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系统习题

中断系统习题
中断系统习题

第七章中断控制接口

一、选择题

1、下列()符合CPU响应中断的过程

①开中断②保护现场③判断中断来源④执行中断服务程序⑤恢复现场⑥关中断

A、1234567

B、263451

C、623451

D、632451

2、8086/8088响应中断的优先级次序为()

A、软件中断——NMI中断——INTR端中断——单步中断

B、NMI端中断——软件中断——INTR中断——单步中断

C、软件中断——NMI中断——单步中断——INTR中断

D、软件中断——INTR中断——NMI中断——单步中断

3、8086/8088CPU中以下中断源需要通过中断响应周期读取中断向量号的是()

A、除法错中断

B、单步中断

C、INTR中断

D、NMI中断

4、下列关于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多片8259A能够级联使用,最多可以扩展至128级优先权控制

B、8259A具有辨认中断源的功能

C、8259A具有向CPU提供中断向量的功能

D、8259A具有将中断源按优先级排队的功能

5、8259A特殊全嵌套方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屏蔽所有中断

B、设置最低优先级

C、开放低级中断

D、响应同级中断

6、采用4片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级联工作,可以使CPU的可屏蔽中断扩大到()

A、29级

B、64级

C、32级

D、16级

7、当多片8259A级联使用时,对于从8259A,级联信号CAS2~CSA0是()

A、输入信号

B、输出信号

C、全部信号

D、中断信号

8、如果有多个中断同时发生,系统将根据中断优先级响应优先级最高的中断请求。若要调整中断事件的响应次序,可以利用()

A、中断响应

B、中断屏蔽

C、中断向量

D、中断嵌套

9、有三片8259级联,从片分别接入主片的IR2和IR5,则主8259的ICW3中的内容为();两片从片8259的ICW3的内容分别为()

A、24H

B、42H

C、00H,01H

D、02H,05H

10、根据下面提供的某8086微机内存数据,则INT llH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

0000:0040 B3 18 8A CC 4D F8 00 F0 41 F8 00 F0 C5 18 8A CC

0000:0050 39 E7 00 F0 A0 19 8A CC 2E E8 00 F0 D2 EF 00 F0

A、F000:F84D

B、A019:8ACC

C、CC8A:19A0

D、4DF8:00F0

11、对8259A进行初始化时,必须设置的两个初始化命令字是()

A、ICW1、ICW2

B、ICW1、ICW4

C、ICW2、ICW4

D、ICW2、ICW3

12、若8259A的ICW2设置为28H,则从IR3引入的中断请求的中断类型码是()

A、2CH

B、2AH

C、2BH

D、2DH

二、填空题

1、8259A有两种中断触发方式:和

2、对于8259A的中断请求寄存器IRR,当某一个IR i端呈现时,则表示该端有中断请求。

3、在8088系统中,若某外设的中断类型号为75h,则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应该存放在内存地址到中,其中入口地址的段地址存放在和单元中,入口地址的偏移地址存放在和单元中

4、8086/8088CPU的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INTR的有效电平是,非屏蔽中断请求信号NMI是

三、简答题

1、某8088系统只用一片8259A,若该8259A的中断请求信号采用电平触发方式,普通全嵌套中断优先级,数据总线无缓冲,自动中断结束方式,并且中断类型码为20H~27H,请写出它的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

2、ICW4

2、若中断类型号为35H的中断处理程序放在存储器从5566H:7788H开始的地方,则内存000D4~000D7连续4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什么?

《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六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 6.1 实验目的 (1) 学习中断控制器8259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 6.2 实验设备 PC微机一台、TD-PIT+实验系统一套。 6.3 实验内容 1. 单中断应用实验 (1)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一个字符。 (2)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Hello”,中断5次后退出。 2.扩展多中断源实验 利用实验平台上8259控制器对扩展系统总线上的中断线INTR进行扩展。编写程序对8259控制器的IR0和IR1中断请求进行处理。 6.4 实验原理 1. 8259控制器的介绍 中断控制器8259A是Intel公司专为控制优先级中断而设计开发的芯片。它将中断源优先级排队、辨别中断源以及提供中断矢量的电路集于一片中,因此无需附加任何电路,只需对8259A进行编程,就可以管理8级中断,并选择优先模式和中断请求方式,即中断结构可以由用户编程来设定。同时,在不需增加其他电路的情况下,通过多片8259A的级连,能构成多达64级的矢量中断系统。它的管理功能包括:1)记录各级中断源请求,2)判别优先级,确定是否响应和响应哪一级中断,3)响应中断时,向CPU传送中断类型号。8259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如图6-1所示。 8259A的命令共有7个,一类是初始化命令字,另一类是操作命令。8259A的编程就是根据应用需要将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4和操作命令字OCW1-OCW3分别写入初始化命令寄存器组和操作命令寄存器组。ICW1-ICW4各命令字格式如图6-2所示,

