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

民国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
民国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

修改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教案整理

第2周大班绘本活动: 《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活动一:语言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所有中国人都向往的城市,结合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开展《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语言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绘本的“潜移默化”中,了解北京,了解中国,激发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画书阅读,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2、通过欣赏感受北京城市的美好风光,民俗文化,增进爱国之情。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绘本 2、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漂亮的绘本,这本绘本向我们介绍的是“北京”。你们听说过北京这个城市吗?有小朋友去过北京吗? 二、阅读活动《北京中轴线上的城市》 1、自主阅读,感受乐趣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绘本的理解) 2.细致读图,深入理解 (1)图一:永定门 师: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的起点。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中轴线吗? (中轴线是指对称图形、建筑等物品的中间线,所有轴对称的物品过这条线上翻折回重合,很多城市的建筑都采用中轴线方法。) 教师介绍: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德胜门,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2)图二:正阳门 师:从图片上的人们的穿着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小结:这个画面向我们介绍的是清朝时代,人们过年的情景。这是正阳门,是当年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3)图三:故宫 师:在北京中轴线上的宫殿——故宫。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之首。故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4)图四:现代化的北京 师:小朋友,你知道吗?这是什么地方请你说一说.(围绕认识北京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和水立方展开。) 认识奥运会主要建筑物“鸟巢”、“水立方”壮观的外观。了解2008年8

北京城的中轴线

《北京城中轴线》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会概括说明的内容。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北京中轴线的概况及特征。 (一)引入: 课文导读的引入就很精彩,可借鉴采用。 (二)指名朗读课文 1.扫除文字障碍 处理(chǔ)什刹海(chà)俯瞰(kàn)池沼(zhǎo) 对称(chèn )承袭(xí)峋峙(xún zhì)序幕(xù)俯瞰(kàn )累积(lěi )部署(shǔ)贯通(guàn) 抑扬顿挫(yìcu?)气魄(p?) 2.理解词语 部署气魄峋峙承袭俯瞰气魄 3.介绍作者: 梁思成中国现代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古建筑文物保护与研究和建筑史学家。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三)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思考并概括文章各段的主要内容。 小结归纳: 第一段:介绍北京凸字形平面是逐步发展而来及对它的评价。 第二段:介绍北京中轴线的规模、价值、建筑布局,突出北京城的中轴线雄伟气魄的特征。 第三段:介绍中轴线东西两侧及北京城四周的建筑特色 (四)默读课文,思考 1.本文要说明的事物是什么?(北京中轴线) 2. 作者抓住了北京中轴线的什么特征进行说明的?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 3.中轴线伟大在何处呢?朗读课文第二段回答。 启发他们思考体悟中轴线蕴含的人文内涵:

(1)、看课文,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度都一样吗?高度相同和不同各给人什么感觉? 借助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中轴线的设计重点突出、起伏有致,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以中轴线是伟大的。 (2)、看课文,注意“据为己有”这个词,是谁把谁的什么东西据为己有? 借助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中轴线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可以看出劳动人民伟大力量,所以说中轴线是伟大的。 (五)再读课文,体会北京中轴线的特征。 (六)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学会从这些方面把握说明文。 2、感悟北京中轴线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一)引入: 复习提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授: 一、齐读课文第二段: 1、根据作者介绍的中轴线的建筑布局,请同学们画一张平面示意图。 阅读说明文,目的不是掌握说明文用了什么方法,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等说明文文体知识,而是让学生读懂说明文,了解说明文中介绍的知识和信息,体悟文中渗透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北京中轴线的平面图画出来了,文章的主体内容也就理解了。 2、让学生拿出来展示并做的讲解,作者介绍了中轴线上的哪些建筑?有何特点?(见课文研究第二部分) 3、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些建筑?是怎样加以说明的? 重点介绍的是中华门、天安门,突出创造性的设计和雄伟的气魄,有描写有议论,并且表达了赞美之情。对其他建筑略写或一笔带过。 4、北京中轴线上有很多建筑,作者是怎样把它们说清楚的? (由南到北的顺序) 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明确:这种顺序属于空间顺序,它常用于说明建筑物,空间顺序还包括由东到西,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等等。 5、“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这

