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抽样调查教案-6系统抽样

最新抽样调查教案-6系统抽样
最新抽样调查教案-6系统抽样

抽样调查教案-6系统

抽样

第6章 系统抽样

§6.1 引言

6.1.1定义

定义6.1 /6.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按照这种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第一个样本点(随机起点),然后按某种固定的顺序和规律依次抽取其余的样本点,最终构成样本。这种抽样被称为系统抽样是因为这种抽样的第一个样本点虽然随机,但其余样本点的抽取看起来好像不再随机,因而是系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要对居民用户抽样,可按户口册每隔多少户抽一户;工厂为检查产品质量,在连续的生产线上每隔20分钟抽选一个或若干个样品进行检查;农业上为估计农作物产量或病虫危害,对一大片农田每隔一定距离抽取一块进行实际测量或调查,等等。 本章只作简单方法介绍。更多内容参见文献2、文献3。 6.1.2系统抽样的一般方法 定义6.3 直线等距抽样

假设总体单元数为N ,样本容量为n ,N 为n 的整数倍。把总体单元排列成一直线。先计算出系统抽样间隔n N k ,(当N 不是n 的整数倍时,可令k 等

于最接近的整数)。然后在第一阶段1~k 个单元中随机抽取一个单元,假设为r ,然后每隔k 个单元抽取一个单元,即分别为:r +k ,r +2k ,…….,直至抽取了n 个单元。抽取的样本编号为:r+(j-1)k (j=1,2,…,n )。 1 2 … r ……k k +1 k +2 … k +r ……2k 2k +1 2k +2 … 2k +r ……3k … … … … …… …

例如某学院有200个学生,要抽取10个学生作为样本。首先计算n

N

k ==20,然后在1~20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字,假设抽中排列中第3位的学生,则其它入样单元依次为23,43,63,83,103,123,143,163,183。 定义6.4 圆形等距抽样(Lahiri )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n N k =不为整数时。因为当k 不为整数,取其最接近的

整数时,实际样本容量可能与n 相差1,而且每个单元入样的概率不等,这时用直线等距抽样可能产生偏倚。

例:设总体N =10,其标志值分别为1210,,

,Y Y Y ,总体均值为

10

1

110i Y Y =∑。若要求样本容量为n =3,采用直线等距抽样,验证样本均值是否

为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解:先计算间距n N k ==10/3=3.33….,取k =3,在1~3中取一个随机

起点,然后每隔3个单元抽取1个单元可得下列的可能样本:

三个可能的系统抽样样本均值分别为:

()114710/4sy y Y Y Y Y =+++,()2258/3sy y Y Y Y =++,()3369/3sy y Y Y Y =++

k k k

k +r 2k +r (n -1)k +r

r k

(k 为抽取间隔)

所有()sy E y =()1231

3

sy sy sy y y y ++Y ≠,因此样本均值不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在这种情况下,样本均值将不等于总体均值,因而估计不是无偏的。为了使得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无偏估计,将N 个总体单元排成首尾相接的一个圆。抽样间距k 取最接近n N 的整数,从1——N 中随机抽取一个随机起点作为起

始单元,然后每隔k 个抽取一个,直到抽取n 个为止。如果序号大于N 时,将其减去N 得到的在1——N 中的号码入选。

正是因为排列为圆形而非直线且随机起点在1~N 中而非在1~[k ](或[k ]+1)中,导致了该抽样下的每个样本严格等概率地被抽中,因而估计是无偏的。

若是圆形等距抽样,则在1~10中抽取一个随机起点,假设为7,然后每隔3个单元取一个,它们的序号是7、10、13。事实上是7Y 、10Y 、3Y 入样。 考虑到实际问题中,n 通常比较大(大于等与50),多一个少一个并无关宏旨,因此可以不必考虑N /n 不是整数的影响,故通常我们都假定N 是n 的整数倍。

3 不等概率抽样法

不等概率抽样中每个单元入样的概率不相等。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是PS π系统抽样,即入样的概率i π与单元规模大小i M 成比例的系统抽样。令