操作系统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D 】A.程序B.数据 C.文件D.资源 2.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和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A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 C.作业调度不当D.进程调度不当 3.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中进行的。【D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 C.连接过程D.执行过程 4.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A 】A.既可随机访问又可顺序访问B.只能随机访问 C.只能顺序访问D.只能读写不能访问 5.对于硬盘上存放的信息,物理上读写的最小单位是一个()。【C 】A.二进制(bit)B.字节(byte) C.物理块D.逻辑记录 6.操作系统中利用信号量和P、V操作,()。【C 】A.只能实现进程的互斥B.只能实现进程的同步 C.可实现进程的互斥与同步D.可完成进程调度 7.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C 】A.独占B.共享 C.虚拟D.物理 8.在存储管理的各方案中,可扩充主存容量的方案是()存储管理。【D 】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 C.连续D.页式虚拟 9.磁盘是可共享的设备,每一时刻()进程与它交换信息。【C 】A.允许有两个B.可以有任意多个 C.最多一个D.至少有一个 10.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与()有关。【B 】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页)

A.逻辑文件结构B.存储介质特性 C.主存管理方式D.分配外设方式 11.在操作系统中,()是竞争和分配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B 】A.程序B.进程 C.作业D.线程 12.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C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用户作业准备充分 C.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13.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C 】A.篡改B.破坏 C.窃取D.删除 14.系统抖动是指()。【 D 】A.使用机器时,屏幕闪烁的现象 B.由于主存分配不当,偶然造成主存不够的现象 C.系统盘有问题,致使系统部稳定的现象 D.被调出的页面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现象 15.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C 】A.先入先出算法 B.优先级算法 C.银行家算法D.资源按序分配法 16.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而产生死锁。【D 】A.打印机B.磁带机 C.磁盘D.CPU 17.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是由()完成。【C 】A.程序设计语言B.编译系统 C.操作系统D.标准库程序 18.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从页号到物理块的地址映射是通过()实现的。【B 】A.段表B.页表 C.PCB D.JCB 19.在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最基本特征是()。【A 】A.动态性和并发性B.顺序性和可再现性 C.与程序的对应性D.执行过程的封闭性 20.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C 】A.先来先服务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D.均衡调度 ×××××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页(共×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中断实验

实验五中断实验 实验地点:格致A315 实验日期:2016年12月29日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中断产生、响应、处理等技术; 二、实验说明及内容 说明: 1.要求中断隐指令中执行关中断功能,如果用户中断服务程序允许被中断,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EI开中断命令。 2.教学机的中断系统共支持三级中断,由三个无锁按键确定从右到左依次为一、二、三级中断,对应的INT2、INT1、INT0的编码分别是01、10、11,优先级也依次升高。这决定了它们的中断向量(即中断响应后,转去执行的程序地址)为XXX4、XXX8、XXXC;可以看到,每级中断实际可用的空间只有四个字节,故这个空间一般只存放一条转移指令,而真正的用户中断服务程序则存放在转移指令所指向的地址。 3.用户需扩展中断隐指令、开中断指令、关中断指令、中断返回指令及其节拍。内容: 1.扩展中断隐指令。 2.扩展开中断指令EI、关中断指令DI、中断返回指令IRET。 3.确定中断向量表地址。中断向量表是以XXX4H为首地址的一段内存区。高12位由用户通过置中断向量用的插针(在三个无锁按键下方)确定。三级中断对应的中断向量为XXX4H、XXX8H、XXXCH。当有中断请求且被响应后,将执行存放在该中断的中断向量所指向的内存区的指令。 4.填写中断向量表。在上述的XXX4H、XXX8H、XXXCH地址写入三条JR OFFSET转移指令,OFFSET分别对应三段中断服务程序的相对地址。但在本仿真终端中输入时,用户不需要计算偏移量,直接输入要转向的绝对地址即可。 5.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可以放在中断向量表之后,中断服务程序可实现在程序正常运行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与优先级相对应的不同字符; 6.编写主程序。可编写一死循环程序,等待中断;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断实验报告

北京建筑大学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 (签名) 计算机组成综合实验任务书

?5、利用上端软件,把所编写的微程序控制器内容写入实验台中控制器中。 ?6、利用单拍测试控制器与编程的要求是否一致。如果有错误重新修改后再写入控制器中。 7、编写一段测试程序,测试控制器运行是否正确。 实验目的 1.融合贯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寄存器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台、微程序控制器)。 2.理解并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3.掌握较复杂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调试等基本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电路 1. 微指令格式与微程序控制器电路 2.微程序控制器组成 仍然使用前面的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的电路图,但本次实验加入中断系统。这是一个简单的中断系统模型,只支持单级中断、单个中断请求,有中断屏蔽功能,旨在说明最基本的原理。 中断屏蔽控制逻辑分别集成在2片GAL22V10(TIMER1 和TIMER2)中。其ABEL语言表达式如下:

INTR1 := INTR; INTR1.CLK = CLK1; IE := CLR & INTS # CLR & IE & !INTC; IE.CLK= MF; 时, 制逻辑传递给CPU的中断信号,接到微程序控制器上。当收到INTR脉冲信号时,若中断允许位INTE=0,则中断被屏蔽,INTQ仍然为0;若INTE =1,则INTQ =1。 为保存中断的断点地址,以便中断返回,设置了一个中断地址寄存器IAR。第二节图4中的IAR(U19)就是这个中断地址寄存器,它是一片74HC374,有LDIAR和IAR_BUS#两个信号输入端,均连接至微程序控制器。LDIAR信号的上升沿到达时,来自程序计数器PC的

