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血凝素试验

植物血凝素试验
植物血凝素试验

植物血凝素试验

文章目录*一、植物血凝素试验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植物血凝素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植物血凝素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植物血凝素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植物血凝素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植物血凝素试验的基本信息

1、定义本试验是测定非特异性细胞免疫较有价值的方法。在前壁掌侧皮内注射,18及24小时后观察结果。

2、专科分类无

3、检查分类免疫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植物血凝素试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用5μgPHA皮试,红肿直径为8.5±0.1mm为阳性;

用10μgPHA皮试,红肿直径11.2±0.4mm为阳性。

2、临床意义本试验阴性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部分麻风病人(约50%-70%呈阴性)以及病情严重的急、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病例、麻疹、结核病等。恶性肿瘤有转移者其阳性率仅为5%-10%;而良性肿瘤或无转移的恶性肿瘤病人其阳性率与正常人相仿。晚期实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PHA反应可呈阴性。

植物血凝素试验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取PHA1支(含10mg/支)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每0.1ml 5,10或20μg。消毒前臂内侧皮肤用1ml注射器抽取适量药液,皮内注入0.1ml使局部形成白色小泡。

18~24h后测量局部红肿硬结的直径,一般5mm为阳性,但红肿常于24h开始逐渐消退,48h后已无明显红肿存在。正常人用5μg PHA皮试,阳性率为100%,红肿直径为8.5±0.1mm用10μg PHA皮试,阳性率为100%,红肿直径为11.2±0.4mm。女性皮试反应显著高于男性。9岁以下反应最弱,随年龄增长反应逐渐增大。30岁以上呈较一致的强反应期。本试验可用于各种年龄组,对小儿更为适用。

2、注意事项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

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

植物血凝素试验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麻疹,生殖道肿瘤皮肤转移,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结核、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相关症状锥虫性“下疳”,消瘦,咳嗽,斑疹,鼻出血,阴道出血,发烧

植物血凝素试验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有过敏性休克病史的人。

2、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基本步骤 一、母液的配置 1、MS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大量元素配制成1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依次分别称取扩大10倍的:NH4NO3 、KNO3 、KH2PO4 、 MgSO4·7H2O 、CaCl2·2H2O ,所有药品称取完毕后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最后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MS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将微量元素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依次称取:MnSO4· 4H2O 、ZnSO4·7H2O 、 H3BO3 、KI 、CuSO4·5H2O 、CoCl2·6H2O ,用蒸馏水逐个溶解,待全部溶解后,用容量瓶定容至500ml,转入500ml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3、MS铁盐母液配制 将铁盐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倍的:称

FeSO4·7H2O 和Na2·EDTA ,把FeSO4·7H2O和Na2·EDTA·2H2O分别置于200ml蒸馏水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之溶解(磁力搅拌器,边加热,边搅拌)。保持加热,把FeSO4溶液慢慢倒入Na2·EDTA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接近沸腾时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蒸馏水到最终容积500ml,置于棕色细口瓶中,用力振荡1~2min,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在室温下避光保存一段时间令其充分反应后,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4、MS有机化合物母液的配制 将有机化合物配制成100倍的母液,使用时再稀释100倍。按照配方表中用量分别称取扩大100倍的:肌醇、维生素B1 、烟酸、甘氨酸、维生素B6 、蔗糖,用蒸馏水依次溶解并定容至500ml后,转入500ml 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配制日期、配制人姓名,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二、植物激素的配置 常见激素: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激动素(6-糠氨基嘌呤、 KT)、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 1、生长素类: (1)、生长素类在组织培养中的主要作用是: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诱导愈伤组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能力方面: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结论: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2、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确实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能促 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二、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 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方向:从植物形态的上端向下运输,不能反向。 3.分布情况:生长旺盛部位。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现象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 B.顶端优势 C.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 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解析:出现“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现象都是生长素的适宜浓度促进茎生长。出现“顶端优势”是由于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出现“根的向地性”是高浓度抑制根生长,低浓度促进根生长,但向水性与生长素无关。“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属于感性运动,不属于向性运动。 答案:B。 目标检测: 1.下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烟,以下哪一 项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是正确的()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2.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是()A.(2)(3)5)B.(2)(3)(5)(7)

