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电

第一课

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2、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和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是(静电现象)。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6、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7、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用“+”表示)和(负电荷)(用“-”表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种现象与(磁铁)的相互作用相似。

8、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0、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第二课

11、小灯泡的构造包括:(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

12、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标有“+”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标有“-”称为(负极);

13、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1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我们教室用的电也是(220V)交流电。

15、我们生活中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16、用毛皮摩擦充气气球,气球上带(负电荷),将两个这样的气球相互接近,会相互(排斥)。

第三课

1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电路的连接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比(串联)起来更亮。

18、电池盒的作用是(固定电池);灯座的作用是(固定小灯泡)。

第四课

19、导线、电池和小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回路就叫(电路)。

20、用“电路检测器”可以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21、小灯泡不亮,说明灯丝中没有(电流)通过。

22、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第五课

23、我们可以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24、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比如:铜、铁等。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比如:塑料、干木头等。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25、导线外面包着(塑料),里面是一根(铜丝)。铜丝能让电流通过,是导体;而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是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是组成电路的重要材料。

26、人体、大地、盐水都是(导体)。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27、如果发现有人触电,我们应该立即(切断电源)。

28、钳子的外面包了一层厚塑料是为了(防止触电)和(绝缘)。

第六课

29、(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可以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30、开关有的地方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31、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的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按键开关;有的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遥控)开关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

32、有的开关放在(明处),如墙上的电灯开关;有的开关藏在(暗处),如电冰箱内灯的开关。

第七课

33、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

3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35、教室里和家里的的几盏灯都是(并联)的;手电筒里两节干电池是(串联)的;马路上排成一行的路灯是(并联)的;一排排的彩灯是(串联)的。

36、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37、检测电路故障除了检测法,还有(检查法)和(替换法)。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第一课

38、(繁殖)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9、一棵完整的开花植物(例如油菜)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40、一朵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41、一朵油菜花由(4片)花瓣、(4片)萼片、(1个)雌蕊、(6个)雄蕊组成。(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42、一株油菜上的花不是(同时开放)的,而是(由下到上)依次开放。

43、油菜花的变化过程:(花蕾)(花)(果荚)(果实)。

44、生物在其生长变化的过程中,其(物种)并不因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

45、生物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使其物种得以(延续)。

46、(解剖)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方法,能更好地了解花的结构。

第二课

47、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48、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49、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50、柳树花是不完全花;南瓜花是单性花、也是不完全花;桃花、豌豆花、牵牛花是完全花,又是两性花,百合花缺少萼片,是不完全花,也是两性花。

51、所有的完全花是(两性花),有些不完全花也是(两性花)。所有的单性花都属于(不完全花)。

52、(雄花)不能结果,(雌花)能够结果。

第三课

53、植物的花担负着(产生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54、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构成。柱头上有(黏液),(胚珠)藏在子房里。

55、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构成;花药上有(花粉)。

56、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传粉的方式主要由(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由:(风传粉)、(昆虫传粉)、(人工授粉)。第四课

57、果实和种子成熟后要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散布得(越广),越有

利于繁殖后代。

第五课

58、散播出去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萌发),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59、像蚕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60、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61、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是:首先突破种皮的部分是(胚根)、它向下发育成(根);随后(胚芽)伸长,它向上发育成(茎和叶)。

62、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足够的空气)。

第六课

63、许多动物是靠 (卵) 繁殖的。

64、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它就会发育、成长为一个新的(动物)。

65、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

66、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能在几星期内长成小青蛙。小鸡的孵化大约需要(3 个星期<大约21天>)。

第七课

67、动物的很多活动都是在为(繁殖)做准备。

68、动物的繁殖方式基本上分为(胎生)<比如哺乳类动物>和(卵生)<比如鱼类、昆虫类、鸟类、爬行类动物>。还有(卵胎生)<比如鸭嘴兽、大肚鱼、角鲨等>

69、许多动物分成(雄性)和(雌性);雄性动物体内能产生(精子),雌性动物体内能产生(卵),当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70、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71、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72、(克隆技术)的出现是生物技术历史上一次突破性的革命。1997 年 2 月,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利”)诞生了。这是世界上第一例从成年动物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

第三单元

第一课

73、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成(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根据生熟程度分,分为(熟食)和(生食)。,根据主要食物还是辅助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

第二课

74、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75、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等六大类。

76、(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份。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牛奶、鸡蛋、鱼、大豆、花生)等。

