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教孩子学会阅读、思考和表达。

开学这两天上课,我发现有的学生学习了五个年头的语文,竟不会阅读、思考和表达,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比如昨天,也就是八月三十一号,班上来了五个新学生,于是我让他们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第一个学生站到讲台前,就满面通红,不知所云,半天开不了口,我问他有什么问题吗?他问我:说什么呀?我提醒他可以说说自己的名字,从哪里来,有什么爱好,他于是中规中矩、磕磕拌拌总算说了出来。而其余的四个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再没什么突破,没有一个谈自己的性格和从前的生活的,更没人提及来到新环境的感受和期望。

而今天正式上课,我让一位学生读她的日记,她声音细如蚊蝇,连读出来的胆量都没有。呜呼!我不得不反思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难道就是孩子坐在教室,经历了五个春夏秋冬的语文学习的结果吗?我不敢想象!

想起前几日翻看的一本教育著作,苏联教育家苏堆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他在论述语文教学时,反复强调的就是——阅读、思考和表达。他提出,要想实现教育教学的事半功倍,先要教会孩子阅读,而真正的阅读是在阅读中思考,一个能在读书中质疑、在思考中学习的人,才真正学会了阅读。而阅读与思考不经实践便学不会表达,让孩子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信息,在思考中产生的疑问、形成

的观点,通过书面和口头练习表达出来。这样进行训练,实现了阅读、思考和表达的通畅和融会贯通的学生,才真正掌握了语文学习的金钥匙,或者说,才真正会学、学会了语文。

有了昨天的经验,看到了孩子们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今天的语文课,我着重指导了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即告诉他们当你读到一篇文章时,要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表达什么?他想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或感动?等等。并在读过文章后,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还有许多学生不敢或不会说,但他们总算明确了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学会阅读、思考和表达,从此自己能心中有数,师生朝着同一方向共同努力!

相信,经过经常性的练习,学生定会在阅读中丰富自己,在思考中走向成熟,在表达中学会勇敢和自信,最终成长为一个自信、智慧、丰盈的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学习“双主双效教学模式”后关于教、学、评的教研心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极大地震撼着传统学校教育系统各要素之间原来稳定的结构形式,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进行学习评价?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我试图从教学教育模式的定位进而更新教师素质和教学评价策略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教学模式概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指导思想:它是建立各个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指导下提出来的。②主题:是教学活动进行的线索,主导着教学模式的形成。③教学程序: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使得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另外还有几个隐含的因素:④目标: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使主题具体化,也是主题或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⑤策略:不同的教学模式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⑥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法。⑦评价: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其主题、目标、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教学过程中多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完整地构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至于模式中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则因教学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概括起来,世界目前流行的总的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教师中心模式”),一种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学生中心模式”),还有一种就是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教师学生双主教学模式”(简称“双主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其结构“讲、听、读、记、练”,特点是解释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因其易于为教师掌控教学节奏,课堂知识输出的容量大,“教”的效率高而被许多教师采用。而有人认为这种模式抹杀教师的教学个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大行其道的今天,现代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目前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本质也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一味强调学生这一“主体”,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失去方向,导致走入学习的误区。 本着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着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需要,我们的教师是不是也应该思考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变革和重建呢?因此,我认为现代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和谐统一。实施“教师学生双主双效教学模式”. “双主双效教学设计模式”是介于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模式之间,其主要是在保留“传递-接受”式教学活动进程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积极利用以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在人与机、人与人交互中让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形成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既在必要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的一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还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为只有活得下去的人才有可能发展自己,才谈得上发展社会。所以我认为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珍爱生命、懂得生活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哪些?(请列举几点)您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礼仪有: 1、简洁端庄的服饰。作为人民教师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特点,,穿着应该得体大方,符合我们教师的身份,着装可以时尚,可以新潮,但不能独出心裁,不能奇装异服,应在简洁之中体现端庄,不能以前卫体现个性,不要过分张扬。 2、良好的师德。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师,理应明确自身责任,躬身垂范,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自己的道德形象上,一定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3、语言健康规范。作为老师,说话要得体,要与自己教师的身份相符合。对于小学生而言,讲课语言要学会儿童化,富有儿童味;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4、举止文明礼貌。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等等。 我自认为本人在教师基本礼仪上面还做得较好,需要改进的是有时讲课敲击讲台,今后一定改过来。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教育要想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与现代社会美德,就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才能的培养。简单说,未来的社会是“三Q”突显的社会,未来的人才应该是“三Q”并举的人才,“三Q”即IQ智商、EQ情商、CQ创造力。“三Q”的提升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现代班主任在管理自己班级的时候,一定要将这一目标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追求。班主任在把握这一主旨后,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营造出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让他们在班级这个小集体当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所有才能。 思路决定出路,鉴于以上原因,我认为一个现代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管理中的“首席”而不是的“终结者”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班主这一身份是多重身份的组合,从行政角度而言,班主任是学校任命的管理者;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一名成员;从教师这个角度而言班主任又是一个教育者。多重的身份就有多重的任务,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将这三重身份的任务完美的结合起来,才是一位合格的优秀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智慧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三者的完美组合呢? 这是一个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问题,不同的定位其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迥异的。王晓春老师,借鉴心理学的“角色”理论将班主任分成九类,即班妈型、班官型、鼓动家型、领袖型、导师型、科学家型、“维持会长”型、“寨主”型、“书生型”。王老师对这九种班主任都做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下面我将王老师的分析作一简要汇总。 班妈型,一切都围绕“爱”来推动,缺乏“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

