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资产管理软件简介

通用资产管理软件简介
通用资产管理软件简介

通用资产管理软件简介

系统概述

随着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的增加,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对自身资产规范化管理已迫在眉睫。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集团所管理的资产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种类繁多、型号各异、涉及单位多、增加、减少方式各异、以及报批、汇总的流程也各不相同,所以导致在资产管理上情况复杂、条目混乱、资产不清、查询、盘点不便等诸多问题,所以在对资产管理上,仅依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达到现代高效管理水平的要求。因此需要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对资产的管理已经成为各单位的迫切要求。

通用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不同类型行业的2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及使用状况的详尽调研,进行了系统设计,研制开发了“通用资产管理系统”,通过简单、方便、快捷的方式对资产有效的管理。满足了用户对数据实时性、共享性、统一性的要求,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及其管理部门、各行业集团、企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功能特点

?系统提供B/S、C/S两种架构产品,满足各级用户的不同需求;

?应用范围广泛,满足各集团企业资产管理的多种管理模式;

?资产内部日程管理涵盖了行政事业单位、企业集团公司等行业类型资产管理的基本功能;

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定制资产普查等功能;

?统一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和企业集团用户资产分类代码的功能;

?系统全面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要求的管理流程,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

的资产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批流程控制;

?提供了用户自定义卡片样式的功能;

?提供了多种折旧方式,并可以自定义折旧方法;

?实现了固定资产的全流程管理:资产采购验收入库卡片管理折旧处理资产变动

资产评估资产维修;

?实现了对无形资产的详细管理:资产登记、长期摊销、减值准备等;

?提供了两类报表:管理报表和统计报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资产的增量、存量和资产的增

减变动、资产处置情况;管理报表和统计报表都可以上报、接收;用户可以自定义报表的查询统计方案;实现了资产的分类汇总;统计报表还提供了图形(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

?卡片管理实现了输出条形码的功能,实现了资产卡片和资产实物图片管理相结合的的功能;

方便了资产的实物盘点和清查。

运行环境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 /2003

浏览器:IE6.0以上

数据库:ACCESS或SQL Server2000

硬件环境:

服务器:

最低配置:PentiumⅢ以上PC机,256M以上内存,80G以上硬盘。

建议配置:PentiumⅣ以上PC机,512M以上内存,120G以上硬盘。

站点机:

最低配置:PentiumⅢ以上PC机,128M以上内存,40G以上硬盘。

建议配置:PentiumⅣ以上PC机,256M以上内存,80G以上硬盘。

功能模块简介

系统管理系统

帐套管理:建立和管理帐套。本软件可以同时为多家核算单位记帐,可管理多帐套。每套帐可管理多年数据。帐套类型分为本级单位帐套和附属单位帐套两种帐套类型。

用户管理:设置系统操作用户,分帐套,分功能为用户设置使用权限。

数据管理: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帐套内各种数据的引入、引出。

日志管理:自动记录用户登录、离开及所作操作的情况

资产管理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是整个产品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使资产管理人员方便、快捷、准确地完成各

种复杂的日常业务。该系统包括期初建帐、初始数据录入、日常资产管理、资产报表登记、接收并汇总附属及下级单位报表、领导查询、月末结帐、结转下年等功能。

1.编码设置:建立并设置单位信息、资产卡片类型设置、部门信息、使用情况、变动方式、

分类编码和国际编码、自定义折旧方式等基础信息。

2.卡片管理:包括卡片的初始帐的录入,本系统以卡片形式登记资产,使资产信息完整无误,

并可以对资产进行拆分、原值调增、原值调减、部门转移、卡片减少等操作。可以对资产进行条形码及图片的管理。在资产实物盘点、清查的时候,可以用手持条形码扫描器和电脑内的资产进行一一核对。运用外接图片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将资产的实物图片扫描到资产系统中,和资产卡片存放在一起。这样就使资产卡片的数据、条形码、资产图象存放在同一个界面上,是资产管理更加直观、方便。

3.采购管理:制定资产采购计划、采购审批、采购定单等。

4.资产增加:包括资产增加单、基建报告单、自制报告单、盘盈单、调入单。单据可以直接

生成资产卡片,并可以将下级单位的单据上报给上级单位。

5.资产减少:包括减少单、盘亏单、报废报损单、调出单、变卖单。单据可以直接对卡片进

行减少。

6.维修管理:包括维修计划、维修申请、维修记录等。

7.资产评估:可以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直接修改固定资产卡片信息。

8.折旧处理:系统内置了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折旧方法,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折旧方法。系统将自动计算累计折旧值,并提供折旧清单。

同时系统还提供了自定义折旧的功能,可根据用户自定义的折旧公式计提折旧(不需要折旧的资产或单位也可以不进行资产折旧处理。)

