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17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课后知能检测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第六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17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课后知能检测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第六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17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课后知能检测北师大版

第六章古今中外著名的科学家

第二节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一、选择题

1.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毕业于( )

A.剑桥大学B.牛津大学

C.耶鲁大学D.麻省理工学院

【解析】詹天佑赴美时考进著名的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其他选项的三所大学与他没关系。

【答案】 C

2.詹天佑献身中国铁路事业开始于( )

A.在耶鲁大学学习时

B.回国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时

C.从福州船政学堂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时

D.修建京张铁路时

【解析】詹天佑从福州船政学堂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后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答案】 C

3.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詹天佑等爱国知识分子的特点( )

A.不畏艰辛的好学精神

B.严谨踏实的学术作风

C.强烈的反帝情绪

D.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解析】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身上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工作中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A、B两项说法不全面,C项不仅仅是知识分子的特点。

【答案】 D

4.以下图片都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其中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是( )

A B C D

【解析】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为减缓坡度设计“之”字形路线修建京张铁路,故选A项。

【答案】 A

5.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林则徐、詹天佑,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

A.取得社会力量的帮助

B.为人生的理想执着地追求

C.认识自己的长处

D.与外来侵略作坚决斗争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关键词“共同特点”可以判断,只有B项才准确揭示了他们的共同特点。

【答案】 B

6.以下名句,哪一句更适合评述詹天佑(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勿屈己而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在对历史人物熟悉的基础上就可以知道是詹天佑,他为了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 A

7.通过詹天佑接任京张铁路总办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的精神,不包括( ) A.维护国家利益B.敢于挑战困难

C.痛恨清政府D.具有创新意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修建京张铁路所面临的艰苦条件及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我们可以判断,这体现了他不畏艰险、敢于创新以及热爱祖国的精神。

【答案】 C

8.詹天佑说:“现在全中国都要求修筑铁路,而我们的主张是中国之事应办自中国人。”这说明( )

A.詹天佑盲目排外

B.詹天佑捍卫国家铁路权益

C.中国铁路技术先进

D.中国铁路工程师素质高

【解析】由“中国之事应办自中国人”分析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8年,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工程师邝景阳因人事纠纷准备辞职,而邝一离任,此职必将由日本人担任。詹天佑得知后致信邝景阳,进行规劝:我闻知后感到非常遗憾,我料想他们是决心将你挤走,但是,为了铁路事业,望你坚持下去,只要你一离开,此路恐将落入日本人手中。

材料二

后人为了纪念詹天佑,在青

龙桥车站旁竖立了他的铜像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2)后人为什么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

【解析】本题有两个材料,它们所体现的主题是一样的,那就是詹天佑一生为国为民,捍卫祖国筑路权,鞠躬尽瘁,值得后人尊敬和深刻怀念。第(1)问从詹天佑对邝景阳的规劝中可以看出詹天佑维护中国筑路权的急切心情。第(2)问人们之所以在青龙桥车站旁为詹天佑竖立铜像,一方面是为了纪念詹天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詹天佑设计青龙桥铁路路线的伟大贡献。

【答案】(1)詹天佑在得知邝景阳辞职的消息后,心情急切地对他进行规劝,因为他意识到,一旦邝景阳辞职,就意味着粤汉铁路的主权将落入日本人手中,他从民族利益出发,为维护中国筑路权,奉献着自己的赤诚忠心,反映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人们之所以在青龙桥附近为詹天佑竖立铜像,这跟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的路线有关系。在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为了让火车能爬上陡坡,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之”字形线路,使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这种设计,体现出詹天佑过人的智慧和为国家不辞辛劳的精神,值得人民永远怀念。

10.观察下图: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中的科学家是谁?根据图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人。

(2)依据图二指出该科学家的主要科技成就和体现的精神。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弄清图片中两位科学家是谁,再联系教材相关内容,按题目要求分析归纳。