计算机操作系统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操作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操作系统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 B. 操作系统是主机和外设之间的接口 C.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D. 操作系统是源程序与目标程序之间的接口 标准答案:C 2. 在计算机系统得层次关系中,最贴近硬件的是() A. 应用软件 B. 实用软件 C. 操作系统 D. 用户 标准答案:C 3. 计算机系统把进行()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即操作系统 A. CPU管理 B. 作业管理 C. 资源管理 D. 设备管理 标准答案:C 4. 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非交互性 B. 实时性 C. 高可靠性 D. 分时性 标准答案:A 5. 分时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A. 交互性 B. 实时性 C. 高可靠性 D. 资源利用率高 标准答案:A 6. 高可靠性是()的主要特点之一 A. 分时系统 B. 实时系统 C. 批处理系统 D. 通用操作系统 标准答案:B 7. 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A. 分时操作系统 B. 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C.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 D. 实时操作系统 标准答案:A

8. 如果一个操作系统在用户提交作业后,不提供交互能力,只追求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大吞吐量和作业流程的自动化,则属于()操作系统(分数:1,完成次数:157) A. 分时系统 B. 实时系统 C. 批处理系统 D. 通用操作系统 标准答案:C 9. 下列哪个观点不是描述操作系统的典型观点()(分数:1,完成次数:157) A. 操作系统是众多软件的集合 B. 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C. 操作系统是资源的管理者 D. 操作系统是虚拟机 10. 下列哪个系统与其他三个不同()(分数:1,完成次数:157) A. 现场压力采集系统 B. 火炮自动控制系统处理机 C. 飞机定票系统 D. 导弹制导系统 标准答案:C 11. 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是()(分数:1,完成次数:157) A. 并发和异步 B. 并发和共享 C. 共享和虚拟 D. 虚拟和异步 标准答案:B 12. 对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完成次数:157) A.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 B. 计算机硬件和用户之间 C. CPU和用户之间 D. CPU和软件之间 标准答案:B 13. 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分数:1,完成次数:157) A. 充分利用I/O B. 快速响应用户 C. 提高系统吞吐率 D. 充分利用内存 标准答案:B 14. 分时系统的()是衡量一个分时系统的重要指标(分数:1,完成次数:157) A. 周转时间 B. 用户数 C. 时间片 D. 用户响应时间 标准答案:D

单片机实验六-中断系统实验

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六 中断系统实验 实验时间:2013-12-02 班级:电信*** 姓名:*** 学号:110706 实 验 目 的: 熟悉keil 仿真软件、proteus 仿真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外部中断的使用。了解并熟悉51单片机中中断的概念,中断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51单片机中断管理系统处理五种中断源,特别是对外部中断的设置与控制方法。熟悉中断处理特别是外部中断处理的过程,掌握中断处理子程序的书写格式和使用方法。 实 验 原 理: 现代的计算机都具有实时处理功能,能对外部发生的事件如人工干预、外部事件及意外故障做出及时的响应或处理,这是依靠计算机的中断系统来实现的。 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中断管理系统,它能对内部的定时器事件、串行通信的发送和接收事件及外部事件(如键盘按键动作)等进行自动的检测判断,当有某个事件产生时,中断管理系统会置位相应标志通知CPU ,请求CPU 迅速去处理。CPU 检测到某个标志时,会停止当前正在处理的程序流程,转去处理所发生的事件(针对发生的事件,调用某一特定的函数,称为该事件的中断服务函数),处理完以后,再回到原来被中断的地方,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外部中断 内部 定时 外部中断 内部 定时内部 T 源允 总允 允许中断寄存中断优先级 中断源 中断源 高优中断 中断 低优中断 中断T —发送 I I 查询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MCS-51单片机最典型的有5个中断源(外部中断0、1,内部定时器中断0、1,串口中断),具有两个中断优先级。两个外部中断:(— INT0、— INT1)上输入的外部中断源,低电平或负跳变有效,置位TCON中的IE0和IE1中断请求标志位。通过外部中断源触发方式控制位IT可以使外部中断为电平触发方式(=0)或边沿触发方式(=1)。另外控制中断允许寄存器IE可以开放中断。 使用MCS-51的中断,要为使用到的中断源编写中断服务程序。C51为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提供了方便的方法。C51的中断服务程序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说明形式为: void 函数名(void) interrupt n using m { 函数体语句 } 这里,interrupt和using是为编写C51中断服务程序而引入的关键字,interrupt表示该函数是一个中断服务函数,interrupt后的整数n表示该中断服务函数是对应哪一个中断源。 实验环境: 硬件:微机、单片机仿真器、单片机实验板、连线若干 软件:KEIL C51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 实验内容及过程: 一、利用外部中断INT1控制数码管显示0到9。 二、利用外部中断INT1控制两个数码管显示00到99。 1、打开Proteus,绘制电路图,如图6-1,6-2所示: 图6-1实验1整体电路图