植物生长素的探究实验

植物生长素的探究实验 一、研究的问题 胚芽鞘是什么?胚芽鞘顶端与顶端以下部分怎样划分?切除顶端的部分果真不能生长吗?如何用生长素的基本理论要点,解释背光一侧插入云母片的胚芽鞘能够直立生长的现象?…… 以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师生共同确定以植物生长素为课题,由任课老师和实验辅导老师做好必要的实验准备工作,由学生分别设计和执行实验计划,开展系列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通过实验探究对有关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二、探究实验程序 ㈠实验准备 ⒈前期准备: 实验前一天,将玉米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h,使其充分吸水胀大。除去浮于水面的干瘪子粒,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实验用的培养皿、纱布清洗干净,有条件最好用紫外灯消毒15min 左右。 ⒉消毒: 取出吸水胀大玉米种子,置于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6min,以防止种子萌发时霉菌生长。然后,用无菌蒸馏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反复漂洗4-5遍,洗去种子表面残存的氯化汞。 ⒊种子萌发: 根据本组的实验设计,选取一个大小适宜、消过毒的培养皿,底部平铺一层透气性强的纱布。将玉米种子均匀地摆放在纱布上,再倒入清水,水量不要没过种子,以保证种子的有氧呼吸。然后,将培养皿放入密闭的暗盒中,每天换水一次,在20~25℃温度条件下,2~3天玉米种子即可萌发。 玉米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随后,胚芽鞘包着胚芽突破种皮,待幼苗的胚芽鞘长到1cm 左右时,即可作为有关实验材料。 设置一组对照,用来观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其观察结果大致如下: ㈡分组实验及结果 ⒈胚芽鞘向光生长的观察实验

该组的实验处理及观察结果如下: ⒉生长素产生部位的探究试验 ⑴制作琼脂块:称取琼脂粉6g,倒入盛有1000mL蒸馏水烧杯里,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直至琼脂完全溶解。然后,将琼脂液倒入小培养皿中,厚度大约为1~2mm,待其凝固后使用。 ⑵进行实验:将琼脂块一分为二,分别用于制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装置。实验组的做法是:切取若干个胚芽鞘顶端,放置在一部分琼脂块上。大约45min后,移去胚芽鞘顶端,将该琼脂块切成小正方体,放在切去顶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前,要测量胚芽鞘的初始高度。对照组的做法是:将另一部分琼脂块也切成小正方体,放在切去顶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前同样测量胚芽鞘的初始长度。 ⑶实验结果: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2天后开始观察和测量。实验组有明显的生长,第3天,叶子已经长出;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生长。实验数据如下: ⑷分析结论:胚芽鞘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顶端以下部位生长。 ⒊胚芽鞘生长部位的探究实验 ⑴实验处理Ⅰ及结果:选取若干长度为1—1.5cm胚芽鞘,用碳素笔从胚芽鞘顶端到最下端画一条直线,线条颜色、粗细要均匀,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黑暗条件下处理。 1天后,胚芽鞘即可长到2.5~3cm, 其上面的线条自上而下未出现中断,但顶端处颜色深,中段颜色逐渐变浅,最下端颜色也较深。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胚芽鞘的生长部位位于其顶端以下的部位,而且是自上而下逐渐生长的。 ⑵实验处理Ⅱ及结果:取胚芽鞘长度约为2.6cm的幼苗若干,自上而下每间隔0.2cm划一条细线,并依次编号为1~13,然后,将实验材料置于黑暗条件下处理。每隔24h测量一次胚芽鞘长度,先后测量2次,其测量结果如下:

植物血凝素的药理作用

一、药物构成及规格: 本品又称植物血球凝集素,通过超低温萃取技术从红芸豆中提取得到的植物蛋白,主要成分为D-甘露糖、氨基葡糖醛酸衍生物所构成的低聚糖辅基与蛋白质复合物,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成。 二、理化特性 1. 本品为一种植物蛋白质; 2. 分子量大约为128KDa; 3.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团粉末,性质稳定; 4. 本品易溶于水,溶液呈乳浊状。 三、药物特点 1. 本品通过超低温提取,并通过包被制剂技术,增强了本品抗热变性能力,同时不会被动物或昆虫胃肠的蛋白酶降解,在很大的pH范围内稳定。因而不但延长了储存周期,而且在使用时,不受胃肠道中蛋白酶的影响。 2. 本品与聚肌胞诱导干扰素有所不同。本品主要诱导产生γ-干扰素,而聚肌胞诱导机体产生α-干扰素。γ-干扰素有自己独有的受体,同时γ-干扰素可以发挥“抗原定位”作用,使免疫系统能够为特殊的病毒筛选出特殊的抗体,并且可以对那些能够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免疫细胞产生活化作用。本品同样对于不同动物使用都可有效诱生干扰素,无种属限制,避免了直接使用干扰素的缺陷。 3. 本品因其独特的糖蛋白复合结构,在体内可迅速代谢掉,不会造成残留危害人类健康,符合当今用药要求。 四、效果分析: 1. 本品口服可以与小肠上皮细胞结合,从而促进幼仔畜胃肠道的发育和胃肠道功能成熟,减少肠道大分子的吸收,增加胰腺蛋白和胰岛素的含量,促进了仔畜的食欲,从而减弱了大多数仔畜都会发生的断奶后生长抑制;而注射给药PHA与肠外其他组织结合,增加了肝脏和脾脏的重量。瑞典农业大学(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的研究小组在2004年国际猪兽医学会(IPVS)猪健康代表大会上报告说:现已证实植物血凝素可促进哺乳仔猪和大鼠肠道的成熟。Thomsson等研究了植物血凝素是否能促进断乳小猪肠道的发育。结果显示,使用PHA的断乳小猪在断乳后第一周生长较快(P=0.013),腹泻指数比对照组减少(P=0.10),且采食量增加(P=0.028),小肠屏障特性增加,小肠总长度长于对照组(P=0.063)。总之,断乳前饲喂植物血凝素改变了小肠的特性更有利于仔猪断乳。 2. 本品是免疫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试剂,本品在免疫学中的重要性与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 编写人:李攀 审核人:袁蓓、周瑞 编写时间:2010-09-28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技能目标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目标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 【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 【教法选择】 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基本学习方式、分解式课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自主学习 预习要达到的目标: ①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中感光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分别是? ② 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如何证明。 ③解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条件:单侧光下 去掉顶尖 锡箔罩上尖端 锡箔罩上尖端下面 现象: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____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_______面比_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___________产生的 影响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4年拜尔的实验 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的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影响在 其下部__________造成的。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分 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4.1928年温特的实验 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实是一 种化学物质。 命名本质: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____________, 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 5.植物激素:由植物_______产生,能从______部位运送到_______部位,对植物的______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有机物。植物激素有五种。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主要合成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原料:_________。 3.分布 生长素的分布集中在___________的部分,如等处。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 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院(系、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师范)年级13级学号姓名组别第二组课程名称植物细胞工程学实验日期2016.3-6 指导老师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S培养基的组成,掌握贮备液的配制方法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方法; 3.掌握超净工作台上的接种方法与注意事项,了解接种室的灭菌方法; 4.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5.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6.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包括外植体除菌和接种技术; 7.观察外植体的生长状况、染菌状况,剔除染菌外植体; 8.了解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切植物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含有全套遗传信息,具有形成完整植物的潜能。 2.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1.离体状态; 2.有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无菌、温度、pH); 3.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3.无菌条件 把植物的组织、器官等,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无菌条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用于进行组织培养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称为外植体。在组培中外植体都死带菌的,在接种前必须进行表面消毒,这时取得培养成功的最基本和重要的前体。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所有的器材、植物体、接种室都应是无菌的。 4.脱分化与愈伤组织 已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其细胞被诱导改变原来的发育途径,逐步逆转其原有的分化形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胚细胞的过程称为脱分化。脱分化所用的化学物质与MS培养基的区别是需要激素诱导。所以脱分化培养需在MS培养基上添加激素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5.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凝固,琼脂本身并不提供任何营养,它只是一种高分予的碳水物从海藻中提取出来,仅溶解于热水,成为溶胶,冷却后(40℃以下)即凝固为固体状凝胶。琼脂的用量一般在4—10克/升之间。琼脂的凝固能力除与原料、厂家的加工方式等有关外,还与高压灭菌时的温度、时间、pH值等因素有关,长时间的高温会使凝固能力下降,过酸过碱加之高温会使琼脂发生水解而丧失凝固能力,存放时间过久,琼脂变褐,也会逐失去凝固能力。MS培养基属于富盐平衡培养基,特点是:无机盐浓度较高,元素间的比例适当,离子平衡性好,具有较强的缓冲性,因而在培养的过程中可维持较好的稳定性;营养丰富,在一般培养中无须额外加入复杂的有机成分;微量元素种类全,浓度高。这类培养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培养基。 6.生长调节物质 包括天然植物激素额人工激素类似物。植物激素是一类植物自身合成、同时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于离题培养中的细胞分裂分