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人。要达此目的,就要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的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只有被唤醒、被培植起来,才能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 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做法: 1. 以培养学生做人为本为教育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经常以讲古今名人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感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通过细致深入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思想上进、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全的人。 2. 以服务学生成长为本为教育思想。 在学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们应该时刻以服务学生为主,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为学生撑起一片发展的天空,让学生们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愉快地学习。 3. 以引导学生思考为本为教育方法。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以激起学生兴趣为本为教育形式。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证明,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持续的注意,并且激活学生思维的潜能,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灵活有趣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以学生感兴趣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想内容为主题,开展个人教育等,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育以育人为本,实际教学以学生为本,才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检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最具说服力的指标,要看是否真正做到切实保障和促进了学生主体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阶思维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高阶思维 由Google DeepMind 开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 挑战人类棋王李世石,最终以4:1胜出。围棋规则虽然简单,但变化相当多。被视为人工智能开发领域的最大的一个挑战。人类在下围棋,除了平常的计算之外,最主要的是靠直觉判定。AlphaGo最初是通过网络和人类棋手 不断下棋,来学习人类下棋的风格和方式的。当工程师觉着AlphaGo已经足够像个人类时,才让它开始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参考阅读各种不同棋谱,再依赖数百万局“自己与自己下棋”的经验,AlphaGo已经具有战胜人类的人工智能了!一种模仿人类高阶思维的人工智能! 那到底什么是高阶思维呢? 1.高阶思维: 我们把在学习知识的认知过程分成: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方面。 其中知识、理解、应用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发 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主要由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这些能力构成。 2.思维是可以培养和教授的: 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高阶思维是可以培养和训练出来的。日常思维,就像我们普通的行走能力一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良好的思维能力,就像百米赛跑一样,是一种技术、技巧上的训练结果。通过恰当的教学条件支持,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是 可以培养和训练的。 3.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通过这种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另一种是由学科教师担负起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任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高阶 思维能力。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和高阶思维能力目标的培养紧密结合! 4.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 运用探究、发现和研究型学习的模式例如:合作小组学习、讨论、案例学习、角色扮演、项 目研究、模拟性决策和问题求解学习活动等,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尤其是发现学习,能比较有效地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老师要改变自我教学,学生要改变学习习惯,设法让学习者投入到分析、比较、对比、归纳、概括、问题求解、调研、实验和创 造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去,而不仅仅限于要求学习者回忆事实性信息的活动。 5.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大多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低阶能力、低阶学习和低阶思维的层次上,没有有效地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没有有效地塑造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 素质和能力培养上。 A.老师没有从意识上审视过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我们的教学很多时间都在反复做练习,老师的要求是会做做对就可以了!尽管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但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没有什么帮助。让学生养成的是低阶的思维习惯。在探究活动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很多学生用互联网只是做一点资料的简单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而没有加入自己的深度思考,这其实是把高阶思维转换成低阶思维。 B.课堂教学没有高阶的问题设计:最适合发展高阶思维的教学,是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 的设计。教师教学问题的设计,包括口头和书面问题,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最有 效手段。开放性的、挑战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学生收集查询资料才能有结论的、需 要学生运用他们的思维深度思考才能够回答的问题,才是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的好问题。 6.教学体系的改进: A.教学主体从老师转移到学生:传统教学在主体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上通常采用老师 照教科书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的形式。“高阶思维”教学需要彻底改变这种做法,消除

