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 目: 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初始条件:系统如图所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元件导纳参数为:5.275.0,48.0,35.0y 13

2312j y j y j -=-=-= (1)、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确定上图所示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式各节点的类型和待求量;

(2)求节点导纳矩阵Y;

(3)给出潮流方程或功率方程的表达式;

(4)当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时,给出修正方程和迭代收敛条件。

时间安排:6月7日:熟悉设计任务; 6月8日: 收集相关资料 ;6月9日 :

设定设计原理;6月12日到15日:计算分析及结果分析 ;6月16日:写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3

2

1

?∠01

0.5 1.0

2+j1

23y

13y

12y

目录

摘要 (1)

1设计意义 (2)

2 设计要求 (3)

3 设计环节 (4)

3.1 设计思路 (4)

3.2节点类型 (4)

3.3待求量 (4)

3.4导纳矩阵 (4)

3.5潮流方程 (5)

3.6牛顿—拉夫逊算法 (6)

3.6.1牛顿拉夫逊算法原理 (6)

3.6.2修正方程 (7)

3.6.3收敛条件 (9)

3.6.4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程序框图 (9)

4结果分析 (11)

5小结 (12)

参考文献 (13)

摘要

电力系统的出现使高效、无污染、使用方便易于调控的电能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变化,开创了电力时代,开启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至今人类文明的主流发展方向依然与电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及运行中最基本的计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

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求解的方法有很多种。牛顿—拉夫逊法是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式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将牛顿法用于潮流计算是以导纳矩阵为基础的,由于利用了导纳矩阵的对称性、稀疏性及节点编号顺序优化等技巧,使牛顿法在收敛性、占用内存、计算速度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要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牛顿—拉夫逊算法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计算,也是最重要的计算。他的任务是对给定运行条件确定系统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及功率损耗等。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电压母线、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电力系统,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以上这些均是电力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潮流计算的意义。同时潮流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检测也有积极的影响。综合各方面的用途,我们不难发现: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有着重要价值和广泛前景。

如图所示的电网:

元件导纳参数为:5.275.0,48.0,35.0y 13

2312j y j y j -=-=-= 1)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确定图中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时各节点的类型、待 求量;

2)求节点导纳矩阵;

3)给出潮流方程或功率方程的表达式;

4)当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潮流时,给出修正方程和迭代收敛条件; 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简单电力系统

3 2

1

?∠01

0.5 1.0

2+j1

23y

13y

12y

3.1设计思路

此题目为负载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

首先写出节点导纳矩阵,并分析各节点的类型,找出待求量。然后,确定潮流方程。最后进行潮流计算,而最后一步,可利用牛顿—拉夫逊法潮流分析。3.2节点类型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节点一般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PQ节点: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是已知的

PV节点:节点注入的有功功率已知,节点电压幅值恒定,一般由无功储备比较充足的电厂和电站充当;

平衡节点:节点的电压为1*exp(0°),其注入的有功无功功率可以任意调节,一般由具有调频发电厂充当。

对于本题目,节点分析如下:

节点1给出有功功率为2.,无功功率为1, PQ节点。

节点2给出有功功率为0.5,电压幅值为1.0,PV节点。

节点3电压相位是0,电压幅值为1,平衡节点。

3.3待求量

节点1待求量是P,Q;

节点2待求量是Q,δ;

节点3待求量是U,δ。

3.4导纳矩阵

导纳矩阵分为节点导纳矩阵、结点导纳矩阵、支路导纳矩阵、二端口导纳矩阵。

结点导纳矩阵:对于一个给定的电路(网络),由其关联矩阵A与支路导纳矩阵Y所确定的矩阵。

支路导纳矩阵:表示一个电路中各支路导纳参数的矩阵。其行数和列数均为电路的支路总数。

二端口导纳矩阵:对应于二端口网络方程,由二端口参数组成

节点导纳矩阵:以导纳的形式描述电力网络节点注入电流和节点电压关系的

矩阵。它给出了电力网络连接关系和元件特性的全部信息,是潮流计算的基础方程式。

本例应用结点导纳矩阵 具体计算时,根据如下公式: Y ii = y i0 + ∑y ij Y ik = -y ik

由题给出的导纳可求的节点导纳矩阵如下:

5.525.1131211j y y y -=+=

12210.53y y j ==- 13310.75 2.5y y j ==-

73.123

2122j y y y -=+= 23320.84y y j ==-

5.655.1323133j y y y -=+= 进而节点导纳矩阵为:

3.5潮流方程

对n 个节点的网络,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一般形式是

(i=1,2,…,n )

其中P i = P Gi - P Ldi , Q i = Q Gi - Q Ldi ,即PQ 分别为节点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代入得潮流方程:

=(1.25-j5.5)·11δ∠U +(0.5-j3)·21δ∠+(0.75-j2.5)01∠°

=(0.5-j3)·11δ∠U +(1.3-j7)·21δ∠+(0.8-j4)·01∠°

1.25-j5.5

0.5-j30.75-j2.50.5-j3

1.3-j70.8-j40.75-j

2.5

0.8-j4

1.55-j6.5Y ??

