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命名规则

制冷剂命名规则
制冷剂命名规则

制冷剂的种类及命名规则

是制冷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制冷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制冷剂的选取,关系到系统的,等等关键元器件的选型和装配,现有流行的制冷剂多种多样,他们各自的命名是按照什么规则,从命名里面可以看出他们什么特性呢。下面就为大家仔细的归纳一下。

一、制冷剂的种类

根据制冷剂的分子结构,可将制冷剂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根据制冷剂的组成可分为单一制冷剂和混合制冷剂;

根据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可将制冷剂分为高温(低压)、中温(中压)、低温(高压)制冷剂。

二、制冷剂的编号

我国国家标准GB7778—1987规定了各种制冷剂的简单编号方法,以代替其化学名称、分子式或商品名称。这个国家标准主要等效采用美国

ANSI/ASHRAE34标准。标准中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简写编号。字母作为制冷剂的代号,后面的数字或字母则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及分子组成按一定的规则编写。

2.1、无机化合物

属于无机化合物的制冷剂有水、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无机化合物用序号700表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取整数部分)加上700就得出其制冷剂的编号。

例: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其编号为R717。二氧化碳和水的编号分别为R744和R718。

2.2、卤代烃

卤代烃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澳的衍生物的总称。目前用作制冷剂的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和环丁烷系的衍生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CmH2m+2。卤代烃的分子通式为CmHnFpCLqBrr,其原子数m、n、p、q、r之间的关系式为2m+2=n+p+q+r

卤代烃制冷剂的代号R后面的第一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碳原子数目减去1(即m-1),若碳原子数目为1,则m-1=0,可以不写。R后面的第二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氢原子数目n加上1(即n+l)。R后面的第三位数字表示卤代烃分子式中氟原子数目p。例如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CF2CL2,编号为

R12。四氟乙烷的分子式为C2H2F4,编号为R134。

若卤代烃分子式中有溴(Br)原子,则最后增加字母B,之后附以溴原子数目r。例如三氟-溴甲烷的分子式为CF3Br,编号为R13B1。

环状衍生物的编号规则与卤代烃相同,只在字母R后加一个字母C。例如八氟环丁烷分子式为C4F8,编号为RC318。

乙烷系制冷剂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编号,但最对称的一种制冷剂的编号后面不带任何字母,而随着同分异构体变得愈来愈不对称时,就附加小写a、b、c等字母。例如二氟乙烷分子式为CH2FCH2F,编号为R152;它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HF2CH3,编号为R152a。

2.3、碳氢化合物

这类制冷剂主要有饱和碳氢化合物和非饱和碳氢化合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中甲烷、乙烷、丙烷的编号方法与卤代烃相同。例如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编号为R170。丁烷编号特殊,正丁烷的编号为

R600,异丁烷的编号为R600a。

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主要有乙烯、丙烯等烯烃。它们的编号规则中,字母R后面的第一位数字定为1,接着的数字编制与卤代烃相同。例如乙烯、丙烯的分子式分别为C2H4、C3H6,编号分别为R1150、R1270。非饱和卤代碳氢化合物的编号方法与此相同。

2.4、混合制冷剂

这类制冷剂包括共沸制冷剂和非共沸制冷剂。

已经商品化的共沸制冷剂,依应用先后在R500序号中顺次地规定其编号。例如已命名共沸制冷剂R500和R502的组成(质量分数)如下: R500——

R12/R152(73.8/26.2),R502——/R115(48.8/51.2)。

已经商品化的非共沸制冷剂,依应用先后,在R400序号中顺次地规定其编号。混合制冷剂的组分相同,比例不同,编号数字后接大写A、B、C等字母加以区别。例如非共沸制冷剂R404A和的组成分别如下:R404A——

R125/R143a/Rl34a(44.0/52/4.0), R407C——

R32/R125/R134a(23.0/25.0/52.0)。

2.5、其他各种有机化合物

规定按600序号编号,其编号是任选的。

近来,常常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来表示制冷剂的种类。不含氢的卤代烃称为氯氟化碳,

写成CFC;含氢的卤代烃称为氢氯氟化碳,写成HCFC;不含氯的卤代烃称为氢氟化碳,写成HFC;碳氢化合物写成HC。在CFC、HCFC、HFC、HC等后面接数字或字母的编制方法,同国家标准GB7778—1987规定一致。如 R12属氯氟化碳化合物,表示成 CFC12; R22、 R134a、R170分别表示成HCF22、IIFC134a、HC170

制冷剂的分类、编号方法、安全等级

干货 | 一文搞定制冷剂的分类、编号方法、安全等级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系统中的工作物质。当前,能当作制冷剂的物质有80多种,最常见的制冷剂有氟利昂(包括:R22、R134a 、R407c 、R410a 、R32等)、氨(NH )、水(H O )、二氧化碳(CO )、少数碳氢化合物(如:R290、R600a )。 1、制冷剂的分类 根据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100kPa )条件下蒸发温度t 的高低,可将其分为:高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低温制冷剂。[1] 图:制冷剂的分类 注:P 为环境温度为30℃的冷凝压力 高温制冷剂(或低压制冷剂),如:R11、R113、R114、R21,常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中温制冷剂(或中压制冷剂),如:R12、R22、R717、R142、R502,常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高温制冷剂(或高压制冷剂),如:R13、R14、R503、烷烃、烯烃,常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 此外,根据化学组成不同,制冷剂还可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化合物,2)饱和烃的卤化物(氟利昂),3)碳氢化合物,4)共沸制冷剂,5)非共沸制冷剂。 2、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 1)无机化合物 322s c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代号中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7,其后跟的数字是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饱和烃的卤化物(氟利昂) 氟利昂的代号是用字母R,和其后跟随的数字(m-1)(n+1)(x)B(z)组成。m=1时,(m-1)可省略;如果z=0,B(z)可省略。 3)碳氢化合物

