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准题练——专题十五:平面镜成像 Word版有答案 (1)

备战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准题练——专题十五:平面镜成像

考点一:平面镜成像

一、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立的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即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二、实质:是由会聚而成的像

三、作用:,(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四、应用:

①1.7米高的人站在镜前1.5米处,平面镜中的他的像高米,像离他人有米,他远离镜子时,镜中的像(“变小、不变、变大”)。

②潜望镜、牙科医生检查口腔用的反光镜是镜。

③作图:利用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垂直且相等来作图。

④读时间:根据平面镜中的钟表像,读出时间。(背读法、对称法)

【精准题练】

1.(2020巴中,4)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2020锦州,4)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3.(2020荆州,2)下列汉语成语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 海市蜃楼

B. 井底之蛙

C. 镜花水月

D. 五光十色

4.(2020宜昌,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

5.(2020株洲,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

的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 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 水越深像就越远

C. 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6.(2020德州,3)如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 .立竿见影

B .水中倒影

C .播放电影

D .毕业合影

7.(2020百色,1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 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 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 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8.(2019鄂州,6)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 50cm

B. 1m

C. 1.5m

D. 2m

9.(2019南京,4)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10.(2019随州,5)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11.(2019沈阳,2)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12.(2019自贡,4)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13.(2020扬州,13)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14.(2020黔南州,9)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选填“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 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5.(2020鸡西,23)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

16.(2020鞍山,16)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当他向镜子靠近0.5m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17.(2020鄂州,17)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8.如图甲所示,玉林园博园的彩虹桥桥面距湖面3米,它的“倒影“距桥面m.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挂钟,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19.(2020河南,15)检查视力时,为节省空问,常让被测者背对视力表观察对面墙壁上平

面镜M中视力表的像,请在图中作出被测者通过平面镜M看到视力表上A点的光路图。

20.(2020盐城,22)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考点二:平面镜成像

一、原理:。

二、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①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②选两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是比较像、物的;刻度尺用来探究像、物的。

③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大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对应像物点连线与镜面,所成的是像。像物关于对称。

【精准题练】

1.(2020青岛,8)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 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 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2.(2020衡阳,5)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3.(2020安顺,2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底边所在的位置,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这是光在玻璃表面形成的;(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与像完全重合,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关系。

4.(2020青海,28)学生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实验中:

我们选用______填“平面镜”、“5mm厚的透明玻璃板”或“2mm厚的透明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未点燃的蜡烛B 放在玻璃板后且与玻璃板相距______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实验时应在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2020临沂,29小明洗漱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这与课本中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他用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间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铅笔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

(1)实验探究应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

(3)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至适当位置,蜡烛B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A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B后总能与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选填“有关”或“无

关”)。

(4)小明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他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6.(2020东营,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一支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此操作目的是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某同学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3)实验中,如果把蜡烛A远离平面镜,看到的像会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若要确认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进一步的操作是______?

7.(2020西藏,2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桌面上铺一张坐标纸,纸上竖立一块______(选填“5mm”或“2mm”)厚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用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去承接这个像,发现白纸上找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中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

(3)比较蜡烛和它的像到玻璃板的格子数,并记录下来,移动蜡烛A,重复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

8.(2020广安,23)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3)拿走光屏,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2020苏州,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若在棋子A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能/不能)呈现出像;

(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B一侧翻转90°,则在此过程中,棋子A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棋子A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10.(2020常德,2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

(3)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2020聊城,2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能成像,而且

_____(只填字母代号)。

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

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

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实像

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

(2)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需要选用两根外形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蜡烛。

(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距离的工具,它是____。

(4)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放有蜡烛____(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12.(2020齐齐哈尔,24)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只蜡烛A、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选填“小于”、“等于”或

“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13.(2019呼和浩特,1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多次实验。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将现象、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进一步实验与分断,可以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______________;

(2)小明照镜子时,他从与镜相距1m处移动至3m处时,他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

______________m当他远离镜子移动时,他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14.(2019德州,21)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

考点三:凹面镜和凸面镜

一、凹面镜: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具有作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从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

二、凸面镜:用球面的做反射面。

凸镜对光线起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应用:

【精准题练】

1.(2019乐山,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备战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准题练——专题十五:平面镜成像参考答案

考点一:平面镜成像

一、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立的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即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二、实质:是由会聚而成的像

三、作用:,(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四、应用:

①1.7米高的人站在镜前1.5米处,平面镜中的他的像高米,像离他人有米,他远离镜子时,镜中的像(“变小、不变、变大”)。

②潜望镜、牙科医生检查口腔用的反光镜是镜。

③作图:利用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垂直且相等来作图。

④读时间:根据平面镜中的钟表像,读出时间。(背读法、对称法)

【答案】正;虚;相等;相等;垂直;等大;正立;虚;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虚;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7;3;不变;平面;

【精准题练】

1.(2020巴中,4)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答案】A

2.(2020锦州,4)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B

3.(2020荆州,2)下列汉语成语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A. 海市蜃楼

B. 井底之蛙

C. 镜花水月

D. 五光十色

【答案】C

4.(2020宜昌,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A.墙上手影“孔雀”

B.水中“折笔”

C.湖面“月影”

D.树荫下“光斑”【答案】C

5.(2020株洲,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关于诗中描绘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

A. 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

B. 水越深像就越远

C. 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

D.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答案】D

6.(2020德州,3)如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立竿见影B.水中倒影

C.播放电影D.毕业合影【答案】B。

7.(2020百色,1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 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 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 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答案】D

8.(2019鄂州,6)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A. 50cm

B. 1m

C. 1.5m

D. 2m 【答案】D

9.(2019南京,4)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

木”的光路图是()

【答案】B。

10.(2019随州,5)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答案】D。

11.(2019沈阳,2)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

【答案】D

12.(2019自贡,4)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

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

③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答案】D。

13.(2020扬州,13)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答案】反射;等大;虚。

14.(2020黔南州,9)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选填“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 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虚像、1.5、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