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试题库.doc

临床基础检验试题库.doc
临床基础检验试题库.doc

^^静脉采血法的采血部位首选

A.肘部静脉

B.手背静脉

C.内踝静脉

D.股静脉

E.颈静脉

^^A

~~01|01|1|1

^^WHO推荐成人皮肤采血部位为

A.无名指指端内侧

B.小指指端内侧

C.中指指端内侧

D.示指指端内侧

E.大拇指指端内侧

^^A

~~01|01|1|1

^^血细胞分析中最常用的染色法为

A.吉姆萨染色

B.瑞氏染色

C.H-E染色

D.罗氏染色

E.PAS染色

^^B

~~01|01|1|1

^^溶解瑞氏染料的有机溶剂是

A.丙酮

B.无水乙醇

C.甲醇

D.二甲苯

E.乙二醇

^^C

~~01|01|1|1

^^血清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成分

A.球蛋白

B.清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无机盐

E.激素

^^C

~~01|01|2|1

^^静脉采血标本溶血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种情况A.容器不洁

B.抽血过快

D.剧烈震荡

E.组织液混入

^^E

~~01|01|2|1

^^下列哪一种抗凝剂不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A.EDTA-K

B.草酸钠

C.草酸铵

D.肝素

E.枸橼酸钠

^^D

~~01|01|2|1

^^成人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

A.手背

B.肘部

C.足跟

D.手指

E.耳垂

^^D

~~01|01|2|1

^^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

A.手背

B.颈部

C.足跟

D.手指

E.耳垂

^^C

~~01|01|2|1

^^用自动血液分析仪,首选的抗凝剂是

A.肝素

B.EDTA-K2

C.EDTA-NA2

D.草酸盐

E.枸橼酸钠

^^B

~~01|01|2|1

^^下列属碱性蛋白的物质是

A.DNA

B.RNA

C.嗜碱颗粒

D.杜勒小体

E.红细胞胞质

^^E

^^溶血标本不会影响以下检验结果的是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涂片

D.血清钾浓度

E.转氨酶

^^B

~~01|01|2|1

^^不影响血液成分的生理因素是

A.吸烟

B.进食

C.采血方法

D.运动

E.情绪激动

^^C

~~01|01|2|1

^^不与Ca2+作用,但能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是

A.EDTA-Na2

B.EDTA-K2

C.肝素

D.枸橼酸钠

E.草酸盐

^^C

~~01|01|2|1

^^血涂片制备过程中不会影响血片质量的是

A.血膜厚薄

B.静脉血标本

C.新玻片

D.染料PH

E.低温

^^B

~~01|01|2|1

^^静脉采血法通常采用的部位是

A.肘部静脉

B.手背静脉

C.内踝静脉

D.股静脉

E.颈外静脉

^^A

~~01|01|2|1

^^瑞氏染色时,如果pH偏碱,红细胞将会出现下列哪种颜色A.粉红色

B.蓝色

D.黄色

E.深红色

^^B

~~01|01|2|1

^^成人毛细血管采血法常用的部位是

A.手背

B.肘部

C.足跟

D.手指

E.耳朵

^^D

~~01|01|2|1

^^毛细血管采血法进行多项检查时,采血时应首先做哪项检查A.RBC计数

B.HB测定

C.WBC计数

D.PLT计数

E.血型鉴定

^^D

~~01|01|2|1

^^成人红细胞平均寿命为

A.60天

B.80天

C.100天

D.120天

E.140天

^^D

~~01|01|2|1

^^不与CA2+作用,但能阻止血液凝固的抗凝剂是

A.EUTA-NA2

B.EDTA-K2

C.肝素

D.枸橼酸钠

E.草酸盐

^^C

~~01|01|2|1

^^瑞氏染色时,血片着色偏红,调整染色的方法是

A.增加缓冲液pH

B.降低缓冲液pH

C.与缓冲液pH无关

D.首先更换染色液

E.稀释缓冲液

^^A

^^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

A.肝脏

B.胸腺

C.脾脏

D.骨髓

E.卵黄囊

^^E

~~01|01|2|1