饱和碳氢化合物也按照氟利昂的编号规则书写,除了丁烷例外写成R600。此外,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一个字母“a”,如异丁烧为R600a。 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在R后面先写一个“1”,然后写上按氟利昂编号规则的数字。 4)共沸制冷剂 共沸制冷剂在编号标准中规定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500,R501等。 5)非共沸制冷剂 非共沸制冷剂规定R后第一个数字为4,其后二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如R400,R401, R407A,R407B,R407C等。

充注制冷剂方法

充注制冷剂方法(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央空调) 对于全封闭式压缩机,充注氟利昂往往采用低压收入法。 ⑴. 充注前需将制冷剂从大钢瓶倒入小钢瓶中,其方法是:先将修理用的小钢瓶放入有冰块的容器中冷却降温,然后用一根橡胶软管将大、小钢瓶连接起来,但大钢瓶的阀门暂不开启。将大钢瓶阀门和小钢瓶的接头松开,用氟利昂气体将软管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关闭大钢瓶的阀门,旋紧小钢瓶的软管接头。开启大、小钢瓶的阀门,充注制冷剂,待充到80%时,关闭大小钢瓶的阀门,去掉软管。 ⑵. 由钢瓶往制冷系统中充注制冷剂时可将钢瓶与修理阀相连接,也可用复合式压力表的中间接头充入。打开小钢瓶并倒置,将接管内的空气排出后,拧紧接头,充入制冷剂,表压不超过0.15Mpa时关闭直通阀门。起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吸入,同时观察蒸发器的结霜情况,待蒸发器上已结满霜或结露时,即可停止充注。 制冷剂的充入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测重量(常在产品生产时用)。 在充注氟利昂时,事先准备一个小台秤,将制冷剂钢瓶放入一个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40℃以下的温水(适用于空调器的低压充注制冷剂蒸汽)。充注前记下钢瓶、温水及容器的重量,在充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指针。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称量钢瓶不用加温水。 ⑵测压力。(常在调试时用法) 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温度与压力呈一一对应关系,若已知制冷剂的蒸发

温度即可查出相对应的蒸发压力。此压力的表压值由高、低压压力表显示出来。因此,根据安装在系统上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宜适。如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为7.2℃,冷凝温度为54.5℃使用R22。查R22的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对应表,以确定其蒸发压力值和冷凝压力值。查表可知:R22在7.2℃时相应绝对压力值为0.53Mpa(5.3kg/cm2)和54.5℃时的相应绝对压力值为2.11Mpa(21.1kg/cm2),将此压力换算为表压值即可。用高、低压压力表或复合式压力表测试充氟中的制冷系统,若高、低压力表表压值符合上述范围即表明制冷剂的充注量合适;若高、低压压力均低则表明充入量不够;若高、低压压力均高,则表明充入量过多。压力测定法较为简便,在维修时经常作用,但是缺点是比较粗,准确度不高。 ⑶测温度。(常在维修时用法) 用半导体测温仪,测量蒸发器的进出口、集液器的出口等各点的温度,以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如何。在蒸发器的进口(毛细管前150mm 处)与出口两点之间的温差约7—8℃,集液器出口的温度应高于蒸发器的出口处1-3℃。如果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差大,表明制冷量充注不足,若吸气管结霜段过长或邻近压缩机处有结霜现象,则表明制冷剂充注过多。 ⑷测工作电流。(常在维修时用法) 用钳型电流表测工作电流,制冷时,环境温度35℃,所测得的工作电流与铭牌上电流相对应。温度越高,电流相应增大,温度越低电流相应减少。在风机正常、两器散热好的情况下按空调器工况测电流

抽真空、充注制冷剂具体操作步骤

一、歧管表使用方法 1、管道压力测试装置(岐管表) (1)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 当低压阀开启时,“A”与“B”之间的管路接通。同样,当高压阀开启时,“A”与“C”之间的管路接通。当两个阀都开启时,“A”、“B”和“C”之间的所有管路都接通。 不管对应阀的状态,低压表总是接通“B”,而高压表总是接通“C”。 (2)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操作方法 a.将“B”连接到低压侧的接头阀,将“C”连接到高压侧接头阀。 b.在排空时,将“A”连接到真空泵或者在再填充制冷剂,连接制冷剂容器。 c.除在排空或再填充制冷剂时外,所有的阀应保持关阀。 1. 2 二、真空泵的操作方法 1、将中央填充软管连接到真空泵。 2、开启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低压阀和高压阀和真空泵上的阀,使真空泵运转。

