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doc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doc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doc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默写横线上的诗句)

一.赠从弟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终岁常端正。

?松柏本有性。

1、展开你的想象力,描绘“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松树的形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赏析“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深层含义。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坐看云起时。

,谈笑无还期。

1、颈联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请说说“妙”在何处?( 2 分))

2、“偶然”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五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中间小谢又清发。

,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试描绘“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所展现的内容。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历来以奇特贴切著称,是对其进

行赏析。

六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

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

1、试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对《无题》(李商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见时难别也难,东风无几百花残”,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花比喻

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读后

可使人为他们落下同情之泪。

D .最后一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的自慰之词。全联的大意是:双方住地相距不远,今后虽难相见,但总可以互通音问。

八.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文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

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九.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

升。,自缘身在最高

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十.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①意象:、、、。

②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2、词的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古诗词欣赏

参考答案:一、 1、高高的山上,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迎接山谷中瑟瑟的秋风,毫无动摇。

2、旨在勉励从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坚忍不拔,保持自己的操守。这里,青松实际上也是

作者自况。二、 1、望,远远的看见。表明诗人时刻关注着有人所达的目的地,说明诗人对

友人极为关切。 2、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

则全无伤悲之情,写的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

称道。三、 1、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

孤独感。2、《登幽州台歌》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

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艺术上表现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四、 1、①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写出了诗人此时闲适的心境。②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2、①“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 ,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②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五、 1、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

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方飞去。2、这一句比喻新奇而独特,将不尽的流水与无穷

的烦恼联系起来形象的写出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的满心的愁闷苦闷,似水难断。六、 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2、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七、1、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

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2、 B。八、 1.剪不断理还乱 2.对故国的怀念与被囚的孤独寂寞之情。点拨: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九、 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2、只有站的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到。

十、 1、①碧云、黄叶、绿波、翠烟②鲜艳浓烈烟雾迷蒙 2、山、水、斜阳、芳草画面:夕阳西垂,芳草萋萋。想起家3、明月、高楼、酒、相思泪赏析:倚楼之孤影,带酒之泪痕,刻画出思乡之旅人,愁肠形象鲜明,很有感染力。4、①手法:写景入手,触景生情。

②具体分析:上片写出典型的秋天之景,从开始那开阔的境界,到以斜阳芳草作结,引出下

片之中明显的思乡怀人之情。③手法独到之处:作者上片中的芳草斜阳引发出的想家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专项训练题 古诗词鉴赏 班级姓名 一、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 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 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 和优雅的品格。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二、阅读《蒹葭》【原诗略】,回答问题。 3、本诗以“ ”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而不得的苦恼心情。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 答: 5、诗中哪些句子表明男主人公的意中人是可望不可即的? 答: 6、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

答: 7、本诗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答: 8、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 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 10、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 达效果。 答: 三、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2、下列关于《关雎》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的女子 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 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八下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下课外古诗词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 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赏析】 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树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冰霜正惨凄”,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终岁常端正”。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 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十首赏析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参考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参考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参考译文]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 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4.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参考译文]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参考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试题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试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 “松柏冢垒垒。”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2.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3.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参考答案: 1.十五、八十 2、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3.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1.“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 1.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兔从……葵。 3.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在兵役严苛的封建社会,这首十五从军征里道不尽的心酸与批判,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修辞手法。(2分) 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4 分)7. 参考答案:班超排比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8. 参考答案: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评分标准:2分。表达方式1分,感情1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声是多么强大,松枝有是多么劲挺! 冰与霜正下得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赏析: 开头第一句描写出全诗的主体——松数的形象:亭亭立与山上。第二句采取对立的方式写亭亭之松所处的环境(背景):瑟瑟谷中风。在瑟瑟的山谷风声中,松树高耸的立在山上,这一形象,可以称得上“雄伟”。三、四两句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它们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 以上写的是“亭亭山上松”在风中的形象,以下四句写松树在冰霜严寒中的形象。“冰霜正惨凄”,先渲染环境的严酷,再写松树的表现:“终岁常端正”。为什么松树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能够“终岁常端正”?诗人先以反诘句写出疑问:“岂不罹凝寒”,然后从容回答:“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上形象的话,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质。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劲挺的风格写出了松树的鲜明形象,其实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诗中因此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佩巾。 鉴赏: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千古传诵,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附答案

页眉内容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一、单篇训练 《赠从弟(其二)》 1、名句默写 (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4)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5)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6)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呤》)(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1)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诗句: (2)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从弟”品格高洁的诗句: (3) 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 (4) 诗中赞颂“松柏”守志不阿,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诗句: (5) 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6) 古诗词中有许多托物言志,表达诗人高贵品质或远大理想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边疆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赠从第(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五、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赠从弟①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从弟:堂弟。②罹(lì):遭受。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2) 《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 1、名句默写 (1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 (2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的诗句: (3)诗中能够做为送给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一句话: (4)诗中的千古名句: (5)诗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诗句:

部编版八年级下全部古诗词赏析

新版八<下全部>诗词赏析 一、式微《诗经》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全诗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直抒胸臆,抒发了服劳役者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二、子衿《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译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我来回踱着步子呵,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作品鉴赏 >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评析】古代送别诗大都情调低沉、忧伤。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形象精炼,意气风发,成为千古名句。 【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吟闻笛(),到乡翻似烂()人。(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生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诗人于是退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精神。(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游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主题思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贬、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流露了对已故亡友的怀念之情和对保守势力的愤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进取精神,道出了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既表现了作者自己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说说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答: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 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这首诗是古代酬赠适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 答:①由低沉到高昂②(画面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 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实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①对新旧调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的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八下古诗词及课外古诗词翻译

《赠丛弟(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放眼望去哪有古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法古贤的今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唯独我一人登台感怀,更觉得凄怆心酸,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中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玩水。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时间。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酬”,这里是________的意思。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 一、做个小诗人 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没问题的!)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朝人。 2.本诗中用典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一、做个小诗人 请将这首诗默写下来!(看你的了!)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诗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又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诗中最负盛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 一、做个小词人 请把这首词默写在下面!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词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朝____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来回答问题。 (1)“此事古难全”中“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做个曲作家 请将这首散曲默写下来!(没问题的!) 二、你一定能准确回答下列问题!(看你的了!) 1.这首散曲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__代____家。 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抒写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诗句的填空 1.《式微》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2.《子衿》中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句子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3.人们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划分句子节奏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A) A.式微/式微,胡不/归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解析】A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式微/式微,胡/不归”。 三、古诗歌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胡.不归(胡:为什么) B.微.君之故(微:小) C.胡为乎中露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D.微君之躬.(躬:身体) 【解析】B项,“微”,(如果)不是。 (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这是人民苦于劳役,对君主发出的怨词。全诗用简短的几句话,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压迫奴役的极端憎恨。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曹操的《短歌行》一诗引用了本文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诗中两句“纵我不往”有什么作用? 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发出了强烈的反问。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涌潮,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 8.(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代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理解记忆】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诗中所言: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选出赏析错误的一项:() A.首联以“凄凉地”、“弃置身”直接抒发了作者长期被贬边荒的愤慨。 B.三、四句连用典故,“翻似”二字,简描旧友被害情状。抒发诗人对战友的深切怀念,表达长期被贬后的人事沧桑之感。 C.五、六句写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借景物描写表达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D.结联在酬答白居易的感情时,明确表示振作自持的态度,表现出坚忍不拔的豪迈情绪。 2.诗中的乐天指的是_________,“见赠”中的“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生活中还有相同解释的词语,试举两个_____ ____、___________。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的愿意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什么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对杜牧《赤壁》赏读有误的一项:() A、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三、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说说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是文章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3.选出对文天祥《过零丁洋》赏读有误的一项:() A、首联回顾作者的出身经历,表达诗人矢志报国、至死不变的忠心。 B、颔联运用两个贴切的比喻,把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悲刻画得入木三分。 C、颈联慨叹兵败被俘,害怕元军,孤身无依而惶恐不安。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 D、末联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表现出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四、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固难全。但愿人长久,千时共婵娟。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A.“明月……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B.“我欲乘风归云,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月光的移运,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最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 【原文】 关雎(周南) 关关雎鸠⑴,在河之洲⑵。 窈窕淑女⑶,君子好逑⑷。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⑻。 悠哉悠哉⑼,辗转反侧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注释】 ⑴关关:鸟鸣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⑵洲:水中的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⑷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配偶。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⑺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日夜夜。寤,醒觉。寐,入睡。 ⑻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哉,语气助词。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亲近她。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取悦她。 【写作背景】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诗作赏析】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反复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写出了思念的深切,“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写出了思念的痛苦。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思想内容】 《国风·周南·关雎》通过描写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相关作品】 静女(邶风)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训练

八年级下册专题训练 ——古诗词赏析训练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5.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八年级初二上课外古诗赏析习题

欢迎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表现诗人晚年生活十分凄凉的一句:(1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4、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①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②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3、“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及翻译整合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 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 兮!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人教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提纲

古诗词复习提纲 注意:请同学们务必认真背诵好下面各题!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文赏析及试题 一、《赠从弟》(其二)魏晋●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勉励他的弟弟要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那么越是要挺立风中。 2、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赞美了松柏能够挺立风中不倒,经严寒不凋。勉励弟弟要像松柏一样坚贞。 4、展开联想和想象,对“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一句进行画面描写。 那笔直耸立在高山上的青松,傲然面对瑟瑟袭来的山谷寒风。 5、画面描写“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严冬季节,冰霜凛凛,青松魏然挺立,毫不动摇。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展开联想想象,描绘首联画面。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2、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彼此了解,心心相连,那么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近邻一样。诗句一扫送别诗的伤感,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3、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既表现了诗人宽阔襟怀,又充满了对朋友真挚的情谊。 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2、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感慨时空无限,人生有限,表达了壮志难酬、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四、《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②。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④。 [译文] (自己)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每有闲情逸致,就独自到山中游玩。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2、“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这是倍受人们喜爱的诗句,请分析人们喜欢它的原因。 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于是索性就地坐下看那悠闲的白云兴起飘游。这两句诗写诗人徜徉在山水之间,写了山水景物,诗中有画,又蕴含诗人愉悦闲适的心情,语言极其自然,可谓语浅而意深;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深远的人生境界,感悟到人生的哲理。 五、《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