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8.2分式的基本性质3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8.2分式的基本性质3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8.2分式的基本性质3导学案

课题:8.2分式的基本性质(3)

班级 组别 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式通分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通分;理解最简公分母的定义;

2.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对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类比,得出分式通分的基本方法;

3.体会数学中的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及其运用.

【导学提纲】

认真阅读课本P40~41内容,回答下面问题,并记下你的困惑和问题.

1.分式2226x x y 、22

36y x y 、2246xy x y 有什么共同点?试将它们分别化成最简分式. 2.约分后得到的分式 2

13xy 、212x y 、23xy 分母不相同,请再将它们变形成为分母相同的分式.

3.212x y 与216xy 的公分母是 . 4.什么是最简公分母?

5.(1)分式23425272912c a a b a b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分式x x 312+与9

22-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6.什么是分数的通分?依据是什么? 什么是分式的通分?依据是什么?

【展示交流】

1.指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1)13x ,312x ;(2)c ab ,a bc ;(3)212x y ,213xy ,54xy ;(4)11a -,23(1)a -,32(1)a -.

2.通分:

(1)3b a

,2ab c -;(2)2x y -,3x y +;(3)3))((y x y x x -+,2))((x y x y y -+.

通分的关键是什么?试归纳出求最简公分母的一般步骤

3.通分:

(1)2116x -,128

x -;(2)221y x -,xy x +21;(3)x x +21,2121x x -++;(4)x xy y -,

y xy x

+.

当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怎么办呢?

【课堂反馈】

1.课本P41 练习1

2.通分

(1)2223949124

m m m --+、; (2)111()()()()()()

a b b c a b c a b c c a ------、、; (3)

y x 461-、y x 461+、22941x y -.

【盘点收获】

【个案补充】

【迁移创新】

已知a 、b 、c 为实数,6a b ab +=,8b c bc +=,10a c ac +=.求分式ab bc ca abc ++的值.

【课堂作业】 课本P42习题8.2第5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学案(3)(无答案)新人教版.docx

第16章《16.1.2 分式的基本性质(3)》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2、能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 学习重点 找到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学习难点 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 一、自学导读 1.分式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错误是的 ( ) A . 2421a b a 与通分后为22442a b a a 与 B .y x z xy 223131与通分后为z y x yz z y x x 222233与 C .n m n m -+11与 的最简公分母为22n m - D .()()x y b y x a --11与的最简公分母为()()x y y x ab -- 二、合作探究 1.把下列分数化为最简分数:812=_____; 12545 =______; 2613=______. 2.根据分数的约分,把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a a 1282=_____c a b b c a 23245125=_______,()()b a b a ++13262=__________,221326b a b a -+=________。 3.类比分数的约分,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a a 1282 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4a 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_____?其中约去的4a 叫做________?同理分式()()b a b a ++451252 中的公因式是__________,因此约分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 4.什么叫公因式,若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时,如何找公因式?当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又如何找公因式? 5.分数和分式在约分和通分的做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6.找出下列分式中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⑴ac bc 128 ⑵233123ac c b a ⑶ ()2xy y y x + ⑷ ()22y x xy x ++ ⑸() 222y x y x -- 三、课堂反馈 1、分式434y x a +,2411 x x --,22x xy y x y -++,2222a ab ab b +-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21?11x x x -=+-,1 11?2+-=-x x x 则?处应填上_________,其中条件是__________.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二、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轴对称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 称图形 线段 角 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的应用 等腰梯形 设计轴对称图案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 =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a ”,读作根号a 。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读作“正、负根号a ”。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0≥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0 3、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 ,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3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实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1)数轴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求差比较:设a 、b 是实数, ,0b a b a >?>- ,0b a b a =?=- b a b a