^^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过长可引起A.白细胞分类值异常

B.红细胞计数值偏低

C.红细胞形态改变

D.血沉加快

E.使某些凝血因子活性增高

^^E

~~01|01|3|1

^^下列不与钙离子结合的抗凝剂是A.枸橼酸钠

B.EDTA钾盐

C.肝素

D.草酸钾

E.草酸钠

^^C

~~01|01|3|1

^^用瑞氏染色时缓冲液的最适pH为A.5.9~6.4

B.6.4~6.8

C.6.8~7.2

D.7.2~7.6

E.7.6~8.6

^^B

~~01|01|3|1

^^婴幼儿毛细血管采血常用部位是A.手背

B.颈部

C.足跟

D.手指

E.耳垂

^^C

~~01|01|3|1

^^下列关于瑞氏染色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成分含氨基酸多者易与美蓝结合B.细胞成分含羟基多者易与伊红结合

C.染色的过程即相反电荷离子相互吸引的过程D.在pH偏酸的环境中细胞染色偏蓝

E.在水溶液中美蓝和伊红会形成沉淀

^^E

~~01|01|3|1

^^肝素抗凝血不适用于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测定

C.白细胞分类计数

D.血细胞比容测定

E.血气分析

^^C

~~01|01|3|1

^^下列哪种是血细胞分析仪首选抗凝剂

A.枸橼酸钠

B.EDTA-K2

C.肝素

D.草酸盐

E.EDT-NA2

^^E

~~01|01|3|1

^^下列关于瑞氏染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氏染色的最适PH值为6~7

B.瑞氏染料中含酸性染料美蓝和碱性染料伊红C.染液配制后可立即使用

D.染色时间不受室温影响

E.缓冲液PH偏高,血涂片颜色会偏蓝

^^E

~~02|01|3|3

^^A.EDTA-K2

B.肝素

C.枸橼酸钠

D.双草酸钠

E.草酸胺

1.适用于全血细胞分析用的抗凝剂为

2.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所用的抗凝剂为

3.用于凝血功能测定用的抗凝剂为

^^A|C|C

~~02|01|1|2

^^A.EDTA

B.肝素

C.氟化钠

D.枸橼酸钠

E.双草酸盐

与以下抗凝原理相应的抗凝剂是

1.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2.与血中Ca+形成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B|E

~~02|01|1|3

^^A.氯化钠

B.结晶硫酸钠

C.氯化高汞

D.蒸馏水

E.甲醛

与传统的红细胞稀释液Hayem液的各种成分作用相应的是

1.防腐剂

2.提高比密、防止细胞粘连

3.调节渗透压

^^C|B|A

~~02|01|1|3

^^A.瑞氏染色

B.碱性亚甲蓝(美蓝)染液

C.煌焦油蓝染液

D.姬姆萨染液

E.抗酸染色

F、墨汁负染

以下各标本分别采用哪种方法染色

1.网织红细胞

2.普通血片

3.结核杆菌

^^C|A|E

~~02|01|1|3

^^A.瑞氏染色

B.碱性美蓝染色

C.煌焦油蓝染色

D.姬姆萨染色

E.抗酸染色

1.普通血片染色用上列哪种方法

2.网织红细胞染色用上列哪种方法

3.结核杆菌用上列哪种方法染色

^^A|C|E

~~05|01|1|1

^^任何采血部位必须无

A.水肿

B.发绀

C.炎症

D.其他循环不良

E.冻疮

^^ABCDE

~~05|01|1|1

^^同一张血涂片经过瑞特染色后,可以看到不同的着色,下列哪些为碱性蛋白质,易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成粉红色

A.血红蛋白

B.嗜酸性颗粒

C.嗜碱性颗粒

D.中性颗粒

E.淋巴细胞

^^AB

~~05|01|1|1

^^采血时可能发生的问题是

A.晕厥

B.血肿

C.空气栓塞

D.过敏

E.感染

^^ABCE

~~05|01|1|1

^^一张良好血涂片的标准是

A.厚薄适宜

B.头体尾分明

C.血膜边缘整齐

D.细胞分布均匀

E.两边和两端留有空隙

^^ABCDE

~~05|01|1|1

^^瑞特染液的成分是

A.酸性染料伊红

B.碱性染料美蓝

C.甲醇

D.水

E.天青

^^ABC

~~05|01|2|1

^^在同一张血涂片经过瑞特染色后,哪些物质易于碱性染料美蓝结合,染成蓝色

A.中性粒细胞的胞质

B.嗜酸性颗粒

C.嗜碱性颗粒

D.中性颗粒

E.淋巴细胞的胞质

^^CE

~~06|01|2|1

^^耳垂采血的测定结果与手指采血、静脉采血的测定结果一致。()