9.管理报表:包括总量变动、汇总表、分析表、登记簿、固定资产情况表、固定资产总账、

逾役龄资产统计表、资产及折旧明细账等。上级单位直接查看或者接收下级单位所有报表。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杨体军、李晓婧、于洪、王威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高校占有和使用的、在法律上已经被确认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产的总和。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合理有效地配置校内资源,加速资金周转,少花钱、多办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从宏观上讲是合理有效地使用国家资源配置,为国家教育事业服务;从微观上讲就是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科学运营与合理使用。目前,高校资产管理比较薄弱,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在对某高校预算资产财务检查发现,该校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达49,203万元。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加强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于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高校国有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中的经济效益,加快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有关资料显示:高校国有资产目前是“迅猛增长(全国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与悄悄流失(全国每年有上亿元的资产流失)”并存。前者是高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后者,因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管理体制不顺、措施不力、产权意识淡薄等原因所致。分析目前现状,高校资产管理问题及成

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营管理意识淡薄,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的资产一般由国家拨款或划拨形成,在使用中不计提折旧,也不计算盈亏,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资产管理没有保值增值的意识,更没有形成相应的保值增值管理制度。资产管理“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没有形成资产配置、使用、调剂的管理机制,资产无法发挥最大效用。此外,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更多地注重社会效益,无形资产管理及科研成果转化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长期被私人或企业占用。许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只能束之高阁,科技成果未能很好的转化。 (二)职能分散,管理不到位。 目前,高校国有资产三权分离,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是各高校,管理权分散于学校的不同部门,高校的资产管理尚未形成一个产权明析、责任明确的运行机制。随着高校资产规模的日益扩大、构成日益复杂,及多头管理标准不同、方法不一,往往使国有资产使用者难以适从,国有资产管理的组织、协调、监督职能被严重削弱,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同时,个别高校长期以来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重购建,轻管理,资产管理严重缺位。有的学校财务部门甚至没有设置负责资产核算和管理的科室,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长期不对账,致使资产核算与管理脱节,实物与价值脱节。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在高校资产中,固定资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科研、教学等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将针对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并结合高校固定资产折旧案例验证该管理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021-0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高等学校所占和使用的固定资产越来越多,且固定资产的构成也越来越复杂,这无疑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再加上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更是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然而,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高校一直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相关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产流失等,使得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困难重重,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 本文将深入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理顺固定资产管理思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继而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模式的实践验证该信息化管理策略的实效性。 1 高校固定资产的构成 1.1 概念 高校固定资产是指高校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通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超过1年的大宗同类物资。 1.2 特征 高校固定资产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使用年限必须超过1个会计年度;二是存在的目的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或管理服务;三是除名义金额入账外,其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如果单位价值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必须是大宗同类;四是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1.3 分类 高校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大类,即:房屋及构筑物;文物和陈列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图书、档案;家具、用具及动植物。 2 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2.1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 信息化涵盖面不广 资产管理环节众多,但目前高职院校绝大部分仅在登记、使用、处置这三个环节上会运用系统进行管理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并且大多数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导致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比如,资产配置环节,将财务系统的相关信息融入资产管理系统时,费时、费力,难度大、问题多,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部分院校在应用信息系统管理资产时,干脆避难就易,摒弃了这一环节。至于收益管理、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环节能在信息系统中得以体现的高职院校更是廖廖无几。 2.1.2 信息化网络不通畅 某些院校主管领导,习惯于在纸质单上签字审批,认为只有这样才更直观,才更利于自己把控资产管理的全局。导致学校即使添置了信息化管理系统,这系统最终成了“聋子的耳朵”。 2.1.3 账实不符

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维护资产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营运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省属高校(以下简称“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国有资产是指由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依

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高校的资产,高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第三条高校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价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如:图书、家具等,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具体品目由高校确定。

对外投资是指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无形资产是指各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 其他资产是指不属于以上各类资产的其他各种资产。 第四条高校资产管理的原则。高校资产管理活动,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紧密统一;应当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应当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高校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规定的资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一、强大的资产管理功能 《协同资产管理系统》支持三种基本分类和两种动态分类,可以适应各种行业的需求。录入的每一笔资产,系统都能准确进行转换,十六类、十大类、六大类以及自定分类的代码。并能基于这些分类,自动地生成完整的财务帐、统计表、分析图。 通过多分类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帐帐相符问题,也解决了系统和财务核算软件中的固定资产科目帐的对帐难的问题。 二、自由定制的管理流程 系统可根据学校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自由定制的申购、变动、维修等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可制定出符合学校实情、满足管理需要、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协调各个岗位的分工合作,明晰各岗位职责,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 三、管理全面,重物重管 系统以教育部十六大类为管理主线,将所有固定资产应用一套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将重要资产单独构架子系统,做到重物重管。 房屋土地作为高校最主要的固定资产,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许多学校的房屋、土地资料不全,信息不详,给资产统计带来许多的麻烦,我们结合高校房产管理的需要及名级部门上报数据的要求,专门开发了土地房产管理子系统,提供详尽的房产信息,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统计出各类报表。 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作为高校资产管理最繁杂锁碎的工作,品目繁多的种类及频繁的领用次数使其日常管理非常让人头痛,我们专门开发了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科学合理的分类,方便快捷的进出库管理及强大的报表统计功能,让高校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变得轻松而高效。 四、通用、易用、高效、领先 (1)全面使用条码、RFID等技术进行管理。 (2)系统采用树形结构的分类库,分类库、单位库、人员库、地点库灵活设置,方便有效。 (3)系统进行智能优化处理,大部分的任务操作都可以鼠标点选方式就能完成。 (4)验收单填写、卡片、变动单、处置单等,大部分应填项都进行处理,默认填写了常用值,降低了工作量。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姓名:王洪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子通信工程指导教师:李建华 20020501

