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经典复习专题(教师版)(精)

等腰三角形经典复习专题(教师版)(精)
等腰三角形经典复习专题(教师版)(精)

(中)20. 如下图,△ABC中,点D在AC上,且AB=AD,

∠ABC=∠C+30°,则∠CBD等于 A () A.15° B. 18° C. 20° D. 22.5°答案:A D B C (中) 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相邻外角的关系是( A.底角大于相邻的外角 C.底角大于或等于相邻的外角). 2. B B.底角小于相邻的外角D.底角小于或等于相邻的外角(中)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3.D A.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把这个等边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把这个等腰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等腰直角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把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把这个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中)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A.顶角 B.顶角的 2 倍 C.顶角的一半). 6.C D.底角的一半二、填空题(易)6.△ABC 中,AB=AC,∠A=∠C,则

∠B=_______.6.60°(中) 7.已知 AD 是等边△ABC 的高, BE 是 AC 边的中线, AD 与 BE 交于点 F,则∠AFE=______. 7. 60°(易)8.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分别是________.8.三;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中)9.△ABC 中,∠B=∠C=15°,AB=2cm,CD⊥AB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D,则 CD 的长度是_______. 9.1cm (中)10. 如图所示,

∠AOP=∠BOP=15°, PC ∥ OA 交 OB 于 C,PD⊥OA 于 D,若 PC=4,则 PD 等于_______.10. 2 (中)10. 如下图,△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BC于D,△ABD的周长为12,AE=5,则△ABC周长为_______. A B 答案:22 P C E O D 第 10 题 A B D C (中)6. 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与一腰的距离为 6,则腰上的高为______.答案:12 (中)8. 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比顶角的外角大30°,则这个三角形各内角度数是________.答案:80°,50°,50°(中)25.

△ABC中,∠ACB=90°,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且∠BAD∶∠CAB=1∶3,则∠B等于_______ 度. C D A E B

答案:22.5 (中) 13. 在∠AOB 中, OP 是其角平分线,且 PE⊥OA 于 E,PF⊥OB 于 F,则 PE 与 PF 的关系是_________.答案:相等(中)14. 在△ABC 中,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 E,△ABC 和△BEC 的周长分别是 24 和 14,则AB=_______.答案:10 (中)15. 在△ABC 中,AB=AC,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C=75°,则∠A=______.答案:40°(中)19.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比为 2∶1,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答案:36°或 90°(易)3.如

果三角形的三边 a 、 b 、 c 满足=0,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三角形. 3.等边(中)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70cm,腰长是底边的 2 倍,那么底边长是 cm. 4.14 (中)6. 如图,在△ABC 中,∠C=90°,∠B=1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BC 于 D,垂足为 E,BD=10cm,则 AC=.6.5 A E C D B 三、解答题(中)11.已知 D、E 分别是等边△ABC 中 AB、AC 上的点,且

AE=BD,求 BE 与 CD 的夹角是多少度? 11.60°或 120°(难)12.如图,

△ABC 中,AB=AC,∠BAC=120°,AD⊥AC 交 BC 于点 D,求证: BC=3AD. 12.∵AB=AC,∠BAC=120°,∴∠B=∠C=30°,∴在 Rt△ADC 中 CD= 2AD,

∵∠BAC=120°,∴∠BAD=120°-90°=30°,∴∠B=∠BAD,∴AD=BD,

∴BC=3AD B D A C (难)13.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的平分线相

交于点 O ,作 BO, CO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BC 于点 E 和点 F .小明说:“ E , F

是 BC 的三等分点.”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13. 同意。理由:连结 OE , OF ,可得,,△OEF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

(难)14.如图,已知点 B、C、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 AC 于 F, AD 交 CE 于 H,①求证:△BCE≌△ACD;②求证:CF=CH;③判断△CFH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4.①∵∠ACB=∠DCE=60°,

∴∠BCE=∠ACD. A 又∵BC=AC,CE=CD,∴△BCE≌△ACD;②证明

△BCF≌△ACH; E ③△CFH 是等边三角形. F H 四、探究题 C BE 平分∠ B D 满足 BD=AC,(难) 15.如图,点 E 是等边△ABC 内一点,且 EA=EB,

△ABC 外一点且 DDBC,求∠BDE 的度数.(提示:连接 CE) A 15.连接CE,先证明△BCE≌△ACE 得到∠BCE=∠ACE=30°,再证明△BDE ≌△BCE 得到∠BDE=∠BCE=30° D E B C (难)2.如图 7,△ABC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BD=CD,∠ BDC=120°,E、F 分别在 AB、AC 上,且∠EDF= 60°,求△AEF 的周长. 2.解:延长 AC 至点 P,使 CP=BE,连接 PD.∵△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BD=CD,∠BDC=120°∴∠DBC=∠DCB=30°

