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2000年7月

第32卷 第4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bimonthly)

J uly2000

Vol.32No.4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Ξ

温州师范学院 马清华

提要:传统上把比喻意义归入修辞研究的范围。https://www.360docs.net/doc/a87889656.html,koff(1987)、K veses(1990)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比喻意义,开辟了一个新方面。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隐喻意义的取象观点,指出各种语言取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文章着重探讨导致取象差异的文化和认知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隐喻意义、取象、文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0)04-0267-7

一、引言

语义研究应该包括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的研究,但传统上把后者归入修辞研究范围。贾彦德(1986,1992)、石安石(1994)从传统语义角度对比喻意义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新意,但基本上仍属于描写语义学的范畴,没有触及比喻意义的形成及其解释。Lakoff(1987)属于认知语义学范畴,从身体经验的角度解释隐喻意义(比喻意义的一种)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方面。K veses(1990)研究Emotion Concepts(情感意念),并着重研究喜怒哀惧这四种基本感情的隐喻表达。隐喻有时也译作比喻,这里从之。林书武(1998)分析了英、汉语关于“愤怒”的概念隐喻,指出前者最主要的概念隐喻是“AN GER IS FIRE”(愤怒是火),后者最主要的是“愤怒是气”。这是解释语言学运用于语义研究的一种尝试。但是林文到此为止,至于英汉两种语言为何有此差别,则没有说明。隐喻表达法的一般形象模式叫做取象。英汉隐喻意义的取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是很复杂的。本文即讨论不同语言的隐喻意义为何有不同的取象。

二、隐喻意义取象的异同

11相同点

被作为对象叙述或描绘的感情叫“对象感情”,被说话人附加在话语上的感情色彩叫“说话人感情”1,只有对象感情才可抽象为意念。感情意念的隐喻表达法涉及感情意念的取象。感情意念的理据常带有较强的形象性,故叫取象,它由表情体和体态两部分组成。表情体指参与表情线索的躯体(如眼、牙、脸、头、颈、口、胸、腹、腰、身、手、足、肝、肠、肺、胆、心脏)、躯体形态(如皱纹、酒窝)、体液(如血)、体毛(如眉、发、须)、分泌排泄物(如泪、尿、屎)、精神(如魂、魄、心灵)及其它跟感情活动有关的事物。体态指表情体的动作(如抖、跳、叫、咳嗽、笑、哭等)与情状(如热、甜、痒、轻、醉、晕等)。如喜悦意念的取象有[口/开][眼/眯][泪/流]等,[ ]内为取象,/线左是表情体,/线右是体态2。

Lakoff(1987)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认为,在起点领域和目标领域间有一系列存在的(ontological)或认识的(epis2

?

7

6

2

?

Ξ本文的写作得到林书武研究员的悉心指导,特致由衷的谢意。

temic )对应关系,如:“‘液体的热’是‘怒’”表明

存在的对应关系,而以下则表明起点和目标领域间的认识对应关系:

起点———液体强烈增热的影响是容器增热、内压增大,于是液体沸腾的容器摇晃。

目标———强烈愤怒的影响是体温上升、身体内压

增大、心身摇动。

3它特别强调比喻之间的产生和推论关系。下列表达愤怒意念的句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具有普遍物性特征的脉络,因而是可推导的: 身体是感情的容器

He w as f illed with anger.(他充满愤怒)

ψ愤怒是容器中液体的热

Y ou make my blood boil.(你使我热血沸腾)

ψ愤怒强度加大,所以液体上升

His pent-up anger welled up inside him.(郁积的愤怒翻涌起来)

ψ激愤产生了蒸汽

She got all steamed up.(她气得冒汽)

ψ激愤对容器产生了压力

He w as bursting with anger.(他因愤怒而爆发)

很明显,概念隐喻强调的取象生成规则是建筑在普遍生理、心理、物性和感情发生时的事态相关性(马清华1999)基础上的。Lakoff (1987)把后者作为约束其规则性分析的前提,

他说,“可以预见,世界上所有语言表达愤怒意念的比喻中,绝不会出现与皮肤温度上升或脉

搏增速等生理反应相矛盾的语例”

(日译本,p.500)。首先,从一般生理学角度看,人类的生理

组织和生理反射基本相同,许多语言只要以人类相同的生理基础为取象,取象结构就常常是相似的。比如,不管属于哪种文化的人,发怒时都有体温上升、内压增大、心跳急速、胆汁增多、呼吸加快、鼻孔扩张、胸部升高、全身发抖、充血等生理反应。比较汉语和日语/英语对愤怒意念的表达:

 [鼻息/响]—

——(日语)鼻息((はないき)を鸣(な)らす(暴跳如雷(ω鼻息在响))~(汉语)像一头困顿的

发怒的狮子被关进铁笼,不住地喷着响鼻(《天》)[额筋/暴露]———(日语)额(ひたい)に筋(すじ

)を立(た

)てる(怒容满面(ω额上青筋暴露))~(汉语)额角上的青筋条条绽起(《

天》)[身/颤]———(英语)He w as quivering with rage (他

愤怒得浑身颤抖)~(汉语)当下气得浑身打颤

(《

贾》)[血/沸腾]———(英语)Y ou make my blood boil (你让

我气愤万分(ω你使我热血沸腾))~(汉语)心血沸

腾,怒火如焚(《

叶》)[脸/变红]———(英语)He w as red with anger (他气得满脸通红)~(日语)满面(まんめん

)朱(しゅ)を注(そそ

)ぐ(怒容满面(ω满脸通红))~(汉语)脸红得像斗鸡的冠,眼圈也红了(《

围》)把[鼻息/响][额筋/暴露][身/颤][血/沸腾][脸/变红]这样一组取象群综合起来,感情当事人就如同一个盛着沸腾液体的加盖铁桶暴涨着、鸣叫着、摇动着。其次,感情发生时未经反省的动物性心理反射行为也在人类中普遍存在。能用木棍从树上打落果子的猿猴,斗殴时便远远抛弃木棍,咬牙切齿(彼特鲁舍夫斯基1955),人类愤怒时,也咬牙切齿,两眉倒竖,两眼圆睁,伸拳捋袖,怒打怒骂(伍棠棣等1980);[牙/咬]是出于报复心理的动物性反射行为,是普遍适用于人类语言的表怒取象。汉日英三种语言中怒与[牙/咬]的关系相似,比较:(汉语)瑞宣不敢再看,低下头,他把嘴闭紧,待了一会

儿,他的牙咬出响声来(《

四》);马希山狠狠地咬着牙根骂道(《林》)~(日语)牙(きば)を啮(か)む(咬牙切齿(ω咬牙)),牙(きば)を鸣(な

)らす(切齿痛恨(ω牙咬得格格响))~(英语)He

set his teeth (他气愤(ω他切齿)),bite one ’s

head of f 或bite one ’s nose of f (愤怒,怒责某人(ω咬断某人的头/鼻子))。这是语言取象的相

同点。

21差异

感情意念取象一旦跟文化和语言相联系,马上就显露出复杂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其规则性常为约定性所掩盖。表情本身的文化差异(孟昭兰1989),各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都会引发不同语言间取象的差异4。具体地说,其差异性成因有如下几种:

1)文化习俗差异 受社会规范制约,取象

?

862?200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差异有时会在文化规范的约束下接受调节和修整,其结果或是被禁忌,或是被收敛,或是被夸张。新几内亚的阿拉贝加等部族不愉快就大便(祖父江孝男1987);沙特阿拉伯的甸蛮人高兴时忌讳笑,他们把笑看作不友好的象征(任巍等1988),因为笑可以令人想到许多恶意成分,如轻蔑的嗤笑、讽刺的冷笑、凶恶的狞笑、阴险奸诈的奸笑、轻视的鄙笑等。除消极调节外,有些表特定意念的动作还可以创造出来,正如张世禄(1939)所说,有些表情掺杂了意志作用。有的地方,人们故意用吐唾沫动作作为泄愤方式,而在江苏通州,这种行为的泄愤意义就不那么明显。意志行为不属于生理范畴,直接跟文化心理相关,这就为取象差异性提供了条件。

属于文化禁忌对象的事物或现象常常因此丧失表情体或取象资格。遮掩脸部的面纱是伊斯兰国家成年女性不可缺少的服饰成分,这种文化背景使[面纱/]自然地成为表情体,替换了被面纱遮盖的鼻子等面部器官,如“娅明斯的面纱似乎抖动了一下,从面纱后面传来怒气冲冲的声音:‘你不要脸。你对女孩子这么不规矩。’”(《巴》)非伊斯兰国家一般不使用“面纱”作表情体。比较汉语:座山雕气得满脸横肉抖动,两牙乱搓(《林》)。[面纱/抖动]由[面部/抽动]引起,两者深层同构。日本学者长谷川洁说,英语中用loin(腰)、waist(腰)构成的惯用句几乎是见不到的。英语中回避这些词,因为它们易引起性和排泄行为的联想,而后者在公开场合是禁忌言说的(星野命1981年)。英语waist(腰)在rib(肋骨)和hip(髋部、臀部)之间,日语こし(腰)大体覆盖了英语waist、hip两部分(国广厶哲弥1981),就是说,日语こし比英语更接近敏感区,但对日本人来说,这种禁忌简直不可思议(转见星野命1981)。如日语有惯用语“腰(こし)が拔(ぬ)ける”5(非常吃惊(ω腰都落下来了))。中国人对“腰”没有英语式的联想,所以[腰/]可用作表情体,如:喜———掩着嘴角,笑得直不起腰来了(《北》);惧———弯着腰,连连后退几步(《危》)。

