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

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
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

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一.国内高校信息化现状 (3)

1.校园信息化发展现状 (3)

2.发展阶段 (3)

3.面临的问题 (5)

二.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 (8)

1.行业发展趋势 (8)

2.技术发展趋势 (8)

三.学校信息化现状 (12)

第二章建设总体规划 (14)

一.建设目的 (14)

二.建设原则 (15)

三.建设思路 (16)

1.以系统整合为核心 (16)

2.以服务建设为重点 (18)

四.总体框架设计和技术路线 (19)

1.总体架构 (19)

2.技术路线 (22)

第三章建设规划内容 (25)

一.基础平台建设 (25)

1.校园信息标准 (25)

2.公共数据平台 (47)

3.数据交换平台 (53)

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60)

5.综合服务门户平台 (71)

6.集成方案 (84)

二.应用管理服务建设 (91)

1.自主招生系统 (91)

2.招生管理系统 (94)

3.数字迎新系统 (97)

4.宿舍管理系统 (102)

5.学工管理系统 (106)

6.电子离校管理系统 (113)

7.后勤生活服务平台 (117)

三.数据分析与服务 (124)

1.综合校情分析系统 (124)

第四章项目建设与实施规划 (128)

一.实施步骤 (128)

二.培训与推广措施 (128)

三.建设保障措施 (129)

1.规范管理 (129)

2.全面推进 (130)

3.协调发展 (130)

4.长期投入 (130)

第五章项目建设预算 (131)

一.总体预算 (131)

二.应用软件预算 (131)

第六章配套硬件环境 (133)

一.推荐硬件环境 (133)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国内高校信息化现状

1.校园信息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能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在中国,很多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基本建立起了拥有各自风格的智慧校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及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诸多便利。

但由于不同学校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整个教育信息现代化水平,甚至影响到未来创新人才培养。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为高校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到2020年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所以,如何应对未来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方式,建立面向服务的智慧校园系统,切切实实地为师生提供方便,以信息化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助推科学研究,帮助各级领导了解学校情况从而支撑决策,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也是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

2.发展阶段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应用系统的建设从最初的桌面级应用发展到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回顾高校信息化建设的

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2.1.第一阶段:学习与探索阶段

从九十年代初至今,国内高校的管理信息化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建设。最初从替代繁重手工劳动的需求出发,构建校园局部事务处理功能,这期间,涌现出如电子阅卷、成绩管理、教学质量分析等单机桌面系统。此阶段只能做到数据管理。

2.2.第二阶段:推广应用阶段

随着利用信息化技术参与高校管理意识的提高,国内高校逐渐步入IT管理推广应用阶段。在此期间,很多部门级业务应用系统得以建立和发展,并在部门内实现了局部的自动化、流程化,如图书管理系统、教务系统、招生系统等C/S 架构系统。此阶段开始进行数据整合。

2.3.第三阶段:业务治理阶段

近几年随着国内高校资源整合及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面临着各类资源紧缺的局面,信息化正在逐步走向以“问题为核心”的业务综合治理阶段。为有效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控制学校运营及协调成本,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近一两年内,国内211及985高校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纷纷筹划校园一站式服务和跨部门的流程建设。如学生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及办事大厅,跨业务部门的数字迎新系统、电子注册系统、毕业离校系统等。B/S架构系统因部署方便、瘦客户端等优势逐渐流行。该阶段可以实现信息协同。

2.4.第四阶段:战略支撑阶段

当前,高校间的竞争与整合正在加剧、组织变革速度加快,然而优质师生资源激烈争夺,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打造学科专业的影响力等几个关键问题摆在各大高校面前,制约着其核心战略的发展。

新一代的高校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规划,正在从如何有效支撑高校核心业务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自顶向下做全方位整体设计。这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国内外一流高校探讨的最为前卫的话题。

目前上海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正在规划与建设具有战略支撑目标的一体化业务应用和决策性业务应用平台,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升内部教学和科研运维能力。这类院校普遍关注:

1)高校间整合加剧,资源如何更合理分配,各方面能力如何提升;

2)招生量不断扩大,梳理人才供应链问题;

3)能否支撑优质生源、优秀人才资源的争夺问题;

4)管理型组织向服务型组织演变的同时,如何屏蔽风险和社会问题;

5)如何促进国际间办学与社会文化传承。

3.面临的问题

目前,高校信息化在取得众多成绩的同时,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学校事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信息化建设的深度与学院教学、科研、管理的需求不相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广度与师生员工的需求不相适应,并且,由于过去各个系统都是孤立的信息系统建设,没有统一的信息访问渠道以及统一的身份认证,导致学校信息化面临着以下问题。

3.1.学生面临的问题

(1)现有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够全面

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解决部门内部的流程及管理数据的积累,疏忽了学生的学习服务、生活服务。为学生提供管理服务的各个流程、所提供的信息被业务单元切分,相互割裂,应用系统未能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技术规格使得应用集成整合的难度加大。

(2)多重身份和密码体系,多重登陆界面,使用方便性不够

现有的校园网上面向全校学生访问的系统,各自维护和管理自己的用户信息,

用户在访问不同的系统时,不仅需要输入不同的访问网址,而且还需要记忆不同的用户名/密码。同时,多个系统存在多套访问页面,且界面风格各异,用户无法通过终端界面统一获取已有的各类信息及服务,当各类应用新增和更新时也无法获知,这些现状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2.老师面临的问题

(1)缺乏数据标准,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各部门的协作业务处理困难部门在进行本单位信息化建设时均是立足于解决本部门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都是于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系统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了校园网上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和资源无法实现高效共享,也造成了信息的重复管理,数据无法实时更新,同一个类别的数据在一个系统上也许已经更新,但是在另一个系统里却没有变化,源数据获取困难,各部门需要其他部门分管的数据时甚至还有赖于电话、Excel文档、人工拷盘甚至是纸质介质等低效率的方式。

