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 常用结构计算

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注:1.本表所给各项活荷载适用于一般使用条件,当使用荷载较大或情况特殊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2.第6项书库活荷载当书架高度大于2m时,书库活荷载尚应按每米书架高度不小于2.5kN/m2确定。

3.第8项中的客车活荷载只适用于停放载人少于9人的客车;消防车活荷载是适用于满载总重为300kN的大型车辆;当不符合本表的要求时,应将车轮的局部荷载按结构效应的等效原则,换算为等效均布荷载。

4.第11项楼梯活荷载,对预制楼梯踏步平板,尚应按1.5kN集中荷载验算。

5.本表各项荷载不包括隔墙自重和二次装修荷载。对固定隔墙的自重应按恒荷载考虑,当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非固定隔墙的自重应取每延米长墙重(kN/m)的1/3作为楼面活荷载的附加值(kN/m2)计入,附加值不小于1.0kN/m2。

设计楼面梁、墙、柱及基础时,表2-1中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在下列情况下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1)设计楼面梁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取0.9;

2)第1(2)~7项当楼面梁从属面积超过50m2时应取0.9;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形板的纵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

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2)设计墙、柱和基础时的折减系数

1)第1(1)项应按表2-2规定采用;

2)第1(2)~7项应采用与其楼面梁相同的折减系数;

3)第8项对单向板楼盖应取0.5;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0.8;

4)第9~12项应采用与所属房屋类别相同的折减系数。

注:楼面梁的从属面积应按梁两侧各延伸二分之一梁间距的范围内的实际面积确定。

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表2-2

注:当楼面梁的从属面积超过25m2时,应采用括号内的系数。

楼面结构上的局部荷载可换算为等效均布活荷载。

4.屋面活荷载

水平投影面上的屋面均布活荷载,按表2-3采用。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组合。

屋面均布活荷载表2-3

注:1.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对不同结构应按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将标准值作0.2kN/m2的增减。

2.上人的屋面,当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

3.对于因屋面排水不畅、堵塞等引起的积水荷载,应采取构造措施加以防止;必要时,应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

4.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

5.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1)设计屋面板、檀条、钢筋混凝土挑檐、雨篷和预制小梁时,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人和小工具的自重)应取1.0kN,并应在最不利位置处进行验算。

注:①对于轻型构件或较宽构件,当施工荷载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验算,或采用加垫板、支撑等临时设施承受。

②当计算挑檐、雨篷承载力时,应沿板宽每隔1.0m取一个集中荷载;在验算挑檐、雨篷倾覆时,应沿板宽每隔2.5~3.0m取一个集中荷载。

(2)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住宅、宿舍、办公楼、旅馆、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应取0.5kN/m;

2)学校、食堂、剧场、电影院、车站、礼堂、展览馆或体育馆,应取1.0kN/m。

当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时,可不考虑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6.动力系数

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计算,在有充分依据时,可将重物或设备的自重乘以动力系数后按静力计算进行。

搬运和装卸重物以及车辆起动和刹车的动力系数,可采用1.1~1.3,其动力作用只考虑传至楼板和梁。

直升飞机在屋面上的荷载,也应乘以动力系数,对具有液压轮胎起落架的直升飞机可取1.4;其动力荷载只传至楼板和梁。

7.雪荷载

屋面水平投影面上的雪荷载标准值,按下式计算:

s k=μr s0(2-4)式中s k——雪荷载标准值(kN/m2);

μr——屋面积雪分布系数(表2-4);

s0——基本雪压(kN/m2)。

基本雪压可按全国基本雪压图(图2-1)近似确定。

图2-1 全国基本雪压分布图(单位:kN/m2)

屋面积雪分布系数表2-4

注:1.第2项单跨双坡屋面仅当20°≤α≤30°时,可采用不均匀分布情况。

2.第4、5项只适用于坡度α≤25°的一般工业厂房屋面。

3.第7项双跨双坡或拱形屋面,当α≤25°或f/L≤0.1时,只采用均匀分布情况。

4.多跨层面的积雪分布系数,可参照第7项的规定采用。

设计建筑结构及屋面的承重构件时,可按下列规定采用积雪的分布情况:

(1)屋面板和檀条按积雪不均匀分布的最不利情况采用;

(2)屋架和拱壳可分别按积雪全跨均匀分布情况、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和半跨的均匀分布的情况采用;

(3)框架和柱可按积雪全跨的均匀分布情况采用。

8.风荷载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下述公式计算:

(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ωk=βzμsμzω0(2-5)

式中ωk——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ω0——基本风压(kN/m2)。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ωk=βgzμsμzω0(2-6)

式中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基本风压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给出的50年一遇的风压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

2-1-2 结构静力计算表

1.构件常用截面的几何与力学特征表(表2-5)

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表2-5

注:1.I 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 4)。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A

dA y

I 2

2.W 称为截面抵抗矩(mm 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max

y I W =

3.i 称截面回转半径(mm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A

I

i =

4.上列各式中,A 为截面面积(mm 2),y 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 ),I 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钢支撑模板方案

第一节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工程施工图纸、本省有关文件。 第二节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广德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商贸中心A3#楼工程,层数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9621m2。层高分别为4.2m、4.5m、4.8m、4.8m。由于本工程层高较高,因此对支撑摸板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摸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支撑排架首先要搭设牢固可靠,以保证可靠的承载新浇注的砼的自重与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能力。本工程梁板采用商品砼,柱采用自拌砼,均为C25。地质由化工部马鞍山地质勘探研究院勘测,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广德县建达监理公司监理。 支撑排架搭设完成后及时组织安全员、质检员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第三节模板方案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模板及模板支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59-99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省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模板及模板支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模板及其支架方案: 详下一节或模板施工图。 第四节材料选择 1、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搭设,由扣件、立赶、横赶、支座组成;采用 48×3.5的钢管。 2、柱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胶合板,在木工棚制作,施工现场组拼。背楞采 用50×100的木方,柱箍采用钢管围檩加固。边角采用采用木板条找补,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斜向支撑采用钢管斜向加固。 3、梁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胶合面板,梁底楞木及梁侧楞木均用50×100 的木方,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架。 4、板摸板:采用18mm厚的木胶合面板,板底采用50×100的木方支撑,承重 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架 第五节梁模板计算 因本工程梁支架高度大于4米,根据有关文献建议,如果仅按规范计算,架体安全性仍不能得到完全保证。为此计算中还参考了《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荷载估算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设计荷载估算 1.2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效应的特点 1.2.1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 建筑结构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在低、多层建筑中,由于结构高度低、平面尺寸较大,其高宽比很小,而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也很小,故结构以抵抗竖向荷载为主。也就是说,竖向荷载往往是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建筑结构的这种受力特点随着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发生变化。 在高层建筑中,首先,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由图1.2.1-1所示的框架可知,各楼层竖向荷载所产生的框架柱轴力为: 边柱 N=wlH/2h 中柱 N=wlH/h 即框架柱的轴力和建筑结构的层数成正比;边柱轴力较中柱小,基本上与其受荷面积成正比。就是说,由各楼层竖向荷载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很大,建筑物层数越多,底层柱轴力越大;顶、底层柱轴力差异越大;中柱、边柱轴力差异也越大。 其次,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作为整体受力分析,如果将高层建筑结构简化为一根竖向悬臂梁,那么由图1.2.1-2、图1.2.1-3所示其底部产生的倾复弯矩为: 水平均布荷载 Mmax=qH2/2 倒三角形水平荷载 Mmax= Qh3/3 即结构底部产生的倾复弯矩与楼层总高度的平方成正比。就是说,建筑结构的高度越大,由水平作用对结构产生的弯矩就更大,较竖向荷载对结构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增加更快,其产生的结构内力占总结构内力的比重越大,从而成为结构强度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1.2.2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特点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主要是竖向构件的压缩变形。由于各竖向构件的应力大小不同,因而其压缩变形大小也不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找平, 同时由于各竖向构件的基底轴力大小不同,若不对基底应力进行调整,也可能导致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最大的顶点位移为: 水平均布荷载△max=qH4/8EI 倒三角形水平荷载△max= 11qH4/120EI 式中EI为结构的 从以上可看出,结构顶点位移与其总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则又比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累积效应增加更快,这就说明,高层建筑结构对结构

