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必备.doc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必备.doc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必备.doc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程序: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

律。程序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做出结论。

2.观察法的优缺点:优;被视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可作为前期研究。缺:

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3.个体研究法及其优缺点:个体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缺:所收集的材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调查法及其优缺点: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

方法。优: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5.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行为主要受自我

意识支配,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6.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和局限: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对个性冬季心理

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局限: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7.简述脑和智商的关系:脑为智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又塑造

了天才的独特的脑的结构

8.简述脑潜能的开发途径:a 大脑的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的空间B挖掘大脑的潜力。

9.脑的性别差异:A成熟时间上B智力方面C脑结构上D大脑左半球受损后,女性不如

男性明显

10.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A按性质:原则性和非原则性B表现形式:双趋动机(鱼和熊掌

不可兼得)和双避动机(既怕学习又怕老师),趋避动机(既想当干部又怕耽误学习)

1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二种避免失败的动机

1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

的心里状态。一是认知的内驱力,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附属的内驱力

13.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一是取决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个体行为的质量

14.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

自我实现的需要

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积极意义:A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B是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C

揭示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缺陷:A脱离显示生活实践去看待人性B没有从分认识到高级学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C为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16.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17.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8.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

19.概念形成的策略: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博弈性聚焦

20.问题解决策略:算法策略和启发法

21.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22.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影响因素:A时间因素B识记材料重要C识记材

料的性质d位置的影响E材料的数量。增强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2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程

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决定因素。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情绪体验。

24.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三个方面

25.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的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快

乐。

26.情绪与行为的关系:主要有先天关联性和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

27.暴怒情绪的控制:1自我意识的暴露2对暴露情绪进行归因3寻求制怒的方法

28.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桑代克认为学习能力在23岁左右到高峰,一直到45岁,之后学

习能力就下降。布卢姆认为人的智力17岁水平为100%,5岁以前达到50%,5-8岁又可增长30%,剩余的是8-17岁获得的。贝利的研究表明1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发展期,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达到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所下降,他的研究结果被绘制智力成长曲线

29.智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途径1教育和教学中的智力开发a学科教育中的智力开发b元

认知与智力开发c自我效能感与智力开发2特定的智力开发训练a波诺的方案b:“应用智力”法案cPIFS方案

30.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环境2实施教育创新3开发个体

创造力的具体方法:A智力激励法B信息交合法C联想法D综摄法

31.常用的智力测验表:1斯坦福-比钠量表2美国陆军测验

32.超长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界定:超常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在79以下

33.奥尔波特个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

本建构单位,他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艾森克找出了更稳定的特质,这两种特质在不同人身上就可能形成四种典型的组合,不过后来他又提出了第三种特质,即精神质

34.社会认知理论关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有

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

35.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

能,后来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生全程课划分五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36.投射式测验的特点及包含的主要类型:投射式测验通常有详尽的评分手册,由专业人员

来实测和解释,但是评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或直觉性。类型: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37.气质的含义及其类型:含义:是指那些主要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早年就表现

出来,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血质,抑郁质。

38.青少年发展的特点:1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转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发

展的关键期

39.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影响: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

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因素。

40.埃里克森的毕生心理社会发展观及阶段特征1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a体发展是整个生

命发展的过程,b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c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婴儿期,任务是获得性人敢,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任务获得自主感,第三:学前期任务是获得主动感,第四:学龄期,任务是获得勤奋感,第五青春期,任务建立自我统一感,第六,成人早期避免孤独感,第七成年中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第八成年晚期获得综合的完善感。

41.青少年心里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

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青年初期:占重要位置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她们不仅能比较客观的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的表现自我

4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最终答案。2学生

观建构注意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教师观建构主义更愿意吧教师堪称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43.教学过程中怎么样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1改善心智功能2传授基本知识3有

效的知道4提高迁移的意识性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6设计情境性教学

44.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奥苏泊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着就是迁

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个人认知结构在组织方式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课辨别性和稳定性。

45.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1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2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知过

程的意识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4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5向学生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

46.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47.教师的威信的形成和建立途径:随着学生对教师德才方面的逐渐了解,师生之间情感的

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师威信就有“不自觉威信”发展成了自觉威信了,这才是真正的威信。途径1培养自身良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的仪表4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48.教师的角色有: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

和教育科研人员

49.讨论法及其运用技巧:指学生根据教师突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活着歇息小组中相互