气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气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教育孩子时,我们应该关注并培养的核心素质是什么? 说知识,显然是落伍了。大部分家长会说是能力。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能力也还不是教育之核心目标。抛出我个人观点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在此介绍一位杰出的美国教育学家Lilian Katz教授关于学习的理论。 Katz教授认为,孩子在进行任何一项学习活动时(读书、做算术、背单词、学琴、跳舞、野外探险),学习会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同时进行:知识、能力和气质。 以读书为例: 在知识层面上,孩子可能在读书后认识了新的词汇,了解了一个历史事件,或者理解一个物理定理; 在能力层面上,孩子可能在阅读中获得了灵感和启发并由此产生精神愉悦感。 Katz在综合大量实证分析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学习活动的三个层次中,气质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所谓的气质,按照Katz的说法,就是“相对稳定的思想意识的习惯”。 按照这种说法,乐观、悲观、好奇、冷漠、自信、怯弱都是“气质”。Katz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人,不管是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律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气质:乐观、好奇、自信。 很多时候学习活动的效果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未必是一致的。很多学习活动的短期收益(知识)往往是以孩子的长期潜力(气质)为代价的。 同样以上述读书活动为例。如果这个读书是在家长的强迫和家教的帮助下进行的,那么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阅读活动的结果是这样的: 在知识层面上,这个学生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在能力层面上,在老师的精心讲解和点拨下,学生可能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 而在气质层面上,孩子可能因为被迫读书而进一步强化了原本对阅读的厌倦。 因此,这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长期潜力而言是一种伤害。 当然,如果这个老师很优秀,懂得在教授阅读之余启发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思考并从中寻找愉悦感和成就感,那还是有可能在气质层面收获正向成果。 对绝大部分学习活动而言,知识层面的结果最为明显,因而也最受家长关注。所以在现实中绝大部分的教师关注的也只是第一个层面(知识),较少关注第二个层面(能力),几乎从不关注第三个层面(气质)。 死记硬背反复操练可能一时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却伤害了学生的好奇心、钻研精神和对知识纯粹的热爱,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应试虽然培养了数量众多的学霸,但其中很少有转化成真正的大家。缺乏了内在驱动力的人,就如同无源之水,行而不远。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代新人,要把应试教育扭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但是,究竟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用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何种素质更为关键? 教育的终级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因此,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教育的灵魂。精神的高扬、心灵的净化、灵魂的塑造需要陶冶,绝不是强制、灌输就能实现的,只有教育达到了使学生感到“无厌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师生双方才能共同进入享受阶段。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去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教学方法不重学生学法;只重教学内容不重教学过程;只重讲不重练,致使学生发展不均衡。他们养成惟老师独是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实践创新能力。闭门造车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有证书无实践只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死胡同。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扭转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关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对学生来说,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异不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优劣,而在人的基本素质。未来的有知识的人是指那种既有某个领域的精深知识,又有相近专业及普通领域的广博知识的人。这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敏感而善于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加以融合、组合,创造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思维、自我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根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途径,促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强烈愿望,能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新知识,有效的与学过的知识相结合,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以便形成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外,要把学生培养成适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除教授专业理论知识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说课材料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教育目的带有方向的含义,表现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价值。 教育目标是表明教育内容的结构、组成、阶段及具体的价值,是教育实践和评价活动的直接目标。教育目标带有里程碑的含义,表现个别的、部分的、阶段的价值。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具体应该达到的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殊要求,是总的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它从课程的角度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设置的直接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确定了课程目标才能确定课程方案,才能确定教学目标。 什么是教学目标?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它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行为的准则,也是学科课程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的结合与具体化。教学目标在每个单元或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综上可知,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长期目标,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可操作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它的实现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操作才能完成。要实现培养目标,必须靠课程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2019年文档资料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真正的人 本期的讨论主题为“教育,因人本而温暖”。梁恕俭老师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追求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回归人本,要在民主的课堂教学中达成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最终目标。卢望军老师则从教学中的四件小事,以实例阐述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真谛。 两位老师关于教育最终目标的反思与实践,也给广大读者留下了反思,即如何回归人本,还课堂以本真,实现育人与求知的双重目标。 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是不同教育派别的分水岭。有的说“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有的说“教育说到底,是自我教育”,有的说是“传道、授业、解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 卢梭有一个著名论点:教育即生长。杜威进而阐释道:这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的前头并没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 而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重要途径。提起课堂教学,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在课堂上只做到“授人以渔”即够了吗?从关注每个学生未来与发展的角