摘要 《国蠢蜜产管理系绕》莛隽大迄零产学院鏊蠢液产譬理楚竣诗瓣谤篓裁管理软件。燕对鹫有资产豹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亿、电算化”,帮助企攮进行资产总值的动态管理,为国有资产管理处提供国有资产的备项指标管理工作。 在开发过程孛,注纛总体设诗、麓缝齐全、荔誓晏鼹。获传在蒽傣设诗申考瘩应蠢澍子菝震企驻管理软锌豹麓麓范薅,率鬻和发震金娥管理软徉懿理论和方法,充分体现“不断跟踪用户需求,灵涵缀织各种管理信息,辅助企业卓越管理。”这一软件设计思想;谯功能齐全方颂考虑软件满足企业直接使用即可:在易学易用方面考虑软彳譬艘齄被普通人员接受,对话霹极不熟悉戆大受在遴_i建短蠲凑调麓辩可上瓿撵{挈,怼毒谤雾辊萋磷豹入璺茏甓专门培训,通过穰线帮助、使粥手册即可攀援操作要领,达到和实现“无需服务”的最高境界。 本文酋先介绍了管怒信息系统的相关概念,阐明了系统开发的意义并确定了系统舞发豹方法;其次逶遘系绕调套,确立了系统懿嚣搽,建立了系缀躬逻辑模獭并逶过需求分耩对系统遗行了全蔼耱戮橱:该系统怒在充分研究高校仪器设铸、房产管溅实际的基础.t开发的,侧霾实际应用效果。系统构建在计算机局域网基础上,采用Windows98/2000、WindowsNT环境(中文版),PowerBuilder7.0为歼发软件,后台数据摩浆用Sybase瓣AdaptiveServerEnterprise企效缓关系数器簿。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筑溅过程,是以资产编号为擞线索,以资产名称和豳朔为副线索,来输入和输出资产技术资料、资产管蠛信息。凡是输入到数攒摩中的资料和信息,经过处理,都能十分方便地查阅、修改、删涂势援藏蟪掺窝窭来。穰套秘条馋下提供全嚣蟋数据查诲、梭索、汇总、绞计等功能。软件是动生成多静资产统诗壤表,资产务个方瑟静穆况一嚣了然。灵活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可直接为决策提供支持。 《国宥赘产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管理完善翻有资产管理她业已建立的国奄资产管理体制,使簧壤工作规蕊德、自动化。遁过授予不阉餐理人员不嚣懿数援移彀较疆,寒缣涯诗剜嚣{擎麓霆有姿产鬻灌罄门熬套矮管理职权,保证会计辩对国有资产的审核和监督投,保证各级领导的查询及审批权。保证全院国脊资产的物、带、帐相符。为国有资产的无纸化奠定熬础。 关键测:国奏资产,管理系统,系统设诗,数攥麾系统,诤算糗辕韵决策。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2第二部分项目建设需求 2.1概述 2.1.1项目建设目标 1.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流程。 在对招标人资产负债管理现状进行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监管要求和同业成功实践经验,进行差距分析。从治理架构、政策制度、方法工具和报告体系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咨询,协助招标人建立适应自身实际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2.建立科学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针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系统有效而及时地借助数量化的分析,发现风险的大小及因素,再寻求适当的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 为银行提供一套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解决方案,包括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和管理、利率风险分析和管理、流动性风险分析和管理、汇率风险分析和管理。 3.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建立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构建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曲线,为每笔业务提供与市场利率联动的、与产品属性对应的内部转移价格,实现集中管理资金、分离利率风险,实现内部业务导向功能,保证资产负债管理政策措施得以有效的贯彻落实。 4.搭建银行管理会计数据集市。 完成管理会计数据集市设计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资产负债管理数据主题建设,银行在提升经营管理决策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套管理分析系统,这些系统对数据的需求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各自的差异,通过建立数据集市满足并统一管理各个分析系统的数据需求、提高数据复用性、数据质量集中控制、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报表的生成、查询与发布。 生成满足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资产负债状况的信息披露要求的统计报表,以及满足用于招标人自身监测、分析、考核的各种报表,并满足各种查询及发布的需要。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010《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项目题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班级: 项目组长: 项目组成员: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日期: 完成日期:

目录 一、小组任务分工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项目开发计划 四、需求分析说明书 五、概要设计说明书 六、详细设计说明书 七、项目测试 八、项目总结 九、参考资料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第一部分项目任务分工 第二部分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 概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的深化,对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作为学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具有价值高,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极大地提高学校工作效率,增加效益,降低成本,同时由于学校资产的数量不等、分布不均、价值不等、损坏率不同、折旧率各异,因此资产的管理和清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手续

繁琐、工作量大、时间长,容易出差错。为了方便资产管理,避免上述问题。我们计划一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来方便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 二. 成本效益分析:执行这个项目,需要成本投资100万元人民币。IDC权威统计,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的成功应用可以帮助学校做到: 减少75%的审计成本;降低40%的备件库存;减少20%的多余测试设备;减少45%的设备“失踪”;提高30%的资产使用率;延长10%的设备运行寿命;减少50%的设备停机率;消除99%的资本资产注销三.下面是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准备阶段:所需的资源包括本系统是一个网络版的管理系统,为了充分发挥其性能,所以设备的选用、配备显得尤其重要。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管理模式,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上,包括所有固定资产数据、单位机构数据、人员数据信息都存放在这里,数据安全特别重要,所以为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高速运行,推荐使用专业服务器。客户计算机则通过校园网与服务器之间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处理。本系统采用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 2000),为了充分发挥其性能,所以对系统的服务器、客户机、网络、操作系统等有基本的要求。在以上这些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系统就有可以运行的前提。 2、操作可行性 1)领导支持: 根据高校实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实践经验,学校成立固定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银行今年资产负债管理 一、全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回顾: 1.1落实宏观经济政策,合理掌控资产负债业务运行。 特点:行内信贷计划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央行货币政策,并进行适时调整;依靠制定全行信贷计划(指令性、指导性),调整系统内利率(?)、定价权限,来调节分支行的信贷投放总量及节奏。 1.2为全面推进资产负债管理改革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 特点:制定总体改革实施方案,从FTP和全额资金管理①着手,部分分行先行试点;FTP中“基于收益率曲线的形成机制、同步央行的计息规则、自下而上试点实行”。 1.3灵活调整流动性管理策略,实现资金流动性和效益型的较好统一: 特点:强化流动性预测、管理,合理安排头寸,加强资金调度;建立定价及流动性周例会分析制度,增强对市场及政策的前瞻性。1.4灵活掌握定价政策,实现提高效益与促进业务发展协调统一: 特点:根据市场及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分行贷款及贴现定价授权;调整系统内往来资金利率②,传递市场信号。 1.5资本管理取得进展: 特点:建立资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发行次级债。 1.6资产负债管理电子化建设初见成效: 特点:ALM开发与试点运行相结合;核心银行系统建设(保障基础数据平台);按日实现经济资本计量、FTP计息、全额资金账务①全额资金管理,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a911831900.html,/107579/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60786和https://www.360docs.net/doc/a911831900.html,/html/2007-03-09/1173405582773.htm ②目前国内银行普遍采用的系统内往来资金利率的运行机制如何?

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简介第四代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敏捷智能

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简介 一、导读提示 本章介绍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是公司2009年12月V2.0设计产品(V1.0为2007年设计产品),体现了公司反思2008年西方金融风暴起因、防范金融风险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重新设计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最突出特点是: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一、第二、第三支柱要求、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审查评估要素及方法》等监管要求为依据,从银行发展战略及高管角度,构建起可操作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二、系统简述 资产负债管理是在世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并占据主流地位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敏感性测试、市值分析、情景模拟、组合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不断发展,使得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并逐渐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框架的核心内容。概括地说,目前西方银行业较为通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和技术有以下四种: 一是基础的风险度量方法――缺口及敏感性分析; 二是动态的、前瞻的度量方法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 三是风险的管理技术表内调节和表外对冲; 四是组合管理技术资金转移计价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组合,充分展现了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轨迹和技术演变过程。 现代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第一,它要求建立由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资产负债管理政策、确定内部资金定价原则、审查市场风险状况、并对风险偏好、风险敞口调节、业务策略选择等有关事项做出决策。 第二,它要求建立专门的资产负债管理团队来承担具体的政策实施、风险计量和管理运作。 第三,它要求建立一个包括识别风险种类、确定风险限额、评估风险收益、调节风险敞口、选择业务策略、配置经济资本、考核风险绩效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顺畅的管理流程。 第四,它必须以科学的分析方法、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有效的管理手段为支柱。 第五,它充分体现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总体思路及实施手段的最终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风险管理失控,就是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管理失控。 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体现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系统的各个子系统或模块要部署实施到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方案