(2)各个业务系统对相同的数据重复管理,效率低下

行政办公人员在多套系统中需要对相同的数据进行重复的管理,浪费了人力成本。同时,由于数据多源头管理,权责不清,造成数据的混乱和错误,当需要进行数据统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校对和整理工作,严重影响了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上层应用造成了障碍。

3.3.信息化管理人员面临的问题

(1)缺少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及详细的整体建设规划,不利于长期发展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系统由各个部门主导完成,缺少技术及功能的长期规划,主要解决当期的、局部的需求满足,各部门独立建设、独立维护,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有的甚至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不利学校信息化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学校各个单元信息化的意识有别,部

分管理人员信息管理意识淡薄,不懂得或不愿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导致了围绕各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不一,发展相互脱节甚至相互制约,导致信息化成本与收益极不对称。

(3)业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模式不统一,更新维护困难

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3.4.领导面临的问题

(1)已有数据质量差,给全局性的数据统计与查询造成障碍

对同一个数据,由于重复录入、录入时的差错和统计标准不统一,由不同的系统提供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各个系统提供的统计数据不完全一致,数据质量低下,使得学校无法通过现有的系统获取学校真实的全局统计数据,例如学生生源情况、学费缴纳情况、全校教职工比例情况、各部门科研经费情况等。

(2)对历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做得不够,无法进行科学决策

目前学校使用的大多软件局限于查询、统计、打印报表等事务性处理,具有辅助决策分析功能的不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亟需按主题进行收集整理,构建数据仓库系统加以充分利用,获取例如学校资产变化情况、学生就业率、各专业课程数量变化历史对照分析等主题的数据分析结果。这些信息和数据是辅助校领导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对学校今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适应学校高速发展需求,提高学校的教学、办公、管理的水平,不断完善学校核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学校对信息全面掌握和决策分析能力,进一步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使学校的管理全面步入信息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

1.行业发展趋势

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每个高校都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学校的业务特点、发展机遇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分析一下普通高等院校的业务特点:

1)管理相对松散,行政部门、教学院系相对独立,业务耦合度不高;

2)目标不同,各院系、行政部门考核指标不同,对预期差异较大;

3)业务特点多样,各业务单元的需求易变化;

4)柔性管理,更多依赖于价值观驱动,部门间协调难度较大;

基于以上的业务特点,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信息化起步较早,不同的系统建设于不同的时期,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架

构和标准规范;

2)已有系统建设投入大、周期长、应用依赖性较大,并积累了很多有价值

的数据,不适合完全推倒重建。

因此,新开普基于十几年的高校信息化经验积累,认为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需整合行业最先进、成熟、前瞻的技术手段,基于“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策略,采用“集成+服务”的模式进行建设。

2.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设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主要围绕在:应用服务中心、可配置型智慧校园、物联网校园、大数据处理、互联网+高校、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层面展开。

2.1.应用服务中心

智慧校园未来将整合和重构原有的许多业务应用系统,向不同的用户提供部门内部或跨部门的基础服务,让应用系统发挥更为强大的功能。

提供触发式消息推送服务:为各种不同应用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消息推送能力,覆盖了所有应用和所有接收途径,保证消息的快速、安全送达。全面覆盖了每一位用户的每一个终端。可以设置每条消息的接收方式,从基于Web的一站式桌面到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再到手机短信、APP,都可以及时地接收到推送的消息。

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为各个应用提供了单点登录的能力。

提供统一角色管理与访问控制服务:在传统的智慧校园中,不同应用各自管理不同的用户与角色,这并不利于智慧校园的统一化与规范化。因为显然,学校中每位用户的角色是由他在校园中的行政属性确定的,而不是由应用系统确定的。

2.2.可配置型智慧校园

随着国家政策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的调整,学校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调整前期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但是却又实实在在的发生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对此十分头疼。在这样的背景下,可配置型智慧校园必将是未来发展与建设的趋势。能够通过配置的方式改变系统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学校老师通过鼠标拖拉拽的方式就能构建出需要的新模块,大大的节省二次开发费用,同时学校自主编制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自主性,做自己需要的智慧校园。

2.3.物联网校园“一体化”

智慧校园将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改变师生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具体的说,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食堂、教室、图书馆、供水系统、实验室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整合, 实现了校园内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信息载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海量信息在物联网平台的聚合而产生新的信息,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智慧化的业务和服务模式。

2.4.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智慧校园不仅仅可以吸引学校用户融入到信息化校园体系中,在它的背后,每天都在产生和累积海量的数据。海量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关系为基础作信息生产、交换,从而产生的巨大信息爆炸。同时,大数据将产生比现在更有价值的服务模式。

在校园里,智慧校园可以针对每天都在产生与积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从而了解校园中每个用户的心声,掌握校园舆情与热点,实现校园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智慧校园采用先进的智能计算技术,包括信息搜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然语言、机器学习等关键技术,充分结合云计算、物联网,捕捉身处教育行业的每一个用户的每一次活动,让机器学习用户,让软件理解用户,使得身处网络结点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校园大脑的一个神经元,智慧校园必定会将信息化校园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2.5.互联网+高校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在智慧校园的架构下,学校将会变成一个更小的局部,校园并非学生生活、学习的全部,在在线课程、物联网的环境下,外面将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科研的更大空间,网络空间将会和学习空间合在一起,“网络延伸到哪里,你的学习、科研、生活也能延伸到哪里。”

2.6.云计算数据中心

互联网服务规模日趋巨大,对成本很敏感,而且业务需求的变化也异常频繁,这和PC应用的特点截然不同。现在的系统设计原则是在桌面环境中历时30余年发展起来的,但到了今天已经完全不适应数据中心环境,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并总结出适用的设计原则。