度来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既非“鱼”也非“渔”,而是在授“鱼”和“渔”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习”。会做人,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工农商学兵”;会学习,出水自知两腿泥。曾经为了“渔”,教师开始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技巧,着意培养钻研的习惯、思维的方式。殊不知,教师的“授渔”远不如学生的“索鱼”重要,学生弄到鱼的方法自然要比想吃鱼要困难得多。渔,乃雕虫小技耳,在直立的善学的智慧的人面前,何足挂齿!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指南》中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这话大有道理。学生不想“鱼”的时候,教师即使授之以“渔”也没多大用。但许多老师都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无视学生的胃口,一味强调“渔”的重要,硬逼着学生放下球拍去摸“钓竿”,这是育人之道吗?正确的做法首先是把每个学生都看成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品位、有差异的“人”。再逐步培养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营养观……第三步才是把“大餐”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品尝,去挑选,去评价,去烹饪,去享用。在人生意义的指引下,在习惯养成的自觉下,学习就是水到渠成,就是自然而然,就会“无须扬鞭自奋蹄”。 遗憾的是现行教育却不重视“育人”,不教会人“学习”,而是把臭鱼烂虾一个劲地往学生脑子里塞,不管学生有无需要,把活蹦乱跳的孩子硬按在池塘边让他们手持钓竿,呜呼,“人”

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来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6、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的顺序性、间断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7、人的身心发展对教育的制约有哪些? 教育对儿童的作用,必须通过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一方面,教育制约着儿童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教育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特点,遵循发展的基本规律。 首先,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其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最后,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8、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人口功能 9、现代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跟学生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不仅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学校功能的变化。因此,教师因站在改革的如何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一、由教书教转变为教育研究者 二、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 三、有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 四、有学生学习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法杖的促进者 10、现代课程的本质及其特点(P164) 本质: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媒介,其本质内涵应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 特点:(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2)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 (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4)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6)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11、现代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P169) 主要有三大理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1)知识中心理论课程:代表人物有早期的斯宾塞的实质主义课程理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而适应“完满生活”需要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因此课程就是由实用科学知识组成的;还有赫尔巴特的住址主义课程理论,他主张课程理论以培养“善的意志”为根本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他认为课程应该以蕴含“客观的文化遗产”的各门科学为基础,以发展人的“多方面兴趣”为中心设置相应的课程;20世纪上半叶,典型代表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课程理论,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在人类遗产中有“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包括各种基本知识、各种技艺及传统的态度理