∴∠EBD=∠DCF=90°∴∠DCP=∠在

△BDE 和△CDP 中∴△BDE≌△CDP(SAS)∴DE=DP,∠BDE=∠CDP ∵∠BDC=120°,∠EDF=60°∴∠BDE+∠CDF=60°

∴∠CDP+∠CDF=60°∴∠EDF=∠在△DEF≌△DPF 中

∴△AEF 的周长=AE+EF+AF=AB+AC=2

∴△DEF≌△DPF(SAS)∴EF=FP ∴EF=FC+BE A (中)29. 已知:如下图,

AB=AC,BD⊥AC,请探索∠DBC 与∠A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提示:

(难)5.如图,在△ABC 中,∠B=2∠C,AD⊥BC 于 D,求证:

CD=AB+BD.请思考:(1)若在 CD 上截取 DE=DB,连结 AE,如何证明.(2)若延长 CB 到 E,使 BE=AB,连结 AE,是否可以证出结论.第5题5.(1)∠AEB=∠B=2∠C,∠EAC=∠C,AE=EC=AB,CD=CE+DE=AB+DB;(2)∠ABC=2∠E=2∠C,∠E=∠C,DC=DE=DB+BE=DB+AB

等腰三角形专项训练(经典习题)[1].docx

等腰三角形专项训练 一、选择与填空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 ,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A. 25°B. 40°C. 25°或 40°D.不确定 .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0,则顶角的度数为() 0或 150 00或 120 0 0 B.1200 3、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5,一边长为 11,那么腰长为 () A. 11B. 7C.14D. 7 或 11 4、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所成钝角的度数是() A. 105°B. 120°C. 135°D. 150° 5 、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如果等腰三角形内一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那么过这点与顶点的直线必垂直于底边 ;②如果把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向两个方向延长相等的线段, 那么延长线段的两个端点与顶点距离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 ④等腰三角形高上一点到底边的两端点距离相等. 个个个个 6、下列图形中一定有 4 条对称轴的是() A.长方形 B.正方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7、下列图形 : ①两个点 ; ②线段 ; ③角 ;④长方形 ; ⑤两条相交直线 ; ⑥三角形 , 其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个个个 8、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条条条条或3条 9、若点 P 为⊿ ABC 内部一点,且PA=PB=PC,则点 P 是⊿ ABC的() ( A)三边中线的交点(B)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 C)三条高的交点(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0 若△ ABC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则△ABC 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11、等腰△ ABC中, AB=AC=10,∠ A=30 °,则腰 AB 上的高等于 ___________. 12、在△ ABC中 ,AB=AC,AD⊥ BC 于 D,由以上两个条件可得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个结论即可 )

等腰三角形经典练习题(有难度)

等腰三角形练习题 一、计算题: 1. 如图,△ABC 中,AB=AC,BC=BD,AD=DE=EB 求∠A 的度数 设∠ABD 为x,则∠A 为2x 由8x=180° 得∠A=2x=45° 2.如图,CA=CB,DF=DB,AE=AD 求∠A 的度数 设∠A 为x, 由5x=180° 得∠A=36° 3. 如图,△ABC 中,AB=AC ,D 在BC 上,DE ⊥AB 于E ,DF ⊥BC 交AC 于点F ,若∠EDF=70°, 求∠AFD 的度数 ∠AFD=160° 4. 如图,△ABC 中,AB=AC,BC=BD=ED=EA 求∠A 的度数 A B C D F E F E A D B C X x x 2x 2x A B C D E x x 3x 2x 3x 2x 2x A x

设∠A 为x ∠A= 7 180 5. 如图,△ABC 中,AB=AC ,D 在BC 上, ∠BAD=30°,在AC 上取点E ,使AE=AD, 求∠EDC 的度数 设∠ADE 为x ∠EDC=∠AED -∠C=15° 6. 如图,△ABC 中,∠C=90°,D 为AB 上一点,作DE ⊥BC 于E ,若BE=AC,BD=2 1,DE+BC=1, A B C D E x x 180°-2x 30° x -15° x -15° A

求∠ABC 的度数 延长DE 到点F,使EF=BC 可证得:△ABC ≌△BFE 所以∠1=∠F 由∠2+∠F=90°, 得∠1+∠F=90° 在Rt △DBF 中, BD=21,DF=1 所以∠F =∠1=30° 7. 如图,△ABC 中,AD 平分∠BAC ,若AC=AB+BD 求∠B :∠C 的值 在AC 上取一点E,使AE=AB 可证△ABD ≌△ADE 所以∠B=∠AED 由AC=AB+BD,得DE=EC, 所以∠AED=2∠C 故∠B :∠C=2:1 二、证明题: 8. 如图,△ABC 中,∠ABC,∠CAB 的平分线交于点P ,过点P 作DE ∥AB ,分别交BC 、AC 于 点D 、E 求证:DE=BD+AE 证明△PBD 和△PEA C B A D E P A B C D E