2)视点差异 不同感情下的身体反应特征是各种离散、独立特征的变化和重组。每一单项特征都有取得独立表达资格的可能,这就为异构取象的等效性奠定了基础。如英语He laughed himself i nto conv ulsions(他捧腹大笑6 (ω他笑得全身发抖)),意译、直译的取象异构,但可换用,说明是等效的。语言在表达感情意念时,受语言表达能力、经济性原则的制约,无法也不需要把所有反应特征描述殆尽,所以身体反应特征并不都有资格成为感情意念的取象。面对同一种感情事态,各民族或文化集团观察、捕捉感情线索的视点不完全相同,不在观察之内的特征行为当然不能成为意念取象。日语可以用[肚脐/]作为表情体,如“脐(へぞ)で茶(ちゃ)を沸(わ)かす”(笑破肚皮(ω肚脐上烧茶)),汉语却几乎不见类似用例。普通话[肝/]不表惧,可表哀怒,如:哀———肝胆俱裂,撕肝裂胆;怒———大动肝火。但在日语里,[肝/]可以表惧:肝(きも)をつぶす(吓破了胆(ω肝都碎了))。汉语中未见用[鼻子/]表喜、惧的用例,但它可表哀、怒,如:

 哀———鼻子发起酸来(《王2》);鼻尖一阵刺痛,鼻孔 抽筋地一掀(《张》);鼻子一皱(《热》)

怒———气得鼻子孔里喷着热气(《平》),鹰钩鼻子向 上拱起(《天》)

日语却有用[鼻子/]表得意之喜的习语,如:鼻を蠢(うごめ)かす(洋洋得意(ω鼻子在蠢动)),鼻が高くする(尾巴翘到天上去了(ω鼻子抬得高高的))。体态[冒烟]表极度气愤时,汉语相应表情体可以是[七窍/],如“七窍生烟”,也可以是[嗓/],如“嗓里冒烟,眼中喷火”(《天》),但用[耳朵/]的尚未发现;英语里却有这样的说法,如:Smoke was pouring out of his ears(他爆发出愤怒(ω他的耳朵里冒烟))。这些都反映了不同民族或不同文化集团观察视点的差异,尽管如此,相互间完全不同的取象仍可以是等效的,能够互译。

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取象之间也存在视点差异。如牡丹江话“把他美出鼻涕泡来了”表喜悦,它以[鼻涕泡/出]为常用取象,这在其它汉方言中是少有的。也许是北方天气严寒,流

?

9

6

2

?

马清华 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鼻水的人多之故。通州金沙话可用[下巴/脱

落]表喜,如“下巴笑失了”(下巴笑落了),日语也可以,如“颚(あご)が外(はず)れる”

(捧腹大笑(ω下巴都脱落了)),汉语普通话现在也有类似用例。

3)观察细致程度的差异 不同民族观察感情发生时身体反应特征的细致程度不同。陈原(1983)说,不同感情状态下,眼睛的形状和神色是不同的,现在还没有明确表达这种无声动姿的图谱,即“眼谱”。我们来对比一下中国人和日本人对愤怒时的眼谱的观察。[眼睛/张大]是怒、哀、惧的共同取象:怒———气得眼珠

瞪圆(《敌》);哀———张大郁悒迷茫的双眼(《天》);惧———吓得他们呲牙瞪眼(《林》)。但怒时内压增高,故眼珠凸起,中国人捕捉到这一点,并把它用做愤怒意念的取象,如:“气得他眼

珠凸起”(《敌》);“她的眼睛好象要从眼眶里跑

出来马上落到地上似的“(《

萧》)”。日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目(め

)を剥(む)く(怒火冲天(ω剥眼睛))。日本人还捕捉到怒时眼睛的形

状是呈三角的,并把它反映在取象细节中,如:

目(め)を三角(さんかく

)にする(怒不可遏(ω眼睛张大成三角));目(め)に角(かど)を立(た)てる(怒目而视(ω眼睛张成角形))。一般中国人没有捕捉这个细节。

4)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差异 对感情的不同文化观念(ideology )或知识上的联系也可造成取象差异。如He almost had a hemorrhage (他突然间气得几乎要死(ω差不多要(脑)溢血了))(Lakoff 1987),这里用了“脑溢血”知识。在医学尚未发达到发现脑溢血的时代,就不会