^^错

~~07|01|2|2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_______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07|01|2|1

^^血液标本的采集通常分为______法和_______法。

^^毛细血管静脉血管

~~08|01|3|2

^^抗凝和抗凝剂

^^所谓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这种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08|01|3|2

^^血清

^^未加抗凝剂的全血标本,放置一段时间后析出的上清液。

~~08|01|3|2

^^血浆

^^加入抗凝剂的全血标本,离心后的上清液。

~~09|01|3|4

^^毛细血管采血有哪些注意事项:

^^毛细血管采血的注意事项:①选择健康采血部位,充分按摩,使局部组织充血。②消毒皮肤待干后才能针刺。③采血动作迅速,深约3mm,切忌用力挤压。?④吸血动作宜慢,血柱应连续无气泡中断。⑤拭净吸管外余血,保证血量准确。⑤保证吸管内血液全部排放至稀释液。

~~09|01|3|4

^^为什么对同一患者做日间血液标本采集时应尽可能在同一时间进行?

^^某些生理因素,如吸烟、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等,均可影响血液成分。?甚至在1d之内,自细胞总数等参数也有一定的波动。此外某些药物可明显干扰试验。因此采血时应询问服药史,并尽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在避免干扰因素的条件下进行,以便于比较和动态分析。

~~09|01|3|4

^^简述血涂片检查的临床意义

^^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血红蛋白的改变及红细胞内的异常结构有助于贫血的分类;观察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毒性变化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血小板的数量、大小、分布情况有助于诊断血小板疾病。

~~10|01|1|6

^^试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及pH对其的影响?

^^瑞氏染色法的原理:瑞氏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

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瑞氏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

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由于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

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不同,因此染色后呈现不同

的色彩。如血红蛋白和嗜酸性颗粒为碱性,可与酸性染料

伊红结合染成红色。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

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成紫蓝色或蓝色。中性颗粒

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成紫红色。此染色

过程既有物理的吸附作用,又有化学的亲和作用。pH对瑞

氏染色的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为蛋白质组成,由于蛋白

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

中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

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01|02|1|1

^^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入血后的平均寿命约为

A.50天

B.80天

C.100天

D.120天

E.150天

^^D

~~01|02|1|1

^^血液的pH是

A.6.80~7.00

B.7.35~7.45

C.7.00~7.25

D.6.00~7.00

E.5.50~6.50

^^B

~~01|02|1|1

^^以N表示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则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计算式应为A.N×5×10×10的4次方×200

B.N×5×10×10的5次方×200

C.N×25/5×10×10的6次方×200

D.N×5/25×10×10的6次方×200

E.N×25×10×10的6次方×200

^^C

~~01|02|1|1

^^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

A.HbA

B.HbA2

C.HbF

D.SHh

E.HbH

^^A

~~01|02|1|1

^^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为

A.沙利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B

^^国内推荐哪种方法作为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

A.沙利法

B.血气分析法

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D

~~01|02|1|1

^^血红蛋白测定法中已基本被淘汰的是

A.沙利法

B.血气分析法

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A

~~01|02|1|1

^^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所用波长

A.500nm

B.530nm

C.540nm

D.560nm

E.570nm

^^C

~~01|02|1|1

^^血液分析仪和血红蛋白测定仪多采用哪一波长测定血红蛋白

A.500nm

B.540nm

C.560nm

D.575nm

E.600nm

^^B

~~01|02|1|1

^^测定Hb时,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的结果

A.低10%~15%

B.高10%~15%

C.基本相符

D.低5%~10%

E.高5%~10%

^^A

~~01|02|1|1

^^下列何种物质被认为是最强烈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A.胆固醇

B.纤维蛋白原

D.γ-球蛋白

E.β-球蛋白

^^B

~~01|02|1|1

^^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疾病是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多发性骨髓瘤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B