从体系结构的角度看待软硬件系统。传统的软硬件系统基于桌面环境设计,而今天的数据中心环境有了很多变化,比如应用特点和负载模型、开发模式、评价体系等,这导致了传承至今的设计原则不再适用。云计算技术可为数据中心计算服务,必然成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异构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明确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的接口规范;保证数据的准确一致,“谁产生、谁维护”;建立可以提供整个学院综合查询和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信息,为学校的决策支持积累数据;为后续开发各种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保证新系统建设数据的鲜活性和一致性,不会产生新的数据孤岛。

数据中心作为传统数字化校园“四大平台”的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平台,在新型智慧校园中有了更新的发展。它与应用系统的耦合度进一步降低,同时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提供了强大的运行动力,未来,数据中心将发挥更高效、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图: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

高校信息化

发展趋势

服务化

云计算

大数据

社交网络

移动互

联网物联网资源共

三.学校信息化现状

此处描述学校概况

“十二五”期间,学校逐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及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平台。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学院领导的关注下,学校建立了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校园网络接入CERNET和INTERNET,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数字资源和MIS资源,主要建设情况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学校信息化建设多年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形成了百兆与千兆相结合的网络主干结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在标准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充性上可以满足下一阶段智慧校园整体建设的要求。

2、网络基础服务内容丰富

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网络服务和部门级应用,如EMAIL、WWW、DNS解析、地址映射、DHCP、FTP服务等。

3、建设了校园中心机房和部分管理系统

多年来学校建设了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学校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各部门、广大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1.信息标准不统一

各应用系统建设于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信息标准规范,并且各自独立,各类有效数据不能进行交互合并、信息难以共享。

◆教务处学生的学号与财务处、学生处的学号不一致,导致跨部门

业务难以进行,造成不可估量的困难;

◆学校数据与国家标准、省级标准不同,在数据上报、统计分析时

难以与标准规范体系融合;

◆……

2.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

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导致管理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业务部门,导致其他部门工作难以有

效开展;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3.缺乏信息服务集中展示平台

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效率较

差;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

门排队盖章;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

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4.缺乏数据挖掘分析应用

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数据维度较窄,不能站在全校的高度进行综合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全校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指标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招生率、报到率、就业率统计难,教师职称统计难,欠费统计难;

◆教师工作量核算,教学、科研工作量无法统计;

◆学生奖助贷评审,没有参考数据;

第二章建设总体规划

一.建设目的

智慧校园建设是与高校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长期、持续的过程。兼顾到历史的、已有的校内信息化成果和积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框架,使智慧校园的建设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完善、不断更新,而不因技术路线变化、管理思路的变更而导致断裂,能够有效形成高校长期的积累。

智慧校园就是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积累现有信息化成果,为高校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先进的、完整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概括起来智慧校园的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制定符合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各阶段具体实施规划,来指导全校信息化建设;

2、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互联网、校园网、移动网和物联网的多网融合技术,构建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基础环境;

3、基于“架构统一、数据融合、应用集成”的建设框架搭建智慧校园的基础平台;

4、以师生服务为主线,设计和搭建校级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现有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在保证高校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下,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5、丰富健全高校各级人员交流协同的手段,创建教学平台和科研服务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教学服务和科研服务;

6、规范高校的数据管理、采集和分析方法,做好历史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实时性,为领导层进行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7、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通过信息化技术,以先进、实用的教学手段(如: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践性。

8、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学校已有的教学、科研、学术资源,有效划分各类资源职能,提供高效、实用的资源共享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资源共享体系。

9、做好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和工作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意识。培养、建立、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队伍。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做学问做研究,使学生在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二.建设原则

在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着重坚持如下原则:

?安全性

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安全性,从代码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建立了安全机制。代码安全方面,通过成熟的安全测试软件进行了多次的安全扫描与修复;系统安全方面,定期针对其服务器和用户终端操作系统制定详细可行的补丁安装策略;数据安全方面,定期进行数据库安全扫描,及时更新漏洞补丁。

?实用、高效、可扩展原则

本项目中所采用的产品,便于操作、实用高效。同时,随着IT技术和学校业务的不断发展,本系统将会发生各种变化,系统设计必须能适应这种变化,在系统实施过程中,系统的结构、配置也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该平台有一定的灵活性来适应这种变化。

?标准化与一致性原则

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标准,确保各个分系统的一致性,整个系统能安全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需求、风险、成本折衷原则

任何系统都不可能一直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鉴于这种情况,在设计系统时,在需求、风险和成本之间进行平衡和折中。同时,要尽量保护已有投资。

整体设计原则

本次建设项目只是是一个基础工作,在设计系统时,必须为以后的建设保

留接口,方便扩展,能保证后期建设的方便。

三.建设思路

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打破学校内的信息孤岛,其核心是在人、流程和信息三个层面的全面整合。智慧校园应该能够为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外用户提供统一的、一站式的服务渠道;能够将学校各种业务流程穿接起来,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够实现应用系统间的公共信息的共享和统一,建立校级统一共享数据中心。

本方案提出建立在基于SOA的全局服务模型基础上,以数据整合、应用整合、门户整合来构建学校智慧校园。

我们针对学校前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司在高校信息化建设领

域的实践成果,提出总体解决方案。

1.以系统整合为核心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方式上,国内一直存在着两种模式的争议,即大集中模式和整合模式。

大集中模式是采用类似于ERP的大集中建设思路,统一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所有的应用系统建设在同一个平台上。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各应用系统天然地成为一个整体,不存在系统整合问题,系统运营维护也比较方便;其缺点是建设周期长,系统风险集中,对开发商要求高,系统整体架构的规划和顶层设计要全面,否则系统出现的局部问题会对整个系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大集中模式适用于业务需求清晰、核心业务流程比较固定的系统。

整合模式则采用分散建设的方式,各应用系统建设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选择市场上最适合学校需求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以满足业务需求为主,不要求统一在一个平台,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和大集中模式正好相反,其优点是风险分散,将整体性的系统风险分散到各个单个系统中,单一系统故障不会影响整个大系统的运行,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建设策略,其缺点是存在大量的系统整合问题。因此,整合模式适用于业务需求多变,需要逐步建设的系统。