77、(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含有脂肪多的食物有(植物油、肥肉、大豆、花生、巧克力)等;含有糖类多的食物有(米、面、淀粉、土豆、薯类、饮料)。

78、(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当人体缺少钙时会得软骨病。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多的食物有蔬菜类、水果类、食盐。

第三课

79、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80、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81、(维生素)和(矿物质)在食物中含量比较小。

82、没有一种食物含有全部所需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合理搭配)膳食。

第四课

83、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84、日常食物中常见的食用方法有:(生食)和(熟食)。

85、烧熟后的食物,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

86、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

87、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

88、(水果)不宜熟吃,(肉类)不宜生吃。

89、谷类、薯类含有糖类(淀粉);油脂类食物含有(脂肪);鱼、肉、蛋、奶、豆类含有(蛋白质);蔬菜、水果含有(维生素)。

第五课

90、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霉菌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91、霉菌是一种(微生物),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防止发霉的方法是(低温)、(干燥)。

92、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93、一块干燥的面包和一块潮湿的面包放在同样的室温下,(潮湿)的面包先发霉。

第六课

94、食物的变质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减慢食物变质的方法有:(冷冻法)、(腌制法)、(晒干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等。95、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

生物。

96、(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他们能很快的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97、用(腌制法)、(冷冻法)、(晒干法)等方法储存食物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第七课

98、当我们通过阅读食品包装,了解食品的(原料组成)、(营养成分)、(保存方法)、(保质期)后,我们的饮食就不再是盲目的,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99、我们从包装上能找到食品的:(名称)、(配料)、(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生产厂家)。

100、保质期长的食品一般会放入(防腐剂类)的食品添加剂。需要避光的食物包装一般是:(不透明)包装。怕碰撞的食物包装大多比较(硬实)。101、一种食品能在短期内用完,最好选择(保质期短的)。从食品包装上一般找不到食品的(颜色)。但能找到(储存要求)。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取的信息是:(食物的价格)。购买食品,我们都应选择(保质期)内的;肉质食品多为(真空包装)。

102、食品的包装有:(透明包装)、(不透明包装)和(真空包装)等。103、1000多年前,医学家(孙思邈)就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和(干眼病),并记录在(《千金方》)中。

104、不管是鱼肝油还是胡萝卜素,都可以预防(干眼病),我们可以从黄绿蔬菜中获取(维生素A)。因此,每天坚持吃(蔬菜和水果)是十分必要的。

105、在动物体内,包括人,都是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葡萄糖。

106、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不仅是糖类食物的主要组成单位,还是身体细胞能量来源的基本(糖类单位)。(淀粉类)食品是葡萄糖的最好来源,也是身体的最佳能源。

107、最好能养成多吃(水果)的习惯,因为从水果中摄入适量的(果糖),有利于减少对精制糖的摄取。

第四单元

第一课

108、(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的岩石、地下的岩石和海底的岩石,它们严严实实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

109、(水)、(空气)、(岩石)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

110、(岩石)都是天然的,比较坚硬,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111、岩石的分类标准:(颜色)、(形状)、(轻重)、(光滑度)、(透明度)、(硬度)。

第二课

112、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做出判断。

113、地质学家根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

质岩)三类。

114、常见的岩石有:(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115、一些岩石上有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样的岩石叫做(化石)。116、(稀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上和眼睛里。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第三课

117、(石英)、(长石)、(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118、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的。

119、常见的矿物由:(石盐)、(石墨)、(硫磺)、(方铅矿)、(金刚石)、(石膏)、(辉锑矿)。

120、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用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

第四课

12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122、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形状)、(光泽)、(条痕)、(检测软硬度)、(透明度)等方法研究矿物。

123、很多矿物是以(颜色)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

(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124、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最硬的是(石英)。

125、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钢石),它广泛的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工具; 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126、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

127、我们可以把矿物质的软硬度分为(软)、(较软)、(较硬)和(硬)四种。

128、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不能用铜钥匙、小刀刻划出痕迹。

第五课

129、根据透明度,我们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的表面反光情况:(金属)反光最强;其次是玻璃、丝绸、蜡烛、(泥土)反光最弱;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都是(金属矿)。石英具有(玻璃)光泽。

130、有些矿物有着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它们都是矿物的(晶体)。如食盐是(正方体),石英是(六角柱),辉锑矿是(柱状、针状),方解石是(平行四边形),石膏矿是(菱形状)等。

131、(砾岩)(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第六课

132、石盐:玻璃光泽,主要用于食用和防腐。还能制取纯碱、烧

碱、盐酸、氯气。

133、赤铁矿:是重要的(炼铁)矿石,矿粉可制作(红色涂料)或(红色铅笔)。

134、方解石:无色透明,是制作(光学仪器)的最贵重材料。

第七课

135、(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

136、(岩石)和(矿物)开采后就不能再生了。

137、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私自开采。

138、我国已经发现的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的国家之一。其中稀有金属矿、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139、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40、沙漠中的石蘑菇主要是(大气)作用形成的。

141、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浮石)。

简答题

1、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答: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2、什么情况下物体显示带电?