三、制冷剂充注方法 在使用空调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确保组件中没有水分,当一个组件暴露在大气中时,空气及其所含的水分进入空调中,即使在空调中仅有少量的水分,在低温部位水蒸气可能结冰,造成诸如制冷循环堵塞或压缩机阀腐蚀等问题。因此,在更换零件或者空调系统重新安装到汽车中后重新充注制冷剂到空调系统中时,必须将尽可能多的水分从该系统中除去。除去水分的唯一可用的方法是空调抽真空,使其内部的水分沸腾,这样水分可以蒸汽形式除去。 1、充注制冷剂的工作步骤 建议:在保压力密封性后,无发现异常情况后,再抽真空15-20分钟!此为抽二次真空,对空调系统真空度要求大有好处。 2、制冷剂的充注方法 (1)连接管道压力测试装置 a.关闭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高压阀(HI)和低压阀(LO) b.连接填充软管到高压和低压接头阀。 (2)抽真空 a.将管道压力测试装置中央的填充软管连接到真空泵上。 b. 开启管道压力测试装置的高压阀(HI)和低压阀(LO)

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

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 最近很多人会问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什么是载冷剂呢?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称为载冷剂。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送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但也有些载冷剂为气体,或者液固混合物,如二元冰等。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一般不包括一氟二氯甲烷,这个通常作为制冷剂,只有在直接制冷时,才使用制冷剂作为载冷剂。所以水是载冷剂。 但是,水虽然是载冷剂但它的载冷效果以及防腐蚀效果是非常不好的,水的冰点非常低,用它来传递冷量是不行的,一旦温度过低就会结冰冻结管路。在传递热量方面,又有很多优质的替代品来替代水,所以水在制冷行业的受欢迎度并不高。给大家讲完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这一问题,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载冷剂厂家,以防大家受骗。 说起专业载冷剂生产厂家,有这样一家企业,冰河集团,公元1994年12月6日,公司成立。目前,以冰河资产管理(朝阳)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的冰河集团,旗下拥有冰河冷媒有限公司、光达化工有限公司、永胜仓储有限公司、冰河传热介质检测有限公司、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公司研发中心属于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设有辽宁省液态传热介质实验室,冰河传热介质检测中心,拥有国内唯一、对超低温传热介质各项理化指标进行全面检测的能力。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

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000年省科学技术奖、2005年国家重点新产品、2015年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入围2016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目前,公司拥有大庆石化、东北制药、雪花啤酒、清华同方、陕西航天动力和中科院化学物理所等2000多家长期合作伙伴。今天,公司上下正在以“员工幸福、企业长青、国家富强”为愿景,以“百年老店”为目标,百折不挠,齐心协力,向着那个美好的明天迈进!

空调制冷剂充注机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84 空调制冷剂充注机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284 2 / 2 空调制冷剂充注机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使用充注机前,操作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 严格按照充注机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 定期检查充注机的泄漏情况,如有故障及时进行修复。 4. 不准强行操作,以防损伤仪器。 5. 充注机必须定期进行保养,更换真空泵油。 6. 进行制冷剂处理时,必须加强环保意识,以防造成环境污染。 7. 保持充注机清洁、完好。 8. 该套设备技术性较高,使用和操作人员均需经培训过才能对机器进行操作。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完整版)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a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制冷剂与载冷剂流向

制冷剂与载冷剂流向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系统的热量传递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也称为二次制冷剂。载冷剂与制冷剂统称为冷媒,都属于传输冷量的介质。 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递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制冷剂通过相变制冷,将冷量传递给载冷剂,然后再通过泵在常压下将载冷剂的冷量传递给冷库间实现制冷。 载冷剂代用品主要有氯化钙盐水、氯化钠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氯甲烷等。专业载冷剂如冰河冷媒等。 制冷剂,又称、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一般的蒸汽机在工作时,将蒸汽的热能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原动力;而制冷机的雪种则用来将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 传统工业及生活中较常见的工作介质是部分卤代烃(尤其是氯氟烃),但由于它们会造成臭氧层空洞而逐渐被淘汰。其他应用较广的工作介质有氨气、二氧化硫和非卤代烃(例如甲烷)。 常见的制冷剂: NH 制冷剂 3 凝固温度 1859年氨作为制冷剂的理论确立,1875年开始用于工业制冷。NH 3 -77.7℃,标准沸点-33.3℃,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52Mpa。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在 1.1Mpa~1.3Mpa,夏季最高不超过 1.5Mpa,单位容积制冷量约2177KJ/m3。ODP=0,GWP=0。 优点:NH 制冷剂对环境友好性,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全球气候变暖 3 潜能值(GWP)为0。具有优良的热力学性质,其单位容积制冷量较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剂大。比重和粘度小。价格便宜、易获得;氨机造价低,由于单个氨机制冷量可达到250 kW甚至更大,而氟机(低温工况)最大为100kW,若要用于大冷量工况,就必须多机并联,因此,在大功率(100kW以上)的情况下,氨机明显较氟并联机组价格低;氨系统若发生泄漏易被发现。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吗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吗? 在制冷行业,有这么两大类物质制冷剂和载冷剂,有一些对于这领域不是很了解的人很容易就会弄混,把其工作同一种物质去看待,那么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吗?其实这是不对的,制冷剂和载冷剂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到底如何区分制冷剂和载冷剂。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是一种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分子式:LiBr。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极易溶于水)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制冷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饱和蒸气压强、比热、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等。但是作为载冷剂其本身的作用以及参数都和制冷剂有着明显的差别,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初步对于制冷剂有了些了解,针对于载冷剂,其实通俗来讲载冷剂不能够制造冷量,它的作用只在于作为一个载体,将冷量进行传递。说白了,载冷剂就是用来制造冷量的,而载冷剂是用来传递冷量的,所以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所以大家不要混淆。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充注氟利昂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2716 充注氟利昂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充注氟利昂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充注氟利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制冷系统的高压端加入,适用于较大的新安装的制冷系统;另一种是在制冷压缩机的低压端加入,适用于小型制冷装置及一般补充氟利昂不足。 由制冷压缩机低压端进行补充氟利昂的操作: 1 将氟利昂钢瓶放于磅秤上,并拧上“钢瓶接头”; 2 把低压阀按“反时针”方向倒足,关闭多用通道口,拆下堵头; 3 堵头处装上“三通接头”。一端接压力真空表;另一端用连接管经干燥过滤器再接到氟利昂“钢

