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

霍山天柱山考察(潜山志)

《史记》载: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日南岳。”是

指今潜山县境的天柱山,还是霍山县境的天柱山?几百年来,颇多争议。对此,《天柱山志》修志人员会同《潜山县志》

办公室、潜山县文管所等单位组成考察组,于1986年12月24日至26日,专程对霍山县境的天柱山进行了实地考察。

霍山县境的天柱山,当地称南岳山,位于霍山县城南5里。霍山县地图标高405米。峰顶南端台地上,有两根倾斜的石夹。台地两侧的山崖称白虎崖。峰顶西北侧,有一群古建筑。沿百级石阶而上,有一座门楼,名东门楼。穿过门楼,便是汉至清代所称的“天池”(霍山县文物保护单位)。池长约3米,宽约2米,深约1.5米,池壁上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池水浊而不腐,可供饮用。池的四周有砖砌围墙,并装有铁门,绕过天池,有明代建成后又重修的三官殿。现为霍山县广播电视接收站改用。三官殿外墙下端,有捐修碑记6块。年代最早的为明嘉靖二十四年,最晚的是民国十三年。接收站工作间内壁石墙上,嵌有鼎建三官殿碑记一块,为明万历十年所刻。三官殿门媚上,有于佑任手书的“小南岳”三字石刻。三官殿西数十步又有一门楼,名西门楼。穿过门楼回望,

门楣上有砖刻楷书“汉帝敕封”四个大字。门楼正梁上,有墨笔书写的“中华民国三十五年重修”字样。三官殿前的石崖。名试心崖,崖壁上有两个天然洞穴,可容数人,站在峰顶可见洞口,名风洞、石窗洞。此处虽称崖。然而并不陡峭,行人可攀登上下。山上无灵霄树,也无其它庙宇。

霍山县城西五里有淠河,河东有古城坂,此处是古潜邑的旧址。在淠河东岸的沙堆边,有一高数米、周50米的土墩,墩前有“潜台”二字石刻碑记,以标古潜邑所在。淠河上游是磨子潭、佛子岭水库。淠河经霍山县城西至六安后和史、杭河汇合,抵寿县正阳关入淮。过淠河向西数里便是迎驾厂,以应汉武帝南巡所历臣民在此迎驾之故。

霍山县城东北15公里处,有复览山,今属洛阳河林场管理,是以汉武帝重游南岳的故事命名的。安徽省地图标名为复南山,标高392米。峰顶西侧,有座古寺遗址。原寺于清末毁于战火,除大门楼外,其余皆不存遗迹。门楼内壁上,有“龙泉禅林”四字行书石刻,门楼外壁上有“汉帝重游”四字楷书砖刻。

通过这次考察,得出如下认识:

一、从山势地貌看:霍山县城周围的山为大别山东南麓霍山余脉的边缘,平均海拔高度仅在300米左右。南岳山海拔高度405米,相对高度百余米,复览山海拔392米。周围群山环围,整个山势低矮,坡度平缓,称不上巍峨雄伟,高耸峻拔。旧版《霍山县志》称:“高以丈计者三千七百,周以里计者二百五十,其言不无过奢”。所谓五岳,东岳泰山海拔高度1524米;北岳恒山2017米;中岳篙山1440米;西岳华山1992米。《汉书·郊祀志》载:武帝侍臣公玉带建议武帝封东泰山(在今山东琅琊朱虚界),并说黄帝曾“封东泰山,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武帝到东泰山后,以“东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焉”。武帝竟不惑于长生不老之说,决然不封小山。可见,汉武当年所号日的南岳如指今霍山县城南5里海拔仅405米的南岳山,似无可能。

二、从水系流向看:霍山县境内唯一的一条比较大的河流即淠河。它当源于岳西县的鹞落坪,绕霍山县城西经六安至寿县正阳关入淮。《尔雅·释山》:“霍山在今庐江潜县,潜水所出,别名天柱山。武帝以衡山辽旷,故移其神于此”。《史记·孝武本记》载:“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汉书·武帝纪》载:“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

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遂北至琅琊,并海。所过祀其名山大川”。《史纪》、《汉书》讲得很明白,汉武帝是顺江而来,自江陵而东,至于盛唐,薄枞阳而出北至琅琊并海。《史纪纲目》注:“盛唐在今安庆府治内,浔阳、枞阳乃潜山之上下境”。盛唐又是皖水的入江处。无论汉武帝至盛唐后是继续泛舟溯潜水还是舍舟登陆,都不可能往返千里之遥,翻越无数崇山竣岭到霍山县境的天柱山去登礼,更何况是在冬季。

三、从生长的植物看:南岳山除了一些次生松杉类的针叶林外,绝大多数是灌木丛,看不到高大乔木。旧《霍山县志》载:“……其上有灵霄树,碧桃花诸迹”。碧桃花是否碧桃,未作深考。灵霄树即鱼鳞木,又名珍珠黄杨。此树只能在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山上才能生长。因此,灵霄树之说是无法成立的。旧版《霍山县志》亦称:“今已无存”。

四、从遗迹景物看:南岳山三官殿西门楼匾额“汉帝敕封”四字砖刻和复览山龙泉寺门楼匾额“汉帝重游”四字砖刻,均系颜体书法,并且出自同一时期同一人之手。西门楼正梁上,有墨笔书写的“中华民国三十五年重修”字样。三官殿门匾的“小南岳”三字,也是于佑任于民国二十五年写的。当地所称的南岳庙,实际上就是三官殿,从碑记可以看出,三官殿始

建于嘉靖二十四年。从南岳山峰顶南端台地上的两根旗石夹和三官殿前试心崖的名称以及当地人每逢重九登高的诸种

习俗看,足以证明此处在古代实为道教圣地。由此可知,汉武登礼前叫龙泉寺,汉武登礼后改名复览山之说,也是难以成立的。《霍山县志》自称:“说者谓宛委之,文废于天柱,荒远无征,姑勿深考。元封登礼,巨典煌煌。当时玉检金泥,应与岱碣峰碑并峙。惜载籍不传其文,岳麓不存其迹,烟云过眼,亦付之想象而已”。(本文节选自《天柱山志》一九九

一年版)

也谈天柱山的地理方位

众多的史志资料和今人的论说,对南岳天柱山所在,就大的方位已归于一说,即霍山,亦称潜山。霍山或称潜山,整个山系中,有两座山都叫天柱山。一是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二十里的天柱山,一是安徽省霍山县城南五里的天柱山。这两座天柱山,哪座天柱山是汉封的南岳呢?从以下几方面考察,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一、辨析登封路线

汉武登封路线,对确定南岳天柱山的地理方位至关重要。古今对汉武帝登封路线争论的焦点是旱路,还是水路?我们认为水路说是正确的。

持水路者的根据是《汉书》:“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遂北至琅琊,并海,所过祀祠其名山大川。”这里记载的路线是非常清楚的。“至于盛唐,薄枞阳而出”。未提及“江陵”,无疑是水路。

持旱路观点的根据是《史记》认为“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即是证明。其实,《史记》记载的路线也是很明朗的。“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这是司马迁先写登封事件的。接下去的“浮江,

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北至琅琊,并海上。”是写具体路线的。如果走旱路,“至江陵”即使“登礼潜之天柱山”,那么又从何路去“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

二、判定盛唐所在

弄清盛唐所在,也就定了天柱山具体方位所在。有的同志以霍山县历史上曾一度称盛唐,即判定南岳天柱山在霍山。其实霍山县称盛唐是在汉武帝登封天柱山以后845年的事。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霍山县志》载:“唐开元二十七

