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2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2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2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学案

一、【课标感悟】: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通过了解认识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识和评价历

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是认

二、【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三、【知识梳理】:

一、商鞅之死(1、原因:

①商鞅变法触犯了_

② _____________ 去世

2、过程:

,受到

鞅被迫在

3、结果:

,秦孝公去世,________________ 即位,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

起兵自卫,兵败被杀。

等措施保留下来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1、变法为__________

改革推动了—

为_______________

2、商鞅变法是一次

A、政治上:

打击并瓦解了

B、经济上:

_,促进了

奠定基础

奠定基础

______ ,壮大了

的改革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健全

________ 从此开始。变法中如_

等对后世影响深远

,从根本上改变确立激发 ____________

C、军事上:

奖励军功,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不断

取得胜利,为秦国发展创造了条件

3、秦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_______________ ,秦国成为富强之国。

国也派人称贺

派人送礼,各诸侯1、轻视

2

3、未与.

如变法中

一定程度上加重了

特别是_____________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鼓吹

,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

四、【思考与讨论】:

1.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2.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五、【巩固检测】: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新的经济基础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C、实行连坐法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是(

A、管仲在齐国的改革

B、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C、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4、秦国之所以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及诸侯国进行祝贺,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5、“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C、秦孝公的支持

D、人民大力拥护6、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

述现象说明()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没有好结果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

③变法者多数

——《通典 ?食货志》 秦始皇三十

一年(公元前 216 年),今黔首自实田(自报土地实数)秦始皇时封建 土地制度确立。 ——《史记 ?秦

本经》

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以秦为例,概述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过程。

(三)、问答题: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 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六、【 质疑与反思 】:

7、 A 、 C 、

秦国商鞅变法有其历史局限,下列不是其局限是( ) 轻罪重罚 B 、户赋、劳役沉重 国情依旧如故 D 、旧制度、风俗文化仍在 8、 A 、 C 、 D 、

下列对商鞅变法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 、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

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荀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荀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 想家是( ) A 墨子

B

9、 、孟子

、商鞅

、荀子

10、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先后排列应是 ①初税亩 A ④②①③

②国人暴动 B 、①②③④

) ③商鞅变法 C 、②④①③

④盘庚迁殷 、④③①②

(二)材料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制阡陌,

秦简公七年(公元前 408 年),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 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初租禾。

——《史记 ?六国年表》 地

利不尽出。……故废井田, 材料三 ,结果商鞅被处死。请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

一、商鞅之死 1、贵族利益、贵族强烈抵制和抗拒、秦孝公 2、公元前 338 年、秦惠文王、封邑

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废井田” 、“开阡陌”、“重农桑”等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1、为后来秦统一全国、秦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繁荣、国力、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

2、较为彻底

A 、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封建国家机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普遍推行县制、户籍什伍 制和连坐法

B 、 废井田开阡陌、旧的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农民生产积极性

C 、 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3、公元前 343 年、周天子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1、教化、轻罪重罚 2、 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连坐法

3、 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二十等爵制明确规定按爵位高低占有数额不同的田宅和奴隶、

【思考与讨论】 :

1. 简要分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 起了重要作用。

2.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 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使变法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变法轻视教化, 鼓吹轻罪重罚。 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 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巩固检测】 : 1— 10: ADAAB 、 CCDCA (二)材料题:

①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私田的不断扩大, 各诸侯先后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 将土地私 有制法定下来。 秦国的“租禾” 是根据田地产量征收赋税,实质上是开始承认私人对土地的 所有权。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则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定私有制度。②经过

战国时期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 秦统一后, 令农民自报土地实数,按亩初 税,在全国范围统一实行封建土地制度。

(三)、问答题: 一场变革成功和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时候达到。 守旧贵族的反扑,商鞅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变法