∑=N

i M M 1

0表示所有单元规模大小总和,则0

M M n

i

i =π(包含概率,见不放回不等概率抽样)。

在实际中,不等概率的实施常采用代码法。如下所示:

先将单元规模i M (不失一般性,设其为整数)值累加,欲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取最接近

n

M 0

的整数k 为抽样间距,从[1,k ]中随机抽取一个整数r 作为起点,则代码r ,r +k ,…,r +(n -1)k 所对应的单元入样。

例7.1 设总体由10个行政村组成,N =10,每个行政村人数为i M ,见表7.1。利用PS π系统抽样抽取n =3个行政村样本。

表7.1 用PS π系统抽样抽取行政村

0/623k M n ==,从1~623中抽取一整数,例如是100r =,则100r =,

723r k +=,21346r k +=所对应的行政村入样,其序号分别为1、4、8。 这种方法,当所有单元规模k M i <时,每个单元不可能重复,是一种不重复抽样;当k M k i 2<<时(超过抽样间隔),第i 个单元为必然被抽中单元,且有可能重复抽中;当k M i 2>,第i 个单元为必然被重复抽中。实际中应尽量避免这种重复抽中现象。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种大规模单元作为必然调查

单元,不再列入抽样总体,另一种方法是将大规模单元划分为几个小规模单元。

6.1.3总体单元排序

1 按无关标志排序,如调查学生视力,按学号排列,显然视力与学号没有关系

2 按有关标志排序调查身高时,按入校体检的身高顺序排列

3 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6.1.4系统抽样的优缺点

优点:系统抽样是实际中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1其简单易行,只要确定起点和间距,便于推广

2便于利用已知信息,系统抽样的误差大小与总体单元的排列顺序有关,因此当对总体的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并有相关的标志可以利用时,可以运用已知的信息先对总体单元进行排列,再采用系统抽样,就能提高系统抽样的效率。

但缺点也很明显:

1 方差复杂,难以估计

2 如果单元排列存在周期性,而抽样者缺乏对此了解,则很容易抽取出的样本代表性很差。例如,要调查70路每天的客流量,采用系统抽样,每周取一天,即每隔7天抽取一次。不管取了星期一到星期五,还是星期六到星期日中的哪天作为起点,样本代表性都很差。

6.1.5系统抽样与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关系

系统抽样可以看作特殊的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

表6-1 系统抽样的总体单元

见下表6-1,如果将每一行单元视为一个群,则总体由k 个群组成,每个群规模大小都为n 。系统抽样从11Y ,21Y ,…,1k Y 中任选一个,被选中的单元所在行的所有单元就构成系统抽样的样本。显然每个群都是可能的样本。因此系统抽样可以看成从k 个群中随机抽取1个群的整群抽样。

同样将每一列视为一层,则总体由n 个层组成,每个层大小都为k 。系统抽样可以看作从每个层中抽取一个单元的分层抽样,但由于样本单元在各层位置相同,因此系统抽样不同与分层抽样。

表6-2系统抽样总体单元重新编号

§6.2 等概率系统抽样估计量

2.1.2系统抽样教案(1)

2.1.2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 1. 准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 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随机抽样有什么优缺点? 答: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当样本容量较大时工作量大且不易实现“搅拌均匀”. 情境导入: 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实行调查,除了用简单随机抽样获取样本外,你能否设计其他抽取样本的方法? 新知探究: 一、系统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 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说明】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系统抽样有以下特证: (1)当总体容量N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 (2)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所以,系 N]. 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这时间隔一般为k=[ n (3)预先制定的规则指的是: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此编号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 练一练: (1)你能举几个系统抽样的例子吗? (2)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 A、从标有1~15号的15号的15个小球中任选3个作为样本,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确定起点i,以后为i+5, i+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 B、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关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五分钟抽一件产品检验 C、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实行询问,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调查人数为止 D、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等)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来座谈

