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轮胎型号

山地车轮胎型号
山地车轮胎型号

山地胎经常用我知道的有1.0 ,1.25 1.5 1.75 1.95 2.1 2.3 2.5 ,当然还有1.9和1.8(类似1.95)这里的数值表示的是轮胎充气后的宽度,单位是英寸(约1英寸等于 2.54厘米),1.0 1.25 1.5一般都是光头胎,设计专门用来跑公路,胎压35PSI到100PSI不等,1.75以上的胎,胎压一般是 35PSI到65PSI的多都是有明显纹路的,多为齿胎,设计用来跑山地的多,XC一般用到2.1已经是很大了,2.5经常见用在街车和DH,FR等重型车上,关于轮胎品牌就不多说了,建大,正新,MAXXIS,WTB,马牌,米其林等等很多。

2.125属于轮胎的宽度,这个数据有1.5 ,1.7, 1.95 , 2.125这个几种宽度!2.125属于加宽的!适合在复杂的山地砾石路况骑行!速度当然就很慢了!1.5的就属于速度快的型号了,一般城市根本用不到2.125的宽度!速度慢还累人!一般城市的大概在1.7或1.95的比较多!这个型号骑行比较舒服,不颠簸的很!1.5的就属于路况好的情况下的装备了速度可以不差!

1.125--1.25轮胎,性能相仿,有平头胎和半平头胎之分(车把式一般把偶们车友爱叫的平头胎称作光头胎)。

至于行驶性能,平头胎在公路和水磨石,水泥,釉面砖,瓷砖上的性能最佳。在雨天,湿地天气地况下简直就是灾难。在砂石,半铺装,山地的条件下,基本无法正常行驶。(无法排水,无法找到抓地支点)。可以应用于快速山地车,短时间内,可以达到惊人的冲刺速

度(水平),不低于50-55.

该规格的半平头胎,有少许排水和抓地能力,但是不能转大弯,刹车需要先前而后刹车,雨天可慢行,影响速度和抓地。该型号无XC花纹,推荐使用该型号的半平头胎作为高速使用。

1.5和1.75轮胎,这个规格,1.5的没有XC花纹。1.75没有平头胎,大部分是半平头胎。1.75比较鸡肋,半平头速度和1.95半平头没有什么差别,纯XC也没有1.95稳定,最好不要入手。1.5是个比较平衡的规格,用于准高速山地和稍微复杂路况是有保证的。推荐该型号作为城市通勤使用。

1.95,

2.1,2.3三款轮胎,1.95最为平衡,主要原因在于其较轻的重量,推荐其XC花纹的全地形和轻度越野使用。2.1和2.3适合纯山地使用,花纹越大撞山越可靠。如果冬天雪地出行,宜采用2.1的全地形胎面,2.3的胎,强人专用胎,重量大,刨地力最佳,腿上没劲的话,看看就得了。

从性能区别,山地车轮胎可分为:折叠胎-----单车长途/(备用)。防刺轮胎----(外软内硬),可使刺入(短刺)的物体发生重心偏离,弹开异物。从气嘴上分:有美嘴和法嘴之分,反正俺都是用美嘴,法嘴听说胎压能打的高点,没有试验过。从内胎上分:有

内胎的和真空(和汽车一样),不过自行车的真空胎不算太牢靠,需要注入大量的堵漏胶水,而且价格奇高(轮毂和轮胎都贵死)。按照压力分类,有普通轮胎还有高压轮胎,后者应用于场地竞速。

内胎一般都有一个适用范围,因其具备一定膨胀能,所以一般一种内胎可以适用很多种宽度,你说的这个就是26吋的1.5-2.2吋全能用,比如说山地车常用的 1.95-2.125。量尺寸?如果是你说的这个轮子的话就不用量了,车圈的外直径应该是559mm,装上1.5的车胎最大外直径一般是660mm左右,有了这个值就可以利用圆周长公式算出周长,是为了装码表吗?直接量得车轮的外周长也可以,把尺寸沿轮外沿绕一圈就行了。

轮胎尺寸标准

轮胎的种类 提起轮胎的种类,其实有很多种分法:有按车种分类的,有按用途分类的,有按大小分类的,有按花纹分类的,有按构造分类的。按汽车种类分类 轮胎按车种分类,大概可分为8种。即:PC——轿车轮胎;LT ——轻型载货汽车轮胎;TB——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胎;AG——农用车轮胎;OTR——工程车轮胎;ID——工业用车轮胎;AC ——飞机轮胎;MC——摩托车轮胎。 按轮胎用途分类 轮胎按用途分类,包括载重轮胎、客车用轮胎及矿山用轮胎等种类。载重轮胎除了在胎壁上标有规格尺寸以外,还必须标明层级数。但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载重轮胎的层级数并不是指它的实际层数,而是指用高强度材料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其负荷性能相当于用棉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帘布层数。这是因为棉帘线是最早用于制作胎体帘线的,因此,国际惯例即以棉帘线层为表示轮胎层数的基准。不同层级,轮胎的负荷能力不同。即使相同规格的轮胎,因为它的层级数不同,它的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所

