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加常见题型定稿版

历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加常见题型定稿版
历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加常见题型定稿版

历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加常见题型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

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

3、潭上有什么景物?

竹林,水声,奇石,青树,翠蔓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

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辞格:比喻。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6、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扣住作者贬居时的心境去品析,对照文章内容分析)

答:因为潭底都是石头,而且文中写道“卷石底以出”和“全石以为底”,所以将这个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8、本文主旨: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

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小潭以全石为底

10、小石潭记中表现喜的句子有。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11、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1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然后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再寻到小潭。

13、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5.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6.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左右,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7.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18.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平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19.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20.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四个方面:(1)水特别清澈;(2)以整块的石头为底;(3)潭岸岩石形状各异;(4)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21.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方法

写出了潭水清澈的特点。由鱼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以及游人清晰地看到鱼在水中的活动衬托出来,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方法叫侧面描写。

22.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

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

23.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

《小石潭记》中考测试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一、(河北)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______________。(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二、(天门)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 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2.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小石潭记》中考阅读测试题(二)

三、(永州)

1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1.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22.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3.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四、(遵义)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伐竹取道伐:__________ ②下见小潭见:__________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 ④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4分)

五、(荷泽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

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

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

石,欹(q 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

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

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

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考答案:

一、(河北)

5.(1分)柳宗元 6.(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4分)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 0.(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二、(天门)

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每个词0.5分) 10.B 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着不齐,随风飘动。 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每空0.5分) 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3分)

三、(永州)

19.(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2分)B 21.(4分,每句2分)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鱼)时而静上卜不动,时而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22.(2分) 幽静。(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1分,语意相近即可) 23.(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24.(5分)答案不唯~:写出相连的两句写山水的古诗词2分,能合理赏析3分。示例:山随平野

尽,江人大荒流。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四、(遵义)

16、①砍伐②看见③大约④冷清(每小题1分,共4分)。 17、①阳光直接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动。②从石潭这里向西南方远望,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长蛇那样爬行,溪身或明或暗,溪水都看的清楚。(对一句给2分,共4分。) 18、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2分)。(只要按照以上意思答题,言之成理,亦可给分。本题4分。)

五、荷泽市

10.答案:①因为②说出

11.答案: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13.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2008年、2009年《小石潭记》中考题汇编

2008年上海市

A组:供使用H版教材的考生完成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发文学家____(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

6.节选部分的景色按照作者的游踪来写,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____的。(将节选文字中的关键字组成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语来回答)(2分)三)(6分)4.(2分,每空1分)唐柳宗元 5.(2分)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相互交错,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儿。 6.(2分)快乐

2008深圳市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

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

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

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

百许头

(2)佁然..

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答案:6.(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7.(1)水格外清凉。(2)把品德高尚的

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8.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

2008年荷泽市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

(q 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

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10.答案:①因为②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08年通辽等四市

(一)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 8 分)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 1)水尤清冽 尤: (2)悄怆幽邃 悄怆: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伐 (1)伐.竹取道 (2)齐师伐.

B .去 (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

C .其 (1)不可知其.源 (2)其.

真无马邪

D .以 (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

记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分)

答:

(一)

5 、 ( 1) 尤:特别(2 )悄怆:优伤的样子

6 、B

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 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 分)

8、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

2009年《小石潭记》中考题汇编

南京市(09江苏省)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

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

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

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 à):裂缝。③掉: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 .伐.竹取道 齐师伐.

D .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 .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

D .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无从致书以.观

B .或以.

钱币乞之

C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 .皆以.