人教版七年级《抽样调查》教案[原创].doc

教学设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抽样调查举例

如皋市实验初一数学组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初 步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2、会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3、借助抽样调查的过程,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 情。 4、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过了全面调查的知识,并且利用全面调查这种方法了解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但老师想很快的了解全年级的同学中喜欢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利用全面调查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能给老师出个主意吗?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利用全面调查很难进行,如想要知道一锅汤的味道,用尝尽一锅汤来了解是不可能进行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你认为怎样做既方便 快捷又实际可行呢?(可以通过尝一勺汤的味道而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再比如医生想对人体血液进行检查,无需对身体内所有血液进行检查,只要通过血样的检验就能了解人体内血液的情况。 像这种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而来估计整体情况的调查方法 叫做抽样调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抽样调查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几个概念的介绍 1练一练 通过实际选择感受抽样调查 教师结合具体活动,给出抽样调查的方式的概念,通过实例方法选择,让学生充 分的了解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部分估计总体的思想。

下列事件中哪些必须选择抽样调查这种调查方式? 2说一说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抽样调查呢? 抽样调查中抽取时要具有随机性,这样选取的样本才具有代表性,才能由此估计总体的情况。 在抽样的过程中需要考察的是数据,整个的考察对象称为总体,实际被调查到的情况组成样本。 举例体会总体,样本 请你说一说下列抽样调查中的总体和样本各是什么? 三、活动中体会抽样调查的步骤及方法 1根据以上对抽样调查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你找到了本节课开始问题的解决方案了吗? 2怎样进行抽样调查呢?结合全面调查的知识你知道怎样进行抽样调查呢?小组讨论,看看哪组最先得出基本调查的操作步骤? 利用小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互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交流,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根据刚才讨论得出操作步骤请同学们对课堂刚开始时提出的问题进行抽样调查了。 4每组选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来介绍你们组的调查过程,调查方式,调查结果。看哪一组合作得最好,说得最棒? 5教师从中选取几张问卷加以统计,利用统计图对调查结果加以描述。 新旧知识对比,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结合刚才的活动,你知道抽样调查的步骤了吗? 通过这节课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所学的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有哪些区别呢?请你对这两种调查方式进行对比。 五、小结并运用 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对本校各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作一调查,整理出有关数据,并根据调查结果试提出保护视力的措施。 救据的收集与菱理。二)——折样调查举例 抽取样本一设计河卷一收集教据 估计总体J揩述教掘J签理教据

《系统抽样》教案高品质版

《系统抽样》教案 尤溪一中 姜志茂 设计理念: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努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⑴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⑵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的情境性、个体性、生成性,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强调“活动”的内化,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③》(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课第二节2.1.2 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案例及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抽样的概念方法与步骤; (2)会用系统抽样法从总体中抽取个体,能根据总体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体验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全过程,归纳应用系统抽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步骤,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系。 学情与教材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掌握了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即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系统抽样,可以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类比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步骤,尝试解决抽取样本的过程,并围绕代表性与公平性两原则,分析比较从而达到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方法步骤,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 教学难点:当 n N 不是整数时的处理办法,个体编号具有某种周期性时,“坏样本”的理解。 教学准备:制作相关ppt 幻灯片,如复习提问的问题与答案,系统抽样的方法步骤,例题及解答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学内容]1、复习提问: (1)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有哪两种方法? (2)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初中数学八下《7.1 普查与抽样调查》教案 (6)

7.1 普查与抽样调查(1) 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2.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3.能够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重点、难点: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个体间 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调查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预学指导】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 3、我们将所考察的对象的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叫做个 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叫做样本的容量。 二.【问题探究】 问题1:红、黄、绿、蓝、黑、白六种颜色的气球,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哪一种颜色的气球最受全班同学的喜爱? 问题2:如何进行下列各项调查,你认为做这些调查有什么作用? (1)为了了解某班同学的体重,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2)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新教材的喜好情况,对所有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调查; (3)为了了解一锅汤的味道,小明盛了一小碗汤来品尝味道; (4)为了了解某次考试试卷的质量,对全班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 问题3: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样本是 个体是 样本容量是 试说明在下列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 1)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试验。 2)为了考察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的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 三.【拓展提升】 问题4:1.下列调查是用普查好,还是抽样调查好?说说你的理由. (1)全班学生家庭1周内收看“新闻联播”的次数; (2)某品牌灯泡的使用寿命;个人复备 个人复备