考察我国教育信息化IT领域,目前还没有一家供应商能提供覆盖智慧校园所有应用系统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而高校的智慧校园也需要逐步建设和完善,因此,我们建议采用整合的建设模式,重点通过5个基础平台来实现各应用系统的整合。

?通过应用集成平台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

一方面,管理部门的业务处理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比如(科研处)科研项目管理时就需要了解科研项目的设备采购信息(来源于设备处);另一方面,许多服务类应用系统需要得到一个或多个管理部门的支持,如离校服务需要得到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等多个部门的支持,利用应用集成平台,可以使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共享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平台的功能共享,形成一个整体,为服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支持。

?通过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核心数据的共享。

它们既是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提供者,又是数据使用者。一方面,管理类应用系统将产生某些核心数据,它将作为公共数据平台的权威数据源,为公共数据平台提供这些核心数据,比如人事管理系统是“教职工基本信息”的权威数据;另一方面,应用系统需要从公共数据平台获取数据,如科研管理系统就需要从公共数据平台中获取参与科研课题的教师的基本信息。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

各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都统一由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

行管理,在技术上实现集中管理模式,在管理上采用分级授权模式。

通过综合服务门户和移动校园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和门户整合。

综合服务门户要实现所有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用户一次登录后可以进入所有的应用系统。

2.以服务建设为重点

随着学校的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校园信息化建设应用系统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包括:

应用系统不仅要支持核心管理流程的处理,同时也要支持广大师生的服务需求。首先,它们主要是面向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如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由学校教务处、人事处工作人员使用,用于支持其日常管理活动,但是,其中的一部分功能也会延伸到全校师生,比如教务系统要向学生开放网上选课的功能,人事系统要向教师开放人事信息查询等功能。

应用系统不仅仅局限于部门内部的业务流程,同时也需要与与其他部门应用系统进行业务协同和数据交换。比如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生基本信息来源于教务管理系统等。

全局性的、跨部门的应用系统日益增多,需要与多个应用系统协同工作。特别是面向师生的服务系统,如迎新服务、离校服务等,

因此,智慧将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以服务建设为重点,将原有的业务系统按照用户的需求、使用习惯等因素重新进行封装,为学生、教师、领导等角色提供个性化的功能服务。

四.总体框架设计和技术路线

1.总体架构

图:系统总体架构

1 、IT设施和云数据中心

IT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综合管网弱电系统、园区骨干汇聚接入及无线网络系统等,云数据中心包括云主机、虚拟化、存储、容灾、安全等基础硬件设备,以及由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服务器、目录服务器等构成的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数据汇聚、运行支撑环境。

2、基础支撑平台

包括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综合服务门户平台、统一消息平台、内容管理平台、统一支付平台、地理信息服务、移动平台等,以上平台对上层应用提供身份识别、内容汇聚、消息传递、内容管理、移动应用等提供支撑。

3、数据管理平台

数据管理平台包括数据共享中心、数据交换平台、数据监控系统、元数据管理等,数据交换平台可以完成大量数据的ETL过程,给综合数据查询统计和分

2017最新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项目方案 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建设目标 (4) 第二章、总体规划 (5) 2.1.建设原则 (5) 2.2.总体架构 (6) 2.3.分阶段实施规划 (7) 第三章、基础平台建设 (8) 3.1.统一认证管理 (8) 3.2.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8) 3.3.统一应用接入 (9) 3.4.统一的数据标准 (9) 3.5.支持市教育资源平台应用引入 (9) 第四章、智慧门户 (10) 4.1.校园门户平台 (10) 4.2.家校帮客户端 (11) 第五章、智慧管理 (13) 5.1.办公管理 (13) 5.2.学生管理 (16) 5.3.教师人事管理 (23) 5.4.教务管理 (24) 5.5.校产管理体系 (27) 第六章、智慧教学 (28) 6.1.校本资源库 (28) 6.2.课前导学 (31) 6.3.同步备课 (32) 6.4.互动课堂 (34) 6.5.在线检测 (34) 6.6.课后作业 (36)

6.7.智慧教研 (37) 第七章、智慧生活 (42) 7.1.门禁考勤 (43) 7.2.校园消费 (44) 7.3.教室申请 (44) 7.4.平安校园 (45) 第八章、智慧环境 (45) 8.1.智慧教学硬件 (46) 8.2.智能手环 (49) 8.3.一卡通 (50) 8.4.红外测温 (59) 8.5.门禁闸机 (60) 8.6.电子班牌 (62) 8.7.学科教室 (65) 8.8.班班通 (66) 8.9.数字图书馆 (69) 8.10.创客空间 (70) 8.11.校园广播/电视台 (72) 8.12.录播教室 (74) 8.13.平安校园 (76)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78)

