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精选练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精选练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精选练习题

近代化的探索精选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出版机构D.新式学堂

3.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6.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7.如图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①民族②民权③民生④民主。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

A.A B.B C.C D.D

9.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

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

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11..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启示青年“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希望青

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指的是()A.自强求富B.爱国救亡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12.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蔡元培

13.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4.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

15.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发展资本主义

16.“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文明,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意义.”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民族工业的萌芽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7.黄岩岛(副名:民主礁)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元朝政府发现并在地图上标注该岛.南京国民政府将其命名为斯卡巴罗礁;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命名为民主礁.这一年是公元()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

18.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9.1862年洋务派开设的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下列关于这个学堂创办初期的

场景描述,正确的是()

A.有一些外国教师在学堂授课B.学堂坐落在环境优美的上海黄浦江畔

C.学生入学后一律要剪掉辫子D.大批科举出身的人纷纷涌入学堂学习

20.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

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D.设立京师大学堂21.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A.军事技术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D.议会制度

22.“七一”学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袁世凯D.李鸿章

23.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

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4.“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文明,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意义.”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民族工业的萌芽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5.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C.洋务运动劳而无功D.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26.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人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A.A B.B C.C D.D

27.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D.设立京师大学堂28.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A.军事技术B.科技教育C.机器生产D.议会制度

29.“七一”学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B.曾国藩C.袁世凯D.李鸿章

30.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那么,下列哪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它是毫无进步意义的C.洋务运动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D.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但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1.学习完《洋务运动》这课后,小明对知识进行了如下的整理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②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③它虽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但完全没能抑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④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整理的内容符合史实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32.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给谈生意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33.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发展资本主义C.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D.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34.如图所示人物中,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率先提出“以俄为师”的是()

A梁启超B陈独秀李大钊C毛泽东D.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依据所学回答:(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作出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高举的两面大旗。

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2)你能认出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请写出来。(3)图三历史人物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新文化运动是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口号。

3.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小历、小史有不同认识(如下图).你同意他们俩谁的意见?为什么?

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并举出B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2点即可)

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5.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失败了,有人认为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2.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这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开平煤矿D.上海轮船招商局4.1900年4月以后,直隶保定城内的坛口“日盛一日”,并且竖起“保清灭洋”旗帜,教堂“无论天主、耶稣悉付一炬”。这里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5.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6.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7.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8.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9.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 思”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0.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开平煤矿D.汉阳铁厂 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2.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3.“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A.创办近代工业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D.兴办大生纱厂 14.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的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百日维新D.抗击八国联军15.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1)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1) 第六课洋务运动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根本目的)。 2、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主张师夷长技。初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后期以求富的口号,创为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洋务派运动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3、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

1、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1300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维新变法从此拉开了序幕. 2、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失败后在北京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创办机关报《中外纪闻》。 3、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诏书,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4、内容: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育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戊戍变法失败原因:1.维新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大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切身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2.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能够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认识其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 (2)以表格形式为主,教师讲授,学生回答。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由此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授课过程 导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战败。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了使中国独立富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积极探索救国方案,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一、知识梳理: 学生朗读本部分内容,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本节内容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过程设计如下:1. 学生快速浏览本节知识,并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内容;2.教师抽查、补充及疏导。 (一)洋务运动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本内容的知识梳理表格。

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然后抽查学生速记情况。 (二)戊戌变法 1、据表格提示,学生采用口述方式,自主完成。然后学生阅读,巩 (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器物技术(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三、归纳总结 学生先自我归纳,然后教师加以完善,共同总结出中国近代化探索 的特点:

中国近代历史探索的过程及其特征

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一百多年间,先进的中国人为谋求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抗争与探索,探索过多种救国道路,实践过多种救国方案,走过了最艰苦、最复杂、最激烈的探索道路。由于其阶级立场与时代背景各有所异,其救国方案、实施过程与结局后果也大为迥异。虽然这些的探索最终均不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历史画卷,依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最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的失败再次告诉国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也行不通。 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 大革命失败后,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在这一路线的指引下,拓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统一战线等新的革命战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无论中国革命,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才能走向成功。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及探索历程 1、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 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2、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 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线索梳理】线索1:冲击与反应

线索2:近代化转型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工业化 3.思想科学化

线索3:近代化转型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1.北京北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主要扮演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角色,见证了中国从民主革命到新中国的诞生再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历程。 2.上海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上海不仅是引领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面旗帜,而且顺应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潮流,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并最终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3.南京南京长期是中国近现代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民主法治的伟大探索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4.广州广州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对外开放起步较早的地区,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重 庆重庆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内地商埠之一,是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中心,也是现代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内地开放较早的地区,是中国从近代衰败到现代崛起的缩影. 线索4:不同国家近代化路径的比较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③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需求) ④影响: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瓜分中国狂潮 ①沙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②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③美国“门户开放”

(6)失败原因: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妥协性、软弱性) (7)历史意义: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突出)。 (8)启示: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④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为帝 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导航——《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姓名 一、【走进历史,整理史实】(认真回忆,提取有效信息) 经过 性质 (地位) 影响 二、【感知历史,评价史实】 1、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的探索之路上(即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分别举出事例。。 2、对比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有何不同? 3、学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你有何启示?