有这样的句子出现。日本人认为“虫”(むし)是体内引起意识感情变化的东西,所以把它用做

表情体,表示气愤、怒气,如表示强压怒火的惯

用语句“虫(むし)が治(おさ

)まる,虫(むし)を杀(ころ)す,虫(むし)が承知(しょうち)せぬ”等。中国人从没有想象过体内有一个能引起感

情变化的物质性成分,当然也不会有类似的表达。汉语很早有用肝、肠、肺、胆等内脏表感情的习惯(在日语中也是普遍的),这在某种程度

上得益于传统中医知识(也可能是互为因果)。英语也表现了感情与内脏反应的关系,如感情与肝的关系:liver 义为“肝”,而liverish 指“脾

气坏的”,hot liver 指“易怒”(《最》)(ω热肝))、white liver 义为“胆怯”(《

最》)(ω白肝))等。再如感情与胆的关系:bilious 义为“胆汁的、胆汁质的”,又指“易怒的”;gall 义为“胆汁”,又指“怨恨、痛苦”。英语即使用肝、胆等内脏作表情体,也远没有汉语和日语那么丰富。汉语用[肠

/]表哀,如:愁肠郁结,伤痛如焚(《

萧2》)/肠胃里象有些滚烫的水在流着(《

张》)。英语里却找不到用[intestines (肠)/]作表情体的惯用语句。

5)取象功能的差异 有时,取象表现生动

性和程度的作用比表现感情意念本身更为明显。如[灵魂/出窍]通用于惧、喜、哀三种感情8,它虽是无从感知的虚设事实,但使用它,强化了感情的程度和生动性:

 惧———白黎生以为是虎啸,吓得魂儿都飞出了七窍

(《

北》)喜———我兴奋得像是灵魂出了窍(《

萧1》)哀———我那时虽然醒了,而那一阵的凄惶与悲酸,像

是灵魂出窍似的(《

中》)取象表现身体情状,又表现程度意义,与句法学中的状态形容词兼具形象、程度意义的原理是一致的。不同的取象有时反映不同的感情程度,如“吓了一跳”要比“吓得魂儿出窍”的程度弱得多。

取象的适应对象并不都具有人的全同通用性。有时有性别之分,有时有年龄之分,如“气哭了”大多只适用于女人和小孩,不适用于成年

男人。表喜的“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红》)不适合女人和小孩;表喜的“扬起红脸蛋儿”

(《天》)不适合老人。又如表惊吓的“屁滚尿流”则固定地呈现贬义。即使表情体相同,体态不同也可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如[齿/露]在普通话书面语中表示的喜悦意念是中性的:“格格

地笑起来,露出一行歪歪倒倒的牙齿”(《张》);“欢喜得合不住口,两排雪白的牙齿露了出来”

(《

灭》)。但[齿/掉]表示喜悦所及事物是贬义的,如:“真让人笑掉了牙”。即使取象相同,用

?

072?200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在不同语言里,也可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如[齿/露]在金沙话中表喜时就含贬义:牙齿蚀到在啊笑嘞(牙齿龇露着在笑呐,一副得意的丑态)。

根据调查,属于不同文化的人在选择与英语感情概念词happy、sad、angry、frightened相对应的恰当项目时,不管项目排列顺序如何变化,都不约而同地分别选择good(好)、bad (坏)、strong(强)、weak(弱),可见对这四类感情,异文化间的观念相当一致(Posner1989)。在语言表达上,喜是积极感情,有取象[面色/发亮];怒、哀、惧是消极感情,有取象[面色/发暗]。感情发生时,面部的色彩体态有[红][青] [白][黄][黑][紫][灰]等,[红]以外的其他色彩全只用于怒、哀、惧,它们都是丑陋的。[红]可用于各类感情,但喜时的[脸/红]是美好的,如“一层红霞上了他底面颜”(《灭》),怒、哀、惧的[脸/红]是丑陋的,如表怒的“脸红得像斗鸡的冠,眼圈也红了”(《围》),前者喻作“霞”,后者喻作“斗鸡的冠”,一喜一厌,区别鲜明。在选用非基本的色彩词时,褒义词适合表喜,却不适合表怒、哀、惧。如表怒、惧的白色词可以是“刷白、死白、苍白”,有“脸气得刷白”(《热》),“吓得脸色苍白”(《贾》)等,但一般不能是“3洁白、3雪白”。脸色及其明亮度的对立固然由感情本身的反应引起,而反过来也多少表现了人们对感情的观念。

6)比喻中联想和语言技巧的差异 取象的层级结构为不同语言间取象差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纵有表层和深层两面,横可按种属关系分出几个不同的级。[头/]做普通话喜悦意念的表情体时,取象有[头/点][头/转][头/昂],上位取象都是[头/动]:

 ———郑介民狂喜地连连点头。(《夜》)

———“唔”,长大爷微笑着,把脑袋画了几个圈。

(《张》)

———她说着又笑了,昂着头笑得合不住嘴。(《巴7》)

