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数学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数学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数学复习资料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讲义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复习要求]

(1)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形数结合的思想;

(2)掌握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 +b 2 =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在西方文献中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为弦。

格式: a=8 b=15 解:由勾股定理得 c 的平方=a 2 +b 2 =82 +152 =64+225=289

∵C >0 ∴C=17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c 为最长边,只要符合a 2 +b 2 =c 2 ,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

[基础训练]

1.一架2.5m 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墙脚0.7m .那么梯子的顶端距墙脚的距离是( ).

(A)0.7m (B)0.9m (C)1.5m (D)2.4m 2.以下各组数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1.5,2,2.5 (C)6,7,8 (D)8,9,10

3.如图,为了求出湖两岸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一个观测者在点C 设桩,使三角

形ABC 恰好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得到AC 长160m ,BC 长128m ,则AB 长 m .

4.利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因而 c 2

= + .

化简后即为 c 2

= .

A C

160m

a

b c

图1-1

5.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多少米?

例1、 如图1-1,在钝角ABC V 中,CB =9,AB =17,AC =10,AD BC ⊥于D ,求AD

的长。

D

C B

A

例2、 如图1-2,AC BD ⊥,垂足为O ,问2

2

AB CD +与2

2

BC AD +相等吗?理由是为

什么?

O

D

C

B

A

勾股定理的验证:

例:如图1-3,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 ,a b ,斜边边长为c ,利用此图验证勾股定理。

b

a b

a

b

a b

a

H

G

F E

D C B

A

图1-3

图1-2

第二章实数

[复习要求]

(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用平方运算与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并能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3)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4)了解实数的概念,会按要求对实数进行分类,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5)能对带根号的数进行化简,并能利用化简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6)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概念与规律]

事实上,有理数总可以用有限循环小数或无限不循环小数表示。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无理数:圆周率π=3.14159265……;0.585885888588885……(相邻两个5之间8的个数逐次加1);根号a(a为非完全平方数或非立方数)。

一般的,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

算术平方根,读作“根号a”。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格式:因为1的平方=1,所以1的算术平方根是1=1。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

叫做二次方根)。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格式:因为(±8)2=64,所以64的平方根是±8±8。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读作3次根号a。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可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也可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a ≥0,b ≥0)

(a ≥0,b >0)。

[基础训练]

1.9的平方根是 ;25的算术平方根是 . 2.8的立方根是 ;327-= .

3.37-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 . 4.化简18= ;

3

1

= . 5.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066.043.0≈ (B)30895≈ (C)4.602536≈ (D)969003≈ 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2)2(2-=- (B) 9)3(2

=- (C)

393

-=- (D) 39±=±

7.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2

,3.0,10,1010010001.0,125,722,0,122

3π---?-Λ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负实数集合:{ }.

8.已知a =2,b =4,c =-2,且a

ac b b x 242-+-=,求x 的值.

9.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绿地,如果绿地长AB =40米,宽BC =20米,那么,中间连接相对两角的小路AC 长约是多少米?(误差小于1米) 10.化简 (1)3

12

27- (2)(3-2)(3+2)

A

B

C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复习要求]

(1)认识具体实例中的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了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2)理解平移时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旋转时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3)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4)能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概念与规律]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基础训练] 1. 在括号内填上图形从甲到乙的变换关系:

2.钟表的秒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秒.20秒内,秒针旋转的角度是 . 3.下列图形中,不能由图形M 经过一次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是 .

4.如左图经过平移,△ABC 的边AB 移到了

EF ,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5.在右图中作出“三角旗”绕O

点,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案.

( ) 甲

乙 甲 乙 乙 甲 ( ) ( ) A B C D

M

C

F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

[复习要求]

(1)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2)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或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

(3)掌握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

(4)了解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性质,以及同一底上的两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的结论;

(5)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概念与规律]

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平行四边形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绕中心旋转180度能与原图重合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菱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矩形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矩形性质:矩形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判定: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正方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性质:正方形具有一切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一条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在多边形中,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多边形的

边、顶点、内角和的含义与三角形相同。

同一个顶点引出对角线(n-3)条

同一个顶点引出三角形(n-2)个

在平面内,内角都相等,边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n变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o

正n边形的内角(n-2)·180o/n

n边形有1/2n(n-3)条对角线。

多变性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o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顶点旋转180o,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当n为大于或等于3的偶数时,正n边形为中心对称图形。

[基础训练]

1.在□ABCD中,若∠A=60°.则∠B=_______.∠C=________.

2.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此菱形的周长为__ ___cm,面积为________cm2.

3.正方形的边长为1cm,则它的对角线长为______cm,对角线与一边所夹的角是______°.

4.一个正方形要绕它的中心至少旋转_______°,才能和原来的图形重合.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

6.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线互相垂直

7.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8.已知: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 =90°,AD =5cm ,DC =12cm ,BC =13cm ,求AB 的长.