植物血凝素的提取

植物血凝素也称为植物凝集素(PHA),可自制也可购自商品。自制的方法常用生理盐水提取法。 (A)干品制备法(1)选广东鸡子豆10g,用蒸馏水冲洗,置培养皿内用75%酒精一次性浸洗,倒掉酒精留间隙置37℃。恒温箱内24-48小时;(2)在无菌条件下研碎鸡子豆,加生理盐水30ml,摇匀后放入4℃冰箱24小时,第二天再加生理盐水70ml,再置4℃冰箱内24小时。每8-12小时摇荡一次。(也可一次性加100ml生理盐水);(3)无菌条件下移入10-50ml离心管内,3000-4000rpm30分钟。在无菌箱内把上清液分装于10ml小瓶,置冰箱冷冻层备用;(4)效价:外周血染色体制备每100ml培养基加PHA约2ml。注:若整个过程未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分装时用G5玻砂漏斗除菌即可。 (B)鲜品制备法:(1)选择完整无破皮鲜菜豆20g,用75%酒精浸泡10分钟;(2)在净化工作中用无菌盐水或蒸馏水漂洗二次,然后置无菌乳钵中捣成糊状,用100ml无菌盐水浸泡封口;(3)移入4℃冰箱中置24小时,中间摇动数次,次日3000rpm30分钟,在无菌情况下分装上清液于10ml小瓶内,置冰箱冷冻层备用。(4)效价:正式使用前先用一定量作效价测定,按效价使用。 青豌豆的提取:取青豌豆100克,加含0.15M氯化钠的0.01M pH7.0磷酸缓冲液200ml浸泡过夜,经膨胀后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倒入布袋中压榨出水提液,在沉渣中再力0入磷酸缓冲液100ml搅拌,浸泡1时,压榨出水提液,合并水提液,量出总体积。加0.01%叠氮钠防腐。2.蛋白质沉淀:边搅边加入固体硫酸铵达80%饱和(每升溶液加硫酸铵561克)冷藏过夜。吸取上清液,沉淀再用二层滤纸抽气过滤至干,即得粗制青豌豆素蛋白沉淀物硫酸铵糊。置冰箱保存。3.亲和层析分离(1)装柱:取直径为1.0 cm,长度为25 cm的层析柱,按(实验十五)操作,自顶部缓缓加入稀薄的Sephadex G25悬液,待凝胶上升至距顶柱约3-5 cm即可,用1M NaCl溶液平衡10分钟。(2)加样并收集:称硫酸铵糊0.3克溶于 3 ml IM氯化钠中,离心3000rPm10分钟,取上层悬液上柱,用1M NaCl洗脱收集每管 3.5 ml,在280 nrn紫外光上比色检测,直至吸光值下降到接近零为止。此洗脱峰为不与葡萄糖亲和的杂蛋白峰。改用含0.2M葡萄糖的1M NaCl进行洗脱。收集每管 3.5 ml,也在280nrn处检测、直至吸光值下降至接近零为止。此洗脱峰为青豌豆素峰,再用1M NaCl洗脱,再生柱,约需10分钟。4.青豌豆素生物活性测定。取新鲜兔血l ml于抗凝管中,离心去除血浆,血球用生理盐水洗涤离心1000rpm/5min三次,直至洗液无血色为止,加生理盐水稀释20倍制成兔红细胞悬液,置冰箱中备用。取点滴板一块在三孔中分别滴入对照生理盐水、280 nrn吸收峰的吸光值相同的杂蛋白和青豌豆蛋白各2滴(用生理盐水将二种蛋白质稀释到吸光值相同),再分别滴入兔红细胞悬液1滴。置37℃保温10分钟,取出后分别用玻棒在孔中轻轻搅动,比较三者红细胞的凝集情况。再将杂蛋白和青豌豆素溶液进一步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5、l:25、l:125、1:625……再用上述方法检查比较它们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求出它们最大生物活性的稀释倍数。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也可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比较。注意事项:不同蛋白质凝集活性的比较需在以相同280 nrn 吸光值的蛋白质量作对比,故必需稀释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市优质课教学设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激素调节一章是必修3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与调节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即在个体水平上对生命系统进行研究。“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作为本章第一节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究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本节重点,涉及一系列经典的科学实验,教学时应让学生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去推理、归纳和发现。“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是本节的难点,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归纳出了科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本节教材中的“技能训练”,学生就能较顺利地完成“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中已经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多个包含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思维能力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③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②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历程,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内容,在《必修3》模块中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板块。