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与走出困境再思考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与走出困境再思考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与走出困境再思考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难点与走出困境再思考

彭珂珊

1、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技术落后、工业尚不发达、国际竞争能力弱的特点。面对如此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是我们面临的难题。

在50年代中期实现合作化以前,我国的农业属于传统的典型农业。建国以后,经过47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在物质技术装备、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经营管理、作物更新换代、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均迈进了一大步。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的面貌。粮食产量由1952年的1.63亿吨发展到1995年的4.65亿吨,虽然人口由5.4亿增加到12.1亿,人均播种面积下降了50%,但由于粮食总产量增长的幅度小于人口增长的幅度,粮食单产面积产量提高的速度高于粮食播种面积下降速度,用仅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全人类的生存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1996—2010年,农业继续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到2000年,粮食产量为5亿吨,比1995年的4.65亿吨增加3500万吨,棉花455万吨,肉类1000万吨,水产品1000万吨;人口控制在13亿内,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翻两番,基本消除6500万人的贫困,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按1995年价格计算,国民生产总产值由5.7万亿元增加到8.5万亿元。2010年奋斗的目标则是,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农业现代化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

世界农业的历史进程是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所谓现代化农业,即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来驱动农、林、牧、副、渔业

生产的发展,使一、二、三产业内部功能及相互之间的合理配置,通过因地制宜,合理投入,达到产量高、效益好、品质优,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成为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产业。从1979年起,刘巽浩、卢良恕、石玉林、云正明、许涤新、石山、于光远、刘书楷、万建中、刘思华、张培刚等生态学家、农学家、地学家、环境学家和社会学家针对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的威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刻地探索,为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新途径,提出了现代化农业的新理论、新方法。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1)物质装备现代化;(2)科学技术现代化;(3)经营管理现代化;

(4)资源配置最佳化;(5)农业体制现代化;(6)农民现代化;(7)乡镇企业现代化;(8)农村现代化;(9)乡镇设施现代化;(10)乡村教育现代化。这些方面是农业现代化不可分割而且缺一不可的。到21世纪,生物技术对农业最深远的影响是将一大批动植物新品种、新物种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并形成产业。另一方面,电子计算机、卫星监测、遥感激光技术也将广泛应用于农业,使政府对农业的宏观管理服务更科学、更完善。先进技术都将使21世纪中国农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具有更多的高科技色彩。农业生产将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21世纪的特色农业也将蓬勃发展。立体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旅游农业、创汇农业等将全面兴起。

2 、对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环境的系统分析

2.1 农业基础环境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持续发展所处的基础环境并不良好。其一是土地流失严重,耕地数量下降,经营规模狭小而分散。但是多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土地流失严重,耕地面积有减无增,人地关系不相协

调而逆向发展。尤其是作为质量良好的耕地长期以来是减少的重点,修路占、建房占、娱乐场所用地占等等,都是以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优质耕地为对象。虽然与此同时加强了耕地的垦复工作,但是,复垦或新垦耕地的质量却远远不如被占耕地,耕地减少的势头扔将难以遏止。良田被占,农业生产活动失去条件,农业生产在困境中艰难发展,更难持续发展。与耕地数量减少相伴生的是目前土地经营上的极度分散,全国平均每个农户6.21亩的土地分散在9个地块,贵州湄潭一农户6口人的6亩责任田共计88块。这种数量分散,土地不集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田间作业,致使效率低下而束缚农业发展。

其二是农民负担加重,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农民生产积极性,而农民负担加重是近年来农民利益流失的重要表现形式,各种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生产资料的轮番涨价,使农民不堪重负。特别是近5年,一些农产品的卖难和白条子的充斥,更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积极性。主体积极性的降低则意味着支持和保证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的丧失和基础环境的不良。

2.2 农业政策环境

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制定有关的措施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毫无疑问,自8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和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政策和法规,对农业的增长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与农业形势要求相比,农业的政策环境还不尽合理。首先表现在农业投入上,缺乏一整套能够保证农业投入不断增加的政策措施。虽然“要增加和重视农业投入”的口号喊了多年,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约束而使在实践运作上没有力度。农业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农