答: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

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如何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答:把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了。

4、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小灯泡坏了②灯座松了③电池盒松了④电池干了⑤导线断了。

5、断路和短路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答:相同点是:断路和短路都不能点亮小灯泡。不同的是:断路是电路没有连接好,电流在中途断开了,对电池没有损坏。短路是把电池的正负极连了起来,电流没有经过电器,这对电池的损坏较大。

6、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7、怎样制作一个回形针开关?

答:把回形针伸开,用图钉把回形针大的一端与导线一起固定在木板上,就做成一个回形针开关。

8、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和并联起来各有什么特点?

答: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9、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和并联起来各有什么特点?

答: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时,一节电池的电压要平均分配给两个小灯泡,每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是一节电池电压的一半,所以小灯泡比较暗;

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时,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还是一节电池的电压,所以小灯泡比较亮。

10、你知道的安全用电常识有哪些?(说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安全用电?)

答:(1)不能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也不能用湿布擦带电设备;(2)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3)不要在同一个电源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电器;(4)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5)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大树下,空旷处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11、什么是电路?

答: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2、你家里有哪些电器是用干电池做电源的?

答:爸爸的电动剃须刀、我的小风扇、电动玩具车、手电筒、遥控器、计算器等。

13、请你提出几条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

答:电器在不用时,要拔掉插头;人离开房间要及时关灯;夏天空调的温度不要调得很低等。

14、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为什么要先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是否发光?

答:主要是判断电路检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电路检测器本身就是有故障的,那么用它检测所得到的检测结果是不准确的。

15、花、果实和种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果实和种子是怎样形成的?)

答:果实的形成先要经过传粉,传粉有的靠昆虫,有的靠风,也有的靠人和其他动物。花粉传到柱头后,在雌蕊的柱头上萌发,长出花粉管,向下延伸到达子房里的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结合,花朵开始凋谢,子房逐渐膨大形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形成种子。

16、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哪些?

(1)自体传播(又叫弹射传播),如:油菜、豌豆、凤仙花等。

(2)动物传播,如:苍耳、鬼针草、蒺藜、番茄、野葡萄等。

(3)风传播,如:蒲公英、蓟、槭树等。

(4)水传播,如:莲蓬、椰子、莲叶桐等。

17、植物为什么要有多种传播种子的方式?

答:因为植物的种子形态各异、植物的生活环境也有所不同,影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有多种散播种子的方式,也是为了能将种子散播得更广,更有利于繁殖后代。

18、种子成熟后,如果都掉落在植物的近旁,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

答:种子可能会被一些动物吃掉,也可能大量地聚集在一起,使种子成活的机会减少,即便长出许多新的植物,也会因阳光、养料、空气不足而大量死亡,不利于植物的物种繁衍。

19、蚕豆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胚芽的作用:发育成茎和叶;胚根的作用:发育成根;子叶的作用:提供营养。

20、小鸡的孵化过程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蛋的选择、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

21、鸡蛋的内部结构及作用是什么?

答:蛋壳:有保护作用;蛋壳膜: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气室:提供氧气;蛋白:提供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发育成小鸡。22、什么是卵生?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什么是胎生动物?

答:像青蛙、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像猫、狗、兔这样直接生下小动物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做胎生动物。

23、为什么鸡蛋的外壳被水打湿后就很容易发臭坏掉?

答:鸡蛋是有生命的,它需要通过鸡蛋上的小孔呼吸空气,鸡蛋外壳被打湿后,鸡蛋不能呼吸就很容易坏掉。

24、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答:妈妈排出的卵,要与爸爸的精子结合,变成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里着床,生长发育成胎儿,由妈妈的身体提供胎儿生长的营养,及帮助胎儿排出废弃物。“怀胎十月”后,由妈妈从产道生下胎儿,我们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25、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

答:(1)繁殖速度快。(2)不存在遗传变异问题。(3)缩短了育种周期,加速了良种繁育的速度。(4)具有特殊价值。(5)便于贮藏和运输,适合机械化播种。

26、比较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

答:生的马铃薯:硬、味道不好、不好消化、营养不容易被吸收、但能保留自身的营养。熟的马铃薯:松软、味道好、好消化、营养容易被吸

收、但在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27、比较生的鸡肉和熟的鸡肉?