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教育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谈到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是不同教育派别的分水岭。有的说“教育的终级目标是培养独立、自律的学习者”,有的说“教育说到底,是自我教育”,有的说是“传道、授业、解惑”,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泰戈尔则说“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卢梭有一个著名论点:教育即生长。杜威进而阐释道:这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的前头并没有另外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此言精辟地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按照这个观点,教育应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青少年接受外来的东西。比如说,智育是发展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上学阶段就感受到学习是幸福而有意义的,并以此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一言以蔽之,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使人幸福。不是“解惑”是“解放”,不是“学会”是“会学” 何谓幸福?幸福不是男欢女爱的快感、自欺欺人的安慰、故作豁达的解脱,更不是金钱的积累、物质的叠加、情感的占有。幸福是一种利己而悦人、通透而洒脱、明智而悠然。幸福是为心灵找到诗意栖居的港湾,为生命找到来去自由的归宿,为他人找到超越苦难的良方。换一个角度表述:幸福即是有健康的身体、自由的灵魂、适用的物质、人性的尊严和安全的保障。 从这个意义上讲,“解惑”远没有“解放”更重要。课改专家李炳亭对此有惊人之语:“现在的课堂快乐吗?课堂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组成12年。请问孩子12年快不快乐?上学不快乐走上社会会快乐吗?孩子在传统课堂中失去了创造力,个个都像失去了水分和生命光鲜的木乃伊。”他还把课改比喻为“从油锅里捞孩子”,捞晚了学生就“焦”了,焦了就跳楼就自杀。实际想一想,追求幸福的教育就不应该将学生限制在教学内容中,因为学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9-10-17T17:05:54.9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0期作者:周文辉[导读]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培养新时代急需的人才,要把应试教育扭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山东省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700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培养新时代急需的人才,要把应试教育扭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但是,究竟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何种素质更为关键? 教育的终级目标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因此,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教育的灵魂。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去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教学方法不重学生学法,只重教学内容不重教学过程,只重讲不重练,致使学生发展不均衡。闭门造车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有证书无实践只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死胡同。培养适合新时代的新型人才、扭转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关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对学生来说,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异不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优劣,而在于人的基本素质。未来有知识的人是指那种既有某个领域的精深知识又有相近专业及普通领域的广博知识的人。这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敏感而善于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加以融合、组合,创造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思维、自我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根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途径,促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强烈愿望,能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新知识,有效地与学过的知识相结合,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以便形成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全面实施学分制,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使之落实到教学中,要落实到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中,要使素质教育进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之中。但是,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劳动性质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这种奉献本身又是一种获取,所以教育是在享受中获取、在获取中享受。 1.调整评价标准,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某一阶段、某一学科的成绩只能说明当时学习的状况,而不能提供终结性的结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来调整评价标准,从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衡量。这样就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确定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则可能在这方面获得较高的学分,以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2.转变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落到实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被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别能力发展的起点和依据。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构筑一种互动、自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倡启发式教学、民主讨论式教学等方式,突出互动性,引导启发他们积极主动思维,努力使全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形成既充满竞争又合作愉快的氛围,在多种思想的涌动、交汇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提倡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让学生体验到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人素质的教育核心是做人。自主性素质的核心,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个人能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为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同时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不断变革的社会,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和压力。只有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也更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材和多种形式与方法,使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逐步学会生存与合作,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懂得文明礼仪,明确人生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构筑自己有力的精神支柱。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学生的能力是建立在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上的;学生的个性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熏染来作为依托。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创新性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推动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