业基本建设占基本建设总额的比重在逐年减少,地方上则随意挪用支农资金盖高级宾馆和购买小汽车的现象更屡见不鲜。但至今还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农业投资不足问题,确保农业投入稳步增长的一部法律。其次,在农业科技政策上,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良好运转的政策环境尚未完全建立。近几年,为了有重点地投入和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益,国家采取了“保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研体制改革政策,这对于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应用性研究项目来说,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无疑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但是,农业科研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科研单位不同于其他科研单位,农业科研成果不同于其他科研成果(研制周期长、费用高),在农民素质尚低,农民对农业技术的了解有一个较长过程的情况下,不加区别地把农业科技改革采取与其他科技改革相同的政策,必然难以实现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些地方近年来对农技推广部门采取“绝粮继奶”政策,使原来正需建设的农技服务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更加恶化;而在农业科研上,一些采取了“保住一头”的绝对倾斜政策的单位,对“放开一片”缺乏配套政策,“放开一片”成为“放散一片”,人员流失、跳槽、转业现象相当严重,使本已薄弱的农业科技队伍更加脆弱。这种状况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在农业产品购销政策上,虽然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推进,国家作了相应的调整,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我国五大类农产品的购销政策仍然未与市场完全接轨,这对今后农业持续发展必然形成不利影响。

2.3 农业投入环境

就目前看,我国农业的投入环境并不令人乐观。①在资金投入上,不同的投资主体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均有程度不同的减少。首先政府对农

业投入的部分处于不断下降,如国家固定资产总额用于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7.1%下降到1985年的2.7%,近10年来又降到2%,1996年初为1.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中用于农业的比重由1980年9.3%,降到1994年的

1.7%;国家用于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六五”期间为

9.6%,“七五”则降到8.28%。其次,农村集体投资用于农业建设的比重也在持续下跌,如全国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农业建设的比重由1981—1983年的30%下降到1993年的3.8%。第三,农业个人投资由于农业效益低而缺乏积极性,许多农民除一些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农膜外,很少用于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基本建设投资,在农户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中,农业的比重由1981年的28%下降到1993年的12.7%。与此相对应,近年来农业及农村资金非农化现象却极为突出。1993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存贷差额高达1153.4亿元,其中农户存款为3756.2亿元,而农户贷款仅880.6亿元,且农户资金投向倾斜二、三产业十分普遍。这种通过各种途径使农村资金向城市市场倒流(如农民携资进城办企经商,购买户口等),农业资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行、信用社在资金的投向上忽视农业,全国农业贷款占国家银行贷款的比重趋于下降,1991—1993年分别为6.7%、5.59%和5.47%;1994年农业贷款占全国农村贷款的比重下降到22.1%,低于“七五”平均水平。由于投资减少,使农业生产资料实物投入相对下降,如1993年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总额比1992年增加5.17%,低于同期的14.1%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指数。②在科技投入上,由于资金短缺及有关政策上的原因,使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和失散流失问题严重。在推广上,1993年全国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经费全部或部分削减的有920个,占全国县级总数的43%,乡级推广站“断奶”的有1.9万个,占全国已建乡站的40%,其中有9034个乡全部

中断了事业费,50%的乡农技站只能发60%—70%工资。这一状况使近年来毕业到农业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已流失30%—40%,四川省有50%农口大中专生改行他业。推广队伍的不稳加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全国农业科研机构每年取得约7000项成果,大范围转化的仅有30%。在科研上,因经费不足几乎使一些科研单位处于不良运转。据统计,1986—1989年间,国家对农业科研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为负增长。在农业科技基础上,农村青年进入大中专后,不愿返回乡里,农村在职培养起来的青年人,也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近年来农业大专院校的基本专业——农学、土化、牧医、植保等生源严重短缺,即使在校学生,其专业思想也明显松动;至于在农村职业高中中的农业教育情况更差,如农林牧专业招生数由1984年的32.5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16.4万人。③在劳力投入上,从农劳力素质下降。随着城市全方位开放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全国已有40%以上的农村强壮劳力投入到非农产业。同时,长久以来的农内外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使得从农人员日益觉得农不如工、工不如商,从而在纷纷跳农门的过程中致使耕地荒芜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生产经营粗放。据有关资料,我国农村妇女在国内承担着60%的农活,个别地方高达80%,而农村青壮劳力却主要从事二、三产业,辅助劳力从事农业生产,从农劳力趋向弱化,活动在田地里

的“三八”(妇女)、“六一”(儿童)、“六五”(65岁以上的老人)部队有心无力地敷衍着禾苗的情景,已严重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此外,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23%,小学文化程度为39%,且在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农村劳力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有10%的属于文盲半文盲,即使在每年由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返乡的1100万