以,不同层级的轮胎,不能在同一轴上使用,否则,在高速行驶并负载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危险。比如:解放车用的900—20轮胎(16层级)就不能和900—20轮胎(14层级)同用在一轴上,因为它们的层级不同,负荷不同,混用以后就容易发生危险。 轻型货车或面包车用的轻型子午线载重轮胎都要在轮胎型号的后面加一个字母“C”,以便和轿车用的子午线轮胎加以区分。如:金杯面包车用的轮胎185SR14C,其中的“C”即指此轮胎为轻型载重轮胎。而美国标准则规定:客车用的轮胎,要在轮胎规格前面用字母“P”加以表示。如:切诺基用的P215/75R15轮胎,其中的“P”即指此轮胎为客车用轮胎。有很多驾驶员不懂得这个“P”字的含义,一味迷信它,认为美国车上就必须使用带“P”的轮胎,因此,在换轮胎时没有“P”字的轮胎不敢使用,经常闹出一些笑话。有些轮胎经销商,在遇到有这种心理的驾驶员以后,便把带“P”字的轮胎价位卖得很高。其实“P”字只是美国的一种规定,比如,我国上海回力轮胎厂生产的轮胎185/70R14轮胎,要出口美国给福特厂生产的天霸车配套使用,那么,根据美国的规定,上海回力厂生产的185/70R14轮胎的前面就要加个“P”字,以示此轮胎为客车用轮胎。所以,您在换轮胎时,千万不要被这个“P”字唬住。相反,这个“C”字。您倒要注意,并且,如果您的车属于轻型载货汽车那就一定要坚持做到无“C”字轮胎不换。前面说过金杯面包车用的是子午线185SR14C轮胎,而奥迪轿车用

自行车轮胎资料

自行车轮胎资料 我骑的通勤车,是一台很普通的十八段变速脚踏车,三千多块买的。因为家住得离市区有点距离,所以每次通勤,大约要花30-50 分钟,才会到达目的地。有时候,我也会拿它来载女朋友,在家里附近代步。骑了一年多,这台车一直给我一个感觉:「怎么都骑不快?怎么骑起来这么累?」当然,它是一台粗轮胎又笨重的通勤车,不能和轻巧的公路车相比,心里嘀咕,却也不会苛责它。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找了许多有关自行车轮胎的资料,并仔细去比对手边四五款轮胎的差异。有一天我骑通勤车去车行买东西,灵机一动,就想何不换个光头胎看看?于是就跟老板买了一对适合通勤车使用的便宜光头胎,宽度比原厂配的轮胎稍窄(从 1.9 吋改成 1.5 吋),只有一些简单的凹纹,一条只要350 元。乒乒乓乓换好以后骑回家,乖乖不得了,起步轻松,加速灵敏,而且高速还很容易维持。怎么会差这么多!回家以后载着女朋友去吃饭,也觉得「扭力」似乎变大了,不论是起步还是缓上坡,都可以轻易克服。不只如此,先前骑起车来遇到不良路面的颠簸不顺,也都变成平顺的路感。 一台三千多块的车子,当然不可能花七百块的成本在轮胎上,可以想见原本配的轮胎是多么不理想了。可是为什么换个胎就有这么神奇的效果?是因为从凸纹胎换成光头胎的关系,还是因为轮胎的宽窄所造成的?看到这边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只不过是一条三百五十元的轮胎,有必要这么认真讨论吗?」不过即使是要评比两三千块的轮胎,其原理和便宜的胎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已。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 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质量。如果要用「名词解释」来说明这些词汇的话,各位可能还没看完就先睡着了,所以我还是用「感觉」的方式去描述这些特性,读起来比较容易消化。 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抓地力是越大越好。 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颠簸。这些感觉统称为「路感」,你会希望有一个舒适的路感,而不是一个颠得你七荤八素的路感。