【答案】(1)詹天佑。杰出的铁路工程师,有“中国工程之父”的美誉。

(2)修建京张铁路,发展中国的铁路事业。科学报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2019-2020同步人教版历史选修四新突破讲义:第6单元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和答案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一、幼童留学生 1.背景 清政府内忧外患,为自强求富以维护清朝统治,开展洋务运动。 2 .目的 (1)直接目的:培养洋务人才。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开始 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 4.留学 (1)1872年,詹天佑赴美留学,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 (2)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并在第三年获得学士学位。 5.结果:1881年,留美学生分批撤回国。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16[学思之窗],思考:你认为这种教育目的会不会在幼童身上产生中学与西学的矛盾?幼童留学夭折的主要原因会不会与此有关? 【提示】中学和西学在教育目的上肯定会产生矛盾,这也是幼童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派幼童留学体现了中学对西学的被动吸纳;而最后幼童回国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学的排斥。 二、中国人自行建造第一条铁路 1.1888年,任津沽铁路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80天内完成任务。 2.1890年,成功修建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3.修建京张铁路 (1)背景 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 ②帝国主义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③被任命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他面临重重困难。 (2)过程 ①勘测三条路线,最后定为关沟线。 ②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设计“人”字形路线。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118 精神? 【提示】詹天佑的话表现了他工作细致、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反映了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1.为国勘路 主要有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六单元《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詹天佑的主要生平事迹及其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2.感受詹天佑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操,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辩证、唯物地解释和评判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发展中汲取积极的精神财富。 二、重难点 重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作出的贡献 难点:詹天佑个人业绩和国家命运的关系;詹天佑取得个人业绩的主客观条件。 三、学情 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必修知识有一定的积累,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有一定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界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成为列强殖民的工具→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的 重要性 (二)时代中的中国铁路困境 结合必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艰难的原因,理解詹天佑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取得个人业绩的。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从多个原因中提炼要素的能力。(三)时代中的詹天佑 1.詹天佑的个人业绩 要求学生从教材中找出“铁路之父”的史实依据,培养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和能力。 探究:个人业绩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本题设计意图是培养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同时也体现本课的核心精神——家国情怀对詹天佑取得业绩的影响。 2.时代际遇 从詹天佑的人生履历切入,探究时代环境的变化对铁路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理解个人取得的业绩离不开时代中的进步因素,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晚清是落后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变革中蕴含着历史的进步因素。 3.个人素养 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身优秀的素养。从詹天佑的人生履历中也可以看

出其优秀的个人因素。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要客观地看待个人取得成功的原因,养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探究:时代际遇和个人素养,你更倾向于哪一要素影响个人取得 业绩?以詹天佑为例说说理由。 该探究题设计的意图:①训练思维的开放性②对开放式问题答题方法指导。 (四)时代中的他们 ——1919年,怎样爱国 图片展示孙中山、顾维钧、陈独秀、荣氏家族、詹天佑人物图像,意图是要学生思考20世纪初这些人物各以什么样的方式在爱国、救国。培养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专长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总结 图文展示詹天佑奖的设立。 ●探究:詹天佑奖的设立意图 本题的设计意图是总结本课内容。詹天佑奖的设立既是缅怀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的贡献和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也是激励后人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1)及答案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一) 一、选择: 1、近代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重要铁路是() A、京张铁路 B、津浦铁路 C、京汉铁路 D、北宁铁路 2、清天为我国交通事业作出贡献的是() A、要衡芳徐寿 B、李善兰徐涛 C、詹天佑冯如 D、刘步蟾林永升 3、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这说明() 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 B、收回利权运动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 4、在京张铁路中,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了() A、“人”字形路轨 B、“井”字形路轨 C、“十”字形路轨 D“八”字形路轨 5、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戚继光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A、取得社会力量的帮助 B、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 C、认识自己的长处 D、避开自己的短处 6、中国近代四位文化各人中,曾出国留学的是() ①詹天佑 ②侯德榜 ③魏源 ④严复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名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国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自主的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材料三:京张铁路 材料四: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匹,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材料五:据袁昶估计,庚子(1900年)前后,仅顺天府(注:清朝时北京称京师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万余人以上。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主要问题?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国近代兴建铁路的特点及其后果是什么。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教学设计2: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案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课标解读] 基础目标是掌握詹天佑幼年留学、回国建造铁路、维护国家铁路主权等方面的主要活动。能力目标是理解他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感受他为振兴中华孜孜以求的精神。考查的重点多与其他科学家综合命题,集中在突出贡献和科学精神、爱国精神上。 【情境激趣诱思】 货币上折射的历史右图是一枚1914年交 通银行发行的纸币,面额50元,主图为京张铁 路实景,取材于该路开通之初拍摄的“青龙桥站 西上下火车同时开行由南望景”照片。京张铁路 于1909年建成,它是我国第一条自行设计施工 的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巧妙地设计了一条“之” 字形线路,成功地越过了八达岭之巅。纸币上的铁路正好处于“之”字形线路的分岔处(拐点在右侧画面外)。两段轨道近似平行,且路基高度相差如此悬殊,极为罕见。看上去两列火车都朝左侧行进,而实为上下行反方向运行(上边的火车下行,开往张家口方向;下边的火车上行,驶向北京方向)。这在单线铁路上堪称奇观。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为世人瞩目,同年,他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和英国皇家工商技艺学会会员。京张铁路的通车,极大地增长了中国人民自强奋进的志气,“实业建国”“筑路强国”的呼声日益高涨。1912年,孙中山先生提出10年建造20万公里铁路的宏伟设想,亲自视察京张铁路,并邀请詹天佑协助筹划全国铁路。1913年,詹天佑又赴日本考察铁路,为建路募集资金。上述纸币正是顺应时代潮流而面市的。 【诱思探究】上面的材料显示出京张铁路和詹天佑在当时国人心中怎样的地位? 【教材内容详解】 一.幼童留学生