邮电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集中实践报告 题目:《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指导老师:永红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数理科学与信息技术_____ 班级: 1121302、1121301______ 学号: 2013213055、2013213058_ 姓名:何锐、周海渝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6 年 06 月 16 日

一、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为了节约宝贵的时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需要修改、更新大量的表单。如果使用计算机来辅助填写及保存相应的记录,则能大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因此,需要开发一个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该支持快速录入关键信息,例如,固定资产的借出、归还等。这些信息需要被保存在数据库中以便以后查看。 通过对程序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分析,完成数据库和程序界面的设计。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了解,要求其具备如下功能。 1.登录系统 登录系统可以有效地保障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户使用系统。只有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够正常登录,否则不能进行登录。 2.添加信息 用户进入系统后,通过对“资产信息管理”菜单中的“类别管理”菜单项,可以进行大类(总的分类)的添加。 同样,在其他几个菜单中也可进行信息添加。 3.删除信息 用户进入系统后,通过对“账户管理”菜单中的“删除”菜单项,可以进行的删除。 同样,在其他几个菜单中也可进行信息删除。 4.修改信息 考虑到操作人员录入的失误,需要提供信息的修改功能。通过“职员管理”菜单中的“修改职员”菜单项,可以对职员信息进行修改。 同样,在其他几个菜单中也可进行信息修改。 5.查询信息 用户进入系统后,可以通过“按编号查”、“按类别查”、“按使用者查”的不同类别进行信息查询。 6.添加用户 进入系统后,可以通过“账户管理”菜单的“添加用户”菜单项添加新的用户,并为其指定密码。一旦新用户添加成功,以后就可以通过该用户进入系统进行操作。 7.修改密码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通常建议管理员定期修改密码。使用“账户管理”菜单的“修改密码”菜单项可以进行密码的修改。 二、总体设计

(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坚强基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等学校国有资产问题亦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资产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所必须的存量非经营性资产合理利用的同时,盘活增量经营性资产,充分发挥资产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强调高校整体资产投资要偏向科技含量高、具有远大发展前途的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如何搞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也是深化高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国有资产问题建议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手段落后。一是管理技术落后。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使用计算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但使用的软件主要以统计功能为主,侧重于数据库管理而不是业务流程管理。同时使用的软件自成体系,只能独立运行和操作,无法与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连接实

现数据共享,使资产管理、价值管理和资产使用各自为政,互不知情。在当前校园网已普及的情况下,这种封闭式的管理软件显然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对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二是管理方法落后。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资产管理的对象不加区分,不论类别、不分重要性都采取统一的管理方法,对价值几十万元的教学设备和价值几百元的办公用品采用同样的管理方法,从而造成管理人员精力分散,不能有重点地关注重要资产的使用情况和动态变化,严重影响了资产的管理效果。 (二)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利用率低。大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实行部门管理,无偿使用的管理模式,缺乏统一的调剂。同时由于高校大多实行二级财务核算体制,各院系都是单独的利益单位,使得各部门各院系片面追求“小而全”、“大而全”,导致资产重复购置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另外,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由于受管理水平的制约,不能充分掌握全校的固定资产分布状况和使用动态,对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设备心中无数,因此对各部门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实现资源共享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在固定资产购置前缺乏可行性论证,对请购计划审批不严也是造成高校资产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的原因。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优化

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的使用和优化 摘要:文章基于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国有资产的核算要求,对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优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优化改进的思路与流程。 关键词:新高校会计制度;国有资产信息系统;优化 一、江苏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概况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江苏省属高校的国有资产在2012年已经全面采用“江苏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通过协同办公平台,除设有基础信息设置,卡片管理维护资产信息,打印资产条形码标签等功能外,对资产购置、资产变更、资产处置、资产记账、资产维修、资产统计等各项工作进行日常管理。通过网络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产名称、数量、原值、资产归口、使用部门、保管人等相关信息可以通过“资产查询”功能方便的获得。高校各院系、各部门可以随时了解自己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和变动情况,以充分利用资产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从资产购置、资产使用到资产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体系,解决了财务部门、资产管

理部门、院系部等对资产管理流程难规范,管理原则难统一,资产入库、报销、处置难及时等问题。两年来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可以使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各院系部根据系统中资产账务、资产购置、资产变更、资产处置、维修管理、绩效管理等功能各司其职,使高校资产管理模式、资产购置处置流程、资产账务处理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新高校会计制度对国有资产的核算要求 2014年1月1日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开始实施,新高校会计制度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界定标准,重新对固定资产进行了分类,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新增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与无形资产摊销的相关规定及具体方法。新制度要求高校全面核查转入新账的固定资产原价、截止2013年12月31日已使用的固定资产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按新制度规定补提折旧。从2014年1月1日起,按新制度规定每月计提折旧,对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领出库的资产,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存货”中。在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全面核查固定资产实物与价值时,笔者发现,按照新高校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些细节需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三、新高校会计制度下国资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分类明细账问题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ALM)工作案例分析