~~01|02|1|1

^^外周血出现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功能A.正常

B.活跃

C.低下

D.重度低下

E.以上均不是

^^B

~~01|02|2|1

^^双形性贫血最常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急性失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

~~01|02|2|1

^^高渗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为

A.影红细胞

B.口形细胞

C.锯齿状红细胞

D.球形细胞

E.椭圆形细胞

^^C

~~01|02|2|1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

A.脂蛋白变性

B.胞浆内残留的DNA变性

C.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

D.核碎裂或溶解后的残余物

E.纺锤体的残余物

^^C

^^铅中毒时,血中哪种细胞明显增加

A.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B.有核红细胞

C.泪滴形细胞

D.多色性红细胞

E.镰形细胞

^^A

~~01|02|2|1

^^成人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铅中毒

E.海洋性贫血

^^C

~~01|02|2|1

^^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溶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A

~~01|02|2|1

^^红细胞数降低的程度比血红蛋白更显著,最可能的诊断是A.缺铁性贫血

B.溶血

C.失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E

~~01|02|2|1

^^WHO认定血细胞比容测定首选的常规方法为

A.微量离心法

B.温氏法

C.折射计法

D.黏度法

E.放射性核素法

^^A

~~01|02|2|1

^^ISCH认定血细胞比容测定的参考方法为

A.放射性核素法

B.温氏法

D.比重测定法

E.折射计法

^^A

~~01|02|2|1

^^血细胞比容测定法中趋于淘汰的是

A.血液分析仪法

B.温氏法

C.黏度法

D.比重测定法

E.折射计法

^^B

~~01|02|2|1

^^单位fl相当于

A.10的-6次方L

B.10的-9次方L

C.10的-12次方L

D.10的-15次方L

E.10的-18次方L

^^D

~~01|02|2|1

^^单位μg相当于

A.10的-6次方g

B.10的-9次方g

C.10的-12次方g

D.10的-15次方g

E.10的-18次方g

^^C

~~01|02|2|1

^^某患者MCH为15pg,MCV为70fL、MCHC为214g/L,其可能为A.正常

B.正常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

~~01|02|2|1

^^关于红细胞平均值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红细胞平均值正常,提示红细胞形态无改变

B.贫血时红细胞平均值可能在正常范围

C.MCV小于正常,MCH小于正常。其MCHC必小于正常D.MCV大于正常,MCH大于正常,其MCHC必大于正常E.MCV、MCH、MCHC三者之间无联系

^^B

^^红细胞为4.6×10的12次方/L,Hct为0.40.Hb为130g/L,MCV为A.35.38fl

B.28.26fl

C.87fl

D.115fl

E.325fl

^^C

~~01|02|2|1

^^正常成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考值范围

A.12.0%~15.0%

B.11.0%~13.0%

C.11.6%~14.6%

D.10.6%~13.6%

E.12.5%~15.6%

^^C

~~01|02|2|1

^^RDW常用下列哪项表示

A.标准误

B.变异系数

C.均数

D.误差

E.偏差

^^B

~~01|02|2|1

^^RDW增大表明红细胞

A.体积增大

B.体积减小

C.体积大小不均一

D.形态异常

E.以上都不是

^^C

~~01|02|2|1

^^显微镜计数法成人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的参考范围为

A.(25-75)×10的9次方/L

B.(20-70)×10的9次方/L

C.(200-250)×10的9次方/L

D.(100-150)×10的9次方/L

E.(10-25)×10的9次方/L

^^A

~~01|02|3|1

^^Miller窥盘小方格内计数的红细胞总数是500个,大方格内(含小方格面积)计数的网织红细胞总数是180个,网织红细胞是

A.0.02

C.0.05

D.0.06

E.0.07

^^B

~~01|02|3|1

^^下列疾病中网织红细胞升高最显著的是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急性苯中毒

C.反复输血

D.急性溶血

E.海洋性贫血

^^D

~~01|02|3|1

^^贫血伴轻度黄疸,网织红细胞计数>0.07,最可能的诊断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急性白血病