(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常用结构计算 2-1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类别 标 准值 ( 组 合值系数 频 遇值系数 准永 久值系数

玻璃幕墙计算(钢立柱)

玻璃幕墙计算(钢立柱)

郑州金水万达中心项目1#、2#楼 明框玻璃幕墙 设 计 计 算 书 河南天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5.04

目录 1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1.1幕墙设计规范: (1) 1.2建筑设计规范: (1) 1.3铝材规范: (2) 1.4金属板及石材规范: (2) 1.5玻璃规范: (3) 1.6钢材规范: (3) 1.7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3) 1.8五金件规范: (4) 1.9相关物理性能等级测试方法: (4) 1.10《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5) 1.11 土建图纸: (5) 2基本参数 (5) 2.1幕墙所在地区 (5) 2.2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5) 2.3抗震设防 (5) 3幕墙承受荷载计算 (6) 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6)

3.2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8) 3.3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8)

3.4垂直于幕墙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8 3.5平行幕墙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8 3.6作用效应组合 4幕墙立柱计算................ 4.1立柱型材选材计算...... 4.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 4.3选用立柱型材的截面特性 4.4立柱的抗弯强度计算..… 4.5立柱的挠度计算....... 4.6立柱的抗剪计算....... 5幕墙横梁计算................ 5.1横梁型材选材计算........ 5.2确定材料的截面参数..… 5.3选用横梁型材的截面特性 5.4幕墙横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5.5横梁的挠度计算 ....... 5.6横梁的抗剪计算...... 6 玻璃板块的选用与校核 ...... 6.1玻璃板块荷载计算:.... 6 2玻璃的强度计算:.... 6.3玻璃最大挠度校核:..… 7连接件计算.................. .9 10 11 1 1 12 12 13 14 16 17 18 18 18 20 20 21 .22 23

考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必须知道的事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心得 我参加了2010年9月份的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成绩为36+35,分数还算比较理想。放寒假了,有时间了,对自己参加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的心得写一篇总结。 先说说本人的情况,08年本科毕业,专业土木工程;09年读研,专业是岩土工程,研二的时候参加了2010年的二注考试。 对于本科土木工程的学生来说,或多或少应该对注册结构工程师有听过或者了解过,如果之前没有听过,那就得快点去了解了,这个可是关乎切身利益的考试。我从大二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些考试有所了解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师弟交流时,发现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些考试,所以特地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对师弟朋友们有个指导作用。 注册结构工程师分为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以下简称为“一注”和“二注”)。一注包括基础考试的专业考试、二注只有专业考试。具体的考试年限和要求等网上一搜就有,有打算了解的朋友们自己动手吧。(发现很多人平时对于一些网上可以查到的东西,都喜欢通过问别人来了解,其实这样有的时候获得的信息量不太准确,所以建议大家多多自己动手查下,获得的信息会更加系统和全面,特殊的情况再和别人交流比较好) 下面介绍下二级考试的一些基本知识,这些网上查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就直接说了。 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为6月份,考试时间为每年9月份中旬的周日。 考上分为上下午,上下午各4个小时,总共开始时间为8小时。 考试题目全为选择题,上下午各40分,上下午总分48分为及格。考试题型可以分为计算题和概念题。其他计算题各小题答案不株连。每题除了写出答案,还要写出公式的来源语句,比如来自xx规范第x.x.x条或者公式xx-xx-xx;而概念题的四个选项,哪个对哪个错,依据是什么,都必须写清楚。 二级结构工程师考试内容从整体来说包括五大部分: 1.混凝土结构;2钢结构;3砌体结构和木结构;4地基和基础;5高层与高耸结构 上午:混凝土结构18分,钢结构12分,砌体结构10分 下午:砌体结构6分,木结构2分,地基与基础14分,高层与高耸结构16分。 考试上下午题型分布是这样的: 二注考试的评分过程是这样的,在省集中改卷,然后成绩送往北京审核,没有问题再对外公布。先把涂卡进行机读,机读48分以下不再人工阅卷。对于卷面分数48分以上,再进行人工阅卷,扣除一些没有来源依据而蒙中答案的题目分数后,总分48分以上为合格;机读48分以上但是扣除没有来源依据而蒙中答案的题目分数后低于48分和机读48分以下为不合格。 二注值不值得考? 有的人会说,结构直接考一级就可以了,不想考二级。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因为一级专业要本科毕业四年或者五年才能考,而二级结构只要本科毕业二年就能考了。所以先考个二级,可以当成是对一级考试的练手,并且通过对二级考试的复习,可以为以后一级打下良好的基础。加上二级考上了,可以挂靠出去,挂靠费不仅对于学生,甚至是工作的人来说,都是比较可观的。所以不管是已经工作的人,还是在校的研究生,都是应该尽量参与。特别是在校研究生,平时可安排时间多。考个证可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又可以通过挂靠费来提高生活质量,多划算啊。一注和二注考试内容和难度相比如何?