美于徐公

(完整版)《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 案)(4) 《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4)文章来自: 《小石潭记》阅读题 (一)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 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 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一则简介。(4分)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对比阅读知识交流

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对比阅读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2)(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译文: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答: 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10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人教版必修)

《小石潭记》(人教版必修) 一.教学内容: 《小石潭记》 二、重点、难点: 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 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新课讲授: 1.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简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改革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抑郁不得志,又不肯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当权派同流合污。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有的寄情山水,抒发个人的抑郁和苦闷;有的反映当时人民的疾苦和愿望,谴责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等。《永州八记》、《江雪》、《捕蛇者说》等,都是他被贬永州时期的代表作品。 《永州八记》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2.文言字词注音: 卷石(quán)参差(cēncī)寂寥(liáo)摇缀(zhuì)隶(lì)悄怆(qiǎochuàng)俶尔(chù)佁然(yǐ)嵁(kān) 翕忽(xī)幽邃(suì)坻(chí) 3.朗读课文:

4.文言词语总结: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佁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5.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玉、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越响声,(我的)心情高兴起来。(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看到下面有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岩石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和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到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的,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汇编

小石潭记的对比阅读及答案一.(08年山东)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名状()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 甲文: 乙文: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10.答案:①因为②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二.(08年内蒙古) (一)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8 分)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 1)水尤清冽尤:(2)悄怆幽邃悄怆: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1)伐竹取道(2)齐师伐我

《小石潭记》《游青溪记》比较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游青溪记》比较阅读答案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①,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②;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③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④;至寒至腴,可拊⑤可。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其为正也间也: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 ②岚:林中雾气。③箨(tuò):竹笋皮,笋壳。④纨:白色的丝绢。 ⑤拊(fǔ):抚摩。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潭中直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 (3)独于碧不甚了然________________ (4)乃悟世间真有碧色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2)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 12.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3分) 13.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语段【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共4分,每小题1分,(1)大约(2)像北斗星那样曲折(3)对(4)明白 11.共4分,每句2分(1)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久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2)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抓住关键词:以乃跳珠溅雪诸)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26《小石潭记》原文、注释、译文和赏析

小石潭记 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小石潭记》注释、译文和赏析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注释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竹林。 [3]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鸣: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小石潭记和右溪记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和右溪记对比阅读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阅读思考】 10.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①以其境过清(因为)②不可名状(说出) 11.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10.答案:①因为②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柳宗元《小石潭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比较阅读答案 内容提要:(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

中考文言文阅读《小石潭记》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曾不若妻弱子。 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13.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D.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 14.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读起来和谐流畅,富有韵味。 11.C 12.A 13. B 14.C

《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比较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石梁记》,完成第1~4题。(12分) 【甲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文】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冬日妍燠②,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②妍燠,暖和。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⑥瓴,瓦沟。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⑧沾醉,大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2分) ①隔篁竹: ②斗折蛇行: ③从两家僮: ④小树长尺许: ⑤比晓: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部编人教版《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实词,感知文章内容。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融情于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文章内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融情于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示范朗读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预习导学] 1、了解“记”的文体知识 记:古代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 如: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 2、上网或查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3、朗读课文。 朗读时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卷石底以出(quán)为坻(chí)为嵁(kān)蒙络摇缀(luòzhuì) 参差披拂(cēn cī)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chù) 往来翕忽(xī)犬牙差互(cī)悄怆幽邃(chuàng suì)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复习导学案(学案) 日期:2012.5.6 周次:第十四周年级:九科目:语文 制卷人:孙彤审核人:黄琴使用时间:2012.5.5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甲文】自三峽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峽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从内容来看,两文都是描写景物的。甲文先写山,再写水,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乙文突出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 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3、两个文段划线句都写到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写法有什么不同?(2分) 【甲文】:春冬之时水清澈,夏季水湍急。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夸张的手法;动静结合等。 【乙文】:水清澈。正面写鱼,侧面写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动静结合等手法。 4、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侧面描写。《小石潭记》中侧面描写潭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中侧面描写夏季水势疾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小石潭记》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__________ 的景色和气氛,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三峡》中通过__________ 渲染秋天萧瑟气氛。文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 。 6、两文都借景抒情,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美景的欣赏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乙文主要表达了作者谪居生活的孤凄、悲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7、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小石潭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小石潭凄寒幽静,。二、阅读《答谢中书书》与《小石潭记》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可知其源 B、自康乐以来以其境过清 C、夕日欲颓日光下澈 D、清流见底以其境过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甲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 4、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都突出了水的共同特点:清澈(或:清)。但各采用的描写角度不同,甲文是正面(或:直接)描写,乙文是侧面(或:间接)描写。 5、仔细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两文描写景物的空间顺序不同,甲文是由高到低,乙文是从近到远。 ②两文描写景物都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不同在于:甲文从视觉、听觉角度写景,乙文主要从视觉角度写景。 ③从人的感官来看,甲乙两文所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受不同,甲文给人的感受是美丽而愉悦,乙文给人的感受是幽静而凄清(或: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6、下面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山川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之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②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表达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1、甲乙两文所写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两文分别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每问2分) 甲文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带答案讲课讲稿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 (一)《小石潭记》全文 (二) 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游青溪记》 翻译: 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特。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或间色(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然后我唯独对碧(青绿)色却不太理解。如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娟更滑润,达到清冷丰裕的极致,可以抚摩食用。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2)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长蛇爬行那样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以其景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够呆得太久,(我)就记下了这番景致就离开了。 3、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又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由乐到忧,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 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语段(一):从谭中的石、鱼、日光、影等从侧面衬托。 语段(二):用秋天、晓岚、含烟新柳、脱箨初篁等比喻水色。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一)《小石潭记》第二、三、四段 (二)《小石潭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右溪记》 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聚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以.其景过清(因为)(2)不可名.状(说出) 2、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看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中考试题精选