教材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实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情分析】 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必修2中学习孟德尔分离定律时,接触过“假说──演绎法”,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释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技能目标 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2、学会欣赏别人,借鉴别人的方法来完善自己的实验思路 情感目标 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树立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探讨对实验的改进,对实验进行反思,达到对思维品质的升华【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 【教法选择】 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基本学习方式、分解式课题探究的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黑板绘图向光性生长的植物。由图片想到叶绍翁的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那么红杏为什么要伸出墙外生长,这盆植物为什么要“弯腰”生长呢? 这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2、新课 一、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的实验 手绘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 【师】早在1880年的时候,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就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并以胚芽鞘为实验材料精心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①实验② 条件:黑暗中单侧光照下 【生】现象:①直立生长②弯向光源生长 【生】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光照有关。 【师】实验③条件:均匀光照下 【生】现象:直立生长 【师】综合实验①②③,可以得出结论: 【生】胚芽鞘的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组培室规划设计 2009年 05月 31日星期日 10:18一、实验室要求 理想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该建立在安静、清洁、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最好在常年主风向的上风方向, 尽量减少污染。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最好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便于培养产品的运送。 实验室的建设均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从事的实验的性质, 即是生产性的还是研究性的, 是基本层次的还是较高层次的; 二是实验室的规模, 规模主要取决于经费和实验性质。 无论实验室的性质和规模如何,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是:科学、高效、经济和实用。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满足 3个基本的需要:实验准备 (培养基制备、器皿洗涤、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灭菌、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此外,还可根据从事的实验要求来考虑辅助实验室及其各种附加设施,使实验室更加完善。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备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 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屋, 或新建、改建实验室。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在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 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没计, 避免某些环节倒排, 引起日后工作混乱。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要做到无菌的条件, 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 同时还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二、实验室组成 (一基本实验室 基本实验室包括准备室、洗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缓冲间,是组织培养实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年产 4万 -20万, 需 3-4间实验用房,总面积 60平方米。