资产负债管理(ALM)工作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一)外部环境:深圳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业市场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激烈。深圳拥有商业银行100多家,全国的中外资银行和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在深圳建立了分支机构,同时深圳具备三家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法人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深圳农商行。2014年底深圳银行业总行资产2.3万亿元,负债3.2万亿元,利润1000亿元,规模和利润增速多年保持在20%以上。银行从业人员约5万人,人均利润超200万,处于全国前列。近年来深圳银行业受银行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影响①,规模和利润增速有所下降,成本上升,竞争加大,商业银行面临发展转型要求。 (二)内部环境: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面临资产负债结构和限额、定价管理、资金流动性管理、存款波动管理、资本管理等一些列涉及全行经营和监管要求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内部重视程度、各专业部门工作配合、经营资源分配约束要求高,管理难度较大,工作效果不明显。如何获得更多内部认同同时实现资产负债管理各项指标的优化,形成银行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发展的良性互动,对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发展提出新挑战。 二、管理分析 ①商业银行长期的规模增长和固定利差保护实现了过去十年的跨速增长,随着利率市场化进度加速和规模增长受到资本和市场约束加强,银行发展面临新挑战。

(一)SWOT分析梳理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难点 SWOT分析: S:优势,管理体系理念、系统 W:劣势,组织认同不高 O:机会,利率市场化、经营转型 T:威胁,市场、沟通不足 主要矛盾是如何平衡好管理层、监管要求、市场部门、支行各层面对于资产负债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心理预期和执行效果。难点主要体现在管理沟通环节,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并获得组织认同,并增加对组织决策的专业贡献和影响力。 (二)PDCA循环明确管理工作目标并开展工作 制定目标,组织实施、过程控制检查、纠正偏差和标准化,通过PDCA循环持续提升资产负债工作。工作目标是围绕分行综合经营计划“立足服务、提升管理、支持营销、服务拓户”。工作开展立足在服务上,重点是管理沟通与工作机制梳理,具体体现在营销和客户基础拓展两个方向,兼管短期效益和长远发展。 (三)5W2H方法思考选择管理工具实现工作目标 思考工作内容目标、开展工作的原因、参会和负责人员、什么时候工作、什么地点、什么方法、需要什么资源。是的思路条理化减少工作盲目性。 一是从积极服务态度出发工作,提升资产负债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规范市场报价程度和速度,发布利率工作指引。

LifeCo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案例分析(新)

LifeCo 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案例分析 本文介绍了LifeCo 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实践活动。全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政策说明 三、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实施细则 四、衍生工具操作的指导原则 附录一、公司各业务分类资产负债表 附录二、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报告 虽然这里是以LifeCo 公司的具体情况来介绍寿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实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般人寿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管理实践中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司的背景和历史 LifeCo 是一个股份制的跨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账户(general account)资产总额为50亿美元,来自于以下三个主要的业务类:个人寿险和年金、企业年金(institutional pension)和团体福利计划。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些资产在内部分为11个大的资产(组合)类。每个组合类完全合并于一个会计数据库中,并逐月生产独立的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和资产负债表。最近一个时期,LifeCo公司已经开始执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指导原则,并且正在逐步确定能够降低其利率风险和其他风险的可行策略。 2.业务分类

3.负债情况说明 下面按照业务类型分别介绍负债特征 (1)个人寿险和年金 公司的传统寿险部分包括所有对年利率不敏感的个人寿险产品,而且主要是非分红的和终身寿险。终身寿险的保证利率在3%-6%之间。保单持有人可以依据退保现金价值获得保单贷款,对旧保单的贷款利率上限为7%。传统寿险的负债现金流的期限都相当长,很难找到合适的资产可以有效地配置这些负债。传统寿险负债的支持资产大约为3亿美元。 公司的非传统寿险全部由万能寿险组成。万能寿险的保单持有人可以直接将他们的资 金投资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带有利息保证或投资连结的投资账户。带有利息的账户一般采用该

曲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高校资产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简称:AIS] 解 决 方 案 武汉曲飞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a911831900.html,