川北南充话说“高兴得帽儿都戴不稳了”9,用[帽儿/不稳]取象,与[头/动]深层同构,横向层次上又属同一个级。

联想有民族性,不同的联想直接形成取象差异,如美国人把女性愤怒联想成生育了小猫、小牛,实际上等于把她们比做刚生育的母猫、母牛,如:She w as havi ng kittens(她狂怒了(ω生小猫了)),My mother w ill have a cow when I tell her(妈妈听说后一定会发怒的(ω会生小牛的))(Lakoff1993),直译成汉语时,很难跟愤怒意念挂钩。表层取象的一个比喻有时是两个或多个深层取象的综合,表明了语言对表达方式的独立影响作用,如“村长听了这话笑了起来,一笑,他的脸形就像一刀切开的两半甜瓜”,划线部分包含[脸/舒展][笑/甜]两个深层取象,分别与“幸福展开他的笑颜”(《王1》)和“甜蜜地微笑着”(《中》)的取象同构。巴金表达得意之喜时,选择[眼睛/闪光]和[眼睛/转动]这两种深层取象,又通过形象化比喻,把它们凝聚在同一表层结构中,如“他的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一对眼睛活象老鼠眼”(《巴∫8 》),新鲜、形象、简洁。所以取象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图象,还反映“作家之影”(中村明1977)。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文化习俗、社会心理、语义分配、言语技巧和原则等形成的取象差异性、选择性和约定性常使取象的生成关系偏离规则或受到约束,从而对概念隐喻理论构成制约。所以分析感情意念的取象时,既要从物理、生理、心理的角度入手,又要从社会、文化、语言等角度入手,以生成规则为经,约定变则为纬,这样才能全面透彻地揭示出它的本质。事实上,即使做生理分析,若不考虑反射特征外生理背景的作用,也不能把取象解释清楚。人种生理差别有时可反映到取象差异中来。

注 释

11如“我一连叫你好几声,为什么不答应?你是不是死啦?”这里传达的是说话人感情。

21有时,谓词性成分也能充作表情体,如[笑/甜]。有表情线索的完整形式的表情线索往往是表情体和体态俱全,不过表达中也可只有表情体而无体态,或只有体态而无表情体。

?

1

7

2

?

马清华 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比如,无法指明“她抽搭着”(《四》)中体态[抽搭]的表情体是什么,“悲哀已爬到她的眉梢同她的眼睛里去了”(《

中》)也未交待表情体[眉梢/][眼睛/]的体态。人是感情当事人,悲哀是感情概念词,一般不把它们看作表情体和体态。

31例见Lakoff (1987)。

41有些学者的研究已触及到各语言中感情范畴本身的差异,

如G erber (1985)指出,英语love 侧重指亲密、性爱、个人魅力评价等,萨摩亚语alofa 强调关怀、施与、恩义(转见Pos 2

ner 1989)。这些主要针对高级感情而言。还有人说各民族

观察感情的方法也不同,大河内康宪(1990)说,日本人是细微地捕捉感情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中国人则倾向于从外部客体去捕捉。

51例见白石大二:《国语惯用句大辞典》,东京堂,1977。61译文见《最新英汉求解文法作文辨义四用辞典》(简称《最》

),The World Book Company ,Ltd.71译文见杜建极《日汉成语谚语词典》,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89。

81主要用于恐惧,调查结果:惧5例,喜1例,哀1例。91这是一个超季节性的说法,不戴帽子时也这么说。

语例来源

《巴》(巴基斯坦短篇小说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巴∫7 》(巴金选集∫第七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巴∫8 》(巴金选集∫第八卷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北》(北国草,从维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敌》(敌后武工队,冯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胡》(胡风的诗,中国文联出版社1987);《贾》(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漓江出版社1992);《林》(林海雪原,曲波,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落》(落叶集,艾青,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灭》(灭亡?新生,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平》(平凡的世界,路遥,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热》(热爱生命,程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四》(四世同堂,老舍,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天》(天职,郭雨庭,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王1》(王统照文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王2》(王西彦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危》(危城,庞瑞垠,花城出版社1986);《围》(围城,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萧1》(萧红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萧2》(萧乾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徐》(徐迟散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药》(药眠散文选,黄药眠,花城出版社1983);《夜》(夜潮,梁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叶》(叶圣陶散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张》(张天翼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中》(中国纯情随笔,金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K veses ,Z.1990.

Emotion Concepts [M ].

New Y ork :

Springer-Verlag.

Malcom ,N.1974.Knowledge of Other Minds [A ].In F.

Zabeeh ,E.D.K lemke and A.Jacobson (eds ).Readi ngs i n

Semantics [C ].Urbana ,Chicago ,Lond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鲍亨斯基,1987,《当代思维方法》[M ](中译本)。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师大等,1982,《普通心理学》[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

社。

彼特鲁舍夫斯基,1955,《巴甫洛夫学说的哲学基础》[M ](中

译本)。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望道,1976,《修辞学发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 原,1983,《社会语言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焦宏昌,1990,《中外禁忌与礼俗》[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贾彦德,1986,《语义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汉语语义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林书武,1998,“愤怒”的概念隐喻[J ],《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

期。

马清华,1999,论汉语喜悦概念的形成[J ],

《中国语研究》(日本)第41号。

孟昭兰,1989,《人类情绪》[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莫里斯?贝姆尔,1982,精神的形象再现和对不可表述之物的

表达[A ],《美学译文(2)》[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任巍等,1988,《风俗奇观》[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石安石,1994,《语义研究》[M ]。北京:语文出版社。

?

