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材料作文(用于初三年级学生)

材料作文怎样立意

本章要点:

?材料作文的特点

?怎样确定论点和立论的角度

?材料作文的结构模型

近年来标题作文、材料作文已成主流,因此深刻认识材料作文,认真写好材料作文意义重大。近年来命题作文有苏醒。

根据上节的知识可知:给材料作文也叫“命意作文”,是命题者给出材料,让写作者理解材料,从中提取论点进行议论,并且必须把所给材料用到文章中去,否则扣分。它是命题作文的变种,对写作者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文体也仅限于议论。因此研究如何写好议论文就显得意义重大。议论文的写作,前文已有所述,本节重点对材料作文的议论文立意做些探讨。

第一节确立论点

认真阅读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确材料指向,归纳材料要点,把握材料寓意,最终提炼写作中心论点。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也是考场作文能否及格的第一步。

下面以一篇材料的立意分析,看新材料作文怎样提取论点的。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育我们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别人对你的恩情,这才是做人的根本。”现在我也用妈妈这句话教育我的孩子,希望他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2002年6月的某一天,儿子放学回来,一进门就说:“妈妈,我们学校要给受灾地区捐款,这一次我捐100元。”“为什么?”“因为这次受灾地区有陕西省,我很担心周至县枣春小学的孩子们,还有我住过的老乡家是否被水淹了。妈妈,他们会被水淹死吗?还有那些可爱的小狗。”说着说着儿子的眼圈红了起来,我也被他感动了,于是从包里拿出100元递给他。他所说的地方是他2001年随星星河记者团采访过的地方。

这则材料有议论和记叙两部分组成,材料的中心句(点题句)应该在议论的那一部分中,所以材料的中心句应该是——希望儿子做一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激的人,即“感恩”,明确了“感恩”的主题,中心内容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节选准角度

上述材料中,母亲教育我、我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给受灾地区捐款的材料指向是一致的,都是“报恩”,材料的内容比较单纯,而在实际的写作训练中,给定材料中的人物关系可能要复杂得多,提取写作中心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如下面的一道材料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农夫有一片菜园,长势煞是喜人,但每到夏天,经常有麻雀乌鸦等一些害鸟前来偷吃,导致

产量大减。农夫忙于其他生计又无暇顾及,因此他常常为此发愁。农夫有一头踏实能干的驴子,它自告奋勇愿意前去看管菜园。

于是,农夫打算让驴子看守菜园,驱赶害鸟。他的妻子却不赞同,但农夫没有理会,仍然决定让驴子看管菜园。

驴子来到菜园后忠于职守,既不偷吃,又不偷懒。只要有鸟飞过来吃菜,它就奔过去把鸟赶跑。秋天到了,农夫的菜园收获却很少。原来,驴子在赶鸟的时候,横冲直撞,把菜都践踏死了。农夫很生气,对驴子又骂又打。农夫的妻子说:“驴子虽然有过失,然而你为什么要叫它来看守菜园呢?要知道它本来就不胜任这项工作啊!”

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寓言型新材料作文,这类作文的审题重点在于对寓言寓意的准确把握。

这道试题提供了一则“驴子看菜园”的故事,要求考生必须“全面理解材料”,立足材料的整合含意,但允许考生“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并可“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那么,这个故事包括那些侧面(或者说那些角度)呢?一般来说,寓言中有几个角色,就有几个侧面。农夫显然是主要角色,他的妻子也贯穿情节的始终,而闯祸的驴子,也要负上几份责任。所以可以选择这三个角色中的任何一个,然后采取以果溯因法,提炼出作文要表达的观点。

首先来看农夫

农夫在驴子的主动要求下,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和研究,贸然决定要驴子看管菜园,他全然不去考虑驴子的体大身重,在种满娇嫩菜苗的地里,怎样腾挪辗转,以至酿成严重后果,这是何等的鲁莽武断和用人不当。

确实,驴子有勤劳踏实的优点,但却不适合看菜园的岗位,农夫仅凭对方的一腔热情和平时的良好印象就拍脑袋决定,这和诸葛亮安排马谡守街亭的历史教训何其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

立意一:领导要知人善任,对人才应该合理使用,只有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人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作为一家之主,农夫在家庭中的地位自然是位高权重,这就好比单位领导,有关单位的重大事宜当然要他们主动决定,但既然牵扯到单位发展的重大利益,是否也应该虚心听取一下成员们的意见?独裁必然导致腐败,专制也必然导致重大失误,民主决策的最大好处也就在于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过错。但农民对妻子的正确意见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从而酿成后果。由此,我们又可提炼出:

立意二:在做决定时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部门领导更应该加强民主管理,避免刚愎自用,才能使组织正常健康的发展。

农夫任用驴子本来就有争议,结果任用期间,整个夏天都过去了,他对驴子的工作情况竟然没有进行任何考察,使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最终还是发生了,联系到最近发生的矿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深圳歌舞厅火灾事件等等,显然,“农夫们”的不作为,官僚主义,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立意三:作为领导干部,应该负起领导责任,勤于政事,严格管理,加强监督,防微杜渐。其次来看农夫的妻子