初中数学 几何模块之等腰三角形.题库教师版

等腰三角形 【例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60?,求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 【解析】本题分两种情形: (1)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三内角度数为30?、75?、75?; (2)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三内角度数为150?、15?、15?. 【答案】三内角度数为30?、75?、75?或150?、15?、15?. 【例2】 已知BD 是等腰ABC ?一腰上的高,且50ABD ∠=?,求ABC ?三个内角的度数.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 【解析】若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A ∠为顶角时,三内角大小为1402020???,,; 若ABC ?为钝角三角形时,A ∠为底角时,三内角大小为1004040???,,; 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时,A ∠为顶角,三内角大小为407070???,,. 【答案】1402020???,,或1004040???,,或407070???,, 【例3】 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求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断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 【解析】 【答案】本题分两种情形: ⑴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三内角度数为40?、70?、70?;

⑵当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三内角度数为140?、20?、20?. 【例4】已知ABC ?中,90 A ∠=?,67.5 B ∠=?.请画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 你利用下面给出的备用图,画出两种 ..不同的分割方法. 只需画图,不必说明理由,但要在图中标出相 等两角的度数). C B A C B A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几何操作与尺规作图【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08年宣武初三一模考试 【解析】 【答案】如下图: 45? 45? 22.5?22.5? A B C 22.5? 22.5? 67.5? 67.5? C B A 【例5】在ABC ?中,AB AC =.若过ABC ?一个顶点的直线可将ABC ?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求ABC ?各内角的度数.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几何操作与尺规作图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 【解析】 【答案】本题需分以下几种情形讨论. (1)当直线过ABC ?的底角顶点时: 情形一:如图⑴,BD分ABC ?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其中DA DB CB ==,易得36 A ∠=?, 72 ABC C ∠=∠=?.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专题复习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专题复习 日期:第页姓名: 一、等腰三角形的分类 1、边分类 2、角分类 3、外角分类 4、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 5、一腰上的中线分三角形的周长为两部分 6、一腰上的中垂线与另一腰的夹角 思考:在A B C三边所在的直线上找一点D,使得A B D为等腰三角形,画图说明点D所在的位置 B B B B B B

二、练习姓名: 1、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6,那么它的周长等于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周长为12,则一边等于 4、已知△ABC的周长为24,AB=AC,AD⊥BC于D,若△ABD的周长为20,则AD的长为 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之差是3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6、在等腰三角形中,AB的长是BC的2倍,周长为40,则AB的长为 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o,则顶角的度数为 8、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是. 9、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00o,则另两个角为 10、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和18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 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比另一个内角的2倍少30o,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12、(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是4:1,则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的长是AC的2倍,三角形的周长是40,则AB的长等于_______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垂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o,求底角为 14、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周长为9cm和12cm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 15、在Δ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 ∠B=____________ 1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4倍,求它的各个内角的度数; 17、在三角形ABC中,AB=AC,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0,求底角B的度数。 18、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11cm,则周长。

抛物线与等腰三角形(教师用)

抛物线与等腰三角形(教师用)

抛物线与等腰三角形 (简单)1、(2011?东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放在第一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A(0,2),点C(1,0),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ax﹣2经过点B. (1)求点B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点B除外),使△ACP 仍然是以A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过点B作BD⊥x轴,垂足为D, ∵∠BCD+∠ACO=90°,∠AC0+∠OAC=90°, ∴∠BCD=∠CAO, 又∵∠BDC=∠COA=9°,CB=AC, ∴△BDC≌△CAO, ∴BD=OC=1,CD=OA=2, ∴点B的坐标为(3,1); (2)∵抛物线y=ax2﹣ax﹣2过点B(3,1), ∴1=9a﹣3a﹣2, 解得:a=,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

(3)假设存在点P,使得△ACP是直角三角形, ①若以AC为直角边,点C为直角顶点, 则延长BC至点P1使得P1C=BC,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P1,过点P1作P1M⊥x轴,如图(1), ∵CP1=BC,∠MCP1=∠BCD,∠P1MC=∠BDC=90°,∴△MP1C≌△DBC, ∴CM=CD=2,P1M=BD=1, ∴P1(﹣1,﹣1),经检验点P1在抛物线y=x2﹣x﹣2上; ②若以AC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则过点A作AP2⊥CA,且使得AP2=AC, 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CP2,过点P2作P2N⊥y轴,如图(2), 同理可证△AP2N≌△CAO,