免疫学练习 2013-5

一、选择题(每道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答案) 1. 免疫细胞包括:()A. 淋巴细胞B. 红细胞C. 抗原提呈细胞D. 粒细胞E. 巨噬细胞 2. 黏膜免疫系统包括:( )A. 扁桃体B. 阑尾C. M细胞D. 派氏集合淋巴结E. 脾索 3. 超抗原的特点是:()A. 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B. 必须经过抗原提呈细胞的加工和处理C.半抗原D. 有严格的MHC限制性E. 与自身免疫病无关 4. 下列哪些物质的有效成分不包括免疫球蛋白()A. 破伤风抗毒素 B. 变应素C.胎盘球蛋白D. 植物血凝素 E. 免疫血清 5. C3b的生物学效应包括()A. 溶解细胞B. 调理作用C. ADCC D. 免疫调节E. 趋化作用 6. 下列细胞因子的受体与IL-6受体共用β链(gp130)的有()A. IL-10 B. IL-11 C. LIF D. G-CSF E. TNF 7. 固有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包括()A. TLR B. IL-6受体C. 甘露糖受体D. C3b受体E. IgG Fc受体 8. T细胞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分子是()A. CD2 B. CD3 C. CD4 D. CD8 E. CD9 9. 下列内分泌因子中下调免疫应答的有()A.雌激素B.抗利尿激素C.皮质类固醇D.胰岛素E.甲状腺素 10. 口服免疫原最不可能建立的是()A.胃肠黏膜局部免疫耐受B.全身免疫耐受C.中枢免疫耐受D.外周B细胞免疫耐受E.外周T细胞免疫耐受 11. 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SLE B.溃疡性结肠炎C.类风湿性关节炎D.荨麻疹E.重症肌无力 12. 下列疾病属于SCID的有()A.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B.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C.腺苷脱氨酶缺陷病D.DiGeorge综合征E.Bruton病 13. 下列抗原中属于癌-睾丸(C-T)抗原的有:()A.MAGE-A1 B. CEA C. AFP D. NY-ESO-1 E. Her-2 14. 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有()A.MHC-I类抗原B.MHC-II类抗原C.MHC-III类抗原D.癌胚抗原E.血型抗原 15. 溶血空斑试验是用于检测()A.B细胞B.T细胞C.树突状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 16. CTLA-4的配体是:()A. CD23 B. CD32 C. CD21 D. CD80/86 E. CD51/CD29 17. 有多个重复B细胞表位的抗原是:( )A. Supper antigen B. TD-Ag C. TI-Ag D. 构象决定基E. 线性决定基 18. 下列那些作用与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无关:()A. 抗原受体编辑B.Ig亲和力成熟C.Ig类别转换D. B细胞表达MHC I类抗原E. 体细胞突变 19. 肿瘤相关抗原()A. 只表达于肿瘤细胞,正常组织不表达B. 凡肿瘤细胞均有表达C. 高表达于肿瘤细胞,正常组织不表达或低表达D. 表达于胚胎细胞和肿瘤细胞 E. 只在肿瘤周围组织表达 20. 新生儿先天性胸腺缺陷,可导致()A. 细胞免疫缺陷,抗体产生正常B. 细胞免疫正常,抗体产生下降 C. 细胞免疫缺陷,抗体产生下降D. 细胞吞噬功能障碍E. 补体系统功能紊乱 21. 可以促进B细胞产生IgE的细胞因子是()A. IL-1 B. IL-2 C. IL-3 D. IL-4 E. IL-8 22. 抗体分子的CDR位于哪个结构域()A. CH和CL B. VH和VL C. VH和CH D. VH和CL E. CH 23. 用以下哪种标记最适合鉴别或分离成熟的T细胞()A. CD3 B. CD4 C. CD8 D. CD14 E. CD19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一组探究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实验, 每组处理方法不同,其中能说明“感 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是 () 扎②与③ B.①与② C ①与③ D.③与④ 2.匈牙利学者拜尔(Paal )在1914 一 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 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 实验主要证实 A .顶端能产半,臬种“影响闕r B 合成**影响物初不需夏光 U “齡响物:冥有促进胚芽梢牛怅的效应 a 使背光一IT 影响分布芈 3?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有关实验,全部给予右侧光照结果不向光弯曲生长的 是 A. ( 2) ( 3) ( 5) C. ( 2) ( 3) ( 5) ( 6) ( 7) 4?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M 灶谒比N tfe K N 怏得比M 快 C. M 哼向一悌而N 下畔曲 l>. N 蚣㈣一宿伺M 不育曲 5?如图所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固定植株,旋转纸盒, 一段时间后,植株的生长状况是甲;如果固定纸盒,旋转植株,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乙;如果 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植株的生长状况是丙,则甲、乙、丙分别代表 () ① 未经处理 。这个 () it 三 B. (2) ( 3) (5) ( 7) D. (2) ( 3) (5) (6) P 的I 实骑 三 三 I