高中历史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学设计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早年留学美国、主持修建第一条中国自建的干线铁路、努力维护中国路权、积极推动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等。认识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 詹天佑的重大事迹 三、教学难点 清末的历史背景与中国近代铁路事业举步维艰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PPT呈现)索福克勒斯图片 (教师讲述)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先从一个人物讲起,他叫索福克勒斯,被誉为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创作了古希腊历史上最伟大的悲剧《俄狄浦斯王》。那么《俄狄浦斯王》讲究讲了些什么呢? (PPT呈现)俄狄浦斯王故事 (教师讲述)底比斯国王得到神谕:你会有一子,此子长大,将杀父娶母。不久王后有孕,产下一男婴。为了避免厄运发生,国王命仆人把婴儿扔掉。仆人不忍,便将男婴送给科林斯国王,科林斯国王为其取名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成年,一次外出与人发生争执,因对方无理取闹,俄狄浦斯失手打死了对方,而这正是他的父亲底比斯国王。之后,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为妻。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符合当初神谕所说的杀父娶母。经过一番追查,俄狄浦斯正是凶手。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来惩罚自己的弥天大罪。 这个悲剧似乎跟其他悲剧不太一样,因为导致悲剧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再是某个邪恶的人物,似乎在俄狄浦斯出生之前,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这场悲剧必定发生,那么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对,是命运。 人一生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是无法解释的。这是文学家、戏剧家对命运做的消极地解释。也正因为如此,文学家、戏剧家们往往发出“人生如戏”的感慨!但我们历史学家从来不这么消极地看待人的命运。我们认为,人的命运很多时候深受他所处时代大的历史背景的影响。 (PPT呈现)詹天佑照片 (教师讲述)我们今天要讲的詹天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詹天佑的爱国故事我们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今天我们就不妨淡化故事性,从詹天佑所处的大的时代背景,所经历的大的历史事件,来分析解释詹天佑传奇的命运轨迹,当然,通过对詹天佑命运轨迹的分析,我们的第二个目标就是加深对那个时代很多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