冷媒充注工艺规范

冷媒充注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冷剂充注技术、工艺规范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空调器产品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充注。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T 7778-2001 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 3冷媒的种类 空调常用的冷媒有三种:R22、R407C、R410A 3.1 R22俗称氟里昂,是由三氯甲烷(CHCl3)无水氟化氢(AHF)在五氯化锑催化下反应生成的二氟 一氯甲烷,分子式为CHClF2。 R22在常温下为无色的气体,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3.2 R407C为三元混合工质,化学名称为二氟甲烷/五氟乙烷/四氟乙烷(R32/R125/R134a- 23/25/52wt%), 分子式为CH2F2 /CHF2 CF3 /CH2F CF。 R407C在常温下为无色的气体,无浑浊,无异臭,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3.3 R410A是由R32(C H2F2)和R125(CF3-CF2H)按照1:1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沸点为-51.6℃的近共 沸混合物。 R410A在常温下为无色的气体,加压可液化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无浑浊。 4冷媒充注要求、参数 4.1充注机设备要求 4.1.1 充注机充注管路清洁无杂质、水分,管路无泄漏及结霜等情况; 4.1.2 充注机性能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

5冷媒充注 5.1增压系统 5.1.1 压缩空气压力应在5kgf/cm2~8kgf/cm2; 5.1.2 增压泵增压系统出口压力应在20~30 kgf/cm2,充注R410A时,正常压力范围应为: 20~40Kgf/cm2; 5.1.3 第一次充注前,要手动放出制冷剂约500g以排除管路里空气; 5.2 充注机校验 5.2.1根据生产机型,选择冷媒的种类,并调好充注机的充注量; 5.2.2进行充注量校验调整;充注校对前应对称氟瓶抽真空,确保氟瓶真空度小于20Pa,且瓶表面应无水汽、杂物等;将调好的充注量充注到氟瓶,用电子称称量,待显示屏稳定后进行读数,检验称量完成后作好记录。 5.2.2需要对充注机进行校验的情况:①每天生产线开线前的校对;②出现设备故障时必须进行校对;③转机时必须充注机进行校对;④不转产每2小时校对一次。 5.3充注 5.3.1抽真空完毕,且快速接头无杂物、油污及冷凝水;若系统内真空度不良,冷媒充注机会报警,这时不能强行充注,需对此台机重新抽真空,方可充注。 5.3.2系统保压时间≥2S,压力回弹值≤100p a; 5.3.3用手握住工艺管上的快速接头,将充注枪插到快速接头上,确定连接完好后,按下启动按钮进行充注; 5.3.4充注时注意显示屏,观察显示的真空度,充注完毕后,冷媒机蜂鸣器提示,拨出枪头。 6充注工艺要求 6.1禁止从低压阀进行充注冷媒; 6.2充注过程中,若发现有制冷系统有泄漏,立即停止充注,将泄漏位置标识出来; 6.3在生产过程中,因系统泄漏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返修机,应使用专用的真空泵抽真空,抽真空的时间应确保≥20分钟、真空度小于40P a,然后再进行充冷媒工序,禁止对系统内有残余冷媒返修机进行充注。 6.4 R22和新冷媒不能共用冷媒流通管路; 6.5充注R407C、R410A等新冷媒时,充注量没达到或部分泄漏,严禁进行加充,须使用专用真空泵重新抽真空后再进行充注。 6.6当充注机更换冷媒种类时,必须对其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转换冷媒进行调试,在设备功能菜单中选择相应冷媒类型,校对前按要求进行排空; 6.7充注精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制冷剂相关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 一、冷却的概念及人工制冷 1、冷却的基本概念 冷却——就是取出物体的热量,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冷却的过程伴随着物体本身热能的减少。 自热冷却的程度受周围介质的影响,冷却的极限温度不可能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要想把某一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只能借助于人工冷却的方法,即:人工制冷。 2、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就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外功,利用不同的制冷方式,使被冷却的物体温度下降到低于周围介质温度的某一预定温度 。 普冷技术:利用人工制冷所制取的温度不低于120K(-153.15℃)时,称为普冷技术。 深冷技术:利用人工制冷制取的温度范围在120K至绝对温度零度(-273.15℃)的制冷技术称为深冷技术。 人工制冷所采用的制冷方式,按制冷原理分,主要有以下5种: (1)高压气体膨胀制冷 使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在膨胀机中绝热膨胀,达到较低的温度,再让气体复热,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使常温下的冷凝液体经过节流降压,达到较低的温度,再让液体在低压下蒸发,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 使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在涡流管中分流,分离出冷、热两股气流,再让冷气流复热,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4)半导体制冷 用导电片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起来,构成电偶,接在直流电路中,电流便由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从而在电偶的一端产生吸热现象,另一端产生放热现象,利用电偶吸热的一端产生的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5)化学方法制冷 利用有吸热效应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3、常用的几种制冷系统 人工制冷所采用的方式,按制冷系统分主要由4种: (1)压缩式制冷系统 依靠压缩机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的系统称为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或膨胀装置、蒸发器等组成封闭的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工作。 (2)吸收式制冷系统 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的作用完成制冷剂和吸收剂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循环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组成封闭系统,二元溶液工质在系