农夫的妻子在整个事件中有两次表现,一次是事前曾对丈夫的决定表示反对,一次是在事后对丈夫的批评。应该说这两次他的看法都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可以正面得出:

立意四: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

立意五:应勇于和不合理现象做斗争。

农夫的妻子虽能于事前提出合理意见,但不能坚持说服丈夫,且事中没采取任何主动措施及时纠正丈夫的错误做法,在明知驴子不能胜任的情况下,在长达一个夏天的时间,任由事态发展,直到严重后果出现,才用一切皆在意料之中的智者口吻对丈夫提出批评意见,难道她非等到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时,才能证明自己看法的正确吗?所以,我们又可以反面得出:

立意六:要有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的精神。

立意七:看法很重要,行动更重要。

最后来看看驴子

驴子在主人碰到难题时,能主动分忧,勇挑重担,还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这种态度还是要加以肯定。所以可以从正面得出:

立意八:要有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精神。

但常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驴子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它虽然有勤劳踏实,忠于职守的优点,但并不是适合任何岗位,而驴子却自我膨胀,最终所用非所长,好心办了坏事。由此,我们可以反面得出:

立意九:人贵有自知之明。

立意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第三节扩展训练《我只看我拥有的》

她站在讲台上,带点诡谲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她的意见,她就会得意得大叫一声,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黄美廉,一位自小就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她昂然面对,迎向许许多多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美国加州艺术博士学位。

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这是一场倾倒生命的演讲会。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没有怨恨吗?”

演讲会的主持人心头一紧,真是太不成熟了,怎么可以当着面,在大庭广众面前问这个问题。太刺激人了,他很担心黄美廉受不了。

“我怎么看我自己?”黄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

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长得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忽然,教室里鸦雀无声。她回过头来平静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学生群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提出什么观点?(填写在横线上)

________。肢体缺乏平衡,说话能力丧失,黄美廉没有自暴自弃自卑自馁,她相信,人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面对不幸与挫折,完全没有必要悲观沮丧。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万里。正是这种自信,让她创造了美丽的人生,让她能够面对与同学们交流。

2、 _________________。生命中难免有风雨阴霾有失败缺憾,关键是我们如何从风雨中看到阳光,从冬天里感受到春天。能艺术的处理人生,也便拥有了生命的成功与快乐。

3、___________________。不被生命中的不幸所击倒,迎向一切的不可能,并最终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这源于一种坚强、一种能克服困难、迎刃而上的勇气。人生不如意者常八九,黄美廉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4____________________。“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遭遇不幸,不但不怨恨,反而能发现生活之美,这是对生命的热爱啊!正因为热爱生命,她才会珍惜生命,才会在不幸的生命里创造出惊人的成绩。

5、___________________。黄美廉能从看似不幸的生命中感受到快乐与爱那是因为她能看到生命中的美丽,能够对生命持有一种欣赏。以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美。

6、 ________。她因挫折而奋起,因不幸而坚强,最终取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是啊,上帝关了一扇门,就必为你打开一扇窗。生命本身没有绝境,有的只是我们绝望的心理。

第四节多元材料作文

命题不限于一则材料,而是给考生展示2-3个以上的材料,如:

最近两年,许多文化现象出现通过各种媒体进入我们的视线,请看一组与文化有关的镜头――

镜头一: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据介绍,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我们将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目前,美国、瑞典、法国等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

镜头二:燃放烟花爆竹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城市相继作出禁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但最近,尊重市民呼声,上海、北京等市实行部分解禁,允许某些区域的市民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镜头三:2005年11月11日晚8时,中国向世界和奥林匹克运动奉献了一件特殊的礼物——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个“福娃”和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的一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请自选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看法。

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与单一材料相比,它给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考生可以整合所有材料(或者其中1-2个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就其中一个更为熟悉容易驾驭的材料提炼主旨展开写作;

第二、它要求“谈谈它们(流行文化)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即更多地要求作者自己参与其中,要表达这类材料中的因素对自己的影响;

第三、虽然是材料作文,但可以看成新话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之间,因为它不象以前的材料作文那样给学生的限制非常大,而是和话题作文一样,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第五节材料作文的结构模型

1.确定主旨上面的作文首先要求我们对所给材料加以总结,本话题可以概括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我的感受”,然后结合“镜头一二三”进行叙述议论。你也可以选择“限制性开禁烟花爆竹”确定主旨: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智慧结合;你还可以就“孔子学院”和“福娃”确立“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的主旨。写好本作文的关键是能抓住其中的一类文化现象确定主旨并加以阐述。

类型指导1、扣住大方向:必须谈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看法;

2 、抓住其中一点从多角度来谈;

3、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谈看法。

结构模型(以“限制性开禁烟花爆竹”为例)

1开端:(引)引用材料,总结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现代背景下的文化传承,既要传承,又要应时而变。