17詹天佑生字:庸_模板

17詹天佑生字:庸_模板 (释义)①俗气:庸俗。②平常,不突出:庸才。③需要,用于否定:毋庸赘述。④岂,怎:庸可弃乎? (名句)庸人非下,侯王非高。 ——明·李贽《焚书·复郭友朋》 (凡夫俗子不一定愚蠢,侯门贵族不一定高明。) (谜语)无水津头,也要广用。 (儿歌) 做人不怕很平凡, 只怕平庸又懒散; 平凡之中见伟大, 踏踏实实作贡献。 (古诗) 风飒沉思眼忽开,尘埃污得是庸才。 那堪更见巢松鹤,飞入青云不下来。 ——唐·刘得仁《寄友人》 17詹天佑生字:庸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言文两则》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 )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3 )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 )”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学案1: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问题导学 一、詹天佑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1908年,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工程师邝景阳因人事纠纷准备辞职,而邝一离任,此职必将由日本人担任。詹天佑得知后致信邝景阳,进行规劝:我闻知后感到非常遗憾,我料想他们是决心将你挤走,但是,为了铁路事业,望你坚持下去,只要你一离开,此路恐将落入日本人手中。 材料二八达岭詹天佑铜像 (1)材料一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 (2)结合所学探究,后人为什么在八达岭为詹天佑竖立铜像? 二、对詹天佑的评价 活动与探究 材料一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终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詹天佑材料二中华工程师学会为该会第一任会长詹天佑在青龙桥车站建了一座铜像,永远纪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他还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1)结合材料探究,詹天佑对我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2)结合所学探究,詹天佑何以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1.詹天佑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1)詹天佑勘测并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成为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2)詹天佑参加保卫铁路路权的斗争,始终捍卫中国的铁路权益,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体现出他强烈的民族精神。 2.对詹天佑的评价 (1)在修建京张铁路过程中,詹天佑凭借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为祖国争得了尊严,他的精神所体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自强的意志,振奋了中国的民族精神。 (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当堂检测 1.詹天佑说:“现在全中国都要求修筑铁路,而我们的主张是中国之事应办自中国人。” 这说明() A.詹天佑盲目排外 B.詹天佑捍卫国家铁路权益 C.中国铁路技术先进 D.中国铁路工程师素质高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詹天佑是第一位中国铁路工程师。在他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拼搏,战胜千难万险,成功地建成了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这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一座最伟大的里程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工程师,他的铜像至今巍然矗立在青龙桥车站,人们经过这里,都会肃然起敬,无限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詹天佑从小痛恨帝国主义,立志为振兴中华而献身。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赴美留学,发愤刻苦学习,于1881年学成回国,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当时 我国修建的每一条铁路,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常年奔波在野外山岭,和工人们同吃同住,风餐露宿;他在洋工程师面前从不低头,创造了使帝国主义为之感叹地伟大成绩。如今,我国的铁路 四通八达,飞速发展,提速再提速,正在向着现代化加速前进,而我国铁路事业的创业者、开拓者就是詹天佑。他的爱国、拼搏和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我们要追随这位伟大的爱国工程师,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富裕的祖国而奋斗、献身。在这里,我给大家讲几个有关詹天佑的故事。 12岁赴美留学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于1861年4月26日(农历3月17日)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他的父亲詹洪原是一个茶商,因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而破产,只能靠种田维持一家生活。 詹天佑从小就从大人那里听到许多关于反抗英法侵略的故事,也看到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的种子。詹天佑七、八岁的时候,被送到私 塾里读书,但是,他对那些《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而喜欢摆弄一些机械。他经常用一些捡来的小螺丝钉、小齿轮、旧发条做玩具,还用泥巴捏轮船、起重机,许多小伙伴都成天追着他一块玩。在上学的路上,他经常站在工厂外面,观看里面的机器,运货车,琢磨来,琢磨去,常常忘记了上学。有一天,他看着家中墙上的挂钟出了神。那挂钟为什么会嘀嗒嘀嗒走个不停呀?为什么会打点呀?想着想着,他就动手把挂钟拆开,想看个究竟。可是,再想按原样装起来的时候,怎么摆弄也装不好了,急得他满头大汗。父亲看见,虽然有些生气,还是领着他到县里的钟表店,让他仔细看工匠怎么拆装钟表。 1871年底,詹天佑11岁了,已经在私塾读了4年多了。父亲正在琢磨在他念完私塾以后,让他去做工挣钱。这时,同乡谭伯村匆匆从香港来到南海,说那里正在选拔幼童出洋留学。谭伯村也是一位商人,从小看到詹天佑聪明好学,非常喜欢他,也经常用钱财接济他们家。谭伯村极力劝詹兴洪夫妇送孩子去参加留美考试,认为这关系孩子的前途。詹兴洪却担心儿子年小,出这样的远门很不放心,而且,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大好。谭伯村表示,经济上愿意资助,而且把自己的四女儿许配给天佑。这样才决定送詹天佑去香港参加留学考试。 1872年,詹天佑顺利通过了考试,父亲也在清政府的出洋“甘结”上签了字。所谓“甘结”就是一种合同,可以说跟卖身契差不多。比如,“甘结”中规定,必须听从清政府差遣,如有疾病甚至生死之险,概不负责等。12岁的詹天佑经过半年的出国培训,于1872年7月登上了赴美的洋轮,开始了留学生活。一开始,他进了美国的一个“诺索布寄宿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詹天佑第1课时_语文S版

1詹(zh a n)天佑 2[①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句导读:这句话简要地讲述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伟大意义。]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述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并简述其杰出事迹。3 ,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②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当时,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也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 2①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总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詹天佑是怎样一位杰岀的爱国工程师? 3 ②突岀了这条铁路的地理位置和重要作用,也为下文描写一些帝国主义者为了达到他们“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对我国 进行掠夺的目的,“你争我夺”地争夺修路权埋下伏笔。

