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撑架计算表

满堂支撑架计算表

表C-2 满堂支撑架(剪刀撑设置普通型)立杆计算长度系数u1

距(m)

立杆间距(m)

1.2X1.2 1.0X1.0 0.9X0.9 0.75X0.75 0.6X0.6 0.4X0.4

高宽比

不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5

高宽比

不大于2.5 最少跨数4 最少跨数4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8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1.8 —— 1.165 1.432 1.131 1.388 ——————1.5 1.298 1.649 1.241 1.574 1.215 1.540 ——————1.2 1.403 1.869 1.352 1.799 1.301 1.719 1.257 1.669 ————0.9 —— 1.532

2.153 1.473 2.066 1.422 2.005 1.599 2.251 ——0.6 ———— 1.699 2.622 1.629 2.526 1.839 2.846 1.839 2.846

表C-3 满堂支撑架(剪刀撑设置普通型)立杆计算长度系数u1

距(m)

立杆间距(m)

1.2X1.2 1.0X1.0 0.9X0.9 0.75X0.75 0.6X0.6 0.4X0.4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5

高宽比

不大于2.5 最少跨数4 最少跨数4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8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a=0.5

(m)

a=0.2

(m)

1.8 1.099 1.355 1.059 1.305 1.031 1.269 ——————1.5 1.174 1.494 1.123 1.427 1.091 1.386 ——————1.2 1.269 1.685 1.233 1.636 1.204 1.596 1.168 1.546 ————0.9 —— 1.377 1.940 1.352 1.903 1.285 1.806 1.294 1.818 ——0.6 ———— 1.556

2.395 1.477 2.284 1.497 2.30 1.497 2.300

表C-5 满堂支撑架(剪刀撑设置普通型)立杆计算长度系数u2

距(m)

立杆间距(m)

1.2X1.2 1.0X1.0 0.9X0.9 0.75X0.75 0.6X0.6 0.4X0.4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

高宽比

不大于2.5

高宽比

不大于2.5 最少跨数4 最少跨数4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5 最少跨数8

1.8 1.656 1.595 1.551 ———1.5 1.893 1.808 1.755 ———1.2

2.247 2.181 2.128 2.062 ——0.9 — 2.802 2.749 2.608 2,626 —0.6 ——

3.991 3.806 3.833 3.833

满堂支撑架结构计算书

扣件式满堂支撑架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二、计算参数

(图1)平面图 (图2)纵向剖面图1 (图3)纵向剖面图2

三、次楞验算 恒荷载为: g1=1.2[g kc+g1k e]=1.2×(0.022+0.35×250/1000)=0.131kN/m 活荷载为: q1=1.4(Q1+Q2)e=1.4×(2+2)×250/1000=1.4kN/m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符合工况。计算简图如下: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 1、强度验算 (图5)次楞弯矩图(kN·m) M max=0.124kN·m σ=M max/W=0.124×106/(1×85.333×103)=1.45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图6)次楞剪力图(kN) V max=0.827kN τmax= V max S0/(Ib) =0.827×103×40.5×103/(341.333×104×4×10)=0.245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 k=g kc+g1k e+(Q1+Q2)e =0.022+0.3×250/1000+(2+2)×250/1000=1.097kN/m (图7)挠度计算受力简图 (图8)次楞变形图 (mm) νmax=0.145mm≤[ν]=max(1000×0.9/150,10)=10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1.51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 k=1.086kN 五、主楞验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符合工况,偏于安全,计算简图如下:

满堂式碗扣支架支架设计计算知识讲解

满堂式碗扣支架支架设计计算 杭州湾跨海大桥XI合同段中G70~G76墩的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该区段连续箱梁结构设计有两种形式,一为等高段,一为变高段,G70~G70为变高段连续箱梁。为此,依据设计图纸、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水文、地质情况,并充分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为便于该区段连续箱梁的施工,保证箱梁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我部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组织该区段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逐段现浇施工。 一、满堂式碗扣件支架方案介绍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厚50cm宕渣、10cm级配碎石面层)、Φ48×3mm碗扣立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10cm×15cm底垫木、10cm×15cm或10cm×10cm木方做横向分配梁、10cm×10cm木方纵向分配梁;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芯模、端模等组成。10cm×15cm木方分配梁沿横桥向布置,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箱梁底模板采用定型大块竹胶模板,后背10cm×10cm木方,然后直接铺装在10cm×15cm、10cm×10cm 木方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侧模、翼缘板模板为整体定型钢模板。(主线桥30m跨等高连续梁一孔满堂支架结构示意图见附图XL-1、2、3所示)。 根据箱梁施工技术要求、荷载重量、荷载分布状况、地基承载力情况等技术指标,通过计算确定,每孔支架立杆布置:纵桥向为:3*60cm+30*90cm +2*60cm,共计36排。横桥向立杆间距为:120cm+3*90cm+3*60cm +6*90cm +3*60cm +3*90 cm+120cm,即腹板区为60cm,两侧翼缘板(外侧)为120cm,其余为90cm,共21排;支架立杆步距为120cm,在横梁和腹板部位的支架立杆步距加密为60cm,支架在桥纵向每360cm间距设置剪刀撑;支架两端的纵、横杆系通过垫木牢固支撑在桥墩上;立杆顶部安装可调节顶托,立杆底部支立在底托上,底托安置在支架基础上的10cm×15cm木垫板上。以确保地基均衡受力。 二、支架计算与基础验算 (一)资料 (1)WJ碗扣为Φ48×3.5 mm钢管; (2)立杆、横杆承载性能: 立杆横杆 步距(m)允许载荷(KN)横杆长度(m)允许集中荷载 (KN)) 允许均布荷载 (KN) 0.6 40 0.9 4.5 12

满堂支撑架结构计算书

满堂支撑架结构计算书

扣件式满堂支撑架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二、计算参数 基本参数 满堂支撑架的宽度B(m) 13 满堂支撑架的长度L(m) 27 满堂支撑架的高度H(m) 10.2 立杆布置形式单立杆 剪刀撑(含水平)布置方式普通型立杆纵向间距l a(m) 0.9 立杆横向间距l b(m) 0.9 水平杆步距h(m) 1.5 顶步水平杆步距h'(m)0.75 立杆自由端高度h0(mm)400 次楞间距a(mm) 250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材料参数 架体钢管类型Ф48×2.6 脚手板类型竹串片脚手 板 底座形式垫板 栏杆、栏板类型栏杆、竹串片 脚手板挡板 主楞钢材牌号Q235 次楞钢材牌号/ 主楞类型圆钢管主楞规格Ф48×2.6 次楞类型矩形木楞次楞规格40×90 主楞合并根数 2 主楞自重标准值g k(kN/m) 0.058

(图1)平面图 (图2)纵向剖面图1

(图3)纵向剖面图2 三、次楞验算 恒荷载为: g1=1.2[g kc+g1k e]=1.2×(0.022+0.35×250/1000)=0.131kN/m 活荷载为: q1=1.4(Q1+Q2)e=1.4×(2+2)×250/1000=1.4kN/m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符合工况。计算简图如下: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1、强度验算 (图5)次楞弯矩图(kN·m) M max=0.124kN·m σ=M max/W=0.124×106/(1×85.333×103)=1.45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4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砼板厚按均布250mm计算 2400X0.25X1=6.0KN/mm2 施工均布荷载为6.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脚手架用途:支撑混凝土自重及上部荷载。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

满堂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风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面图 四、板底纵向支撑次梁验算

G1k=N c=0.033kN/m; G2k= g2k×l b/(n4+1)= 0.35×0.5/(2+1)=0.058kN/m; G3k= g5k×l b/(n4+1)= 1×0.5/(2+1)=0.167kN/m; Q1k= q k×l b/(n4+1)= 3×0.5/(2+1)=0.5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满堂支撑架平台上无集中力 q=γ0×max[1.2(G1k+G2k+ G3k)+1.4×Q1k,1.35(G1k+G2k+ G3k)+1.4×0.7×Q1k]=1×max[1.2×(0.033+0.058+0.167)+ 1.4×0.5,1.35×(0.033+0.058+0.167)+1.4×0.7×0.5]=1.01kN/m q1=γ0×1.2×(G1k+G2k+ G3k)= 1×1.2×(0.033+0.058+0.167)=0.31kN/m q2=γ0×1.4×Q1k= 1×1.4×0.5=0.7 kN/m 计算简图 M max=0.100q l l2+0.117q2l2=0.100×0.31×0.52+0.117×0.7×0.52=0.028kN·m R max=1.100q1l+1.200q2l=1.100×0.31×0.5+1.200×0.7×0.5=0.59kN V max=0.6q1la +0.617q2la =0.6×0.31×0.5+0.617×0.7×0.5=0.309kN