简单随机抽样(教教案)

2.1.1简单随机抽样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地概念,会描述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地一般步骤. 2.能够根据样本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地方法进行抽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简单随机抽样地概念,会描述抽签法及随机数法地步骤,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教学难点:简单随机抽样地概念,抽签法及随机数法地步骤.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根据国务院地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登记工 作.近千万普查工作人员投入到了艰苦繁重地工作中,结果显示至普查日期为止我国人口总 数为129533万. 上面地例子是一个统计上地典型事例,它用到了什么统计方法?它有什么优缺点?你有什么其他地办法吗?发表一下你地观点? (答:用到了普查地统计方法;优点是全面准确,缺点是工作量大,在绝大部分地统计案例中无法实现(检查具有破坏性);随机抽查地方法.) 2.课本P55阅读 你认为在该故事中预测结果出错地原因是什么? (答:所选样本没有代表性.) 3.假设你作为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某食品店内地一批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 标检验,你准备怎样做? 显然,你只能从中抽取一定数量地饼干作为检验地样本.(为什么?)那么,应当怎样获取样本呢? 新知探究: 一、简单随机抽样地概念: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地各个个体被抽到地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 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思考:简单随机抽样地每个个体入样地可能性为多少?(n/N) 二、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1、抽签法 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地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地样本. 抽签法地一般步骤: (1)将总体地个体编号; (2)连续抽签获取样本号码. 思考:你认为抽签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当总体中地个体数很多时,用抽签法方便吗? 解析:操作简便易行,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工作量大,也很难做到“搅拌均匀” 2、随机数法

系统抽样教案

系统抽样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1、2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系。 教学重点: 应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教学难点: 对系统抽样中的“系统”思想的理解和样本随机性的理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哪两种具体操作步骤是什么

(2)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请你简单随机抽样法,说出抽样过程。 二、导入新课: 由上面例子我们发现:如果用抽签法,总体数目较多,不容易搅拌均匀;若用随机数法,样本数目较大,操作起来费时费力。那么,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种新的抽样方法。 某校为了了解高一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500名学生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抽取方案。 (1)将500名高一学生进行编号1,2,3......500; (2)由于500/50 =10 ,确定分段间隔为10,对编号进行分段;(3)在第1部分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如6号);(4)从该号码起,每隔10个号码取一个号码,就得到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 (如6,16,26, (496)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就是系统抽样。 某校为了了解高一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503名学生抽取50名学生进行调查。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抽取方案。 (1)先从503名学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3份,将其剔除;(2)将余下的500名高一学生重新编号为1,2,3, (500) (3)由于样本容量与样本比为 500/50=10 ,所以分段间隔为10,对编号进行分段;

《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课题:抽样调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统计调查》的第二课时抽样调查。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根据数据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归纳法在统计中的一种应用,抽样调查则蕴含了这种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数据收集的另一种方式——抽样调查。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初步具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思维也较活跃,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但演绎归纳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欠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3)、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做出简单判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数据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2)、通过数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2)、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了“探究式”、“情景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教学方式。在概念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数据代表的特征,自主完成从具体事实上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 12.1《普查与抽样调查》导学案 苏科版

