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习题答案

: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由开松原棉在自由状态下接受开松机件作用称自由开松。

2、握持开松原料在握持状态下向机内喂入的同时受开松机件作用称握持开松。

3、勤抓少抓勤抓就是单位时间内抓取的配棉成分多, 少抓就是抓棉打手每一回转的抓棉量要少。

4、均棉比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间的线速比。

5、统破籽率开清棉联合机各单机车肚内落棉的总重量对喂入原棉重量的比率。

6、落棉隔距钳板到达最前位置时,下钳板前缘到分离罗拉表面的距离称为落棉隔距。

7、捻比股线捻系数与单纱捻系数之比,称为捻比。

8、弓形板定位用锡林专用定规的一侧紧靠后分离罗拉表面,另一侧与锡林的锯齿相接,

分度盘指示的分度数,称~。

9、毛羽指数纱线单位长度内单侧面上伸出长度在某设定长度及该长度以上的毛羽总根数。

10、内不匀是指同一台(眼、锭)所生产产品一定长度的不匀。

11、外不匀是指同一品种多机台(眼、锭)所生产产品一定长度不匀。

12、成纱重量不匀率是指细纱 1 00 m 长的片段之间的重量不匀率。

13、野重量降等是指细纱一组试样中, 有一两个或数个特轻或特重的纱, 去掉

这几个纱,重量不匀率则正常。野重量的重量一般超出标准重量的± 1 0 % 左右,

其特征是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影响因素较明确、处理纠正迅速。这类降等后果严

重,往往由上等降为二等,甚至等外。

[

14 、断裂长度握持单根纱线一端,使其下垂,当下垂总长因纱线自身重力把纱线

沿握持点拉断时,这个长度就称为断裂长度。

二、问答题

1、影响抓棉机开松效果的工艺参数有哪些

(1) 锯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距离小, 锯齿刀片插入棉层浅, 抓取棉块的平均重

量轻,开松效果好。一般为 1 ~6mm。

( 2 ) 抓棉打手的转速:转速高,作用强烈,棉块平均重量轻,打手的动平衡要求

高。一般为 740 ~900r / min。

( 3 ) 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距离:距离大,抓棉机产量高,开松效果差。一般

为2~4 mm / 次。

( 4 ) 抓棉小车的运行速度:速度高,抓棉机产量高,单位时间抓取的原料成分

多,开松效果差。一般为~2.3 r/min 。

"

2、棉卷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有哪些控制范围

(1)棉卷重量不匀率:棉及棉型粘胶纤维为 0 . 8 % ~%;棉型合成纤维及中长化纤

为0 .9 %~% ;涤棉为%。

(2 )棉卷伸长率:棉为%~3.5 % ;涤< 1 % , 其他化纤为- % ~1.5 %;