设计院常用结构计算软件比较

常用结构软件比较 摘要:本人在设计院工作,有机会接触多个结构计算软件,加上自己也喜欢研究软件,故对各种软件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现在根据自己的使用体会,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对各个软件作一个评价,请各位同行指正。本文仅限于混凝土结构计算程序。 关键词:结构软件结构设计 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SAP系列。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 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 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 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SATWE、TBWE 和TBSAP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 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

最新BGK-4675型振弦式静力水准仪安装使用手册REVD汇总

B G K-4675型振弦式静力水准仪安装使用 手册R E V D

?基康仪器 The World leader in Vibrating Wire Technology BGK-4675型振弦式静力水准系统 安装使用手册 (REV.D) 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路8号天创科技大厦1111室电话:86-10-62698899 邮编:100080 传真:86-10-62698866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913516923.html, 电子邮箱:info@https://www.360docs.net/doc/a913516923.html,

BGK-4675型静力水准系统 安装使用手册 (REV.D) 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0 本仪器的安装、维护、操作都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对产品有更改的权利,产品更改信息恕不另行通知。 本文件所含信息归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所有。本文件中所有信息、数据、设计、以及所含图样都属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基康仪器(北京)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影印或其他任何方式)翻印或复制、间接或直接透露给外界团体。

BGK-4675型精密静力水准系统

目录 1.测量原理 (2) 2.安装 (2) 3.读数 (9) 4.计算 (9) 5.温度变化影响 (10) 6.检查与维护 (11) 7.故障排除 (11) 附录A-半导体温度计温度推导公式 (13) 附录B-关于干燥管气球的使用 (14)

1. 测量原理 BGK-4675静力水准是一种精密液位测量系统,该系统设计用于测量多个测点的相对沉降。在使用中,一系列的传感器容器使用通液管联接,每一容器的液位由一精密振弦式传感器测得。传感器下挂有一个浮筒,当容器液位发生变化时,浮筒所受到的浮力即被传感器感应。 图1 BGK-4675型静力水准组成示意图 在多点系统中,所有传感器的垂直位移均是相对于其中任意一点(这一点又叫基准点或参照点)的变化,该点的垂直位移应是相对稳定的或者是可用其它人工观测手段来确定,以便能精确计算静力水准系统各测点的沉降变化。此外,还可通过每台仪器上的液位观察管来粗略查看水位的变化。 2. 安装 在准备安装传感器之前,必须先阅读下述安装指导,并且要完全清楚。因为该传感器是很精密的,在装配时必须相当小心。