操作系统实验一中断处理

实习一中断处理 一、实习内容 模拟中断事件的处理。 二、实习目的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都设有中断机构,它是实现多道程序设计的基础。中断机 构能发现中断事件,且当发现中断事件后迫使正在处理器上执行的进程暂时停止执行,而让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占有处理器去处理出现的中断事件。对不同的中断事件,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所以操作系统应采用不同的处理。通过实习了解中断及中断处理程序的作用。本实习模拟“时钟中断事件”的处理,对其它中断事件的模拟处理,可根据各中断事件的性质确定处理原则,制定算法,然后依照本实习,自行设计。 三、实习题目 模拟时钟中断的产生及设计一个对时钟中断事件进行处理的模拟程序。 [提示]: (1) 计算机系统工作过程中,若出现中断事件,硬件就把它记录在中断寄存器中。中 断寄存器的每一位可与一个中断事件对应,当出现某中断事件后,对应的中断寄存器的某一位就被置成―1‖。 处理器每执行一条指令后,必须查中断寄存器,当中断寄存器内容不为―0‖时,说明有中断事件发生。硬件把中断寄存器内容以及现行程序的断点存在主存的固定单元,且让操作系统的中断处理程序占用处理器来处理出现的中断事件。操作系统分析保存在主存固定单元中的中断寄存器内容就可知道出现的中断事件的性质,从而作出相应的处理。 本实习中,用从键盘读入信息来模拟中断寄存器的作用,用计数器加1 来模拟处理器 执行了一条指令。每模拟一条指令执行后,从键盘读入信息且分析,当读入信息=0 时,表示无中断事件发生,继续执行指令;当读入信息=1 时,表示发生了时钟中断事件,转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2)假定计算机系统有一时钟,它按电源频率(50Hz)产生中断请求信号,即每隔20 毫秒产生一次中断请求信号,称时钟中断信号,时钟中断的间隔时间(20 毫秒)称时钟单

计算机四级操作系统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计算机四级操作系统多选题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有( A C D ) A.能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 B.是一个由硬件系统组成的裸机 C.操作系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D.具有对不同用户进行不同控制执行的能力 E.允许各用户随意地使用系统中的资源 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这是因为它能(A B C E ) A.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 B.使硬件的功能发挥得更好 C.保证信息的安全和快速存取文件 D.提高源程序的编制质量 E.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各类操作系统各有所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表现为( A B C ). A.批处理操作系统不允许用户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B.分时系统采用交互方式工作,故对需处理时间较长的作业不太合适 C.实时操作系统中资源利用率不及批处理操作系统 D.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实现并行工作,但不能提高吞吐能力 E.为了使用户满意,分时操作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必须有严格的规定 4.在下述各项中,( A B C D E )是操作系统力所能及的工作. A.为用户合理分配处理器时间. B.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 C.提供按名存取文件的功能 D.按用户要求启动外围设备 E.根据用户的意图控制作业的执行

第二章 1.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软件,它包括( A B )等. A.操作系统 B.编译系统 C.接口软件 D.软件开发工具 E.软件测试程序 2.在下列的阐述中,( A B C E )是正确的. A.一个中央处理器任何时刻最多只能被一个程序占用 B.只有被操作系统选中的程序才能占用处理器 C.若一个程序在执行中出现了事件,则该程序就要让出处理器 D.一个被中断的程序在等待中断事件结束后就可立即占用处理器 E.中断装置发现中断事件后就要让操作系统程序占用处理器 3.采用通道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与外围处理设备之间的关系有( A B C D E ) A.中央处理器执行一条”启动I/O”指令可启动指定的设备 B.中央处理器与外围设备是可以并行工作的 C.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工作不需要中央处理器的干预 D.外围设备工作结束后应把工作情况反馈给中央处理器 E.中央处理器可启动多台设备,让它们并行工作. 4.计算机系统中可用于存储信息的部件有( B C D E ) A.输入机 B.主存储器 C.磁带 D.寄存器 E磁盘 5.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追求的设计目标是( A B C E ) A.正确性 B.高效性 C.维护性 D随意性 E.移植性 6.操作系统采用层次式结构的优点是( A B C ) A.能把操作系统的整体工作局部化 B.有利于操作系统功能的增.删.改 C.实现各层次的功能时都可利用较内层提供的功能 D.最外层可直接使用硬件提供的功能 E.各层之间允许双向调用,这样便于达到正确性的设计目标 第三章 1.能实现多道程序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必须( A C D E ) A.具有中央处理器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 B.提供多个中央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1-外部中断

《嵌入式系统技术》 实训报告 1、实验目的 z了解S3C2440A 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 z掌握S3C2440A 外部中断的使用方法。 2、实验设备 z PC 机、Multi-ICE 仿真器、2440A 实验箱。 3、实验内容 z通过外部K1、K2、K3、K4、K5、K7 按键触发外部中断E INT1、EINT2、EINT3、EINT4、EINT5、EINT7 4、实验原理 4.1 ARM 的异常中断类型 在嵌入式系统中外部设备的功能实现主要是靠中断机制来实现的。中断功能可以解决CPU 内部运行速度远远快于外部总线速度而产生的等待延时问题。ARM 提供的FIQ 和IRQ 异常中断用于外部设备向C PU 请求中断服务,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I RQ 中断。 七种异常中断