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_李伟

论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 李伟1陈志新2 (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宁夏大学,银川750021;2.宁夏广播电视大学,银川750002) 提要:本文通过对教育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关系的哲学解读,探讨了教育终极目标的现实性和教育目标工具性存在的合理依据,提出在现阶段正确处理教育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关系时应注重的六个问题。 关键词:教育;终极目标;工具性目标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0)03-0229-0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自从有教育以来,始终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争论的话题。由于教育概念的复杂性,围绕着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终极目标的确定,始终无法形成统一的共识。但是,近百年来,随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人们对于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在以下两个方面是较为一致的:一是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与人的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二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存在教育,是教育对人的终极性关怀的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关于教育的终极目标问题开始成为教育界和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后,教育的终极目标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个基本指向是,更新教育理念,高扬教育的终极目标,抨击教育的工具性目标。教育终极目标讨论的这种价值取向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是,高涨的教育呼声不能代替冷静的思考。如果我们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些讨论,会发现这些讨论在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一些二律背反。它影响着我们对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关系的正确解读。 一、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 教育是人所创造,在现代社会,人又在社会教育的过程中被塑造。在教育没有被普及之前,教育仅属于“劳心者”,大多数人被排斥在教育之外。而进入现代社会中,教育已成为人们基本的文化方式,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教育文化圈中。在这个积淀着前人的知识、经验和创造的有机组织系统中,人们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相互输送着各类文化信息,因而建构人们的终极教育目标,应当能够反映这个教育文化圈中的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追求。在这个前提下,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它的参照系应当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整合性。即这个目标能包容人的由低到高各层次基本需要的满足。第二,长久性。即这个目标不只是人的阶段性目标,而是最终为满足人的需要有所实现又不能完全实现的目标,具有较长的前瞻性。第三,可行性。即它是在现实中经过努力可以逐步趋于实现的目标。而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或者也可称作“人的实现”,这是人的天赋、潜能、个性的尽可能充分发挥,是人的本质在充分展现的社会关系中的全面生成。从人类个体内在的心理体验的角度说,它涵盖着各种具体幸福感、满足感。只有这样的教育目标,对于社会来说,才具有终极价值目标的性质。 工具性的称谓是一个哲学用语,它不是我们在日常意义上对生产劳动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的规定,而是借用了这个用语,作为相对于人的目的而言的人的活动的一种手段。离开了人的目的,物就不再是工具。在哲学上这种工具性的基本特征一是无否定性,也就是没有意识的批判性,它不是自在的存在之物,它的存在的价值的意义都只能由人来赋予。二是整体性,工具的整体性是由各种工具所不同的使用方式组成的,一件工具只有在工具整体中才能称其为工具,即它只能在对其他工具的依附关系中存在,这与人的多种可能性是相关联的,工具在世界中的秩序是人的可能性在世界中的投射。三是合用性,工具只有在使用时才能按本来的面貌在它的存在中显现出来。所以工具的合用性不仅意向性地指向思维,而且意向性地指向行动。四是意向性,在工具的合用性中实际上已经隐含着意向性。工具的本质结构中不仅有着以某种东西指向某种东西的指引,而且有着以某种东西指向它要完成的任务的指引,不仅指向物,而且最终地指向了人。任务的完成便意味着目的的达到,也意味着人的利益的获得。 由于,教育终极目标显得笼统并且游移性较大,要使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就应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社会阶段的亚终极目标,这类目标往往既具有终极性的特征,又具有工具性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教育的工具性目标。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这类亚终极性目标往往会根据不同社会生活的多样需求,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样有的工具性目标就会偏离它的终极目标,甚至背道而驰。 可见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工具性目标之间具有相统一的方面,又有相矛盾的方面。相对于不同社会阶段的亚终极目标,教育的终极目标还只是一个理想目标,它有现实可能性的想象,是主体追求真善美的一种价值选择,也是人对客观现实可能性的一种合目的性反映。因此,教育的终极目标本身带有极强的主体性,它是教育主体价值选择的结果。由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使得人对教育的需求也会产生多样性的价值需求,因而,教育终极目标就会分解为一系列的亚终极目标,而不同社会阶段的亚终极目标又会因为不同社会阶段的人们社会生活多样性的选择再分解为不同的次亚终极目标,这就使得这些亚终极目标的工具性特征日益加重,从而有可能背离教育主体,成为新的教育终极目标,使得教育目标的工具性上升为终极性。可见在一个社会中,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工具性目标是同 922 伦理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将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A 2.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教育目的的主张体现的思想是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效益论 D.教育无目的论 答案:A [解答] 凯兴斯泰纳主张个人应服从国家,教育应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国民教育思想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思想。 3. 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B.智育就是教学 C.人的全面发展即平均发展 D.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答案:D