满堂支架设计计算

满堂支架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小乌高速公路BK2+12 2.6互通桥工程施工图》 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4 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6.《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二、地基容许承载力 本桥实际施工已新建土模为基础,在原地面清表后采用砾类土分层填筑,分层填筑层厚不大于30cm。要求碾压后压实度不小于95%,经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填筑至砾类土顶面,然后填筑厚30cm的砾石土,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为了增加土模表面的强度,保证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t/㎡。浇注一层10cm 厚C30垫层。钢管支架和模板铺设好后,按120%设计荷载进行预压,避免不均匀沉降。 三、箱梁砼自重荷载分布 根据BK2+122.6互通立交桥设计图纸,上部结构为25+35×2+25m一联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箱梁采用碗扣式支架现场浇筑施工,箱梁下部宽8.50 m,顶宽13.00 m,梁高2.0m。箱梁采用C50混凝土现浇,箱梁混凝土数量为1186.6m3。25m边跨梁单重为704.67t(247.21×2.6+61.92);35m中跨梁

单重为986.52t(346.09×2.6+86.68)。 墩顶实心段砼由设于墩顶的底模直接传递给墩身,此部分不予检算。对于空心段箱梁,箱梁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翼缘板前端厚0.20m,根部0.45m,翼板宽2.0m,腹板厚0.5m,根据荷载集度分部情况的分析,腹板处荷载集度最大为最不利位置,故取腹板下杆件进行检算。 四、模板、支架、枕木等自重及施工荷载 本桥箱梁底模、外模均采用δ=12mm厚竹胶板,芯模采用δ=10mm竹胶板。底模通过纵横向带木支撑在钢管支架顶托上,支架采用Φ48mm×3.5mm钢管,通过顶托调整高度。在立杆下方纵桥向布设15cm宽方木;采用方木垫块时,方木应沿纵桥向连续布设,以保证立杆荷载均匀传至地基。 受力计算以25米跨径的箱梁数据为例进行验算: 1、底模面积共:8.50×25=212.5m2 共重:212.5×0.012×0.85=2.17t 2、外模面积共:3.71×2×25=185.5m2 共重:185.5×0.012×0.85=1.89t 3、内膜面积共:6.15×25×2 =307.5 m2 共重:307.5×0.01×0.85=2.61t 4、模板底层横向带木采用100mm×100mm方木(间距按0.2m布置) 共重:(25÷0.2)×(9.5+1.6×2+2.3×2+0.2×2)×0.1×0.1× 0.65=14.38t 5、模板底层纵向带木采用150mm×150mm方木 共重:25×16×0.15×0.15×0.65=5.85t

满堂支架计算

中交二航局硚孝高速第QXTJ-6标 标准跨径现浇砼箱梁支架结构计算书 编制 审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2010年7月 标准跨径(20m)砼箱梁现浇支架结构设计和计算书 一、设计与验算条件 1、设计与验算假定及原则 为简化计算,对于连续结构按简支结构计算,这样偏于安全;其结构形式及构件型号选用宜结合现场条件尽量采用原有,即可周转和便于采购,租赁以及便于运输的材料;施工简单和便于装拆,节省费用,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交通,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2、设计与验算依据 (1)硚口至孝感高速第QXTJ-06合同段设计说明及相关施工图;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公路桥涵技术规范(JTJ041—2000);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3、工程概况 武汉硚口至孝感高速公路时武汉城市圈中武汉(汉口中心城区)至孝感(孝南区)的快速通道,是武汉城市圈实施交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武汉市西北方向环线公路之间的一条快速联络通道,沿线经过武汉市下辖的硚口区、东西湖区以及孝感市下辖的孝南区。第QXTJ-6合同段位于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东山农场灯塔大队和胜利大队范围内,为上跨京港澳高速的一个互通(灯塔互通)。主线全长 2.393km(K20+107-K22+500)、其中路基只有24米,主线宽26米。主线通过 A、B、C、D、E、F6条匝道桥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匝道总长4.618Km,其中桥梁长度3.008Km、路基长度1.61Km,宽8.5米。