农村“三后生”中,因存在与农业教育和农业实践相脱离的教学而使之成为“农盲”。这种素质偏低的农业劳动者队伍,不仅使70%的农业新技术难以顺利地推广到位,而且还时常地发生着“机害、药害、肥害”现象,从而在农业生产上对科技进步作用的提高形成极大障碍,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2.4 农业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定了今后农业发展必须走向市场化环境的命题,促使农业在市场中寻求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及模式,而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可逾越地预示出农业的持续发展只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才有可能得以良好的实现。由于文化素质较差,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加上长期以来传统观念和计划体制的影响,使农民对市场经济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适应,如有些农民在初涉商河而遭受轻微的挫折后便迅速折返回原来的生活模式,在生产上的“一轰而上,一轰而下”所造成的经济振荡,更加剧了农民对市场经济的畏惧心理。其次,农村要素市场发育较差。在广大农村,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力,名存实亡,由民间自发形成的资金市场(如民间借贷)、劳动力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等等却因层次低、不规范而对农业发展弊多利少,如高利贷的出现、假冒伪劣农药、化肥、农膜、种子的充斥、大量童工的产生等等,无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推进产生消极作用。第三,政府市场经济管理职能弱。一方面对农村市场设施建设不够,另一方面在市场管理上表现乏力,在许多农副产品的批发或零售市场,一些政府部门只管征收税费,不问市场秩序,缺乏维护市场正常运转的措施,造成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的地痞分子肆无忌惮,扰乱市场,严重损伤着市场经济形象,在农民的心中留下对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十分不利的阴影。所有这些,说明

了农村市场环境对农业今后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5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首先是土地退化问题的产生和严重发展。在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8万km[2,],沙化土地153万km[2,],均较以前有所增长,且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草场由于超载过啃而使产草量显著降低,平均下降率为30%—50%,优质牧草盖度下降15.4%—32.6%;土壤有机质小于0.6%的农田已占到耕地的12%;有机肥料施用、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其次,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生成。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灾害种类越来越多,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大。就农作物而言,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四五”期间平均为27%,“七五”至“八五”期间则增加到52%;农作物气象灾害年均受灾面积50年代为3.34亿亩,80年代为6.23亿亩,1990—1993年为7.28亿亩,呈直线上升。1994年,在大江大河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仍发生了重大的洪涝灾害,呈现出“小河翻大浪,小水成大灾”的特征;1995年,南涝北旱且范围极大,在鄂、湘、赣、皖、粤、桂、云等省区产生一连串洪涝灾害的同时,北方的陕、晋、蒙、宁、陇、新、豫却旱情不断,出现黄河断流千余里的罕见现象,全年损失高达1800亿元人民币,使农业生产损失严重。第三,农业环境污染猖獗。在许多地方,急功近利的经济快速增长思想,忽视了环境保护,形成了破坏大于治理,环境改善赶不上农业发展要求的局面。1989—1995年全国每年发生急性污染事故3000多件,其中60%—80%是农牧渔业污染事故,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在10亿元以上。据统计,目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其中污水灌溉农田0.495亿亩,大气污染农田0.975亿亩,固体废物

堆存侵占农田及垃圾污泥农用不当污染农田0.135亿亩。在水域上,全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污染,2800km的河水鱼虾基本绝迹,2.5万km的河流水质超过渔业水质标准。

3 走向21世纪现代化农业的特点、途径与模式

3.1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

①综合性:现代化农业是从大农业出发,突破了以“农”为本的陈旧观念。结合资源条件,通过生物多样,立体配置,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创建和谐的生态系统,注重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社会文明把长短效益结合起来,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促进自然资源再生产良性循环,从而使现代化农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体系。②整体性:现代化农业,其内涵有周期长的林、渔业,周期短的农作物、动植物,它们在生态系统内部,有适宜“当量”比例和功能组成,由生物间的互利共生,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构成了和谐、循环、再生的整体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③适应性:我国农业资源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社会经济状况各异。现代化农业将遵循“顺天时、应地利、和人意”的法则,创造出千姿百态、内容丰富的多样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地优势。④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彻底改变了我国部分地方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习惯,使土地利用集约、劳力集约、技术集约、投入集约、经营集约。它强调用现代化工业、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武装农业,将低效益的传统农业改造成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品型的协调发展现代化农业。⑤高效性:现代化农业,是对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不仅有利于增强农业承灾能力,而且还能改善人们生存环境,增强农民经济收入的功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生产出数多质好的农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增长的消费需求。因此,现代化农业可以形

成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⑥持续性:现代化农业是建立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农业研究与发展,应合理利用水肥资源,综合利用再生与不再生能源,减少化肥使用,增加绿肥和农家肥的使用;发展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发展有害动植物管理体系,保护天敌和推广生物杀虫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加强农产品储藏与加工。