北京导游词-香山导游词

香山(Fragrance Hill )又叫静宜园,最高峰海拔557米。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 眼镜湖为中华民国时建。由两水池构成,形如眼镜,故名。湖北侧依山叠石砌成石洞,引卓锡之水形成水帘洞景区。湖东南有"佳日亭" 一座,建于1992年,为十字重檐,苏式彩画。 香山寺东南半山坡上,有一处别致清静的庭院,即双清别墅。院内二道清泉,常年流水不息,一股流向知乐濠,一股流向静翠湖,此即"双清"二字之缘由。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随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来平,住在此处,直到11月份才迁居中南海。在此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便是吟成于双清别墅的八角亭内。 碧云寺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相传此地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本名“碧云庵”。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l516年),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利用税收和从皇帝处所得钱财扩建了碧云寺,并立冢域于寺后,又在冢上种植了青松作为死后葬身之所。据说这种做法叫做“青松压顶”,实际上也是墓葬的一种标记。大概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当地的人们都把这座寺称为“于公寺”。后来于经下狱庾死,葬身碧云寺的打算也落空。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也看中这块宝地,再度扩建碧云

寺,又在于经墓圹屋础上加工扩建,作为自己死后墓地。但五年后魏忠贤也获罪,墓穴遂废。 在碧云寺内,人们通常会关注孙中山纪念堂及金刚宝座塔。纪念堂面阔五间,山墙后镶嵌汉白玉石刻碑,大理石须弥座上雕刻有各种花纹,白底金字,上书《孙中山先生致苏联书》。正门上方悬挂红底金字木匾,上为宋庆龄手书“孙中山先生纪念堂”。正厅设孙中山半身塑像,身右停放1925年苏联赠玻璃盖钢棺一口。室内陈列孙中山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史迹。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7748年)。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 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便在金刚宝座塔下。另外碧云寺内的罗汉堂也值得一看。罗汉堂里五百罗汉按顺序排列,坐像高约l.5米,身材大小与常人同,姿态各异,形象生动,有的闭目静坐,有的低头微笑,有的袒胸露腹,有的老态龙钟......五百罗汉的形象,可以说是佛教雕塑艺术的集锦。令人深思的是这五百罗汉中竟有乾隆皇帝的塑像,第444尊罗汉“破邪见尊者”,顶盔挂甲,一派英武的戎装打扮,它正是乾隆皇帝的罗汉造像。将皇帝塑成罗汉,大约一方面意在宣扬“君权神授”,另一方面也有歌颂乾隆盛世之意。昭庙全称宗镜大昭之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专门 为接待班禅六世来京而建造的夏季行宫。天井中立有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记,记述建庙缘由。庙百山腰处有座七层八角密檐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城市设计特点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城市设计特点 北京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作为古都,虽然它的历史不如西安、洛阳来得悠久,但是它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精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理论最完整的体现。 一、元·大都 ⒈历史背景 元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 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一执 政的国家。元世祖忽必烈的开 疆拓土,奠定了我国版图的大 致轮廓。国家的强盛稳定同时 也促进了农业纺织业商业等 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⒉设计特点 ①选址 自然条件:北边临水便 于漕运 人文条件:元朝为蒙古族 统治,发家在北方;历史上经 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东移(河运 海运);北京在当时版图地理 位置上居中,便于交通和地理 控制。 ②布局(如图) 元大都是少见的与旧朝古都并存的都城。大都的新建都城在旧朝金都城以北。 建筑布局:遵守周王城制,充分体现儒家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思想。如方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外廓,内以卫君外以守民;内城居中靠南,是因为引入水系北部为泽地,不便建房;轴线对称,宫殿为主体,并且胡同的定制限定了房屋建筑空间。 交通布局:引入水系便于漕运;遵从《考工记》的城制,旁三门,棋盘路网;南北线长,东西线短;道路大,宽,规划整齐。 商业:国家稳定,经济繁荣,交通规划出现了三个市:北面积水潭斜街市及与以往不同的“朝前市”——靠城市西南、东南门 二、明清·北京 ⒈历史背景 明朝的建立恢复了汉人的地位,人没有官方等级划分,居住、交易没有严格限制。清朝同样也是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朝代。宗教

信仰浓厚,兴建寺庙、喇嘛庙。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宗教寺庙种类比较多,并且由于元朝的胡同制限定占用地块,新建寺庙没有严格规划限制,选址不限,随意插入 ⒉布局(如图) ①选址 明——在原元大都的旧都上改建。北部泽地太广,故南迁,加强外廓御敌,呈凸形。 清——原明都,改建部分很少。 ②布局 建筑布局:更加 严格遵从《考工记》。 轴线对称,内外方 城,居中内城宫殿为 主体,体现中央集权 皇权至上;住宅突破 胡同定制;左祖右 社,拓宽前方空间, 增设天坛等;缩短南 北线,便于防御。 交通布局:基本 是旁三门,棋盘路 网。道路宽阔,规划 整齐。 商业:有固定市 场。东南西北四面靠 门均有集市,便于贸 易。 三、总结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完整的规划理论。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基本是遵循《考工记》的要求建造。元新建大都和明清改建的都城是对《考工记》最完整的体现,是我国古代规划理论的精髓。作为一个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它们的交通,居住,绿化,商业布局等等都继承了我国几千年规划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深究和学习。