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国后期最富强的圭寸建国家。

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基于教学立意的《“壹”说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基于教学立意的教学线索设计】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一节课是否有“灵魂”,关键是它的立意是否深刻,是否准确。可见,教学立意是衡量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本课以“壹”的理念在商鞅变法中的呈现与影响作为本课的教学立意,设计商鞅变法中“壹”指的是什么——商鞅变法怎么体现“壹”——如何认识和评价“壹”等具体教学环节,立体组建本课的教学结构,串联相关的教学过程。其中: 1.导入环节 (1)设计依据:依据学情,以学定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和思维: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的认知能力,以及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分析能力。 2.教学主体环节 (1)设计依据:依据人们对理论认知规律来设计,即该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基本情况。 (2)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解读和归纳能力,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时间和历史人物的辩证的认知和评价的能力。 3.小结和练习环节 (1)设计依据:依据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与相关重要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设计。 (2)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和思维:让学生了解对秦汉历史发展的延续性,了解法家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基于教学立意的教学重点确立】 1.了解商鞅变法具体的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 【基于教学立意的教学方法选择】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使学生通过讨论法、分析法和 1

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

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下面是有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欢迎参阅。 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秦始皇帝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出生于赵国,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葬于郦邑。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延伸小阅读】: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

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开拓疆土,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修建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使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迅速富庶起来。 过:焚书坑儒――秦始皇烧尽民间藏书,坑杀大批无辜的士人学者,严重摧残了我国古代文化,这是一种政治暴行;徭役太重,不恤民力。秦始皇在灭六国之后,应立即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他却好大喜功,内则大兴土木,外则劳师远征,使广大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秦二世皇帝嬴胡亥 秦二世,名胡亥(公元前230至前207年),秦始皇第十八子,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太子嬴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并伪造遗诏继位,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又被赵高逼迫自刎而死,终年24岁。葬于杜南宜春苑。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

富国强兵的秦国

《富国强兵的秦国》教学反思 高二历史组张县鹏 开学第一节课我就告诉学生学习一次重大历史改革是按照背景——内容— 影响的线索的来进行的。前边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的背景)——《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商鞅变法的内容——《“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那么今天我们按部就班学习了商鞅变法的影响——《富国强兵的秦国》;前边我们还说学习改革内容我们要把它放到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去学习,学习改革影响必须结合改革内容来进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商鞅变法的影响,自然就要求学生结合商鞅变法所采取的措施来进行了。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之死,富国强兵的秦国和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为变法献出生命,但“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这段历史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一.“富国强兵的秦国” 商鞅变法是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革命,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教材从经济、政治、军事几方面阐释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 秦处西戎,地旷人稀。开垦荒地是秦国发展农业生产的特点,商鞅采取措施奖励垦荒;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接着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增强军事力量,实现强兵目标打下了基础。教学时,注意给学生讲清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变化的作用。 (2)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开始 商鞅变法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建议引导学生回忆变法政治方面的具体内容,师生共同做出评价。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正式建立起来,通过县的政权制度,全国政权、兵权逐渐集中到朝廷,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强化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强化了封建集权力量。 (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商鞅针对当时兼并战争频繁的特点,颁布了奖励农功的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晋升与斩敌首级,军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实行,大长秦国杀敌立功之风。并严禁私斗,凡私斗者,按其情节轻重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达到强兵目的,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从此,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建议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观看教材中的图片,《战国时的秦国虎符》。以此为情境,请学生思考,图片提供了怎样的历史消息?调兵虎符国君和将领各持一半的目的是什么?秦军骁勇善战的原因是什么?秦国这一时期兼并战争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意义如何? 由此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兵强的结论。 二.“变法的历史局限”