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建设内容: 网络环境建设 1、有线网络 功能描述:校园主干网万兆,千兆到桌面。是校园多媒体教学、校园服务、校园管理、综合安防、有线电视、电子公告屏、校园宣传系统、校园广播等各系统模块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效果:依托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及保障。要求:(1)每间教室、功能室建筑施工方预埋网线最低标准为:软光纤或六类防屏蔽专用线到教室。有线网络接口10个(班班通(一体机)1个、讲台1个、教师行为教学分析系统2个、电子班牌1个、校园广播1个、老师教室内办公1个、班级门禁1个,无线AP接口2个),每栋教学楼楼层交换机使用硬光纤相连接(即光纤到楼层,到楼采用万兆模块),每间教室设置一个有线电视接口。(2)办公室有线网络接口3个或每一面墙一个,门房3个(分别布在除门口外所在的三面墙)、路灯竿上3个(监控、AP、预留) (3)每个网口应配备相应电源插座(监控、音箱不配),预埋相应电源管道; 2、无线网络 功能描述:作为有线网络的一个有效补充,智慧校园的基础保障,实现师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的接入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是智慧校园各功能模块应用的重要保障。 依据:详见附件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1)教室内能满足50台平板电脑同时接入 (2)校园内能随时随地无缝接入 要求:建筑施工方每层教学楼无线节点网线预埋,室外无线节点网线预埋。 3、中央控制室(中心机房)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信息处理的核心所在,具有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校园安防中心、一卡通中心的功能。 依据: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智慧校园项目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项目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实现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搭建,通过此平台提供教师基础信息管理、学生基础信息管理、用户认证管理、门户管理、资源管理、应用管理、第三方应用接入等基础功能与服务。 3.1.统一认证管理 实现统一用户认证、统一账号登陆、统一入口功能。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实现各业务系统的单点登陆,实现统一的身份管理、权限管理和统一的分级授权机制。 完善的第三方接口管理体系,接口适用所有统一认证入口,实现用户基础数据平台对产品的配置和后台管理。 3.2.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提供学生基础信息、教室基础信息、学校基础信息、学期管理、年级管理、年级班级设置、学科设置、教师任教设置、教师分组设置等基础数据设置功能。并为第三方业务提供必备的数据接口。 3.3.统一应用接入 为第三方应用接入提供标准接口,以实现第三方无缝接入,实现数据同步等。为实现更好的数据兼容性,各个应用

系统的数据都将通过平台API接口进行交互和调用,平台的所有接口都将以REST的设计和开发方式呈现。通过统一的应用接口管理,应用可以遵照平台数据交互标准向任何平台上的其他应用提供数据调用接口,方便数据交互。 以保护用户账号和平台资源信息为初衷,任何整合到平台的应用都要受应用管理平台的统一管理。应用必须在平台进行应用注册并在获得唯一的应用密匙后方可完成系统接入。在实现应用与平台或应用间的数据交换和请求是应用密匙则将成为平台上唯一的通用的且安全的标识。 3.4.统一的数据标准 平台的设计一定要注意保证其日后的可扩展性,因此,平台设计注重遵循标准规范,致力于教育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 标准建设需要做到最好的兼容性、可扩展性: 1.采用最广泛应用、得到最广泛验证的标准,来使得多 样资源、应用能够同本平台兼容。 2.在设计和实现时着重考虑跨平台、兼容等特性 3.资源和应用一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改造,相当于从多 样性的、异构的状态进入到平台能够完全控制的状态。 因此一旦我们的资源标准进行升级,我们能够自动、 批量地对已入库管理的资源和应用进行统一的升级。

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

智慧校园总体建设规划方案

目录 1.方案概述 (4) 2.需求分析 (5) 3.建设目标 (7) 4.总体设计要求 (8) 4.1设计理念 (8) 4.2建设原则 (8) 4.3总体架构 (9) 5.建设内容功能描述 (10) 5.1智慧门户 (10) 5.1.1 e学校云平台 (10) 5.1.2 工作台式用户界面 (11) 5.2智慧化教与学 (12) 5.2.1智慧课堂 (12) 5.2.2教师成长 (15) 5.2.3知识点测评与学习 (16) 5.2.4学生成长 (17) 5.3智慧化管理 (18) 5.3.1人员管理 (19) 5.3.2教务管理 (20) 5.3.3行政管理 (22) 5.3.4资产管理 (23) 5.3.5其他 (23) 5.4智慧化环境 (24) 5.4.1 一卡通系统 (24) 5.4.2校本资源库及管理系统 (25) 5.4.3大数据汇聚与分析系统 (26) 6.建设功能清单 (26) 7.方案特色 (28) 8.实施案例 (29)

1.方案概述 随着国家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在校园内应用的建设,以及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的出台,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走班制”、“分层教学”等新的教学要求出现,不仅对校园教学方式产生变革,对校园全方面的管理、服务都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才能将繁杂多变的信息汇集起来统一决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阶段,建设智慧校园,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高质量完成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规划方案。本方案坚持“统一规划、软硬并重、突出应用、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建设原则,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智慧化应用服务系统为建设重点,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在环境建设、教学和管理领域的应用服务水平,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将我校建设成为本地区同类学校中领先的智慧学校。 方案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智慧门户平台,以及以下三个应用子系统:智慧化教与学、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环境。每个子系统与校园门户平台相结合,呈现各种丰富的资源、应用与信息发布,形成包括课堂教学、师生成长、知识点测评与学习、校园管理等多个应用,并可以根据学校应用需求,随时增加和完善相关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数字校园解决方案遵循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能够较好兼容我校现有各应用系统,形成统一数据交换与单点登陆等

高校智慧校园示范解决方案x

高校智慧校园存储解决方案 20KK年7月

第1章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1.1智慧校园概念 在20世纪末提出“智慧校园”概念以来的十几年中,智慧校园经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摸索,逐渐的发展起来,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也不断暴露出很 多新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通畅、用户使用不方便、系统应用推广难等等。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经常需要牵扯到其它应用和流程的改造,以便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和更新。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 目前,国内智慧校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发达地区的教育机构智慧校园建设程度好于欠发达地区。高教、普教、职教、幼教、成教等各种教育层次,由于业务特性、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和体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差异中总结共性,针对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提供定制化的校园建设方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保证了学校的投资最大化、业务个性化、管理职能整合化、老师学生便利化。 智慧校园是一个广范围概念,它包括了现实校园及数字化空间,也包含了当前流行的虚拟大学。现实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现实校园通过信息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它包含了现实校园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空间,虚拟大学是智慧校园的远程教育功能部分,是智慧校园的对外服务的部分职能,它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 智慧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智慧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建设内容: 网络环境建设 1、有线网络 功能描述:校园主干网万兆,千兆到桌面。是校园多媒体教学、校园服务、校园管理、综合安防、有线电视、电子公告屏、校园宣传系统、校 园广播等各系统模块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效果:依托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及保障。 要求:(1)每间教室、功能室建筑施工方预埋网线最低标准为:软光纤或六类防屏蔽专用线到教室。有线网络接口10个(班班通(一体机)1个、讲台1个、教师行为教学分析系统2个、电子班牌1个、校园广播1个、老师教室内办公1个、班级门禁1个,无线AP接口2个),每栋教学楼楼层交换机使用硬光纤相连接(即光纤到楼层,到楼采用万兆模块),每间教室设置一个有线电视接口。(2)办公室有线网络接口3个或每一面墙一个,门房3个(分别布在除门口外所在的三面墙)、路灯竿上3个(监控、AP、预留) (3)每个网口应配备相应电源插座(监控、音箱不配),预埋相应电源管道; 2、无线网络 功能描述:作为有线网络的一个有效补充,智慧校园的基础保障,实现师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的接入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是智慧校

