进行评定,再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组长评定给每一个学生进行评定。见附件二:考核标准表。 每个实训结果的评定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纳入《发动机构造》课程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案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

教 案 内 容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如点火提前角过大,大部分混合气在压缩过程中燃烧,活塞所消耗的压缩功增加,缸内最高压力升高,末端混合气自燃所需的时间缩短,爆燃 倾向增大;过小(点火过迟),燃烧延伸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压力和温 度降低,传热损失增多,排气温度升高,功率降低,爆燃倾向减小,NO x 排放降低。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1)发动机转速随着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采用ESA控制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2)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 (3)燃油辛烷值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减小。 (4)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起动时的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一般为10°左右,与发动机工况无关。 起动后的点火提前角控制有: (1)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修正点火提前角 (2)实际点火提前角=初始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修正系数 点火时间由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或进气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确定的点火提前角和修正量决定。 4.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1)水温修正 1)暖机修正冷车起动后,冷却水温度过低,增大点火提前角。随温度升高点火提前角变化如图。 点火提前角的暖机修正曲线 控制信号有:冷却水温度信号、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信号、节气门位置信号。 2)过热修正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况(IDL触点断开),当冷却水过高时,为避免爆震,推迟点火提前角。发动机处于怠速工况(IDL触点闭 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