九貢立生兴*向右弯曲生悅、弯向盒片口力向生検 B. 向左弯曲生长、饉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阿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民、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空长*肓立牛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6.如图将胚芽鞘X尖端以下切取PQ—段后倒放构成胚芽鞘Y,右侧光照,胚芽 鞘Y的弯曲情况将是 九向左 B.向右 向下 D.彳、驾曲 7 ?右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示意图,对此图的叙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可从窗口射入。将暗箱放在旋 10.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面一段 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A.分生组织是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C. D.单侧光照能使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 扎空快當由①向③務勒 由②向①科功 「住氏真曲①向③移动 9.从图中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股时电§ 甲乙 富件生怅 It 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切去墀端 的胚芹鞘 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min匀速旋转一周,则一星期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为 叨去尖饶I 的莊聲銅u

图解剖析“植物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

图解剖析“植物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 植物生长素是科学家通过植物向光现象的探究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第3章第1节以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为线索,选取关键史实进行组织,以引

导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的过程和科学知识形成的过程,领悟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在严密推理的基础上作出判断的,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各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各位科学家的实验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找出各组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通过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产生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该图解还捋顺了各位科学家所做的实验间的关系。下面对该图解解析如下: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源于植物的向光现象,科学家为了弄清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先后进行了数十年科学研究。 达尔文的实验 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的向光性,并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他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第一组:用单侧光照射植物胚芽鞘,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①);切去顶端后再照射,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有无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有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能够向光弯曲生长(①),无尖端的胚芽鞘在单侧光下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有关的结论。 第二组:在胚芽鞘尖端罩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胚芽鞘就会直立生长(③);在远离尖端的胚芽鞘下面围上不透光的锡箔,胚芽鞘就会向光弯曲生长(④)。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能否感光,因变量是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不能感光的话,胚芽鞘会直立生长(③),否则向光弯曲生长(④),通过比较即可得出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的结论。 达尔文同时还观察到,植物生长的部位不是尖端,而是尖端下部伸长区一段,通过这一现象再结合上面得出的两个结论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尖端会影响到下部生长弯曲呢?为了解释该问题,达尔文做出如下推测:⑴尖端不长而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⑵胚芽鞘在单侧光下弯曲生长是因为背光一侧生长得快。 为了证实达尔文所做出的推测是否正确,1910年和1914年詹森和拜尔分别做了实验。 詹森的实验 将胚芽鞘顶端切开,其中接上一块不能让化学物质通过的云母片,胚芽鞘便失去了向光性(①);用一块可以让化学物质通过的明胶块插入切开部位,胚芽鞘仍然可以向光弯曲生长(②)。 分析:该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与下部联系是否被阻断,因变量是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情况,两者之间建立的联系是: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被阻断的话,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①),如果胚芽鞘尖端与下部联系没有阻断的话,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②),通过比较即可得出下部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结论,从而证明了达尔文的推测⑴是正确的。 拜尔的实验 拜尔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放在胚芽鞘切面的一侧,不照单侧光,胚芽鞘会向放置胚芽鞘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参考答案9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Mg等。 2、微量元素: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外植体: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5、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6、基础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要求而人工配置的营养基质。 7、愈伤组织: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不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 8、褐变:植物组织中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酚类物被氧化成醌类物,可抑制其他酶活性,毒害外植体。 9、茎尖脱毒:茎尖分生区的病毒传播速度很慢,利用茎尖组培获得无病毒苗,来达到脱毒的目的。 10、不定芽:凡从叶、根或芽节间或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上等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 11、污染率:污染数除以接种数,再乘以100%。 12、诱导率:愈伤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3、成活率:成活数除以未污染数,再乘以100%。 14、接种:将表面消毒的外植体转接到无菌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15、消毒:消灭材料上的病菌(不损伤植物材料)。 16、灭菌: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达到组织培养所学的无菌环境。 17、母液:欲配培养液的浓缩液。 18、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危害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19、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无菌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的植株的过程和技术。 20快速繁殖:采取培养基配制,材料灭菌,无菌培养,幼苗转移到苗床,成苗转至大田栽种五步走的繁殖培养方式 21、继代培养:继代培养是指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的培养方式。 22、生根培养:将长到一定长度的微枝(>10mm)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 23、玻璃化现象:试管苗的茎叶变成透明水渍状,生长畸形,增殖系数明显下降,难以诱导生根,即使诱导生根,其根系质量极差,移栽成活率极低。 24、暗培养: 25、液体培养:将所需培养物的悬浮液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 26、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回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27、分化:由于细胞的分工而导致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或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28、热处理脱毒:利用高温下使植物组织中的病毒部分钝化或完全失去活性的方法。 1 / 6 29、微尖嫁接技术:把极小(<0.2mm)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实生砧木上(无菌种子培养获无菌