272?2000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4期

王德春,1983,语义学略论[A ],《词汇学研究》[C ]。济南:山

东教育出版社。

伍棠棣等,1980,《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张世禄,1939,《语言学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祖父江孝男,1987,《简明文化人类学》[M ](中译本)。北京:

作家出版社。

收稿日期:1999—12—15;

本刊修订稿,2000—4—20

通讯地址:325003 温州师范学院语义研究中心

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会议将于明年五月在北外举行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筹备会议于2000年4月24—25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会议代表由第二届各常务理事单位选派。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一届会长为王佐良教授,第二届会长为许国璋教授)为推动全国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所做的大量工作,对下一届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乃芳教授热烈欢迎各位代表,并表示大力支持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的工作。

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筹备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主持,讨论了两个议题,一是换届问题,二是定于明年召开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鉴于近十几来我国英语教学的迅速发展和英语专业点的大量增加,并为今后各大区开展工作的方便,筹备会议建议增加常务理事单位和副会长单位,并提出了建议名单,供2001年5月的全体理事会讨论决定。会长单位经协商将仍由北京外国大学担任。

筹备会议决定在2001年5月19—22日召开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同时召开全体理事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会议通知详见本期302页。会议并决定今后每三年召开一次国际研讨会。

筹备会议代表还就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今后的工作交换了意见。胡文仲教授将代表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筹备会议向明年的大会提出工作计划。

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筹备会议对为会议提供人力和财力支持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为此次会议作筹备的上一届秘书长刘润清教授表示感谢。

(本刊讯)

?

372?马清华 隐喻意义的取象与文化认知

认知语用学笔记

魏在江. 《认知语用学概论》评介. 外语教学2001,22(4):89-90. 作者认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是符号在交际意图、语境、推理等因素的干预下所作出的种种解释。 第七章讨论相关理论(即关联理论)的基本论点。相关理论里提出的百科知识提取,相关的自然性、遗传性及其生存价值,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共有认知环境,语境变项、显义和隐义等概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去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论述认知语境。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存储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是个人的语言行为社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 黄睿.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 衡水学院学报2005, 7(4):52-54. 体验哲学的精髓: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特点是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为哲学基础,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第二代认知科学把经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于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人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极致密切相连。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以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 廖巧云.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6):82-86. 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1986,2001)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听话人的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把语境看作是听话者大脑中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是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进行的。话语的相关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听话者在处理话语所传递的新信息时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或指说话人的意图。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阐述隐喻的深刻内涵 作者:白巧灵单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1隐喻(Metaphor)基本含义及功能分析 Ametaphorusingconceptsisadescrip-tionofanobjectorevent,realorimagined,usingconceptsthatcannotbe.Theo bjectap-pliedtotheobjectoreventinaconventionalway,theobjectortheeventbeingd escribediscalledthetarget[1]。西赛罗[2]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简化形式,它被缩减成一个词。这个词被放到一个不属于它的位置上,却好象就是它的位置。”卡西尔将隐喻分狭义的隐喻和广义的隐喻两种:前者是指“有意识地以彼思想内容的名称指代此思想内容,后者是”基本隐喻“或根本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形式、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神话的以及语言的概念本身得以表达的条件”。亚里士多德[3]在《诗学》中定义隐喻是:“隐喻是通过将属于另外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某一事物构成,这一转移可以是从种到属或从属到种,或从属到属,或根据类推。”Lakoff等人对隐喻的解读:“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表达中,而且在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隐喻”顾名思义就是不明显的比喻,亦称“暗喻”;在功能上,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在结构上“,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即始源域(喻体)和目标域(本体)之间的映射。隐喻的理解就是两域之间的语义迁移

政治演讲概念隐喻

An Analy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t role Conceptual Metaphors played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1)to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Political Speeches; 2) elaborate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n the basis of Lakoff and Johnson’s great work Metaphors We Live By;3)Take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and relevant functions in his Political Speech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metaphors in political speeches systematically and reveal how metaphors work in the political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this research can help people know the American politics and understand its culture. Key words: Political Speeches; Conceptual Metaphors; Application 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概念隐喻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概念隐喻在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使用,指出概念隐喻在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中发挥的重要角色,本文旨在:1)简要介绍概念隐喻与政治演讲之间的关系;2)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来阐述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3)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作为背景材料,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对其演讲的辅助作用.本文试图对所选语料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特殊作用,并且通过分析隐喻,帮助人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 关键词:政治演讲;概念隐喻;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愤怒的概念隐喻