北京香山81号院荣获ASLA住区设计奖

新的诗意山区栖息地-北京香山81号院 设计单位: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朱育帆: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景观设计师定下新的标准,在这一类型的项目中,多户型房屋越来越重要,我们的生活连续性与景观设计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快乐和幸福来感动居民。丰富的植物色彩和材料提供了更大的视觉质感和美丽,并欢迎您你的光临”-2008ASLA专业奖项评审团评论 项目说明:景观设计重新诠释了理想化,中国的生活方式来回应敏感的背景。简约性和诗情画意在计算机的辅助下得到执行,体现了先天宁静与传统的连续性。乡土的地方材料和乡土植物体现了地方特点。它给人们一个很好的问题的启示,如何将建筑、景观和文化纳入设计中以此迎合当代生活的需要。

项目介绍: 一个完美的景观设计重新阐释了中国人理想的生活模式,同时设计也对敏感的背景进行了回应。简单和诗意的境界通过杰出的制作相互辅助,凸显了设计与生俱来的宁静以及与传统概念的连续性。地方材料和本土植物的选择表现了别墅地点的特殊性以及材料的珍贵性。他给予了提问者一个完美的回答:在当代背景下,如何将建筑、景观和文化最大限度的融合在一起,以满足需要。

2008 年4 月14 日,ASLA 奖项公布,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朱育帆教授设计的“香山81 号院”获得住区设计奖,填补了国内在此方面的一个空白。近日,景观中国网记者李先军对朱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就该项目的一些具体情况及中国景观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朱育帆教授,去了解他的景观设计哲学。 李先军:14 日,ASLA 公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您的作品香山81 号院荣获住区设计奖,首先向您表示祝贺。这是中国第一个获ASLA 住区设计奖的项目,填补了国内的一个空白。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奖项? 朱育帆:谢谢。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平淡的看待这次获奖的,我感觉这是与国势有关的,如果整个国力得到很大提高的话,各个“角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景观只是社会的一个“切片”,而景观里面可能还会有很多个方向,它们也会成为“切片”的“分片”,我相信中国的设计师会逐渐的把其他空白奖项填补,因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设计实验场地,为设计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温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践这么多的项目,这种高强度的锻炼在其他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中国恰恰有这个阵地,并且中国人很勤奋,很善于学习,很会将世界上好的东西快速吸收过来,并加以创造,然后推广出去。 李先军:您觉得这是项目获奖的社会大背景吗? 朱育帆:是的,社会背景很重要。这个项目获奖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代表某种必然,即使我不填这个空白,也会有其他的设计师来填补这个空白。因为在中国这么大的实践量中,虽然目前质量不高的项目占大多数,但总还是会有些好的项目出现,而且肯定会越来越多。 李先军:现在的住区景观尤其是别墅区景观设计往往存在着盲目的欧陆风情,洋味十足,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朱育帆:我觉得住区景观风格的导向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设计师,一方面是客户群,现在某种意义上左右这个市场趣向发展的是客户群,设计师往往处于被动的位置,因为客户是出资人。开发商会选择好卖的类型,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专业领域由客户群来导向往往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不符合专业的发展规律,比如说他们欣赏西方的巴洛克风格,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去过国外,有了感动,回国后就希望拥有这样的生活氛围,通常而言他们不会站到世界之林的高度去看这个问题,也不会考虑是否应该在这块地方出现这个东西,但从专业角度我们很清楚欧陆风情等即使做得再好再地道也不过是一个“二等”的文化

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编制时间:2002.7-2002.11 主管总工:王景慧 项目负责人:邓东朱子瑜 主要参加人:董珂张播范嗣斌陈振羽王宏杰 一、项目背景 中轴线核心区南起规划南五环路,北至北五环路,长度约25公里,宽度约1000米。目前,传统的中轴线及其两侧的许多历史地段已被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区,并随城市的扩展向南北方向延伸,北端正在规划奥林匹克公园,南部也在逐步发展之中。目前,无论是宏观上中轴线与城市整体的关系、核心范围内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还是微观上具体项目实例及重要节点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明确、不完善之处。北京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面貌的改变使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确定空间形态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规划构思 北京旧城曾被誉为是“古代中国都城计划的无比杰作”,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也赢得了各种赞誉。项目组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轴线的基础上,结合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展望,得到这样的认识:中轴线是体现“中国气质”的精神象征,是包含世界文化遗产和体现北京职能的轴线,它整体代表了民族精神、大国气度,古都神韵,是集中展现着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精粹的一条轴线。以此确定以“中国气质之体现,传统精髓之传承”为主题,并由此来确定空间布局方案、提出详细的设计要点以及建设实施项目建议。