答:生的鸡肉比较硬、味道不好、不好消化、营养不容易被吸收、但能保留自身的营养。熟的鸡肉:松软、味道好、好消化、营养容易被吸收、但在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28、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些什么?

答:①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②观察完后要用肥皂洗手。③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29、我们的膳食营养原则?

答:①荤素搭配。②粗细粮搭配。③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④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吃糖类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⑤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30、我们应该怎样讲究营养卫生?(我们应该怎样吃食物?)

答:第一,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就会因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第二,进食要适量,吃的不够会营养不良,吃的过多会得肥胖病等疾病。

31、说说可以怎样鉴别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和淀粉?

答:鉴别脂肪的方法:把食物在白纸上挤压、滑动,如果留下油渍,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如果不留下油渍,说明这种食物中不含有脂肪。鉴别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入一滴碘酒,如果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如果食物不变成蓝色,说明这种食物中不含有淀粉。32、食物的腐败变质是怎样引起的?

答: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他们能很快的繁殖。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腐败变质了。

33、为什么发霉的食物不能吃?

答: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34、影响食品保质期长短的因素有哪些?

答:食品的特点、食品的包装和保存方法、食品配料等都会影响保质期的长短。

35、在选择食物时我们选择保质期长的还是保质期短的?

答:保质期长的通常会在食物中放入一些防腐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对人体有害。保质期较短的食物,通常不含此类添加剂,是一种健康的绿色食品。如果在短期内能吃完的,一般选择保质期短的食品。

36、鱼放置一段时间就臭了,鱼干却能长时间保持好闻的气味,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鱼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条件,所以微生物就会快速繁殖、分解,吸收鱼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使鱼变质了。而鱼干不具备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所以能长时间保持不变质。

37、如何防止衣物发霉?