交流个人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2讨论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3充分发挥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4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50.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1详细分析并讨论问题2知道学生正确表征问题3指导学生学

安泽问题的有效方法4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5通过大声思维提供专家示范

51.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1 增强课堂教学中情感投入2采取民主的两道方式对待学生3

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2.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1对交流的信息的理解越一致越好2沟通双方都要有交往的冤枉

和兴趣3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4要选用适当的信息通道传递信息5要重视选择性注意对沟通的影响6沟通要有及时的信息反应7沟通过程没有受到主客观不良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真实可靠

53.人际印象形成的主要特点:1一致性倾向2好坏评价是形成印象的根本依据3中心特性

左右着印象的变化

54.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1群体因素2个体3情境

55.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群体成员之间能建立和保持友好协调的人际关系,个体的活

动效率因此也提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竞争能够使个体增强自己的主题意识,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同样可以大大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

56.行为归因偏差:1观察着-行为者偏差2自利偏差

57.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台湾学者黄坚厚的心里健康标准1乐于工作2是有朋友3能悦纳

自己4能与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1对自己有信心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3喜欢与人交往4具有良好的心里适应能力

58.学校心里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发展性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尊重

学生主体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59.列出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方式: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为主,以少

数学生为对象的以矫治辅导为主。途径:设专门的心里健康课程,将心里辅导荣誉班

级团队活动之中,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60.加涅对学习的分类:1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

61.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

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B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有:A创设问题情境B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62.常用的自陈式测验及其特点:1 16PF适合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2WPQ涉及的人格唯

独较少,容易掌握,施测方便3MMPI主要用于心理异常诊断,在精神医学界及其有关心理健康的工作中使用较多也常用科学研究

63.惩罚的目标及实施的原则:目的:出来直至某种不当行为的消极穆德之外,还带有使受

罚着知错能改的积极目的。原则:1先让全班同学充分了解奖与惩的行为标准2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3考虑学生心理需求上的个别差异4多用于剥夺式惩罚,少用施于式惩罚

64.学习迁移的理论:1早期的迁移理论包裹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说2当代迁移

理论主要有认知结构迁移观和建构主义迁移观

65.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吧个体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动作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66.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a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奖赏与惩罚,负强化

b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a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b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学习c加涅的信息加工论d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67.学习策略:1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

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2分类:a单涩洛的二分法b迈克尔的三分法c温斯坦的四分法

68.学习策略的教学训练:一训练的原则1特定性2生成性3有效的监控4个人效能感二训

练的方法1采用感受-自控训练法2采用控制+监视3讲解示范练习与反馈相结合的基本教学操作

69.学习风格:一学习风格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就具有持久性和

稳定性的特点。二分类1邓恩夫妇的分类a环境类要素b情绪类c社会性d生理性需要2凯夫的分类:认知风格,情感风格,生理风格

70.奈欣斯的观点:吧学习风格描述为感觉定向,反应风格和思维模式三者的结合

71.认知风格:一般是个体组织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1特征;场依存—场独

立型2沉思型—冲动型3齐平化—尖锐化型4整体型—序列型5聚合型—发散型

72.教学策略:1讲授法2提问3组织讨论4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

73.实施教学的含义及其特点:1含义: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变

化进行测量,手机有关资料,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特点:依据是教学目标,常常通过测量收集资料,但测量不等于评价,评价是对测量结果加以解释做出判断的过程2类型:根据时机不同分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根据测验的来源的不同分: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论述题

1、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特点。答: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其概念和特点见前面,特点就是优缺点。)

2、如何保护和利用大脑。答:(1)锻炼与大脑。锻炼可促进大脑发展,即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也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健脑方法。(2)睡眠与大脑。有助于记忆,对学习有作用,营养作用。(3)营养与大脑。大脑离不开良好的营养供应,要给大脑事宜的营养。(4)烟酒与

大脑。有毒物质对脑产生破坏。(5)疾病与大脑。不同程度伤害大脑,导致各种行为异常。(6)学习、记忆与大脑。学习记忆功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参加社会活动的基础,对于人智慧形成,意识产生,知识积累,科学文化发展有很大作用。

3、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1)培养:一是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二是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2)激发: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是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是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论述归因理论及其价值。答:最早提出归因论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德,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其得到满足的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原因,并预言人们将任何行动。此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是归因论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从三个维度把人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和不。又把人们活动成败归结四个因素,以后他又提出六因,后来有人分为八因。价值作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效果有一定作用。此外,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5、试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问题解决除受策略、只是等因素外,还受到(1)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2)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3)功能固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这种倾向会影响问题解决。(4)不同的动机水平影响问题解决。(5)情绪(6)人际关系。