年(739年)更名盛唐,天宝元年((742年)析盛唐,别置霍山县。”何况这个盛唐属淠水流域,淠水入淮,无从“浮江”。

那么盛唐在哪?只有按《史记》、《汉书》所载,在浔阳以下,彭蠡以东,沿江去找。清康熙辛丑(1721年)《安庆府志》:“皖城为吴楚接壤,天柱、龙眠背枕而卧,其面则吞岷江,汇彭蠡,洞庭”。由此可见,盛唐乃安庆府所辖之内。《史记纲目》称:“盛唐在今安庆府治内。”以上两种说法吻合。《安庆府志》:“宋景定元年(1260年)府治迁至盛唐湾宜城渡北(即今安庆市,安庆简称宜亦源于此)”。《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盛唐山,在安徽怀宁县城内(怀宁县治亦是今安庆市)”。

《汉书》、《史记》均无记载盛唐具体方位,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也未标出盛唐具体方位。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日前我们到安庆沿江寻访,得知安庆市上二十里处,自古至今沿袭一名,叫盛唐湾,湾因山得名,此处恰是皖水入江处。盛唐所在,无须赘述,理已自明。

三、考察两座天柱山

大别山自西北入皖后称霍山,主要山体属花岗岩结构。山阳之水入江。霍山山脉南段,西汉时为皖、潜两县的分水岭、界山。至今还有一座山叫公界岭。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我们对霍山山脉的两座天柱山进行了实地考察。

霍山的天柱山(当地人称为南岳山),位于霍山县城南五里,与旧《霍山县志》记载的方位一致,是霍山旁系余脉与江淮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带中一座山头,海拔405米,相对高度不过百米。十五里以内没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大山。

潜山天柱山位于潜山县城西北二十里,亦与旧《潜山县志》记载的方位一致,是霍山山脉南段主山,属以天柱峰为代表的天柱山系。海拔500以上的有名山峰44座,整个山体属花岗岩结构。主峰天柱峰海拔1490米,全身石骨,一峰突起,拔地约500米,如“一柱擎天”。在其周围有23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天柱峰潜在其中。

从两个天柱山的山体、山势比较来看,潜山天柱山最有资格称岳。《说文通训定声》释:“岳者,高也、尊也。”

再说两山的古迹遗址。霍山天柱山山顶有一组古建筑,当地人称南岳庙。旧《霍山县志》称五岳观。其实是明代万历十年捐资“鼎建”的道教三官殿。从尚存的几间殿房和东西两座门楼来看,都几经修建。东门楼屋梁上标有“民国三十五年重修”字样。三官殿内外墙壁下方嵌有七块捐修题名碑刻。其年代最早的是明代,最晚的是民国。西门楼门楣有“汉帝敕封”颜体正楷四字砖刻,未标明何人何代题刻,系后人伪造。

颜真卿是唐代书法家,“汉帝敕封”是颜体应该是唐以后的事。再说“敕封”不是“登封”,岳庙建在山顶,不合封岳之体,道家建观于山顶倒是真的。山上的植物多是松、杉,山顶三官殿前有几棵檀树。至于汉帝种植的灵霄树、碧桃花不存。其实,灵霄树就是珍珠黄杨,它必须在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寒多雾地带才能生长。

潜山天柱山,现山麓野寨中学后墙东侧山地平台上,尚存汉武祭岳坛和五岳祠础石、础砖,其遗址规模清晰可辨。现野寨粮站外有驻辇处、旌驾桥遗址。这与“旌驾桥连拜岳坛,神仙何处留空山。石牛洞里诗无数,尽在烟云飘缈间”摩崖石刻吻合。从山麓到山峰绝顶,共有400多幅石刻,仅用“天柱”为题的就有七幅摩崖石刻。三祖寺西侧山谷流泉摩崖石刻,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山天柱山植被率达87%,在青龙涧以上,到处都有灵霄树。

两县的旧县志和《江南通志》记载一致的宝志禅师与白鹤道人都想得到天柱山这块宝地,粱武帝令其斗法的故事,在霍山天柱山及其附近,均不见遗址、古迹。而潜山天柱山宝志所建山谷寺,今塔院保存完好,香火不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42个重寺院之一。白鹤宫尚存殿房四间及其殿院遗址。

上述考察结果表明,汉武登封的南岳,实为潜山的天柱山。清乾隆四十六年《霍山县志》也曾载:“元封登礼,巨典煌煌。当时玉检金泥,应与岱碣峰碑并峙。惜载籍不传其文,岳麓不存其迹,烟云过眼,亦付之想象而已”。(本文节选自《天柱山志》一九九一年版)

辨析武帝南巡路线及登礼南岳天柱山问题

《汉书·武帝纪》(以下简称《帝纪》)载:“(元封)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据《史记》原意此处应句断),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枞阳盛唐之歌”等语(以下称此文为《帝纪文)))认为,武帝有可能是自南郡陆行,过江夏郡,翻大别山,登潜县(今霍山县)天柱山后,才南下浔阳(今黄梅、广济间)浮江。假如先登的是浔阳下游皖县(今潜山县)天柱山,就不会再回头“自浔阳”开始“浮江”了。

据《帝纪文》前半字面,按顺序章法作如此认定,此说不可谓不能成立。笔者从其历史背景考查,按汉武巩固其统治权力的需要作辨析,又觉此说有待商榷之处。

请看《帝纪》中与此时间相近的几年兵事形势诸条;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夏四月,南越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王、王后”。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

——“秋,东越王余善反,攻杀汉将吏”。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十月,诏日:‘南越东瓯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朕将巡边睡,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经千余里,威震匈奴,遣使告单于曰:‘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幕(漠)北寒苦之地为?’

匈奴折焉。”

——“东越杀王余善来降。诏曰:‘东越险阻反覆,为后世患,迁其民于江淮间。’遂虚其地。”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夏,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乃募天下死罪击朝鲜。”

——“秋,发巴蜀兵平西南苗夷未服者。”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秋,武都氏人反。”

综观上述史料,可知这些年间,正是汉武安内攘外,平乱拓疆、征伐频繁之际,而据《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以下简称《封禅书》、《郊祀志》)载,此其时,也正是汉武“侵寻泰山”,“东巡海上”,登太室、礼天柱等,从事封神活动的高潮期。学史者皆知,汉武通西域,击朝鲜,定朔方,平南夷,是刘氏致力开边,颇具谋略的一代君主。其所以东巡西狩,北视南行,主要意图岂止于封天祀地?陈兵耀武,宣扬国威,安定邦畿,才是真正的目的。

此次“行南巡狩”所以“亲射蛟江中”,“舳舻千里”,即“振兵择旅,射秉武节”是也。“巡边睡”是其四年前真正的初衷;“登潜天柱山”,只是即景生情,偶尔为之的一段插曲。《帝纪文》不书“礼”,“号曰南岳”事,便是证明。

整个《帝纪》中,仅见汉武有过这一次性的南下巡江,“亲帅”“舳舻千里”,“巡边”却不及“边”,反弃舟北上,跋高山,翻峻岭,登礼潜县天柱山,那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果如此,则北距夷越境更远,其君威向谁扬?神威向谁耀?况且“圣驾”

辛外,远离调度中心长安,聚千里水师于江上,旷日持久地

“候驾”,不愁其有变么?窃以智勇如汉武者,决不会作如此决择。“浮江”应始于《帝纪文》的“盛唐”。三国的吴国史官韦昭,曾注此盛唐“在南郡”。笔者认为,或许就是《封禅书》、《郊祀志》所说“而东”的“江陵”。如按今人所说,此盛唐在安庆市上游不远处,或者在市区内,按地理方位说,《帝纪文》有文理欠通之弊。