3.2 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途径和模式

发展现代化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包括产品结构、技术结构、资源配置结构等),应达到以下目标:①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特别是要保持种植业和粮食生产应用的发展速度;②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③有利于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④有利于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⑤有利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和农民达到小康水平。

还应坚持以下原则:①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②坚持“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③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④坚持综合利用全部国土资源;⑤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⑥坚持市场经济;⑦坚持宏观调控。

在模式上已有种种探索,归纳起来有:①高效种植模式:立足于挖掘现有耕地潜力,以提高效益为目标,重点发展几种高效种植作物,优化种植业结构,主要是立体农业种植和保护地栽培。②农牧结合模式:充分利用种养业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粮食转化和秸杆过腹还田,依靠畜产品增殖和增加有机肥料,达到农牧结合,提高效益的目的。③种养加工结合模式:以种植为基础,带动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加工业带动畜牧业,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价值,把农产

品的生物转化增殖与加工培植结合起来,形成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效益。④城效经济模式:以城市市场为导向,分区域开发林牧副渔业,满足市场供应,在实施中采取高技术、高投入,实行集约化经营方式,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⑤农工商结合模式:以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为龙头,以工业和加工业为主体,把农业、工业与商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商业贸易带动工业和加工业,以工补农带动农业生产,实现工农商的多项多次增殖,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⑥林特经济模式:以当地林特资源和气候资源等为基础,通过开发利用经济林木、桑蚕、食用菌、果树和药材等,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形成当地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增值增效。⑦庭院经济模式:充分利用庭院和房前屋后空地,开展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小型加工和编织业等,把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综合开发。⑧内外贸经济模式:以国内外市场为依托,发挥劳动力资源充足、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开创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出口创汇的新局面,将名特优质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国内外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⑨农科教结合模式:以科技为纽带,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科技进步的作用达50%以上,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益,发挥人才的作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现代化。

4 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科学决策

①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产业。②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

适度规模,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③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乡村集体组织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和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联合组织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④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控制农产品供给,加强政府库存吞吐调节,实行农产品最低保护价。⑤大力支持农用工业的发展,增强现代化农业发展后劲。

4.2 切实加强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①要稳定粮食面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②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搞好黑龙江、新疆和黄淮海等地区的连片开发。③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实施“种子工程”,推广节肥等适用技术。④继续实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粮食调出省、区要提高粮食商品率,调入省、区要提高粮食自给率。⑤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北增南减,南方稻谷产量下降,而大米又是我国居民的基本口粮,尤其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要发挥自然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优势,率先建立起发达的农业。⑥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把发展养殖业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发展水产和耗粮少的家畜家禽,改善食物结构,缓解对粮食的压力。⑦加强林业建设,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保护原始森林,发展人工林,重点抓好防护林体系,速生林基地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促进林产工业发展。

⑧积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把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起来,促进贸工农一体化,不断提高加工深度。⑨加快发展以化肥为重点的农用工业,加快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增加农膜原料产量,调整农、地膜用料结构,改进大型农机具,发展中小型农机具。⑩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4.3 合理分流劳动力,完善政策体制

首先改革现有用工制度,招工时取消户籍限制,对所有的职工实行合同聘用,一视同仁。其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市场法规,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加强信息服务。再次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要求,制定有关法律,实行跨地区流动。第四,对初次就业的农民都要经过培训,同时,劳务部门要兴办各种培训班,讲习班,对流动的农民有计划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增强其适应市场的能力。最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多渠道分流和疏导。

4.4 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

①明晰产权和经营目标,灵活开展经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接受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②通过股份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积极鼓励和组织企业之间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联合,组建股份集团,扩大经营规模。③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更好地向外界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特别要搞好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的建设,适应企业外向发展的需要。④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加强对外交流,开创对外贸易的新局面。⑤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小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多途径集资。

4.5 增加教育投入,提高科学水平

社会发展告诉我们,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应充分调动农村社会办学的积极性,实行社会化,多渠道办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做好初中后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培养急需人才,制定完善的人才进入农村机制,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广泛推广农业高产技术,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科教资金的投入,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使农业科技健康顺利的发展。利用社