R R a冷媒充注

R22、R410a冷媒充注冷媒的特性 冷媒R-22R-407C R-410A 分子式CHCLF2CH2F2/CHF2CF3/CF3CH2F CH2F2/CHF2CF3 分子量 沸点(℃) 临界温度(℃)96 49744816 临界压力 (kPa) 临界密度 (kg/m3) 液体密度 120811711107 (kg/m3) 气体密度 (kg/m3) 液体比热 (kj/kg·K) 气体比热 (kj/kg·K) 潜热(kj/kg) 液体导热系数 (W/m·K ) 气体导热系数 (W/m·K ) 180816961314 液体粘度(μ poise) 气体粘度(μ poise)

ODP00 GWP 表中R410A蒸发潜热和蒸汽密度较大,压缩机单位排气体积的能力大,为避免系统设计点的偏离导致的效率低下,需要缩小压缩机的排气体积,更改压缩机汽缸。 在P-h图上,R410A冷媒的运转冷凝压力约为R22的倍,设计时需要考虑相关构成部品的耐压性。(均为标准工况下)。 注意事项 空调停电12小时以上: 启动空调时,必须先使曲轴箱加热器得电预热,预热时间以系统充注冷媒量每公斤冷媒不少于1小时,目的是将曲轴箱内冷冻油中混有的液体冷媒蒸发,避免压缩机吸入液体冷媒,引起液压缩。 充注操作工具及连接 压力表(组合表阀) 数字温度表 钳形电流表 重量计 冷媒R-22 操作工具连接 压力表的连接与排空

温度计感温头的位置 钳形电流表测压缩机的电流 重量计称充注前冷媒的重量 维修阀及其操作 顶针阀结构 三通阀结构 阀杆 阀芯 调试工具的检验 压力表 把低压表接在装有R-22的钢瓶 把高压表接在装有R-22的钢瓶 测量钢瓶周围的空气温度 根据压力表的指示值与冷媒的温度压力图表作对比,用压力表上等调节螺钉把压力表校正到该压力值。 在不同的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在不断的变化,不同的海拔高度大气压力也在变化。如果我们正确地校准过温度装置,就不需工作地的海拔高度。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制冷量的中间介质。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制冷量的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制冷剂必备的特性以及常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主要性质。 2.1 制冷剂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是一种在系统中循环工作的,汽化和凝结交替变化进行传递热量的工作流体。系统中的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汽化吸热(实现制冷),而在高压高温下凝结放热(蒸汽还原为液体)。有适宜的压力和温度,并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大约有几十种,常用的不过十几种。在空调、冷藏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不过几种。 2.1.1制冷剂的种类与编号 2.1.1.1制冷剂的种类与分类 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较多,其种类如下: 1)无机化合物,如水、氨、二氧化碳等。 2)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俗称氟利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如R12、R22、R134a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丙烷、异丁烷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5)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502等。 6)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407C等。 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将其分为三类,即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剂。所谓标准蒸发温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沸点。 1)高温(低压)制冷剂:标准蒸发温度t s>0℃,冷凝压力Pc≤0.2~0.3MPa。常用的高温制冷剂有R123等。 2)中温(中压)制冷剂:0℃>t s>-60℃, 0.3MPa<Pc<2.0MPa。常用的中温制冷剂 有氨、R12、R22、R134a、丙烷等。 3)低温(高压)制冷剂:t s≤-60℃。常用的低温制冷剂有R13、乙烯、R744等。 2.1.1.2 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 为了书写和称谓方便,国际上统一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编号。具体的表示方法在GB7778—1987中已有明确规定。现简述如下。 1.卤代烃卤代烃是三种卤素(氟、氯、溴)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子取代烷烃(饱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所得的化合物,其中氢原子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二氟二氯甲烷(C Cl2F2)是氟和氯原子取代了甲烷(CH4)中所有的氢原子而得的化合物,卤代烃根据烷烃中H 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差异,可分为六类。 ①全氟代烃,或称氟烃(FC),烷烃中氢原子完全被氟原子所取代,如CF4。 ②氯氟烃(CFC),烷烃中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如CF2Cl2。 ③氢氟烃(HF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氟原子所取代,如C2H2F4。 ④氢氯氟烃(HCF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如CHF2Cl。 ⑤氢氯烃(HC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氯原子所取代,CH3Cl。