6、自卑情绪的控制。答:自卑是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产生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表现为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形成有主客观两方面。因此,克服自卑应从正确看待客观现实和克服自身心理弱点两方面下功夫。把自身弱点看做是正常的事,把精力放在如何克服上。对于被人瞧不起,应当化为动力,赶超他人。总之,最关键的是要自信,想想你有不及人的地方别人也有,因此,不要让虚构的自卑压抑自己,要相信自己,提高自己。充分保持自信心,这样自卑情绪才能得到控制。

7、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焦虑是由某种不顺心的因素而引起的不愉快情绪。过度焦虑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控制:一积极进入放松状态,二以心的忧虑可以压制原来的忧虑。三当处于焦虑状态时,必须尽早察觉焦虑从何发生,寻求原因,以理智面对,反思。四可用一种对他人陈述自己心种的忧虑方法。

8、吉尔福特和霍夫纳尔将特征归六点: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例如:列举转头用途,可能的答案是:造房,砌墙,搭台,打人,写字。答案越多则流畅性越好,如果除了列举砖头有建筑这常见功能外,还能列举更多新颖,独特功能,如打人,写字,则说明其灵活性和独创性很高。

9、论述并评论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答:他提出三元智力论却关注于将各种智力成分组合起来。力指人们在计划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包含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成分。背景智力指和个体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经验智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的能力。评价:三元智力论对智力提出心的解释,并系统地讨论了内部心理过程如何与文化因素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有效的智力,但没有对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10、结合实际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答:人格是体内在的动力组织及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包含三层定义:一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二人格更是指一个人内在动力组织。三人格就是一种蕴含于中、型诸于外的统一体。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传、环境个个体自身认知。综上所述,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环、认,但孤立的考察某一因素不能对此文艺获得周全的答案,当代研究趋势是将各种因素综合。实际上,外因、内因和行为三者是相

互作用的。

11、你是如何看待个体心理发展的?目前对个体发展的观点有四种:成熟论、行为主义观、精神分析论及相互作用论。(1)在成熟论看来,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2)行为主义观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3)精神分析论人物存在于潜意识的性本能是心理基础的动力。(4)相互作用论认为法杖受四个因素的影响: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最后一个是决定因素。纵观这亟待的心理发展观,我们认为成熟论与行为主义分别强调了心理发展的某一重要方面,但不能否认另一方面的作用。精神分析论强调应重视潜意识、早期经验的作用,但缺乏对个体的认知等领域发展的科学解释;相互作用论明确了主客体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为我们了解心理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