目录 一、概述 (2) 1.1、项目背景 (2) 1.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 二、解决方案 (4) 2.1、方案 (4) 2.2、功能介绍 (11) 2.2.1、先进的三级管理机制 (11) 2.2.2、完善的资产清查与数据上报机制 (13) 2.2.3、强大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13) 2.2.4、完备的财务管理功能 (14) 2.3、系统的特点 (15) 2.3.1、全面性 (15) 2.3.2、高效性 (15) 2.3.3、严密性 (16) 2.3.4、实时性 (16) 2.3.5、规范性 (17) 2.3.6、先进性 (17) 2.4、系统应用状况 (18) 2.4.1、完善的管理网络 (18) 2.4.2、严格的经济责任 (18) 2.4.3、规范的工作流程 (19) 2.4.4、严密的帐表管理体系 (19) 2.4.5、全息、多维、实时的状态控制 (19) 2.4.6、灵活调配机制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自觉性 (19) 2.4.7、科学的维修养护 (20) 2.4.8、正常的清查盘点 (20) 2.4.9、严肃的奖惩制度 (20) 2.4.10、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20) 2.5、资金预算 2.5.1、资金预算

一、概述 1.1、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的深化,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但是,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帐帐、帐实不符、资产流失的现象在不少的学校依然存在,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很不适应。近几年来,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国内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开发管理软件,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教学仪器、设备等,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看来,这些软件实现的往往是对原来手工劳动的简单替代,完成的仅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因此,必须从有力支撑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高度出发,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真正实现管理水平上的飞跃。 《高校资产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强大的效能。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搭建在一个高水平的管理平台之上,推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仅彻底改变了被动局面,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还是在技术手段上,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欢迎。 1.2、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的深化,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一、强大的资产管理功能 《协同资产管理系统》支持三种基本分类和两种动态分类,可以适应各种行业的需求。录入的每一笔资产,系统都能准确进行转换,十六类、十大类、六大类以及自定分类的代码。并能基于这些分类,自动地生成完整的财务帐、统计表、分析图。 通过多分类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的帐帐相符问题,也解决了系统和财务核算软件中的固定资产科目帐的对帐难的问题。 二、自由定制的管理流程 系统可根据学校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自由定制的申购、变动、维修等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可制定出符合学校实情、满足管理需要、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协调各个岗位的分工合作,明晰各岗位职责,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 三、管理全面,重物重管 系统以教育部十六大类为管理主线,将所有固定资产应用一套系统进行管理。同时,将重要资产单独构架子系统,做到重物重管。 房屋土地作为高校最主要的固定资产,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许多学校的房屋、土地资料不全,信息不详,给资产统计带来许多的麻烦,我们结合高校房产管理的需要及名级部门上报数据的要求,专门开发了土地房产管理子系统,提供详尽的房产信息,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统计出各类报表。 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作为高校资产管理最繁杂锁碎的工作,品目繁多的种类及频繁的领用次数使其日常管理非常让人头痛,我们专门开发了低值易耗品管理模块,科学合理的分类,方便快捷的进出库管理及强大的报表统计功能,让高校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变得轻松而高效。 四、通用、易用、高效、领先 (1)全面使用条码、RFID等技术进行管理。 (2)系统采用树形结构的分类库,分类库、单位库、人员库、地点库灵活设置,方便有效。 (3)系统进行智能优化处理,大部分的任务操作都可以鼠标点选方式就

江苏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操作说明书

江苏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 操作说明书 江苏省共创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一日

目录 第1章资产管理体系 (5) 1.1 管理体制 (5) 1.2 职能分工 (5) 第2章系统简介 (8) 第3章基础信息设置 (9) 3.1 编辑单位信息 (9) 3.2 资产归口定义 (10) 3.3 预算归口定义 (11) 3.4 院系管理 (11) 3.5 部门管理 (12) 3.5.1新增或编辑部门 (12) 3.5.2导入部门 (13) 3.6 人员管理 (15) 3.6.1新增或编辑人员 (15) 3.6.2导入人员 (15) 3.7 用户管理 (16) 第4章期初建账 (18) 4.1 历史数据导入 (18) 4.2 历史数据核对 (19) 4.3 历史数据修订 (19) 4.4 打印标签 (20) 4.5 建账结束 (20) 第5章我的工作 (21) 5.1 待办 (21) 5.2 已办 (22) 5.3 流程跟踪 (22) 5.4 我保管的资产 (23) 第6章资产购置 (23) 6.1 直接入库 (23) 6.1.1验收登记 (23) 6.3.2归口审核 (24) 6.3.3记账归档 (25) 6.2 土地、房屋入库 (25) 6.2.1登记卡片 (25) 6.4.2记账 (25) 6.3 采购预算 (26) 6.4 申购、采购登记、采购入库 (26) 6.4.1申购申请 (27) 6.4.2院系部处审批 (27) 6.4.3经费审批 (28) 6.4.4财务审批 (28) 6.4.5校领导审批 (29)