4、桥型及结构特点 全桥分主线桥、A 、B 、C 、D 、E 和F 六条匝道桥。本项目共有现浇箱梁365孔。箱梁顶宽8.5m-15.54m ,有单室、双室、三室和四室。高度为1.4m 。为非预应力连续箱梁,3跨-6跨为一联。本项目跨越5口鱼塘,一条灌溉渠,10条水沟,其余均为旱地,因此本项目所有旱地均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临时支撑,鱼塘、沟渠、跨路处采用少支架。 二、现浇箱梁满堂支架设计与验算 由于本工程现浇箱梁跨径不一,但以20m 跨径居多,所以采用20m 跨径、宽12.75m 、梁高为1.4m 、净空为10m 的箱梁为标准跨径箱梁进行计算。采用φ48轮扣式满堂支架搭设,底模、侧模采用竹胶合板、钢模组合模板。经验算满堂支架脚手管的布置型式为: ①箱梁底板下脚手管横桥向布距:箱梁腹板位置为0.6m ,底板及翼缘板区为0.9~1.2m ,层间0.9m 。每根立杆顶端设60cm 顶托,在其上横向铺设I10横向分配梁,箱梁底模面板采用竹胶合板mm 12=δ,纵向次肋为10×10cm 硬杂枋木,箱梁下布置间距均为@=30cm 。外侧模及翼缘底模为面板δ=12mm ;横纵梁均为10×10木枋,横向间距300mm ,顺桥向间距100mm ;内模为δ=12mm 竹胶合板加10×10木枋纵横向主次肋。 ②脚手管纵桥向排距为60cm 。具体布置见图一。 ③同时支架横向采用φ80×3.5mm 普通脚手管设置剪刀撑,以增加支架整体稳定性,剪刀撑均上、下到底。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架体参数

州、,夹 、何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台水平支撑钢管布置图 平面图

侧立面图 G ik=g ik=0.04kN/m G 2k=g2k Xl b/(n+1)=0.35 X 1.0/(2+1)=0.12kN/m Q ik=q ik Xl b/(n+1)=1 X 1. 0/(2+1)=0.33kN/m Q 2k=q2k Xl b/(n+1)=3 X 1.0/(2+1)=1.0kN/m 1 、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简支梁计算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的无集中力 q=1.2 X ?+G k)+1.4 X (Q1k+Q k)=1.2 X (0.04+0.1 2)+1.4 X( 1.0+0.33)=2.054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M ma>=ql 78=2.054 X 1. 02/8=0.257 kN ?m R ma>=ql/2=2.054 X 1.0/2=1.027kN (T =MUW=0.257X 106/(5.26 X 103)=48.86N/mmf w [f]=205N/mm2 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1 .2 X (G1k+G2k)+1 .4 X (Q1k+Q2k)=1 .2 X (0.04+0.1 2)+1.4X(1.0+0.33)=2.054 q 2=1.4 XF1=1.4 X 1=1.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弯矩图 M ma>=0.607kN ?m 剪力图 R maxf=1.727kN (T =MUW=0.607X 106/(5.26 X 103)=115.399N/mni< [f]=205N/mm2 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满堂脚手架安全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

二、计算参数

架体是否封闭密目网 是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 g 3 (kN/m2) 0.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uz/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1k (kN/m2)0.35 栏杆自重标准值g 2k (kN/m)0.17 基础类型混凝土楼板地基土类型/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 是否考虑风荷载否架体搭设省份、城市北京(省)北京 (市) 地面粗糙度类型/ (图1)平面图 (图2)剖面图1

(图3)剖面图2 三、次楞验算 、脚手板自重g1,转化为次楞上的线荷载,活荷载包括施恒荷载包括次楞自重g kc 工活荷载、材料堆放荷载,转化为次楞上线荷载。 次楞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恒荷载满布,活荷载按不利布置进行组合;强度及挠度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三跨布置计算;抗剪验算时,活荷载按第一跨及第二跨布置计算。 1、强度验算 恒荷载为: g1=1.2[g kc+g1k e ]= 1.2×(0.033+0.35×300/1000)=0.166kN/m 活荷载为: q1=1.4(Q1+Q2)e =1.4×(2+2)×300/1000=1.68kN/m 计算简图如下: (图4)可变荷载控制的受力简图1

(图5)次楞弯矩图(kN·m) M max= 0.149kN·m σ=M max/W=0.149×106/(1×4.493×103)=33.27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荷载统计: q k=g kc+g1k e + (Q1+Q2)e =0.033+0.3×300/1000+(2+2)×300/1000=1.323kN/m (图7)挠度计算受力简图 (图8)次楞变形图(mm) νmax=0.269mm≤[ν]=max(1000×0.9/150,10)=10 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1.82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座反力为:R k=1.31kN