山地车外胎全攻略

山地胎经常用我知道的有1.0 ,1.25 1.5 1.75 1.95 2.1 2.3 2.5 ,当然还有1.9和1.8(类似1.95)这里的数值表示的是轮胎充气后的宽度,单位是英寸(约1英寸等于2.54厘米),1.0 1.25 1.5一般都是光头胎,设计专门用来跑公路,胎压35PSI到100PSI不等,1.75以上的胎,胎压一般是35PSI到65PSI的多都是有明显纹路的,多为齿胎,设计用来跑山地的多,XC一般用到2.1已经是很大了,2.5经常见用在街车和DH,FR等重型车上,关于轮胎品牌就不多说了,建大,正新,MAXXIS,WTB,马牌,米其林等等很多 这里想说的是XC时候轮胎气压的设定,山地车需要良好的减震,很多人以为,有个FOX 或SID等级的叉,车子的减震就很好了,当然不否认,高级的叉确实减震很好,但我要说,山地车的减震, 第一位是人,高水平的车手,用个硬叉,也可以应付很多路面,人的身体才是最好的减震,协调的动作,是骑山地车最关键的技术, 第2位是轮胎,正确的胎压设定,可以让轮胎最大程度的提供减震和抓地力,很多车友的轮胎是标注的气压范围是45PSI--65PSI,很多人都是骑公路多,所以气压都打得很高,甚至超过65PSI,在跑公路的时候,高气压可以使轮胎的滚动阻力很小,但到了跑XC的时候,很多人就忘了把气压降低,这样,轮胎就很“跳”,抓地力也不够,很容易打滑,XC时候不安全,减震也不好,跑山地的时候,前轮30PSI,后轮45PSI,是比较合适的胎压,不信的话,可以比较下,高胎压和低胎压跑山地时候减震和抓地力的不同,如果是真空胎的话,气压还可以再降5个点,轻松放点气,就可以使车子的性能有质的飞跃,又不用花钱,何乐而不为? 叉子的位置排到第3,很多人不认同,不过我写的都是经验之谈,有空大家体验下就知道了 MAXXIS MAXXIS 玛吉斯山地轮胎如何选择 从这个表里面看,平时压马路,郊游,偶尔爬爬山,LARSEN TT是足够了 经常越野,劈山的,可以选择适用范围更广阔的HIGH ROLLER 长途越野加穿越,公路+泥路混合的,可以选用CROSSMARK 至于超级轻的310,压马路吧。干不了重活 其他的就不列举了,国内基本上都有卖的,希望大家能选好合适的外胎! WTB WTB 轮胎XC级使用简介竞赛级XC WTB Wolverine 狼獾1.95/2.2 适合湿地和干地,全地形胎,耐力和山地比赛 WTB Raijin 2.1 适合泥泞的和极限条件下的赛道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 想要做轮胎升级的车主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确认自己轮胎可以升级到多大的规格;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那就是升级之后的轮胎规格,整个直径与原先轮胎的“直径数据”之差必须控制在〝3%〞之内,以下我们就来以实例试算看看: 若是以185/60R14的规格为例,原先的侧边直径尺寸如下: 轮辋:14英寸,14英寸×2.54厘米=35.56厘米 胎侧:胎面的60%,18.5厘米×0.6=11.1厘米 但是因为轮辋上下各有一胎侧,所以要乘以2 胎侧:11.1厘米×2=22.2厘米 直径:35.56厘米+22.2厘米=57.76厘米 如果想要升级成为195/50R15这样的较大规格,可以吗? 轮辋:15英寸,15英寸×2.54厘米=38.1厘米 胎侧:胎面的50%,19.5厘米×0.5=9.75厘米, 但是因为轮辋上下各有一胎侧,所以要乘以2 胎侧:9.75厘米×2=19.5厘米 直径:38.1厘米+19.5厘米=57.6厘米 与185/60R14规格轮胎的57.76厘米相比,差值仅在0.3%,可说是轮胎升级的最正确数字,而如果只想要加宽胎面,但是不想变更轮胎的扁平比,也就是选用195/60R14规格的轮胎,会有什么后果呢? 轮辋:14英寸,14英寸×2.54厘米=35.56厘米 胎侧:胎面的60%,18.5厘米×0.6=11.7厘米再×2=23.4厘米 直径:35.56厘米+23.4厘米=58.96厘米 与185/60R14规格轮胎的57.76厘米相比,差值已经达到2%,基本上还是在误差容许范围之内,但是因为直径变大了,整个轮胎的圆周也就变长了,因此速度码表会变得不准,里程表也会跟着失准;而最重要的是,变宽之后的轮胎胎面在方向盘打到极左或极右的死点时,是否会顶到轮拱的内缘,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定位偏离及轮胎异常磨耗的现象,想要轮胎升级的车迷们千万要留意这一点。

轮胎规格全参数解释

轮胎规格参数解释 胎规格,是轮胎几何参数与物理性能的标志数据。形象的说,就是车子所穿的四只鞋子的大小,鞋底的设计如何,是适合慢跑还是快跑。不同规格的轮胎对于整车的性能表现以及舒适性都会产生影响,下面我们一起看下。 轮胎规格表示含义 国际标准的轮胎规格,一般由六部分组成,“轮胎宽度(mm)+轮胎断面的扁平比(%)+轮胎类型代号+轮辋直径(英寸)+负荷指数+许用车速代号”。轮胎宽度、轮辋直径及扁平比如上图所示,其中扁平比为胎厚与胎宽的百分比。