中断过程框图 4.2 异常中断响应过程和返回过程 异常中断的响应过程: 1).保存处理器当前状态寄存器C PSR 的值到备份程序状态寄存器S PSR 中。 2).设置但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 的值,其中包括:设置CPSR 响应位的值,使处理器进入特定的处理器模式;按要求屏蔽中断,通常应该屏蔽I RQ 中断。在F IQ 中断时屏蔽F IQ 中断。 3).设置L r 寄存器。将相应中断模式的L r 寄存器的值设为异常中断的返回地址。 4).处理程序计数器PC,将PC 值设为相应的中断向量的地址,从而实现跳转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异常中断的返回 当处理器执行完以上流程之后,处理器已经从中断向量进入异常处理的状态。异常中断处理完毕之后,在异常中断程序的末端,处理器进入异常中断的返回状态,其流程如下: 1).恢复状态寄存器。将保存的备份程序状态寄存器SPSR 值赋给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 2).将返回地址赋值到程序计数器(PC)。这样程序将返回到异常中断产生的下一条指令或出现问题的指令处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异常中断,其返回地址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IRQ 和F IQ 异常中断产生时,程序计数器PC 已经更新,而SWI 中断和未定义指令中断时由当前指令自身产生的,程序计数器P C 尚未更新,所以要计算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来执行返回操作;指令预取指中指异常中断和数据访问中断要求,返回到出现异常的执行现场,重新执行操作。

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年 1 月 1 日

实验一线程的状态和转换(5分)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熟悉线程的状态及其转换,理解线程状态转换与线程调度的关系。 要求: (1)跟踪调试EOS线程在各种状态间的转换过程,分析EOS中线程状态及其转换的相关源代码; (2)修改EOS的源代码,为线程增加挂起状态。 2 完成的实验内容 2.1 EOS线程状态转换过程的跟踪与源代码分析 (分析EOS中线程状态及其转换的核心源代码,说明EOS定义的线程状态以及状态转换的实现方法;给出在本部分实验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调试、跟踪与思考等) 1.EOS 准备了一个控制台命令“loop ”,这个命令的命令函数是 ke/sysproc.c 文件中的ConsoleCmdLoop 函数(第797行,在此函数中使用 LoopThreadFunction 函数(第755 行)创建了一个优先级为 8 的线程(后面简称为“loop 线程”),该线程会在控制台中不停的(死循环)输出该线程的ID和执行计数,执行计数会不停的增长以表示该线程在不停的运行。loop命令执行的效果可以参见下图: 2. 线程由阻塞状态进入就绪状态 (1)在虚拟机窗口中按下一次空格键。 (2)此时EOS会在PspUnwaitThread函数中的断点处中断。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快速监视”,在快速监视对话框的表达式编辑框中输入表达式“*Thread”,然后点击“重新计算”按钮,即可查看线程控制块(TCB)中的信息。其中State域的值为3(Waiting),双向链表项StateListEntry的Next和Prev指针的值都不为0,说明这个线程还处于阻塞状态,并在某个同步对象的等待队列中;StartAddr域的值为IopConsoleDispatchThread,说明这个线程就是控制台派遣线程。 (3)关闭快速监视对话框,激活“调用堆栈”窗口。根据当前的调用堆栈,可以看到是由键盘中断服务程序(KdbIsr)进入的。当按下空格键后,就会发生键盘中断,从而触发键盘中断服务程序。在该服务程序的最后中会唤醒控制台派遣线程,将键盘事件派遣到活动的控制台。 (4)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PspWakeThread函数对应的堆栈项。可以看到在此函数中连续调用了PspUnwaitThread函数和PspReadyThread函数,从而使处于阻塞状态的控制台派遣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5)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PspUnwaitThread函数对应的堆栈项,先来看看此函数是如何改变线程状态的。按F10单步调试直到此函数的最后,然后再从快速监视对

计算机操作系统选择题大全

1. 单项选择题(共200个题目) 100236. 一般用户更喜欢使用的系统是(c )。 A.手工操作 B.单道批处理 C.多道批处理 D.多用户分时系统 100237. 与计算机硬件关系最密切的软件是(d). A.编译程序 B.数据库管理程序 C.游戏程序 D.OS 100238. 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由(D)的引入而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磁盘 C.对象 D.多道程序100239. 早期的OS主要追求的是(A)。 A.系统的效率 B.用户的方便性 C.可移植 D.可扩充性 100240. (A )不是多道程序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单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分时系统 100241. (B)是多道操作系统不可缺少的硬件支持。 A.打印机 B.中断机构 C.软盘 D.鼠标100242. 特权指令可以在(C)中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的时间 D.进程调度中100243. 没有了(C )计算机系统就启动不起来了。 A.编译器 B.DBMS C.OS D.浏览器100244. 通道能够完成(C )之间数据的传输。

A.CPU与外设 B.内存与外设 C.CPU与主存 D.外设与外设 100245. 系统的主要功能有(C )。 A.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 B.虚拟存储管理、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文件系统 C.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D.进程管理、中断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 100246. 单处理机计算机系统中,(A)是并行操作的。 A.处理机操作和通道 B.程序与程序 C.主程序与子程序 D.用户程序与操作系统程序 100247. 处理机的所有指令可以在(D)中执行。 A.目态 B.浏览器中 C.任意时间 D.系统态100248. (B )功能不是操作系统直接完成的功能。 A.管理计算机硬盘 B.对程序进行编译 C.实现虚拟存储器 D.删除文件 100249.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界的请求必须给予及时相应的OS是(B )。 A.多用户分时系统 B.实时系统 C.批处理系统时间 D.网络操作系统 100250. 操作系统是对(C )进行管理的软件。