台差< 1 % 。

(3)棉卷含杂率按原棉含杂率制定指标,一般为 0 .9 % ~%

<

3、当梳棉机高速高产后,生条定量过轻会带来哪些问题

(1) 喂入定量过轻,则在相同条件下,棉层结构不易均匀( 如产生破洞等) , 且由于针面负荷低,纤维吞吐量少,不易弥补,因而造成生条短片段的重量恶化。

(2)生条定量轻,直接提高了道夫转移率,降低了分梳次数,在高产梳棉机转移率较高、分梳次数已显著不

足的情况下,必将影响分梳质量。

(3)生条定量轻, 为保持梳棉机一定的台时产量, 势必提高道夫转速, 这不利于剥棉并造成棉网飘动而增加断头,并对生条条干不利。

所以生条定量不宜过轻,一般在 2 0 ~ 2 5 g / 5 m 之间;但也不宜过重,以免影响梳理质量。

4、高速分梳为什么说是现代高产梳棉机的主要措施之一

(1) 增加锡林转速能增加单位时间内作用于纤维上的针尖数,提高梳理作用。

(2) 纤维在锡林上的分梳负荷因锡林转速的提高而降低, 针齿对纤维握持作用良好,

有利于提高分梳质量,同时纤维不易在针面上搓转而减少棉结的形成。

(3) 锡林表面速度及离心力提高,排杂能力加强。据测锡林转速由300 r / min

提高到 600 r/mi n, 生条结杂减少 30 % ~50 % 。

(4) 锡林转速增加,梳理力也随之相应增加,但增加不多。据测锡林转速由

300 r/ min 提高到 600 r / min , 梳理力只增加 10 % ~20 % 。

(5) 锡林与盖板间是主分梳区,由于不是握持分梳,在锡林加速后与盖板间速

比可保持不变。盖板线速度相应提高有利于充分排杂。

5、生条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有哪些控制范围

生条质量指标主要有生条条干不匀率、生条重量不匀率、生条短绒率、每克生条棉结杂质粒数、落棉率等。

·

(1)生条条干不匀率

(2 ) 生条重量不匀率

(3)生条中棉结杂质粒数

"

(4)生条短绒率

是指生条中 1 6 mm 以下纤维所占的重量百分率。在生产中, 对生条短绒率应作不定期的抽验。一般生条短绒率控制范围为:中特纱 14 % ~18 % 左右,细特纱10 % ~14 % 左右。(5)落棉率

纺中特纱,棉卷含杂为1 .5 % 时,梳棉机的总落棉率控制在3 .5 % ~% ,生条含杂率8 % ~ 0 .1 5 % 。

6、如何评定棉网质量等级

棉网质量一般可分为三级,优质棉网定为一级,良好棉网定为二级,差的棉网

定为三级

棉网质量评级内容

7、精梳准备工艺路线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

(1) 预并条→条卷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机器少,占地面积少,结构简单,便于管理和维修;但由于牵伸倍数较小,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行不够,且由于采用棉条并合方式成卷,制成的小卷有条痕,横向均匀度差,精梳落棉多。

(2) 条卷→并卷

%

其特点是小卷成形良好, 层次清晰, 且横向均匀度好, 有利于梳理时钳板的握持, 落棉均匀,适于纺细特纱。

(3) 预并条→条并卷

其特点是小卷并合次数多, 成卷质量好, 小卷的重量不匀率小, 有利于提高精梳机的产量和节约用棉。但在纺制长绒棉时,因牵伸倍数过大易发生粘卷,且此种流程占地面积大。

8 、精梳小卷的定量大小对精梳机的产量与质量有何影响

增大精梳小卷定量的优点是:

]

①可提高精梳机的产量。

②分离罗拉输出的棉网增厚,棉网接合牢度大,棉网破洞、破边及纤维缠绕胶辊的现象可得到改善,还有利于上、下钳板对棉网的横向握持均匀。

③棉丛的弹性大,钳板开口时棉丛易抬头,在分离接合过程中有利于新、旧棉网的搭接。

④有利于减少精梳小卷的粘卷。

但定量过重也会使精梳锡林的梳理负荷及精梳机的牵伸负担加重。精梳条质量下降。

9、精梳机的给棉方式有哪几种时分别在何种条件下采用

精梳机的给棉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给棉罗拉在钳板前摆时给棉, 称为前

进给棉;另一种是给棉罗拉在钳板后摆时给棉,称为后退给棉。

>

采用后退给棉时锡林对棉丛的梳理强度比前进给棉大, 这对降低棉结杂质、

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有利,同时分界纤维长度长,精梳落棉多,棉网短绒少。

当精梳落绵率大于 1 7 % 时, 采用后退给棉; 当精梳落棉率小于 17 % 时,

采用前进给棉。

10 、如何确定钳板闭口定时与开口定时

钳板闭口定时是指上、下钳板闭合时的分度数。

钳板闭口定时要与锡林梳理开始定时相配合,一般情况下钳板闭口定时要早于或等

于锡林

开始梳理定时,否则,锡林梳针有可能抓走钳板中的纤维,使精梳落棉中的可纺纤维增多。

?