三、空间布局 从城市宏观尺度上来看,北京中轴线与北京未来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和整体城市功能布局等功能因素密切相关。从北京经济和社会现状发展条件来看,中轴线宜上收下展,轴线向南部的延伸,随着与两条轴向发展带联系趋弱,最终融入两带间的绿楔之中。在这种模式下,中轴线将成为成未来北京城市的“双十字”功能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南北中轴线与东西长安街构成的“大十字”轴,是未来北京城市功能结构中至为重要的政治文化核心轴线,它控制和组织了未来北京东西南北的各大城市主要功能片区;南北7.8公里传统中轴线与东西朝阜大街构成的“小十字”轴,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中心轴线,它对北京名城的整体保护、古都神韵的展现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到中轴线,其“中国气质”体现为“古都风采、时代精神和国际公园”三大设计主题。它们贯穿于中轴线的北段、中段和南段三个不同空间区段之中,并总体展现出中轴线的整体气质。 北京中轴线中段的主题是“古都风采:永恒的民族精神的中轴线”。建议7.8 公里长的北京传统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整合梳理城市格局结构并通过发展旅游赋予其活力,充分展示“古都风采”;恢复轴线结构性景物并以之为带动点组织设计积极的城市空间;以新的交通组织观念和更为宏观的分析来处理旧城的交通问题。北京中轴线北段的主题是“时代精神:现代化的首都形象的活力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北段是魅力活力的中轴线,集中代表和展现了北京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北面奥林匹克公园内堆山作为中轴线的北面收尾,以体现古老中国的传统意识;将原规划方案国家体育场的位置调整 到邻近大屯路,使交通组织以及与城市的联系更为合理,也使其与公园内的山体及千年步道的关系更为密切;整治和控制北二环至土城段街景界面,加强绿化,建筑秩序化,并且整合设计公共开敞空间使其系统化。

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五篇.doc

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五篇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郊,占地180余公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五篇(一)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东南距市中心28公里。最高点为香炉峰,海拔557米,俗称"鬼见愁"。 香山山顶有巨石两块,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炉",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香山景色秀丽,名胜遍布,风光旖旎,极富自然野趣。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红叶",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当冬雪初晴,一片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旧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这里。 香山寺,在香山公园内蟾蜍峰北。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为香山诸寺之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石阶,石坊柱、石屏等遗迹,唯有寺内的"听法松"依然屹立。香炉峰,俗称鬼见愁。在香山公园西部。此峰高峻陡削,攀登不易,在峰顶可饱览香山全景。近年已建有缆车索道,牵引登山。双清别墅在香山公园内香山寺下。这里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

1920xx年熊希龄在此修建别墅,并以此为名。别墅淡雅幽静,山水树石顺其自然。清泉大聚一池,池边有亭,亭后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丽非凡。在此春日赏花,酷夏避暑,秋观红叶,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绮丽,称为香山"园中园"。眼镜湖,在香山公园北门内。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似眼镜,故此得名。湖的北侧山石叠嶂,峰峦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帘垂挂的水帘洞。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见心斋在香山公园北门内西侧,毗邻眼镜湖。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修葺,是座颇具江南风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圆形水池,清洌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注入,夏来新荷婷立,金鱼嬉戏。池东、南、北三面回廊环抱,内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轩榭三间,即见心斋。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个庭院清静幽雅,使人留连忘返。当年乾隆帝曾在此读书和赐宴臣僚。 北京香山公园导游词五篇(二)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东南距市中心28公里。最高点为香炉峰,海拔557米,俗称"鬼见愁"。 香山山顶有巨石两块,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炉",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香山景色秀丽,名胜遍布,风光旖旎,极富自然野趣。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红叶",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冬