制冷剂九大泄漏部位及解决方法

制冷剂九大泄漏部位及解决方法 一、蒸发器泄漏 蒸发器左右两侧焊口较多,可能出现的漏点也较多。新安装的空调器泄漏,主要原因是空调器生产厂员工焊接技术欠佳,在没有把铜管烧红(温度没有达到600℃~700℃),就把焊条放在焊口处,铜管和焊料没能熔合在一起,造成焊口夹焊、有麻渣、不光滑。 新安装的空调器,打开室外机截止阀,排除室内机空气后,室内机蒸发器泄漏的声音有时能用耳朵能听到,可见空调器泄漏,蒸发器焊点是不可忽视。 发现蒸发器泄漏,最好把它卸下焊接。以免热焰把蒸发器塑料外壳烤变形,无法向用户交待。拆卸的方法是: (1)找准漏点,做好标记。 (2)如果制冷系统内还有制冷剂,要先把制冷剂收存在室外机内。 (3)用两个8寸或10寸扳手卸下室内机连接锁母,卸下室内机右侧电气盒。

(4)卸下蒸发器后侧固定管路、夹板,拆去室内蒸发器左右定位螺钉。 (5)左手从室内机后侧轻轻抬起管路20,使蒸发器前移。用右手将蒸发器拉出5cm后,用双手将蒸发器旋转90度,顺着管道拉出。注意双手操作,切勿把翅片碰倒。蒸发器卸下后,放到平整洁净的地方,用干布把泄漏点油迹擦干净。泄漏点用银焊焊好,打压检查确定不漏后,按拆卸的反顺序将蒸发器装回室内机塑料框架上。 二、室内机连接处泄漏 空调器运转正常,而室内机无冷气吹出,说明制冷系统有故障。若发现室内机连接处有油迹,说明此处制冷剂泄漏。首先用两个扳手紧一紧连接处的“纳子”,再用洗涤灵搓出泡沫涂上,检查连接处是否有气泡吹出。若没有,可以从低压气体阀门旁路咀加R22气体制冷剂,以低压0.5MPa为准。停机用洗涤灵再检查纳子处,3~5分钟后仍没有汽泡产生,说明连接处漏气故障排除。 若用洗涤灵检漏有R22气泡产生,说明管道喇叭口有裂纹或损坏,必须重新制做喇叭口。制作前,首先接通电源,用遥控器设定制冷状态,让压缩机运转5分钟。然后先把低压液体阀门关上,40~50秒后再把低压气体阀门关上。这时,用手触摸遥控器off键,让空调器停止运转。用两个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之令狐文艳创作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 令狐文艳 常用的制冷剂有: 一、无机化合物:如①氨(R717):氨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其标准蒸发温度—33.3℃氨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并且具有比较大的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氨可以燃烧和爆炸,但是氨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氨还对钢铁不腐蚀,但含水时会对铜及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因此,一般使用中含水量<0.2%,采用无逢钢管,氨还价廉易得;②水(R718):水作为制冷剂最大的优点是无毒、无臭、不燃不爆、汽化潜热大而且极易获得,但水的蒸汽比容很大,因此它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很小,水作为制冷剂只能制取0℃以上的冷冻水; 二、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这些物质无毒、难燃,绝热系数小,故排气温度低,分子量大,但其价格昂贵,泄漏不易被发现,比重大,工质循环量大,故流动阻力损失大,耗功增加,对天然橡胶有腐蚀作用。氟里昂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氟里昂车间禁止明火和高温。如①氟里昂12(R12):R12是早期中小型空调和冰箱中使用较普遍的制冷剂,R12在大气压下的