会力量,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科盲,扼制中小学辍学经商和“读书无用”的苗头。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 韩 文 化 差 异 对 比 学生:卢柔柔 学号:G1121091 班级:营销1104 老师:戴明丽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近年来,中华大地韩流滚滚,朝鲜半岛也是汉风阵阵,“韩流汉风”一度被热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灿烂缤纷,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经历了多次兴衰的过程,它是不断更新发展的,而且在每一次扬弃后象凤凰一样又获得了新生,有了新的内容;韩国的文化也有着其悠久和深厚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景。 一、语言文字的差异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没有文化,语言也就不可能存在,语言受人类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语言使用主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中都会有所反应,同时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和变化。语言是反映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表现,或者说通过语言可以透视出民族文化。(一)在文字方面差异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 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 1.元音 (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反思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980年4月,农业机械部部长杨 立功向新闻界宣布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这是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标志。之所以持这样一种认识,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提还是不提什么样的口号问题,它不仅是对20多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更是启动新的农业机械化运作机制的重大信号,寓义深刻。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技术背景,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此,本文从逻辑相通的4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对农业机械化改革前的政策要点进行归纳,第二部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作出判断,这两部分,为分析农业机械化改革的动因作一

铺垫。第三部分,从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失调与困境、农村改革初期经济制度环境变化的要求这3个层面,就1980年开始对农业机械化实行改革政策的历史必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第四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新中国50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进行反思,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规律。 一、1980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政策要点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农业机械化事业高度重视。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在农垦事业创建初期,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中,有一条就是建立农业产业军,所以要开垦荒地,建设一支采用现代化机械和科学技术的农业大军。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发〔20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特征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变化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曾寅初张辉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FAO的贸易统计资料,分析1960~2000年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趋势特征,并通过中日韩之间变化趋势的比较,论证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研究表明,中日韩三国由于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表现出不同的比较优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贸易方面更为明显。中国与日韩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并不是相互之间不存在优势互补的基础,相反是由于基于这种基础而迅速扩大的贸易超出了进口国家进行必要调整的限度的缘故。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经济发展,比较优势,东北亚经济 同处于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各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日本属于发达国家,韩国属于新兴工业国,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有不同的资源赋存条件,从而往往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这种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互补性成为国际贸易的良好基础。但是,在21世纪之初,中日韩三国之间先后出现了农产品贸易摩擦1。这是否意味着中日韩三国的农业比较优势变化,具有不同于上述理论解释的特殊性呢? 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FAO的贸易统计资料,分析1960~2000年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趋势特征,并通过中日韩之间变化趋势的比较,论证三国之间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基础。 12000年中韩就大蒜发生了贸易摩擦,2001年中日又因为大葱、鲜香菇和席草而引起贸易摩擦。

一、 农产品贸易显性比较优势及其计算方法 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是在现有贸易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根据国际贸易的经济理论,贸易的基础是相对比较成本的差异。在存在相对比较成本差异的情况下,无论是进口国,还是出口国,只要出口相对比较成本较低的产品而进口相对比较成本较高的产品,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益。这样,在各国追求贸易利益的过程中,贸易结构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就是要根据现实的贸易结构,来计算各国的比较优势。因此,显性比较优势的前提条件,是现有贸易结构基本能够反映各国的比较优势。 关志雄(2001)利用显性比较优势的方法,根据比较优势通常会随着经济发展,从初级产品过渡到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最终转移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变化规律,分析了中国整体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演变过程。1992年,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造业产品的比较优势超过了第一产业的产品,在1999年,机械产业产品的比较优势也超过了一次产品产品,中国的整体贸易结构已经进入成熟的新兴工业国类型。显性比较优势方法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牛宝俊等(1996)与郄贺良等(1999),分别计测了1980~1991年间与1987~1996年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显性比较值,分析了显性比较优势的时序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程漱兰等(2002)则分析了1980年后,中国与韩国、日本之间的净出口指数的变化,提出了在东北亚进行农业资源整合存在潜在的巨大效益。 上述研究表明,利用净出口指数方法在分析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现实可行的。因此,本文将沿用他们的方法,以净出口指数R (index of 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 )来计算相对比较优势。某一类或者一种产品的净出口指数,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I E I E R +-= 其中,R 为净出口指数,E 为出口额,I 为进口额。 净出口指数的经济含义,是净进口额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出口额越多而进口额越少,则净出口指数越小。某种产品只有出口没有进口时,净出口指数达到最大值1。相反,某种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时,净出口指数为最小值-1。根据现有贸易结构反映各国比较优势的前提条件,各国一般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进口自己不具备比较优势或者比较优势相会较弱的产品。这样,净出口指数越接近于1,则此产品的比较优势越强。净出口指数越接近于-1,则比较优势越弱。 为了考察生产要素赋存条件的变化对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我们根据生产要素投入构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知识竞赛试题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知识竞赛试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于2004年()通过,并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A、6月25日 B、7月25日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是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 A、大型高档 B、先进适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A、保障安全 B、保护生态 5、国家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任何单位和个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其指定的农业机械产品。 A、不得强迫 B、须规定 6、国家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作业质量等标准。对农业机械产品涉及人身安全、农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强制执行的技术规范。 A、维修问题 B、维修质量 7、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可以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进行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A、售后服务状况 B、实用性 8、农业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在其生产的农业机械产品上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警示标志和()说明。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论反思