2009年齐齐哈尔 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阙 襄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 水方面有什么异同?(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参考答案:11.阙: 通“缺” 襄 :上 评分标准:(2分)每词 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不扣分。12. (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在正 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评分标准:(4分)每句 2分,重点词“虽”“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 得1分。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评分标准: (2分)宽对即可得分,要在对联中体现三峡的特点。14.相同点:都 从侧面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 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评分标准:(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 点得1分。 2009年江苏南京市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文: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译文: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 (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37196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 (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骊①之形;其旁,出堡坞②,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其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③,益奇而坚,其疏数④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⑤,而列是夷狄,更⑥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固劳而无用。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注〕①梁骊(lì):栋梁。②堡坞:土筑的小城堡。③箭:小竹子。④疏数(cù):疏密。⑤中州:指中原地区。⑥更:经历。⑦伎:同“技”,即“技巧”,此指优美的景色。 >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乃”与“良久乃已”中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4.甲乙两文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表达了柳宗元 的思想感情。(3分) [ (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人教版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 2、了解本文的作者及背景资料。 3、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和积累,让学生主动探究和整体把握。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孤独悲凉的心境,以及寄托于山水间的情感。 2、学会欣赏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学重点: 1、掌握记叙的顺序;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记叙的顺序;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3至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学生回忆“唐宋八大家”导入。 介绍柳宗元及作品及记 1、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掌握重点字词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游居柿录》 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4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作品注释 [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6、【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学家_____(人名)。(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明灭可见() ③任之而已()④辄复不遂()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 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________。(2分) 10、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答案:唐朝柳宗元评分:每空1分,共2分。 7.答案:①大约②显现,看得见③它④就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8.答案:①它的岸势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②我当时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下大雪所阻挡。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9.答案:潭水的清澈透明夜的寂静评分:每空1分,共2分。 答案:甲文表现的是孤寂、忧伤,乙文表现的是达观、超脱。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二)《小石潭记》《浣花溪记》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l2~l5题。(l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 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洌洌 (2)佁然不动佁 (3)西折纤秀长曲西 (4)尽溪,平坦如荠尽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l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l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答案】 12.(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13. (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

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Ⅱ: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二项是( B 、C)(2分)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见)//路转溪桥忽见(出现) B凄(凄凉)神寒骨,悄怆幽邃//属引凄异(凄凉) C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非竹//对此可以酣高楼(尽兴地喝酒) D杂然而前陈(摆开)者//陈词滥调(陈旧) 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A太守谓谁?(为,是) B隶而从者(跟着) C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那样) D树林阴翳(遮盖)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小石潭记》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4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 (1)水尤清冽冽:___________________ \ (2)影布石上布:___________________ (3)隶而从者隶: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心乐之马之千里者 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 C.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 D.乃记之而去乃石性坚重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 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 答案: 17.【答案】(1)凉 (2)投射(照映,分布,散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