4、学习了先辈们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事迹,作为中学生的你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三、【中考再现,巩固知识】 1、1.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数量也大大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4、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6、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7、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8、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9、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部编}2019年秋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秋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测试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2.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4.“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抗击的侵略者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俄军 D. 八国联军 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如图名叫《扯线木偶》,它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状况?()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公车上书 D. 新文化运动 8.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开办民用企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遣留学生 9.“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近 代 史 的 探 索

近代史的探索 李梦雅八(4) 近代史带探索 经济 政治 思想 文化 洋 务 运 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民主 与 科学 的 狂飙 发起者:洋务派 主题:学习先进技术,自强、自富 重大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间工业、近代海军等 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作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 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 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发起者:资产阶级维新派 主题: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存图 重大活动:进行政治改革,建立君王立宪制(百日维新) 作用: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 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 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 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发起者: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题:推翻清王朝、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 重大活动:孙中山创建革命党、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 作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近代中 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 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 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发起者:资产阶级激进派 主题:民主、科学 重大活动: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独裁专 制、迷信盲目、旧道德、旧文学;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 作用: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 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 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 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 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 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解读】 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 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 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时间8分钟 【梳理点拨】 易混知识点: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派别在19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地主阶级顽固派C.地主阶级洋务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A.促进思想启蒙B.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C.挽救民族危亡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3.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 4.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这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开平煤矿D.上海轮船招商局6.1900年4月以后,直隶保定城内的坛口“日盛一日”,并且竖起“保清灭洋”旗帜,教堂“无论天主、耶稣悉付一炬”。这里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7.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8.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清朝统治起到了() A.巩固作用B.瓦解作用C.补充作用D.改革作用 10.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2017年中考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点总结

2017年中考历史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点总结近代化的探索 一、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①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④主张(口号):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⑥破产: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⑦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⑧评价: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①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⑤失败原因: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⑥意义与启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启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①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军阀混战)、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③主张:提出了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

一、历史认识及启示(初三历史组)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的主题线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近代化所经历的的艰辛探索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和结论? ①实现近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民主。 ②实现近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因为清朝的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贫穷落后,因此只有对外开放才能使中国吸取和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 ③社会进步是近代化的核心和源泉,科学和教育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基本内容,欧美近代化过程贯穿了三次科技革命,科技的进步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科技兴国是实现国家真正强大的、正确的科学决策。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重庆谈判体现中共的精神: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努力让人们从中感悟到的基本认识:表明中共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中华民族复兴事业的领导者。 8、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 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 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的启示: 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和“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 一、课标解读: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列强的侵略,请你列举一下列强进行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条约。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了解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列强的枪炮在轰开了中国国门的同时,也轰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和思想,给中国人带来了他们先进的科技与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在中国兴起了一股学习西方,不断探索的过程,这就是近代化的起步。 复习过程: 1、洋务运动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②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③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④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⑤主要内容: a.创办一批军事工业。 主要有: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b.创办一批民用工业。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提纲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近代化的探索 (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经济技术器物) 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培养人才: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创办民用企业: 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4)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5、洋务运动的评价: (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二)资产阶级两个派别的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的加重。(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3)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4)过程: A.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B.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C.变法的高潮:清政府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 D.结局: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发动戊戌政变镇压变法,变法失败。(5)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6)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辛亥革命 (1)政治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3)纲领: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经过: 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 B.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传播革命思想; C.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D.1912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 E.1912年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结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 (6)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一系列斗争,但最终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7)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3、思想文化领域的学习---新文化运动 1).原因: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兴起的时间:1915年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梳理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中央以恭亲王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3.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军事工业 (1)口号: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2)措施:①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③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④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民用工业 (1)口号: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2)企业: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2.海军:19世纪 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 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3.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了新疆。 4.评价洋务运动 (1)进步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经过 (1)爆发:1894年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向敌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陆战:日军占领旅顺后,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2.结果: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危害:《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瓜分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 (1)内容: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 (2)评价:“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②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地方); ③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④口号:自强、求富。 ⑤洋务活动: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⑥结果: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⑦评价: 地位(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作用:1、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3、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⑧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2、百日维新,既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的影响 ①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重;洋务运动影响下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②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③目的: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④揭开维新变法序幕——公车上书 ⑤改革的主要内容 ⑥戊戌变法的影响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特点(形式):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 作用: 1、促进了思想解放,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有利于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 3、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训: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