1980年4月,农业机械部部长杨立功向新闻界宣布不再提“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这是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标志。之所以持这样一种认识,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提还是不提什么样的口号问题,它不仅是对20多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更是启动新的农业机械化运作机制的重大信号,寓义深刻。中国政府启动农业机械化改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技术背景,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此,本文从逻辑相通的4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部分,对农业机械化改革前的政策要点进行归纳,第二部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作出判断,这两部分,为分析农业机械化改革的动因作一铺垫。第三部分,从经济技术发展规律、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失调与困境、农村改革初期经济制度环境变化的要求这3个层面,就1980年开始对农业机械化实行改革政策的历史必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第四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新中国50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进行反思,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规律。一、1980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政策要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农业机械化事业高度重视。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1]在农垦事业创建初期,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宣言的十大纲领中,有一条就是建立农业产业军,所以要开垦荒地,建设一支采用现代化机械和科学技术的农业大军。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950年在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南海举办了新式农具展览会。1958年,毛泽东在提出以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为内容的“农业八字宪法”,把农业机械化列为发展农业的重点内容之一。1958年11月10日,毛泽东在对《郑州会议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修改和信件提出了农业工厂化的设想,指出:“要使人民公社具有雄厚的生产资料,就必须实现公社工业化,农业工厂化(即机械化和电气化)。”这里,毛泽东把农业工厂化阐释为机械化和电气化。在中国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工作中起着重大指导作用、最经典的思想,就是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党内通讯》中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1962年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确定:“我们党在农业问题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在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对农业机械化有着高度的认识,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特别是运用计划经济集中配置资源的手段,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1948年创办了机械化国营农场。1953年创办国营拖拉机站。“一五”计划时期即开始投资建设大中型拖拉机厂。1959年9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部。全国上下都建立了抓农业机械化的工作机构。1955年到1964年的10年间,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农业机械化问题的社论多达36篇,平均每年3.6篇,其中1958年有8篇,1963年更是多达13篇,这是其他任何一项技术工作所没有的。1966年7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国务院在武汉召开农业机械化湖北现场会议(即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布置到198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的任务。此后国务院于1971年8月和1978年1月,先后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以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进程。1980年前,为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概括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一)政策目标1980年前,中国农业机械化的政策目标,举国上下都很清楚,即是“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政策目标的确立,是与党和政府在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方面的认识相关联的。中国共产党把农业机械化作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50年代初即确立了以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为内涵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而这一技术路线在60-70年代的实施过程中则偏重抓农业机械化。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最早提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限。他指出:“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完成农业方面的技术改革,大概需要四五个五年计划,即20年至25年时间。全党必须为实现这个伟大任务而奋斗。”从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2.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从农业经营模式看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营者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科研开发 第三章质量保障 第四章推广使用 第五章社会化服务 第六章扶持措施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本法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第四条国家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其指定的农业机械产品。

第五条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农业机械化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第六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负责农业机械化有关工作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化促进工作。 第二章科研开发 第七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采取技术攻关、试验、示范等措施,促进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农业机械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第八条国家支持有关科研机构和院校加强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支持农业机械科研、教学与生产、推广相结合,促进农业机械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九条国家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多功能和质量优良、节约能源、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产品。 第十条国家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鼓励引进外资从事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 第三章质量保障 第十一条国家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等标准。对农业机械产品涉及人身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强制执行的技术规范。 第十二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论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论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摘要:本文讲述了现今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状况,现在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1.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何为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过去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是以粗放的量的增长为主,也包括非市场化刺激带来的不理性消费增长。国内农机行业已经历经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农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2.1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2.11农机工业总产值不断跃升。工业总产值从1977年的54.2亿元跃升到2012年的3382亿元。对于农机产业来说,过去10年是中国农机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多亿元 2.12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发展,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只有9.01万kW,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不到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2.13农机产品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向多样化发展。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农业机械产品需求量明显减少,而经济作物机械、牧草机械和林业机械需求量增加。保护性耕作支持政策使得保护性耕作机具得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和节水设备在各地示范项目的带动下需求不断增长。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在逐步提高。 2.1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服务发展。中国农户种植业的规模小,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因此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非常重要。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小麦播种及其他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正在不断涌现。 2.1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 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 2.2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 2.2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近几年,农业机械装备发展迅速,依靠科技进步,农机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种类日益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另外,农业机械工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装备结构不合理,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广不够。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要求。 2.22农机化作业水平偏低,生产机械化规模较小。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粮食生产规模小,社会化组织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较低,加之政府扶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民购机的需求,使农民很难购置大中型农业机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规模。 2.23 农机服务产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明显滞后,不适应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还较低,社会化服务规模不够大,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3.中国农业机械化大致发展趋势 在现代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机产品的品质与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村