2016秋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3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学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 (1a-1c) 1.重点单词:outgoing,better,loudly,quietly 2.重点句式:Sam has longer hair than Tom. Sam and Tom can play the drums,but Sam plays them better than Tom. That's Tara,isn't it? Tina is taller than Tara.And she also sings more loudly than Tara. 1.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及用法 2.能用比较级的基本句型来比较两人之间的不同 1.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及用法 2.能用比较级的基本句型来比较两人之间的不同 一、预习课本P17新单词并背诵,完成下面的汉译英。 1.外向____________ 2.较好的____________ 3.大声地____________ 4.轻声的____________ 二、认真预习1a-1c,找出下列句型。 1.萨姆的头发比汤姆的头发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萨姆和汤姆会敲鼓,但是萨姆敲得比汤姆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塔拉,是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蒂娜比塔拉高,而且她唱歌的声音也比塔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1情景导入 Teacher shows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people,then compare the persons with Comparative Forms of Adjectives and Adverbs. 环节说明:通过比较直接引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 Step 2完成教材1a—1c的任务 1.学生领读1a中的单词或词组,学生识记单词并用这些单词来写几个描写人物的句子,完成后小组内互相交流。(3分钟) 2.大声朗读图片中的小对话,找出含有比较级的句子,通过例句小组讨论比较级的句子的构成及用法,然后根据教师所给例子总结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教师点拨。然后让学生把写的句子改写成比较级的句子。(3分钟) 3.认真观察课本1a中的图片,然后听录音,把1a图片中的几对双胞胎按听到的顺序排序,完成课本上1b的听力任务。(3分钟) 4.结对练习1a图片中的对话,然后根据其他双胞胎的情况来编练新的对话,并请几组同学表演出他们的对话。(5分钟) 参考案例

2019年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边 一、新课导入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对于三角形,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二、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用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研读一、认真阅读课本(P63至P64“探究”前,时间:5分钟) 要求:知道三角形的定义;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了解按边角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一边阅读一边完成检测一。 研读二、认真阅读课本( P64“探究”,时间:3分钟) 要求:思考“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游戏:用棍子摆三角形。 检测练习二、6、在三角形ABC中, AB+BC AC AC+BC AB AB+AC BC 7、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路线。路线最近,根据是:,于是有: (得出的结论)。 8、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研读三、认真阅读课本认真看课本( P64例题,时间:5分钟) 要求:(1)、注意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思考(2)中为什么要分情况讨论。 (2)、对这例题的解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一边阅读例题一边完成检测练习三。 检测练习三、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1) 学习目标 ? 1、 经历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分式概念的过程,体会分式是一种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数学形式,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 2、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会求分式的值。 ? 3、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会求一些简单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确定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4、小组合作,展示质疑,激情参与,全力以赴,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课前延伸案 1、填空: (1)矩形宽a ,长比宽多2,则周长为__ ____,面积为_ _____。 (2)圆的半径为r ,则半圆的面积为___ ___ ,半圆的周长为____ _____ 。 (3)钢笔每支a 元,圆珠笔每支b 元,买1支钢笔2枝圆珠笔共用 ____元,用一张5 元面值的人民币购买,应找回_____ 元。 (4)客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x ,水流速度为y ,顺流速度是 ,逆流速度是 2.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把正确划对号) abc ,-2x 3 ,x+y ,-m ,3x 2 +4x-2,xy-a ,x 4 +x 2 y 2 +y 4 ,a 2 -ab+b 2 ,πR 2 ,3ab 3、当x =-2,y = 3 1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3y -x (2)︱3y +x ︱ 4、当a = 32,b = 3 ,c = 2 时,求代数式a b c 322 的值. 5、解方程 (1)2x+3=5 (2)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 分式的定义 例1 (1) 比较上面列出的算式 12 600,8s ,20600+v ,20-v s ,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2) 你能说出代数式20600+v ,20 -v s 的共同点吗?(这也就是分式的特点) 跟踪练习1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5) 1 -πx (6) x x 2 是整式, 是分式。 探究二 求分式的值 例2 在“情景导航”问题(3)中,顺流而下速度是 20600+v 千米/时,逆流而上速度是 20 -v s 千米/时,如果v=30,s=600,分别求出客船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所需航行的时间。 跟踪练习2 求下列分式的值: .3 2)4(;2)3(;2)2(;1)1(y x y x xy x x -+; 5,323)1(=+-x x x 其中.2,4,3) 2(-=-=-+y x x y y x 其中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全等 一、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1、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理解: (1)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 (2)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 (3)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 (1)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2)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四、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1、已知两边: (1)找第三边(SSS); (2)找夹角(SAS); (3)找是否有直角(HL)。 2、已知一边一角: (1)找一角(AAS或ASA); (2)找夹边(SAS)。 3、已知两角: (1)找夹边(ASA); (2)找其它边(AAS)。 第二章轴对称 一、轴对称图形 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二、轴对称的性质 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仁爱英语八年级上Unit-3-Topic-2-导学案