2正文:(议)1、燃放鞭炮的文化含义:一是放鞭炮本身能很好地体现节日气氛,是过年增添喜庆祥和氛围的主要途径;二是人们认为春节里放鞭炮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正)――你的体会。2、燃放烟花爆竹的害处:噪音、环境污染和火灾和人身伤害隐患(反)――你的经历。3、限制性开禁的作用:既突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又与时代要求相适应。

3引申性拓展:(联)不仅仅是鞭炮燃放,其它文化的传承都应该在保持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应时而变,全盘丢弃(或禁止)和固守都不是正确的做法。用排比列举法把议论范围扩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类都举一例――传统食品文化(如“月饼”)、传统艺术文化(如“民族舞蹈”)、传统制度文化(“民营企业”)等等。

4总结:(结)传统文化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作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

第17课材料作文怎样立意·练习

【训练目标:审题、写作方向】

下面是一篇文章写作的从审题立意到作文的全过程,请按下面的不同要求答题。

文题:

从前有一个人,买了栋带着大院子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些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这个人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加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要求: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限记叙文或议论文。

1、你认为最好的三个立意是:、、

A、路遥才知马力,日久方见人心

B、不要凭一时的冲动,去做出鲁莽的行为

C、莫让浮云遮望眼

D、学会观察

E、吃一堑,长一智

F、人生需要等待

G、不要被表面蒙蔽

H、三思而后行

I、人要有耐心

2、请选出最差的三个立意:、、

A. 别因平凡遮伟大

B.佛语人生(主要谈人生的三种境界)

C.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D.生活的启示(生活需要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的执著)

E.不可以貌取人

F、吹尽狂沙始到金

G、再等一等

H、请在人生的站点上等一等

I、背着耐心奔跑

3、选择五个开头中的一个偏题的开头

A、像花儿一样等待,就像含苞的花蕾,积攒力量,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就把积蓄的力量释放出来,此时的人生,定会像花儿般绚灿夺目,芳香四溢。

B、或许你会为把名贵花卉当作杂草铲除而懊悔,或许你会为把重要的镙丝钉当作废铁扔掉而苦恼,或许你为没有顺手捡起脚边的废纸致使失去工作而悔恨……

C、其实人生难免会有失误,只要能“吃一暂,长一智”,即使是失误,也可能变成你人生重大转折点。

D、我站在破败的庭院中,手抚着不堪的残树,“快死了吧!”“不,等着吧!来年的春天我又是繁花似锦。”寒风呼啸而过,吹着苍老的树。我站在岩洞里,看看滴落的水珠,“为何如此执著?”“不,等着吧!”只留下水滴嗒滴嗒的声音。

E、来年,我看到了鲜花簇拥、蝴蝶围绕的树;万年后,我看到了被洞穿的岩石。沧海都可以变成桑田,只需要等待。

4、好的篇章: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①因为改过,迎来的是满园的春光;因为改过,送走的是片片荒凉;因为改过,写下的是淡淡的芳香。

②哲人说:“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是的,正是由于他能接受别人的告诫,改正了错误,他才嗅到了名贵花卉的沁人心脾的芳香。

历史的车辙中,有不少有作为的人,从往之不谏的歧途,转入来者可追的正道,颇给人启示。

③东晋时著名爱国志士祖逖年轻时“性豁荡,不修行检”。到十四五岁还“不知书”,以后发愤学习,博览群书,被称为“赞世才具”。

④初唐的陈子昂,“十八未知书,以富家子,尚气侠,弋博自如”,以后感悔,成为开唐诗坛的巨擘。

⑤宋朝名臣冠准年轻时“不修之节,颇受飞鹰走狗”。后来在母亲的严厉教诫下,成国一位刚正清廉的爱国官员。

⑥我们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已不陌生。这并不是对自己的过失搪塞,而是激励你去改正。正如孔子所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你的过错是始料不及的,改正了,人们会赞扬你的精神,你的勇气。

⑦也许你不知道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谢灵顿曾经是一个街头恶少;也许你不知道为国捐躯的周处曾是为害乡里的恶棍;也许你不知道逼蒋抗日,推动两党再度合作的张学良曾经身染毒瘾,不能自拔。但他们今天的成绩和地位不正说明了“过而能改”的伟大意义?|

⑧有些人知错不改,却怨天尤人。正如泰戈尔所说:“我们看错了这个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⑨自高自傲,不可一世的马谡,知错不改,不听王平劝告,最终兵败街亭,使蜀国大势已去,兵临城下,四面楚歌。

⑩项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可知错不改,认为刘邦永远都在他之下,没有抓住鸿门宴上绝佳的机会,最终落个乌江自刎、身首异处的下场。

⑾不以无过为贤,而以改过为美。改过,就这么简单。

错而不改,死路一条。

问题:

(1)好文章讲究“凤头豹尾”,中间段落的内容要丰富,还要紧密扣题。第⑦段中只列举了材料,忘了议论扣题了,请加上一两句话,使该段能紧扣题目。

(2)⑧⑨⑩段是一个层次,从反面论述中心观点,但还缺少一个总结性的、概括点题的段略。试写上一两句话,对这一层进行小结并点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