轮胎宽度,是影响整车油耗表现的一个因素。轮胎的越宽,与地的接触面积越大,相应的就增加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摩擦热能而损失的能量会增加,如若行驶相同距离时宽胎就更容易耗油。不过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虽然油耗增加,但宽胎的抓地力要更强,进而也将获得更好的车身稳定性。

扁平比,是影响车辆对路面的反应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扁平比越低的车辆,胎壁越薄,且轮胎承受的压力亦越大,其对路面的反应非常灵敏,从而能够迅速把路面的信号传递给驾驶者,更便于操控,多见于一些以性能操控见长的车型。扁平比越高,胎壁越厚,虽然拥有充裕的缓冲厚度,但对路面的感觉较差,特别是转弯时会相对更为拖沓,多见于一些以舒适性见长的车型。还有就是越野车的扁平比一般较高,主要是为了适应环境恶劣的路况。

轮胎类型代号,常见的表示有“X”高压胎,“R”、“Z”子午胎,“一”低压胎。市场上的轿车一般采用子午线轮胎,且目前已经实现了子午线轮胎无内胎,俗称“原子胎”。这种轮胎在高速行驶中不易聚热,当轮胎受到钉子或尖锐物穿破后,漏气缓慢,可继续行驶一段距离。另外,原子胎还有简化生产工艺,减轻重量,节约原料等好处。 负荷指数是把一条轮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以代号的形式表示,来表征轮胎承受负荷的能力,数值越大,轮胎所能承受的负荷也越大。负荷指数及对应承载质量列表如下。

自行车轮胎常识

自行车轮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经常有车友问我轮胎的规格问题,现在简单介绍一下,方便车友:1、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外胎: 26×1.95 700×23c这样的字样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1.95指的是断面宽度。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一般内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标有26×1.95~2.1的内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2.1范围内的外胎。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我们原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我小时候用来做弹弓的弹性材料,大部分都是用英式嘴的气门芯橡皮管做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下载(8.69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0 21:17 下载(4.66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法式嘴(F/V)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它的弱点是比较脆弱,容易弄断,打气时要小心一点。下载(8.35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0 21:18下载(7.85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我们见的摩托车内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称摩托嘴。美式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嘴。美式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车摊和摩托车维修处也都可以打气,最适合自行车旅行郊游使用。3、下载(7.46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0 21:19下载(5.6 KB) 自行车内胎常识和选购注意事项2006-12-3气嘴长度:标准美式嘴的长度是2.8cm,法式嘴的长度是3.2mm,我们要根据车圈的厚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气嘴,气嘴从车圈突出来部分长度方便打气即可。自行车内胎厚度,不同厚度的内胎适合不同的情况使用,以建大为例,一般厚度的内胎时0.87毫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0.73、0.6、0.45毫米厚度的轻量化内胎,也有1.2、2.25、4.3毫米厚度的加强型内胎。轻量化内胎主要用于自行车速度竞技上,轻量化的内胎可以减少轮子转动的重量。因为厚度减轻了但强度要求不小,所以价格上比普通厚度内胎要贵。加强型内胎用于高强度使用,比如高强度山地越野、DH、BMX等,4.3mm 的超厚内胎内薄外厚,极粗极重,看着很有信心不爆胎,简直就是一个外胎。使用这种轮胎的肯定是对补胎极其厌倦的车友,用于自行车旅行。一般的骑行,我们使用普通厚度的或是稍厚的内胎即可,很多车友不了解,以为贵的一定结识耐用,在做旅行用途时候也选购轻量化内胎是不对的。4、自行车内胎材料,一般常见的为天然胶和丁基胶,丁基胶耐高温性和延缓老化都比天然胶好,使用寿命长。同时,气密性也好很多,所以中高档内胎基本都是使用丁基胶做为材料。一般修车摊上几块钱的都是天然胶内胎,目前在运动自行车用的都是丁基胶内胎。5、自行车内胎补漏液(也叫防漏液),内胎补漏液可以购买回来自己灌注,也可以购买已经灌注好补漏液的内胎。曾经一个车友从骑行者购买了补漏液内胎,刚骑走一会儿就推着车回来,扎胎了,责问怎么补漏液内胎扎胎还漏气。其实内胎补漏液仅能自动修补较为细小的孔洞,同时加强内胎的气密性,对于一般的较大扎胎是没有办法的。6、自行车