历史:山东省临清一中选修一教案:第二单元 富国强兵的秦国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3)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商鞅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而亡的学习,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的能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综合、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 (3)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课本P26图片《始皇陵兵马俑》)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始皇陵兵马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秦朝赫赫军威。 师:通过阅读引言中李白的诗,感受“秦王扫六合”的气势,你认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 生:商鞅变法,促使秦国富国强兵。 教师由此导入新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合作探究】1:解密商鞅之死 1、原因: 1新法触犯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2秦孝公去世→失去依靠;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势力复仇。 2、经过: 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3、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秦朝皇帝列表 秦国历代君王表

秦朝皇帝列表秦国历代君王表 共有37位君主.秦国君主列表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约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秦侯(前857-前848年在位)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 秦仲(前845年—前822)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以秦仲为大夫,令攻西戎,次年秦仲战败而死。 其长子赢也继位。 秦庄公嬴也(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周宣王七年(前821年),秦庄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马七千人,击败西戎,周宣王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封大骆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 秦襄公嬴开(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 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 幽王之乱时,犬戎进攻镐京,秦襄公以兵救周。 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 建立新都。 十六年(前750),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败逃,地盘扩展到岐山。 五十年(前716),文公去世,埋葬在西山。

秦竫公秦文公之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太子即竫公去世,赐谥号为竫公。 秦宁公嬴立(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 宁公二年(前714年),自郿邑(陕西郿县东北)迁都平阳(陕西眉县),同年派兵攻下亳戎荡社(陕西西安)部落。 在位十二年而卒,葬西山大麓,其臣下废太子(后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子。 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5岁即位,在位6年被杀。 秦出子是秦宁公小儿子。 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 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 即位以后将国都迁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此为都。 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时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 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 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

3 富国强兵的秦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 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3)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商鞅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而亡的学习,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的能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综合、理 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 究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 (3)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富国强兵的秦国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始皇陵兵马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秦朝赫赫军威。 师:通过阅读引言中李白的诗,感受“秦王扫六合”的气势,你认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 生:商鞅变法,促使秦国富国强兵。 教师由此导入新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讲授新课 商鞅变法的结局 (一)商鞅之死: 1、原因: ①新法触犯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商鞅变法对于沉寂的秦国社会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一如风卷残云而去。主持变法的商鞅成为王族贵戚的眼中钉。贵族保守势力伺机制造事端,向商鞅发难。 早在商鞅变法之始,贵族甘龙、杜挚就反对变革祖宗之法。太子驷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是反对派的首领。他们利用太子年幼无知,唆使他触犯新法,给商鞅出难题。商鞅怀着“板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雄心,对反对派用铁的手腕回击:他无法处罚太子,就惩罚其师,公孙贾被处以黥刑(脸上刺字),公子虔再次犯法后处以劓刑(割去鼻子);他还用残酷的血腥手段镇压,仅一天就处死七百余人,以至于“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并将另外一批不满变法

过秦论公开课金奖教案

2018 Microsoft China [过秦论]公开课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诵读全文,把握语气,正确传达课文主旨,与作者情感合拍共振。在诵读的基础上顺畅地背诵最后三段。 5.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 6.重点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领并培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7.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 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贾生李商隐贾谊毛泽东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世无伦,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可怜夜半虚前席,梁王堕马寻常事, 不问苍生问鬼神。何需哀伤付一生。 二.作者简介 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三.内容背景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人教版选修一:2.3《富国强兵的秦国》练习及答案

s t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训练·速提升 一、选择题 1.(2018·临沂高二检测)观察下图,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 A.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 B.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C.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2.有个叫赵良的人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从的车乘几十辆,车上载满全副武装的卫士,力大而肌肉发达的作陪乘,手持矛戟的武士紧紧护卫着您的车乘而疾走。”这反映的实质是( )A.商鞅出行戒备森严 B.商鞅变法使秦国富裕C.商鞅变法的阻力和艰难 D.商鞅奢侈浪费 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影响深远 B.体恤百姓 C.改革彻底 D.法令严酷 4.“至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使秦国 ( ) 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B.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 C.促使封建制经济发展 D.发展了商品经济 5.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