6.4.6采购安排 (29) 6.4.7采购登记 (29) 6.4.8采购入库 (30) 6.4.9归口审核 (31) 6.4.10记账归档 (31) 6.4.11申购明细 (32) 第7章资产使用 (33) 7.1 卡片管理 (33) 7.1.1修改卡片 (33) 7.1.2拆分卡片 (34) 7.1.3批改修改 (34) 7.2 打印标签 (34) 7.3 维修管理 (35) 7.4 绩效管理 (35) 第8章资产变更 (36) 8.1 资产调拨 (36) 8.1.1院系内部调拨 (36) 8.1.2院系之间调拨 (36) 8.1.3归口之间调拨 (37) 8.1.4归口、院系都变化 (38) 8.2 原值变动 (39) 8.2.1登记 (39) 8.2.2归口审核 (39) 8.2.3记账归档 (39) 第9章资产处置 (41) 9.1 处置申请 (41) 9.1.1发起处置申请 (41) 9.1.2院系部处审批 (41) 9.1.3归口复核 (42) 9.1.4资产职能部门审批 (42) 9.1.5校领导审批 (43) 9.1.6资产回收 (43) 9.2 处置审批 (43) 9.2.1登记处置审批单 (43) 9.2.2资产职能部门审批 (44) 9.2.3校领导审批 (44) 9.2.4上级审批 (44) 9.2.5记账归档 (45) 第10章资产账务 (46) 10.1 自动记账 (46) 10.2 月结账 (46) 10.3 全校汇总账 (47) 10.4 归口汇总账 (47) 10.5 院系汇总账 (47)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摘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农村商业银行也受到冲击,规模增速回落,利差收窄,风控压力增大。本文以安徽省A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下文简称:农商行)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对策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趋缓,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信用风险加剧。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同业竞争加剧,利率风险增大。在此大背景下,农商行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将日益凸显,资产负债管理将越来越受重视。农商行对于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的构建尚处于规划阶段,在经济新常态和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下,如何制定应对策略,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确保农商行进一步发展,是摆在农商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安徽省A农商行为例,对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的对策。 二、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商行发展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无论是优化资产负债管理、调整盈利模式,还是防范

风险,都将对农商行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不断适应经济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是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发展和完善的趋势。 (一)农商行过度依赖被动负债,主动负债份额较少,负债成本增加,经营风险加剧 从表1中可以看出,样本银行负债主要来源是吸收存款,其中储蓄存款占总存款的大部分。近三年,样本银行存款占负债的比例高达90%以上,农商行被动负债过度依赖存款。同业负债、同业存单、金融债等主动负债占比较低。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农商行的被动负债将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付息成本增加。利率上浮和存款定期化都将使得银行业存款成本上升,都将对银行的盈利带来潜在的威胁。二是储户容易受外界影响,出现挤兑现象。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居民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敏感度上升,一旦发生市场波动或政策波动,存款负债流动性增大和经营风险加剧。 (二)信贷资产比重较大,信贷资产质量较差 从表2中可以看出,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较差,其中流动资金贷款占贷款的比重偏小,固定资产贷款占贷款的比重偏大,资产分配不合理,资产的安全性较低,资产盈利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农商行资产负债管理重点还是放在存款、贷款和票据等业务上,不能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真正将资产负债组合管理。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2第二部分项目建设需求 2.1概述 2.1.1项目建设目标 1.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和流程。 在对招标人资产负债管理现状进行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监管要求和同业成功实践经验,进行差距分析。从治理架构、政策制度、方法工具和报告体系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咨询,协助招标人建立适应自身实际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2.建立科学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 针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通过资产负债管理系统有效而及时地借助数量化的分析,发现风险的大小及因素,再寻求适当的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为银行提

供一套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解决方案,包括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和管理、利率风险分析和管理、流动性风险分析和管理、汇率风险分析和管理。 3.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建立完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构建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曲线,为每笔业务提供与市场利率联动的、与产品属性对应的内部转移价格,实现集中管理资金、分离利率风险,实现内部业务导向功能,保证资产负债管理政策措施得以有效的贯彻落实。 4.搭建银行管理会计数据集市。 完成管理会计数据集市设计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资产负债管理数据主题建设,银行在提升经营管理决策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套管理分析系统,这些系统对数据的需求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各自的差异,通过建立数据集市满足并统一管理各个分析系统的数据需求、提高数据复用性、数据质量集中控制、减少数

据冗余、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报表的生成、查询与发布。 生成满足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资产负债状况的信息披露要求的统计报表,以及满足用于招标人自身监测、分析、考核的各种报表,并满足各种查询及发布的需要。 2.1.2项目建设的总体原则 2.1.2.1规划先行,分阶段实施 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系统和内部资金转移定 价系统是一件系统的艰巨工程,涉及到计量分析技术、业务流程重组、管理理念、人力资源、数据和IT基础等许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有重点地有序推进。 资产负债管理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都是管 理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他们与成本分摊、盈利分析、预算管理等其它管理会计子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组织架构、流程、数据基础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在建设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