13.3等腰三角形讲义 教师版

13.3 等腰三角形 学习目标: 1.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能判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3.借助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重难点: 1.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点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3. 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与应用。 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有两条边氙灯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 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脚。如图,在ABC ?中,AC AB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 ,AC 为腰,BC 为底边,A ∠为顶角,B ∠、C ∠为底角. 【例题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3,则它的周长为( ) A .7 B .8 C .5 D .7或8 【分析】因为腰长没有明确,所以分①2是腰长,②3是腰长两种情况求解. 【解答】解:①2是腰长时,能组成三角形,周长=2+2+3=7, ②3是腰长时,能组成三角形,周长=3+3+2=8, 所以,它的周长是7或8. 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易错点为要分情况讨论求解.

【例题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4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A.40° B.70° C.100°D.140°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80°﹣40°)÷2=7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此类题目时往往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藏条件.【变式1】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为() A.8 B.10 C.8或10 D.6或12 【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和4,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当2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4,2、4、4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0; 当2为腰时,其它两边为2和4,因为2+2=4,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答案只有1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变式2】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 A.20° B.50° C.80° D.100° 【分析】由已知顶角为8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它的一个底角的值. 【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

等腰三角形专题训练及标准答案

等腰三角形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计算题: 1.如图,△ABC中,AB=AC,BC=BD,AD=DE=EB 求∠A的度数 2.如图,CA=CB,DF=DB,AE=AD 求∠A的度数 3.如图,△ABC中,AB=AC,D在BC上,DE⊥AB于E,DF⊥BC交AC于点F,若∠EDF=70°,求∠AFD的度数

4. 如图,△ABC 中,AB=AC,BC=BD=ED=EA 求∠A 的度数 5. 如图,△ABC 中,AB=AC ,D 在BC 上, ∠BAD=30°,在AC 上取点E ,使AE=AD, 求 ∠EDC 的度数 6. 如图,△ABC 中,∠C=90°,D 为AB 上一点,作DE ⊥BC 于E ,若BE=AC,BD=, DE+BC=1, 求∠ABC 的度数 2 1

7.如图,△ABC中,AD平分∠BAC,若AC=AB+BD 求∠B:∠C的值 二、证明题: 8.如图,△ABC中,∠ABC,∠CA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作DE∥AB,分别交BC、AC于点D、E求证:DE=BD+AE 9.如图,△DEF中,∠EDF=2∠E,FA⊥DE于点A,问:DF、AD、AE间有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10.如图,△ABC中,∠B=60°,角平分线AD、CE交于点O 求证:AE+CD=AC 11.如图,△ABC中,AB=AC,∠A=100°,BD 平分∠ABC,求证:BC=BD+AD 12.如图,△ABC中,AB=AC,D为△ABC外一点, 且∠ABD=∠ACD=60° 求证:CD=AB-BD

13.已知:如图,AB=AC=BD ,CE 为△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 求证:CE=CD 14. 如图,△ABC 中,∠1=∠2,∠EDC=∠BAC 求证:BD=ED 15. 如图,△ABC 中,AB=AC,BE=CF,EF 交BC 于 点D 求证:ED=FD 2 1

等腰三角形专题复习[1]

等腰三角形专题复习 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 1、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一条边长是12,则另两边分别是__________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4,则底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则此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B=2BC ,在直线BC 或AC 上取一点P , 使得△PAB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个。 5、已知0为等边△ABD 边BD 的中点,AB=4,E 、F 分别为射线AB 、DA 上一动点,且∠EOF=120,若AF=1,求BE 的长_____________。 二、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截长补短法 6、如图,在 △ABC 中,AD 为角平分线,且AC=AB+BD,求证2B C ? . 7、如图,已知120MAN ?,AC 平分∠MAN ,180ABC ADC ??,求证:.AB AD AC += 8、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EC=ED, P 为BD 的中点,求证:AE=2PE.