静力弹塑性分析_PushoverAnalysis_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收稿日期:2003-02-16; 修订日期:2003-05-12 基金项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2001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汪大绥(1941-),男,江西乐平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大型复杂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726069(2004)0120045209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 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汪大绥 贺军利 张凤新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摘要: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FE M A273/274和AT C -40中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ET ABS 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剪结构示例予以说明,表明 Pushover 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能力谱;需求谱;性能点中图分类号:P315.6 文献标识码:A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W ANG Da 2sui HE Jun 2li ZH ANG Feng 2xin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 o.,Ltd ,Shanghai 200002,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static elasto 2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in FE MA273/274and in AT C 240.Its main calculation procedures are summarized an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the frame 2shearwall structu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China C ode for Seismic Design by means of ET ABS.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ushover analysis is a effective method of structural elastoplastic analysis under the maximum earthquake action.K ey w ords :static elastoplastic ;capacity spectrum ;demand spectrum ;performance point 1 前言 利用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进行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既能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 计进行校核,也能够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最先破坏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设计者仅对局部薄弱环节进行修复和加强,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性能,就能使整体结构达到预定的使用功能;而利用传统的弹性分析,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结构,可能采取增加新的构件或增大原来构件的截面尺寸的办法,结果是增加了结构刚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也可能存在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 对多遇地震的计算,可以与弹性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看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杆件是否满足弹性极限要求,各杆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对罕遇地震的计算,可以检验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个杆件是否超过弹塑性极限状态,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20卷1期2004年3月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W OR LD E ARTH QUAKE E NGI NEERI NG V ol.20,N o.1 Mar.,2004

栏杆计算书-GIL

栏杆计算书-GIL 商务城人才公寓 玻璃护栏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苏州工业园区国发国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十月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 料 ..................................................................... .. (1) 1.1 幕墙设计规 范: .................................................................... . (1) 1.2 建筑设计规 范: .................................................................... . (1) 1.3 玻璃规 范: .................................................................... ........................................................................ (2)

1.4 钢材规 范: .................................................................... ........................................................................ (2) 1.5 胶类及密封材料规 范: .................................................................... . (2) 1.6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 版) .................................................................... .. (3) 1.7 土建图 纸: .................................................................... ........................................................................ ... 3 2 基本参 数 ..................................................................... ........................................................................ .. (3) 2.1 栏杆所在地 区 ..................................................................... . (3) 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 级 ..................................................................... . (3)

压型钢板计算手册

本软件针对压型钢板、铝合金板进行截面承载力、挠度、施工荷载及排水能力进行验算。在计算过程中,压型板按受弯构件考虑,主要遵循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关于压型钢板计算的条文规定、GB 50429-2007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铝合金压型板相关的计算条文规定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关于屋面排水计算的相关条文。压型板截面计算过程中,考虑到其实际的受力情况,所以选择了在一个波距范围内进行验算。因为无论是屋面板、墙面板或者是楼承板其实际作用过程中,均是多块板横向搭接成为整体,所以选择其中一个波距来进行计算更贴近于压型板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压型板根据《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计算各验算点的弯矩及剪力情况。 压型板的计算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毛截面惯性矩的计算、加劲肋是否有效的判别、腹板剪应力承载能力计算、支座处腹板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跨中位置最大正负弯矩和剪力作用下截面承载力验算、支座位置最大负正弯矩和支座反力下截面承载力验算、最大正负挠度验算、屋面板排水能力验算。上述承载力验算过程中均包含该种情况下该位置的有效截面宽度的验算。 计算采用的组合情况如下: 1.2恒+1.4活; 1.0恒-1.4负风吸; 1.2恒+1.4正风压; 1.2恒+1.4活+0.84正风压; 1.0恒+1.4活-0.84负风吸; 1.2恒+0.98活+1.4正风压; 1.0恒+0.98活-1.4负风吸; 1.2恒+1.0施工(屋面板); 1.2恒+1.4活载(楼面均布施工荷载)(楼承板); 1.2恒+1.4施工(楼面集中施工荷载)(楼承板)。 一:压型钢板 一)板材力学参数的确定 对于规范中已给出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的材料牌号,我们按规范中数值采用,如Q235、Q345等。对现今压型板常用的冷轧板牌号如G300、G550等,规范没有给出明确的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厂家在供货的时候仅提供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00 N/mm2、550 N/mm2,所以我们根据《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 术规范》4.1.4条规定,取抗力分项系数,计算其抗拉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设计值按抗拉强度设计值除以计。 二)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软件根据截面几何形状,通过线积分的方法求得截面的惯性矩。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腹板上的一些加劲措施,但上下翼缘的加劲肋是考虑在其中的,其计算结果经过测试满足实际计算要求。用户也可以通过AutoCAD对需计算的板型直接查询面域特性得到截面惯性矩,并可与软件计算所得相比较。 三)上下翼缘加劲肋是否有效的判别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7.1.4条,受压翼缘纵向加劲肋的规定: 因我们计算过程中取中间一个有效波距进行计算,所以无需考虑边加劲肋的作用效果,仅考虑中间加劲肋的判别。 针对中间加劲肋: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软件ADABS简介