??=??????∑==-n

j j

ij i

i

i V Y V jQ P 1

.

*

1

11

2δ∠-U j 2

2

15.0δ∠-jq

=(0.75-j2.5)·11δ∠U +(0.8-j4)·21δ∠+(1.55-j6.5)·01∠°

3.6牛顿—拉夫逊算法

3.6.1牛顿拉夫逊算法原理:

牛顿法 (Newton Method ):解非线性方程 f(x)=0 的牛顿(Newton) 法,就是将非线性方程线性化的一种方法。它是解代数方程和超越方程的有效方法之一。

设有单变量非线性方程()0=x f ,给出解的近似值()0x ,它与真解的误差为

()0x ?,则()()0

0x

x x ?+=将满足()0=x f ,即 ()()()

0=?+x x f 将上式左边的函数在()0x 附近展成泰勒级数,如果差值()0x ?很小,()0x ?二次及以上阶次的各项均可略去得:

()()()()()()()

()

00`000=?+=?+x x f x f x x f 这是对于变量的修正量()0x ?的线性方程式,成为修正方程,解此方程可得修正量

用所求得的()0x ?去修正近似解,便得

修正后的近似解()1x 同真解仍然有误差。为了进一步逼近真解,可以反复进行迭代计算,迭代计算通式是

迭代过程的收敛判据为()()()2

1εε

k x x f 或 式中,1∑和2∑为预先给定的小正数。

牛顿-拉夫逊法实质上就是切线法,是一种逐步线性化的方法,此法不仅用于求单变量方程,也适用于多变量非线性代数方程的有效方法。

0133∠-q p ()

()

()()

()

0`00x

f x f x

-=?()()()()()()()()0

`0

0001x

f x f x x x x -=?+=()

()

()

()()

()

k k k x

f x f x x

`1k -=+

牛顿法至少是二阶收敛的,即牛顿法在单根附近至少是二阶收敛的,在重根附近是线性收敛的。

牛顿法收敛很快,而且可求复根,缺点是对重根收敛较慢,要求函数的一阶导数存在。

3.6.2修正方程

计算1、2节点的不平衡量i i i P V Q ???和、

()()0V V V 2

2

2

2S 022=-=? 节点3是平衡节点,其电压i i jf e +=i V 是给定的,故不参加迭代。

根据给定的容许误差510-=ε,按收敛判据()()()

{}

ε

k i k i V Q P 2,,max 进行校验,以上节点1、2的不平衡量都未满足收敛条件,于是继续以下计算。

修正方程式为 V

J W ?-=? (n=3) T 22211]V P Q P [W ????=?

[]T

f e f e 2

211V ????=? ??????????

??????

???

???????????????????????????????????????????????????=2

222

221

221

2222221212212111112121111

1f V e V f V e V f P e P f P e P f Q e Q f Q e Q f P e P f P e

P J 以上雅可比矩阵J 中的各元素值是通过求偏导数获得的,对PQ 节点来说,

is

is

Q P 和是给定的,因而可以写出

()()()()()()()()()

()()202G G G 213

1211313101010101010110

1101-=--=++--=?

?

????++--=-=?∑∑==j j j j j j j j j j s s e B f G f f B e G e P P P P ()()

()()()()()()()

()

()101B B B 1Q Q Q Q 13

12113131010101010101101101-=--=++--=?

?

????+---=-=?∑∑==j j j j j j j j j j s s e B f G e f B e G f

()()0()()0i i j i j i i j j i j j i s j j j j i j i

i j i j i j j j i j j i i s i j j

j i j i p f f f e G e G e P B B Q Qf f f G e e G e B B ∈∈∈∈??=---+=??

?=--++=??

∑∑∑∑ 对PV 节点来说,给定量是is is

V P 和,因此可以列出 2222

()()0()0i i s i j i j i i j j i j j j i j ji ji i i s i i f f f e G e G e P P B B f V Ve ∈∈

??=---+=????=-+=?

∑∑ 当j i ≠时, 雅可比矩阵中非对角元素为

22

()0

i i

ij i ij i j j i i ij i ij i j j

j j P Q G e B f e f P Q B e G f f e U U e f ?????=-=-+??????