将《帝纪文》按《封禅书》原意在“登潜天柱山”后标上句号,解“自浔阳浮江”为句,船队驶入浔阳境后,汉武出立船头,面临浩荡长江;再释后文为:汉武自盛唐逦江而下,驶舟于滚滚江涛之中,旌旗千里,舳舻相接,挽射蛟获之,其乐无穷,因作歌以纪此行,歌题为《盛唐枞阳之歌》。“薄枞阳而出”者,欲巡江淮间以慑东越之移民也。这样理解着读下去,就觉《帝纪文》首尾相顾,前后无抵捂之处了。世人公认马班是史家大笔,行文不会欠通。在肯定这一点的基础上。就文论文,只能作如此理解;就事论事,也只能作如此认定:汉武行南郡后,是沿江而下浔阳的。不存在北行霍山的可能。

以上浅析,如获得公允,就不难认别汉武号曰南岳的是哪座天柱山了。

《封禅书》、《郊祀志》载:“明年(元封五年)冬,上巡南郡,

至江陵而东。(《郊祀志》此处误为逗点)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名山川。”文中明白指出,船队顺江而下,在浔阳至枞阳的江段中,过了那阳湖,才开始祭祀沿江的名山川。浔阳、枞阳,正是汉庐江郡临江的起止县名。这段江流中,千里舳舻只有从皖口溯水才有名山,这就是今潜山县的天柱山。汉武观其势险状奇,乃“号”为“南岳”。旧志载:清顺治军入境,“小吏港战舰逶迤十余里”。潜、皖二水,以前不象今日模样。自这段江流沿任何水道上溯,都不能到今霍山县的天柱山。

这里,笔者就用以史证史之法,采摘与汉武“号日南岳”时、地相近的史书文句(均取正文,不取注文)以证明以上的观点。

一、后于汉武逝世14年(公元前73年)即位的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诏祠五岳为“常礼”时,直书“南岳潜山”语(见《郊祀志》),班固将此事书于汉武“号岳”后的不远处。删注语,两则事的记述前后只隔一页,想必非笔误。下诏时间也仅后于汉武“登礼”后45年。在历史长河中,它最能从“时近”角度证明:当年汉武号曰南岳的天柱山就是潜山。

二、《后汉书》载: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光武帝遣马援、

段志平“妖巫李广”。《马援传》说,李广“以言惑众,攻没皖城,杀皖侯刘闵,自称南岳大师”。此事距汉宣帝诏祠南岳也才102年,尤其可据“皖城”、“皖侯”,从“地近”角度证明:其时的南岳确在汉皖县境。否则,“南岳大师”义自何起呢?

三、成书早于《后汉书》的《三国志》,在《魏书·张辽传》中记载张辽督师讨陈兰,梅成事中说:“成遂将其众就兰,转入潜山。潜山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峻,步径裁道”。这更直接明载:天柱山就在潜山中。文中描绘的山势高险,两个天柱山中,唯独潜山者毕具之。

这里,笔者还要强调一点:取据越早越好,收《史》下限不要突破《三国志》,上限不封顶,而且应重于用史书正文作据。夹注之文,应详考其注时间与所据,或作注者与其事其地有何特殊关系,然后才可取之为用。至于遗迹,时隔两千年,政权更替,风雨侵蚀,真是当时存留者有几何?!以之为据时,必先识别其真伪,以免鱼目混珠。(本文节选自《天柱山志》一九九一年版)

潜岳辨(节选)

自浔阳而东,过小孤山大雷口,再下大江以北,遥望有峰巍

然秀出云表者,天柱山也。又下百五十里为枞阳。汉武帝元封五年,南巡江汉,亲射蛟江中获之,作盛唐枞阳之歌。登礼潜之天柱山,号为南岳,移南岳之神祀之于此。《尔雅·释山》:“霍山为南岳”。郭璞注云:,“天柱山也,潜水所出”。邢昺疏之最详。山势雄峻旷远,今潜山县治在其下,霍山县地在其北,虽潜山元至治置县,时代已后。而霍山县置自隋,省于宋,复于明。其复也,盖又在潜山后矣。霍山之人,乃于城南五里众山中,指一山曰南岳,又于其东数里指一小山曰回望,言武帝登封后,至此回望南岳。此不待智者知其谬妄。而世之言地理者,耳目未及,足迹未经,犹且栩栩自得,谓汉武登封之南岳在潜者非,在霍者是,不亦傎乎。予向居霍山半年,其邑人之士,每为予言南岳,予以其山名实不称,尝窃笑之。后十余年从江上望天柱山,奇其雄伟。因复检《史记》、《汉书》及《尔雅注疏》,反复参定,乃为之辨,俾后之学者识所从焉。(本文节选自《天柱山志》一九九一年版) 汉封南岳——汉武帝登礼天柱山

天柱山旖旎风光,博得古今多少游人的惊叹。又因它是汉封南岳,历史名山,更使它声名卓著,千古遐迩。

元封五年冬,汉武帝刘彻行南巡狩,至江陵而东,自浔阳入皖口,法驾谷口,登封天柱山,号日南岳。嗣后,神爵元年,汉宣帝祠祭南岳天柱山。大明七年二月,宋孝武帝诏祭天柱山。永乐三年,明成祖仍遣祭古南岳天柱山。

开皇九年,隋文帝志在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南岳尊号南移至今。

五岳封禅的地理方位,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历朝无变更,唯南岳易北移南,史学界都已公认。只是对汉封南岳天柱山的确切位置,几百年来争论不休。我们既不轻易旁录他说,也不倚墙随和,莫衷一是。对纷繁的史料,我们做了认真地考证。对霍岳天柱山和潜岳天柱山又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汉封南岳,该定位潜山的天柱山。

武帝登礼

古代帝王对天地鬼神、名山大川的祭祀,极为重视且名目繁多;其礼仪一般称作“祠、礼、郊、类、旅、祭、祀”等。司马迁《史记》将此类祭祀活动悉数记入《封禅书》。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刘彻登基,是为武帝。他效先世“皇王能事”,以封禅祭祀活动彰明帝德,

改制应天,宣告太平。封禅前,先振兵择(释)旅,安邦定畿,扬威天下,后行祭天地鬼神之事。武帝在位54年间,

从北到南,巡视各郡,并沿途礼祭名山大川,仅到泰山祭祀就有七次之多。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初,“武帝与公卿诸生议

封禅”。三月,遂东幸缑氏,礼中岳太室(嵩山别名),封太室奉祠。四月,至奉高(今山东泰安东),封泰山,禅梁父。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武帝又效封禅泰山、梁父

故事,耀兵南境,亲率群臣南下,巡狩南郡,望祀九嶷,登礼天柱。

武帝登礼天柱山,史不绝书。司马迁始为记实,班固也载入《汉书》。《史记·孝武本纪》、《史记·封禅书》:“其明年(元封五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汉书·武帝纪》:“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虞舜于九嶷,登潜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作《盛唐枞阳之歌》……”。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始任太史令,武帝南巡,太史令随驾记事。武帝此举,司马迁核简精记。170年后,班固《汉书》所述较为具体。汉武帝是从水路还是陆路“登礼潜之天柱山”,后世学者,看法不一。一般认为,武帝至江陵东下,舳舻相拥。先至盛唐(今安庆市西南有盛唐湾,南郡无盛唐故迹),由皖口(今怀宁县山口镇)入皖河转舟潜水,进抵谷口(今潜山县野人寨),舍舟登陆。是时,皖、潜二水皆深一阔,宜行大船,且舒州治所在皖城,武帝从水路登礼天柱山,实为顺应自然。旧志对此也多有记载:“法驾到谷口。”舍舟登陆向北登山,约1里,过旌驾桥(旧志载:在善士坊。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法驾到谷口,由此登山礼祀,后人因此名桥),再上2里许,在白鹿岗上,设坛礼拜,(后名祭岳台,又名汉祀台,今野寨中学后墙边台地为其遗址)。祭台高筑两丈许,共3