E.溶血性贫血

^^E

~~01|02|3|1

^^目前血沉测定首选的方法是

A.库氏法

B.温氏法

C.潘氏法

D.赖氏法

E.魏氏法

^^E

~~01|02|3|1

^^血沉测定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

A.4:1

B.5:1

C.3:2

D.2:1

E.3:1

^^A

~~01|02|3|1

^^关于血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越大越薄,血沉越快

B.心绞痛,血沉加快

C.红细胞增多症,血沉加快

D.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沉减慢

E.高胆固醇血症,血沉减慢

^^A

~~01|02|3|1

^^计数池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分别为37、39、40、41,则白细胞数为A.3.9×10的9次方/L

B.5.7×10的9次方/L

C.6.8×10的9次方/L

D.8.7×10的9次方/L

E.7.8×10的9次方/L

^^E

~~01|02|3|1

^^下列关于白细胞形态检查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寄生虫着色效果好,胞质和

中性粒细胞着色较差

B.仪器法和手工法能提供白细胞形态改变的直接信息

C.正常血涂片常见到浆细胞和退化变性的白细胞

D.瑞氏染色和吉氏染色不能混合染色

E.毒性指数=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数/所计数的白细

胞数^^A

~~01|02|3|1

^^关于白细胞在血涂片中的分布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多位于涂片的边缘

B.嗜碱性粒细胞多位于涂片的尾部

C.幼稚细胞多位于涂片的体部

D.中性粒细胞多位于涂片的头部

E.单核细胞多位于涂片的尾部和两侧

^^E

~~01|02|3|1

^^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选择血涂片哪一部位进行有序地镜检

A.头部

B.体部

C.尾部

D.边缘

E.体尾交界

^^E

~~01|02|3|1

^^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常用

A.Hayem液

B.稀乙酸溶液

C.丙酮一伊红稀释液

D.生理盐水

E.1%甲醛的生理盐水

^^B

~~01|02|3|1

^^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

A.流感

B.伤寒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心肌梗死

E.疟疾

^^D

~~01|02|3|1

^^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A.杆状核

B.二叶

C.三叶

D.四叶

E.五叶

^^C

~~01|02|3|1

^^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好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有严重感染

^^A

~~01|02|3|1

^^退行性核左移提示

A.机体的反应性强

B.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C.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D.感染程度较轻

E.预后良好

^^C

~~01|02|3|1

^^下列哪项是中性粒细胞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A.中毒颗粒

B.空泡

C.Dohle小体

D.棒状小体

E.染色质小体

^^C

~~01|02|3|1

^^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

A.细胞衰老

B.细胞发生吞噬现象

C.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

D.细胞分裂

E.细胞融合

^^B

~~01|02|3|1

^^白细胞11×10的9次方/L,淋巴细胞0.10,异型淋巴细胞0.15,最可能的诊断为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上呼吸道感染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扁桃体炎

^^A

~~01|02|1|1

^^放射线损伤引起白细胞中哪类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改变最为明显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E

~~01|02|1|1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

A.中性粒细胞减低

B.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C.红细胞减低

D.淋巴细胞升高

E.以上都不是

^^B

~~01|02|1|1

^^火焰状浆细胞形成原因

A.核蛋白体凝集物溶解

B.内质网充满球蛋白

C.脂肪变性

D.黏蛋白凝集物

E.内质网分泌球蛋白受阻

^^B

~~01|02|1|1

^^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哪项与脉冲振幅成正比

A.细胞的移动速度

B.细胞的数量

C.细胞的体积

D.细胞的比密

E.以上都不是

^^C

~~01|02|1|1

^^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依据哪项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A.白细胞的移动速度

B.白细胞自身的体积

C.白细胞的比密

D.加入溶血素后白细胞的体积

E.白细胞胞浆内颗粒的大小

^^D

~~01|02|1|1

^^血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者为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B

~~01|02|1|1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主峰的分布区域为

A.50~125fl

B.50~200fl

C.36~360fl

D.35~95fl

E.125~200fl

^^A

~~01|02|1|1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A.50~125fl

B.50~200fl

C.36~360fl

D.35~95fl

E.125~200fl

^^E

~~01|02|1|1

^^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A.红细胞碎片

B.血小板聚集

C.小红细胞干扰

D.大血小板增多

E.小血小板增多

^^C

~~01|02|1|1

^^血小板减低,MPV增高,提示

A.骨髓受抑制

B.骨髓病变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血小板分布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