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第八章《神奇的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沪粤版第八章《神奇的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沪粤版第八章《神奇的压强》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如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图(1)

2.小聪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在同一杯水中先后做了如图(2)所示的两次实验,这是为了探究()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B.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C.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D.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A

B

图(2)图(3)图(4)

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3)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永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4.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A),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4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 A和p B,则()

A.p A>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判断

5.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6.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菜刀钝了在磨石上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图(5)

7.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5)所示,结果是()

A.仍是满罐水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D.以上答案都不对

8.图(6)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

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A.ρ甲<ρ乙B.ρ甲>ρ乙

C.ρ甲=ρ乙D.无法确定图(6)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9.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或“低”),球内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

10.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加,使得河水的密度,河水对堤坝的压强。(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城市道路建设中,人行道上都要求铺设供盲人行走的“盲道”,实现无障碍通行。图(7)是一幅人行道的照片,图片左侧是“盲道”,其地砖表面有一棱棱凸起的部分,而右侧是普通人行道,其地砖表面是平的。盲人行走时,如果不小心从盲道走到了普通人行道上,由于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脚底受到的压强,他能够根据脚底的感觉重新回到盲道上。

图(7)图(8)图(9)图(10)

12.一头质量为6×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若大象抬起一条腿,如图(8)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

1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生活在西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水的沸点较的缘故;(2)如图(9)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A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B、C,其中插C管的目的是利用使输液能顺利地进行.

14.如图(10)甲,一容积为0.5m3、底面积为0.5m2的容器装满水后密封,容器内水的质量是_______kg,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_______N、压强为_______Pa。如图(10)乙,若在容器侧壁处开一小孔P,发现水不会从小孔流出,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ρ水=1.0×103kg /m3,g=10N/kg,大气压约为1.01×105Pa)

15.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强,其值约为9×10-6Pa。科学家设想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光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10m的正方形“太阳帆”,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约为N。

16.民航飞机上的黑匣子在海水里所能承受的海水对它的最大压强

是6.18×107Pa,则在不被海水压破的情况下,黑匣子下沉的最大深度是

__________m。(ρ水=1.0×103kg/m3,g=10N/kg)

三、作图题(本题6分)

17.(1)请在图(11)中画出一本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2)如图(12)所示,是一只盛有水的圆柱形水杯,请在图中画出水对水杯侧壁A点压力的示意图。

图(11)图(12)图(13)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3小题,共17分)

18.(5分)图(13)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将(a)(b)两图相比较和(b)(c)两图比较,可分别得出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方法:(1);(2)。教材中是采用第种方法给压强下定义的。

19.(6分)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4)所示的操作:

图(14)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个图进行对比。

(5)在图丙中,固定U型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的压强大小关系。

20.(6分)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15)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

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图(15)(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

(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9分)

21.如图(16)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10s内滑行80m ,

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40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cm2。问:

(1)小华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

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g=10N/kg)

图(16)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8分)

22.我们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做小实验来说明一些物理知识。

(1)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可以使瓶子变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变形程度就加大,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2)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流了出来,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喷得最急,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3)往空矿泉水瓶内注入少量的热水,摇晃后倒掉并立即盖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瓶子慢慢向内凹陷,这说明;

(4)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侧面吹气它会滚动,但用同样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填空题

9.低大于

10.变大变大

11.变大变小

12.6×104N2.5×105变大

13.低低大气压

14.50050001×104大气压的作用

15.0.1089

16. 6.18×103

三、作图题

17.略

四、实验探究题

18.压力大小受力面积(1)压力相同比较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相同比较压力 2

19.(1)相平(2)深度(3)丙、丁无关(4)乙、丙(5)各个方向

20.(1)GG/S(2)吸盘内的空气没排干净

五、计算题

21.(1)400N(2)8m/s(3)2.67×105Pa压强变小。因为压力一定,受力面

积变大,压强变小

六、综合能力题

(1)大小(2)增大(3)大气压的存在(4)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大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共2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 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3、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4、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坐姿规范,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2、学生点到,安全第一。 二、课堂进行时: 翻开书本,读标题:走进大自然。 问:什么是大自然?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点名回答。 师: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我是不是大自然? 生争议中。。。