《自行车内胎规格》

自行车内胎规格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一套通用的轮胎尺寸体系,以消除各种困扰。这种体系从前被称作"E.T.R.T.O"体系,是由欧洲轮胎及车圈技术组织(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zation)制定的。 ISO体系使用两个数字: 第一个是轮胎或车圈的宽度,单位为毫米。(轮胎的实际宽带根据车圈的宽度会有一点变化。车圈宽度测量的是车圈边缘之间的距离。) 第二个ISO数字是一个关键数字,就是车圈轮毂底的直径,单位是毫米。通常来说,如果这个数字相同,轮胎就能安装到车圈里;如果这个数字不同,轮胎就安不上去。 举例:26英寸(车圈直径)X 1.5英寸(内外胎打足气后的直径) 26X1.5/7----表示26英寸车圈,可安装1.5或1.7(包括 1.75)的内外胎. 常见自行车内胎规格: 26 x 1..........571 mm 26 x 11/4.............597 mm 26 x 13/8 (S-6).......597 mm 26 x 13/8 (E.A.3).....590 mm 26 x 11/2 (650B)......584 mm 24 x 1.................520 mm

24 x 11/8.............520 mm or540 mm 24 x 11/4.............547 mm 24 x 13/8 (S-5).......547 mm 24 x 13/8 (E-5).......540 mm 20 x 13/8.............451 mm 20 x 13/4.............419 mm 17 x 11/4............369 mm 16 x 13/8.............349 mm 16 x 13/4.............317 mm 12 x 1/2 x anything......203 mm 10 x 2 ................152 mm 8 x 11/4 .............137 mm

自行车内胎规格

1、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 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26×1.95(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1.95指的是断面宽度),700×23c这样的字样,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 一般内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说标有26×1.95~2.1的内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2.1范围内的外胎。 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 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 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 我们原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我小时候用来做弹弓的弹性材料,大部分都是用英式嘴的气门芯橡皮管做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 法式嘴(F/V)手动锁死气门,耐高压,漏气线性较平滑,气嘴基础较细,轻量,

气嘴直径小,对圈的强度影响少,可以使用在19C尺寸的内胎或窄圈,价格高!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但也比较脆弱,我打气不小心弄断过几个了。 我们见的摩托车内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称摩托嘴。主要靠内压顶力锁死,耐高压,漏气线性较陡,也就是说,气压不够时漏气更快,气嘴基础大,气嘴的直径也大,不过充气流量大,美式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嘴。美式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车摊和摩托车维修处也都可以打气,最适合自行车旅行郊游使用。 气嘴长度: 标准美式嘴的长度是2.8cm,法式嘴的长度是3.2mm,(上面的数字记的不太清楚了,回头查查如果有误再做修改)我们要根据车圈的厚度选择合适长度的气嘴,气嘴从车圈突出来部分长度方便打气即可。 3、自行车内胎厚度 不同厚度的内胎适合不同的情况使用,以建大为例,一般厚度的内胎时0.87毫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在一辆车子里的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自行车轮胎的构造和轮胎的特性,以及自行车轮胎价格。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构造: 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 1.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2.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 3.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在一辆车子里的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自行车轮胎的构造和轮胎的特性,以及自行车轮胎价格。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构造: 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 1.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2.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 3.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

单车轮胎轮胎尺寸表

单车轮胎 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2/传统的尺寸体系 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 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 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寸,时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 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 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 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3/ "0.75"等于"四分之三"吗? 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想要总结出轮胎尺寸的特点虽然有点悬,但我有自信提出以下规则: 轮胎尺寸的布朗规则: 如果两个轮胎的标识尺寸在数学上相等,而一个使用十进制另外一个使用分数,那么这两个轮胎无法互换使用。 有时轮胎制造商甚至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胡涂。特别是一些欧洲型号也标错了,它们本应使用十进制标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分数。 4/尺寸欺诈 竞争压力经常导致宽带测量的误差。原因如下:假设你正在市场上寻找高性能的700×25的轮胎,你可能会通过调研目录手册和广告找出最轻的700-25的胎。如果百事轮胎公司和可口轮胎公司的轮胎有着相同的质量和技术,但是百事的700-25胎实际上是700-24胎只是标称为25,那么百事的胎就会比可口公司真实标称的700-25胎更轻一些。这样百事公司就有了竞争优势。而可口公司为了防范这种情况,他们甚至会将更轻的700-23标识为700-25。 这种情况在70年代和80年代屡见不鲜,后来发展到不可收拾,于是又出现了回归精确宽度测量的趋势(但不很普遍)。 5/ISO (E.T.R.T.O.) 体系:

自行车轮胎规格知识

自行车轮胎在一辆车子里的重要性,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对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自行车轮胎的构造和轮胎的特性,以及自行车轮胎价格。 轮胎的构造? 说到这个轮胎的构造,也许用「再生胎」这个词会比较好解释。每次发生大型车辆因爆胎出车祸的社会新闻,「再生胎」的问题总是会被拿出来检讨。所谓的再生胎,就是把磨损的胎皮清除掉,保留原有的胎体,再重新贴上一层胎皮。听起来好像很不可靠是吗但其实轮胎的构造就是这个样子。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构造:? 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clincher),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份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自行车轮胎的特性:?