毛概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其次,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最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的巨大勇气。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所以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的坚持马克思主义。 2.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内在的辩证关系。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实事求是内在的包含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都是围绕实事求是的。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与教训。 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实现了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破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4.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力,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油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的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5.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改革和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6.为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哪三个转变? 答:(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教育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8个简答、论述题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教育心理学部分常考的28个简答、论述题 让小伙伴们久等了,教育心理学的简答、论述题今天终于抽空汇总出来了,只是提醒一下小伙伴,有的题我提供的仅仅是答案要点,回答的时候不能太简单,简答题也要适当阐述一下,论述题就多阐述一点,这些毕竟是主观题。 这些题有的跟其他资料或教材提供的答案不太一样也很正常,你可以选一个版本记住,如果你能综合多个版本整一个你认为更好的答案也是不错的噢。 其他没汇总的在讲课时点到的具有出简答和论述题潜质的那些题,也要适当关注,多学习总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很好的同学,扩大一下知识储备的量也是不错的。 后期的复习可以做一些知识的深加工,提高知识储备的质量,也要多做一些题去增加自己对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并提高答题能力。 为大家汇总这些内容,是方便大家复习,不过用对方法、多学习、多努力才是走向胜利的必然途径。大家考试完,考的什么知识点记得发给我噢。另外大家也要注意调整身心状态,不可过度焦虑、过度透支心力和体力。祝大家顺利圆梦! 一、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阶段性(质变)与连续性(量变)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三)不平衡性; (四)个体差异性。 二、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类: (1)智慧技能;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指向环境,使学习者能处理外部信息。(2)认知策略;对自己认知活动的监控 (3)言语信息;陈述观念的能力 (4)动作技能;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对人、事、物的选择倾向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创始人是班杜拉。 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并把观察学习分为四步(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动机。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就是强化。他把强化分为三种: 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行为结果予以强化 替代强化,看到别人的行为结果得到奖励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自己的行为符合内化的标准,受到自我的肯定 四、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1、优点 (1)提高学生智慧潜能,培养直觉思维 (2)激发学习兴趣 (3)有利于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4)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保持与提取 2、发现学习的缺点 (1)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自然科学 (2)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并不适合所有学生。(3)耗时不经济,不宜在短时间内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 (4)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 五、发现学习的步骤 (1)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必备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程序: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 规律。程序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做出结论。 2.观察法的优缺点:优;被视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可作为前期研究。 缺: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3.个体研究法及其优缺点:个体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缺:所收集的材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调查法及其优缺点: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 的方法。优: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5.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行为主要受自 我意识支配,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6.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和局限: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对个性冬季心 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局限: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7.简述脑和智商的关系:脑为智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又塑 造了天才的独特的脑的结构 8.简述脑潜能的开发途径:a 大脑的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的空间B挖掘大脑的潜力。 9.脑的性别差异:A成熟时间上B智力方面 C脑结构上D大脑左半球受损后,女性不如男性明显 10.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A按性质:原则性和非原则性B表现形式:双趋动机(鱼和熊掌 不可兼得)和双避动机(既怕学习又怕老师),趋避动机(既想当干部又怕耽误学习) 1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二种避免失败的动机 1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 标的心里状态。一是认知的内驱力,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附属的内驱力 13.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一是取决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个体行为的质量 14.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 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积极意义:A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B是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C揭 示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缺陷:A脱离显示生活实践去看待人性B没有从分认识到高级学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C为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16.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17.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8.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 19.概念形成的策略: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博弈性聚焦 20.问题解决策略:算法策略和启发法 21.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22.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影响因素:A时间因素B识记材料重要C识记材料 的性质d位置的影响E材料的数量。增强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 2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 程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决定因素。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情绪体验。 24.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三个方面 25.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的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及论述题答案 欧阳学文 1.第一题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 ①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党带领人民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两者一脉相承、有机统一。 ②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我国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

③治理能力则是我们运用这些制度和体制机制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有了好的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治理能力,才能发挥治理体系的效能。 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第二题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一、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1.新常态形成的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 ①外部因素影响: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受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拖累效应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结构调整之中。