(xi e ),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4 5们。[③从“阻挠” “要挟”这两个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什么?]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段导读:第2自然段讲述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 5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 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④这句话表现出当时人们怎样的心情?]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6 7 8[⑤外国报纸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y o n g )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由于工程十分艰巨,詹天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挟,之后,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k a n)测线路。8[⑥“毅然”和“马上”表明什么?]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 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⑦这句话能够反映出詹天佑什么样的品格?]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9扛着标杆,背着经纬(w e i)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 ③体会到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的强盗野心和蛮横狡诈的侵略本性。 ④写出全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兴奋心情,以及对詹天佑的殷切希望,显示了中国 人民不怕外来压力,有志 气、有能力修好京张铁路的爱国热情。 6 ⑤重点句解析:“还没有出世”本指人还没有出生,这么说表明有些外国人不相信中国人有能力修筑这条铁路。“轻蔑”一词形象地描绘岀这家报纸看不起中国人的帝国主义嘴脸。 7⑥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文的小结,又是下文的总起。“毅然”表明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马 上”表现了詹天佑的雷厉风行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8 ⑦重点句解析:反映了詹天佑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和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体现了他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 9 ?经纬仪:测量角度用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在天文、地形和工程测量上。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7詹天佑_语文S版

17詹天佑同步练习 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 五、读一读 下面的排比句,说说你的体会。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 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 要经过勘测,进 行周密计算。 六、詹天佑课内选段阅读训练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 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 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 之口。”他亲自带着学 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 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 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 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 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 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 1、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一、辨字组词。 挟( ) 挠( ) 施( 狭( ) 绕( ) 拖( 陕( ) 饶( ) 驰(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要挟一( )阻挠一( ) 三、选词填空。 ) 桨( )垠( ) ) 浆( )银( ) ) 奖( ) 艰( ) 藐视一( ) 竣工一( ) 精密 周密 ( )的仪器( )的计划 四、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大概’,‘差不多’ ( )的观察 ( )的勘测 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的精神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学案: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预习导引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 2.认识詹天佑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1.重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2.难点:晚清铁路事业受阻的原因;詹天佑的个人 业绩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一、幼童留学生 1.背景:清政府内忧外患,为培养洋务人才,维护清朝统治,开展洋务运动。 2.过程 (1)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 (2)1872年,成为中国首批赴美留学幼童成员。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1881年学成归国,毅然投入并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 3.结果:中途夭折。 4.夭折原因:中西方社会性质不同、培养人才的目的不同。 [深化理解』詹天佑从小立志报国,赴美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他要以所学知识为国奉献和建功立业。詹天佑一直以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为己任,有着深切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二、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1.崭露头角 (1)船政历练:回国后被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驾驶,后任水师学堂英文教习。 (2)1888年,被中国铁路公司聘为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 (3)关东铁路:1890年,清政府上马关东铁路。年轻的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2.京张铁路 (1)提出: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办兼总工程师。 (2)修建: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线,采用直井施工方法,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 (3)地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大长了国人志气。

人教版历史选修4《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word教案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知识点整理 一、幼年出洋,学成回国 1.1871年,清朝为推进____事业,宣布招收幼童赴美留学,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由此开始。1872年,詹天佑作为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答案:洋务 2.詹天佑先后考入美国康尼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和丘屋高级中学。1878年,考入____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最后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答案:耶鲁 3.1881年回国后,詹天佑先被分配到____学习海军驾驶,后被派到水师学堂任教。 答案:福州船政学堂 二、建桥筑路,为国争光 1.1888年,詹天佑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工程师,所主持的____段铺轨工程在短时间内完成。 答案:津沽 2.1890年,清政府决定修筑关东铁路,工程难点是滦河大桥,英、日、德工程师先后失败。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____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用新式____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答案:打桩法气压沉箱 3.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____兼总工程师。他在资金有限、时间紧迫、环境艰苦、舆论压力之下,抱着为国争光的信念,设计"____"字形路线,采用直井施工方法,成功地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大长了国人志气。 答案:总办人 三、维护路权,鞠躬尽瘁 1.京张铁路建成后,各省建设铁路的热情高涨,川汉、粤汉等许多铁路都要詹天佑去设计和指导。但清政府于1911年宣布"____",并与外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外国人,引发了各省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詹天佑一面支持该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 答案:铁路国有 2.中华民国成立后,继承了清末的政策,将粤汉、川汉铁路合并为川粤汉铁路,以詹天佑为会办,后为督办。他在政府腐败、外人掣肘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先后完成了粤汉铁路广州____段和武昌长沙段的施工任务。 答案:韶光 3.1919年,詹天佑抱病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____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并为此而心力交瘁。临终前给政府的遗呈中仍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未了心愿。 答案:中东 难点精讲 1.关于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案 新