沸点为—29.8℃,凝固点为—158℃。R12易溶于润滑油,为确保压缩机的润滑油应使用粘度较高的冷冻机油。R12中水的溶解度很小,且无色、无臭、对人体危害极小,其分子中不含氢原子,因而也不燃不爆,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长,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属于中温制冷剂。②氟里昂22(R22):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很相近,其沸点是—40.8℃,凝固点是—160℃,但是R22不燃不爆,在大气中的寿命约20年。R22对绝缘材料的腐蚀性较R12为大,毒性也比R12稍大。R22的化学性能不如R12稳定,分子极性也比R12大,故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强。③氟里昂11(R11) R11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23.7℃,凝固点—111℃。由于分子量大,冷凝压力很低,所以主要用于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因为它含有三个氯原子,毒性较R12大。R11的其它理化性质与R22相近。R11是全卤化甲烷衍生物,在大气中寿命约47~80年。属于高温制冷剂。 ④氟里昂114(R114):R114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 3.55℃。冷凝压力很低,冷凝温度达60℃时其饱和压力只有0.596MPa。所以适用于高温环境中,如冶金厂的吊车用空调机组。它的毒性及水在其中的溶解度与R12相近,与润滑油的溶解度和R22相似。R114是全卤化乙烷衍生物,在大气中的寿命长达210~320年。⑥氟里昂134a (R134a) C2H2F4(四氯乙烷):R134a的分子量102.3,在大气压力下的沸点是—26.25℃,凝固点—101℃,临界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 制冷剂 1. 制冷剂的选用原则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机中,除了要有较好的热力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外,更应具有优良的环境特性。具体要求如下: (1)对人类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不破坏大气臭氧层,不产生温室效应。(2)临界温度较高。在常温或普通低温下能够液化。希望临界温度比环境温度高的多,才能减少制冷剂节流损失,提高循环经济性。 (3)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适当的饱合蒸汽压力,最起码蒸发压力不得低于大气压力,以免外部空气渗入系统中;冷凝压力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压缩机耗功增加,并要求系统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增加设备成本。 (4)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可以减少压缩机输气量。 (5)粘度和密度小。减少系统中流动阻力损失。 (6)热导率高。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减少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降低材料消耗。 (7)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金属材料不腐蚀,对润滑油不发生化学作用,高温下不分解。 (8)等熵指数小。可降低排气温度,减少压缩过程耗功,有利安全运行和提高使用寿命。 (9)凝固温度低。避免在蒸发温度下出现凝固。 (10)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11)价格低易获得。 (12)单位容积压缩功小。 目前,完全满足以上十二项要求的制冷剂还未发现。但选择时,可以根据用途使用条件等加以全面考量。 如小型封闭压缩机家用装置,多选用氟制冷剂。大型工业制冷多选用氨,石油化工多选用碳氢化合物。 2. 种类及分类 按成分有以下几种。 (1)无机化合物。水、氨、二氧化碳等。 (2)饱和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俗称氟利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如R12, R22, R134a等。 (3)饱合碳氢化合物。如丙烷,异丁烷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5)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 502 等。 (6)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 407c ,R 410 等。 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又分为高、中、低温三类。标准蒸发温度 是指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也就是沸点。 (1)高温(低压):标准蒸发温度(t S )>0℃,冷凝压力(PC)≦0.2~0.3Mpa,常 用的R 123 等。

冰机系统加注制冷剂的方法资料

制冷系统 1.制冷系统在加注制冷剂前要抽真空的原因及方法 冰机系统在加注制冷剂前抽真空是为了清除系统中的空气及水分,并进一步检查系统在真空情况 下的密封性,系统中若混有空气和水分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l)由于空气绝热指数大于制冷剂的绝热指数,就导致压缩机排气温度高于制冷剂气体温度。 (2)空气进入系统后,制冷剂冷凝压力也会升高。 (3)由于空气存在,冷凝器传热管内表面上形成的气层,起了增加热阻的作用,降低了冷凝器的 散热能力。 (4)水在系统中与制冷剂作用产生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管道和设备。 (5)水在系统中与制冷剂不相溶,而会在膨胀阀节流孔处形成“冰堵”现象。 所以必须将系统中空气及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对系统抽真空到真空度为 98.7kPa(740mmHg),使水沸腾蒸发后排出。 抽真空步骤: (1)将歧管压力表中黄色(中间)软管的90°弯头接到真空泵上,将蓝色(低压)软管的90°弯头接到低压管路维修阀口上或压缩机低压维修阀上(标志为S或SUC),将红色(高压)软管接头接到高压管路维修阀口上或压缩机高压维修阀上(标志为D或DIS)。 (2)打开歧管压力表,打开高低压手动阀,启动真空泵。 (3)抽真空到低压表的负压值高于l00kPa(750mmHg)。 (4)关闭高低压手动阀,其低压侧表针在10分钟内不得有明显回升。若无,则可向系统内充注制 冷剂;若有,就应向系统内充入少量制冷剂进行查找、检修泄漏点,并重新抽真空。 2.向系统内加注制冷剂的方法 在系统抽真空后,即可灌注制冷剂,一般采用下述两种方法: (1)向系统注入液态制冷剂 1)将压力表黄色软管90°弯头从真空泵上接到倒置于磅秤上的制冷剂钢瓶接口上。 2)拧开钢瓶阀门,拧松压力表黄色软管螺母,直到有制冷剂气体外泄约2-3秒种,然后拧紧螺母。 3)拧开压力表高压手动阀,向系统中加入液态制冷剂,直到规定量;若不能加注到规定量,可按

常见得制冷剂与载冷剂

常见得制冷剂与载冷剂 常用得制冷剂有: 一、无机化合物:如①氨(R717):氨有良好得热力性能,其标准蒸发 温度—33、3℃氨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并且具有比较大得毒性,对人体 有一定得危害,氨可以燃烧与爆炸,但就是氨得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 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适中,氨还对钢铁不腐蚀,但含水时会对铜及铜合 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因此,一般使用中含水量<0、2%,采用无 逢钢管,氨还价廉易得;②水(R718):水作为制冷剂最大得优点就是无毒、无臭、不燃不爆、汽化潜热大而且极易获得,但水得蒸汽比容很大,因 此它得单位容积制冷量很小,水作为制冷剂只能制取0℃以上得冷冻水; 二、甲烷与乙烷得卤素衍生物,这些物质无毒、难燃,绝热系数小,故排气温度低,分子量大,但其价格昂贵,泄漏不易被发现,比重大,工质循 环量大,故流动阻力损失大,耗功增加,对天然橡胶有腐蚀作用。氟里 昂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氟里昂车间禁止明 火与高温。如①氟里昂12(R12):R12 就是早期中小型空调与冰箱中 使用较普遍得制冷剂,R12 在大气压下得沸点为—29、8℃,凝固点为—158℃。R12 易溶于润滑油,为确保压缩机得润滑油应使用粘度较 高得冷冻机油。R12 中水得溶解度很小,且无色、无臭、对人体危害 极小,其分子中不含氢原子,因而也不燃不爆,但其在大气中得寿命长, 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属于中温制冷剂。②氟里昂22(R22):R22 得