4. 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的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马克思 答案:A 5. 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人文教育 C.开展素质教育 D.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答案:A 6.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A.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道德教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C 7. 中的教育目的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教育目的 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目标。 2、教育目的的层次教育目的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1)、联系: 二者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2)、区别: 一方面教育方针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 教育目的一般只包括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包含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 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1、按其作用的特点可分为: 1 / 11

价值性和操作性教育目的(1)、价值性教育目的: 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 (2)、操作性教育目的: 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 2、按其要求的特点分为: 终极性和发展性教育目的(1)、终极性教育目的: 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含着人的发展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2)、发展性教育目的: 也称现实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每一种目的都不带有终极性,在每一阶段向另一阶段的发展过渡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不可或缺性,既表示某一阶段的目标,又表示对先前阶段目标的衔接性和对以后目标的奠基性。 3、按被实际重视的程度分为: 正式决策与非正式决策教育目的(1)、正式决策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 ——《第56号教室的故事》读后感 读着美国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心灵受到了一次次的震撼。一个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学生愿意提早两个小时上学,而又延迟放学时间,即使毕业了仍不忘每周回到这个教室,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读来发人深思。 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在这间特殊的“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手中始终握着一个像金子般的原则——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在雷夫看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远比学习成绩要重要得多。每年假期,他都会带领孩子们旅行,每次旅行他都要设计旅行目标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他总是把旅行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让孩子们在旅行中领会人生的道理,学会生活的技能。他把课堂从第56号教室搬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中。他抓住每一个细节,一直追问下去,一直做下去。孩子们学会了理性消费,不再乱花钱;孩子们知道了洗手间的准确位置;孩子们学会了如何锁门、如何开门;孩子们知道了遵守交通规则;学会了无论走到哪里,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礼;学会了在公众场合低声交谈等。 我发现,雷夫老师在中国各地的讲演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与中国教育家的高端对话中,都反复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要让他们热爱音乐,要让他们表演戏剧、演奏乐器。他开设

了摇滚乐课程,在业余时间精心指导孩子们排练莎士比亚戏剧。雷夫老师把艺术教育提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我感到很欣喜,因为我自己就是音乐老师。在平日的音乐教学中,我深切感受到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艺术教育能让他们保持独特的个性,能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充实,能让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 在书中,雷夫老师关于艺术教育的精彩阐释俯拾皆是: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艺术活动,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雷夫老师告诫我们: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你首先必须自律.老师的一举一动,在孩子眼中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做一个好老师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而一位身体力行的老师无疑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雷夫就是这样的老师。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他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要不如何说服孩子们呢?孩子们如何相信他呢?比如上课迟到这件事情,如果一个老师经常上课迟到,对孩子而言,按时上课就不再那么重要,无形中会把上课这件事本身的严肃性降低。雷夫老师上课从未迟到,他在给孩子强化一种意识:做事要遵守时间。老师个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再比如,在某些场合,老师脱口而出几句脏话,孩子们以前从未接触过这些语言,他们从那一刻开始就会学会这些语言,并且在生活中使用这些语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当一个人要求别人做到什么事情时,首先要问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首先必须做什么样的人。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而不是说教。如果老师希望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