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秀电影评价标准——以《情书》为例

浅谈优秀电影评价标准——以《情书》为例
浅谈优秀电影评价标准——以《情书》为例

浅谈优秀电影评价标准

——以日本电影《情书》为例

电影,无可争辩的是一门艺术,而且它完全区别于其他艺术类型。电影在包含了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的同时,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使其具有了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同时,电影也是一种商品。由于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电影具有了巨大的宣传、教育、娱乐等作用,再加上电影载体可以大量复制,非常利于传播,使得电影天然地发展成了一种市场巨大、需求旺盛的商品。

融合了艺术性和商业性,并具有广泛社会作用的电影,已经成为了当代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人们的交流、学习、娱乐,丰富精神生活、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类型各式各样、内容五花八门的众多电影中,有那么一部分电影深受观众喜爱,在社会上能引起广泛共鸣,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些电影被观众们称之为好电影或优秀电影。

究竟一部电影如何才能称之为优秀电影?优秀电影具有哪些共性?如何去鉴赏一部优秀电影?为了回答前面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1995年上映的岩井俊二执导的日本爱情片《情书》进行剖析和鉴赏,从主题、情节、人物、视听语言等方面,对优秀电影的评价标准进行初步探讨。具体来说,优秀电影应该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电影主题生动思想内涵丰富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

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如果一部电影的主题模糊、内容空洞、思想偏激,必然得不到观众的喜爱,就算这部电影运用了多么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段,从根本上就注定了其不能成为一部优秀电影。

1995年,岩井俊二推出了他的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以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象首先在日本国内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而影响很快就波及到整个东南亚甚至欧美。现在,这部美丽动人的《情书》不但为众多亚洲影迷所喜爱,更是被众多影评人视为日本新电影运动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当时年轻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以诗化的电影叙事方式表达了少年的初恋,使整部影片了呈现出了唯美的风格。岩井俊二别出心裁的将中山美穗放在两个不同的角色中,利用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串起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同时他大量堆砌的细节,如试卷、毕业手册、跑道等这些铭刻着青春回忆的物品,一次又一次在故事中发出光芒,感动观众。

在“寻找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这个世界电影的经典主题上,岩井俊二细密地、婉转地表达着对于生命的诗意追问。把自己和对象同一化,与对象产生一种共感,或者可以说在对象中发现自己、观照自己,是一种无常美感和无常哀感的调和。日本人正是从这种哀愁的艺术哲学中感悟世界、感悟人生,以达到“闲寂”或“寂”的人生境界。这种精神浸透在《情书》的整体艺术构思里,表现出岩井俊二的东方式艺术风格,准确到位地诠释了“悲哀即美”的日本式美学观念。

二、情节结构完整叙事方式新颖

在世界各国的许许多多爱情影片中,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故事早已司空见惯,形形色色,其中的共同点是:铺陈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历程。然而,岩井俊二的

《情书》却独辟蹊径,在众多爱情影片中脱颖而出。其实,严格地说,《情书》算不上爱情片,因为影片中三个男女主人公都没有真正相爱过,所谓“情书”也不是其中一对男女主人公互诉衷肠的书信,而是通过两个女孩之间的通信唤起回忆的媒介。那么,《情书》用什么打动了不同国界的千百万观众呢?这正是岩井俊二东方式电影构思的秘密所在。

《情书》的叙事文本很简单:处于青春萌动期的男中学生藤井树深深地暗恋着与自己同姓同名的女孩藤井树。尽管他这种纯真的感情很强烈、很执着,但却始终不曾向她表白过,只在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以恶作剧的形式透露出一丝丝内心的隐秘。而女藤井树全然未觉,根本感受不到他的爱恋。中学未毕业,男藤井树内心埋藏着那种青春的暗恋情愫转学来到了另一座城市,认识了另一个叫博子的女孩。博子的相貌、气质与女藤井树几乎一模一样,于是,男藤井树便把对女藤井树的爱恋倾注在博子身上。后来,男藤井树在一次爬山中,意外坠山身亡。