满堂架脚手架搭施工方案及承载力计算

满堂架脚手架搭施工方案及承载力计算 本工程共地上三层。考虑到装饰装修需要,我单位拟在外墙装饰装修期间搭设落地式、全高半封闭的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满足施工需求。 脚手架的结构楼板,基础上、底座下设置垫板,厚度为6cm,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 脚手架满堂单立杆,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和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 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米,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cm。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接点的距离不大于15cm。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设置1~2根小横杆,间距不大于75cm。小横杆伸出不小于10cm,且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在纵向扫地杆的立柱上。 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剪

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每六步四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O。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至4个扣结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与地面平行。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并用不少于三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 脚手板采用松木、厚6㎝、宽20~35㎝的硬木板。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道水平兜网,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脚手板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处用直径1.2㎜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不大于15㎝。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式的密目安全网。密目网的规格为1.5×6m,用网绳帮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并在作业层下一步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在架内高度3.2m处设首层平网,往上每隔五步架设置隔层平网,施工层应设随层网。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m及1.2m处设有两道防护栏杆,底步内侧设18cm高的挡脚板。 该出入口设在楼梯口,本安全通道路面为水泥路面,立柱下方垫通长木板,木板厚度

满堂支架计算

东乌-包西铁路联络线工程格德尔盖公路中桥 现浇箱梁模板及满堂支架计算书 一、荷载计算1.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q 1—— 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 。 ⑵ q 2—— 箱梁内模、底模、内模支撑及外模支撑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经计算取q 2 ⑶ =1.0kPa (偏于安全)。 q 3—— 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当计算模板及其下肋条 时取2.5kPa ;当计算肋条下的梁时取1.5kPa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替他承载构 件时取1.0kPa 。 ⑷ q 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对底板取2.0kPa ,对侧板取4.0kPa 。 ⑸ q 5—— 新浇混凝土对侧模的压力。 ⑹ q 6 ——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2.0kPa 。 ⑺ q 7 —— 支架自重,经计算支架在不同布置形式时其自重如下表所示: 1.2荷载组合 3

1.3荷载计算 1.3.1 箱梁自重——q 1计算 根据跨G208国道现浇箱梁结构特点,我们取5-5截面(桥墩断面两侧)、6-6截面( 跨中横隔板梁)两个代表截面进行箱梁自重计算,并对两个代表截面下的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首先分别进行自重计算。 ① 预应力箱梁桥墩断面q 1 计算 连续梁支点断面图 连 续梁1200支点断面图 1.5% 1.5% 1200 1.5% 200 200 2580 25 100 750 1.5% 25 200 25 200 根据横断面图,用C AD 算得该处梁体截面积A =12.7975m 则: q 1 = W γc A = = B B 26 12.7975 7.5 44.365kPa 取1.2的安全系数,则q 1=44.365×1.2=53.238kPa 注:B —— 箱梁底宽,取7.5m ,将箱梁全部重量平均到底宽范围内计算偏于安全。 ② 预应力箱梁跨中断面q 1 计算 连续梁跨中断面图 1200 1.5% 1.5% 20 40 20 200 25 750 25 200 2 ⑸+⑹ ⑸ 15 145 113 侧模计算 40 15 145 113 60 750 22 15 145 113 22 20 20

满堂支撑架计算规范

满堂支撑架计算规范 根据JGJ 130-2011 13

5.4 满堂支撑架计算 5.4.1满堂支撑架顶部施工层荷载应通过可调托撑传递给立杆。 5.4.2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设置不同分为普通型构造与加强型构造,其构造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9.3条规定,两种类型满堂支撑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5.4.6条规定。 5.4.3立杆的稳定性应按本规范式(5.2.6-1)、式(5.2.6-2)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φA≦f (5.2.6-1) 组合风荷载时: N/φA+M w /W≦f (5.2.6-2) 式中:N——计算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 G1k +N G2k )+1.4ΣN Qk (5.2.7-1) 组合风荷载时 N=1.2(N G1k +N G2k )+0.85×1.4ΣN Qk (5.2.7-2) 式中:N G1k ——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 G2k ——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ΣN Qk——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内、外立杆各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根据长细比λ由本规范附录A表 A.0.6取值; 表A.0.6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Q23511钢)