e i t 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6.《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最后无处可去的商鞅被逮捕处死。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当时的秦国( )A.变法深入贯彻 B.变法违背民意C.变法阻力重重 D.变法最终失败 7.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D.焚烧诗书 8.公元前343年,周天子派人送礼给秦孝公,各国诸侯也前来道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国最先进行了变法改革B.秦国的社会风尚为之一新C.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强国D.各国害怕秦国发动争霸战争9.(2018·青岛模拟)“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该历史事件记载于( )A.《诗经·国风·秦风》 《春秋·鲁桓公十八年》B.《诗经·国风·秦风》 《战国策·秦策》C.《战国策·秦策》 《史记·秦始皇本纪》D.《战国策·秦策》 《史记·商君列传》二、非选择题 10.(2018·宿迁模拟)商鞅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创新精神,对旧制度进行深刻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高中历史选修1教学设计1: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教案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3)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商鞅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而亡的学习,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的能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综合、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 (3)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之死,富国强兵的秦国和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为变法献出生命,但“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这段历史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 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始皇陵兵马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生:秦朝赫赫军威。 师:通过阅读引言中李白的诗,感受“秦王扫六合”的气势,你认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 生:商鞅变法,促使秦国富国强兵。 教师由此导入新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讲授新课 商鞅变法的结局 (一)商鞅之死: 1、原因: ①新法触犯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过秦论优秀教案最新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 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 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 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 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 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点”(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 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 3 、背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

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 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 —前168 ),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 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 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 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 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 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 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 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 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 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 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他的文章峻拔 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政论文集《新书》十卷,散文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 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 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 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

秦汉皇帝历代列表

约公元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秦非子 秦公伯 秦仲 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 秦静公 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 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 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 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在位12年 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 秦康公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 秦共公前608年-前604年在位5年 秦桓公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 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 秦哀公前536-前501年在位36年 秦夷公 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

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 秦厉共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 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 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 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 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 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 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 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 秦惠文王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 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 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 秦孝文王前250年-前250年在位1年 秦庄襄王前249年-前247年在位3年 秦始皇帝前246年-前222年 秦朝皇帝列表 前221年赢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

过秦论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从诵读中体会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感受政论文磅礴的气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人深邃的思想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气盛的原因,感受文章的气盛 教学难点: 欣赏文章铺张扬厉、气势沛然地进行说理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温顾 二、品读文本 师:过秦论中论是?议论文,可以有叙有议,可以发表观点 过:指责推究……的过失 秦的过失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齐读课文1、2段,读的过程中注意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 生:有气势或气势酣畅、磅礴 师:很好,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章气盛请找出你认为气盛的句子来,并思考为什么气盛呢?可从句子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和效果来回答 生: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你读一读,读出气势来)(四个动宾短语组成排比句,说明秦孝公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增强气势) 师:文中多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请同学们试着找一找 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找得很好,你读一读)(用四个动词写出秦国领土扩张,国力日趋强盛的气势) 生: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之伦制其兵 (有同学说这几句人名太多,读起来很拗口,虽然有铺叙但似乎气势不够酣畅嘛!)(这些人物距离今天时代久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当时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是战国星空中璀璨耀眼的明星,他们的名字在当时都如雷贯耳,铺陈排列在一起显得更有声势,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这种排比铺陈手法读起来自然很有气势,我们一起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个动词渲染秦始皇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气势,这情景和唐朝诗人谁的诗句很接近?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你把这几句再读一读,读出这几句的气势来) 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你来读一读)(突出了陈涉之弱,反衬消灭秦国之轻而易举,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一泻千里和迅速,显得有气势) 师:秦孝公一统天下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和秦开疆拓土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的排比铺陈述让我们感受到秦国国力上升时的气势如虹;“为之谋”、“通其意”、“制其兵”让我们感受到九国运筹帷幄调动兵马时的磅礴气势;四个动词渲染出始皇的凌厉之气;陈涉“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非及向时”让我们感觉秦从强大无敌走向崩溃的迅速这些层层铺排的语句节奏与秦勃兴速亡的节奏协调相应,全文句式又长短相间,读来铿锵有致,朗朗上口,富有气势和节奏感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教学案:专题二 二 、秦国的崛起 Word版含答案