??????

==-????????????==????

当j i =时,雅可比矩阵中对角元素为:

1

111

2

2()()()()22n

i i j j i j j i i i i i i j i n i

i j j i j j i i i i i i j j n i

i j j i j j i i i i i i j i n

i

i j j i j j i i i i i i j j i i

j

i

i i P G e B f G e B f e P G f B e G f B e f Q G f B e G f B e e Q G e B f G e B f f U e e U f f ====???

=----???

???=-+-+???

????=+-+???

????

=-?-++??????

=-???

??=-??

∑∑∑∑???

代入数值后的修正方程为

?

???????????--=??????

???????

????????????

???--------05.012020073.135.05.0325.15.535.05.525.122

11f e f e 求解修正方程得

???????????

?---=????????????????1015.003611.02547.02211f e f e 计算节点电压的第一次近似值

3.6.3收敛条件

()()()()()()()()()

()()()1015

.01015.001

013611

.03611.007453.02547.0

1020212020212010111010111-=-=?+==-=?+=-=-=?+==-=?+=f f f e e e f f f e e e 一轮迭代结束,根据收敛条件收敛判据()()(){}

ε

k i k i V Q P 2,,max ,若等式成立,结果收敛,迭代结束,计算平衡节点的功率和线路潮流计算,否则继续计算雅可比矩阵,解修正方程,直到满足收敛判据。

3.6.4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程序框图

具体框图如图2所示:

开始

形成节点导纳矩阵 输入原始数据

设节点电压(0)(0)i

i

e f ,i=1,2…,n,i ≠s 置迭代次数0k =

置节点号i=1 按式(3-3),(3-4)计算雅克比矩阵元素 按式(3-2)计算PQ 节点的()

k i

P ?,()k i

Q ?,PV 节点的()

k i

P ?,()2k i U ?

求解修正方程式,得()k i

e ?,()

k i

f ? 雅克比矩阵是否已全部形成?

计算平衡节点及PV 节点功率 求()max ||k e ?,()

max

||k f ? 迭代次数 k=k+1

i=i+1 ()()

max max

||,||k k e f ε??≤? 潮流计算完成

计算各节点电压的新值:

(1)()()k k k i e e e +=+?

(1)()()k k k i f f f +=+?

图2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程序框图

4.结果分析

给定节点电压初值()()()()()()

0,0.103

020*******======f f f e e e ,经过四次笔算迭代过程后,得到节点电压和不平衡功率的变化情况分别于表1和表2所示(取

5

10

-=ε): 迭代计数k

节点电压

111jf e V +=?

222jf e V +=?

333jf e V +=?

1 0.7453-j0.3611 1-j0.1015 1

2 0.4131-j0.3510 0.9901-j0.1479 1

3 1.2973-j0.3797 1.0083-j0.0185 1 4

0.8217-j0.3644

0.9986-j0.0880

1

表3.1 迭代过程中节点电压变化情况

迭代计数k

节点不平衡量

1P ?

1Q ?

2P ?

22V ?

0 -2 -1 0.5 0 1 -0.1482 -0.9769 -0.0726 -0.0103 2 -0.0902 -0.6071 -0.0480 -0.0022 3 -0.6272 -4.3251 -0.3610 -0.0171 4

-0.1816

-1.2510

-0.1042

-0.0049

表3.2迭代过程中节点不平衡量变化情况

结果值与我的小组同学基本一样,也在我的预期之内。考虑到只用一种算法来算不全面,我又尝试了matlab 编程和C 语言编程来计算待求量,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果。由此确定牛顿法具有很好的二次收敛性,是求解多元非线性方程的正确算法。

5.小结

这次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让我对平时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具体的了解,明白了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不停的翻书上网查资料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大量的潮流计算以及电力系统的知识,全面透彻的了解了相关知识。同时在安装使用matlab和VC的过程中熟练掌握了相关的用法,为将来操作此类软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课设结束的时候,我最大的感慨是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以致课设刚开始时花费了大量时间补充基础知识。计算机的操作还需提升,英语也要加强。从这些事我下决心以后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不能虚度光阴。

我坚信这次的课设为我的毕业论文和未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使我能更从容的面对以后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挑战。同学与老师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来自同学的协助与老师的指导,使我克服了困难,冲破了阻碍,如期完成了任务,在此特别感谢他们。我会从此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何仰赞温増银《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 吴国炎《电力系统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

3.华智明岳湖山《电力系统稳态计算》。重庆大学出版社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课程设计题目: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课程设计答辩或质疑记录:

成绩评定依据:

设计原

理(20分)计算步骤与网

络图

(30分)

结果及分

(20分)