实验四 定时器中断实验

实验四 定时器中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定时器初始化的步骤; 2.熟悉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R )的含义和使用; 3.熟悉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要求编写一个简单的定时器中断程序,设置一定的周期控制与XF 引脚相连的LCD 指示灯。当定时器中断产生时可以观察到LCD 周期性闪烁。 三:实验原理 1.定时器 .C54xx 系列的DSP 都具有一个或两个预定标的片内定时器,这种定时器是一个倒数定时器,它可以被特定的状态位实现停止、重启动、重设置或禁止。定时器在复位后就处于运行状态,为了降低功耗可以禁止定时器工作。应用中可以用定时器来产生周期性的CPU 中断或脉冲输出。定时器的功能方框图如图9.1所示,其中有一个主计数器(TIM )和一个预定标计数器(PSC )。TIM 用于重装载周期寄存器PRD 的值,PSC 用于重装载周期寄存器TDDR 的值。 图5.1信号,是在器件复位时,DSP 向外围电路(包括定时器)发送的一个信号,此信号将在定时器上产生以下效果:寄存器TIM 和PRD 装载最大值(0FFFFH );TCR 的所有位清0;结果是分频值为0,定时器启动,TCR 的FREE 和SOFT 为0。

定时器实际上是有20bit 的周期寄存器。它对CLKOUT 信号计数,先将PSC (TCR 中的D6~D9位)减1,直至PSC 为0,然后把TDDR (TCR 中的低4位)重新装载入PSC ,同时将TIM 减1,直到TIM 减为0。这时CPU 发出TINT 中断,同时在TOUT 引脚输出一个脉冲信号,脉冲宽度与CLKOUT 一致,然后将PRD 重新装入TIM ,重复下去直到系统或定时器复位。 定时器产生中断的计算公式如下: TINT t c 为 CLKOUT 的周期) 定时器由三个寄存器组成:TIM 、PRD 、TCR 。 TIM :定时器寄存器,用于装载周期寄存器值并自减1。 PRD :周期寄存器,用于装载定时器寄存器。 TCR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包含定时器的控制状态位。 定时器是一个片内减计数器,用于周期地产生发,后者每个CPU 时钟周期减1,当计数器减至0周期计数器被定时周期值重新装载。 在正常操作模式下,当TIM 自减至0时,TIM 将被PRD 内的数值重装载。在硬件复位或定时器单独复位(TCR 中TRB 位置1)的情况下,主定时器模块输出的是定时器中断(TINT )信号。该中断被发送至CPU ,同时由TOUT 引脚输出。TOUT 脉冲的宽度等于CLKOUT 的时钟宽度。 预定标模块由两个类似TIM 和PRD 的单元构成。它们是预定标计数器(PSC )和定时器分频寄存器(TDDR )。PSC 、TDDR 是RCR 寄存器的字段。在正常操作时PSC 自减为0,TDDR 值装入PSC ,同样在硬件复位或定时器单独复位的情况下,TDDR 也被装入PSC 。PSC 被CPU 时钟定时,即每个CPU 时钟使PSC 自减1。PSC 可被TCR 读取,但不能直接写入。 当TSS 置位时,定时器停止工作。若不需要定时器,终止定时操作,可使芯片工作在低功耗模式,并且可以使用与定时器相关的两个寄存器(TIM 和PRD )作为通用的存储器单元,可以在任意周期对它们进行读或写操作。 TIM 的当前值可被读取,PSC 也可以通过TCR 读取。因为读取这两个存储器需要两个指令,而在两次读取之间因为自减,数值可能改变,因此,PSC 两次读的结果可能有差别,不够准确。若要准确测量时序,在读这两个寄存器值之前可先中止定时器,对TSS 置1和清0后,可重新开始定时。 通过TOUT 信号或中断,定时器可以用于产生周边设备的采样时钟,如模拟接口。对于有多个定时器的DSP ,由寄存器GPIOCR 中的第15位控制使用某一个定时器产生的TOUT 信号。 2.定时器初始化 (1)定时器初始化步骤 ●TCR 的TSS 位写1,定时器停止工作; ●装载TRD ;