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平分∠DAB ,这个四边形是菱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D C A B

B

C A

D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

[复习要求]

(1)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变换的影响;

[概念与规律]

(1)确定位置的几种方法:①极坐标思想方法;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方法;

③区域定位法;④方位定位法。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水平的数轴叫称为横轴或X轴,竖直的数轴称为纵轴或Y轴。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用一对有序数对来表示的,所以平面上的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点(,a b)与点(,b a)是不同的两个点。

(4)各象限内点的横、纵坐标的特点:横轴上所有的点的纵坐标均为0,可表示为(,0

x),纵轴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均为0,可表示为(0,y)。第一象限横、纵坐标均为正;第二象限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第三象限的横、纵坐标均为负;第四象限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

(5)对称点坐标特征:①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为:横纵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a b)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a b-);

②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a b)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a b

-);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a 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a b

--)。

(6)图形上点的纵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1)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k倍。

①当1

k>时,原图形被横向拉长为原来的k倍。

②当01

<<时,原图形被横向缩短为原来的K倍。

k

(2)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K倍

①当1

k>时,原图形被纵向拉长为原来的k倍。

②当01

<<时,原图形被纵向压缩为原来的K倍。

k

(3)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K

①当K为正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右平移K个单位长度。

②当K为负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左平移k个单位长度。

(4)横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K

①当K为正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上平移K个单位长度。

②当K为负数时,原图形形状、大小不变,向下平移k个单位长度。

(5)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横轴成轴对称。

(6)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纵轴成轴对称。

(7)横、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8)横、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K倍

①当K>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大小扩大了K倍。

②当0<K<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不变,大小缩小了K倍。

[基础训练]

1.右图是某个小岛的简图,试用数对表示出相关地点的位置.

2.如图,是一台雷达探测器测的结果.图中显示,在A、B、C、D处有目标出现,请用适当方式分别表示每个目标的位置.

3.图中点P的坐标是(),点M的坐标是(),点N的坐标是().

4.对于边长为6的正三角形ABC,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

5.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1,0),(1,2),(2,1),(1,1),并用线段依此连接起来.⑴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上2,所得图案与原图相比有什么变化?

⑵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呢?

⑶横坐标,纵坐标都变成原来的2倍呢?

0°270°

A

B C

第六章 一次函数

[复习要求]

(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 (2)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3)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表达式理解其性质; (4)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 [知识详解] 1、 函数:(1)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给定一个X 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 值,那么我们就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2)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①列表法②图象法③解析法 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法。 2、

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kx b =+(0k b k ≠、为常数,)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

Y 为因变量)特别地,当0b =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1) 画函数图象的步骤: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 (2) 由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也称

为直线y kx b =+。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画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

(0,),(,0)b

b k

-两点即可,画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

,(1,K )即可。

(3)k 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k 的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 越大,直

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 越小,直线与x 轴的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

(4)b 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① 当0b >时,直线与Y 轴的交于正半轴上。 ② 当0b <时,直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 当0b =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

(3)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1)、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 ① 由于正比例函数(0)y kx 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 的值。

② 由于一次函数(0)y kx b k =+≠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 b 的方程,求得,k b 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 y 的值。

(2) 待定系数法 先设式子中的未知系数,再根据条件求出未知系数,从而求出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① 设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

② 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方程组)。 ③ 求出k b 与的值,得函数表达式。 [基础训练]

1

2.作出一次函数y =2x -1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图象与x 轴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

(2)当x 时,y >0,当x 时,y <0.

3.写出下图中,直线l

4.一支蜡烛长25cm ,点燃后,每小时耗去5cm ,t 小时后,剩下的长度为S cm . (1)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多少小时后,蜡烛用完?

5.如图,l 1表示某汽车销售公司一天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表示该公司一天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

⑴x =1时,销售收入= 万元,

销售成本= 万元,利润= 万元; (利润=收入-成本)

⑵一天销售 辆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⑶l 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⑷你能写出利润与销售量间的函数表达式吗?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复习要求]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等概念,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5)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基础训练]

1.已知??

?==5,3y x 是方程ax -2y =2的一个解,那么a 的值是 . 2.已知2x -3y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 ,当x =0时,y = .

3.二元一次方程组?

??==+x y y x 2,

102的解是( ).

(A )??

?==;3,4y x (B )???==;6,3y x (C )???==;4,2y x (D )???==.

2,4y x

4.已知y =kx +b .如果x =4时,y =15;x =7时,y =24,则k = ;b = .

5.解下列方程组: (1)??

?-=--=-.2354,42y x y x (2)???+=-=+.

76)1(4,

443y x y x

6.用作图象的方法解方程组?

?