江苏省无锡市长安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2.1《普查 与抽样调查》导学案苏科版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了解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与抽样调查,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的概念,了解它们与调查之间的关系,面对比较简单的问题,能合理选择使用哪种调查方式。 2、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统计中相关概念,并在实际问题的思考中,认 识到抽样调查的必要性,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的概念以及与调查之间的关系,调查的两种方式。难点:对总体、个体、样本的容量概念的理解。 一、预习检测 1、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 2、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 3、我们将所考察的对象的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叫做 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叫做样本的容量。 4、在下列调查中,分别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1)我国每五年对全国1%的人口进行一次调查。 2)为了了解七(5)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视力检测。 3)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二、点击思维 1、抽样调查要注意什么? 2、某省有7万名学生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 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样本是 个体是 样本容量是 三、典例分析 例1 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是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 2)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了解鱼塘中鱼的平均质量。 3)商检人员在某超市检查出售的饮料的合格率 4)某班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抽样方法教案

新课程创新设计 学科:数学 年级:一 教材:苏教版必修3 模块:统计 内容:简单随机抽样 设计时段:一课时 学校: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设计者:陈亮

设计思想: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会统计的思想。 通过“游戏”引入抽签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随机性和等可能性,由实际操作的步骤总结出抽签法的方法步骤,再继续设疑引出随机数表法,让学生感知学习随机数表法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随机数表法与抽签法的不同之处与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统计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在初中统计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本节内容介绍了统计的第一种方法,教材的重点应是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理解,难点是统计的思想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特点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从而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具体实例的过程,掌握用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统称“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的方法。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掌握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的步骤,了解随机数表法的制作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初步感受抽样统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统计思想与确定性思想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现实生活和其他科学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会用数学的眼睛看问题。 教学重点: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2、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教学难点:随机数表法。 教学方法:问题探索与自学相结合。 课前准备:号签若干个,纸盒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一)提出问题 1、为了知道汤的味道如何,你会怎么做?

系统抽样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1)理解系统抽样的定义及特点,会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2)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两种抽样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本小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统计的认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系统抽样方法的原理 教学方法:思(学生独立思考)、论(小组讨论并初步解决问题)、疑(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疑问)、答(老师和学生共同解答疑难并巩固强化)四步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 问题2、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怎样的抽样问题? (学生回答以上两问题,由于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中个数较少时,很容易联想到总体中个数较多怎么办,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 例题1、为了了解某市今年高一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拟从参加考试的15 000名学生成绩中抽容量为150的样本,用简单随机抽样合适吗?请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学生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法,然后小组讨论,统一方法) 解题步骤:1、编号。1到15 000。 2、分段。由于样本与总体容量之比为1:100,故将总体分为150段,每段100个个体。 3、确定起始个体。从1到100号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例如34。 4、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其他样本。即:134,234,334, (14934) 问题3、(变式)若样本容量变为15004呢?

问题4、系统抽样满足等可能性吗? 问题5、系统抽样的定义(小组讨论归纳) 问题6、系统抽样的步骤(小组讨论归纳)。 例题2、某件产品共有1563件,按出厂顺序编号,号码为1到1563。检测员要从中抽取15件产品作检测,请设计一个系统抽样方案。(学生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法,然后小组讨论,统一方法) 解题步骤: 1、剔除余数。1563除以15的余数为3,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除掉3个个体。 2、编号。1到1560 3、分段。由于样本与总体容量之比为1:104,故将总体分为15段,每段104个个体。 4、确定起始个体。从1到104号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例如20 5、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其他样本(依次加104)。 三、随堂训练 1、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 A.从标有1到30的30份试卷中,任选3个做样本,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 选起点m,以后取m+10,m+20(超过30则从1再数)。 B.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5 分钟抽一件产品进行检验。 C.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抽一个人进行询问,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 的调查人数为止。 D.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同)座位号为14 的观众 留下。 2、一个年级有12个班,每班50名学生,随机编号为1到50,为了了解他们的课外兴 趣,要求每班第40号学生留下来调查。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A.抽签法 B.随机数表法 C.系统抽样法 3、为了解某地参加计算机水平测试的5008名学生的成绩,从中抽取200名进行统计,运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6.2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