“愤怒”习语与概念隐喻 “愤怒”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人人都有伤心动怒的时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情感比较抽象,我们在表达时往往借助于其它具体的手段。例如,在表达生气时,人们除了直接说“I am angry”外,还可以运用“do a slow burn”“blow one’s top”等隐喻形式。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它常常根据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下面就对表“愤怒”的英语习语进行分析。 (一)“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根据Lakoff & K?vecses 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这一核心隐喻又可分为将“热”使用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两类。在英语中,当中心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 ;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液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Anger is the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 首先,我们来看“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这一中心概念隐喻,与此概念隐喻相关的英语习语有: (1)He gets very hot under the collar if people disagree with him. 别人要是和他有分歧,他就很生气。① (2)Dad gets all hot and bothered if someone parks in his parking space. 如果有人把车停在爸爸的车位上,他就变得焦躁不安。 (3)I tried to be patient with her, but she was so irritating in that meeting. I just lost my cool. 我对他尽量忍耐,可是在那次会上她实在太恼人了,我不禁心头起火。 在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中,“热”是源域,“愤怒”是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是以隐喻概念或实体性对应为基础的。人们通过这一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愤怒”。 其次,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在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有: (4)It makes me do a slow burn when it takes longer to check out at the grocery store than it took to shop. 在小杂货店交钱花的时间比购物花的时间都要长,让我渐渐有些生气。 (5)The bishop was breathing fire over the press release. 主教对几天前的新闻发布恼火万方。(6)It was only a suggestion, Rob. There is no need to blow a fuse. 这只不过是个建议而已,犯不上大发雷霆。 上文(4)、(5)、(6)中的三个习语的语义都是“愤怒”,这里是用源域“fire”来理解目标域“anger”,即“anger”的语义产生来源于“fire”的概念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使用于液体时的情形。人们常用容器这一实体来表达情感,容器这个概念经验的形成,是人们自出生起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躯体理解为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承载着喜怒哀惧。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于液体时,它与概念隐喻“身体是情感的容器”(The body is a container for the emotions)结合便产生了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此时,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就有: (7)When I saw the rude way she talked to him it made my blood boil. 我看到她对他说话时的那种粗野态度,不禁火冒三丈。 (8)Public anger reached boiling point when troops were called in to control protesters. 当军警

_月亮_隐喻翻译研究_边立红

第10卷第3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0 No.3 2009年6月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Jun.2009 “月亮”隐喻翻译研究 边立红,傅煊翔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月亮”隐喻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一方面应坚持文化特殊性原则,着力保持隐喻符号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隐喻可译性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月亮;隐喻思维;汉语;英语;文化内涵;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9)03-0096-05 On the Translation of “Moon” Metaphors BIAN Li-hong,FU Xuan-X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China) Abstract: Metaphor,as a rhetorical device,is endowed with abundantly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 nation,but as a way of thinking it gives a reflection of the universal features of the human society. After an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associations of moon metaphors and their cultural connotations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oon” metaphors in literary work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r metaphor translation as a universal cultural code the translator should hold a national position and aim to give a plentiful expression of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and he should also hold a universal cultural position to explore the basis for transla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 moon;metaphoric thinking;Chinese;English;cultural connotations;national culture 月亮是人类最熟悉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期望理解的自然事物。千百年来,人们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探索月亮的神秘空间,从人类社会早期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月亮文化现实所关涉的心理感应中吸取灵感,通过多种修辞方式,例如,比喻、拟人、类比、转喻等,积累了丰富的有关“月”的隐喻表达形式,赋予了“月”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月亮是中外文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材之一,也是反映民族独特的审美理念、文化概念差异和哲学思维最突出的现象之一。笔者拟通过对比中西文化中有关“月”的隐喻及其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要求译者一方面针对隐喻的文化内蕴展开分析,根据其目的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最大限度保留其民族文化独特性,同时译者还须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异质文化间互译的基础,这种“和而不同”的翻译原则有利于保持文化间的平等交流与共融发展[1]。 一、隐喻与文化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明喻和暗喻。亚里斯多德认为明喻是暗喻的扩充形式,两者的构成都是基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是形状上、色彩上的相近,或是情景上的相似,或是思维过程之间的重叠。近年来隐喻研究者逐渐超越其语言层面,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心理现象,哲学现象,甚至政治现象。美国认知语言学大师莱可夫认为,隐喻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形成是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社会文化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和它们投射到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过程的相关与相似,认知语言学将类比、转喻、通感、拟人等修辞形式都置于它的隐喻研究之中。季广茂将隐喻置于文化诗学 收稿日期:2008-12-27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7C128) 作者简介:边立红(1966-),女,河南孟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87889656.html,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作者:时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 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9-01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可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证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NFLATION IS AN ENEMY.(通货膨胀是敌人。)这里的INFLATION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AN ENEMY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ontological correspondences),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我们以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为例:“经济是旅行”映射“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共同目的”和“经济危机对应旅行中的障碍”。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infer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s),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语言学 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 杨 梅 (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10) 摘要:时间概念都是通过其他概念来认识的。从不同的来源看,汉语中的时间隐喻有以下几类:时间是空 间;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时间流逝是运动。汉民族认知和建构时间概念的途径和方式是多样的,大量存在于日常语言中的时间隐喻证明了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隐喻; 时间隐喻; 源域; 目的域; 映射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120016204 收稿日期:2009209221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资助项目“异常搭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2008AZZ142)作者简介:杨梅(1978—  ),女,山东肥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传统语言学将隐喻看 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传统的隐喻理论也将隐喻当作是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普通的修辞现象。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隐喻研究才出现了一个新视角:隐喻不仅被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直接参与了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 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1]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 A.Richards )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 隐喻”[2](P.1) 。Lakoff &Johnson 在他们合著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 hors We Live by )(1980)中根据可靠的统计,断言英语中大约有70%的表达方式是隐喻性的。由此可见,隐喻在 日常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隐喻研究的诸多结论是基于英语研究的结果。而认知隐喻研究现在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就是“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 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3] 。本文运用基本的隐喻理论,在分析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从认知角度考察汉民族认识时间这个概念的途径和方式,试图以汉语的例证说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本质的是一种思维现象。 一、西方认知隐喻研究简述 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是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人的各种认 知能力中,想象力是一种重要和具有普遍性的认知能力,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想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隐喻让我们通过相对具体、结构相对清晰的概念去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简言之,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 隐喻的心理过程就是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从结构上说,隐喻是以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 )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即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 )到目的域上,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例如,在WORDS ARE WEA PONS 这个概念隐喻中,我们用WEA P 2ONS 去类比WORDS 。由此还可派生出以下大 量的隐喻表达:[4] She used some sharp words.That was pretty cutting language. ? 61?第32卷 第1期 Vol.32No.1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2月 Feb.2010