园各功能模块应用的重要保障。 依据:详见附件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1)教室内能满足50台平板电脑同时接入 (2)校园内能随时随地无缝接入 要求:建筑施工方每层教学楼无线节点网线预埋,室外无线节点网线预埋。 3、中央控制室(中心机房)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信息处理的核心所在,具有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校园安防中心、一卡通中心的功能。 依据: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当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趋势,是提高教育现代 技术水平、规模培养信息技术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任务,将极大地推动 学校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产生重要 的影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显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1.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搭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桥梁,保证学校各项数据的权威和质量,为学 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构建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将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 效率,实现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数据、资料、文件等的共享,也提高 了教职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变革, 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 提高。

4.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二)校园网现状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网始建于2012年8月,目前已建成覆盖学校教学区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校园网基于三层网络结构,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主干技术,呈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电信100M光纤接入Internet和泰安教育城域网。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服务器3台,各类核心、汇聚和接入交换机10台,接入信息点50多个。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校还逐步建设了校园门户网站(),提供了WEB、FTP、OA办公等应用服务,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学生实习实训上,将计划建成多个电脑仿真实训室,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实训课根据教学需要按照先计算机仿真模拟,再实际操作的程序进行。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学校校园网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学校及各处室、各专业部能通过学校或部门网站开展工作,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我校信息化应用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8最新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2018最新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 项目背景 (3) 1.2. 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总体规划 (4) 2.1. 建设原则 (4) 2.2. 总体架构 (5) 2.3. 分阶段实施规划 (6) 第三章、基础平台建设 (7) 3.1. 统一认证管理 (7) 3.2. 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8) 3.3. 统一应用接入 (8) 3.4. 统一的数据标准 (8) 3.5. 支持市教育资源平台应用引入 (9) 第四章、智慧门户 (9) 4.1. 校园门户平台 (9) 4.2. 家校帮客户端 (11) 第五章、智慧管理 (12) 5.1. 办公管理 (12) 5.2. 学生管理 (16) 5.3. 教师人事管理 (23) 5.4. 教务管理 (24) 5.5. 校产管理体系 (27) 第六章、智慧教学 (28) 6.1. 校本资源库 (28) 6.2. 课前导学 (30) 6.3. 同步备课 (31) 6.4. 互动课堂 (33) 6.5. 在线检测 (33)

6.6. 课后作业 (35) 6.7. 智慧教研 (36) 第七章、智慧生活 (42) 7.1. 门禁考勤 (43) 7.2. 校园消费 (44) 7.3. 教室申请 (44) 7.4. 平安校园 (45) 第八章、智慧环境 (45) 8.1. 智慧教学硬件 (46) 8.2. 智能手环 (49) 8.3. 一卡通 (50) 8.4. 红外测温 (60) 8.5. 门禁闸机 (60) 8.6. 电子班牌 (63) 8.7. 学科教室 (67) 8.8. 班班通 (67) 8.9. 数字图书馆 (72) 8.10. 创客空间 (74) 8.11. 校园广播/电视台 (75) 8.12. 录播教室 (77) 8.13. 平安校园 (79)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81)

高校智慧校园存储解决方案

旗开得胜 高校智慧校园 存储解决方案 - 1 -

旗开得胜 - 2 -

第1章数字化校园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智慧校园概念 在20世纪末提出“智慧校园”概念以来的十几年中,智慧校园经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摸索,逐渐的发展起来,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也不断暴露出很多新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安全等问题导致业务流程不通畅、用户使用不方便、系统应用推广难等等。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经常需要牵扯到其它应用和流程的改造,以便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和更新。这就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信息访问平台。 目前,国内智慧校园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层次性。发达地区的教育机构智慧校园建设程度好于欠发达地区。高教、普教、职教、幼教、成教等各种教育层次,由于业务特性、管理体制和信息化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对智慧校园的需求和体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从差异中总结共性,针对个性化的需求模式提供定制化的校园建设方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保证了学校的投资最大化、业务个性化、管理职能整合化、老师学生便利化。 智慧校园是一个广范围概念,它包括了现实校园及数字化空间,也包含了当前流行的虚拟大学。现实校园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智慧校园是现实校园通过信息技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展与延伸,它包含了现实校园及其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空间,虚拟大学是智慧校园的远程教育功能部分,是智慧校园的对外服务的部分职 - 3 -

能,它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 智慧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 智慧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智慧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传统校园效率,扩展传统校园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达到提高教育水平、管理效率的目的。 1.2 智慧校园需求分析 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建设,就是通过利用校园网上的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各种校园的应用支撑平台与信息服务系统,建立一个虚拟校园的校园应用系统,实现数字化的学习和数字化的管理。在面向信息服务的架构下,在计算资源整合、信息整合、应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流程与内容的整合。通过任务驱动与流程调度控制,可有效协调校园所有人员、资源调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水平和运作效率。从长远的应用和服务上,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和运作机制, - 4 -