?=-=+.52,

02y x y x

7.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价

40%,调价后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来的单价和提高了20%.甲、乙两种商品原来的单价各是多少? 8.某校有两种类型的学生宿舍30间,大的宿舍每间可住8人,小的宿舍每间可住5人.该校198个住宿生恰好住满这30间宿舍.大、小宿舍各有多少间?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复习要求]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知道权的差异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一些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能从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求出相关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5)能利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概念]

1、算术平均数:一般地,对于n 个数,,,12x x x n L ,我们把1()

12x x x n n

+++L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f k 次 (12f f n k f ++=L ),那么这n 个的平均数可表示为1122x f x f x f

k k

x n

++=L ,这样的平均数x

叫加权平均数,其中12,,k f f f L 叫做权。

3、中位数:一般地,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4、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基础训练]

1.数据18,14,20,16,12的平均数是 .

2.数据1,0,-3,2,3,2,-2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3.某电视台举办青年歌手演唱大赛,7位评委给1号选手的评分如下: 9.3 8.9 9.2 9.5 9.2 9.7 9.4

按规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将其余得分的平均数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那么,1号选手的最后得分是 分.

4.数学老师布置了10道计算题作为课堂练习,小明将全班同学的解题情况绘成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表,求平均每个学生做对了几道题?

求该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6.某超市招聘收银员一名,对三名申请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下面是三名候选人

公司根据实际需要,对计算机、商品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分别赋予权重4、3、2,这三人中谁将被录用?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初2015级八年级上期开学考试 命题人:刘爽 陆恒 审题人:陈英 考试时间 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你的选项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框内):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m n mn a a a ?= B .223m m m a a a += C .222()a b a b -=- D .3223()()a a = 2、已知y=2x 2-1,当x=2时,则y 的值是( ) A.3 B.7 C.5 D.6 3、已知-2m a =,则3-的值为m a ( ) A .8 B .6 C .-8 D .-6 4、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它最长边上的高为( ) A .3 B.2.4 C.1.2 D.4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动画片 B .2014 年巴西世界杯巴西一定夺得冠军 C .某彩票中奖率是 1%,买 100 张一定会中奖 D .在只装有 5 个红球的袋中摸出 1 球,是红球 6、如图,△ABC ≌△CDA ,且 AB =2,AC =3,则 AD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2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下列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3y =5xy ; B.(a +2)(a -2)=a 2 +4; ab =a 3b ; D.(x -3)2=x 2 +6x +9 2.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 1,2,3 B . 2,5,8 C . 3,4,5 D . 4,5,10 3.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和△ACD 全等的条件是( ) A . AB =AC B . ∠B =∠C C .∠BDA =∠CDA D . BD =CD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AB,AD 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个 个 个 个 6.下列“QQ 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7.若 0414=----x x x m 无解,则m 的值是( ) A.-2 B.2 D.-3 8.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再沿虚线剪开,如图①,然 后拼成一个梯形,如图②,根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表明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b)(a -b) B.(a +b)2 =a 2 +2ab +b 2 C.(a -b)2 =a 2 -2ab +b 2 -b 2 =(a -b)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当x 时,分式51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11x 2+-x 的值为零 10.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11.若a 2 +b 2 =5,ab =2,则(a +b)2 = 。 12.如图,在ABC ?中,16AB AC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如果10BC cm =,那么BCD ?的周 长是 cm . 13.计算:20132 -2014×2012=______ ___. 14.如图,△ABC 中,AB=AD=DC ,∠BAD = 40,则∠C = . 15.计算: =+-+3 9 32a a a __________。16.如图,AD∥BC,BD 平分∠ABC.若∠ABD=30°,∠BD C=90°,CD=2, 12题 A B D C C A B D 16题 8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

20013-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数学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④ 2、如图,已知MB =ND ,∠MBA =∠NDC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 ≌△CDN 的是----------------------------------- --------------------( ) A .∠M =∠N B . AM ∥CN C .AB = C D D . AM =CN 3、如图,△ABC ≌△CDA ,AB=5,BC=6,AC=7,则AD 的边长是--( ) A .5 B .6 C .7 D .不能确定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8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2cm B .16cm C .16cm 或20cm D .20cm 5、已知:如图,AC=AE ,∠1=∠2,AB=AD ,若∠D=25°,则∠B 的度数为 ( ) A 、25° B 、30° C 、15° D 、30°或15° 6、画∠AOB 的角平分线的方法步骤是: ①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OA 于M 点,交OB 于N 点; ②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 MN 2 1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相交于点C ; ③过点C 作射线OC. 射线OC 就是∠AOB 的角平分线。这样作角平分线的根据是 ( ) A 、SSS B 、SAS C 、 ASA D 、 AAS 7、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BAC =90°,AB =AC , ∠BAD =30°,AD =AE ,则∠EDC 的度数为( ) A 、10° B 、15° C 、20° D 、30° 8、在△ABC 内一点P 满足PA=PB=PC ,则点P 一定是△ABC ( )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的交点 D 、三条中线的交点 9、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4 B 、5 C 、6 D 、7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装订线···········装 订 线···········装 订 线···········装 订 线···· A B D C M N A D B C 第5题 第3题 第2题