1.世卿世禄制 (1)基础:与宗法制和分封制联系在一起。 (2)特点:各级贵族按照等级世袭高官厚禄和享有特权。 (3)作用: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军功爵制 (1)背景:战国时已开始实行赐爵制,并和官制紧密联系。 (2)内容:制定二十级爵,按军功授爵。宗室贵族无军功不得授爵,有军功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3)作用: ①出现军功地主: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批军功地主。 ②增强战斗力: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创造了灵活的用人机制,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深化认知] 军功爵制的出现和确立,在先秦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国之所以能逐个消灭东方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与其推行军功爵制是密切相关的。 1.“夷狄遇之” (1)起源:秦国最初是从“戎狄”中分化出来的。 (2)建国:公元前771年,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被封为诸侯,至此秦才成为诸侯国。 (3)地位:秦国地处西部边陲,经济文化上落后于中原诸国,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参加中原各国的盟会。 2.“虎狼之国”

(1)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综合国力大增。 (2)表现:公元前341年至前340年打败魏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3)影响:六国采取“合纵”运动。秦完成统一的大势已经不可抵挡。 1.商鞅之死 (1)原因: ①变法侵犯了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②商鞅采用铁腕手段,加强思想统治,打击旧贵族,加剧了二者的矛盾。 ③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支持。 (2)过程:保守势力诬陷商鞅“谋反”。商鞅被迫起兵反抗,被秦惠王大兵击败。 2.秦法未败 (1)表现: ①秦国基本上建立起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②变法使秦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③变法时期形成的崇尚耕战的风气得以延续。 (2)影响:秦国实力增强,兼并战争开始演变为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 [深化认知]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它不仅促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探究点一商鞅的军事改革措施 [史料探究]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答案]内容:军功爵制。冲击: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 材料二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

富国强兵的秦国教案

富国强兵的秦国 【教学目标】 识记:商鞅变法的进步性、局限性。 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机器历史地位。 运用: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强强兵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教学过程】 (一)商鞅之死 思考:贵族保守势力是怎样抵制和破坏变法的?而商鞅是怎样针锋相对进行斗争的? (二)评价商鞅变法 进步性: 局限性:

【合作探究】:学思之窗P28 【自我测试】 1、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主要因为 A、商鞅不是秦国人 B、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C、商鞅有谋反野心 D、商鞅的严刑峻法束缚了旧贵族 2、“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 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 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 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无法动摇 3、处死商鞅的秦国国君是 A、秦孝公 B、秦始皇 C、秦惠文王 D、秦二世 4、在兼并战争中,秦国首先打败的国家是 A、赵国 B、魏国 C、韩国 D、燕国 5、下列各项,能明显体现出商鞅变法局限性的是 ①轻罪重罚②推行连坐法③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④劳役沉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是

A、变法直接导致了秦国的统一 B、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C、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无关 D、变法减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7、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1)材料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 (2)材料三评论商鞅变法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川教版 (2)

《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战国前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商鞅变法开始时间及其主要内容;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对商鞅进行评价;认识重大人物在进程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2)通过学习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对李冰进行评价;认识重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重点: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都江堰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2.都江堰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商鞅变法、江堰水利工程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关于徙木立信的图片。见第2张PPT。 教师讲述:关于徙木立信的故事,提问商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见第3张PPT。 学生讨论:通过使人搬动木头而树立威信,即通过某种手段树立典型,而使公众信服。