麻栗坡县杨万中学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第二节《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一课时)班级姓名主备审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能指出调查对象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能在具体事例中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三、知识链接 数据收集的方式有、、、等。 四、预习交流 1、对于下面的问题.你认为应采用哪种调查方式较为恰当?为什么? (1)了解青少年对《新闻联播》的收视率; (2)对全国实有人口的调查; (3)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4)检查自己某篇作文的错别字; 2、为了了解某种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30只灯泡进行检验。

指出实例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总体: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五、展示提升 1、下面的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为了考察某次列车一年中每天运送旅客的人数,在这一年中随机抽取30天,对这30天每天运送旅客的人数进行统计. (2)、为了了解500袋面粉的质量,收购人员从中随机抽取10袋,进行水分含量等指标的检验. (3)、为了了解八年级一班学生课外作业所用的时间,给全班每个同学发放调查表进行调查. 2、在第1题(2)的抽样调查中,什么是总体?什么是个体?什么样本?什么是样本容量? 3、普查与抽样调查各有哪些有缺点?完成下表。 普查抽样调查优点 缺点 六、当堂测评 1、对于下面的问题.你认为应采用哪种调查方式较为恰当? (1)、了解一批电视机显像管的使用寿命

必修3教案2.1.2 系统抽样

2.1.2 系统抽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 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 系。 4、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打算从高一年级500名学生中抽取50名进行调查,除了用简单随机抽样获取样本外,你能否设计其他抽取样本的方法? 【探究新知】 一、系统抽样的定义: 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说明】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系统抽样有以下特证: (1)当总体容量N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 (2)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因此,系统抽样又称等 N]. 距抽样,这时间隔一般为k=[ n (3)预先制定的规则指的是: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在此编号的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 思考? (1)你能举几个系统抽样的例子吗? (2)下列抽样中不是系统抽样的是() A、从标有1~15号的15号的15个小球中任选3个作为样本,按从小号到 大号排序,随机确定起点i,以后为i+5, i+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 B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关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五分钟抽一件产品检验 C、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调查人数为止 D、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等)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来座谈 点拨:(2)c不是系统抽样,因为事先不知道总体,抽样方法不能保证每个个体按事先规定的概率入

抽样调查与估计复习教案

抽样调查与估计复习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十六章《抽样调查与估计》复习教案(冀教版九年级下)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为复习课;教师采用一问一答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回忆知识,然后在掌握知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例题逐步体会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抽样调查是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重要数学方法; 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分清要考察的对象; 会运用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并使样本具有代表性; 会对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能选用合适的图表表示数据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感受随机抽样的科学性; 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样本容量对总体估计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统计的思想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抽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表示。 教学方法: 一问一答式,引导启发式。

教学媒体: 幻灯片、计算器。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例、复习纲要 1.实例 在上课之先,让全班学生按班上的分组统计出身高,列成表,备用。 假定已将全班50名学生的身高统计汇总如下表(单位:cm): 2.复习纲要与数据初步处理 (复习)师:什么是总体什么是个体什么是样本抽样的种类有哪几种 生:以全班学生的身高为总体,抽取该班不同的小组(或小组组合)作为样本。 (复习)师:你所用的是什么抽样方法什么是样本容量各样本小组(或小组组合)的容量是多少 (复习)师:已学习过的反映样本(或数据)数量水平的标志值(特征数)有哪几个意义是什么如何取得众数和中位数什么是总体平均数 试用简便方法计算这组身高数据的总体平均数(x 总)。然后,请各位同学以自己所在 的小组学生的身高为样本,计算它们的平均数(i x)。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