师:简单的叙说地球的产生,人类的演变,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 问: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那么我们作为人类,是否应该尊重大自然呢? 生翻开书本看第2、3页(3分钟左右) 问:河水是从哪里来? 问:花儿是不是都有香味的?(答:当然不是,地球上有2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但能散发出香味的只占有一小部分,有的花还很臭 呢,比如说鱼腥草等。) 问:书上还有什么?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师:瀑布,解释瀑布的形成以及世界著名的几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茶花:别名叫做山茶花,颜色有红、百、紫、黄等颜色,甚至有彩色的。属于“十大名花”中的第八,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品种多达2000种,中国有其中的300多种。21教育网翠鸟:吃鱼和甲壳类等多种昆虫,世界上有15种,中国仅有3种,分别是:班头、蓝耳、普通三类。https://www.360docs.net/doc/a912947632.html, 珊瑚:是一种动物,可用作装饰品,也可以药用。 鱼:现在大约有32000多种,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适当给孩子带入脊椎动物的定义,但不要太深)。吃鱼可以健脑、补钙、养血、防畸变等。特殊的鱼有:世界上最快的是旗鱼;会飞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认识大自然共四课:1、走进大自然;2、我有好奇心;3、我们来观察;4、学会运用工具;第二单认识水果和蔬菜共3课:1、常见的水果和蔬菜;2、美味的水果; 3、蔬菜长在哪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具共三课:1、各种各样的文具; 2、铅笔和彩笔; 3、常见的尺子;第四单元四季共四课:1、凉爽的秋天;2、寒冷的冬天;3、温暖的春天; 4、炎热的夏天。 四、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七、教学安排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动物、环境、科幻、思维创新、发明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

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方面得到发展。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能主动开展学习活动。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很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很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很薄弱。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

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 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第1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走进大自然”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大自然”中的第1课。选择“走进大自然”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大自然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基础。本课引导学生从观察大自然开始,关注身边神奇的自然现象。围绕大自然中常见的景象或事物展开,以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来组织学习活动。 本课由一个活动组成。活动“大自然中有什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通过观察,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能对大自然的景物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经历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自然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大自然的景物,对某些自然景物会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区别、自然世界的组成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走进大自然”是本单元的开篇课,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教师应在学生对自然世界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自然世界是由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的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到的信息,初步培养科学学习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策略 1.从教的方面来说,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展开活动;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为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和方法指导等。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生活经验进行描述,并积极地与同学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山脉、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 2.知道大自然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 3.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观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4.用语言初步描述观察自然事物所得到的信息,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5.对自然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有趣。 五、教学重、难点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包含:教学计划、工作总结) 八年级组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动物、环境、科幻、思维创新、发明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

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方面得到发展。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能主动开展学习活动。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很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很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很薄弱。 因此教师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我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记笔记,并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

【新教材】粤教版科学小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目录

第1单元水和空气 1清清的水 教材分析 《清清的水》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从自然界到身边让学生认识水,先让学生说说自然界里哪里见过水,从而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接着再通过与茶水的特征对比来认识清水的特征,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是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 学情分析 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但他们很少会去关注水的特征,并且对水的一些特征,如没有颜色,常常存在迷思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会用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的方法观察物体,本课让学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是对观察方法使用的再次巩固。 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展示多幅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课前让学生收集旅游时曾拍摄过的自然界水的照片,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然界哪里见过水。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一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所以通过解密暗瓶,激发探究兴趣。 把清水与茶水倒入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学生猜猜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驱动他们调用多种感觉器官来对清水与茶水进行观察和比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能说出在哪里见过水。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3.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 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教学准备 有关水的各种图片、一杯清水、一杯茶水、一杯牛奶。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妍妍、波波在动物园里参观,他们看见有三匹马在岸边喝水。 问题:动物园里的马有人工喂水,那野外的动物去哪找水呢? 交流:动物可以到自然界的哪里找水喝?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清清的水”。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自然界的水 媒体:出示自然界中水的照片。 问题:在自然界里,你见过哪里有水? 活动:在旅游时我们看到过很多自然界中的水,例如湖水、溪水、海水,现在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旅游时拍摄到的自然界中水的照片,并介绍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在哪里见过水。 小结: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 2.活动2:观察一杯水

【全】小学一年级下册 科学 教学设计 广东版 粤教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广东版粤教版 备课人:司徒敏游月殿 第1课《清清的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清清的水》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水和空气”单元中的第1课。本课从自然界到身边让学生认识水,先让学生说说自然界里哪里见过水,从而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接着再通过与茶水的特征对比来认识清水的特征,所使用的观察方法是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是“自然界的水”。本活动先让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水,然后进行交流,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活动2是“观察一杯水”,在知道了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后,我们就来观察一杯水,了解水的特征。 二、学情分析 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是学生最熟悉的物质之一,但他们很少会去关注水的特征,并且对水的一些特征,如没有颜色,常常存在迷思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的时候已经学会用眼看、鼻闻、舌尝、耳听、手摸的方法观察物体,本课让学生使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水,是对观察方法使用的再次巩固。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 通过展示多幅图片唤起学生的记忆。课前让学生收集旅游时曾拍摄过的自然界水的照片,通过课堂展示,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然界哪里见过水。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一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所以通过解密暗瓶,激发探究兴趣。