过渡:使公众信服以后开始变法。大家开始学习商鞅变法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商鞅变法 都江堰的修建 秦国的强大 第一篇章:商鞅变法 教师讲述: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那些变呢?见第6张PPT。 课件展示:各国变法的图片,见第7张PPT。 教师补充:战国时期的变法有:燕--乐毅改革:魏--李悝变法;楚--吴起变法;秦--商鞅变法等等。那为什么这是各国要变法呢? 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见第8张PPT。那秦国为何急忙要变法呢? 学生讨论:分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秦国落后挨打,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见第8张PPT。 教师补充:商鞅应召变法。 学生自学:-商鞅变法--目的、时间、支持者。见第9张PPT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阶层,谈一谈你对商鞅变法是顶还是踩?说出你的理由。见第10张PPT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内容后回答。见第11张PPT 结论: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废除了旧制度,有利于地主经济发展。--- 地主顶奖励农耕------发展农业经济增强国力(国富)-----农民顶。 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加强战斗力-----士兵顶、-旧贵族踩。 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教师补充:《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见第12张PPT 教师提问:那么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呢?见第12张PPT 教师补充:否成功的标准是--改革的目的是否实现,改革是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学生合作学习:因为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秦国国力空前强大。即使后来商鞅被处死,但他的改革仍然达到了最初的目的,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并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成功。故后人言:商君虽死,秦法未败。见第12张PPT。

秦国历代皇帝

秦国历代皇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导读:秦国历代皇帝频道整理了与秦国历代君王表有关的资料758039篇,和关于秦国皇帝列表的相关视频639968集以及秦国历代国君相关图片341672张. 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的故事,算是历代开国皇帝中较为罕见的爱情佳话。阴丽华娘家是当时南阳新野一带的大家族,田产七百多顷,其气派可以与诸侯王公相匹敌。当然,刘秀看重的不是这个,而是阴丽华的美貌,他。 谁是历史上妃子最多的皇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指唐玄宗的后宫美女如云,但只专宠杨贵妃,比如赐浴华清池、春从春游夜专夜、飞马送荔枝等可惜红颜薄命,唐玄宗。 朱元璋为何始终爱大脚老婆?明太祖朱元璋不仅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好

色,而且刻薄寡恩。为何他又对原配大脚老婆马氏不离不弃,真诚相爱呢?个中原委值得深思。秦国历代皇帝称帝前的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力强占了美。 导读: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 导读: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 导读:公元前208年的七月,咸阳市场挤满了围观的人。前丞相李斯,因“叛国罪“而被诛灭三族,这一天,是他和小儿子腰斩于市的日子。临刑前,李斯叹着气问儿子:“现在想跟你一起回上蔡的老家,领着自家的黄狗,出。

中国历代皇帝年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表 秦朝 秦国君主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秦国自秦非子开始,共有37位君主(包括秦始皇),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秦昭襄王,在位共56年。 秦国自西周初封邑起立国,至灭亡时,王三十三代 秦非子前891年~前858年在位34年 秦侯前857年-前848年在位10年 秦公伯前847年~前845年在位3年 秦仲前844年~前822年在位23年 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 秦静公(又作竫公,是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为秦文公之长子,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他在文公四十八年时去逝,赐谥号为竫公,并改立竫公之长子赢立(秦宪公)为秦公爵位继承人) 秦宪公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 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 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 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 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在位12年 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39年 秦康公前620年~前609年在位12年 秦共公前608年~前604年在位5年 秦桓公前603年~前577年在位27年 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40年 秦哀公前536年~前501年在位36年 秦夷公(是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亦即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10年 秦悼公前490年-前477年在位14年 秦厉共公前476年-前443年在位34年 秦躁公前442年-前429年在位14年 秦怀公前428年-前425年在位4年 秦灵公前424年-前415年在位10年 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15年 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13年 秦出公前386年-前385年在位2年 秦献公前384年-前362年在位23年 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 秦惠文王前337年-前311年在位27年 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在位4年 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在位5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