三、构造等腰三角形解题——引平行线 9、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使AE=BD,求证:EC=ED. 10、已知△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 11、△ABC为等边三角形,D为BC上任意一点,∠ADE=600,边ED与∠ACB外角的平分线交于点E. (1)求证:AD=DE. (2)若点D在CB的延长线上,(1)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画出图形,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人教版)(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2道,每道8分) 1.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底角度数为( ) A.80° B.50° C.40° D.20°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50° B.80° C.50°或80° D.65°或50°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的直线夹角为3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 ) A.30° B.60° C.30°或150° D.60°或120°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4,其中两边之差为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 A.10 B.6 C.4或6 D.6或10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5.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则的值为( ) A.2 B.1或2 C.2或4 D.1或2或4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6.如图,在△ABC中,AB=AC,AD=DE,∠BAD=20°,∠EDC=10°,则∠DAE的度数为( )

A.30° B.40° C.60° D.80°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7.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BC的延长线于F,

若∠F=30°,DE=1,则EF的长是( ) A.3 B.2 C.4 D.1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课程故事

《等腰三角形》课程故事 初二时我在学校上了一节公开课,授课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12.3.1《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参加了这次教研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模型结合,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应用的过程。为此,我在本节课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如下情境:课前我先制作一个三角形纸板,然后将三角形纸板的三个角撕下来并在课堂展示,说“老师这里有从三角形纸板上撕下来的三个角,谁能拼接一下并说出它是怎样的三角形?”。对于初中生来说本来就活泼好动,再加上平时喜爱动手实践,听完后大家都积极踊跃,这时我找了一名女生(中等生),她一到讲台上就拼了起来,结果由于缺了中间一大部分,就怎么也看不出来它是怎样的三角形,然后摇了摇头疑惑地回去了。接着我顺势就说“那么,到底能不能利用三角形的角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就这样从学生动手入手,接着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而导入新课,顺畅自然,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经过学生大胆猜想、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加之我的适当引导,在添加了辅助线后学生论证了自己的猜想。在尝试练习,运用提高后进入小结部分。 在课堂小结部分,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而是又找了上课开始时的那名女生,“在上课开始时你没有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现在你能了吗?”,有了前面的探究、练习这名同学信心十足地走上了讲台。我设置这个环节的意图是通过她既解决了开始部分的设疑,又突出了本节的重点,作简单的小结,同时又起到首尾呼应,使整节课浑然一体的效果。 我自认为设想的很好,结果却出现了意外的情况。(课前准备的三个角是两个相等的角稍大一点儿,另一个稍小)这个同学上来后从中拿了两个角叠合在一起进行比较(一大一小),然后她果断而且自信地说“这不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当时我一愣,怎么会弄成这样?这本来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吗。此时的我心里就有些着急了,我说:“那好,你先回去,哪一位同学再来试一下?”接下来另一名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试讲稿(最新)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初中数学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问题导入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并将纸片对折,然后剪去(或用刀子裁)一个角,再把它展开,大家观察一下,看得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呢? 师:对,剪出来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新课讲授 师:现在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看看什么样的三角形称作等腰三角形呢? 师:生1说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相等的两条边就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边叫叫做三角形的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 师: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请最后一排靠窗的男生回答一下。 师:这位同学说是,大家觉得呢?如果是,大家能找到对称轴吗? 师: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它的对称轴不是其中线,因为中线是线段,而对称轴是直线,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中线所在的直线。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先观察一下刚才折的图形。 师:△ADB与△ADC有什么关系?图中哪些线段或角相等?AD与BC垂直吗?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ADB≌△ADC,∠B=∠C,∠BAD=∠CAD,∠ADB=∠CDA,BD=CD,这些结论都很正确。我们可以将这些结论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师: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大家能不能将这个性质转化为数学语言呢? 师:生2的回答是:“已知在△ABC中,AB=AC,求证:∠B=∠C”。

师:现在条件写出来了,大家试着证明一下。 师:同学们思路很清晰,先作△ABC的中线AD,则BD=CD。 师:大家课后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作底边的高或作顶角的角平分线能不能证明出来呢? 师:等腰三角形还有一个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三线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师:下面大家试着证明一下,先写出已知和求证来。 师:大家写得都不错。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一起来看一道例题: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点D,E是底边的两点,且BD=AD,CE=AE,求∠DAE的度数。 师:自己动手算一算,等下请一位同学说下他的答案。 师:生3说得完全正确,就是60°。运用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看来,大家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五、作业布置 师:大家完成课后第1题,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证明一下。 六、板书设计 略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等腰三角形(含答案)

2021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等腰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 cm和8 cm,则它的周长为() A.16 cm B.17 cm C.20 cm D.16 cm或20 cm 2.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AD⊥BC,垂足为D,点E在线段AD上,∠EBC=45°,则∠ACE等于() A.15° B.30° C.45° D.60° 3. 如图,DE是△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D为垂足,DE交AC于点E,且AC=8,BC=5,则△BEC的周长是() A.12 B.13 C.14 D.15 4. 已知实数x、y满足|x-4|+y-8=0,则以x、y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 的周长是() A. 20或16 B. 20 C. 16 D. 以上答案均不对 5. 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的中点,MN⊥AC于点N,则MN等于() A. 6 5 B. 9 5 C. 12 5 D. 16 5 6. 如图,等边三角形OAB的边长为2,则点B的坐标为 ()