专业软件讲座建筑结构?技术通讯 2007年7月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软件知识选讲(一 ADABS软件简介 沈万湘王佳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100044 1 概述 继ETABS中文版、SAP2000中文版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推出之后,在新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推出之际,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人防规范主编单位与北京金土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软件ADABS。 图1 ADABS操作界面 ADABS基于新版人民防空地下室规范编制,集实用性与全面性于一身。系统本身自带三维建模操作功能,兼具与结构分析软件ETABS、SATWE的数据共享功能;能够对防空地下室结构进行整体分析计算,同时具有单个人防构件设计工具箱;自动计算战时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荷载、对构件按战时和平时状态包络进行设计、同时给出结构整体以及构件计算书和相应图形文件,是一套全面的、适用性强、易掌握的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系统。

ADABS以三维建模与菜单式操作相结合,达到程序的灵活性与智能化的平衡, 是一种全新的操作方式。计算过程透明度高,分析过程参数可以由工程师控制,并辅以规范条款及使用说明,简单易用。 2 主要功能 ADABS能够对人防地下室结构进行整体建模设计,同时具有对单个构件设计的功能。操作方式延续了ETABS的特点。主要功能特点包括:具有整体三维建模功能,包括坡面建模等空间对象以及强大的模型编辑处理功能;自带中国规范标准混凝土、钢材料。同时可以自定义各种类型、任意数量的材料属性;可以定义多种形状的框架截面属性以及可调用丰富的截面库;具有静力荷载工况定义以及战时荷载定义功能。战时荷载定义包括查表法和公式法两种定义方式。自带规范文本,方便定义战时荷载参考;程序自动根据规范生成荷载组合,工程师也可以自定义荷载组合;具有针对点、线、面对象的编辑操作。多种特殊指定以及荷载指定;人防构件通过指定方式定义;模型整体弹性分析,人防构件弹性/塑性设计功能;数据的多种结果显示 方式;构件交互式设计功能;人防构件设计工具箱,针对单个构件设计及冲切验算,并 可打印出计算报告书;与其他结构软件的数据交互。 3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开发 针对新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特点以及较之旧版规范调整内容,ADABS 在开发过程中考虑了如下技术要点以及使用特点: 3.1 防空地下室分类防空地下室分为甲类和乙类。区别在于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分别作用,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的作用。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设计时均按一次作用。 3.2 人民防空地下室等级划分程序中人民防空地下室等级分为:核5级、核6级、核6B级、常5级、常6级。3.3 材料在动荷载和静荷载同时作用或动荷载单 独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乘以综合调整系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取静荷载作用时

结构设计荷载计算(模板)