说明书内容和

规范程度

(10分)

答辩

(10分)

考勤

(10分)

总分

(100分)

最终评定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题目:汇编计算器 班级: 1301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概要设计 (3) 2.1 系统总体分析 (3) 2.2 主模块框图及说明 (3) 3、详细设计 (4) 3.1 主模块及子模块概述 (4) 3.2各模块详运算 (4) 4、程序调试 (7) 4.1 运行界面分析 (7) 算法分析 (7) 4.2 调试过程与分析 (9) 5、心得体会 (11) 5.1 设计体会 (11) 5.2 系统改进 (11) 附录: (11)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一次程序设计方法及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实际程序的开发及调试,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关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达到能独立阅读、设计编写和调试具有一定规模的汇编程序的水平。 2、概要设计 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能实现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功能的整数计算器程序。程序能实现键盘十进制运算表达式的输入和显示(例如输入:“1+2*(3-4)”),按“=”后输出十进制表示的运算结果。 2.1 系统总体分析 在8086的操作环境下,该计算器分成输入,数据存储,运算功能,输出几个大模块,实现了使用者使用该计算器时输入一个算式,能让系统进行计算。此计算器的实现功能是基本的数学的四则运算,结果范围在0~65535。 2.2 主模块框图及说明 此流程图简要的表现出了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一些功能的大概算法,同时也是我编写的一个总体的框架。 程序流程图说明: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出程序运行时,首先输出提示语气,当用户输入后,程序根据所输入内容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的结果来决定调用哪个功能模块,首要先要要判断的是否为0-9,“+”“-”“*”“/”这些字符,若不是就会报错,实则根据运算符号调用其功能模块完成运算。最后将运算的结果显示在主频幕上,返回主程序,使用户可以重新输入。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职称: 副教授 指导教师:李翠萍职称: 副教授 2014年 01月10日

1 潮流计算的目的与意义 潮流计算的目的:已知电网的接线方式与参数及运行条件,计算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各母线电压、个支路电流与功率及网损。对于正在运行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判断电网母线电压、支路电流和功率是否越限,如果有越限,就应采取措施,调整运行方式。对于正在规划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为选择电网供电方案和电气设备提供依据。潮流计算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整计算、电力系统故障计算和稳定计算等提供原始数据。 潮流计算的意义: (1)在电网规划阶段,通过潮流计算,合理规划电源容量及接入点,合理规划网架,选择无功补偿方案,满足规划水平的大、小方式下潮流交换控制、调峰、调相、调压的要求。 (2)在编制年运行方式时,在预计负荷增长及新设备投运基础上,选择典型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发现电网中薄弱环节,供调度员日常调度控制参考,并对规划、基建部门提出改进网架结构,加快基建进度的建议。 (3)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用于日运行方式的编制,指导发电厂开机方式,有功、无功调整方案及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线路、变压器热稳定要求及电压质量要求。 (4)预想事故、设备退出运行对静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及作出预想的运行方式调整方案。 2 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1.变压器的数学模型: 变压器忽略对地支路等值电路:

2.输电线的数学模型: π型等值电路: 3 数值方法与计算流程 利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求解,用MATLAB 软件编程,可以求解系统潮流分 布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对参数进行调整,通过调节变压器变比和发电厂的电压,求解出合理的潮流分布,最后用matpower 进行潮流分析,将两者进行比较。 牛顿—拉夫逊法 1、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一简单的说明。已知一个变量X 函数为: 0)(=X f 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 0(X 出发,根据: ,......)2,1() ()() ()() () 1(='-=+n X f X f X X n n n n 反复进行计算,当) (n X 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 法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 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n 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 (n X 的误差为ε时,则: 0)()(=+εn X f 把)() (ε+n X f 在) (n X 附近对ε用泰勒级数展开 0......)(! 2)()()()(2 )() () (=+''+ '+=+n n n n X f X f X f X f εεε 上式省略去2ε以后部分 0)()()()(≈'+n n X f X f ε