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第30卷第1期2011年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12011.2 收稿日期:2010-12-10 作者简介:曾倩,女,讲师,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转喻的认知语用功能阐释 曾 倩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摘 要:在认知语言学视野中,转喻由一种普通的修辞格提升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由此引 发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转喻的关注,转喻功能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从宏观层面来 看,文章认为转喻不仅具有较强的修辞功能和语言学功能,更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语用功能和语篇功能。 关键词:转喻;认知功能;语用功能;语篇功能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1)01-0128-03 在传统修辞学领域,转喻和其他比喻性语言一样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辞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让读者有一种新鲜感。因此,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转喻的修辞功能、语言功能始终是语言学家、修辞学家们讨论的重点。但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人们对修辞性语言的理解发生了全新的转变。仅从修辞层面来研究转喻的功能显然远远不够, 我们探讨转喻的功能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全面展开。下面就将着重从认知、 语用、语篇三个层面来探讨转喻的功能,以便我们更深入全面的了解转喻的本质。 一、转喻的认知功能 传统修辞学认为,转喻和其他辞格一样只是一种语言装饰,它通常使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替代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名称, 主要起到指称或命名的作用。但自从20世纪八十年代Lakoff 提出“概念转喻” 的观点以来,人们把转喻提升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转喻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它通过事物的某一特征或与其他事物的特殊联系来理解或指代该事物。转喻本质是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了解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如, (1)When I came into the office ,I saw many new faces.(2)Hollywood isn't in what it used to be. 例(1)中的“new faces ”之所以能转指不熟悉的人,是因为一般人都是靠观察脸相来识别人的,通过脸这一人体突显的部分可以在听话人脑海里激活“不认识的新人”这一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认知域。例(2)中, Hollywood 是美国最重要的影视基地,看到它人们就联想到美国电影业。人们正是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又如: (3)A :How did you get to the airport ? B :I waved a taxi. 以上对话中,听话者在理解B 的话语时,要使用转喻思维来推理判断话语的意义。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以ICM 即理想认知模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例如:“去机场”这一事件的理想认知模型包括: 前提条件:You have (access to )the vehicle.开始:You get into the vehicle and start it up.中心:You drive (row ,fly ,etc.)to your destination.结束:You park and get out.终点:You are at your destination. 当其中一个概念受到刺激,与之相邻的概念就会被激活。人们在交际中,说话者只要选取概念系统中的激活点去触动听话人的概念系统中的网络,以点带面,无需面面俱到地将相关的概念系统的细节一一道出。在这里说话者使用这种理想模型的一部分“I waved a taxi ”来唤起整个模型,这符合部分代整体的转喻认知规律。由此可见,间接言语行为的 · 821·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