层,基层占地约400平方米,最上层为汉武帝祭台,中层为文武百官陪祭处,下层则为护卫(台基尚存)。上有极厚的石础,下有石雕门神像两面。像为勇士,短衣带剑,衣纹古朴。祭台上旧有“汉燎亭”,明末毁于兵火。武帝在祭岳台播柴祭天,巨典辉煌,号天柱山为南岳。臣民山呼万岁。礼毕,欲登天柱峰。继续北登,至天柱寺前,山陡路险,鸟道难越,始回驾南归。后人修石桥,称“回龙桥”。汉武帝回驾至驻辇处(在今野寨粮站附近)而后,“薄枞阳而出”,“并海上,至琅琊”。汉武帝登礼天柱山之后,当地官府即建有五岳祠(明末毁于战火)、拜岳台,历代每年至此四祭,后改三祭。

自汉武帝登礼天柱山,此山“号曰南岳”达700年之久。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志在南疆。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天柱山“南岳”称号,改称湖南衡山为南岳,但邑人至今仍称天柱山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历代祭岳

汉宣帝祠祭《汉书》载:“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宣帝修武帝故事,祠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潜山于潜,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博雅·释山》:常山谓之恒山)于曲阳。”又载:“神爵元年,帝诏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也,今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岁为礼,以四时祠江海雒水,祈为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读,皆有常礼。”

《汉书·郊祀志下》载:“自是五岳四读,皆有常礼。东

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潜山于潜,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曲阳。”

继武帝登礼天柱山并号为南岳后,宣帝又祠祭南岳天柱山,且祭祀五岳四渎,自宣帝始成为“常礼”。

孝武帝诏祭

大明七年(公元463年)春二月,有司奏礼祭南岳天柱山,孝武帝因“驻跸于野,有事歧阳”,不能亲往,于是下诏遣使致祭。对此,《宋书·世祖本纪》载:“大明七年(公元463年),春二月,甲寅、车驾南豫南兖二州。丙辰,诏曰:‘江汉楚望,咸篷秩周湮,礼九嶷于盛唐,祀蓬莱于渤海,皆前有流训。列圣遗式,联驻跸于野,有事歧阳。瞻娣风云,徘徊以想,可遣使致祭。’”

孝武帝遣使礼祭南岳天柱山,虽未亲驾,但祭祀仪式非常隆重。殿中郎邱景光向孝武帝上《祭霍山仪》中称:“修祀川岳,道光列代,君秩珪璋,义昭联册。但业旷中叶,仪漏典文。寻姬典事继宗伯,汉载持节侍祠,血祭霾沈。经垂明范,酒脯牢具,悉有详列。又名山著珪币之异,大家有尝禾之加。山海祠霍山以太牢、告玉,此准酌记传,其可言者也。今皇风缅畅,辉祀通岳。愚谓宜使以太常持节,牲以太牢之具,羞用酒脯,时谷立以赤璋珪币。又人之职,凡山川四方,用赈则盛酒当以蠡杯,其余器用无所取说。按郊望山渎,以质表诚。器用陶匏,藉以茅席。近可依难山川以兆,宜为增

天柱山自助游攻略

天柱山自助游攻略 一、天柱山简介 天柱山座落于大别山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汇处,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后为隋文帝所诏废。春秋时代称为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盖源于此。 天柱山系花岗岩为主的山岳型风景区。总面积333平方公里,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1982年跻身于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列。 全山有峰45、岭17、崖18、洞22、怪石86、瀑18、泉17。雄奇灵秀,兼容并蓄,刚柔相济,古朴天然。天柱峰(海拔1488.4米)、飞来峰、五指峰为全国同名峰之冠;号称花岗岩洞第一秘府的神秘谷,结构奇特,谷洞相连,境状递次变幻,令人意趣横生;海拔1100米的炼丹湖为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九井河九大瀑布跌落成群,美仑美奂;全山有植物119科、千种以上,珍稀动物数十种,鱼鳞木、天女花、娃娃鱼为天柱三宝。 天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山麓的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冠盖全省;道教尊此为第14洞天、57福地;佛教禅宗二祖、三祖曾在此往来驻锡;李白、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情有独钟,认定天柱山是自己理想的归宿终老之地。天柱儿女,人才辈出。这里是中国第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三国佳丽大、小乔、京剧鼻祖程长庚、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朝韩再芬的故乡。 二、出发前的准备 1、药品:清凉油、仁丹、云南白药喷雾剂、蛇药(基本上用不着)。 2、工具:瑞士军刀或折叠水果刀一把(建议带小的折叠水果刀,越小越好)、塑料小手电一只、普通打火机一只(1块钱的塑料打火机即可)、指南针、手表、小雨伞、能承重的小背包、照相机及胶卷、地形图、小毛巾一块、塑料袋若干。 3、着装:从下向上说。鞋子最重要,软底轻便球鞋,最主要要合脚,宽一点好;袜子要运动袜或者厚些的全棉袜;裤子建议穿宽松的七分裤,最好有些小口袋,可放小刀、清凉油、打火机等小物件;上衣穿普通全面T恤就可以;帽子

天柱山二日游攻略推荐

天柱山二日游攻略推荐 安徽不只黄山、九华山,还有天柱山,名气没它们大,游客也没它们多,但是山上各 种奇峰异石,风景和黄山相比毫不逊色。游天柱山的前一天安排一个九华天池,九华天池 非常轻松,不怎么需要爬山,游完晚上舒舒服服睡一觉养足精神,第二天可尽兴游玩天柱山。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境内,自古有南岳之称,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这样描述天柱山“天柱 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由此诗句,可见天柱山的雄伟气魄。 行程攻略 第一天:上午乘车赴九华天池,上海、扬州、南京方向的游客基本都要中午以后才到 达九华天池,下午开始游玩。九华天池主要看水,峡谷间溪流飞瀑、山顶天池秀丽无比, 山路有起伏,但是爬起来不累,在竹海中呼吸新鲜空气,非常休闲的一天。晚上住到天柱 山脚下。 下午 九华天池 游玩指南:游客经蟾园、登龙池、游冰川石谷、探冰河迷窟、拜神树抱石、登顶天池。在天池可以付费坐游船欣赏天池的秀丽,猎奇天池岛上的矮人部落。返程时可以在天池付 费坐一段滑索,滑索就是凌空的椅子,非常刺激,底下走路的游客一定能听到头上坐滑索 的游客发出阵阵惊叫声。 第二天:天柱山有两条索道,今天的行程从天柱山南大门进,走到青龙涧索道处坐索 道上山,主要游玩天柱山西关景区,然后从炼丹湖走到天柱山索道处坐索道到东大门,东 大门出。索道上下天柱山是因为天柱山上还要爬许多路,不是索道上去下来就完事了,比 较耗体力,而且坐索道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在山上多玩会。山上没什么吃饭的地方,建议 自备干粮。从天柱山下来一定是下午了,差不多打道回府。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价格:¥80 天柱山 上午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游玩指南:天柱山的山形和黄山很像,因为地质作用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奇峰和怪石, 与黄山不同的是天柱山还有不少因巨石崩塌形成的山洞,钻洞其乐无穷。