潮流上机课程设计-华电

课程设计报告 (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电力系统潮流上机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成绩: 日期: 2011年12月19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二、设计正文(详细容见附录) 1.手算 2.计算机计算 3.思考题 三、课程设计总结或结论 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一种基本计算,最初求解电力系统潮流时大多使用手算,但随着电力系统结构的日趋复杂,计算量也越来越大。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由于节点数量巨大,所形成的修正方程已经无法通过手算方式解决,尤其是需要迭代次数较多时,手算所需要的时间太长,计算机潮流计算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计算机潮流计算可以迅速解决复杂网络的潮流计算问题,这是由于无论系统的复杂程度如何,其节点与支路的类型是固定的,所以只需要输入节点与支路的数据,就可以解决任何一个复杂网络的潮流计算问题。即只需要一次编程,就可以基本上解决所有复杂网络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牛顿—拉弗逊发计算潮流时,对于初值要选择比较接近它们的精确解,否则迭代过程可能不收敛。 潮流计算C语言程序编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C语言无法实现复数运算,需要将得到的值的实部与虚部分开储存并计算。这个过程复杂并且容易出错,编写程序是需要注意。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C语言数组的编号是从零开始的,在程序编写过程中应注意下标的对应。 通过这一次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编程,我不仅对C语言的编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电力系统分析》这门课程进行了查漏补缺和巩固,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受益匪浅。 四、参考文献 1.《电力系统计算: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交通大学等合编。:水利电力; 2.《现代电力系统分析》,王锡凡主编,科学; 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珩,中国电力,2007年,第三版;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学号: 学院: 班级: 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设题目及要求 一 .题目原始资料 1、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50MW 和2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3、变电所资料: (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 10KV 35KV 10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 60MW 40MW 4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 变电所1 变电所母线 电厂一 电厂二

(四) 变电所1和变电所3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 耗414KW ,短路电压(%)=16.7;变电所2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 量为63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 4、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容: 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 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 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 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 求,进行电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围在9.5-10.5 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围在35-36之间) 5. 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分析潮流的分布。(几条支路断几次) 6. 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 行结果的比较。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 1. 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 2.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 3.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 4.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 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参数变化。 5. 打印利用DDRTS 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

PSA_SP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用Matlab计算潮流计算

用Matlab计算潮流计算-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电088班_______ 学号:0812002221 学生姓名:刘东昇________ 指导教师:张新松________ 设计周数:两周_________ 日期:2010年12月25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目的: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要求:基本要求: 1.编写潮流计算程序; 2.在计算机上调试通过; 3.运行程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 4.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二、设计步骤: 1.根据给定的参数或工程具体要求(如图),收集和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软件(软件自选:本设计选择Matlab进行设计)。 Alt ;' T = r、二戶土旳「亠 2.在给定的电力网络上画出等值电路图 3.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原理 1.牛顿-拉夫逊原理

牛顿迭代法是取X0之后,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比x0更接近的方程的跟,一步一步迭代,从而找到更接近方程根的近似跟。牛顿迭代法是求方程根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最大优点是在方程f(x) = 0的单根附近具有平方收敛,而且该法还可以用来求方程的重根、复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一般来说,各个母线所供负荷的功率是已知的,各个节点电压是未知的(平衡节点外)可以根据网络结构形成节点导纳矩阵,然后由节点导纳矩阵列写功率方程,由于功率方程里功率是已知的,电压的幅值和相角是未知的,这样潮流计算的问题就转化为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了。为了便于用迭代法解方程组,需要将上述功率方程改写成功率平衡方程,并对功率平衡方程求偏导,得出对应的雅可比矩阵,给未知节点赋电压初值,一般为额定电压,将初值带入功率平衡方程,得到功率不平衡量,这样由功率不平衡量、雅可比矩阵、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未知的)构成了误差方程,解误差方程,得到节点电压不平衡量,节点电压加上节点电压不平衡量构成新的节点电压初值,将新的初值带入原来的功率平衡方程,并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阵,然后计算新的电压不平衡量,这样不断迭代,不断修正,一般迭代三到五次就能收敛。 牛顿一拉夫逊迭代法的一般步骤: (1)形成各节点导纳矩阵丫。 (2)设个节点电压的初始值U和相角初始值e还有迭代次数初值为0。 (3)计算各个节点的功率不平衡量。

单片机计算器的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 1.1设计任务 (2) 1.2性能指标 (2) 二、设计方案 (2) 3 3 4 5 5 6 6 7 7 20 20 20 20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1、系统硬件电路图 (22) 附录2、硬件实物图 (23) 附录3、器件清单 (24)

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1设计任务 自制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复位电路,采用外部小键盘输入数据,能够实现加法、乘法及一个科学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上。 要求用Protel 画出系统的电路原理图(要求以最少组件,实现系统设计所要 显 位 监测模块采用二极管和扬声器(实验室用二极管代替)组成电路。 键盘电路采用4*4矩阵键盘电路。 显示模块采用4枚共阳极数码管和74ls273锁存芯片构成等器件构成。 整个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P0用于显示输出; P1用于键扫描输入; P2用于数码管位选控制; P3用于键盘扩展(部分运算符输入);