Unit 3 Topic 2 Section A Hot Links知识链接 1. How exciting! 此句是how 引导的感叹句。感叹句是比较重要的句子类型,它是用来表达说话人喜怒哀乐等强烈感情的句子。感叹句句末常用感叹号,语调一般用降调。 (1)以what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 ① What + a / an +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多么简单的问题! What ________ easy ____________ it _________! 多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呀!What ________ ________ girl ________ _________! ② What + 形容词+可数名词复数+ 主语+谓语+! 多美的花呀! What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they are! ③ What +形容词+ 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天气真糟糕!What bad _________ it is! (2) 以how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 ① How + 形容词或副词 + 主语 + 谓语 + ! 他多聪明呀!How clever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② How + 主语 + 谓语 + !光阴似箭呀! How time flies! 【注意】感叹句中的主语、谓语通常可以省略。 What a nice girl (she is)! 多好的女孩呀! How handsome (he is)! 真英俊! (3)以how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感叹句除了由上述的what, how 引导之外, 也可以用单词、短语或句子加感叹号构成。如: Wonderful! 精彩! The book is so interesting! 这本书真有趣! (4) what感叹句和how感叹句有时可以互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课题 1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3.会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导学指导】 复习旧知: 1.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2.我们学过哪几种函数?每一种函数形式怎样? 3.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并说明是什么函数.

(1)梯形的上底长是2,下底长是4,一腰长是6,则梯形的周长y与另一腰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某种文具单价为3元,当购买m个这种文具时,共花了y元,则y与m的关系式。 学习新知:阅读教材P39-P40相关容,思考,讨论,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可以取一切实数吗?为什么?

2.仔细观察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k/x,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什么形式? 3.回忆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它们的解析式的?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课堂练习】 1.下列等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①y=4x ②y/x=3 ③y=6x-1 ④xy=12 ⑤y=5/x+2 ⑥y=x/2 ⑦y=-√2/x ⑧y=-3/2x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7,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当x=7时,y等于多少?

【要点归纳】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

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分数的约分、通分,推测出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通过例题、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总结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等值”变形; 3.说出分式通分、约分的步骤和依据,总结分式通分、约分的方法; 4.说出最简分式的意义,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与他人合作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应用的过程,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推测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提高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分式的基本性质;2.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3.将一个分式化简为最简分式、将分式通分。 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教学媒体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分式的定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通过回顾我们可以得出:

一般地,对于任意一个分数a b 有 a a c a a c ,(c 0) b b c b b c ?÷==≠?÷,其中a ,b ,c 是数。 (二)讲授新课 活动1 思考: 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吗? 2.怎样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 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推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 A A C A A C ,(C 0)A B C B B C B B C ?÷==≠?÷其中、、是整式。 活动2 例2 填空 222222a b ()2a b ()(1) ,;ab a b a a b x +xy x y x ()(2),x ()x 2x x 2+-==+==-- 仔细分析,看分母如何变化,是“多”还是“少”?想分子如何变化;看分子如何变化,是“多”了还是“少”了,想分母如何变化。 解答见教科书7~8页。 活动3 思考 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用途(通分和约分),思考分式的基本性质会有什么用途呢? 2.有上例你能想出如何对分式进行通分和约分吗? 学生自主学习教科书8~9页中有关通分与约分的定义,类比分数的通分与约分,思考怎样对分式进行通分与约分。 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出分式应如何进行约分与通分。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综合复习