安徽安庆天柱山景区开发案例分析

安徽安庆?天柱山景区开发案例解析 1、基本情况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总面积102.72 平方公里,属花 £二- 岗岩地貌山岳型景区,自然风光雄奇 灵秀,与黄山、九华山同属安徽省国 家首批 4A级景区。与其它“两山”的旅游经 济发展水平相比,天柱山一直以来都 受到经济总量小、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困扰,如2007年天柱山接待国内游客130. 01万人次,门票收入4 853. 06万元,分别仅占同年九华山接待游客人数的61. 24%和门票收入的28. 96%。但在之后3年,天柱山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累计投资2.8亿元,从旅游交通、旅游安全、环境卫生、旅游购物、综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升级,于2011 年5月5日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评审验收获批5A,使天柱山成为黄山、九华山之后的安徽第三家5A级景区。同年9月,天柱山再获殊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中国第25个世界地质公园。 当年,天柱山风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逾300万,实现旅游总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40%、49.7%,2011更被称为是天柱山的品牌创建之年。 2006-2011 年天柱山景区旅游总收入 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发展解析 1)重在营销塑“七仙女故乡”品牌 天柱山近年不断重视和创新旅游宣传及营销模式,抓住契机,趁势而上,做足功夫,积极有效地开拓境内外市场。 2007年5月,安徽省旅游局和天柱山管委会借“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契机,组团在莫斯科红场和圣彼得堡市隆重举行“安徽省暨天柱山养生旅游推介会”,天柱养生功走出国门,备受俄罗斯和东南亚各国游客的欢迎。2008年境外游客7.3万人次,同比增长7.4%,分布于28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天柱山大手笔投入800万元营销经费,实施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品牌宣传行动。在央视和安徽卫视打出了“七仙女的故乡一一安徽天柱山”品牌广告;与新浪网、中安在线等网络媒体合作,加强网络推广和信息化建设;开展主题营销,推出“撞钟祈福”、“5 月劳模免费游天柱”、“暑期骄子游”、“迎奥运登天柱”、“浪漫爱之旅”等活动;冠名国际女子网球赛、天柱山号飞机等,大手笔营销工程大力提升了天柱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 2009年伊始,天柱山推出“千万元旅游营销”计划,在巩固老市场的同时,开拓新的客源市场。市场开发坚持“月月有主题,节节有活动” 的创新营销机制。近抓周边市场,向市民发放600万张旅游消费券,开展皖人游皖山活动;进入中远程客源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天柱山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天柱山旅游景区营销策划方案 1.天柱山旅游景区基本情况 天柱山及其所在的安庆市是我国著名的山岳型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在同 类旅游景区和城市中,天柱山和安庆市都有着较好的经营效益,长期保持了在全省旅游热点的地位。在“三公”经费压缩背景下,2013年安徽天柱山旅游逆势上扬,团 客不减,散客大幅上升,潜山县旅游接待总人数46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4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3%和179.2%,天柱山主景区接待80万人次,创经营收 入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0%。 2.针对天柱山旅游景区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认清企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方法。下面就针对天柱山旅游景区详细地通过这个方法剖析天柱山旅游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使天柱山风景区认清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形式,发现存在的问题,便于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2.1 泰山旅游发展的优势 2.1.1 资源优势 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 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白居易赞美天柱山的诗句;李白的“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流露出他们把天柱山选为自己归宿的愿望,足见其迷人之处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阳刚之气的

“擎天一柱”,又有构成挺拔之躯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还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2.1.2 品牌优势 安徽天柱山有将近700年的南岳历史,在汉朝,汉武帝刘彻南巡时曾封“天柱山”为南岳,道家将其为第14洞天、57福地,到了隋朝隋炀帝为了扩大疆土,把南 岳的封号移到了湖南的衡山,所以天柱山至今被称为古南岳。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2.1.3区位优势 天柱山风景区座落于安徽省西南部的潜山县,便利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它处在皖西南中心地带,是长江中下游与大别山区的结合部,扼大别山咽喉,濒临长江黄金水道,毗邻合肥、安庆空港、105、318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构筑起连接全国交通大动脉的立体交通网,交通方便。 2.1.4交通优势 航空 到天柱山一般取道安庆市的安庆天柱山民航机场,也可直飞至合肥。再从安庆、合肥转班车至天柱山。 铁路 天柱山地处江淮之间,偏临长江,位置优越,紧靠105、318国道和合九铁路、 高界高速公路,毗邻合肥、安庆空港和长江水运码头,从乘火车可直达天柱山,交通便捷,旅游辐射面大。

天柱山导游词

天柱山导游词 第一篇古南岳、皖山、潜山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为我们开车的是xx旅游公司x师傅,请大家记住车牌号码。我和x师傅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祝大家在潜山期间开开心心!(简述当日游程安排) 我们旅游车行进在105国道。从县城进入天柱山的这一段称为天柱大道。大家请看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标志性大门。大门高米,主门跨度米,(主要用材料建成,主要建筑特色)立柱上都雕刻着盘龙纹饰。门头上的“古南岳天柱山”几个大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是朴老生前最后一幅墨宝。这座标志性建筑总投资近300万元,1999年竣工。 天柱山为什么又称古南岳呢?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无怀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时天柱山已被封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

“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间,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皖有怎样的来历呢?皖又有什么意思呢?“皖”在古书上与“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我们天柱山地区自古以来山青水秀好风光,这样美丽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称叫“皖国”。治理皖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尊称他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庙。天柱山也随之称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水,皖水注入长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历史已有近3000年。安徽省以“皖”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为省份简称。我们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哟! 我们潜山县名也来源于天柱山。因为天柱山主峰周围有40多座群峰环拱簇拥着,主峰潜伏隐藏着让人不得轻易相见,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潜山”。潜山县隶属于安庆市,57万人口,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县境西北部是大别山余脉,多高山峻岭,幽壑深涧,自然环境险恶造就了自然风光绮丽。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天柱风光,雄奇灵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自然风光迤逦,人文景观丰富,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33平方公里。1982

安徽天柱山

天柱山 天柱山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还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135.12平方公里。 天柱山为什么又称古南岳呢?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无怀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时天柱山已被封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间,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皖有怎样的来历呢?皖又有什么意思呢?“皖”在古书上与“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我们天柱山地区自古以来山青水秀好风光,这样美丽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称叫“皖国”。治理皖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尊称他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庙。天柱山也随之称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水,皖水注入长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历史已有近3000年。安徽省以“皖”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为省份简称。我们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哟! 我们潜山县名也来源于天柱山。因为天柱山主峰周围有40多座群峰环拱簇拥着,主峰潜伏隐藏着让人不得轻易相见,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潜山”。潜山县隶属于安庆市,57万人口,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县境西北部是大别山余脉,多高山峻岭,幽壑深涧,自然环境险恶造就了自然风光绮丽。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天柱风光,雄奇灵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自然风光迤逦,人文景观丰富,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33平方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2年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2003年在最受网友推崇的“中华十大名山”评选活动中,天柱山名列“中华十大名山”第六位。县境内还有比天柱峰更高的金紫山,海拔1539米,是大别山第三高峰。山高水长、景美境幽是潜山县生态环境的写照。这里的水质和空气质量都是一流的,游客朋友们,到了潜山,就到了绿色植物库,进了天然大氧吧! 潜山无处不是风景,无处不是文化。这里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名震世界,已被考证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地,亚洲哺乳类的发源地”,也是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人类祖先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有一年高考就有两道试题考到了潜山县历史文化——一是被称为“长诗之圣”的我国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大家都熟诵这首千古绝唱,但有着东方“罗米欧与朱丽叶”之誉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诞生地在潜山县却鲜为人知;另一道题是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遗址”,这个著名的遗址就在潜山县王河镇,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出土的两千多件珍贵文物,包含着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代表着独树一帜的文化类型,被中科院命名为“薛家岗文化”。大家试想一下,一张全国高考的试卷就有两道题的内容与潜山相关,这不能不让大家惊叹潜山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影响之大。历代名人雅士、达官显贵钟情天柱山水,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都曾游历天柱,饱览胜境,唱怀咏诵,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文和人文景观。天柱灵气也孕育了一代代的潜山人,自古这里人才辈出。东汉大魔术家、中国炼丹术创始人左慈,三国时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王蕃,晚唐著名诗人曹松,宋代宰相、文学家王珪……在近现代,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有通