A .(1,1) B .(1,) C .(,1) D .( ) 7. 如图,在△ 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M ,交AC 于N.若△AMN 的周长为18,BC=6,则△ABC 的周长为 ( ) A .21 B .22 C .24 D .26 8. △ABC 中,AB =AC ,∠A 为锐角,CD 为AB 边上的高,I 为△ACD 的内切 圆圆心,则∠AIB 的度数是( ) A. 120° B. 125° C. 135° D. 150° 9. (2019?梧州)如图,DE 是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D 为垂足,DE 交AC 于点E ,且85AC BC ==, ,则BEC △的周长是 A .12 B .13 C .14 D .15 10. 如图,在五边形 ABCDE 中,AB =AC =AD =AE ,且AB ∥ED ,∠EAB =120°, 则∠BCD 的度数为( )

等腰三角形专题专题复习导学案

第1页,共1页 E D C A B F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复习导学案 一、等腰三角形基本知识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 ,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 顶角平分线、 和 互相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 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有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有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为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 ,三个内角 且每个内角都为 °。 二、知识应用 (一)分类思想解等腰三角形。 1.按角的分类:(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0°,则其他的两个内角度数分别为 。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其他的两个内角度数分别为 。 2.按边的分类: (1)若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4cm 和5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 __. (2)若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cm 和8cm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 __. 3.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等于这边的一半,则它的顶角为 °.(画图示意求解) (二)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的转化 4.如图,△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过点F 作DE ∥BC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那么下列结论:①△BDF 和△CEF 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 ;③△ADE 的周长等于AB 与AC 的和;④BF=CF .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 D .① 5. 如图,已知△ABC 中,AC+BC=24,AO 、BO 分别是角平分线,且MN ∥BA ,分别交AC 于N ,BC 于M ,则△CMN 的周长为__________. 6. 如图12,已知BD 平分∠ABC ,CD 平分∠ACB ,DE ∥AB ,DF ∥AC 求证:△DEF 的周长为BC ; (三)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平行线与直角三角形的转化 7. 如图,∠AOB= ,OC 平分∠AOB ,C 为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C 作CD ⊥OC ,垂足为C ,交OB 于点D ,CE ∥OA 交OB 于点E . (1) 判断△CE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 若OC=3,求CD 的长. (四)两个边长不相等的正三角形组合 8.如图,△OAB 与△OCD 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C 、BD 相交于点E . (1)求证:①△OAC ≌△OBD , ②∠AEB =60; (2)连结OE ,OE 是否平分∠AED ?请说明理由. A B C D E O O B A C D E

双等腰三角形教师版

B C B B C B 双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几何题目中常见的基本图形,两个等腰三角形为背景的题目也屡见不鲜,多数为两 个等腰三角形共点旋转,或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在同一直线上,或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有着特殊位置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会有什么结论那? 共腰双等腰 首先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两个共腰的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及其应用。 共腰双等腰是指两个等腰三角形各有一条腰在同一直线上,而剩余的腰和底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两个等腰三角形剩余腰与腰的夹角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剩余底与底夹角的2倍。 模型一、如图,AB=AC,AD=AE,求证:∠BAD=2∠EDC。 ∵AB=AC,∴设∠ABC=∠ACB=α, ∵AD=AE,∴设∠ADE=∠AED=β, 其中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AE与AC共线, 那么剩余的底DE与剩余的底BC的夹角∠EDC=β-α, 那么剩余的腰AB与剩余的腰AD的夹角∠BAD=∠ADC-∠ABC=2β-2α, ∴∠BAD=2∠EDC。 模型一变式、①如图,AB=AC,∠BAD=2∠EDC,求证:AD=AE。 ②如图,AD=AE,∠BAD=2∠EDC,求证:AB=AC。 模型二、如图,AB=AC=AD,求证:(1)∠CAD=2∠CBD;(2)∠BAC=2∠BDC。 ∵AB=AD,∴设∠ABD=∠ADB=α, ∵AB=AC,∴设∠ABC=∠ACB=β, 其中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AB与AB共线, 那么剩余的底BD与剩余的底BC的夹角∠DBC=β-α, 那么剩余的腰AC与剩余的腰AD的夹角∠CAD=∠BAD-∠BAC=2β-2α, ∴∠CAD=2∠CBD。 同理可证,∠BAC=2∠BDC。 模型二变式、①如图,AB=AC,∠CAD=2∠CBD,求证:AB=AD。 ②如图,AB=AC,∠BAC=2∠BDC,求证:AB=AC。 模型二思考、等腰△ABC与等腰△ACD也可以看成是两个共腰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图中谁是剩余腰与腰的夹角,谁是剩余底与底的夹角,它们之间还是否满足2倍的关系? 模型三、如图,AB=AC=AD,求证:(1)∠CAD=2∠CBD;(2)∠BAC=2∠BDC;(3)∠BAD=2∠BCD。 ∵AB=AD,∴设∠ABD=∠ADB=α, ∵AB=AC,∴设∠ABC=∠ACB=β,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专题练习[1]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专题训练1 例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BE、CE分别平分∠ABC、∠BCD,且点E在AD上。 求证:BC=AB+DC。 变1:如图,AB∥CD,∠A=90°,AB=2,BC=3,CD=1,E是AD边中点。求证:CE⊥BE。 变2: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是CD上一点,且AE、BE分别平分∠BAD、∠ABC. (1)求证:AE⊥BE;(2)求证:E是CD的中点;(3)求证:AD+BC=AB.