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作者:李文明谢颜信息来源:《世界农业》发布时间:2015/05/11 浏览次数:25次 摘要:韩国和波兰两个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家庭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大农业扶持和补贴力度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培育农业后继力量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保障,农民合作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准确洞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始终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解决好“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韩国;波兰;农业现代化;经验借鉴 一、韩国和波兰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韩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近几十年来,从“绿色革命”到“新村运动”,再到“汉江奇迹”,通过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生产,致力推动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扭转了工业化初期拉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逐步迈入农业现代化之路。韩国农村人口近几十年来呈现大幅减少的趋势。据统计,1970年韩国农村人口为1442.2万人,1990年减少至666.1万人,2011年继续下滑到296.5万人,与1970年相比,减少了近80%。与之相应,韩国城市化比例趋于提高,但近十多年来增速趋缓,逐步进入城市化稳定阶段,2013年韩国城市化率为91%,比2012年略有降低。 韩国人多地少且山地多,耕地资源短缺,近年来,耕地面积下降趋势得到遏制。韩国农地总面积173.7万hm2,占国土面积的不到1/5。稻谷是韩国农业生产政策的核心,水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农地面积的50%,平均每户拥有稻田面积约为1.2hm2,大米供大于求,而玉米、小麦和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小麦自给率仅为0.5%,玉米自给率约为1%,大豆自给率在8%左右。韩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农业机械供应方案,目前水稻产业机械化接近100%。为调动农户水稻生产的积极性,韩国政府从2005年开始实施稻农收入补偿项目,将市场价格与设定的目标价格之间差额的85%补偿给农民。政府不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和扶持力度,重视亲环境农业发展,保护本国农业免受外部冲击,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韩国农业以小规模适度经营模式为主体,家庭农场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形态。随着农业人口的转移和减少,家庭农场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由1970年的248.3万户下降到2010年的117.5万户,农户的平均经营规模总体上趋于提高,由1992年平均每户经营面积1.26hm2增加到2010年的1.58hm2。但是由于总体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基础行业,农业的发展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发展是一切经济生产的前提。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技术大面积实施的前提,农业机械化发展适用技术推广面积的扩大,实质上就是普及农业和非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兴农实施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主体,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国内国外各有差异,但总体趋势却不会改变,都是朝着智能化,高效益,以及有机生态的方向在发展。一、国际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一、农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所需的技术与装备将有迅速发展。保护农业环境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的技术与装备将有大的发展。主要发展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所需的耕种联合作业机械设备、少耕免耕机械设备、有机肥生产与施用机械设备、化肥高效施肥技术与机械、生物农药与喷洒药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所需机械、工厂化规模化饲养、畜禽类便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农村污水的综合治理技术、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

处理技术与装备、提高水、肥料和农药利用率的技术与装备等。农业是淡水资源的最大用户,经济发展对淡水资源需要量日益增多,充分发展节水农业技术与设施,也将是世界农业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第二、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高效率的农机具将加快研发、制造。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 第三、人们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高品质需求,使得“蓝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及其相应的技术、装备与设施的迅速发展。 第四、农业机械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将广泛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如AUTOCAD、CAM、CAPP、CAT等。此外,在农业机械制造中,加工中心、加工与喷漆、焊接自动设备等将广泛应用,农业机械的制造质量与可靠性也将进一步提高。 第五、新知识经济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科学技术成果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如基因工程对新品种的培育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高技术、信息技术在未来农业如精准农业上的应用,将引起现代农业装备的重大变化。工业化和工厂化农产品生产方面,在人工环境下按照农作物、畜禽、水产生产期所需,实时进行精确管理,使农产品达到或接近设定的优良品质和性状及高生产率将成为农业新技术装备的主流发展方向。 第六、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的推广与普及,使农业机械化得新装备信息得到及时传播,将在推进各国发展农业机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发展达到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继续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看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现代农业的含义,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运用和发展它。 一、现代农业的内容 现代农业是指以物质和能量的开放式循环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市场化运行、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中低产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总数的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仅相当于国内第三产业的1/4。中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需要满足不断增加的工业原料的需求。据统计部门估算,中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40亿-50亿千克,而土地资源的约束必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农业还承担着实现农民增收、确保食品安全、维护生态