注:当λ>250时,φ=7320/λ2 λ——长细比, λ=l 0/i ; l 0——计算长度(mm ),应按本规范式第5.4.6条的规定计算; i ——截面回转半径,可按本规范附录B 表B.0.1采用; M 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N ·mm ),可按下式计算: M w =0.9×1.4M wk =0.9×1.4ωk l a h 2 /10 (5.2.9) 式中:M wk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N ·mm ); w w ——风荷载标准值(kN/m 2),应按本规范式(4.2.5)式计算; l a ——立杆纵距(m )。 f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N/mm 2),应按本规范表5.1.6 用 。 表5.1.6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N/mm 2) 5.4.4 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 Gk +1.4ΣN Qk (5.4.4-1) 组合风荷载时

满堂脚手架设计详细计算方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新)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8.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脚手架支撑 计算公式例子

一、脚手架的布置 现浇砼拱圈施工采用满堂脚手支架,支架采用48*3.5mm插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架间距600*900mm,在侧墙和二类横墙处加密为间距600*450mm,步距1200 mm。钢管上下均采用可调节支撑,并增设剪力撑以增加支架整体稳定性,拱圈底模采用1220*2440*15 mm的竹胶板,竹胶板下用50*70mm方木,间距200mm,钢管脚手架顶托上用48*3.5 mm弧形钢管拱架支撑,间距600mm。 二、支架验算 1. 模板支架验算(按1m纵向长计算) 1.1 钢筋砼自重N1=8251.3/186.7*26/30=38.3KN/m2 1.2 模板及方木荷载N2=0.3KN/ m2 1.3 弧形钢管拱架荷载N3=53*(4.14+1)/2*3.84/3000=0.17KN/ m2 1.4 钢管支架自重N4=(102*1 2.22/2.4*8.19+30*2*2.7/0.6+53*1* 3.86/0.9+107*3.84)/3000=1.72KN/ m2 1.5 施工活荷载N5= 2.5 KN/ m2 1.6 振捣砼产生的荷载N6= 2.0 KN/ m2 在侧墙和二类横墙处不加密的情况下,由于支架间距为600*900mm,立杆钢管位于十字交叉处,则每区格面积为0.6*0.9=0.54 m2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1.2*(38.3+0.3+0.17+1.72+ 2.5+2.0)*0.54=29.15KN<30 KN 立杆承载力满足要求 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设计值: N=1.2*(38.3+0.3+0.17+1.72)*0.54+1.4*(2.5+2.0)*0.54=29.640KN 根据现场测量结果48*3.5 mm的钢管壁厚不足,计算时采用48*3.0 mm,则A=424 mm2 钢管回转半径为: I= 482+422/4=15.9 mm 模板支架立杆的计算长度 L=1200+2*500=2200 mm 长细比 !=L/I=2200/15.9=138.4 查表得轴心受压的稳定系数∮=0.353 N/∮A=29.64*103/(0.353*424)=198N/ mm2<f=205 N/ mm2 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虽然立杆承载力和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但余量不大,而且我们在计算时是按均布荷载,实际上在侧墙和横墙处的荷载大,所以我们还得计算这两处立杆的受力情况。 ①侧墙的钢筋砼自重N01=697.4/(186.7*2)*2*26=97.14 KN/ m2 二类横墙钢筋砼自重N02=733/22*26*2/30=57.75 KN/ m2 三类横墙钢筋砼自重N03=625.9/27*26*2/30=40.18 KN/ m2

满堂支架计算

满堂支架计算 1、荷载计算 根据支架布置方案,采用满堂支架,对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必须进行检算。 钢管的内径Ф41mm 外径Ф48mm 、壁厚3.5mm 。 截面积 转动惯量 回转半径 截面模量 钢材弹性系数 钢材容许应力 ,按照《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中关于旧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的规定需要乘以折减系数0.85,故验算时按照170MPa 的容许应力进行核算。 1、支架结构验算 荷载计算及荷载的组合: A 、钢筋混凝土自重: W 砼= 0.4×26=10.4KN/m2(钢筋混凝土梁重量按26kN/m 3计算) B 、支架模板重 ① 模板重量: (竹胶板重量按24.99kN/m 3计算) ②主次楞重量: 主楞方木: (方木重量按8.33KN/m3计算) 次楞钢管: C 、人员及机器重 W =1KN/ m 2 (《JGJ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D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2/4.0015.099.24m kN h W p =?==模板模板ρ2/47.033.81.01.025.011.01.06.01m kN h W p =???+??==)(方木方木ρ22222893.44)1.48.4(14.34/)(cm d D A =÷-?=-=π344078.5)8.432()]1.48.4(14.3[cm =?÷-?=D d D W 32/)(44-=πcm A J i 58.1)/(2/1==44444187.1264)1.48.4(14.364/)(cm d D J =÷-?=-=πMPa E 51005.2?=MPa f 205][=2/12.0105.33.01m kN kg W =??=钢管