智慧校园云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云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一、方案概述 (4) 1.1智慧校园云建设背景 (4) 1.2智慧校园云建设目标 (5) 1.3智慧校园云建设理念 (5) 1.4智慧校园云建设路线 (6) 二、智慧校园云需求分析 (8) 2.1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8) 2.2教育教学服务平台 (8) 2.3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8) 2.4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平台 (8) 2.5建设师生互动平台 (9) 2.6统一的应用集成环境 (9) 三、总体设计 (9) 3.1建设思路 (9) 3.2设计原则 (10) 3.3总体规划 (11) 3.4逻辑架构 (12) 3.5技术选型 (12) 3.6系统支撑服务 (13) 3.6.1统一身份认证 (13) 3.6.2统一校园门户 (15) 3.6.3统一数据中心 (15)

3.7应用业务系统设计 (16) 3.7.1基础平台 (16) 3.7.2教育教学 (27) 3.7.3德育管理 (60) 3.7.4校务办公 (74) 3.7.5总务后勤 (93) 3.8移动平台系统设计 (104) 3.8.1应用概述 (104) 3.8.2功能设计 (105) 3.8.3设计示例 (110) 3.8.4应用价值 (111) 四、基础支撑环境 (112) 4.1硬件支持系统设计 (112) 4.2基础硬件配置 (114) 4.2.1应用服务器 (114) 4.2.2数据库服务器 (115) 4.2.3存储 (116) 4.2.4存储网络交换机 (119) 4.3成熟软件配置 (119) 4.3.1操作系统 (119) 4.3.2数据库 (120)

智慧校园项目概述

智慧校园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 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智慧生活 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智慧生活环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智慧环境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

2018最新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18最新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4) 1.1. 项目背景 (4) 1.2. 建设目标 (4) 第二章、总体规划 (5) 2.1. 建设原则 (5) 2.2. 总体架构 (6) 2.3. 分阶段实施规划 (7) 第三章、基础平台建设 (8) 3.1. 统一认证管理 (8) 3.2. 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8) 3.3. 统一应用接入 (8) 3.4. 统一的数据标准 (9) 3.5. 支持市教育资源平台应用引入 (9) 第四章、智慧门户 (9) 4.1. 校园门户平台 (9) 4.2. 家校帮客户端 (11) 第五章、智慧管理 (12) 5.1. 办公管理 (12) 5.2. 学生管理 (16) 5.3. 教师人事管理 (22) 5.4. 教务管理 (23) 5.5. 校产管理体系 (26) 第六章、智慧教学 (27) 6.1. 校本资源库 (27) 6.2. 课前导学 (29) 6.3. 同步备课 (30) 6.4. 互动课堂 (32) 6.5. 在线检测 (32) 6.6. 课后作业 (34) 6.7. 智慧教研 (35) 第七章、智慧生活 (40)

7.1. 门禁考勤 (41) 7.2. 校园消费 (42) 7.3. 教室申请 (42) 7.4. 平安校园 (43) 第八章、智慧环境 (43) 8.1. 智慧教学硬件 (44) 8.2. 智能手环 (47) 8.3. 一卡通 (48) 8.4. 红外测温 (57) 8.5. 门禁闸机 (57) 8.6. 电子班牌 (60) 8.7. 学科教室 (63) 8.8. 班班通 (63) 8.9. 数字图书馆 (67) 8.10. 创客空间 (68) 8.11. 校园广播/电视台 (70) 8.12. 录播教室 (72) 8.13. 平安校园 (74)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76)

智慧校园详细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2017年11月

一、数字校园建设目标 在国家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政策背景下,数字校园的建设水平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开展本期数字校园建设。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充分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1.实现校园内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和科研水平; 2.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合理规划、合理分配、合理利用; 3.提高学校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质量、效益、效率; 4.保证资源和服务的可靠性、安全性、科学性。

二、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1.信息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完成建立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 交互,导致财务收支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 2.缺乏校园信息化集中应用与展示平台,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 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无序;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 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全校总体情况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这是一份完整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壹教德智慧校园 解 决 方 案

深圳市一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兴业路2005号广兴源互联网创意园A栋625 这是一份“完整”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2018年6月7日,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各大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也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那么,智慧校园是不是学校想建就能建好的呢? 当然不是,智慧校园建设并不简单,有教育政策的影响、学校方针的考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今天,小壹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较为全面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供大家参考,方案内容如下: 智慧校园建设简介 智慧校园建设是一个以大数据为中心,将校园教学,生活和管理集为一体的智能化校园方式。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校园生活、教学体验。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图和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现实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怎么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该通过管理科学化决策,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形成智慧的教育生态圈。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当注重以服务为核心,以人文本,搭建学校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有效地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做好校园管理工作。 智慧校园的三大核心特征之一: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因此,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一定要注重这一块的内容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智慧校园建设总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软件系统,二是智能硬件设备;其中智能硬件设备含括范围最大,一间教室就有很多智能设备:智慧班牌、电子白板、学习平板等等,再有便是校园中的,诸如数字图书馆、智能门禁、校园安防等。 而软件系统,则是这些智能硬件的承载平台,在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将之统一管理,让其集中统一在一个系统上,方便学校更好的管理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标准 按照实际情况来说,智慧校园建设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标准,不同的省份也有不同的教育

2018最新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项目方案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建设目标 (4) 第二章、总体规划 (5) 2.1.建设原则 (5) 2.2.总体架构 (6) 2.3.分阶段实施规划 (7) 第三章、基础平台建设 (8) 3.1.统一认证管理 (8) 3.2.统一基础信息库建设 (8) 3.3.统一应用接入 (9) 3.4.统一的数据标准 (9) 3.5.支持市教育资源平台应用引入 (9) 第四章、智慧门户 (10) 4.1.校园门户平台 (10) 4.2.家校帮客户端 (11) 第五章、智慧管理 (13) 5.1.办公管理 (13) 5.2.学生管理 (16) 5.3.教师人事管理 (23) 5.4.教务管理 (24) 5.5.校产管理体系 (27) 第六章、智慧教学 (28) 6.1.校本资源库 (28) 6.2.课前导学 (31) 6.3.同步备课 (32) 6.4.互动课堂 (34) 6.5.在线检测 (34) 6.6.课后作业 (36) 6.7.智慧教研 (37)