三.系统硬件设计 3.1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就是支持主芯片正常工作的最小电路部分,包括主控芯片、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 主控芯片选取STC89C52RC芯片,因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及稳定性,价格便宜应用方便。 扩展键:“log”,“ln”,“x^2”“小数点”,“开方” 共计25个按键,采用4*4矩阵键盘,键盘的行和列之间都有公共端相连,四行和四列的8个公共端分别接P1.0~P1.7,这样扫描P1口就可以完成对矩阵键盘的扫描,通过对16个按键进行编码,从而得到键盘的口地址,对比P1口德扫描结果和各按键的地址,我们就可以得到是哪个键按下,从而完成键盘的功能。 以下为键盘接口电路的硬件电路图

基于matlab--psat软件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东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改革试用任务书: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名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设计性质:理论计算,计算机仿真与验证 计划学时:两周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 3.编制程序或利用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软件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二、原始资料 1、系统图:IEEE14节点。 2、原始资料:见IEEE14节点标准数据库 三、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1.采用PSAT仿真工具中的潮流计算软件计算系统潮流; 1)熟悉PSAT仿真工具的功能; 2)掌握IEEE标准数据格式内容; 3)将IEEE标准数据转化为PSAT计算数据; 2.分别采用NR法和PQ分解法计算潮流,观察NR法计算潮流中雅可比矩阵的变化情况, 分析两种方法计算潮流的优缺点; 3.分析系统潮流情况,包括电压幅值、相角,线路过载情况以及全网有功损耗情况。

4.选择以下内容之一进行分析: 1)找出系统中有功损耗最大的一条线路,给出减小该线路损耗的措施,比较各种措施 的特点,并仿真验证; 2)找出系统中电压最低的节点,给出调压措施,比较各种措施的特点,并仿真验证; 3)找出系统中流过有功功率最大的一条线路,给出减小该线路有功功率的措施,比较 各种措施的特点,并仿真验证; 5.任选以下内容之一作为深入研究:(不做要求) 1)找出系统中有功功率损耗最大的一条线路,改变发电机有功出力,分析对该线路有 功功率损耗灵敏度最大的发电机有功功率,并进行有效调整,减小该线路的损耗; 2)找出系统中有功功率损耗最大的一条线路,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分析对该线路有功 功率损耗灵敏度最大的负荷无功功率,并进行有效调整,减小该线路的损耗; 3)找出系统中电压最低的节点,分析对该节点电压幅值灵敏度最大的发电机端电压, 并有效调整发电机端电压,提高该节点电压水平; 四、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 1.绘制系统潮流图,潮流图应包括: 1)系统网络参数 2)节点电压幅值及相角 3)线路和变压器的首末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2.撰写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1)本次设计的目的和设计的任务; 2)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方法原理,分析NR法和PQ分解法计算潮流的特点; 3)对潮流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该潮流断面的运行方式安全性和经济性; 4)找出系统中运行的薄弱环节,如电压较低点或负载较大线路,给出调整措施; 5)分析各种调整措施的特点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6)结论部分以及设计心得; 五、考核形式 1.纪律考核:学生组织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等; 2.书面考核:设计成品的完成质量、撰写水平等; 3.答辩考核:参照设计成品,对计算机方法进行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相关问题等进行答辩; 4.采用五级评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scad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太原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基于PSCAD/EMTDC的配电网稳态潮流分析与仿真 摘要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网络中的损耗也将发生变化。要严格保证所有的用户在任何时刻都有额定的电压是不可能的,因此系统运行中个节点出现电压的偏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进行潮流调节。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及在线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基本完善,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运行及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EMTDC/PSCAD仿真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可以较为简单地模拟复杂电力系统, 包括直流输电系统和其相关的控制系统。可利用该仿真软件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仿真,本文以电力系统分析为基础以电力系统配电网电路为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从而进一步熟悉配电网潮流计算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潮流计算, EMTDC/PSCAD仿真, 电力系统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the steady state power flow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PSCAD/EMTDC Abstract 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with the change of the mode of operation and system load changes, loss in the network will also change. To ensure strict voltage are rated all users at any time is impossible, so the system is running in a node voltage offset is inevitabl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for power flow regulatio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realization of 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economy of power supply of the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work segment, so the load flow calculation in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system and online application, the computer network has been basically perfect, provide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power system load flow calculation.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is an essential tool. EMTDC/PSCAD simulation for power system simulation is an efficient analysis software, can be a relatively simple simulation of complex power system, including the DC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its related control system. For simul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 by using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wer system based on the circuit of power system distribution network as an example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basic knowledge, thus further familiar with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flow calculation. Keywords: power flow calculation, EMTDC/PSCAD simulation, power system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修订稿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 C++课程设计 题目科学计算器 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103 指导教师李军 姓名刘明 学号 2012年6月27日