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化

品读大地 北京中轴线与中华文化 中轴线凝聚了北京这座城市文化历史发展的精髓,它不仅仅是北京城市的脊梁,更是关于北京人文历史、道德教化、风俗民情乃至社会发展的一条命脉 文/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我们在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的时候不难发现,在很早的时候,“中心”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投射在城市规划的理念上。而城市中心形似脊梁、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更是这种思想影响下最直观的外化表现形式。中轴线的发展轨迹,不仅最直观地呈现了北京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且凸现了北京古都文化的显著特点,进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层智慧。就某种角度而言,中轴线不只是北京文化实体性的中心标志,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尺。 “城市精髓”的中轴魅力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说:“中轴线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形成于元大都时代。1267年开始建造,一百年后南北延伸成为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构图的中心,更是中华文明的中心。其两侧的重要建筑同样是以这条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的。” 自古以来,北京城址虽有变迁异动,但基本格局始终由一个重要的原素——城市中轴线所控制,这是中国城市尤其是都城的突出特征。正如史籍对北京地形城势的宏观描述:冀都是正天地之间,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形胜甲于天下。正是源于府瞰国土疆域而形成的都城营建思维,“都为国中,中为城脉”延续千年。北京在城市中轴线的规划建设中博采众长,让这条世界无与伦比,独一无二的的中轴线以历史向人类现代文明和未来不断延伸,让她成为承载历史、文化、生态、都市生活品质的现代轴线。 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明清时的北京城,皇宫居全城中心,受三重城垣包围,皇城是朝廷重地,禁止一般百姓进入;内城居住着官僚和商人;外城为一般平民居住。整个北京城的布局体现了以皇室为主体的思想。一条中轴线从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到钟鼓楼,将外城、皇城和内城串联起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形成一幅独有的壮美画卷。 新世纪之初,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奥运会址毫无争议地选择了北京中轴线

香山公园旅游攻略

1.香山赏叶推荐巴士路线为:四号线地铁北宫门站倒车,696路或者563路(推荐直接到东门)331路 2.香山公园票价仍为10元 3.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城20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因山中有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永安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为静宜园。1860年和1900年惨遭抢劫和焚毁,1949年后陆续修复了大部分名胜。主要景点有鬼见愁是香山的主峰,又叫香炉峰,海拔557米,因山势陡峭,攀登不易而称鬼见愁。如今可坐缆车登顶,只需18分钟,也可徒步登顶。站在主峰放眼四望,石景山、颐和园、玉泉山历历在目,天气晴朗时,还能清楚地看到北京城。 玉华山庄位于山脉中部,是庭院型风景点。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是幽雅宜人的好去处。 双清别墅是风景优美、淡雅幽静的小型庭院。1949年3月-11月,中共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迁至这里,毛泽东就在此工作和生活,现陈列有部分图片、文物。 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延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半山亭、玉华山庄和阆风亭都是看红叶的好地方。 香山还有眼镜湖、见心斋、昭庙、半山亭、香山寺、洪光寺、森玉笏等景点。您可从东门进入,先到香山寺,再游“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接着经过玉华山庄、见心斋,到达最高峰鬼见愁,最后可乘缆车下山。 香山赏枫5大经典游路 探幽之路(南路):东门—勤政殿—静翠湖—璎珞岩—双清别墅—欢喜园—香山寺—栖月崖—森玉笏—朝阳洞—香炉峰。此为香山最为幽静、路势最为平缓、静宜园等二十八景遗迹分布最多的道路。沿途林木茂密、景色清幽,更有2005年新开辟的香山松鼠乐园,是举家出游观赏红叶的最佳选择。 寻古之路(御道):阆风亭—和顺门,是历代皇帝游览香山与八大处的必经之路,以自然山石开凿的台阶至今仍依稀可见。沿途有静宜园垣墙、山神庙、香山古道和顺门等多处古迹,既可登高怀古,也可与香山红叶亲密接触。 文化之路(中路):东门—勤政殿—玉华岫—多景亭—香雾窟—豫泰门—香炉峰。人文色彩浓郁,风光清雅,品茗休憩有玉华岫、见心斋、问松轩等茶苑,饮食用餐有香山别墅、松林餐厅,适应游客的多种需求。 健康之路(北路):北门—碧云寺—眼镜湖—昭庙—索道沿线—香炉峰。长长的台阶一气贯通,挑战体能与毅力,最受登山健身人士欢迎。 凌空览胜之路(索道):乘坐游览索道18分钟即可直达山顶,沿途可以鸟瞰红叶漫山和碧云寺

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

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 子午线中轴线

不久前,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将中轴线历史建筑群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申遗工作,使得中轴线文化再一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提到北京中轴线,一位叫夔中羽的老学者曾在七八年前曝过一场“公案”,但对其中细节,知道的读者并不多。 皇帝龙椅不能歪,中轴线原本应该沿着子午线指向正南正北 如果要问,北京中轴线的方位指向是什么?你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正南正北呗。 的确,你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现存的北京中轴线,是当年建造元大都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后来历经明清两代都城未曾改变。当年的元朝重臣刘秉忠在规划设计元大都时,首先就确定了中轴线的位臵,那就是今天的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神武门、地安门鼓楼、钟楼正门的门缝连接线。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中正”的观点一直贯穿其中。更何况,这条中轴线非同小可,故宫就是以此中轴线的位臵次第铺展建造的。换句话说,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帝的龙椅