②内在条件变化: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转换是由内在条件决定的。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根本原因,是由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出现新变化所导致的。 2.新常态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①是速度变化。本质上说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将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低排放、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②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层级低、产业素质低、产品档次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顽症和痼疾,也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根源所在。③是动力转换。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动力之源。④是多重风险。 二、科学把握新常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识新常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战略判断所贯穿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防止形而上学倾向。 2.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论述题题库 心理学题库 1、教师在社会中充当着哪些角色?你以前是怎样理解教师角色的? (1)根据我国教师的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分为以下几种: ①教员——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 ②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 ③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等角色; ⑤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 (2)以前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可由学生自己发挥 2、结合自己性格的形成,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1、分析一位你印象最深的教师在人格特征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突出表现。 可由学生自由发挥。 2、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都是密切联系,交互影响,具有高度的整合性。 ①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认识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础,认识活动受情感和意志的制约。情感又是意志行动的积极的动力因素,反之,意志行为又丰富着情感。 ②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个性倾向性渗透于各种心理特点之中,个性特点也反映出个人的倾向,两者在总体上体现着一个人完整的个性。 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在“动态—过渡态—稳态”方面的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说明人的个性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而个性又总是通过各种心理过程表现出来。反之,已形成的个性倾向和特点又积极地影响着心理过程,而使人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的色彩。 1、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解决问题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1)动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动机是推动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 ①在一定的程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 ②但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个体对问题情境的知觉特点影响问题的解决。 ①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呈现的方式。 ②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 06056 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西方心理学史的分期: 1、自笛卡尔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经验主义和理性心理学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生理心理学。 2、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3、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1、有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研究与学习的理论水平。以精神分析为例,通过史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 析学说的发展及其对心理学的贡献。 2、通过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使心理学在更深的层上反映人的特性与本质。 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17-19世纪英、法两国的心理学主要特点: 1、心理学仍然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2、心理学理论主要以笛卡尔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3、哲学心理学主要以联想论、感觉论、经验论为理论形式。 费希纳的物理心理学的意义: 1、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来,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是实验心理学的先驱。 2、费希纳被认为是近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冯特心理学的意义: 进步:1、冯特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实验心理学。 2、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为心理学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新人。 局限:冯特抱有混乱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与他的科学训练和一心想要建立一们科学心理学是不相容,造就了他的心理学体系矛盾重重,并使得他的心理学工作摆脱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 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的意义: 1、冯特继承了前人或用代人如费希纳、微博、高尔顿等人的工作。岁实验的条件等不断改进,得到了一些可信的和有一定 科学价值的心理资料,为心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2、利用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为心理科学的国际性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 艾宾浩斯理论的意义: 1、为心理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用实验法研究所谓的高级心理活动,如学习、记忆、思维等。 2、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 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 1、达尔文强调人与动物的历史连续性,在动物心理和人类意识这一鸿沟之间建立了桥梁。 2、发展观点、历史方法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3、在进化论的影响下,关于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关于个别差异等,都成为了心理科学研究的课题。 4、生物进化的科学原理对机能心理学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5、但是达尔文忽略了动物与人类的区别,发展心理学不能仅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需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 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基础知识简答题及答案发布人:圣才学 习网发布日期:2010-07-0915:58共7人浏览[大][中][小] 1、人的心理包括哪些过程? 答: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两部分? 答: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什么? 答:能力气质和性格。 4、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由哪国的谁于哪年在哪儿成立? 答:德国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 5、新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备预测和有效控制从儿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 6、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 器官,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的心理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已被日常生活经验,科学实践以及“反射”、“条件反射”,脑髓说等所证实,从无机物的机械反映,到动物的心理反 映,再到人的意思反映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是高度发展的物质---大脑的机能。(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3)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 能动性、人的心理除依存客观现实外,还受主观的知识经验,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心理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实践中,心理反映的主客观性是统一的。人不是消极反 映现实,而是能动地改造变革现实。(4)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人不只是自然实体。更主要是社会实体,人是积极的活动者。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7、什么是反射弧?它包括哪些结构成分?

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精神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及反馈系统等。 8、什么是无条件反射?什么是条件反射,并各举一例。 答: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 9、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答:(1)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2)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 可用教师设问方式提问,也可用作业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日常经验引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进行。 11、如何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和学校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答:(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学习效果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学习动机;(3)掌握平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3、知觉分哪些种类? 答:知觉分类标准和依据不同,种类划分不同。(1)根据分析器不同,简单可分视、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0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一、简答题 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正式组织的特征有: (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2)聚性。(3)不稳定性。(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 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2、试论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3、试论行政组织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4、试论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和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题

心理学 2007年试题 简答题 1.简述“尝试式教学水平”的基本特征。 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积累进行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 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P44 强调人的所有行为系由“需求”所引起,需求又有高低层次之分。“自我实现”即发挥“潜能”是人的最高级心理需求,教育要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一个充分发挥潜能的人(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的、进步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其积极作用。他把“潜能”看做是人的内在价值,正如健壮者能运用他的肌肉一样。人有智力就趋向于进行创造活动,一个人的能力要求被运用和发挥,并起到应有的作用。“自我实现”的实质就是充分地、完善地发挥人的价值或潜能。 3.列举三个说明感知组合律的例子。 4.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P228 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4.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德; 5.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6.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5.简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二,主动交往;第三,移情 论述题 1.试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及教育意义。 ①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②这一认知过程的实质就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③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④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习论注重验室实验。 2.请根据性格特征的结构,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2009年试题 简答题 1.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 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2.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①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原则;②遵循“综合贯通”原则,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以及章节间的横向联系。 (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把握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习的迁移。 3.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2)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3)强烈的成才意识和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4)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5)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6)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4.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1)态度定势的形成;(2)道德观念的确立;(3)道德情感的培养;(4)道德信念的形成;(5)道德意志的锻炼;(6)道德行为的养成 5.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一、简答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 如何实现? 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的两重作用是什么?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趋势的形成:生产社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际间分工和合作关系越紧密,要求整个世界经济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6-10章)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一、简答题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4、简述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5、简述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2、论述群体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管理手段。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2)适应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3)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 2、(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1)注意挫折教育;(2)学会关心与宽容;(3)避免挫折;(4)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1)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2)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3)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1)群体的归属意识;(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如果与组织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群体凝聚力可以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如果得到群体凝聚力强化的群体行为与整个组织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群体凝聚力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绩效,反而会降低群体的工作绩效。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一般来说群体凝聚力会提高满意程度,但满意程度高最终对整个群体的工作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满意程度高可以令群体成员对群体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但也可能使群体成员安于现状,维护既得利益,产生惰性,拒绝改革。