株洲市建宁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株洲市建宁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入学考试 数学试题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6 2 3 a a a =? B. () 62 3 a a = C. 642a a a =+ D.() 52 3 a a = 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 、12x y xy -=??=? B 、2201 x x y x ?--=?=+? C 、41 23x y y x -=??=+? D 、???=-=+1026z x y x 4、使分式x +11 有意义的条件是( ) A 、x 为任意实数 B 、0≠x C 、1≠x D 、1-≠x 5、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6、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4442 -+=-p p p B 、()22112+=++x x x C 、()332 +-=+-x x x x D 、()12122 ++=++a a a a 7、如图1,OM ⊥NP ,ON ⊥NP ,所以直线ON 与OM 重合,其理由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C .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 8、小明的爸爸骑着摩托车带着小明在公路上匀速行驶,小明每隔一段时间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如下: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 B 、 1 2 A C B D C 、 B D C A D 、 1 2

A .24 B . 51 C .42 D .15 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24分) 9、已知二元一次方程12=-y x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10、如图2,直线a ∥b ∥c ,点A 、B 、C 分别在直线a 、b 、c 若∠1=65°,∠2=55°,则∠ABC=_______ 11、如果1,2013=-=+b a b a ,那么.________2 2=-b a 12、若n 为正整数,且32=n x ,则() 2 3n x 的值为_____________ 13、分别以正方形的各边为直径向其内部作半圆得到的图形如图3将该图形绕其中心旋转一个合适的角度后会与原图形重合,则这个旋转角的最小度数是 度。 14、小华的数学平时成绩为92分,期中成绩为90分,期末成绩为比例计算总评成绩,则小华的数学总评成绩应为__________ 15、若方程组???=+=-9.30531332b a b a 的解是? ??==2.13 .8b a ,则方程组()()()()???=-++=--+9.301523131322y x y x 的解 是__________ 16、《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年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把它改为横排,如图3、4,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y x 、的系数与对应的常数项,把图3所示的算筹图中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 ??=+=+23419 23y x y x 类似地,图4所 示的算筹图可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心想一想,马到成功(共52分) 17、(4分)因式分解:()()x y y x x -+-2 图3 b a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352a b a += B .44a a a = C .248·a a a = D .236()a a -=- 2、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1,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 何原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三角形的稳定性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30°,则它的顶角是( ) A. 30° B. 120° C. 30°或120° D. 150° 5、已知△ABC ≌△FED ,若∠FED=37°,∠BCA=100°,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80° C. 43° D. 37° 6、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 ),把余下的部分 剪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 则这个等式是( )

A.a 2-b 2=(a+b)(a -b) B. (a+b)2=a+2ab+b 2 C.(a -b)2=a 2-2ab+b 2 D.a 2-ab=a(a -b) 7、如图2,在△ABC 中,∠C=90°,AD 平分∠B AC ,BC=10 cm ,BD=6 cm ,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 .4 cm B. 6 cm C .8 cm D .10 cm 图1 图2 8.甲、乙两班学生植树造林,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多植5棵树,甲班植80棵 树所用的天数与乙班植70棵树所用的天数相等,若设甲班每天植树x 棵,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8070 5x x =- B . 8070 5x x =+ C .80705x x = + D .8070 5 x x =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9、当x ____ __时,分式 x x -+121有意义. 10、如图3,已知AC =BD ,D A ∠=∠,请你添一个直接条件, , 使△AFC ≌△DEB . C B A

2020八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2020八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一、仔细选一选。 1.下列运算中,准确的是() A、x3x3=x6 B、3x2÷2x=x C、(x2)3=x5 D、(x+y2)2=x2+y4 2.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为() A、a(x+y)=ax+ay B、x2-4x+4=x(x-4)+4 C、10x2-5x=5x(2x-1) D、x2-16+3x=(x-4)(x+4)+3x 4.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0.25是0.5的一个平方根 B、负数有一个平方根 C、72的平方根是7 D、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 5.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6.如图,四点在一条直线上,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DEF的是() A.AB=DE B..DF∥AC C.∠E=∠ABC D.AB∥DE 7.已知,,则的值为() A、9 B、 C、12 D、 8.已知正比例函数(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x+k的图象大致是()

9、打开某洗衣机开关,在洗涤衣服时(洗衣机内无水),洗衣机 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脱水四个连续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 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y(升)与时间x(分钟)之间满足某种函数关系,其函数图象大致为() 10.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一边的长为10,则等腰三角形 的周长为() A、14 B、18 C、24 D、18或24 11.在实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1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x+1平行,且过点(8,2), 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y=-x-2 B.y=-x-6 C.y=-x+10 D.y=-x-1 13.如果单项式与 x3ya+b是同类项,那么这两个单项式的积是() A.x6y4 B.-x3y2 C.- x3y2 D.-x6y4 14.计算(-3a3)2÷a2的结果是() A.9a4 B.-9a4 C.6a4 D.9a3 15.若m+n=7,mn=12,则m2-mn+n2的值是() A.11 B.13 C.37 D.61 16.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A.x2-x+ B.1+x2 C.x+xy+l D.x2+2a-l 17.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面结论准确的是() A.m0C.m>0,n>0 D.m>0,n-2且x≠1 D.x≥-2且x≠1