就摆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中轴线的指向不是正南正北,岂不是说,皇帝的龙椅都坐歪了吗? 还有一条依据可以支持你的判断。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在中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挖出一只石鼠和一匹石马。在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这也就暗示着中轴线实际就是沿着子午线的方向。 这里我们要稍微做一点科普了。什么是子午线呢?用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讲,子午线就是地球的经线,是代表一个地方正南正北的方向。中国古代没有经纬度的说法,只是将周天分成十二份,用十二个地支来代表。正北方用“子”来代表;正南方用“午”来代表。不管站在什么地方,凡是由正北到正南的中正线都称子午线。因为古代建房乃至建造皇宫署衙多为坐北朝南,所以风水术语上便叫做子山午向。 所以,恭喜你,你认为中轴线的指向是正南正北应该是正确的。 为设计航拍中轴线建筑的飞行路线,发现中轴线有点向左歪

北京城的中轴线

北京城的中轴线 授课人:武海燕授课时间:2011-11-18 教学目标:1.介绍作者,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北京城的中轴线的概况。 2.指导学生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顺序。学会从这些方面把握说明文。 3.感悟北京城中轴线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见课下注解)梁思成,我国的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戊戌变法中梁启超的长子。(1901-1972) (二)朗读课文(教师范读)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三)问题探究: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2.第一段介绍了哪些内容,第一段有何作用? 3.阅读第二段,找出作者抓住了北京城中轴线的什么特点进行说明的? 4在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那些建筑物,请同学们找出位置变化的词语,并画出北京中轴线的平面图。 5.中轴线上这么多的建筑物,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清楚的。

6.中轴线上的建筑物高度都一样吗?高度相同和不同给人什么感觉? 7.第二段结尾“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将“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一句改成“在世界上是第一的”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原来的句子强调了“这样建筑总布局的气魄,这样处理空间的规模”在世界上唯一的、独一无二的;改后的句子只是说它是第一,那应该还存在第二、第三等,没有很好地强调出北京城中轴线的唯一性,所以不好。 8.时代在发展,北京也在发展,北京中轴线有没有发展?请同学们根据你搜集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 (四)总结 小结中轴线是一条抽象的直线,但它因为这些建筑而有了具体的形迹,甚至随建筑高度的起伏而具有了跳动的乐感。它的伟大不仅在中轴线及沿线的建筑上,更体现在它独有的设计理念和因之形成的城市布局和规模。所以作者盛赞道: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的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校本课程-北京的中轴线

北京的中轴线 一、北京的历史沿革 ·蓟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朝以后,封尧的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一种说法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来燕吞并蓟,以蓟城为国都。战国时代,秦国灭燕国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就在现在的北京城。 ·幽州 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管辖范围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 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幽都 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管辖范围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废除燕京。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南京 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 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故燕京又称燕山。 ·中都 北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国南侵,占领宋的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国迁都燕京,改称中都,管辖范围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兴 金国在将燕京改为中都的同时,设大兴府,管辖范围在今天的北京东南部,包括今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及大兴区的东部。 ·大都 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现在还有元大都遗址公园。 ·汗八里

北京城中轴线发展历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终稿)

北京城中轴线发展历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① 包书月张宝秀② 摘要:本文阐述了北京城中轴线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阐明借助北京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契机,中轴线得以向北延伸,2003年编制的“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方案”又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到了南苑。本文将北京城中轴线分为三部分,即北中轴线、传统中轴线、南中轴线,它们的发展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北京应打破现有的单中心发展空间形态,依托中轴线、发展多中心,进而也使交通打破多层次环状结构、发展网络新格局。 关键词:北京,城市,中轴线,空间结构 一、概述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城市轴线的定义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王建国认为,城市轴线通常是指一种在城市空间布局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形空间要素③。 北京旧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经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故宫,向北直达景山山顶,最后在钟鼓楼北结束,纵贯北京城南北,全长7.8km,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④;成亮说,城市轴线是一种历史性的城市空间组织与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所以它对由古到今的城市形态和城市肌理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⑤。 中轴线决定了北京城市的格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提出,北京将发展“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其中“两轴”中的“一轴”就是指北京传统中轴线。 二、北京城中轴线的发展历程 (一)元、明、清三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形成与建设 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自古以来是我国北方的军事重地。中国古代城市从发展过程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按统治要求平地新建的城市,一般有整体的规划,有明确的轴线,布局方正规则;另一类是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依靠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一般布局不够方正规则。北京城市的发展属于前者。 北京城中轴线开始于元朝。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颁诏以燕京为中都,作为陪都。忽必烈当时对金中都东北郊外金朝皇帝的离宫大宁宫非常欣赏,下令加以修缮,将自己的驻跸之地设在这个叫琼华岛的地方。1267年,在此地建城,首先在积水潭东北岸选定了全城的几何中心(相当于今鼓楼处),设中心台,建中心阁。由中心台向南,切积水潭东岸向东最突出的地方(相当于后门桥处),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确定为全城的中轴线,这就是现在北京旧城中轴线的确定之始。元大都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北达中心阁,全长约3750m。中心阁作为元大都中轴线的北端结束点,与南端的起点——丽正门遥相呼应,大内主城门和主殿都建在这条中轴线上,配殿和其他建筑分列中轴线两侧,从而形成一组相对完整的中轴线建筑群(图1)。 ①本文是北京学研究基地课题“《北京流影丛书》之北京城中轴线”(BJXJD-KT2011-ZD03)研究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包书月,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人文地理学专业。张宝秀,女,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③王建国.城市传统空间轴线研究.建筑学报.2003(5):24。 ④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梁思成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1。 ⑤成亮.浅析城市轴线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城市规划与设计.2009(1):35。