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给力版

1.多道程序设计是为了系统各硬件部件并行运行。 2.使用多进程编程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使处理机与外设同时工作。 3.早期的SPOOLing技术的硬件基础不包括磁带。 4.中断屏蔽技术对提高操作系统实时性无效。 中断分级,加快时钟中断频率,优先级调度都能提高操作系统实时性。 5.时钟中断属于外中断 6.时钟中断有最高优先级。 7.肯定产生处理机运行态变化的指令是trap指令。 8.必须在核心态执行的指令是清中断位指令。 9.操作系统初始化程序运行时机是系统启动时。 10.创建进程处理只能在核心态运行。 11.执行trap指令是处理机在内核态运行时不可以执行的。 12.open() 不是进程相关系统调用。 wait(),fork(),execv() 都是进程相关系统调用。 13.sin() 不是系统调用。 open(),read(),wait() 都是系统调用。 14.Linux操作系统内核必定包含的软件模块有系统初始化模块。 15.进程调度程序只能在核心态执行。 16.时钟中断处理结束的时候可能不能运行进程调度程序。 17.时钟中断处理结束返回低级中断处理时不能运行进程调度程序。 18.分时轮转算法适宜用作分时系统进程调度算法。 19.进程结束处理行为发生后直接运行进程调度程序。 20.应该降低进程调度优先级的时机是进程时间片运行完时。 21.多线程编程与端进程编程相比的好处是开销小。 22.利用进程与利用线程方式的多任务编程比优点是避免任务程序数据被 别的任务非法访问。 23.不可以用于SMP机多进程互斥的方法有屏蔽中断。 PV操作,读后置1指令可以用于SMP机多进程互斥。 24.P操作可能导致进程阻塞(等待)。 25.计算机系统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进程推进顺序不当。 26.进程用户栈数据结构处在用户空间。 27.处理机在执行访存指令时可能从用户态进入核心态执行。 28.使用请求分页式虚存存储方式可使内存利用率最高。 29.操作系统存储保护工作包括越界保护。 30.虚存访问效率提高与提供64位虚存地址技术无关。 与以2^K为页面大小,提供联想存储器,页表常驻内存技术有关。 31.最近一次访问时间最早且未写过的页面可作为最佳淘汰页面。 32.淘汰页面的较好且可行的方法是LRU(Least Recently Used). 33.回收(淘汰)页面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将页面内容写入磁盘。 34.打印机是独占型设备。 35.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系统命令字符码首先由键盘输入处理程序获得。 36.在内存设置磁盘信息缓冲区的作用是可以减少磁盘I/O次数。 37.RAID1技术不能改善磁盘设备I/O性能。 重排I/O请求减少寻道时间,预读和延迟写,对盘面扇区进行交叉编址都能改善性能。 38.重排I/O请求减少寻道时间能较好地提高磁盘I/O性能。 39.按磁盘柱面号序排列I/O请求不能提高I/O性能。 预读,延迟写,同步I/O都能提高I/O性能。 40.缓冲技术对随机小数据读写效果不佳。 对顺序读,磁盘数据备份,偶尔进行数据读/写效果较好。 41.主板不属于I/O设备控制器。网卡,显卡,声卡属于。 42.驱动程序中不由设备无关层调用的函数是中断处理函数。 申请设备函数,I/O操作函数,释放设备函数由设备无关层调用。 43.计算机系统中软件资源的实例有文件。 44.使用文件相对路径名的优点是打开文件时可以更快获得文件FCB。 45.打开文件系统调用不需要做的工作是将文件数据读入内存。 需要做的是将FCB读入内存,进行读/写方式许可检查,建立进程控制块与文件之间的关联。 46.文件控制块不包括磁盘坏块信息。 包括文件名,文件访问权限说明,文件物理位置信息。 47.备份网络服务器文件系统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断网且结束本地所有 使用文件的其他进程。 1.7 试述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基本思想。为什么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在主存同时保持多道程序,主机以交替的方式同时处理多道程序。从宏观上看,主机内同时保持和处理若干道已开始运行但尚未结束的程序。从微观上看,某一时刻处理机只运行某道程序。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原因:由于任何一道作业的运行总是交替地串行使用CPU、外设等资源,即使用一段时间的CPU,然后使用一段时间的I/O 设备,由于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加之对多道程序实施合理的运行调度,则可以实现CPU和I/O设备的高度并行,可以大大提高CPU与外设的利用率。 1.10 引入SPOOLing技术可以在哪些方便提高系统效率。 答:1.通过加快作业的输入/输出提高系统性能,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2.可以使作业的输入/输出与主机的运算并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3.通过通道的缓冲技术,可以使作业预先进入输入井和输出井,既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2.1什么是中断?什么是陷入?二者有何区别? 中断:也称外中断。它指来自CPU执行指令意外的事件的发生,如设备发出的各种I/O结束中断,表示设备输入/输出处理已完成,希望处理机能够向设备发出下一个输入/输出请求,同时让完成输入/输出后的程序继续运行。 陷入:也称为内中断、例外或是异常。它指源自CPU执行指令内部的事件(比如专门的陷入指令,或程序的非法操作码、地址越界、算术溢出、虚存系统的缺页等)所引起的。 区别:中断一般指来自CPU之外的与当前程序运行无关的一类事件,中断可以被屏蔽。陷入则指来自CPU正在执行的指令的与当前程序运行相关的一类事件,陷入不可以被屏蔽。 2.2 现代计算机处理机为什么设置用户态、核心态这两种不同的状态?有哪些指令必须置于核心态运行?为什么? 简单的说这个区分主要基于多用户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上每个用户应该不能相互干扰,也不能互相窥探秘密的信息,即需要一种保护机制。基于这个目的,由于多用户操作系统内核代码是大家共享的运行资源,多用户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核心代码必须运行在高优先级和处于最大保护环境中。这样,运行在一台机器上的代码起码被分成了两个级别:高保护状态的优先级(内核)和一般级别(用户程序)。当CPU正在运行内核代码时我们就称系统处于内核态,而当CPU正运行用户代码时则称系统处于用户态。 清中断位指令。 因为核心态根据它要做的事情来提高或降低它所使用的处理器的中断请求级别,当中断产生时,陷阱处理程序将保存计算机运行程序的状态,然后禁