八年级数学听课记录精编版

听评课记录 科目数学课题等腰三角形授课教师张芳祥 班级八(3)听课 时间 2014年11月12日第1 节 听课 人 施明兰 教学内容一、回顾.提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判定.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75,完成课本上的探究. 1)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 2)教师口头讲解探究过程; 3)提问:折完后,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如图1) 得到:△AB D≌△ACD AB=CD ∠B=∠C BD=CD ∠1=∠2 ∠ADB=∠ADC=90° 由AB=CD引出△ABC是等腰三角形; 由∠B=∠C引出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的性质; 由BD=CD引出AD是底边上的中线,直线AD为线段BC的对称轴; 由∠1=∠2引出AD是顶角的角平分线,直线AD为∠BAC的对称轴; 由∠ADB=∠ADC=90°引出AD是底边上的高. 最终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板书:性质1:等边对等角 性质2:三线合一 强调“三线合一”的“三线”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举反例:折底角的角分线,说明等腰三角形其他边上的三线不重合. 4)证明性质1.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后,学生分组分别添加三种辅助线来证明性质1. 三位学生上台板书,教师简单点评,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证明方法. 5)证明性质2. 教师口述证明过程. 三、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2,在△ABC中,AB=AC,A D⊥BC于点D 求证:BE=CE 利用性质2的证明步骤. 四、作业布置 图1

评价及建议一、课本的探究简单易行,课堂上探究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利用轴对称、全等的知识顺理成章完成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完成了知识的过渡,也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是一个很有效的研究工具. 二、由学生根据所折图形得到的信息,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这一过程自然连贯,学生容易接受.同时,所举的反例十分直观,加深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这一性质的理解. 三、性质1的证明过程中,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均有涉及,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方法,详略得当. 四、性质2的证明可以认为是性质1证明的延续,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本堂课对这部分内容采取简单口头讲解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重复. 五、例题考察的内容全面,三种证明方法层层递进,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经过证明的性质是对全等的简化.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既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又对新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六、本节课设计连贯自然,容量适中,教学时如果能够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会更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测试卷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235()a a = C. 2222()a b a b = D. 3332a a a +=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线段 B .角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含40o和80o角的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它的周长是……………………………( )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 4.如下图,在△ABC 中,AB= AC ,D 、E 在BC 上,BD= CE ,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 A .0 B .1 C .2 D . 3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上图(右),△ABC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D 、E ,AE=3cm ,△ADC 的周长为9cm ,则△ABC 的周长是( ) A .10cm B .12cm C .15cm D .17cm 6.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 A . B . C .+y D . 7.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化成整数,那么结果是…………( ) A . B . C . D . 8.甲、乙两班学生植树造林,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多植5棵树,甲班植80棵树所用的天数与乙班植70棵树所用的天数相等,若设甲班每天植树x 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 ). A .80705x x =- B .80705x x =+ C .80705x x = + D .8070 5 x x =- 二、填空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9.已知3,2==n m a a ,则=+m n a . 10. 已知235x x +=,则2264x x +-的值为_________。 11. 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23x -= 。 12.在△ABC 中,∠C=90°,AD 平分∠BAC ,若DC=7,则D 点到AB 的距离为__________. 13. 若7,5==+ab b a 则a 2+b 2= 。 14. 若242 x x -- 的值为0,则x= 。 15.在△ABC 中,若∠B+∠C=5∠A ,则∠A 的度数是 。 16. P (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17. 将1021 ()(2)(3)6 ---, , 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18.0.000001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9. 计算2(1)a b ++的结果为 。 20.观察下列各式:1+3=22,1+3+5=32,1+3+5+7=42……则1+3+5+……+199=___________。 三、画图题(8分) 21.如图,已知ABO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3,1A 、()0,3B 、()0,0O 。 (1)请直接写出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2)将ABO ?平移,使点B 移动后的坐标为()'4,1B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A B O ?; (3)画出'''A B O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A B O ?。 四、先化简,再求值(共8分) 22. 24(1)(23)(23)x x x --+-,其中x =1-。 D E B A B C D E

八年级上册数学考试卷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考试卷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7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长度的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2,3 ,3,4 ,4,5 ,12,13 2、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则这个多边形是() A.五边形 B.六边形 C.七边形 D.八边形 3、如图所示,AB∥CD,∠A=∠ACB=70°,则∠DCE等于() °°°° 4、如图所示,已知Δ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 等于() °°°° 5、如图所示,点O是ΔABC内一点,∠A=80°,∠1=15°,∠2=40°,则∠BOC等于 () °°°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AD,AE分别是Δ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76°,∠C=36°,则∠DAE的度数为()