一般在描述轮胎的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 1.滚动阻力? 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份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份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 2.抓地力? 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 3.路感? 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你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是闷闷的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你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颠簸。这些感觉统称为「路感」,你会希望有一个舒适的路感,而不是一个颠得你七荤八素的路感。? 4.耐磨性? 自行车轮胎普遍来说算是贵的,用单位橡胶所需的金额算起来的话,比汽车轮胎不知贵了多少倍。所以你当然会希望这么贵的东西能

轮胎的规格型号说明

轮胎的规格型号说明(扫盲贴) 以205/65/R15 94V为例解释如下: 一、205:表示胎面宽度,单位是mm,指轮胎与地面实际接触的面积。 理论上讲,相同型号的轮胎,其胎宽越大抓地力越强,但是胎身也越重,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大。不同厂牌,型号的轮胎,即使轮胎表面的相关数据相同,也不表示胎宽也会相同,这通常是因为轮胎横向坡面设计不同所引起的差异。有的轮胎上缘较圆弧,有的则方正,所以同一车轴的轮胎,最好是使用相同的厂牌、型号的,以免因为抓地力不同引起危险。 二、65:表示轮胎的扁平比,其单位是百分比%。 扁平比代表着“轮胎厚度/胎面宽度”的比例,因为这是个百分比,如果想知道胎壁厚度,只须将胎面宽度(mm)乘以百分比(%),如上所述,205x65%=133.25(mm),这就是轮胎的胎壁高度。基本上扁平比越大,胎壁越厚。以相同的厂牌,型号的轮胎,扁平比越小,代表着车辆在过弯时,胎壁因压缩产生的变形量越小,对循迹性的维持力越高,抓地力的损失越小。 三、R:Radial代表着辐射胎(子午线轮胎),就是表示这是辐射层轮胎。 现今所有的车款轮胎都是这种结构(不包含载重汽车) 四、15:代表轮胎内径以及轮毂外径,单位是英寸,理论上讲,这个数值越大,相对的胎壁也越薄,扁平比越小,循迹性越高,抓地力越高 五、94:代表着轮胎的最大载重系数,94代表着670KG,全车四条轮胎670x4=2680KG。 六、V:轮胎的速度等级,代表着轮胎所能容许的最高安全速度代号。 V=240公里/小时。车辆在这个速度下行驶,对轮胎而言可以承受。速度等级与轮胎本身的结构息息相关,车辆就是依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才能行进,所以轮胎无时不刻不在承受车身重量及路面之间的变化所造成压力。

轮胎规格尺寸标志

轮胎规格尺寸标志(详解) 轮胎规格尺寸标志(祥解) TUBELESS:无内胎。 RADIAL:子午线轮胎。 STEELBELTED:轮胎帘布层内含钢丝,即钢丝胎。 TREADWEAR:磨耗指数,数值越低表示抓地力越强,但使用寿命就相对较短。轮胎尺寸规格示例(以195/55R15为例:) 195:断面宽度,也就是轮胎可以接地的面积,以毫米为单位。 55:轮胎扁平率,即轮胎断面高与断面宽的比值。 R:构造记号,R是子午线轮胎的缩写。斜交轮胎用英文字母“B”表示。轿车用轮胎一般都是子午线轮胎。 15:轮胎内径,也即轮毂的直径,一般以英寸为单位。宽胎:让行车更稳一、行走性:由于宽胎的关系,方向盘手感增强,再加上实际性能的改变让车辆在中高速的操控稳定性提高。二、过弯能力:加装宽胎后轮胎刚性大幅提高,因此过弯轮胎的变形度将会变小,车辆的循迹性会因此提升,同时在紧急事故的应变上也更显余裕。三、刹车效率:由于轮胎刚性的提高,所以在刹车时轮胎所产生的变形度较小,刹车稳定性提升,刹车效果能更完整地传递到路面,刹车距离因而缩短。基础篇轮胎尺寸规格解读消费者能从自己爱车的轮胎上发现各种数字和字母,它们代表轮胎的一些基本数据。以一个185/60 R14的轮胎为例,其中185表示轮胎的断面宽度,即轮胎接地面积,单位毫米;而60代表着轮胎的扁平比,即轮胎的高度和轮胎的宽度的比;R则是轮胎的构造记号,它是子午线轮胎的缩写;最后14则表示轮胎的轮毂直径,单位英寸。轮胎上还有着速度等级的字母标识,它表明轮胎在规定条件下承载规定负荷的最高速度。字母A至Z代表轮胎从4.8公里/小时到300公里/小时的认证速度等级。常用的速度等级如下Q:160公里/小时、R:170公里/小时、S:180公里/小时、H:210公里/小时、V:240公里/小时、W270公里/小时等。轮胎尺寸换算很多朋友准备更换轮圈, 但不知到自己更换轮圈以后要装什么尺寸的轮胎才能保持和旧轮胎一样的直径以不影响汽车的时速表的准确性, 新的轮子直径比以前大了和小了都会影响时速表的准确度, 也会影响马力输出, 大家可以先用这个换算器计算好才决定怎样配搭新的不同直径的轮圈和轮胎: 1/轮胎尺寸与车圈尺寸的配合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2/传统的尺寸体系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 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寸,时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 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 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自行车轮胎规格介绍