中韩FTA对韩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1

中韩FTA建立对韩国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双边自由贸易区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中韩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能够促进两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推进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建立中韩FTA 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农业作为中韩都非常重视的领域,对其进一步开放应该会给两国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会形成严峻的挑战。中国是农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大国,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和较大的劳动力优势。相对来说,韩国农业不够发达,加入中韩FTA 对其打击较大。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中韩FTA建立对韩国农业的影响,并指出韩国唯有转变观念,快速融入全球自由贸易的大潮,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促进其农业产业升级,并实现国民经济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韩FTA 韩国农业农产品市场开放

ABSTRACT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of b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 worldw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Korea free trade agreement can not only at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countries, but also it ca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northeast Asian.S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Korea FTA is not only acce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Both China and Korea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rm, so the further open of the farm will bring the two countries great opportunities as well as threaten. China is a big country in the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t has great advantage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labor. Relatively, Korean agriculture is not as developed as China, so there will be a heavy blow when China-Korea FTA is established. So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mpacts to Korean agriculture when China-Korea FTA is eatablished, and pointed out that only by changing opinions, and fit in the worldwide free trade trend as soon as possibl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n Korea promote it’s farm’s upgrading and realiz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y. Key words: China-Korea FTA Korean agriculture open-up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贸易分析

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贸易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大顺差,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中国出口韩国农产品的结构、贸易优势以及影响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主要因素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韩;农产品;出口贸易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合作关系日益紧密。目前,中国已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则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随着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也发展迅速,加入WTO 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从2002 年的21.7 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48.2 亿美元,翻了一番多。由于生产成本较低等因素,中国在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大的顺差,2011 年达到35.4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9%。对于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规模的扩大,韩国采取了对农业生产者高额补贴、实行配额外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影响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正常稳定发展。因此,分析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贸易状况,对于促进两国农产品贸易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概况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上占有较大比例,韩国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两国农产品贸易也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中国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规模也逐渐扩大。加入WTO 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渐放开,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据海关数据统计,2002 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181.5亿美元,其中对韩国出口额20.5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1.3%。2005 年,对韩国出口增至28.6 亿美元,中国成为韩国农产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06 年,出口额达到29.0 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国。2011 年,出口额突破40 亿美元,达到历史上最高的41.8 亿美元。2002—2011 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平均增长达到了8.2%。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资源比较缺乏,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较低,韩国一直很重视保护本国农业生产,立足于实现大米等农产品自给,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较低。由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平均仅为韩国的20%~30%,因此,中国农产品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然而,由于韩国采取了配额外关税以及对农业生产者高额补贴等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也形成了影响。 二、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现状分析 1.出口产品结构开展对韩国贸易以来,中国出口的农产品逐渐增多。目前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是谷物、水产品、蔬菜、油子等,这些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2011 年,中国出口至韩国的农产品排在前10 位的依次是:制造淀粉过程中的残渣及类似的残渣,未列名非醋制作的未冷冻蔬菜及什锦蔬菜,冷冻未列名蔬菜,尿素,其他糙米,玉米的糠、麸及其他残渣,黄大豆,鲜或冷藏的胡萝卜及萝卜,其他未经处理的谷类植物的茎、秆及谷壳,未列名冻鱼。 2011 年,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额41.8 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4%。其中,对韩国谷物出口量26.8 万t,同比增长17.4%,出口额2.1 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对韩国水产品出口量50.2 万t,同比增长11.7%,出口额15.9 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对韩国蔬菜出口量93.7 万t,同比增长14.1%,出口额8.2 亿美元,同比增长15.1%;对韩国油子出口量20.1 万t,同比增长39.3%,出口额2.5 亿美元,同比增长39.1%。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武汉市农业局种植业(蔬菜处)处长王火明 一、概述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把“农业、农民、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理清和挖掘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明晰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内涵 当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农业的定义较多,有些从阶段论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农业,认为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也另有观点认为现代农业是一种包含现代科技、管理等在内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阶段论和产业体系论分别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现代农业进行解释的。 现代农业解释之一: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 现代农业解释之二:卢良恕(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我国现代农业一般可定义为,以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为基础。重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WTO规则.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综合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三: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管理技术及其管理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水平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高效益科技创新产业。它既包涵有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标准化等特征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解释之四: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现代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为基础的.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高效率与高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从2004-2012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9个“一号文件”.这9个“一号文件”都有着自己的主题。 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 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6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一个根本性任务; 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