°°°° 7、已知ΔABC≌ΔA1B1C1,且ΔABC的周长是20,AB=8,BC=5,那么A1B1等于() 8、下列条件能判定ΔABC≌ΔDEF的是() =DE,∠A=∠E,BC=EF =DE,∠C=∠F,BC=EF C.∠A=∠E,AB=DF,∠B=∠D =DE,∠B=∠E,BC=EF 9、如图所示,已知AB⊥BD,ED⊥BD,C是BD上一点,AB=CD,BC=ED,那么下列结论中,不 正确的是() A.∠A=∠DCE =CE C.∠ACB+∠CED=90° ⊥CE 10、如图所示,H是ΔABC的高AD,BE的交点,且AD=BE,则下列结 论:①AE=BD,②AH=BH,③EH=DH,④∠HAB=∠HBA.其中正确的有 () 个个个个 11、如图所示,要测量湖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可得ΔABC≌ΔEDC,用于判定全等的方法是()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开学考试试卷A卷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开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下列四个图形中,如果将左边的图形作轴对称变换,能变成右边的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下面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 x3﹣x=x(x﹣1) B . 3xy+6y=y(3x+6) C . a2﹣a+1=(a﹣1)2 D . 1﹣b2=(1+b)(1﹣b) 3. (2分)(-a5)2+(-a2)5的结果是() A . 0 B .

C . D . 4. (2分)如果、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 的值是() A . 0 B . 1 C . -1 D . 2 5. (2分)如果m和n互为相反数,则化简(3m-2n)-(2m-3n)的结果是(). A . -2 B . 0 C . 2 D . 3 6. (2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x2n)3=x2n+3 B . (a2)3+(a3)2=(a6)2 C . (a2)3+(b2)3=(a+b)6 D . [(-x)2]n=x2n 二、填空题 (共8题;共8分) 7. (1分)方程2x+y=5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 。 8. (1分)因式分解:y3﹣4x2y=________.

9. (1分)x2+kx+9是完全平方式,则k=________ 10. (1分)计算:a(a2÷a)﹣a2=________ . 11. (1分)如图,OA⊥OC,∠1=∠2,则OB与O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12. (1分)如图,已知∠B=75°,需要添加条件________ 就可得到AB∥DE. 13. (1分)如图,AB、CD相交于点O,AC⊥CD于点C,若∠BOD=38°,则∠A=________. 14. (1分)已知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s|=3,求a-mn+b-s的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21分) 15. (1分)分解因式:a2b﹣2ab+b=________. 16. (5分).

2018年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总分100分 答卷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 题前括号内. 【 】1.计算23 () a 的结果是 A .a 5 B .a 6 C .a 8 D .3 a 2 【 】2.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则这个图像必经过点 A .(1,2) B .(-1,-2) C .(2,-1) D .(1,-2) 【 】3.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 】4.如图,△ACB ≌△A ’C B’,∠BCB ’=30°,则∠ACA ’的度数为 A .20° B .30° C .35° D .40° 【 】5.一次函数y =2x -2的图象不经过... 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 】6.从实数 2-,3 1 - ,0,π,4 中,挑选出的两个数都是无理数的为 A .3 1 - ,0 B .π,4 C .2-,4 D .2-,π 【 】7.若0a >且2x a =,3y a =,则x y a -的值为 A .-1 B .1 C . 23 D . 32 【 】8.明明骑自行车去上学时,经过一段先上坡后下坡的路,在这段路上所走的路程s(单位:千米)与时间t (单位: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如果按原路返回,且往返过程中,上坡速度相同,下坡速度相同,那么他回来时,走这段路所用的时间为 A .12分 B .10分 C .16分 D .14分 C A B B ' A ' (第4题) (第8题) s /

初二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和△DEF中,AB=DE, ∠B=∠E,如果补充一个条件后不一定能使△ABC≌△DEF,则补充的条件是() A、BC=EF B、∠A=∠D C、AC=DF D、∠C=∠F 2.下面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2,4 C.3,4,5 D.4,4,8 3.下列图形中具有不稳定性的是() A、长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4. 在△ABC中,∠A=39°,∠B=41°,则∠C的度数为() A.70° B. 80° C.90° D. 100° 5. 如右图所示,AB∥CD,∠A=45°,∠C=29°,则∠E的度数为() A.22.5° B. 16° C.18° D.29° 6. 7、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则P2的坐标为() A、(1,-2) B、(-1,2) C、(-1,-2) D、(-2,-1) 7. 如图所示,∠A+∠B+∠C+∠D+∠E的结果为() A.90° B.1 80° C.360° D. 无法确定 8. 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等于144°,则该多边形是正()边形. A.8 B.9 C.10 D.11 9. 如图所示,BO,CO分别是∠ABC,∠ACB的两条角平分线,∠A=100°,则∠BOC的度数为(). A.80° B.90° C.120° D.140° 10. 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C交AC于D,DE⊥BC于点E,且BC=6,则△DEC的周长是() (A)12 cm (B)10 cm (C)6cm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1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______. 13.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 14. 如图,所示,在△ABC中,D在AC上,连结BD,且∠ABC=∠C=∠1,∠A=∠3,则∠A 的 度数为. 15. 把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镶嵌,若用2个正方形,则还需要____个正三角形才可以镶嵌. 16.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连_____?条对角线. 17. 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AB=5,CD=2,则△ABD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18. 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化简│a+b-c│-│b-a-c│的结果是_________.