苏教版八年级上期中复习 一、几何部分: 1、已知∠AOB=30°,点P 在∠AOB 的内部,P 1与P 关于OA 对称,P 2与P 关于OB 对称,则△P 1OP 2是( ) A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B .顶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AD=AB,BC=BD,∠A=100°,则∠C=( ) A.80° B.70° C.75° D.60° 第2题 第4题 第5题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30°,求这个三角形的底角为 ; 4、如图,在△ABC 中,AB=AC,D 、E 分别在AC 、AB 上,且BD=BC,AD=DE=EB, 则∠A 的度数为 ; 5、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90°,斜边AB 上有D 、E 两点,且AD=AB ,CB=CE ,则∠BDE = ; 6、等边三角形ABC 中,BD =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则∠APE 的度数是 ( ) 7、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CD=AD,BD ⊥CD ,则∠C = ; 8、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CD=AD ,BC=BD, 则∠C = ; 9、如图,△ABC 中,AB=AC ,D ,E 为BC 上的点,且AD=AE ,证明BD=CE ; 10、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CD 是AC 边上的高,延长CB 到E ,使BE=BD 。请问:CD 和DE 相等吗?为 A B C D A B C D E A B C A B C

什么? 11、等边△ABC 中,点P 在△ABC 内,点Q 在△ABC 外,且∠ABP=∠ACQ,BP=CQ ,问△APQ 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试说明你的结论. 12、△ABC 中,AB = AC ,AD ⊥ BC 于D ,BE ⊥ AC 于E ,AD 和BE 交于H ,且BE = AE ,求证:AH = 2BD 。 13、如图:AD 为△ABC 的高,∠B=2∠C,说明:CD=AB+BD . B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单元学案(含答案)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一、What do parents ask their teenagers to do?(2 x 8) 1. 洗餐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倒垃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叠衣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铺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打扫厨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带狗出去遛遛____________________ 8. 分担家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What do teenagers ask their parents’ permission for? (2x 8) 1. 和朋友外出吃饭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使用CD播放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晚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搭便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和朋友出去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邀请朋友来参加聚会___________________ 7. 向父母借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买一些饮料和零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other phrases (2 x 8) 1. 惊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讨厌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盐递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有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浪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做某事是不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介意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理解公平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Sentences(3 x 17) 1. —你能借点钱给我吗?—嗯,你要多少?用来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e some money? –Hmm. ___________ do you need? And ___________? 2. —可以至少让我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吗?—不行。我认为你看两小时电视够多了! –Could I ___________ finish __________ this show? –No. I think two hours of TV ___________________! 3. 妈妈买完东西随时会回来。如果她看到这么乱会生气的。 Mom will _______________ shopping _________________. And she won’t be happy if _______________. 4. Peter的妈妈得在奶奶来之前打扫好客厅。 Peter’s m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fore his grandma 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 2013.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1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0200sv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 7a33s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 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 10060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小时,所以

20,v20,v10060=. 20,v20,v sv100603. 以上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as20,v20,v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2mm,1m,2(1) (2) (3) m, 1m,1m,3 12[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母不能为零;?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 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m,4719,y8y,39x+4, , , , , 2xx,9205y 2. 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x,52x,53 (1) (2) (3) 23,2xx,4x,2 3. 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2x,1x,77x2(1) (2) (3) x,x5x21,3x 七、课后练习 奈曼四中八年级数学备课教案资料 1

第3课 9.2分式的基本性质学案(2)