第六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教案课程目标:了解詹天佑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幼童出洋时间、目的。滦和大桥、京张铁路。保路运动、中东铁路。 理解:幼童出洋意义及失败原因。阻碍铁路建设的因素、詹天佑的开创性贡献。詹天佑进行路权斗争的实质。 运用:近代铁路事业步履维艰和今天中国发展铁路运输网对比。路权斗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分析材料、问题探究、归纳詹天佑一生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詹天佑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爱祖国、刻苦钻研、不畏艰难 重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难点:晚清铁路事业受阻的原因;詹天佑个人业绩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幼童留学生 1、出生:1861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茶商家庭。 詹天佑父亲詹兴藩时,遇上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的大炮把长期控制外销贸易的“十三行”轰掉了,在广州的外贸小商人,开始衰落。不久,詹氏的茶行也宣告破产。詹兴藩一家由广州迁往南海,一边读书,一边种田,以维持家计。 2、赴美留学: (1)他十岁时,清朝为推进洋务事业,宣布招收12~14岁幼童赴美国留学,培养洋务人才。这是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开端。詹天佑被选中。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30名幼童踏上赴美留学的远洋轮。 同治六年湘系军阀曾国藩就任两江总督。中国第一个留美的耶鲁大学毕业生容闳,向他献了一个选派幼童出洋赴美的“条陈”。三年后,这个“条陈”终于得到清政府的批准。留学生共分四批,名额为一百二十人,年龄为十二至十五岁。清政府并指定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 此时,詹兴藩有个同乡在香港经商,名叫谭伯村。他非常喜欢詹天佑。 1871年春天,谭伯村特地从香港赶到南海,劝詹兴藩不要放弃詹天佑留洋的机会,说这是“洋翰林”,一辈子的“铁饭碗”。而詹兴藩迟疑不决,直到谭伯村答应把自己的第四个女儿(詹天佑的夫人谭菊珍)给詹天佑配亲,这事才算定了下来。 (2)经过暂短的适应与语言培训后,詹天佑先后考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1878年,詹天佑以全班第一、全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丘屋高中。留美期间,詹天佑深感中西方发展的差距,目睹了美国铁路事业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3)1878年,他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决心学好西方先进科技,报效祖国。大学期间,他学业成绩优秀,并在第三年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

17 詹天佑

六年级上期第四单元第十七课詹天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1生字及新词。 2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3.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难点:开凿隧道的方法。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情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课件出示詹天佑的图片)谁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 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詹天佑》。 二、自读悟情 (一)预习展示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读生字词。(课件) 程挟庸峭陡勘蔑纬绘讥隧浆岔渗竣邈

(2)我在自学生字词时,觉得容易读错的字是:(),容易写错的字是:(),在写法上应该注意 (3)我在读课文时,词语我理解我会用(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生说后出示(课件) 2.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读书。 (2)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两人互相检查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问题,默读思考。(课件) (1)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用“”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 (4)给4、5、6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下节课,我们在再深入学习课文。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课后检测: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记一记 填一填 一、幼童留学生 1.出身: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 2.留学: (1)背景:清政府招收幼童赴美留学,培养洋务人才。 (2)过程:1872年,赴美留学。先后考入西海纹海滨男生学校、丘屋高级中学,成绩优异。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在第三年完成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1881年,中国保守派官僚取消了留学事业,詹天佑回国。 二、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1.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2.修建京张铁路 (1)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调兵运械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詹天佑被任为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但面临重重困难。 (2)过程:詹天佑亲自率领工程人员测量路线,战胜天险。为战胜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设计“人”字形路线。 (3)结果: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全线通车。 三、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1.年过半百,为国勘路。主要有:张绥铁路、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洛潼铁路。 2.投身保路运动:1911年清政府宣传“铁路国有”,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外国人,詹天佑身处逆境,积极支持保路运动。 3.辛亥革命后,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修建了川粤汉铁