初二数学入学测试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入学测试题(含答案) 姓 名 学校 成绩 一、选择题(每道题7分,共42分) 1.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A .ab C .ab>0 D .b a >0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是2(-1)的算术平方根 B .7)7(2=- C .27-的立方根是3- D .12144±= 3.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周长为( ) A .20 B .16 C .20或16 D .不能确定 4.二元一次方程2534=+y x 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如果p (a -3,a+1)在第二象限,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1 B .a<3 C .-3+>--1214)2(3x x x x 的解集是_______. 8、已知△ABC 的高为AD ,∠BAD=70°,∠CAD=20°,则∠BAC 的度数是_______ 9.如果01622=-a ,那么a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10、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11;21;- 31;___;-51;6 1;______;….,第2007个数是__________。 三、化简求值(本题10分) 11、化简求值y x xy y x xy xy xy 2222332323+?? ???? +??? ??---其中31,3-==y x 四、解答题(本小题满20分) 12.为了防控甲型H1N1流感,某校积极进行校园环境消毒,购买了甲乙两种消毒液共100瓶,其中甲种消毒液6元/瓶,乙种消毒液9元/瓶。 (1)如果购买这两种消毒液共用780元,求四甲乙两种消毒液各购买了多少瓶? (2)该校准备在购买这两种消毒液(不包括已购买的100瓶)使已种瓶数是甲种瓶数的2倍,且所需费用不超过1200元(不包括780元)求甲种消毒液最多能再购买多少瓶?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4)3=a7 B.a6÷a3=a2 C.(2ab)3=6a3b3 D.﹣a 5·a 5=-a10 3、已知点A(a-1,5)和B(2,b-2)关于X轴对称,则(a+b)2019的值为() A. 0 B. -1 C. 1 D.(-3) 2019 4、若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把等腰三角形分成了周长分别是15和12的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 边长是() A.7 B.4或5 C.11 D.7或11 5、下列多项式不能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的是() A.m+1+m2 4 B.-x2+2xy-y2 C. -a2+14ab+49b2 D. n2 9 -2 3 n+1 6、如果把分式4x?3y 3xy 中的x、y都扩大3倍,则分式的值() A.缩小3倍 B.扩大3倍 C.不变 D.扩大6倍 7、已知一粒米的质量是0.000021㎏,这个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21×10﹣4 ㎏ B.2.1×10 ﹣5 ㎏ C.2.1×10 ﹣6 ㎏ D. 2.1×10 ﹣4 ㎏ 8、已知x- 1 X =3,则X2 X+X+1 的值是() A.9 B.7 C. 1 12 D. 1 7 9、m为任意正整数,代入式子m3-m中计算时,四名同学算出如下四个结果,其中正确的结果可 能是() A.148822 B.148824 C.148825 D.148829 10、A、B两地相距180㎞,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A、B两地间行使的长途客车,平均车速提 高了50%,而从A地到B地的时间缩短了1h,若设原来的平均车速为X㎞/h,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180 X -180 (1+50%)X =1 B. 180 (1+50%)X -180 X =1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栏) 1.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 ? 4B ..±4 C . 2 D . ±2 x y3 2 .方程组的争是 x y1 x1x1x2x 0 A. B . C . D . y2y2y1y 1 3 ?甲乙丙三个同学随机排成一排照相,则甲排在中间的概率是 1111 A .- B .- C .— D . — 2346(第15题图) 4.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① y = x —6②y=—③x y= ④y= 7 —x x8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M向右平移3单位得到图形N,如果图形M上某点A 的坐标为(5,—6 ),那么图形N上与点A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 A ? (5, —9 ) B. (5,—3 ) C. (2, —6 ) D ?(8,—6 ) 6.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 2), “馬”位于点2, 2), 则“兵”位于点() A ? ( 1,1) B. ( 2, 1) C. (1, 2) D? ( 3,1) (第6题图) 7 ?正比例函数y = kx(k丰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 kx —k 的图像大致是 yk y* y* y*

&某产品生产流水线每小时生产100件产品,生产前没产品积压,生产3小时后,安排工人装箱,若每小时装150件,则未装箱产品数量y (件)与时间t(时)关系图为() 1 9?已知代数式5X a-1y3与一5x b y a+b是同类项,则 a 2 a 2 A ?B. b 1 b 1a与b的值分别是() a 2 a 2 C. D. b 1 b 1 10.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 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t (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甲跑了10千米, 乙跑了8千米;③乙的行程y与时间t的解析式为y= 10t;④第1.5小时,甲跑了12千米.其 中正确的说法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填空题(本大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请你将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11 .已知方程3x+ 2y = 6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贝U y= _________________ . 12. 若点P(a+ 3, a- 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 13. 请写出一个同时具备:① 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过点(0,—5)两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表 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亠^ 14 .直线y = —— x + 3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直线的解析式 2 是_____________ . 15.如图|1的解析式为y = k1X + b 112的解析式为