第3课 9.2分式的基本性质学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会求使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使学生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将分式变形。 教学分析 重点:分式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分式的变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2、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二、新授 例3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的系数都化为整数。 (1)y x y x 3 2213221-+; (2)b a b a -+2.05.03.0. 解:(1)y x y x y x y x y x y x 43436322 16322132213221-+=???? ??+???? ??+=-+. (2)()()b a b a b a b a b a b a 10253102.0105.03.02.05.03.0-+=?-?+=-+. 例4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

(1)a b 65--; (2)y x 3-; (3)n m -2. 解:(1)a b a b a b 65)1(6)1(565=-?--?-=--. (2)y x y x y x 33)(3-=÷-=-. (3) n m n m n m 2)(22-=-÷=-. 注意:根据分式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可以归纳得:分子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值不变。 例5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 (1)21x x -; (2)212---a a ; (3)3 22+--x x . 解:(1)1 )1(1222--=--=-x x x x x x . (2)1 -1-2-)1(-2-1--222a a a a a a +=+=. (3)3 2)3()2(32222--=----=+--x x x x x x . 注意:(1)根据分式的意义,分数线代表除号,又起括号的作用。 (2)添括号法则: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不变;当括号前添“—”号,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三、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试卷

盐城景山中学八年级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8题,共24分) 1.下列表情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2.2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D.± 3.在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4.如图,AB、CD相交于点E.若△AEC≌△BE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BD B.AC∥BD C.E为CD中点D.∠A=∠D 5.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A.32,42,52 B.1.5,2,2.5 C.6,8,10 D.,,6.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三角形的()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一腰上的高为6,则以底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40 B.80 C.40或360 D.80或360 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E在AB上,将△ACD、△BCE分别沿CD、CE翻折,点A、B分别落在点A′、B′的位置,再将△A′CD、△B′CE分别沿A′C、B′C翻折,点D与点E恰好重合于点O,则∠A ′OB′的度数是()

A .90° B .120° C .135° D .15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9.9的平方根是 ,计算:= .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度. 11.已知三角形ABC 中∠C=90°,AC=3,BC=4,则斜边AB 上的高为 . 12.若的值在两个整数a 与a+1之间,则a= . 13.在镜子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实际时间是 . 14.已知|x ﹣12|+|z ﹣13|与y 2﹣10y+25互为相反数,则以x 、y 、z 为三边 的三角形是 三角形. 15.如图,已知∠BAC=∠DAC ,请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 ≌△ADC (写出一个即可). 16.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边BC 的点F 处,已知AB=8cm ,BC=10cm ,则EC 的长为 cm . 17.如图,在△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作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AB=9,AC=7,则△ADE 的周长是______. 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BAD=120°,∠B=∠D=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使△AMN 周长最小,此时∠MAN 的度数为______°. 第15 题 第16 题 第17 题 第18 题 三、解答题(共66分) 19.(4分)()()22316338-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第十六章 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三、课堂引入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 10,a s ,33 200,s v .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 -2060小时, 所以v +20100=v -2060. 3. 以上的式子v +20100,v -2060,a s ,s 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 当x 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 (2) (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 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 [答案] (1)m=0 (2)m=2 (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m m 3 2+-m m 112 +-m m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导学案