精品教案: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知识网络】 1.通过实际问题情境,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会用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了解系统抽样方法,会用系统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4.了解分层抽样方法,会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5.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范围,能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抽样。 6.了解可以通过试验、查阅资料、设计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数据。 【典型例题】 [例1](1)某校有40个班,每班有50人,每班选派3人参加“学代会”,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A.40 B.50 C.120 D.150 (2)要从已编号(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型号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试验,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确定所选取的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A.5,10,15,20,25 B。3,13,23,33,43 C.1,2,3,4,5 D。2,4,8,16,32 (3)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适合抽取样本的方法是()A.抽签法B。系统抽样C。随机数表法D。分层抽样 (4)某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之前,质检员每隔5分钟从传送带某一位置取一件产品进行检测,则这种抽样方法是____________。 (5)一个年级210人,某此考试中成绩优秀的有40人,成绩中等的有150人,成绩较差的有20人,为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1的样本,则宜采用抽样方法,且各类成绩中抽取的人数分别是。 [例2] 某单位有2000名职工,老年、中年、青年分布在管理、技术开发、营销、生产各部门中,如下表所示: ⑵若要开一个25人的讨论单位发展与薪金调整方面的座谈会,则应怎样抽选出席人? ⑶若要抽20人调查对北京奥运会筹备情况的了解,则应怎样抽样? [例3] 下面给出某村委调查本村各户收入情况作的抽样,阅读并回答问题:

系统抽样教案

系统抽样 山东临朐实验中学数学教研室 付廷彬

课题:系统抽样 课时:一课时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B版(2007年4月第二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2.1.2 教学目标:(1)理解系统抽样的定义及特点,会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2)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两种抽样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对本小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统计的认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系统抽样方法的原理 教学方法:思(学生独立思考)、论(小组讨论并初步解决问题)、疑(小组提出不能解决的疑问)、答(老师和学生共同解答 疑难并巩固强化)四步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 问题2、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怎样的抽样问题? (学生回答以上两问题,由于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中个数 较少时,很容易联想到总体中个数较多怎么办,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

例题1、为了了解某市今年高一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拟从 参加考试的15 000名学生成绩中抽容量为150的样本,用简单 随机抽样合适吗?请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 (学生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法,然后小组讨论,统一方法) 解题步骤:1、编号。1到15 000。 2、分段。由于样本与总体容量之比为1:100,故将总体分为150段,每段100个个体。 3、确定起始个体。从1到100号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例如34。 4、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抽其他样本。即:134,234,334, (14934) 问题3、(变式)若样本容量变为15 004呢? 问题4、系统抽样满足等可能性吗? 问题5、系统抽样的定义(小组讨论归纳) 问题6、系统抽样的步骤(小组讨论归纳)。 例题2、某件产品共有1563件,按出厂顺序编号,号码为1到1563。检测员要从中抽取15件产品作检测,请设计一个系统抽样方案。(学

《抽样调查》教案

《抽样调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 2 ?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现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收集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置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我们班每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 2.2010年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 二、新课讲解 第1个问题容易回答,我们只要调查錄生,将结果填人下表,马上可以计算出结果. 同学们也可以设计其他表格进行计算. 像这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thorough survey). 第2个问题稍难一些,因为要调查的家庭数太多了,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大, 我国采取的方法是,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的人口抽样调查.像这

样,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简称抽查) .我们将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individua l)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包含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 量.把能保护总体中每个个体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 ,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说一说问题1和2都适合哪种调查? 阅读教材第5页至6页,理解上述定义. 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调查是一种重要方法.例1(1) 中央电视台对“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得到该节目的收视率为9 0%,这个结果是怎么得到的. ( 2) 某灯泡厂对生产的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较为合理?为什么?同时引导学生讨论,进一步理解普查与抽查的不同之处. 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议一议:你认为普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缺点?举例说 明.学生讨论交流、举手发言,大家互相补充,教师总结. 课堂练习:第6页练习1、2. 例2从某学校九年级100名学生中选择10名学生,测量他们的肺活量.设计抽样方案,保 证每个人被选中的机会相等. 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情境( 1)和( 2) ,观察两个表格,讨论:①为什么用不同的调查方式估计的收视率差别很大? ②你认为谁的调查,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估计的收视率更准确些? ③抽样调查应该注意些什么? ④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教师小结:抽样调查的优点是节省时间,比较经济,但 是,抽样调查只考察了总体中的 一部分个体,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准确,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调查的个体不能太少.另外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7页“习题” A组?第9页“做一做”和“练习”. 四、课堂小结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工作量大,难度大,而且有些抽查对象不宜使用普查.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来收集数据,抽查的工作量最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的准确程度, 调查结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果,抽样时要注意所选取样本的代表性.

