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最新)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政府《关于推进X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综合施措、集中整治,着力治本、长效管理”的原则,深入持久开展违法建设、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乡环境面貌和居民文明素养,全力打造“山青、水净、林茂、海蓝、岸美、城靓”的宜居宜游X,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旅游度假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蓝色生态之岛、休闲宜居之岛、军民融合之岛”。

(二)总体目标。从X年4月起至5月底,在全街道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切实解决城乡环境突出问题,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巩固提升整治效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乡建设秩序有效规范。X年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新增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存量违法建设得到基本治理,违法建设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并得到有效落实。

——城乡环卫质量显著提升。城乡的绿化、美化、亮化、彩化、净化水平有较大提升,城乡卫生死角、白色污染、“脏乱差”现象基本消除,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广,城乡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扬尘得到有效治理、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城市容貌秩序明显改观。城市建筑美观协调,街道干净整洁,商铺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乱设广告摊点等问题得到基本根治,城市秩序更加规范有序。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违法建设治理集中攻坚。围绕“控增量、清存量、建机制、保长效”的总体目标,坚持“排查精准、标准统一、督查严肃、惩戒有力、保障到位”的工作思路,建立城乡违法建设管理台账,分类有效处置存量违法建设,建立违法建设社会风险评估,依法拆除侵占公共空间、危及公共安全、破坏自然环境、影响城乡风貌、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影响大等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健全违法建设巡查发现机制,设立群众举报接处机制,强化落实渔村、社区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

(二)抓好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道路景观提升工程,科学做好道路绿化建设,加大绿化补植、保护和管理力度,持续扩大城区绿化面积和覆盖率。抓好沿街老旧建筑立面粉刷清洗,做好城区破旧建筑、废品收购点、加工维修点等清理、拆除、遮挡。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专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加大对居民社区、单位庭院、背街小巷、城中村、城边村、山林、海

滩、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环境卫生治理,彻底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消除城市盲点地带“脏乱差”问题。

(三)开展市容秩序管理专项整治。加强经营秩序整治,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坚决取缔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商铺占道经营、乱设摊点、乱设广告、乱堆杂物、露天烧烤等行为,查处乱排污水、乱丢垃圾等现象,做到街巷整洁、管理有序。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科学设置停车泊位,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违法停车专项整治,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实现定点有序停放。加强户外广告牌匾整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及时拆除、更新更换老旧破损的灯箱、广告、牌匾和遮阳篷,加大对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四)深入抓好渔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实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渔村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文化水平,全面推行生产区、生活区分离,重点抓好居民区、山林、海域、滩涂、道路等重点部位的环境治理,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堆、白色污染和卫生死角,创建良好的卫生环境。加强渔村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提高垃圾热解处理率,完成渔村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建设。完善渔村环境整治考评机制,落实乡村环境整治属地责任,建立常态化渔村保洁队伍和机制,逐步提高环卫保洁装备水平,打造整洁靓丽的渔村环境。

(五)持续抓好空气质量扬尘治理。加强施工工地规范化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