北京香山(文化资料)集结

北京香山 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 香山红叶驰名中外,是我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中国最著名的赏枫胜地有四处,并称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它们是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南京栖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 一.树种: 1.枫树: 枫树得名于风:枫树,叶片较大,与人的手掌大小相近,叶柄细长,使得叶片极易摇曳,稍有轻风,枫叶便会摇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给人以招风应风的印象。 高大乔木,树高达24米,冠幅可达16米。 所有枫树的叶子都是对生。 适合在面积较大的庭园或开阔地域内做观赏树种。 2.黄栌树 种植的多是黄栌树。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 灌木,高3-5米。在园林中适宜丛植于草坪、土丘或山坡。 叶倒卵形或卵圆形。 1).叶子具有观赏价值。秋季,黄栌叶子变红,色泽鲜艳。 2).花梗也漂亮:黄栌开花后,花梗呈淡紫色,形状象羽毛,并且能在树梢存很久。成片栽植时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林间,故有“烟树”的美誉。 3)药用价值:枝叶入药有消炎、清热的功效。

4)木材可提取黄色染料,并可制作家具或用于雕刻。 3.为什么秋天叶子会变色: 原来,叶子里除了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以外,还含有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黄色的叶黄素。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最多,其他色素的含量少,其他颜色完全被绿色掩盖住了。于是,叶子就显现出绿色来。 变黄色的原因:到了秋天,叶绿素忍受不了气温一天天下降,叶绿素分解、消失得很快,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它们终于在秋天”重见天日”了。秋天叶子变黄,就是这个原因。 黄栌和枫树等的叶子:在气温下降,叶绿素分解、消失的时候,叶子里面的糖分大量地转变花青素,花青素是红色的,于是叶子就变红了。 二.香山红叶: 霜降时节上山。此时的香山,方圆数万亩坡地上枫树黄栌,红艳似火,远远望去,会误以为是飘落的花瓣,走近看才辨清是椭圆的树叶。 香山红叶 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瑟瑟秋风中,似红霞。 又有松柏点缀其间,红绿相间,瑰奇绚丽。 三.北京香山得名 主要说法有二: 1.最高峰的钟乳石,它的形状象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 2.古时香山曾是杏花山,每年春季杏花开放,清香四溢。所以得名香山。 四.景观介绍: 1.东门:是香山公园的正门。清代乾隆皇帝所题的匾额“静宜园”悬挂于门楣之上。

明清北京城市布局

明清北京城市布局 明清北京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其严谨的城市布局。以紫禁城(宫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等四道城池组成。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8公里的中轴线所贯穿。北京建都八百余年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市规划形制和格局,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 北京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绕着北京城东南西北地走上它一圈儿,下面来一个一个详细说。

朝阳门走粮车 朝阳门老照片 过去那阵子,没有铁路交通。南方出产的粮食往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通过水路运到北京东边的通州(就是现在的通县)。顺便说一句,通州又分南通州和北通州,有个著名的对子“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说的就是这档子事儿。粮食到了通州以后,再装车进城。进城走的就是朝阳门。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粮食的仓库。 崇文门走酒车

崇文门老照片 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清朝那时候京城卖酒的招牌得写“南路烧酒”,意思就是说,我上过税了,我的酒不是盗版,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产权一说呢。 清末的杨柳青年画,有一幅叫做《秋江晚渡》。它的画面上画着酒幌,上面写着“南路”、“于酒”等字样,反映的就是这种全民纳税的良好风尚。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 正阳门走“龙车”