变3:△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90° ,AB=AC.⑴若D 为BC 的中点,过D 作DM ⊥DN 分别交AB 、AC 于M 、N ,求证:(1)DM =DN 。 ⑵若DM ⊥DN 分别和BA 、AC 延长线交于M 、N 。问DM 和DN 有何数量关系。 (1) 已知:如图,AB=AC ,E 为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BE=CF ,EF 交BC 于点D . 求证:DE=DF . D B C F A E M N D C B A M N D C B A

(2)已知:如图,AB=AC ,E 为AB 上一点,F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EF 交BC 于点D ,且D 为EF 的中点. 求证:BE=CF . D B C F A E 利用面积法证明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 1、如图,在△ABC 中,AB=AC ,P 为底边BC 上的一点,PD ⊥AB 于D ,PE ⊥AC 于E ,?CF ⊥AB 于 F ,那么PD+PE 与CF 相等吗?

变1:若P点在直线BC上运动,其他条件不变,则PD 、PE与CF的关系又怎样,请你作图,证明。 F F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9,则它的周长为()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寻求规律 例1.在△ABC中,AB=AC,∠1=1 2 ∠ABC,∠2= 1 2 ∠ACB,BD与CE相交于点O,如图,∠BOC的大小 与∠A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若∠1=1 3 ∠ABC,∠2= 1 3 ∠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若∠1=1 n ∠ABC,∠2= 1 n ∠ACB,则∠BOC与∠A大小关系如何?

双等腰三角形教师版

双等腰三角形教师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a91307646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B C B B C B 双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几何题目中常见的基本图形,两个等腰三角形为背景的题目也屡见不 鲜,多数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共点旋转,或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在同一直线上,或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在同一直线上,那么有着特殊位置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会有什么结论那? 共腰双等腰 首先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两个共腰的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及其应用。 共腰双等腰是指两个等腰三角形各有一条腰在同一直线上,而剩余的腰和底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两个等腰三角形剩余腰与腰的夹角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剩余底与底夹角的2倍。 模型一、如图,AB=AC,AD=AE,求证:∠BAD=2∠EDC。 ∵AB=AC,∴设∠ABC=∠ACB=α, ∵AD=AE,∴设∠ADE=∠AED=β, 其中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AE与AC共线, 那么剩余的底DE与剩余的底BC的夹角∠EDC=β- α, 那么剩余的腰AB与剩余的腰AD的夹角∠BAD=∠ADC-∠ABC=2β-2α, ∴∠BAD=2∠EDC。 模型一变式、①如图,AB=AC,∠BAD=2∠EDC,求证:AD=AE。 ②如图,AD=AE,∠BAD=2∠EDC,求证:AB=AC。 模型二、如图,AB=AC=AD,求证:(1)∠CAD=2∠CBD;(2)∠BAC=2∠BDC。∵AB=AD,∴设∠ABD=∠ADB=α, ∵AB=AC,∴设∠ABC=∠ACB=β, 其中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AB与AB共线, 2