天柱山注意事项

参考文章 2.选择交通工具:最直接的方法是坐21:13从上海开车去安庆的5018次火车,可以在安庆或者安庆西站下车,都是下车坐中巴到潜山县,10:30左右到安庆西站(原称“高河埠站”),10:45左右到安庆;返回为7:44安庆出发,8:27到安庆西站,大约20:20左右到上海站。(到达时间指车辆后的晚点时间)其他方法:可以从蚌埠或者合肥转火车或者汽车到潜山县或者高河埠/安庆 3.携带物品:国庆期间温度大概在一件长袖衬衫、一件外套、换洗内衣、水果、水、肉类、餐巾纸、一份早餐、身份证、钱、跑鞋、相机、防晒爽、洗浴用品(多数是个体旅馆)、登山包、旅游鞋、腹泻药、创可贴、感冒药、二、旅游全过程D1: 从上海站出发的21:13发车的5018次过夜(火车票硬座101元/人卧铺(下铺)198元/人)D2: 大约10:30左右,晚点到达高河埠站(安庆西站)下车,门口就有高河-潜山县的中巴(6元/人),行驶时间约三刻钟。建议在潜山县城吃午饭,否则就要在半路吃饭了,潜山很多私人宾馆的饭店和小店,饭菜很便宜,我和老公点了三个菜(鱼块、牛肉炒辣椒、芹菜炒肉)共计35元,宾馆饭店很干净,有茶水和足够干饭。12:00左右在潜山县就那么一条主干道马路上栏了一辆中巴,主干道上到处都是到天柱山的私人中巴,满8-10人就走,如果不吃饭的话车辆会更多;我们是第一对,拉满10个人再加上等其他人取钱、买水已经12:20了,潜山-天柱山的价格为8元/人,耗时接近一小时,天柱山有两个下车点,先到第一索道,再到登山点,不想爬山的早点下车。13:30左右买票,平时50元/人,国庆节竟然80元/人,但学生半价,后悔自己没借来学生证混混。这段爬山还是比较容易的,算是热身了,不过这也要爬半小时到三刻钟,爬了一个小时的人我就不好说体力如何了。14:05左右爬到天柱山庄,这里有很多私人旅馆,第一索道的各位也都会到达这里休息或者寻找住宿。私人旅馆条件一般,但毕竟有两张床、一台电视、一个独立的淋浴和卫生间已经够了,这种配置且房间比较小的,基本价格是50-60元/间;近两年来天柱山的人多了,竟然管我们要100元/间,最后挨家试探,终于找到我们四年前住过的60元/间的房间,不过价格只能80元/间不能降价了,哎!浪费了好长时间找住宿,还好熟悉环境而且午饭吃的都是肉,14:30左右我们启程爬山了。这里说明一下,天柱山主要分为东山和西山,西山景色秀丽而且没什么危险,旅行团和身体不好的都来西山玩,而东山则是自助游一定要玩的山头,十分耗费体力有点险峻,但越是险峻才会让你将美景尽收眼底呀!西山和东山是有一半相连的,相连的部分有第二索道可供使用,索道下面有一个比较清澈的湖,叫“炼丹湖”。西山的风景主要以“神秘谷”出名,许多巨石间穿梭的滋味应该很想感受一下吧!从神秘谷到天柱峰可以眺望到对面真正的飞来峰,景色很美,再从天柱峰转到总关下山,我们来回爬山的时间约3小时,就算爬山很少的人也可在4小时多点完成。18:00左右在旅馆里休息一下,菜谱私人老板会拿来,点好菜等他做好会叫的。(或者在这时候先去天蛙峰熟悉一下次日看日出的地点,也算是先看个日落;或者到炼丹湖在柔情蜜意一阵子也行)不过山上的饭菜明细太贵,我们点了两菜一汤(笋干炒肉、香菇菜心、西红柿蛋汤和一大碗米饭)要68元,后来打八折算50元,我们还是觉得挺贵的。如果有兴趣,晚上几个朋友看看天柱山的夜景也很不错,四年前我们和一对夫妻就是半夜在周围逛到21点多,这次主要是享受和体会,不到21点就已经进入梦乡了^-^ D3: 早晨4:30到5:00左右起来从天柱山庄摸黑走到到天蛙峰看日出,注意这是在山上又那么冷,女孩子要多穿点,如果想给男孩子机会也可以少穿点这样男生可以有机会抱着你看日出,从蒙蒙亮到太阳升起的时间可比较长,这是考验男生身体素质和定力的时候哟!日出看好,大概5:30左右回房间继续小睡一会儿。6:30-7:00起来让老板娘做一碗鸡蛋面,补充一下蛋白质,不过这里的鸡蛋面碗比较小,而且5元/碗,要有心里准备哟。吃饱喝足,收拾行囊爬东山,一定要带好你买的火腿一类的肉来补充体力呀!7:30出发也不要紧,因为你看到那么多人和旅行团一大早爬山的都是西山,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前

天柱山作文

天柱山作文 篇一:美丽的天柱山 ?我们长泰县的天柱山,是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十分美丽,自古就有“临潭第一胜处”的美称。 这一天,我和爸爸来到这个令人向往的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我们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天柱山脚下,抬头仰望,只见山上悬崖陡峭,树木葱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和爸爸拾阶而上。一路上清脆的鸟鸣声,声声悦耳,我们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石阶两旁的古树遮天蔽日,大树底下,一些不知名的野花正开得妮紫嫣红,仿佛给这些大树穿上了一双双漂亮的绣花鞋。在那些参天大树的掩映下,怪石林立,石上刻着古代文人墨客的题句。爸爸看我一副东张西望的样子,笑着说:“天柱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我带你去天柱岩开开眼界。” 天柱岩仿佛一把利剑,直插云霄。站在天柱岩边,向四面望去,只见林中古树千姿百态:有翩翩起舞的风凰松;有躬身迎客的揖客松;还有那岩壁下石丛中裸根盘石的岩松。林中奇花异草丛丛簇簇,野生的杨梅、山枣、四角竹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鸟儿站在枝头上欢快地唱着歌儿,仿佛正在开一场迎宾音乐会似的吧?爸爸微笑着问。。太美了!”我由衷地发出赞叹。“还有更奇特的景观呢!你就防若我蛛纯游恢吧!”

?跟着爸爸,我又来到了“一线泉”。 两块巨大的石柱中间露出一条窄缝,一股清澈的泉水缓缓地流下来,我川手掬了一捧,轻轻地尝了一口,啊,真甜!“一线泉”旁边,还有一个奇特的山洞。爸爸带我走进山洞,原来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内有室,室内摆设若石桌、石凳、石床供人休息。有的洞‘!’还有阴水暗泉,能听到丁冬、丁冬的水声,一t一分悦耳。在洞中休息了片刻,钻出洞时,我突然发现又回到,山脚下,这真是神奇极了。 再次抬头仰望那在夕阳笼罩下的天柱山,葱绿中又透着一种辉煌的气势,难怪古人说“漳多山,天柱址高,亦惟天主L最胜”呢。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柱山。多么难忘的一次天柱山之旅啊! 篇二:我去了天柱山_200字 “天柱山我来了!”我又高兴又兴奋的说。听说天柱山,山势俊秀、古木参天,山前碾河如带、汾河似绵,真想去看一看,这次终于有机会去看了,我们走上山第一个看见的就是天柱子了,我和姥姥、老姨,合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我们去了观音庙、玉皇大帝庙和龙王庙去折福保护我们一家一身平安然后我们去了龙泉,听说龙泉的神水,没有受过污害,快中午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得离开了天柱山。 篇三:天柱山之旅_900字 才6时30分,我还做着香甜的美梦,爸爸妈妈便把我

天柱山景区导游词

天柱山景区导游词1200字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大家好: 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观光!天柱山景区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我叫王萍,三横一竖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坐在我们旁边的着位呢,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可是一 位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了,所以大家坐他的车可以尽管放心!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好了,最后,我提前预祝大家本次天柱山之旅愉快! 现在时间还早,先让我来介绍下天柱山的大致概况吧!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因其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 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 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 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唐代大诗人李 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 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 车过旌驾桥,我们就进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区。三祖寺景区是 天柱山人文景点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个文化精品景区。我们将在这里感 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观赏到具有历代书法艺术长廊之称的 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摩崖石刻群。 ( 进入其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这是天柱山最著名的景点。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 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 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吧。很快我们就到野人寨景区了! 野寨是“野人寨”的简称。这样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怎么取名“野人寨”呢?这里有两个动人的传说:一说是很早以前,这一带常有野人出没,伤害人畜。当时的 一位县令决心牺牲自己,解救民众。他带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 喝酒,命人用生铁水将洞口凝住,和野人同归于尽。其二,说是在南宋末年, 本地土豪刘源率十万义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号“刘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 寨命名“野人寨”。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后人为 纪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家可以随意拍照,请大家一定要注 意安全,那我们一个小时后见吧!