热力学性能与氨很相近,其沸点就是—40、8℃,凝固点就是—160℃, 但就是R22 不燃不爆,在大气中得寿命约20 年。R22 对绝缘材料得 腐蚀性较R12 为大,毒性也比R12 稍大。R22 得化学性能不如R12 稳定,分子极性也比R12 大,故对有机物得膨润作用强。③氟里昂 11(R11) R11 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23、7℃,凝固点—111℃。由于分子量大,冷凝压力很低,所以主要用于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因为它含有三个氯原子,毒性较R12 大。R11 得其它理化性质与R22 相近。R11 就是全卤化甲烷衍生物,在大气中寿命约47~80 年。属于高温制冷剂。④氟里昂114(R114):R114 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3、55℃。冷凝压力很低,冷凝温度达60℃时其饱与压力只有 0、596MPa。所以适用于高温环境中,如冶金厂得吊车用空调机组。 它得毒性及水在其中得溶解度与R12 相近,与润滑油得溶解度与R22 相似。R114 就是全卤化乙烷衍生物,在大气中得寿命长达210~320 年。⑥氟里昂134a(R134a) C2H2F4(四氯乙烷):R134a 得分子量102、3,在大气压力下得沸点就是—26、25℃,凝固点—101℃,临界温 度101、5℃,临界压力4、06MPa。R134a 得热力性质与R12 非常接近,对绝缘材料得腐蚀程度比R12 还稳定,毒性级别与R12 相同。但 R134a 难溶于油,因此采用R134a 得制冷系统还需配用新型得润滑油。目前R134a 已取代R12 作为汽车空调中得制冷剂。R134a 在大气中得寿命约8~11 年。⑦氟里昂123(R123) CHCl2CF3(三氟二氯乙烷): R123 得分子量152、93,大气下压力沸点为27、61℃,凝固点—107℃,临界温度183、79℃,临界压力3、676MPa。R123 得热力性质与R11

空调型号命名规则--

1.1.1 产品型号命名规则 【1】【2】 及含义如图1所示。 产品改进代号:用小写字母表示,a 、b 、c …… 按字母顺序进行(无改进省略) 能效等级代号:用“+”表示,如“+1” 至“+3”分别表示1至3级能效, 电源代号:单相省略,三相用3表示 产品款式设计代号 【5】 : 产品系列设计代号【3】【4】 制冷剂种类代号:省略-R22,A-R410a ,1A-R407c ,2A-R134a ,3A-R290, 4A-R32 产品类型代号:省略-定频,BP-交流变频,BM-直流变频,BR-变容 一拖多产品代号:省略-一拖一,2-一拖二,d -一拖三及以上, 室外机组结构代号: W-室外机组结构代号 整体式结构代号或分体式室内机组结构分类:整体式:省略-窗机,C-穿墙式,Y-移动式 分体式:G-挂壁式,L-落地式 Q-嵌入式(Q1-一面出风,Q2-二面出风,Q4-四面出风) Z-座式 D-吊顶式DL-吊顶落地式 T-天井式 规格代号:额定制冷量的百位数或百位以上数 冷却方式代号:省略-风冷,S-水冷 功能代号: 省略-冷风型,R-热泵型,Rd -电辅热热泵型,D-电热型, 结构型式代号: F-分体,C-整体(窗式) 气候类型代号:T1型-省略,T2-T2型,T3- T3型。 产品代号:K-房间空气调节器 图1 产品型号命名规则 注1:出口产品不受此限。 注2:为区分不同配置,在型号标贴上基础上增加“开发顺序号”区分; 注3:室内机的产品系列设计代号 室内机型号命名中“制冷剂种类”后的第1位字母。 例1:室内机面板代号(“SFA ”“CQ ”等)中的第1位字母表示“产品系列设计代号(S 系列、C 系列)” ; 注4:室外机的产品系列设计代号 室外机型号命名中“制冷剂种类”后的3位数字表示室外机尺寸的变化。 a) 前2位数字为室外钣金代号,根据室外机尺寸确定,取值范围推荐如下:(0,25): 00-09;[25,45):10-19, [45-70):20-29,[72-120):30-39,[120,):50-59。详见室外机钣金代号尺寸对应表: b) 第3位为改进顺序号,原则上,首次设计为0,相关改进:如加大风口、更改连接管等,顺序增加,超过 9以后用小写字母a ,b ,c …。偶数为铜连接管,奇数位为铜铝连接管。 室外机钣金代号尺寸对应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