3 B 那么剩余的底BD 与剩余的底BC 的夹角∠DBC=β-α, 那么剩余的腰AC 与剩余的腰AD 的夹角∠CAD=∠BAD-∠BAC=2β-2α, ∴∠CAD=2∠CBD 。 同理可证,∠BAC=2∠BDC 。 模型二变式、①如图,AB=AC ,∠CAD=2∠CBD ,求证:AB=AD 。 ②如图,AB=AC ,∠BAC=2∠BDC ,求证:AB=AC 。 模型二思考、等腰△ABC 与等腰△ACD 也可以看成是两个共腰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图 中谁是剩余腰与腰的夹角,谁是剩余底与底的夹角,它们之间还是否满足2倍的关系? 模型三、如图,AB=AC=AD ,求证:(1)∠CAD=2∠CBD ;(2)∠BAC=2∠BDC ;(3)∠BAD=2∠BCD 。 ∵AB=AD ,∴设∠ABD=∠ADB=α, ∵AB=AC ,∴设∠ABC=∠ACB=β, 其中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AB 与AB 共线, 那么剩余的底BD 与剩余的底BC 的夹角∠DBC=β+α, 那么剩余的腰AC 与剩余的腰AD 的夹角∠CAD=2β+2α, ∴∠CAD=2∠CBD 。 同理可证∠BAC=2∠BDC ;∠BAD=2∠BCD 。 模型二与模型三都可以看成点A 为△BCD 的外心。

等腰三角形练习题(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 第1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其顶角为________. 2.如图,△ABC中,AB=AC,BC=6cm,AD平分∠BAC,则BD=________cm. 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ABC中,AB=AC,D为BC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50° B.80° C.50°或80° D.40°或65° 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且AB=AD=DC,∠BAD=40°,求∠C的度数. 6.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AF. 求证:DE=DF.

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在△ABC中,∠A=40°,∠B=70°,则△ABC为()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2.已知△ABC中,∠B=50°,∠A=80°,AB=5cm,则AC=________. 3.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其可以确定△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已知△ABC中,∠A=36°,AB=AC,BD为∠ABC的平分线,则图中共有_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 5.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C,DF⊥AB,垂足分别是E,F,且DE=DF.求证:AB=AC. 6.如图,AB∥CD,直线l交AB于点E,交CD于点F,FG平分∠EFD交直线AB于点G. 求证:△EFG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常用辅助线专题练习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常用辅助线专题练习 (含答案) 1.如图:已知,点D、E在三角形ABC的边BC上, AB=AC,AD=AE,求证:BD=CE。 证明:作AF⊥BC,垂足为F,则AF⊥DE。∵AB=AC,AD=AE 又∵AF⊥BC ,AF⊥DE,∴BF=CF,DF=EF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BD=CE. 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AC,AF平行BC于F, D是AC边上任意一点,延长BA到E,使AE=AD,连接 DE,试判断直线AF与D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AF⊥DE.理由:延长ED交BC于G,∵AB=AC,AE=AD ∴∠B=∠C,∠E=∠ADE ∴∠B+∠E=∠C+∠ADE ∵∠ADE=∠CDG ∴∠B+∠E=∠C+∠CDG ∵∠B+∠E=∠DGC,∠C+∠CDG=∠BGE,∠BGE+∠CGD=180°∴∠BGE=∠CGD=90°∴EG⊥BC.∵AF∥BC ∴AF⊥DE.

解法2: 过A点作△ABC底边上的高, 再用∠BAC=∠D+AED=∠2∠ADE, 即∠CAG=∠AED,证明AG∥DE 利用AF∥BC证明AF⊥DE 3.如图,△ABC中,BA=BC,点D是AB延长线上一点, DF⊥AC交BC于E,求证:△DBE是等腰三角形。 证明:在△ABC中,∵BA=BC,∴∠A=∠C,∵DF⊥AC,∴∠C+∠FEC=90°,∠A+∠D=90°,∴∠FEC=∠D ∵∠FEC=∠BED,∴∠BED=

∠D,∴BD=BE,即△DBE是等腰三角形. 4. 如图,△ABC中,AB=AC,E在AC上,且AD=AE,DE 的延长线与BC相交于F。求证:DF⊥BC. 证明:∵AB=AC,∴∠B=∠C,又∵AD=AE,∴∠D=∠AED, ∴∠B+∠D=∠C+∠AED,∴∠B+∠D=∠C+∠CEF, ∴∠EFC=∠BFE=180°× 1/2 = 90°,∴DF⊥BC; 若把“AD =AE”与结论“DF⊥BC”互换,结论也成立。 若把条件“AB=AC”与结论“DF⊥BC”互换,结论依然成立。 5. 如图,AB=AE,BC=ED, ∠B=∠E,AM⊥CD, A 求证:CM=MD. 证明:连接AC,AD ∵AB=AE,∠B=∠E,BC=ED ∴△ABC≌△AED(SAS)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含答案)#(精选.)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给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AE=BD ②CN=CM ③MN∥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DE⊥AC,EF⊥AB,FD⊥BC,则△DEF 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EDF+∠EAF=180°,求证 DE=DF. 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

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 (1)∠E等于多少度? (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且BD=CE,DE与BC相交于点F.求证:DF=EF. 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C是斜边.∠B的角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CE与BD垂直且交BD延长线于E, 求证:BD=2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