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采用一般的结构模式,完全可以衍化成一部曲折生动但毫无特色的爱情片。然而,岩井俊二的独特而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特意舍弃了三个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情的是是非非、悲欢离合,而把笔墨集中在对往事的追寻和回忆上,形成了《情书》错综复杂的电影结构文本。

影片情节发展以博子探寻男友藤井树的爱情真相作为推动力,引发了另一女主人公藤井树的回忆;再以女藤井树的回忆作为次动力,不断推进博子的情感转变,从而共同完成两个女孩子情感蜕变的过程。在现实时空中的情节采用外视角的形式,按照编导者的理性思维和情绪变化,表现两个女主人公在共同寻找“情书”之谜的答案过程中,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联结,致使两者或贴近,或远离,或若即若离。在回忆时空中的叙事则采用内视角形式,情节的进展完全遵循男女

主人公的心理逻辑和行为规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情书》结构中的现实与回忆两个层面里至少有四组不同时空的人物行动线,编导者能使它们互为因果、互作经纬、交错递进,细针密线地编织起来,做到了天衣无缝,精妙之至。

三、人物刻画鲜活人物关系细致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

电影《情书》中,岩井俊二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了渡边博子和女性藤井树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因为渡边博子和女性藤井树都是由中山美橞来饰演,所以从相貌来区分两人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岩井俊二刻意为两人准备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渡边博子的出场基调就是伴随着忧伤,白茫茫的一片雪景,把苍茫、无助、凄冷之意全然展现。而女性藤井树的登场却完全不一样,即使生病,却还是带着精灵古怪,那个邮递员的配戏部分则更是烘托出了这种愉悦的气氛。需要一提的是,导演为了保持这样一种对比,女性藤井树全片都是带病出场的(初中场景除外)。由此同为中山美橞的两位女性的反差已经出现,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观众会搞混两人的问题。

当然,少男与少女藤井树之间也存在着对比,只是这样的对比非常明显,无需深入分析。所以,对于女性藤井树而言,存在着双重对比,一边是和相貌相同的渡边博子,而另一边是和姓名相同的男性藤井树。这样的处理,可以说是非常

独到的。

四、视听语言优美表现手段高超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段,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段,就是其区别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的视听语言。电影的视听语言包含众多,总的来说有画面、声音和镜头,具体包括色彩、灯光、镜头运动方式、音乐和音响,台词和对白、旁白、蒙太奇、表演、细节等等。施展高超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段,巧妙地运用各类视听语言,是一部优秀电影的技术保证和艺术体现。

《情书》处处透露着彩色胶片下的黑白意境,画面语言的基色就是游走在黑白之间的:渡边博子的黑色大衣外套和皑皑白雪大地,远景处疏落的树林和小镇淡化成朦胧的黑色,背景色天空泛白与茫茫雪地接壤成一片……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视觉效果:用彩色镜头来描写黑与白的对比色。这个创意可能是基于影片故事情感基调而触发的灵感,因为之后随着情节的推移,虽然色彩渐渐丰富,可是始终蒙上一层朦胧。这里我们看到了美术风格上最典型的日本浮世绘技法和水彩写意的相映成趣。浮世绘的白描风格来源于我国国画的线描技法,讲究线条灵动飘逸,但色彩上则有西洋淡彩的写意意味,用来表现如此感性的主题正是恰到好处。《情书》的电影音乐也同样绝妙非凡。

《情书》自始至终流淌着美妙缠绵的钢琴曲,它们在自始至终洋溢着哀而不伤的感情和漫无边际的思绪。无论是那些与片片白雪相协调的温柔感伤的乐章,还是响在发黄记忆中的怀旧音符,都和影片的叙事节奏镶嵌的天衣无缝。影片中的一个个画面在悠扬的钢琴曲中翻腾,闪现,伴随着那声平淡如水的“你好吗?我很好”。

结论

综上所述,一部优秀电影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四点特征:电影主题生动,思想内涵丰富;情节结构完整,叙事方式新颖;人物刻画鲜活,人物关系细致;视听语言优美,表现手段高超。同时这四点特征,也是评价一部电影能够称之为优秀电影的必要评价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