摘要 计算器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硬件方面,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庞大的只能在实验室里供研究使用的计算机到如今能适应不同环境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到每秒几百亿次;处理器从焊有上百万个电子管的大的惊人的电子板到只有指甲大小的集成电路;现在计算机在硬件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每三个月更新换代一次的惊人速度。软件方面,也已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发展到现如今的第四代语言——非结构化、面向对象、可视化的语言。 在这个计算器里面,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四则运算以及更高功能的科学计算,它的外观简洁美观,使人们能快捷简单的操作。能准确的得到计算结果,大大减少了数字计算所需要的时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此系统在Windows 7环境下,使用VC++ 进行编写。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和单目运算功能,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对数,开方,阶乘,倒数,进制转换等运算。可对其输入任意操作数,包括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并且包含清除,退格功能等。我们所做的计算器其功能较Windows 7下的计算器还是很不够多,没有其菜单的实现功能项,没有其小巧的标准计算器。 关键词:计算器;运算;VC++等

东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 (1) 1.1 课程设计要求 (1) 1.2 课程设计题目 (1) 1.3 课程设计基本容 (2) 二、问题分析 (3) 2.1 节点设置及分类 (3) 2.2 参数求取 (3) 2.3 计算方法 (4) 三、问题求解 (7) 3.1 等值电路的计算 (7) 3.2画出系统等值电路图: (7) 3.3 潮流计算 (8) 四、误差分析 (29) 五、心得体会及总结 (38) 附录: (39) 参考文献 (39) 程序 (39)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 1.1 课程设计要求 1、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 2、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 3、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 4、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 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参数变化。 5、打印利用DDRTS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 1.2 课程设计题目 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变电所1 变电所2 母线电厂一电厂二

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50MW 和20MW ;发电厂 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变电所资料: (一)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 10KV 35KV 10KV (二)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60MW 40MW 70MW 50MW (三)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 (四)变电所1和变电所3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 ,短路 电压(%)=16.7;变电所2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63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 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1.3 课程设计基本容 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 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 2%的比例上升; 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 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围在9.5-10.5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围在35-36之间) 5. 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分析潮流的分布。(几条支路断几次) 6. 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比 较。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潮流计算论文_本科论文

目录 1.摘要 (3) 2.题目原始资料 (4) 3.题目分析 (6) 4.题目求解 (7) 1)根据题意要求画出等值电路 (7) 2)读程序画出拉夫逊法的流程图 (8) 3)变电所负荷为题目所给数据进行求解 (8) 4)编写程序并运行 (10) 5)具体调压调损耗过程 (10) 1.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10) 2.改变发电机机端电压调压 (12) 3.负荷按照一定比例变化的潮流计算分析 (15) 4.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的潮流计算 (19) 5.仿真并比较 (28) 6.设计心得 (30) 7.参考文献 (31)

摘要 本文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潮流计算,对给定题目进行分析计算,再应用DDRTS软件,构建系统图进行仿真,最终得到合理的系统潮流。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各元件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计算,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计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画出系统的等效电路图,在计算出各元件参数的基础上,应用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以及MATLAB软件进行计算对给定系统图进行了四种不同负荷下的潮流计算,经过调节均得到符合电压限制及功率限制的潮流分布。 其次,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上述计算过程经过四到五次迭代后均能收敛。根据运算结果,分析各支路损耗和系统总损耗。 最后,应用DDRTS软件,构建系统图,对给定负荷重新进行分析,潮流计算后的结果也能满足相应的参数要求。 关键词:牛顿-拉夫逊法 MATLAB DDRTS 潮流计算

潮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华电

华址电力*孑 《电力系统潮流上机》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成绩: 日期:年月日

q 「十?-课程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机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潮流计算的相关知识 、设计正文(详细内容见附录) 1.手算:要求应用牛顿-拉夫逊法或P-Q分解法手算求解,要求精度为0.001MW 节点1为平衡节点,电压U, 1.0 0,节点2为PQ节点,负荷功率S20.8 j0.6,节点3 是PV 节点,P3 04U3 1.1,两条支路分别为Z13 0.01 j0.04,Z12 0.05 j0.2,对地支路y30j 0.33。