路。 4.多次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争取东北铁路权利。 研一研 就中国近代历史来看,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科技,救国救民是科学家的历史使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打破世俗偏见,为推动近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学成归国后于1910年担任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1912年5月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 材料二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司成立,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此路原定六年完成,詹天佑却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 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从詹天佑生活的社会环境、历史贡献和人格魅力方面简要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才的因素或条件。詹天佑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詹天佑的历史活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詹天佑成功的原因和启示,本题难度不大,而且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结合材料和其他历史知识,根据题目所给的设定回答即可。 答案:(1)社会环境的熏陶作用;留学教育的推动作用。修筑京张铁路,有自主创新和爱国主义精神;个人的人格魅力与主观能动作用。 (2)敢于冲破国内保守愚昧的旧观念,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用科学精神来改造中国。要有以所学所知为国奉献和建功立业的精神。不做圆滑世故、只图私利的人,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等。 1.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一批政府选送的留学生出国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D.甲午战争以后 解析: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洋务人才的需要,清政府派遣第一批幼童出国留学,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故选C项。 答案:C 2.修建滦河大桥使年轻的詹天佑迅速崭露头角,这是因为() ①他体现出吃苦能干的优秀品质②是在英、日、德工程师相继失败的情况下完成的③这是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④施工中完全采用了西方先进技术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在修建滦河大桥中,詹天佑运用了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教案【六年级教案-17詹天佑重点问题解析】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教案【六年级教案:17詹天佑重点问题解 析】 重点问题解析 1.简介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年)安徽婺(w))源人。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铁路专业,毕业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888年在当时的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在他开始任职的八十天里,就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后来又建成了滦河大桥。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1919年,詹天佑积劳成疾,不幸逝世,终年58岁。

2.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1)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华民族蔑视。 (2)清政府腐败无能。 (3)国内科学落后,缺乏人才。 詹天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3.詹天佑为什么能成功地修筑京张铁路。 (1)詹天佑有为国争光的爱国思想,因此不怕任何压力和困难。

(2)詹天佑有严肃认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他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詹天佑有敢于创造的智慧和才干。 他发明了中部凿井法解决了八达岭隧道长的问题。又发明了人字形线路,解决了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的问题。他的敢于创造,勇于拼搏,来源于他的智慧与才干。 4.理解句子的意思。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是说还没生出来呢,意思是中国人没有能力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是对中国的蔑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六单元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清单一早年历程 幼童留学生 1.出生 1861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茶商家庭。 2.赴美留学 (1)1872年,詹天佑随第一批幼童踏上赴美留学之路。 (2)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雪菲尔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3)1881年,中国取消了留学事业,回国。 [深化认知] 詹天佑从小立志报国,赴美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他要以所学知识为国奉献和建功立业。詹天佑一直以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为己任,有着深切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清单二铁路建设的成就 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1. (1)背景: ①1888年,詹天佑被中国铁路公司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所主持的津沽段铺轨工程很快完成。 ②1890年:清政府决定修筑关东铁路,工程难点是滦河大桥,英、日、德工程师先后失败。 (2)修建:詹天佑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和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2.京张铁路 (1)提出:1905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办兼总工程师。 (2)修建:詹天佑设计“人”字形路线,采用直井施工方法,攻克了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于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

(3)地位: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 [深化认知]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所体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自强的意志,振奋了中国的民族精神。詹天佑不愧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清单三铁路建设的精神 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1. (1)背景: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并与英、德、法、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实际上将铁路权出卖给外国人。 (2)表现:各省掀起规模浩大的保路运动。 2.粤汉铁路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亲自督办粤汉铁路,到詹天佑去世前,粤汉铁路的广州韶关段和武昌长沙段得以完工。 3.鞠躬尽瘁 1919年,詹天佑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员,多次发言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和管理权。临终前仍不忘未修完的铁路和培养铁路人才的心愿。 [深化认知]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一生致力于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的光荣”。 探究点一影响詹天佑成才的因素 [史料探究] 材料一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学成归国后于1910年担任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1912年5月又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 材料二1905年5月,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司成立,1906年詹天佑又升为总办兼总工程师。有人说他是“自不量力”,“不过花几个钱罢了”,甚至说他是“胆大妄为”。此路原定六年完成,詹天佑却提前两年于1909年8月11日全线通车了。 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从詹天佑生活的社会环境、历史贡献和人格魅力方面简要探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