8.2普查与抽样调查(2)教学案

8.2普查与抽样调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2。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随机抽样的概念 难点:设计适当的抽样调查方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下列调查中,你认为应该采用哪种调查方式,并说出自己选择这一观点的理由. (1)了解你们班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3)了解我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4)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采用何种方式检查. (5)全国中学生的节水意识; (6)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2.结合以上实例,尝试写出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3.说明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 先进行小组交流后再给出下列问题. 下面分别是小明、小颖、小亮三个小组的调查结果: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

所示: 1020304050607080901001至2次 3至6次 7次及以上 生病次数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所示: 1至2次 问题:比较一下小明与小颖所得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亮: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分析后回答) (2)为了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收集数据?与同伴交流. (3)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抽样检验)抽样方法教案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方法教案

新课程创新设计 学科:数学 年级:壹 教材:苏教版必修3 模块:统计 内容:简单随机抽样 设计时段:壹课时 学校: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设计者:陈亮 设计思想: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会统计的思想。 通过“游戏”引入抽签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理解抽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随机性和等可能性,由实际操作的步骤总结出抽签法的方法步骤,再继续设疑引出随机数表法,让学生感知学习随机数表法的必要性,且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随机数表法和抽签法的不同之处和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统计的第壹节课,是学生在初中统计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本节内容介绍了统计的第壹种方法,教材的重点应是对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的理解,难点是统计的思想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特点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从而真正把握问题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解决具体实例的过程,掌握用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统称“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的方法。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掌握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的步骤,了解随机数表法的制作和思想; 2、过程和方法:初步感受抽样统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统计思想和确定性思想的差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从现实生活和其他科学中提出具有壹定价值的统计问题,会用数学的眼睛见问题。 教学重点: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2、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教学难点:随机数表法。 教学方法:问题探索和自学相结合。 课前准备:号签若干个,纸盒壹个。 教学过程: 壹、情境引入 (壹)提出问题

系统抽样教案

2.1.2 系统抽样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对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系统抽样的概念、实施系统抽样的步骤. 教学难点:当N n 不是整数,如何实施系统抽样. A.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新课导入 实例 某中学有5 000名学生,打算抽取200名学生,调查他们对奥运会的看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时,无论是抽签法还是随机数法,实施过程很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那么有没有更为方便可行的抽样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系统抽样. B.系统抽样的概念 1.定义: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注:系统抽样的特点: (1)总体容量N 较大. (2)总体分段:分成均衡的若干段,且分段间隔为N k n =或N k n '=. (3)预先制定的规则有两个:①确定起始编号l ,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②等距抽样,依次得到编号:,,2,(1)l l k l k l n k +++-. (4)等可能抽样. 思考题:下列抽样问题中最适合用系统抽样法抽样的是: C A .从全班48名学生中随机抽取8人参加一项活动 B .一个城市有210家百货商店,其中大型商店20家,中型商店40家,小型商店150家.为了

30.1.1《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学案

30.1.1《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3.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 4.掌握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教学重点: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教学难点: 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你们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 2.2000年,河南省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 3.今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阅读课本90-91页内容并回答 第二个问题稍难一些,因为抽的家庭太多了,不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知识,我们是可以回答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其大,我国今后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即只是研究约1300万人口,然后对这部分人进行调查。从而得出一个估计的答案。) 2、让学生回答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我们把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 由此可见,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三、达标测评: 1.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某九年级400名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能

力的提高情况,进行一次测验,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1)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多少? 调查方式: 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2.为了了解2000台空调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20台做连续的运转实验,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3.为了了解我们学校九年级20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从九年级三班抽取15名男人生和10名女生作调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六、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那些疑问。 我们把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 由此可见,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七、作业: P92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