(0)AC A C A C BC B C B ÷==≠÷(0) AC A C A C BC B C B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约分(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二)——除法。 2、通过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二),学会进行分式的约分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二) 1、自学课本课本12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进行标记: (1)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基本性质; (3)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基本性质(二)——“除法” 用式子表示为: ,其中C 可以表示单独的数、字母、单项式或多项式 例题1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提示:分子分母是多项式且能够分解因式的,先试一试分解因式之后再填空 (3)ab b ab ab =++332 (4)2)2(422-=+-a a a (5))1(1 m ab m --=ab 二、分式的约分 1、自学课本130页思考开始,到例题3解答过程完为止的内容,并在课本上找到下列各题的内容,做出标记。时间8分钟 (1)分式约分的定义: (2)最简分式的定义: (3)分式约分的目的是将一个分式化成__________________; 2、约分的具体方法: 因为: 第一步: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并且能够进行因式分解的,要先分解因式); 第二步: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式 公因式:系数——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因数 字母——分子分母所含相同字母且取最低指数 例题:约分 分析:(1)式中,25与15的最大公约数是5,所含的相同字母是a 的1次,b 的1次,c 的1次;所以: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是:5abc ; (2)式中,分子 ,分解因式成为: ;分母 ,分解因式成为: ,此时分子分母的公因式为 解答: 练习:约分 (1)b a ab 3124 (2)d b a bc a 10235621- (3)224202525y xy x y x +-- (4)16 81622++-a a a (5)99 62 2-++x x x (6)22222y xy x y x ++- (7)m m m m -+-2 223 (8)6 6522-++-m m m m (9)21415222-+--m m m m 3 (1)x xy y =2 1(2)5ab ab =2 3 225(1)15a bc ab c -226126(2) 33x xy y x y -+-226126x xy y -+26()x y - 33x y -3()x y -3() x y -232 25(1)15a bc ab c -226126(2)33x xy y x y -+-

仁爱英语八年级上Unit-3-Topic-2-导学案

仁爱英语八年级上Unit-3-Topic-2-导学案

Unit 3 Topic 2 Section A Hot Links知识链接 1. How exciting! 此句是how 引导的感叹句。感叹句是比较重要的句子类型,它是用来表达说话人喜怒哀乐等强烈感情的句子。感叹句句末常用感叹号,语调一般用降调。 (1)以what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 ① What + a / an +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多么简单的问题! What ________ easy ____________ it _________! 多么漂亮的一个女孩呀!What ________ ________ girl ________ _________! ② What + 形容词+可数名词复数+ 主语+谓语+! 多美的花呀! What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they are! ③ What +形容词+ 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天气真糟糕!What bad _________ it is! (2) 以how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 ① How + 形容词或副词 + 主语 + 谓语 + ! 他多聪明呀!How clever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② How + 主语 + 谓语 + !光阴似箭呀! How time flies! 【注意】感叹句中的主语、谓语通常可以省略。 What a nice girl (she is)! 多好的女孩呀! How handsome (he is)! 真英俊! (3)以how 引导的感叹句结构:感叹句除了由上述的what, how 引导之外, 也可以用单词、短语或句子加感叹号构成。如: Wonderful! 精彩! The book is so interesting! 这本书真有趣! (4) what感叹句和how感叹句有时可以互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定义 学习目标: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并会求二次根式中所含字 母的取值范围。 理解二次根式的非负性 学习重难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非负性的理解和应用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 一对一检查过关 导: 看书后填空: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1)形式上必须是a 的形式。(2)被开方数必须是 数。 判断下列格式哪些是二次根式? ⑴ 3.0 ⑵ 3- ⑶ 2 )2 1(- ⑷ ()223≥-a a ⑸ 12+a ⑹ 3+a ⑺ a ⑻()02?-x x 学: 代数式有意义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2)分式的分母不为0.(3)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0 当x 是怎样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2-x ⑵ x -21 ⑶13-+ -x x ⑷2x ⑸3x (6) ()01-a (1)常见的非负数有:a a a ,,2 (2)几个非负数之和等于 0,则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已知:0242=-++b a ,求a,b 的值。 巩固练习: 已知(),03122 =-++b a 求a,b 的值 2.已知053232=--+--y x y x 则y x 8-的值为 练: 1.下列各式中:①52+- x ②2009 ③33 ④π ⑤22a - ⑥ 3+-x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有 。 2.若1 21 3-+-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122+-+-= x x y ,则=y x 4.函数x y +=2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 X>2 (B) X ≥2 (C) X>-2 (D) X ≥-2 5.若式子ab a 1+ -有意义,则P (a,b )在第( )象限 (A )一 (B)二 (C)三 (D)四 6.若,011=-++b a 则=+20112011 b a 7.方程084=--+-m y x x ,当y>0时,m 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01442=-++ +-y x y y ,求xy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