答:发霉所需要的条件是温暖、潮湿,要防止衣物发霉就要避免把衣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下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边缘较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9、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最新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复习 一、科学常识: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像钉锤、剪子这些构造简单的机械,又叫做()。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各种各样的()就是简单机械。家中常用的工具有()等。 2、使用机械的目的:()、()、()。 3、要打开啤酒盖你用()、拔掉墙上的钉子你用(),拧下螺丝钉你用()。 4、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上有()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5、杠杆是一种(),杠杆有三个点分别是:()、()和()。6.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 7、省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8、杆秤由()、()、()、()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9、杠杆有(),(),()。 10、“四两”拨千斤,称为()。 11、杆秤是杠类工具,“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因为杆秤应用了()。 12、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13、轮轴可以()。在轮上用力时,();在轴上用力时,()。 14、生活中的轮轴有: ()、()、()、()、()、()等。 15、利用螺丝刀起出螺丝,是应用()原理,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其中刀柄相当于(),刀杆相当于()。在轮上用力(),在轴上用力();当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 16.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 17、定滑轮的作用:();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组的作用:();滑轮组的()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绳子,就省几分之一的力。【要数吊着动滑轮的绳子几段】 18、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19、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吊车上安装的是(),窗帘上安装的是()。 2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有()的作用。 2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坡度越大越()。 22、将重物提上斜坡,如果斜坡的高度不变,斜面( )越省力。(道理同上) 23、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 24、生活中的斜面: ()、( )、( )、( )、( )、( )、( )。 25、不论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还是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总是()转速(慢),()转速(快)。 26、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刹车是(),脚蹬子是(),螺丝是()。 27、自行车综合运用(),(),()等机械原理进行省力工作。 精品文档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xx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5.“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6.被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 7.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二、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带胶塞的玻璃瓶、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 1、把玻璃瓶里倒满水,滴上一两滴红墨水,把带塑料管的胶塞放入玻璃瓶里,塞紧。在塑料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 2、将玻璃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塑料管内液面的变化,做上记号。 实验现象: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塑料管中水面上升,放入冷水会下降。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锥形瓶、热水、气球、水槽 实验步骤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2、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3、把锥形瓶取出放入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垂下的气球会竖立胀大,放入冷水中后逐渐变小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步骤: 1、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2、点燃酒精灯,把金属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然后放在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3、把金属球放入冷水中片刻,再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能通过,金属球加热后再放入金属环不通过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金金属环。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简答 1.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瓶装饮料不能装得很满(2)水烧开时,会溢出来。(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3)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夏天松一些。(4)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1课我在成长 一、填空: 1、在知不觉中,我们已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 第2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一、填空: 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2、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行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5、(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就要渐渐成为(“大人”)了。 二、问答题: 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 (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女生注意月经期卫生。不穿高跟鞋。少用化妆品,防治青春痘。不束胸勒腰。2、男生不拔胡须,以免损坏毛囊。不要过度使用嗓子。3、不要吸烟、酗(xù)酒。4.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5、阅读相关书籍,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与发展规律,分析和把握自身的身心变化,正确认识自我。 3、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意味着他将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答:一个人的成长必然意味着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如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力及的事。 第3课人生之施 一、填空: 1、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壮年)和(老年);还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二、问答题: 1、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是怎样照顾他们的? 答:有。父母要给婴儿喂奶、洗澡、换尿布,为他们保暖,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还要哄婴儿睡觉,教学婴儿说话等。 2、你家里或邻居家有老年人吗?在你眼里,他们是什么样的? 答:有。人到老年,体质、体能逐渐减弱;皮肤弹性变差;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也减弱;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头发变白而稀少,牙齿脱落,视力减退。由于全身抵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 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 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 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 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 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 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 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 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 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寻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检测时要检2次。 17、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18、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91.5V0,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更亮)。 19、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字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20、安全用电小常识:①不要用湿毛巾擦带电设备;②不要在大树下避雨;③不要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用电器;④启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等。⑤不碰掉落到地上的电线。 科学实验: 1、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0、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简答题 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 2、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该如何解决?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 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 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 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 程叫做风化。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 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 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 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精心整理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小学四年级科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 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 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 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 类。 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3、电源、电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电路。 4、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连接。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串联则是3V。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9、像铁片等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导体。 10、像塑料那样不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绝缘体。 11、电冰箱、彩电、日光灯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用的电是直流电。 12、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 13、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2、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或按钮)控制的。 14、导体有:人体、大地、水、金属、湿木。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 15、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16、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1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 18、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输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19、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20、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有个“+”字;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有个“—”字。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线上课程知识点汇总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摩擦 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便物体带上静电。 2、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相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3、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4、电路是指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 6、1.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用直线连一连各部分的名称。 2.猜测电流是怎样移动的,试着用铅笔画一画电流的路径。 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玻璃泡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亮了。 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 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对于人体来说, 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 10、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 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1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 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 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2.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3.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把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灯泡比较暗;因为一节电池的电压要平均分给两个小灯 泡,每个小灯泡就只有0.75V电压。 把两个灯泡并联起来接,灯泡都比较亮。每个小灯泡的电压是相同的,都是1.5V。 部编版两个小灯泡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与镜面的()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 3、()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等,就具有同样的()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叫做透镜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 6、早在()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

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如通过()能观察到苍蝇的()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蚜虫的大小如(),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的(),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15、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晶体形状(),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7、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整理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 球上所有的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 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 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 间、同一地点测量。 2.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 描述风向。 2.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仪器叫 风速仪。 3.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们也可以 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 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 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 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 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2017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

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六年级下册科学资料-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 2.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绘制自己从入学到现在身高、体重曲线图。 3.引导学生通过从曲线图上得到的信息,发现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自己的成长状况和在同龄学生中所处的水平。 4.九-十岁(或十-十一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5.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6.P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了解)。P5青春期身体发育表(了解)。 7.P6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8.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在斯芬克司之谜中,聪明勇敢的俄狄浦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10.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P8公式,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

11.分男生、女生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并绘制成统计图。 1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包含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 (5)不迷恋电脑。(6)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 2.子代与你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4.P20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P21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5.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X射线照射种子。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生的,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 2.实验①:观察恐龙模型,知道不同种恐龙所对应的名称。 3.我们可以通过恐龙的化石了解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其他化石。 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 识点整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 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 象的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 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 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 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 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 级。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 风)、1级(微风)、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 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 阴天。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 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 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完整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1.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2.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 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3.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导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 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4.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 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但不能检测家用220V电路。 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 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6.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 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7.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8.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 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9.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 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0.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 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11.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1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 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1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1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 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15.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 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二、简答 1、两节电池在同一电路里,串联和并联哪种连接方法灯泡更亮,为什么? 答: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答:连接点生锈了;导线断了;灯泡坏了;灯泡与灯座没安装好;电池没点了 3,安全用电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不能用湿手、湿布等擦带电设备,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在户外不要活动是不要靠近高压电线等带电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