满堂脚手架荷载计算

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7m, 立杆的纵距 b=0.80m,立杆的横距 l=0.80m,立杆的步距 h=1.5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100mm,间距1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4.00kN/m3,施工活荷载2.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4.000×0.180×0.800+0.500×0.800=3.856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0.000+2.500)×0.800=2.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 = 80.00×1.80×1.80/6 = 43.20cm 3; I = 80.00×1.80×1.80×1.80/12 = 38.88cm 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 2; M = 0.100ql 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3.856+1.40×2.000)×0.100×0.100=0.007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07×1000×1000/43200=0.172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3.856+1.4×2.000)×0.100=0.44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46.0/(2×800.000×18.000)=0.046N/mm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 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3.856×1004/(100×6000×388800)=0.00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250,满足要求! 二、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 取木方支撑传递力。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0.82k 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满堂脚手架受力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书、安全计算、施工安全、华表世纪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华表世纪科技有限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a85682294.html,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华表世纪建设施工设施安全计算北京专版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8.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华表世纪安全计算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华表世纪满堂脚手架受力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满堂支架计算书

附件1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受力计算书 一、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采用WDJ 碗扣式多功能脚手杆搭设,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立杆顶设二层方木,立杆顶托上纵向设15×15cm 方木;纵向方木上设10×10cm 的横向方木,其中在墩顶端横梁和跨中横隔梁下间距不大于0.25m (净间距0.15m )、在跨中其他部位间距不大于0.3m (净间距0.2m )。模板宜用厚1.5cm 的优质竹胶合板,横板边角宜用4cm 厚木板进行加强,防止转角漏浆或出现波浪形,影响外观。 具体布置见下图:支架横断面图、支架搭设平面图、支架搭设纵断面图 支架横断面图 1280 15601898,69

0 / 1

支架搭设平面图挖 开 线 计 设 、 底 45° 顶 角 置 平 水 夹 设 部 部 刀 向 竖 面 撑 剪 间 地 与 3.6m, 距 刀 剪 撑 4.8m 平 距 间 刀 撑 剪 水 , 中 部 0 / 1

支架搭设纵断面图 0 / 1

主桥和引桥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及横杆步距等搭设要求如下: (1)30m+45m+30m顶推现浇箱梁支架 立杆采用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步距为60cm×60cm×120cm、60cm×90cm×120cm和90cm×90cm×120cm三种布置形式的支架结构体系,其中:横桥向中心8.4m范围间距60cm,两侧翼缘板3.6m范围间距90cm。纵桥向墩旁两侧各4.0m范围内的支架间距60cm;除墩旁两侧各4m之外的其余范围内的支架间距90cm,跨中横隔板下1.5m范围内的支架顺桥向间距加密至60cm。 (2)2*27.45m、4*29.439m、3*28.667m、4*28.485m现浇箱梁支架 立杆采用横桥向间距×纵桥向间距×步距为60cm×60cm×120cm、60cm×90cm×120cm和90cm×90cm×120cm三种布置形式的支架结构体系,其中:横桥向中心8.4m范围间距60cm,两侧翼缘板3.6m范围间距90cm。纵桥向墩旁两侧各4.0m范围内的支架间距60cm;除墩旁两侧各4m之外的其余范围内的支架间距90cm。 二、现浇箱梁支架验算 本计算书分别以顶推梁30m+45m+30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单箱双室)和4*28.48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单箱双室)为例,对荷载进行计算及对其支架体系进行检算。 1、荷载分析 根据本桥现浇箱梁的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将涉及到以下荷载形式: ⑴ F1——箱梁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密度取2700kg/m3(含钢筋重)。 ⑵F2——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机具荷载,按均布荷载计算,取F2 = 2.5 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