2016年上半年黑龙江全科学主治医师(高级职称)考试题

2016年上半年黑龙江全科学主治医师(高级职称)考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男性,66岁,高血压史30年,糖尿病史1年,未规律服用降糖药物,身高164cm,体重72kg,血清肌酐146μmol/L,空腹血糖8.5mmol/L,不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A.二甲双胍B.胰岛素C.瑞格列奈D.格列喹酮E.阿卡波糖+中效胰岛素2、肝肾虚所致经行发热的最佳选方是 A.蒿芩地丹四物汤B.保阴煎C.左归丸D.血府逐瘀汤E.补中益气汤 3、妊娠贫血心脾两虚证的常用方 A.六味地黄丸B.四物汤C.地黄饮子D.归脾汤E.八珍汤 4、关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病理表现错误的是 A.骶髂关节是AS最早累及的部位B.淀粉样变性和骨折属原发性病变C.可累及内脏或其他组织如:虹膜炎,主动脉根炎D.复发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见于滑膜、关节囊、韧带或肌腱骨附着点E.附着点病为AS的基本病变 5、多寐的病因多责之于: A.脾虚湿盛B.心虚胆怯C.心肾不交D.肾精亏耗E.阴虚火旺 6、在牙体组织的反应中哪项反应与矫治力无关 A.矫治力过大则可发生牙髓炎B.牙髓组织可发生轻度充血,对温度的变化敏感C.牙根特发性吸收D.牙根尖进行性吸收E.牙骨质的吸收与牙槽骨相比,其吸收范围小程度轻 7、脑囊虫病出现癫痫发作主要因为 A.脑膜包囊B.小脑包囊C.脑室内包囊D.皮质包囊E.基底池内包囊 8、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的依据是 A.神经氨酸酶抗原性B.病毒内部和外部的抗原结构C.植物血凝素抗原性D.临床表现E.流行病学特征 9、琼脂印膜材料的凝固原理为 A.聚合变化B.物理温度变化C.物理压力变化D.离子交换变化E.化学变化 10、盗汗又称为 A.寝汗B.黄汗C.战汗D.绝汗E.以上都不对 11、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多数 A.无明显中毒症状B.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型阴影C.多发生干酪样坏死D.有明显中毒症状E.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1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显示 A.支气管痉挛B.弥漫性肺泡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C.肺泡水肿D.坏死组织阻塞细支气管E.炎症细胞浸润 13、女子在青春期,月经异常责之于 A.脾B.肺C.心D.肾E.肝 14、正常情况下,基底细胞分裂周期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