把清水与茶水倒入不透明的瓶子里,让学生猜猜哪瓶是清水,哪瓶是茶水,会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同时驱动他们调用多种感觉器官来对清水与茶水进行观察和比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能说出在哪里见过水。 2.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3.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味道,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 能用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清水。 六、教学准备 有关水的各种图片、一杯清水、一杯茶水、一杯牛奶。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媒体:展示本课情境图片。妍妍、波波在动物园里参观,他们看见有三匹马在岸边喝水。 问题:动物园里的马有人工喂水,那野外的动物去哪找水呢? 交流:动物可以到自然界的哪里找水喝?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清清的水”。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自然界的水 媒体:出示自然界中水的照片。 问题:在自然界里,你见过哪里有水? 活动:在旅游时我们看到过很多自然界中的水,例如湖水、溪水、海水,现在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旅游时拍摄到的自然界中水的照片,并介绍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在哪里见过水。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大自然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甚至爱上自然。 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 3、让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4、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爱上本学科。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坐姿规范,保证课堂高效进行。 2、学生点到,安全第一。 二、课堂进行时: 翻开书本,读标题:走进大自然。 问:什么是大自然? 学生自由讨论,然后点名回答。 师:水、空气、山脉、河流、植物、动物、地球、宇宙等都属于大自然的范畴,研究大自然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问:我是不是大自然? 生争议中。。。 师:简单的叙说地球的产生,人类的演变,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

问: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那么我们作为人类,是否应该尊重大自然呢? 生翻开书本看第2、3页(3分钟左右) 问:河水是从哪里来? 问:花儿是不是都有香味的?(答:当然不是,地球上有2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但能散发出香味的只占有一小部分,有的花还很臭 呢,比如说鱼腥草等。) 问:书上还有什么?我们一点一点来看。 师:瀑布,解释瀑布的形成以及世界著名的几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 茶花:别名叫做山茶花,颜色有红、百、紫、黄等颜色,甚至有彩色的。属于“十大名花”中的第八,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品种多达2000种,中国有其中的300多种。21教育网 翠鸟:吃鱼和甲壳类等多种昆虫,世界上有15种,中国仅有3种,分别是:班头、蓝耳、普通三类。https://www.360docs.net/doc/a912947632.html, 珊瑚:是一种动物,可用作装饰品,也可以药用。 鱼:现在大约有32000多种,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适当给孩子带入脊椎动物的定义,但不要太深)。吃鱼可以健脑、补钙、养血、防畸变等。特殊的鱼有:世界上最快的是旗鱼;会飞的鱼是燕鳐鱼;会走路的鱼是龟壳攀鲈;会发声的鱼有康吉鲤、电鲶、箱鲀、海马等; 会发电的鱼有电鳝、电鲶、电鳗。电鳐等;会发光的鱼有:带鱼、龙头鱼、烛光鱼等。21·cn·jy·com 世界十大天然石拱: 美国——虹桥(世界最大)、德里克特拱门 英国——杜德尔门 中国——仙人桥、阳朔月亮山、西普顿石拱门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粤教版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一、情况分析 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由四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认知与发现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认识大自然共四课:1、走进大自然;2、我有好奇心;3、我们来观察;4、学会运用工具;第二单认识水果和蔬菜共3课:1、常见的水果和蔬菜;2、美味的水果; 3、蔬菜长在哪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具共三课:1、各种各样的文具; 2、铅笔和彩笔; 3、常见的尺子;第四单元四季共四课:1、凉爽的秋天;2、寒冷的冬天;3、温暖的春天; 4、炎热的夏天。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最新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粤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复习卷 第一单元 第1课清清的水 一、填空 1.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 2.野外的动物去小河、湖边、溪边等地找水。 3.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湖泊、海洋、冰川、江河等地方有水。 4.水具有一些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可以流动。 5.茶水是透明的,但有颜色、有气味、有味道。 6.观察一杯水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的方法观察清水,也可以用手摸的方法去观察。 7.要注意,在观察液体时,应提醒学生不能闻或尝未知的液体,确保卫生和安全。 二、判断正误。对的“√”,错的“×”。 1.不能闻或尝未知的液体,确保卫生和安全。(√) 2.茶水和清水没有不同。(×)

3.清水是白色的。(×) 三、问答题。 1.自然界里哪里有水? 答: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里,湖泊、海洋、冰川、江河等地方有水。2.水有什么特征? 答: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可以流动。 3.清水有颜色、气味和味道吗?比较清水与茶水有什么不同。 答:清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茶水也是透明的,但有颜色,有气味,有味道。 4.在观察液体时,应注意什么? 答:在观察液体时,应提醒学生不能闻或尝未知的液体,以免发生危险。 第2、3、4课 1.(食盐)和(白糖)能溶解在水中,(沙)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2.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可以(流动)。 3.空气就在我们(周围)。 4.(红旗飘动)(树枝摇摆)(泡泡飞散)等现象说明有空气的存在。 5.在袋子上刺个小孔,挤一挤,能听到(空气的声音),说明空气可以(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