潜山县城市总体规划(部分) 2

潜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部分)第一部分县城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城空间发展原则 (1)生态优先,保持核心竞争力; (2)做强中心,以点带面; (3)交通关联,城乡统筹。 二、县城空间规划结构:一城一区、一轴一带、四大功能区 “一城”即中心城区(县城); “一区”即天柱山风景区; “一轴”即“黄铺镇—中心城区—源潭镇”的城镇发展轴; “一带”即潜水的旅游发展带; “四大功能区”即东部城镇发展区、西部生态旅游区、北部生态产业发展区和南部农业示范区。 三、城镇化水平预测 2015年50%,2020年58%,2030年70%。 四、城镇等级结构:形成中心城区、风景区、中心镇、一般镇层级结构。 中心城区:县城(天柱山市); 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天柱山镇); 中心镇:源潭镇、黄铺镇;

一般镇:水吼镇、余井镇、槎水镇、王河镇、黄柏镇、官庄镇 附图:次区域规划图、县域空间结构规划图、城镇等级、职能 结构规划图

第二部分中心城区规划 一、城市发展目标:规划期内,将潜山县城建设成为 国内优秀、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安庆市域副中心城市,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城市性质:独具皖文化魅力旅游名城,皖西南生态 山水宜居城市; 三、城市规模:2015年20.5万人、22.6平方公里;2020 年25万人、26.3平方公里;2030年35万人、35平方公里; 四、规划区范围:包括梅城镇、痘姆乡、油坝乡以及黄铺镇及王河镇部分用地,面积约210平方公里。 五、规划结构:“一带五区五节点” “一带”即潜水复合发展带; “五区”即西部旅游度假区,中部主城区,东部开发区,河西新区,黄铺工业区; “五节点”即雪湖公园、太平塔公园、运动休闲公园、河西公园、黄铺谷地公园 附图:用地现状图、用地规划图、结构规划图、道路系统分析图、远景建设用地规划图。

天柱山导游词

天柱山风景区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安徽之源,戏剧之乡的安庆旅游。我是安徽旅游社的导游王兵。很高兴能由我带领大家去游览“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天柱山,在游览的过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需求或建议,请及时告诉我,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大家,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吴师傅,吴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也很有责任心的人,所以乘坐他的车大家可以尽管放心,在此,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现在我们的车正在开往天柱山的南大门,下面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天柱山风景区,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大别山南麓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大家都知道安徽简称“皖”,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嗯,不错。这位朋友说的对,就是和我们即将游览的天柱山有关。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它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多姿,而且也是古皖文化的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 好了,我们的车子到了天柱山的南大门了。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随我下车,下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竹林环抱的寺庙就是佛光寺,它以前叫马祖庵,相传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的道场。明代的时候先后有俩位高僧贯之和达观来到这里当主持,因为与皇室关系密切,达观大师被封为国师,兴建寺庙,明神宗赐名“佛光寺”。后来寺庙被张献忠义军烧毁,清代又进行重建,又毁于太平军战火,现在的佛光寺是民国初年所建。可见佛光寺经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寺内供有被誉为“东方美神”的观音铜像大家可以进去拜拜,保佑家人和朋友健康,平安。

参观了佛光寺,咱们来看看自然风光,大家请看这块巨石,看它像什么?哦,这位朋友好眼力,像猪八戒的头,也就是猪头石,瞧他嘴巴半张,好像在默念着什么,所以有人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八戒念经”,意思是嘲笑他有口无心,大家再看这里,这座山峰的上部展开,下部卷起,很像古代的书卷,也就是天书峰,相传左慈就是在这座山峰下面得到了九天玄女书,好了,现在咱们排队坐索道去下一个景点——飞来峰,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是天柱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00米,整座山峰由一整块巨石构成,像一顶华冠戴在峰顶,俗称“盖帽儿”,关于这块飞来石还有个有趣的传说:相传乾隆爷游皖山,听地方官员介绍飞来石,他脱口吟诗:“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世人胡乱猜,飞来如何不飞去,不能飞去怎飞来?”话语刚落,天气突变,乌云翻滚,风沙大作,飞来石在颤抖,顿时地动山摇,乾隆爷吓得跪拜在地,心想一定是触怒了山神,立刻改口说:“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去,当初何必要飞来!”话刚说完,云开风定,飞来石归复原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好,现在拿起你的相机把飞来石的美丽倩影拍下来,以后看到照片就能想起这个传说,——朋友们,请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皖公的神像,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大家请看3000年前的皖公,他的脸庞刚毅慈祥,目光涌涌,俯视着人间万象,洞察世道人心,——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被誉为“华夏花岗岩石洞,洞洞相连,忽上忽下,忽明忽暗,走进去就会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四周怪石嶙峋,景象万千,洞口幽深,自然景色十分奇异,我们一同进去感受一下吧。 看完了神秘谷,大家随我一起走上著名的渡仙桥,俗话说:“人到桥头皆是仙”据说跨过渡仙桥就会粘到仙气,不过这桥一裂为三,由两块条不连接在一起,下面是万丈深渊,所以这座桥又叫“三步两道桥”“试心桥”大家走走看

潜山县天柱山

安徽潜山县天柱山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还拥有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 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中华十大名山等称号。2005年9月,经专家评审,国土资源部批准天柱山为国家地质公园,面积135.12平方公里。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

江省绍兴)。 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其“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之奇崛。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其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可惜抗战时期这座卧牛状的青石为日军炮弹炸去一角,如今形状大异。 谷口前潜水碧波荡漾,后依天柱群峰。这里林木葱茏,环境清幽,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人骚客都曾在此题诗。现仍保留有“诗崖”胜迹,王安石所题诗文为人盗取,至今“诗崖”上仍有不少处露出四方型凿坑,让人惋惜。 从三祖寺向西北沿石级登山,展现在眼前的变幻无穷的瑰丽景色。转一个弯,天地一新;上一道岭,风光又异,使人应接不暇。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

“非去不可”之魅力天柱山一日游活动方案

“非去不可”之魅力天柱山一日游 项目实施方案 活动策划:安徽非常国际旅行社 活动时间:2012年3月——2012年11月 参与对象:大、中专学生

目录 一、活动背景: (1)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1) 三、活动目标: (1) 四、组织机构: (1) 五、工作计划: (2) (一)年度计划: (2) (二)季度计划: (2) 六、活动宣传: (4) 七、活动步骤: (4) (一)宣传发动 (4) (二)人员设置 (5) (三)活动开展形式 (5) (四)活动价格 (5) (五)行程安排 (6) 八、工作分工 (7)