自行车轮胎的尺寸种类繁多且令人迷惑。更糟糕的是,在早期阶段,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一套尺寸标称体系制造自行车。这些不同国家的尺寸标称方法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同样尺寸的轮胎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数字标识。最麻烦的情况是不可互换使用的非相同尺寸的轮胎常常拥有相同的数字标识! 1.传统的尺寸体系 传统的尺寸体系依据的是对轮胎外径的测量。这种办法通常是以英寸为单位(26",27"等等),或是以厘米为单位(650,700等等)。 不幸的是轮胎与车圈的发展使得这种测量方法不再符合实际情况。让我们举例看看为什么:26×2.125在30年代后期是一种重型"气球胎(ballontire)"自行车最流行的尺寸,时至今日这种尺寸的胎在"海滩巡洋舰(beachcruiser)"这种车中也很常见。这种尺寸的轮胎其实际直径与26英寸非常接近。然而一些骑手对这种轮胎并不满意,他们想要更轻更快的轮胎。于是业界就制造出了"中型"轮胎,其标称尺寸为26×1.75,可以适用于同种车圈。虽然它们仍被称为"26英寸",但是这些轮胎的真正尺寸是255/8寸,而不是26寸。相同的车圈尺寸也被西海岸的klunker先驱们采用,并成为了山地车的标准。在市场上,你能够找到25mm那么窄的轮胎配合这种车圈使用,而这种26寸的胎其实际尺寸差不多是24 7/8。第二个数字或字母编码表示轮胎的宽度(26 x 1.75, 27 x 1 1/4...650B, 700C...) 2.“.75”等于“四分之三”吗? 请注意英寸制的标称有时用十进制表示宽度(26×1.75),而有时用分数来表示(26×13/4)。这是造成不匹配的最常见的原因。虽然这些尺寸标称在数学上是相等的,但它们却是不同尺寸的轮胎,这两者是无法互换使用的。想要总结出轮胎尺寸的特点虽然有点悬,但我有自信提出以下规则: 轮胎尺寸的布朗规则: 如果两个轮胎的标识尺寸在数学上相等,而一个使用十进制另外一个使用分数,那么这两个轮胎无法互换使用。 有时轮胎制造商甚至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胡涂。特别是一些欧洲型号也标错了,它们本应使用十进制标称却错误地使用了分数。 3.尺寸欺诈:

(推荐)自行车内胎规格

自行车内胎规格 1、常见的几种自行内胎规格 规格(英寸) 重量(g) 12*1/2*1/4 120 14*1.75 120 16*1.75 150 18*1.75 160 20*2.125 210 20*1.75/1.95 190 22*1.75/1.95 200 24*1.5/1.75 200 24*1.75/1.95 215 24*1 3/8 180 26*1.5 220 26*1.75/1.95 240 26*1 3/8 210 28*1 1/2 250 1、 自行车内胎大小规格大小规格要配合外胎外胎的胎壁会标明大小比如26×1.95(26是指配合轮径山地车一般都是26寸儿童用山地车一般24寸 1.95指的是断面宽度)700×23c这样的字样要根据外胎大小来选择内胎。 一般内胎大小有一个适合范围比如说标有26×1.95~2.1的内 胎则说明这个内胎可以配合使用26寸的宽度在1.95~2.1(打足气)范围内的外胎