? 十?-课程课程设计报告 2?计算机计算:编写潮流计算程序,要求如下: 2.1据给定的潮流计算任务书整理潮流计算的基础数据:节点的分类,线路模型,等值变压器 模型,电压等级的 归算,标幺值的计算; 2.2基础数据的计算机存储:节点数据,支路数据(包括变压器) ; 2.3用牛顿-拉夫逊法计算; 2.4根据所选潮流计算方法画流程图,划分出功能模块,有数据输入模块,导纳阵形成模块, 解线性方程组模 块,计算不平衡功率模块,形成雅可比矩阵模块,解修正方程模块,计算 线路潮流,网损,PV 节点无功功率和平衡节点功率,数据输出模块; 2.5据上述模块编制程序并上机调试程序,得出潮流计算结果; 2.6源程序及其程序中的符号说明集、程序流图 简单系统如下图所示,支路数据如下: 乙2 0.1 j0.41,乙3 j0.3, z 14 0.12 j0.5, z 24 0.08 j0.40 y io,2 y 20,1 j 0.01528, y 10,4 y 40,1 j 0.0192, y 20,4 y 40,2 j 0.01413 k 1.1 节点数据如下: S 1 0.30 j0.18,S 2 0.55 j0.13, S 3 0.5,U 3 1.10,U 4 1.05 0o Z 13 Z 13 y 40,1 y 20,4 1) 节点导纳阵 #in elude #in elude #in elude #i nclude "LF.h" y 10,4 Z 14 k(k 丄 y 20,1 Z 12 Z 13 S 4 Z 24 S 2 y 40,2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题目原始资料 1、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 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40MW 和2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3、变电所资料: (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10kV 35kV 35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 (4)50MW 50MW 60MW 70MW (三)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 (四)变电所3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 , 变电所1 变电所2 母线 电厂一 电厂二

短路电压(%)=16.7;变电所1和变电所2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63M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 4、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 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 以2%的比例上升; 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 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范围在9.5-10.5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范围在35-36之间) 5. 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分析潮流的分布。 6. 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 比较。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 1. 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 2.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 3.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 4.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列表表示调 节控制的参数变化。 5. 打印利用DDRTS 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

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高级语言程序(JAVA)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名称:商学系专业班级:营销*** 学生姓名:墨璇 墨兰学号: ********** ********** 指导教师:王芬教师职称:讲师 2014年06月26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程序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设计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课程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开发工具与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开发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开发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程序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实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设计感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附录(程序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终极版)

目录 摘要................................................. - 1 - 1.设计意义与要求..................................... - 2 - 1.1设计意义 ...................................... - 2 - 1.2设计要求(具体题目)........................... - 2 - 2.题目解析........................................... - 3 - 2.1设计思路 ...................................... - 3 - 2.2详细设计 ...................................... - 4 - 2.2.1节点类型.................................. - 4 - 2.2.2待求量 ................................... - 4 - 2.2.3导纳矩阵.................................. - 4 - 2.2.4潮流方程.................................. - 5 - 2.2.5牛顿—拉夫逊算法.......................... - 6 - 2.2.5.1牛顿算法数学原理:................... - 6 - 2.2.5.2修正方程............................. - 7 - 2.2.5.3收敛条件............................. - 9 - 3.结果分析.......................................... - 10 - 4.小结.............................................. - 11 - 参考文献............................................ - 12 -

MATLAB下的潮流计算实现-稀疏技术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MATLAB下的潮流计算实现-稀疏技术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摘要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计算,它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及系统接线情况确定整个电力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系统的功率损耗等等。在电力系统规划的设计和现有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中,都需要利用潮流计算来定量地分析比较供电方案或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因此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的一种很重要和很基础的计算。由于电力系统结构及参数的一些特点,并且随着电力系统不断扩大,潮流问题的方程式阶数越来越高,对这样的方程式并不是任何数学方法都能保证给出正确答案的。这种情况成为促使电力系统计算人员不断寻求新的更可靠方法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于研究潮流计算的牛顿—拉夫逊法的基本原理,在Matlab环境中实现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程序流程以及编制相应程序,并在程序中融合了节点优化编号和稀疏技术,以提高计算效率。最后用IEEE-3O节点标准测试系统验证所编程序。 关键词:潮流计算Newtom-Raphson法节点优化稀疏技术Matlab ABSTRACT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s fundanmental of analysis. Network reconfiguration,fault management,state estimator etc also need the data of electrial system power flow.There i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power flow calculation in allusion to trait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Newtom-Raphson algorithm, which is developed for calculation of power flow calculation ,where zero sequence network is open.With this algorithm,the three-phase load is resolved into positive/negative sequence power and coupling power,thus,decoupling three phase power flow into sequencet component power flow.The power flow can be obtained by just finding the positive sequence power flow and then finding the negative sequent component from the coupl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a86772906.html,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the jacobian matrix with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of much lower order,thus substantially reducing the computation burden.The proposed algorithm,together with a reference algorithm,has been simulated on an actual IEEE-30 system using statistic load date.And then it wi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