心理学题库--简答题.论述题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题库 试卷一 简答题 1.简述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2)脑是心理的器官;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2.简述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论述题 1.论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心理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师通过掌握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能自觉地实施有效地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2.结合实际论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1)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3)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4)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5)联系实际。

试卷二 简答题 1.简要说明注意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意识倾向特征,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2)特点: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 (3)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 ⑤预测与预见功能。 2.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在随意注意的产生中,间接兴趣有重要作用。 (3)对活动的合理组织:①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②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③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随意注意。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5)个性特点:对性格、意志品质的依存性。随意注意也叫“意志的注意”,它体现了人的意志的特点。因此,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3.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因素:客观刺激物本身特点 (1)刺激物的新异性。 (2)刺激物的强度大小。 (3)刺激物与背景对比的差异大小。 (4)刺激物的变化和运动。 主观因素:人本身的状态 (1)符合主体的需要、兴趣和期待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2)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 (3)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

心理学简答题54238

word 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描述和测量。(2)解释和说明。(3)预测和控制。 2.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意识状态包括: (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意识的作用: (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核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 3.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外部表现:(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停止;(3)、生理变化。4.举例说明注意的种类及其特征。(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容易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工作的。所以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发展注意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特征上,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5.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6.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 性有哪些?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 定范围内改变时,但知觉映象在相当程 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常见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 性、颜色恒常性 7.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感觉通道的特性、一定时间内事件发 生的数量和性质、个人的兴趣和动机 8.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 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 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心理学家 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 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单眼线索 包括: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 挡、纹理梯度。 9.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 程的?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并不是一个简 单的信息存储库,而是一个动态、活跃的 系统,从事着信息的接收、存储、组织、 改变和恢复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记 忆就像是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 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 10.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 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 文等人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该原则 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 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 码加工,而已存储的信息又决定了什么 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 提取已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当提取 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时,提取的 效果最好。提取线索分为外部线索和内 部线索两种。外部线索包括刺激的特性 以及学习时周围的环境等;内部线索包 括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心境和情绪等。 11.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1)编码和提取失败。很多时候,发 生遗忘的原因是信息编码的失败。也就 是说,信息从来就没有存储在记忆库 里。 (2)消退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 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的结果。 (3)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 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 的干扰所致。 (4)压抑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 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1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 时应遵循的策略? (1)及时复习。(2)合理地分配复习 时间。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 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 效果较好。开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 以后可以长一些。 (3)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13.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 作用? 表象: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 中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在 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表象的作用 (1)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2)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 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14.想象有哪些功能? (1)预测和计划功能 (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3)代替的功能 (4)生理调节的功能 15.什么是手段-目的分析,包括哪些步 骤?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 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 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曾系统地研究 过手段-目的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出它的基本步骤包括: (1)确定事件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间 的差距,并找到能够缩小差距的步骤; (2)如果不能直接达到最终目标,就 尝试找到子目标; (3)寻找达到子目标的方法,实现子 目标; (4)尝试新的子目标。 16.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新颖性、流畅性、 灵活性、精致性。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阶段、酝酿阶 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17.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心理学简答论述题

简单题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A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对心理学现象的研究必须按他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必须实事求是 B发展性原则,要求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要把心理现象看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要密切关注在教育教学实际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还要发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 D教育性原则,指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避免对被试身心发展产生伤害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的变化,并按时间顺序做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B实验法。它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者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者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C调查法。当需要研究那些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人们内隐的心理活动时,或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是过去出现的、长时期的行为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间接地了解和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叫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A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B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C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D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8种以上智能。 第三章 1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教育学中的应用(桑代克) A效果率,既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的效果支配,如果反应之后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那么在联结就会加强:如果反应之后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那么联结就会削弱。 B练习率,由使用率和失用率组成,使用率是指一个已经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如果加以练习应用,则联结就会增强,失用率是指若不予以实用,联结就会减弱 C准备率,可以看做尝试错误说的动机原则,个体是否会对刺激做出反应,或者说是否会发生刺激反应联结,与个体事前是否处于准备状态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