2、自行车内胎气嘴类型和规格气嘴要配合车圈来选择车圈上的气嘴孔大小决定你使用美式嘴还是法式嘴车圈的厚度决定气嘴长短的选择我们所说的刀圈就需要使用加长气嘴的内胎。国内常见的气嘴类型有英式嘴、美式嘴、法式嘴。 我们原来日常骑行的26寸、28寸车都是英式嘴(E/V),需要用气门芯橡皮管的的。因为橡皮管比较容易老化造成气密性不佳并需要经常更换目前运动类自行车很少会采用英式嘴。 法式嘴(F/V)是几种内胎里高压时气密性最好的公路车胎需要高的气压,所以大都使用法式嘴。法式嘴很细小在车圈上的孔也很小有利于车圈强度 公路车使用法式嘴为多也可能和这个有关系。但也比较脆弱 我听说有不少车友打气不小心弄断过。 我们见的摩托车内胎基本都是用美式嘴(A/V)所以美式嘴也俗称摩托嘴。 美式嘴的气密性较好打气比法式嘴方便很多所以使用的最为普遍山地车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美式嘴很多低端公路车也是配置美式嘴。美式嘴目前在国内打气很方便绝大多数的便携式打气筒都可以打美式嘴在外的修车摊和摩托车维修处也都可以打气最适合自行车旅行郊游使用旅行郊游使用。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 想要做轮胎升级的车主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确认自己轮胎可以升级到多大的规格;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那就是升级之后的轮胎规格,整个直径与原先轮胎的“直径数据”之差必须控制在〝3%〞之内,以下我们就来以实例试算看看: 若是以185/60R14的规格为例,原先的侧边直径尺寸如下: 轮辋:14英寸,14英寸×厘米=厘米 胎侧:胎面的60%,厘米×=厘米 但是因为轮辋上下各有一胎侧,所以要乘以2 胎侧:厘米×2=厘米 直径:厘米+厘米=厘米 如果想要升级成为195/50R15这样的较大规格,可以吗 轮辋:15英寸,15英寸×厘米 =厘米 胎侧:胎面的50%,厘米×=厘米, 但是因为轮辋上下各有一胎侧,所以要乘以2 胎侧:厘米×2=厘米 直径:厘米+厘米 =厘米

与185/60R14规格轮胎的厘米相比,差值仅在%,可说是轮胎升级的最正确数字,而如果只想要加宽胎面,但是不想变更轮胎的扁平比,也就是选用195/60R14规格的轮胎,会有什么后果呢 轮辋:14英寸,14英寸×厘米=厘米 胎侧:胎面的60%,厘米×=厘米再×2=厘米 直径:厘米+厘米=厘米 与185/60R14规格轮胎的厘米相比,差值已经达到2%,基本上还是在误差容许范围之内,但是因为直径变大了,整个轮胎的圆周也就变长了,因此速度码表会变得不准,里程表也会跟着失准;而最重要的是,变宽之后的轮胎胎面在方向盘打到极左或极右的死点时,是否会顶到轮拱的内缘,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定位偏离及轮胎异常磨耗的现象,想要轮胎升级的车迷们千万要留意这一点。 轮胎升级规格对照表(直径差均在3%以内)蓝色为民意系列车型轮胎升级规格

摩托车轮胎的规格介绍

摩托车轮胎的规格 我国摩托车轮胎的规格标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代号标示法,另一种是公制标示法。代号标示法用“b-d”表示,其中b是轮胎的断面宽度,d是轮胎的内径也是轮辋直径,单位均为英寸,中间的“-”表示低压轮胎。 摩托车轮胎的充气压力一般介于147kpa~343kpa之间,有时候有些轮胎规格标注还在后面缀以层级强度,如2.75-17-4pr,表示该轮胎断面宽度尺寸为2.75英寸,轮胎的内径为17英寸,4pr表示该轮胎的帘布层为4层。 英制规格表示方法:英制规格的单位是英寸。 公制规格表示方法:公制表示方法中,对轮胎特征的说明最为详细和完整,应用也最普遍,当前国际iso标准也是采用公制规格来表示轮胎的尺寸和特性。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规格表示方法之外,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还有许多种,如用于公路赛车的光头胎,以邓录普(dunlop)kr133这种赛车专用胎为例,其标记为3.75/6.50-18,分别表示轮胎高3.75英寸,轮胎断面宽6.50英寸,轮辋直径尺寸18英寸等等。 轮胎上面写着很多密密麻麻的字,那些字都代表什么呢?下面我具体给大家讲解一下。 举例一条倍耐力pirelli的dragon gts,从最大的pirelli商标开始,往右面数:pirelli: 不用问了,品牌 mtr24: 这款轮胎的型号。前轮胎为mtr23。和它是一对。 dot-???: departement of transportation美国和加拿大交通工具部门的审核号码09/02: 出厂日期,02年9月 pirelli(小字)made in gemany: 这条轮胎的制造所在地,德国

maximum load capacity . maximum psi: 最大负载量和最高允许压力 dragon gts: 这款轮胎的名字 -->: 箭头所指的方向为车轮滚动的方向,就是安装方向 190/50 zr 17: 轮胎宽度190毫米,50的扁平比,zr,轮胎允许车子最高速度超过240,安装于轮辋直径尺寸为17英寸 73w: 73是指365公斤的最大负载,w是指最快速度允许270以上 tubeless: 轮胎形式为无内胎。(tube type为有内胎形式) homologation number: 厂家的此类产品编码 o: 这里的明显记号是轮胎的最轻点,安装时应和轮圈相对应,为的是好有出色的动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