最新八年级数学听课记录.docx

八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科目数学课题等腰三角形授课教师张芳祥 班级八( 3)听课 2014 年 11 月12日第1 节 听课施明时间人兰 一、回顾 .八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定 . 二、新授课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75,完成课本上的探究 . 1)八年级数学听课记录 2)教师口头讲解探究过程; 3)提问:折完后 ,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如图1) 得到:△ AB D≌△ ACD AB=CD ∠B=∠C BD=CD ∠1=∠2 图 1 ∠ ADB=∠ ADC=90° 教由 AB=CD 引出△ ABC 是等腰三角形; 由∠ B=∠ C 引出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的性质; 学由 BD=CD 引出 AD 是底边上的中线 ,直线 AD 为线段 BC 的对称轴; 内由∠ 1=∠ 2 引出 AD 是顶角的角平分线 ,直线 AD 为∠ BAC 的对称轴;由∠ ADB=∠ ADC=90°引出 AD 是底边上的高 . 容最终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板书:性质 1:等边对等角 性质 2:三线合一 强调“三线合一”的“三线”是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举反例:折底角的角分线 ,说明等腰三角形其他边上的三线不重合. 4)证明性质 1. 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后,学生分组分别添加三种辅助线来证明性质 1. 三位学生上台板书,教师简单点评,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证明方法. 5)证明性质 2. 教师口述证明过程. 三、例题讲解 已知:如图2,在△ ABC 中 ,AB=AC,A D⊥ BC于点 D 求证: BE=CE 利用性质 2 的证明步骤 . 四、作业布置

一、课本的探究简单易行 ,课堂上探究部分主要由学生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利用轴对称、全等的知识顺理成章完成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完成了知识的过 渡 ,也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是一个很有效的研究工具. 二、由学生根据所折图形得到的信息,引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这一过程 评自然连贯 ,学生容易接受 .同时 ,所举的反例十分直观,加深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这一性 质的理解 . 价 三、性质 1的证明过程中 ,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均有涉及,重点讲解添加高线的方法 ,及 详略得当 .建 四、性质 2 1 证明的延续 ,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本堂课对这部分议的证明可以认为是性质 内容采取简单口头讲解的方式,既节省了时间 ,又避免了重复 . 五、例题考察的内容全面 ,三种证明方法层层递进 ,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经过证明的性 质是对全等的简化 .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 ,既复习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又对新知识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 . 六、本节课设计连贯自然 ,容量适中 ,教学时如果能够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会更好.

精选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濮阳县八年级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2,3 B.3,4,5 C.3,1,1 D.3,4,7 2.一元一次方程3x+6=2x﹣8移项后正确的是( ) A.3x﹣2x=6﹣8 B.3x﹣2x=﹣8+6 C.3x﹣2x=8﹣6 D.3x﹣2x=﹣6﹣8 3.已知x=2是关于x的方程3x+a=0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 ) A.﹣6 B.﹣3 C.﹣4 D.﹣5 4.对于二元一次方程 2x+3y=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解 B.有无数个解 C.共有两个解 D.任何一对有理数都是它的解 5.张明的父母打算购买一种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正多边形瓷砖来铺地板,为了保证铺地板时既没缝隙,又不重叠,则所购瓷砖形状不能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六边形 D.正八边形 6.如果a<b<0,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 .<1 D.aC.B0 A.ab>a+b<0 ﹣b<0 ( ) 7.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 BA . ..C D 的解,则的值为是二元一次方程组8( ) .已知 4 D. C.A.±2 B2 . 9.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只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10.观察如图图形,从图案看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的平方根是( ) 11B.±4 C.4 A.2 D.±2 .若不等式组( ) 12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3 B.a>﹣3 C.a≤﹣3 D.a<﹣3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3.若a<b,则﹣5a__________﹣5b(填“>”“<”或“=”). 14.若2a+3b﹣1>3a+2b,则a、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已知方程组的解x,y满足x>0,y>0,则m的取值范围是15 .__________ ,∠116.如图,∠的大小关系为32,∠.__________ 17.如图.将平面内Rt△ABC绕着直角顶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Rt△EFC.若AC=2,BC=1, 则线段BE的长为__________. 18.如图,点P为∠BAC内的一点,点E、F分别是点P关于AB、AC的对称点,若EF=2013cm.则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D C B A 、 B 、 C 、 D 、 数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C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x>3 x<4??? 的解集是( A ) A 、33 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D ) A 、a 3b --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A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B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 (a+b)(a-b)=c ,则( D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C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A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费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C )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