一、活动背景: 安徽之源——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封其为“南岳”。天柱山主景区面积102.72平方公里,分八个景区。景区内“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兼有丰富的人文景观,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这里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中华禅宗第三代祖庭禅寺;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崖石刻;还有人称“江淮第一漂”的潜河漂流。步入“中国第一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会使您产生无限的遐想;走近三国大乔、小乔梳妆的胭脂井会让您领悟“雄姿英发”的深遂内涵。这里不但引来了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也走出了“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还是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 芬的故乡。 二、活动目的和意义: 为了响应国家旅游局的号召,具体践行“2012中国欢乐健康游”的主题,特 开展“合肥——天柱山一日游”特惠活动,旨在通过该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知行合一”,领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 三、活动目标: 鉴于此次活动的目标客户是在校大、中专学生,因而在制定价格之初即考虑到学生的消费能力,故而在价格上体现出的巨大优势,保守估计本次活动将吸引5万人次的学生去感受充满魅力的天柱山。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天柱山学生旅游项目办公室,总部设在安徽非常国际旅行社。 2、招聘有相关业务能力的勤工俭学人员,在各高校设立联络处。

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 天柱山风景区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据《史记》和《汉书》记载,公元前106年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天柱山被道教尊为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面积333平方公里,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分为八大景区和三个外围景点,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海拔1100米的炼丹湖为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山麓的石牛古洞摩崖石刻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冠盖全省;有植物119科,千种以上,主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珍稀动物数十种。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西北部,因主峰如柱擎天而得名。据《史记》,《汉书》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赐封天柱山为南岳,后被隋文帝诏废,但人们仍惯称其为“古南岳”。春秋时又称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盖源于此。1982年天柱山被国务院首批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5A风景区,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其自然景观雄厅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纷呈荟萃,历史悠久。纵观天柱山:奇峰凌云,巍峨峥嵘;断崖绝壁,雄浑厚重;怪石林立,状人状物;奇洞异景,妙趣横生。天柱峰犹如石笋,拔地入云,顶天立地;千丈崖斧劈刀削,险峻无比,神仙难攀;天柱松,鹰松,探海松,五妹松,虬龙松等奇松仪态万千;混元霹雳,八戒念经,皖公神像,神猫逼鼠,双狮戏球,太白观海等石今人惊叹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巧工天成的神秘谷,更是神秘莫测,客观存在长450多米,由洞穴和山谷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谷个联,人行其间,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另开洞天。其中“胖见愁”,“弃明投暗”,“神龙见尾不见首”等景观乃天柱山独有。而呼之欲起的“仰天大佛”,倾宇难得的“天柱晴雪”,一喊三回的“翠华回音”等奇景异象尤为绝妙。还有主峰佛光,西关雪霁,南关雾淞,东关云海,望岳亭晚霞,可谓绚丽非凡,无可名状。“真是画工须搁笔,更无名画可留传”。天柱山水资源之丰富冠盖全国名山,层峦叠嶂之中,飞瀑流泉,溪涧遍布,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九井河九大瀑布跌落成群,美奂美仑;炼丹湖乃全国第三大高山平湖,荡舟湖上,如临仙境。天柱山特产丰富,堪称天然博物馆。全长有植物119科,千种以上。珍稀植物天女花,香果树,红豆杉,鱼鳞木和各种奇花异草,杉林竹海不仅把“古南岳”妆点的青翠欲滴,分外妖娆,而且成为数百种动物栖息繁衍的理想王国,其中鱼鳞木,天女花,娃娃鱼被称为“天柱三宝”,舒席,石耳,板栗,天柱剑毫等为天柱特产。天柱山为古皖文化荟萃地。佛光寺系唐氏著名禅师马祖道一始建;三祖寺乃佛教禅宗三祖僧璨立化处;道教尊此为第14洞天,57福地;李白,王安石,白居易,黄庭坚,苏东坡等对天柱山情有独钟,留下许多珍贵的诗词游记和摩岩石刻,石牛古洞摩崖石刻之多之精全国闻名。天柱山地灵人杰,这里即是《孔雀东南飞》的发生地,又是三国付佳丽大乔,小乔,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的故乡。天柱山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度,是避暑休闲,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1][2] 编辑本段自然景观 天柱峰 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

天柱山一日游作文

天柱山一日游作文 天柱山一日游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整理的天柱山一日游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柱山一日游作文1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人伤心,令人烦恼,令人愉快的的事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去天柱山坐缆车了。 暑假的一天早上,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到天柱山去旅游。到了天柱山,望着笔直陡峭的山,爸爸对我们说:“我们坐缆车吧,这样的天气往上爬肯定会中暑。而且坐缆车,还能省下两个小时的时间呢。”我想:还好不用脚走,不然这两条腿走到发软也不一定能走上去。坐缆车一定非常的刺激。于是我举双手双脚赞同,老妈也没有反对。 爸爸交了钱,拿到了坐缆车的票。我看着缆车掉在半空,而且四面都没有什么东西封闭,一点安全保障也没有,犹豫间,一位叔叔叫我们坐到缆车上,坐好后,我们猛地向后一倒,我吓得魂都飞了。当缆车来到半空中时,“千里眼”的我看到在绿油油的大地上有一些白色的长绳子,该不会是蛇吧?要是掉下去再被它咬上一口......真不

敢想了,我要晕了。 好不容易要到岸了,缆车忽然摇摇晃晃的,我心慌极了。终于到岸了,我赶快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地方,手心里都是细密的汗珠。 这是我小学生涯中经历的最难忘的一件事,但我还没有完成我的“使命”: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呢...... 天柱山一日游作文2 今年五月一日,爸妈妈決定带我去天柱山游玩。那天清晨,我们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而行,很快便到了天柱山脚。一下车,我就被天柱山那雄伟的气势所震撼了。我迫不及待地向上爬去。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闻名天下的神秘谷。神秘谷全长一华里,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天,天外有洞。最神秘的还数“三宫”:逍遥宫,迷宫,龍宫。进入逍遥宫,沿途那些宽阔的石阶和青山绿水一下子收缩成一条条窄窄的幽径,游人们只好跟着感觉走路,逍遥宫其实并不逍遥。再走进迷宫,宫內全是岔道,一条路是明亮的,可却走不通,另一条是幽暗的,但却是正道。人们往往在明亮和黑暗中弄昏头脑。最后一宫是龙宮,宫里尽是坎坷,并且有许多狭缝,非要让胖子为难,叫瘦子折腰。 神秘谷往后走,就是那擎天一柱天柱峰。绝顶上那“孤立擎霄”“中天一柱”的八个朱红大字,在我心中充溢了至大至刚的气魄,一股浩然正气迎面扑来。 天柱峰下来就到了亚洲第三大高山平湖——炼丹湖。炼丹湖碧波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范文3篇

安徽天柱山导游词范文3篇 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主峰景区面积82。46平方千米,李白曾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山含秀气”,道出了天柱山既有北山的阳刚,又有南岭的秀美。以下是为大家的安徽天柱山导游词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岳西两县境内,其主峰海拔1751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称为天柱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其余四镇是:北镇医巫闾山(在辽宁省)、东镇沂山(在山东省中部)、西镇吴山(在陕西省陇县)、南镇地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天柱山志》称天柱山“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可见其自然景色奇绝。

天柱山著名游览点是三祖寺。进入天柱山的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天柱峰如擎天巨柱,雄伟壮丽,气势非凡。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镌有“孤立睛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宏伟,令人惊叹。天柱峰左、右侧有飞来、三台两峰相峙,更显得气势磅礴。 天柱山飞来峰下的神秘谷被游人称为“天柱一绝”。神秘谷长约五、六华里,谷底由54个形态各异的洞穴组成,洞连洞,洞套洞,洞内有牖,有庭,有门,有石梯,有石栏。在暗洞中穿行,难辨东西,不知阴晴,压抑沉闷;但一出洞口,即见光明,又使人激动欣喜。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风景优美的天柱山风景区。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王兵,大家可以叫我小王。那在 ___这位是为我们开车的刘师傅,刘师傅有多年驾驶经验,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乘坐。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