微机接口实验报告-8259中断控制器应用实验

姓名 院专业班 年月日实验内容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1)学习中断控制器8259的工作原理。 (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 【试验设备】 PC微机一台、TD-PIT+实验系统一套。 【实验内容】 (1) 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一个字符。 (2) 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9”,中断显示6次后退出。 【实验原理】 1. 8259控制器的介绍 中断控制器8259A是Intel公司专为控制优先级中断而设计开发的芯片。它将中断源优先级排队、辨别中断源以及提供中断矢量的电路集于一片中,因此无需附加任何电路,只需对8259A进行编程,就可以管理8级中断,并选择优先模式和中断请求方式,即中断结构可以由用户编程来设定。同时,在不需增加其他电路的情况下,通过多片8259A的级连,能构成多达64级的矢量中断系统。它的管理功能包括:1)记录各级中断源请求,2)判别优先级,确定是否响应和响应哪一级中断,3)响应中断时,向CPU传送中断类型号。8259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如图6-1所示。 8259A的命令共有7个,一类是初始化命令字,另一类是操作命令。8259A的编程就是根据应用需要将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4和操作命令字OCW1- OCW3分别写入初始化命令寄存器组和操作命令寄存器组。ICW1-ICW4各命令字格式如图6-2所示,OCW1-OCW3各命令字格式如图6-3所示,其中OCW1用于设置中断屏蔽操作字,OCW2用于设置优先级循环方式和中断结束方式的操作命令字,OCW3用于设置和撤销特殊屏蔽方式、设置中断查询方式以及设置对8259内部寄存器的读出命令。 图6-1 8259内部结构和引脚图

操作系统试题

操作系统试题 课程代码:0232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设计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 A.吞吐量和周转时间B.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C.灵活性和可适应性D.可靠性和完整性 2.用户通常利用键盘命令、系统调用命令请求操作系统服务,有时也会用() A.宏指令B.汇编语言 C.作业控制语言D.计算机高级语言 3.操作系统中的中断处理程序很大部分是处理()中断的。 A.程序B.访管 C.I/O D.外部 4.用作业控制语言编写作业控制说明书主要用在()系统。 A.分时B.实时 C.批处理D.多CPU 5.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增加平均周转时间B.发挥且提高并行工作能力 C.缩短每道程序执行时间D.降低对处理器调度的要求 6.程序状态字反映了()状态。 A.进程调度B.作业调度 C.与处理器有关的系统D.主存储器分配 7.为了对紧急进程或重要进程进行调度,调度算法应采用() A.先来先服务B.轮转法 C.优先权调度D.短执行时间优先调度 8.单个分区的存储管理不适用于() A.个人计算机B.专用计算机 C.单道程序系统D.多道程序系统 9.页式管理中的地址结构分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它() A.仍是线性地址B.是个二维地址 C.是个三维地址D.是个四维地址 10.把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如果组织成()文件,则逻辑记录可以按任意次序存放在不相邻的存储块中。 A.流式B.记录式 C.顺序D.链接 11.为了保证存取文件的可靠性,用户要求读一个文件前应首先请求系统执行()文件操作。 A.打开B.建立 C.关闭D.删除 12.计算机系统中往往对每一台设备确定一个编号以识别各台设备,这些编号称为设备的()号。 A.绝对B.相对 C.逻辑D.类 13.Spool技术是一种实现虚拟()的技术。

中断实验报告

沈阳工程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微机原理实验室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实验日期:年月日 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批阅教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8086中断系统及8259的扩展方法。 2.理解8259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初步掌握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1)在Intel 386EX芯片中集成有中断控制单元(ICU),该单元包含有两个级联中断控制器:一个为主控制器,一个为从控制器。从片的INT连接到主片的IR2信号上构成两片8259的级联。主片8259的中断请求信号IR6和IR7开放,从片的中断请求信号IR1开放,以供实验使用。 (2)单次脉冲输出与主片8259的MIR7相连,每按动一次单次脉冲开关,产生一个外部中断,在显示器上输出一个字符。 8259中断实验接线图 2.实验步骤 (1)补全实验程序,按实验接线图接线。 (2)对实验程序进行编译、链接无误后,加载到实验系统。 (3)执行程序,并按动单次脉冲开关KK1或KK2,观察程序执行结果。 3.程序清单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32 DUP(?) S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SS:SSTACK START: PUSH DS MOV AX, 0000H MOV DS, AX ·1·

8259中断控制实验 ·2· MOV AX, OFFSET MIR7 ①MOV SI, ( ) MOV [SI], AX MOV AX, CS ②MOV SI, ( ) MOV [SI], AX CLI POP DS MOV AL, 11H OUT 20H, AL MOV AL, 08H OUT 21H, AL MOV AL, 04H OUT 21H, AL MOV AL, 01H OUT 21H, AL MOV AL, ( ) OUT 21H, AL STI AA1: NOP JMP AA1 MIR7: STI CALL DELAY MOV AX, 0137H INT 10H MOV AX, 0120H INT 10H MOV AL, 20H OUT 20H, AL IRET DELAY: PUSH CX MOV CX, 0F00H AA0: PUSH AX POP AX LOOP AA0 POP CX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按动单次脉冲输入KK1后,屏幕显示字符 。 2.分析中断矢量地址能改成别的数值吗?为什么? 3.改变接线,KK1连接MIR6。修改程序行①为 ,修改程序行②为 ,重新设置中断向量,以及中断屏蔽字改为 。 4.如果输出数字9,如何修改程序? 5.如何屏蔽MIR7上的中断请求?按下KK1会有什么现象? 6.选做:如果采用级联方式扩展一片8259从片,应如何修改程序呢?请将程序写在背面。 成绩评定 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1 0 — 实验步骤正确性 3 2 1 0 实验数据记录正确性 2 1 0 — 实验结果及分析的正确性 3 2 1 成 绩 批阅教师: 20 年 月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