《北京的中轴线》阅读答案

《北京的中轴线》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8—19题。(共8分) ①从北京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历史上,这条中轴线长达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建筑大师梁思成这样赞美这条中轴线:“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②中轴线始于元朝对大都城的规划设计,至明清两朝形成了现有的规模。中轴线上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前后疏密有致,色彩对比强烈。进永定门北行,一条笔直的大街会把你引向高大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一座宽大雄伟的牌楼和一座大石桥为其做了前卫。过了正阳门,红墙黄瓦的建筑代替了青砖灰瓦的建筑,这就是雄踞于中轴线上的皇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华门,经长长的御路(民国时已拆除),到天安门,形成第一波的起伏变化。从天安门开始,是一系列大小不一的宫门和广庭,红墙黄瓦,金碧辉煌。高大的城楼、皇宫、庙堂一层又一层地起伏峋峙①,到神武门结束。再向北,景山奇峰突起,然后再下滑到寿皇殿、地安门。由地安门继续往北过一条长长的街市,在这里经过万宁桥这个小小的起伏过渡,接着就出现了高大的鼓楼、钟楼,在这两座建筑周围,成片的绿荫中间掩映着灰墙灰瓦的低矮民居院落。鼓楼、钟楼传出的报时的鼓声、钟声,不时在这些院落、街巷上空回荡,中轴线就收束在这钟鼓声里。 ③明代把天坛、先农坛安排在中轴线起点的两侧,使中轴线一开始就有中心明显,整齐对称、相互呼应的特点。进入紫禁城,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对称地安排在紫禁城前面,昭示了左右对称、中轴明显的皇城格局,紫禁城中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对称修建,例如御花园中以中轴线上的钦安殿为中心,左面的浮碧亭与右面的澄瑞亭都是四角攒尖顶的方亭,形式相同,形成对称;降雪轩与养性斋,建筑平面分别呈“凸”“凹”字形,形式互补,形成呼应。中轴线上的景山,是明朝通过挖湖堆山的手法,利用修筑紫禁城挖护城河的泥土和拆除元宫城内宫殿的渣土,在紫禁城后面堆积成的一座土山,它坐落在中轴线的中心点、北京旧城的中心位置上。它的形成不仅【甲】使紫禁城有了靠山,还【乙】增加了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在此可以纵览南北景色。清朝又在景山的五座山峰上面修建了五座山亭,景山中峰的山亭正在中轴线的中心点上,由此进一步突出了中轴线的对称和中心点。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北京城棋盘式的大小街巷都依据它的定位而展开。 (根据李建平《魅力北京中轴线》、梁思成《北京城的中轴线》编写) 【注】①峋峙(xúnzhì):形容山石、建筑等突兀、重叠的样子。 18.阅读第③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三条理由。(3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知识,简要说明鸟巢、水立方和仰山体现出怎样的布局特点。(5分) 【材料】 位于中轴线延长线最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分为南区和北区,南区的“千年步道”正处在中轴线上,在它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鸟巢”(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在建筑造型上,鸟巢是椭圆形的,水立方是方形的;在

北京香山公园简介

北京香山公园简介 香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小西山山脉东麓,距城20公里,占地160?公顷,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香山公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56年开辟为人民公园,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北京十大公园之一。 ?? 香山公园文物古迹丰富珍贵,亭台楼阁似星辰散布山林之间。这里有燕京八景之一"西山晴雪";这里有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的寺院"碧云寺";?这里有国内仅存的木质贴金"五百罗汉堂";这里有迎接六世班禅的行宫"宗镜大昭之庙";这里有颇具江南特色的古雅庭院"见心斋";这里有世纪伟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最早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双清别墅;这里有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香山公园地势崛峻,峰峦叠翠,泉沛林茂。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这里春日繁花似锦、夏时凉爽宜人、冬来银妆素裹。尤其是深秋

时节,10万株黄栌如火如荼,气势磅礴,曾被评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 香山公园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游,可乘大型吊椅式游览索道(全长1400米,落差431米),西山美景、北京城廓尽收眼底。吃,松林餐厅环境优美,?昆虫野菜、泉水煮饭,别具风味。住,香山别墅功能齐全,是观光旅游、洽谈会议、度假休闲的理想场所。住在这里,悠闲散步即可到达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北京香山得名主要说法有二: 一是得名自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 二是得名自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 香山位于北京郊区西山东麓,是一座著名的具有皇家园林特色的大型山林公园,名列清代著名景观三山五园之内。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延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