第三医院荷载计算 面层荷载 一、屋面荷载:(上人屋面) 25厚水泥花砖0.60(kN/m2) 20厚水泥砂浆20×0.020=0.40(kN/m2) 防水层0.40(kN/m2)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0.40(kN/m2) 水泥焦渣找坡层 1.60(kN/m2) 60厚高密度聚苯板保温层2×0.06=0.12(kN/m2) 水泥砂浆找平层0.40(kN/m2) 12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5×0.12=3.00(kN/m2) 17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活荷载总计(上人屋面) 2.00(kN/m2) 二、首层楼面荷载: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10.50(kN/m2) 活荷载(考虑施工堆载)总计 5.00(kN/m2) 三、首层(CT、MRI有地沟)楼面荷载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20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200=5.00(kN/m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8.00(kN/m2) 活荷载总计8.00(kN/m2) CT、MRI围护墙恒荷载30.00(kN/m2) 四、四层以下楼面荷载:(生化、免疫、试验室、护士站等) 隔墙折算板面荷载 2.50(kN/m2) 100厚面层25×0.100=2.50(kN/m2) 结构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板25×0.120=3.00(kN/m2) 结构层170厚钢筋混凝土板2) 吊顶0.50(kN/m2) 静荷载总计2)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 常用结构计算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 常用结构计算 2-1 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 2-1-1 荷载 1.结构上的荷载 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下列三类: (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活载等。 (3)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2.荷载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γ0S≤R (2-1)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R——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 (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2) 式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γQi——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Y Q1为可变荷载Q1的分项系数; S 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 Qi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ψci——可变荷载Q i的组合值系数; n——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2-3)(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一般情况下应取1.0;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应取0.9。 2)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一般情况下应取1.4; 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活荷载应取1.3。 对于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宜按下列规定确定:偶然荷载的代表值不乘分项系数;与偶然荷载同时出现的其他荷载可根据观测资料和工程经验采用适当的代表值。 3.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见表2-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表2-1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与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提要:本文对常用的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近似计算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步骤,并附有柱下条基构造表,目的是使基础设计工作条理清楚,方法得当,既简化好用,又比较经济合理。 一、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 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 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 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 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j j i p F bL M bL min max =±∑∑62

式中 P jmax ,P jmin —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他局部均布q i ).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 i ,q i ),纵向弯矩(M i )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 —基础长度,如上述. B —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 jmax 与P jmin 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 1=a 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 ;如果P jmax 与P jmin 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 1或a 2,使合力∑F i 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 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 1和a 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 式中, ∑M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x i —各竖向荷载F i 距F 1的距离. 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 1), a 2=L-a-a 1. 当x

铝单板幕墙设计计算书

铝单板幕墙设计计算书 Ⅰ.设计依据: 《建筑幕墙》 GB/T 21086-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02-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 133-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JGJ/T 139-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2005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0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0018-2002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T 18250-2000 《建筑幕墙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方法》 GB/T 18575-2001 《高耐候结构钢》 GB/T 4171-2000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GB/T 4172-2000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20878-2007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GB/T 5237.1-200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 GB/T 5237.2-2004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3880.1-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 GB/T 3880.2-2006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尺寸偏差》 GB/T 3880.3-2006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 3098.1-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GB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细牙螺纹》 GB 3098.4-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 3098.5-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 GB 3098.6-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GB 3098.15-2000 《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GB/T 16823.1-1997 《铝板幕墙板基》 YS/T429.1-2000 《铝板幕墙氟碳喷漆铝单板》 YS/T429.2-2000 《铝塑复合板》 GB/T 17748-1999 《铝塑复合板用铝带》YS/T432-2000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 JG 133-2000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锚栓》JG160-2004 《混凝土接缝用密封胶》 JC/T 881-2001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第二版) 》 《BKCADPM集成系统(BKCADPM2007版)》 Ⅱ.基本计算公式: (1).场地类别划分: 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 --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本工程为:山东,按C类地区计算风荷载。 (2).风荷载计算: 幕墙属于薄壁外围护构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规定采用,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述公式计算: 1当计算主要承重结构时 W k=βzμsμz W0(GB50009 7.1.1-1) 2当计算围护结构时 W k=βgzμs1μz W0(GB50009 7.1.1-2) 式中: 其中: W k---垂直作用在幕墙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 βg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5.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βgz=K(1+2μf) 其中K为地区粗糙度调整系数,μf为脉动系数。经化简,得: A类场地: βgz=0.92×[1+35-0.072×(Z/10)-0.12] B类场地: βgz=0.89×[1+(Z/10)-0.16] C类场地: βgz=0.85×[1+350.108×(Z/10)-0.22] D类场地: βgz=0.80×[1+350.252×(Z/10)-0.30]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2.1条取定。 根据不同场地类型,按以下公式计算: A类场地: μz=1.379×(Z/10)0.24 B类场地: μz=1.000×(Z/10)0.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