第七章、智慧生活 (42) 7.1.门禁考勤 (43) 7.2.校园消费 (44) 7.3.教室申请 (44) 7.4.平安校园 (45) 第八章、智慧环境 (45) 8.1.智慧教学硬件 (46) 8.2.智能手环 (49) 8.3.一卡通 (50) 8.4.红外测温 (59) 8.5.门禁闸机 (60) 8.6.电子班牌 (62) 8.7.学科教室 (65) 8.8.班班通 (66) 8.9.数字图书馆 (69) 8.10.创客空间 (70) 8.11.校园广播/电视台 (72) 8.12.录播教室 (74) 8.13.平安校园 (76)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78)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详细

目录 第1章建设背景 (2) 第2章建设基础 (3) 第3章建设思路与目标 (3) 3.1. 建设思路 (3) 3.2. 建设目标 (4) 第4章建设容 (5) 4.1. 网络基础建设 (5) 4.2. 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6) 4.3. 教学资源库建设 (121) 4.4.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29) 第5章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 (220) 5.1. 建设进度及分年度验收要点 (220) 5.2. 经费预算 (221) 第6章建设预期效果 (222) 第7章保障措施。 (224)

第1章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会引发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教学环境等支撑环境建设的变革。因此,基于以上技术的数字校园已成为21世纪高校建设发展的趋势。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基于校园网络的各种应用不断开发和投入应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如“应用山头”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应用系统、各部门缺乏数据标准,数据重复,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相同信息容不一致;学校有效数据资产不能“共享”,导致学校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获取信息非常困难,有效数据资源不能及时共享,数据资产利用率低下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将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实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形成校园的数字环境,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凭借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信息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战略性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让师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为师生提供网上教学、网上实验、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同时也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规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为师生、

智慧校园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1.1 办公管理 结合校园内部各类办公业务,通过对各级部门办公要素的整合,实现对工作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整合管理。 1.1.1 公文流转 ?权限管理 提供基于角色管理的权限控制,通过模块权限、功能权限、业务范围三级权限与角色的关联,角色与帐户的关联,帐户与业务范围的关联,实现系统、严谨、易管理的权限管理。 ?流程管理 定义标准的工作流,实现固定流程和自定义可变流程,自定义流程能够提供灵活的运行绑定功能,在流转过程中实现后继流程的定义,结合系统提供的流转功能可满足各种流程运用需求。 ?公文模板 减少排版的工作量,提高公文草拟的效率。提供最常用的下行文和上行文模板,并具有模板定制功能,可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公文模板需求。模板的分类管理能够提供模板使用的权限范围管理。

?公文电子印章 系统能够提供将jpg或gif格式的印章图片通过不可逆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保证印章安全。公文电子印章可授权给多人使用,授权人可自行设定自己使用电子印章密码。 ?公文办理 收文办理能够实现从系统外部自动或手工的公文签收、登记、流转、处理、传阅的全过程。发文办理能够实现由单位内部自动或手工的公文拟稿、审核、流转、签发、发送的全过程。 ?收/发文分离 公文流转系统将包括收文办理和发文办理,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需要对收/发文办理业务进行分离,能够实现从流程、模板、常用批注、代理人、关联人等功能和收/发文模块都进行隔离,在功能上充分体现出收文办理与发文办理的不同。 ?公文发送 公文的发送能够实现公文的外部发送和内部传阅功能,外部发送又可分为平台间发送和邮件发送。内部传阅功能主要是在公文流转完成后,传送给相关人员进行浏览,传阅的目标为个人用户,此类收文无需登记、办理。 ?公文查询 公文查询将包括收文查询、发文查询和公文管理查询,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得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得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得智慧教学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得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得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得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得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得现代化奠定坚实得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得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得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

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瞧,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瞧,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得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得问题主要就是:系统性得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与发展水平方面考核得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得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得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得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得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得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得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得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得信息素养与应用水平,最终建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欢迎阅读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职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 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变革,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3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学校校园网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学校及各处室、各专业部能通过学校或部门网站开展工作,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我校信息化应用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体系没有建立,学校的各项业务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处理日常业务,效率低下。 2.学校数据重复录入,重复管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部门数据 8.学生的学生学籍、成绩、实习实训情况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记录。 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体系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提供相互数据交换的功能,建设智慧校园,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规范,实现校园数据的

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一方面结合泰安市民卡建立学校进出校门、实训楼宿舍楼门禁、图书馆借阅、食堂小店消费等系统,利用电信校讯通,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班主任能及时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作业情况,期中、期末测试成绩、任课教师评语、 程中,应从学校的需求出发,根据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实施。 2.完善基础、突出应用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高校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高校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1.项目背景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管理系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受系统使用或开发时间、经费、目的等限制,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系统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导致部门间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应用缺乏有效集成以及冗余数据无法处理的现象,同时,高校信息化过程当中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以及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导致各种业务系统数据不标准、不统一、质量差、冗余化。且同样的数据在不同部门的使用过程当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因此,学校专属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可持续迭代的数据交换、共享、治理平台、可靠的本地化服务团队显得尤其关键。因此,构建数字化校园,将全校范围内的各个业务系统进行高效整合,以实现管理的一体化和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2.统一数据平台概述 统一数据平台基于高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合考虑学校的管理业务域,构建学校的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交换平台、共享数据管理及数据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实现信息的顺畅交换和共享;提供基于主题的综合查询服务,并可按照学校的具体需求扩展业务主题及查询服务;提供基于共享数据的灵活报表,利用现代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灵活生成各类报表,为学校各级用户提供便利、多样的数据使用服务。统一数据平台适合于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教育管理机构。 3.技术核心 ETL(Extraction-Transformtion-Loading),即数据的抽取、转换与加载,是将分散、零乱、标准不统一、码制不一致的数据整合到目标数据库中的技术。它从各种原始的业务系统中提取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据转换,最后将转换的数据按计划导入目标数据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