钳板开口定时是指上、下钳板开始开启时的分度数。

钳板开口定时晚时,被锡林梳理过的棉丛受上钳板钳唇的下压作用而不能迅速抬头,不能很

好地与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棉网进行搭接而影响分离接合质量,严重时,分离罗拉输出棉网会

出现破洞与破边现象。因此,从分离接合方面考虑,钳板钳口开启越早越好。

11 、当所纺纤维越长时,锡林弓形板定位为何要提早

锡林定位也称弓形板定位,其目的是改变锡林与钳板,锡林与分离罗拉运动的配合关系,以满足不同纤维长度及不同品种的纺纱要求。

锡林定位的早晚, 影响锡林第一排及末排梳针与钳板钳口相遇的分度数, 即

影响开始梳理及梳理结束时的分度数, 同时也影响锡林末排梳针通过锡林与分

离罗拉最紧隔距点时的分度数。

锡林定位早时, 锡林开始梳理定时、梳理结束定时均提早, 要求钳板闭合定

时要早,以防棉丛被锡林梳针抓走;

锡林定位晚时, 锡林末排梳针通过最紧隔距点时的分度数亦晚, 有可能将

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棉网抓走形成落棉。

当所纺纤维越长时,锡林末排梳针通过最紧隔距点时,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

棉网长度越长, 越易被锡林末排梳针抓走。因此当所纺纤维越长时, 要求锡林定

位提早为好。

12、对分离罗拉顺转定时有何要求

分离罗拉顺转定时是指分离罗拉倒转结束开始顺转时,分离盘指针指示的分

度数。

$

根据分离接合的要求,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分离罗拉顺转定时要早于分离接合开始定时,否则分离接合工作无法进行。

(2)分离罗拉顺转定时的确定,应保证开始分离时分离罗拉的顺转速度,大于钳板

的前摆速度。

(3)分 离 罗 拉 顺 转 定 时 的 确 定 ,应 保 证 分 离 罗 拉 倒 入 机 内 的 棉 网 ,不 被 锡 林 末 排 梳 针 抓 走 。

13、当 所 纺 纤 维 长 度 长 时 , 分 离 罗 拉 顺 转 定 时为何要 相 应 提 早 分 离 罗 拉 顺 转 定 时 应 根 据 所 纺 纤 维 长 度 、锡 林 定 位 、 给 棉 长 度 、 给 棉 方 式 等 因 素 确 定 。

当 采 用 长 给 棉 时 , 由 于 开 始 分 离 的 时 间 提 早 , 分 离 罗 拉 顺 转 定 时 也 应 适 当 提 早 , 以 防 在 分 离 接 合 开 始 时 , 钳 板 的 前 进 速 度 大 于 分 离 罗 拉 的 顺 转 速 度 而 产 生 棉 网 头 端 弯 钩 ;

当 纤 维 长 度 越 长 时 , 倒 入 机 内 棉 网 的 头 端 到 达 分 离 罗 拉 与 锡 林 隔 距 点 时 的 分 度 数 越 早 , 易 于 造 成 棉 网 被 锡 林 末 排 梳 针 抓 走 , 因 此 当 所 纺 纤 维 长 度 长 时 , 分 离 罗 拉 顺 转 定 时 相 应 提 早 ; ]

当 锡 林 定 位 晚 时 , 锡 林 末 排 梳 针 通 过 锡 林 与 分 离 罗 拉 隔 距 点 的 分 度 数 推 迟 , 分 离 罗 拉 顺 转 定 时 不 能 过 早 。

14、条卷及精梳条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有哪些控制范围 (1) 条 卷 质 量 指 标

条 卷 质 量 指 标 主 要 有 回 潮 率 、 重 量 不 匀 率 、伸 长 率 和 短 纤 维 含 量 。

~

:

( 2) 精 梳 条 质 量 指 标

精 梳 机 机 型 不 同 , 精 梳 条 的 质 量 指 标 有 较 大 差 异 , 在 正 常 配 棉 条 件 下 , 其 一 般 控 制 范 围 见 下 表 :

精梳条质量参考指标

\

精梳 落棉率 参考 指标

@

1 5、精梳棉网成形不良,如棉网中纤维前弯钩、鱼鳞斑、破洞等产生的原因

棉网成形不良,如棉网中纤维前弯钩、鱼鳞斑、破洞等产生的原因:

(1) 工艺设计不合理,如弓形板定位、钳板闭开口定时、分离罗拉顺定时配

合不当;

(2)机械状态不良,如锡林针齿损伤嵌花、分离胶辊和分离罗拉弯曲、钳板

与分离罗拉运动不正常等。

合理确定弓形板定位钳板闭口定时及分离罗拉顺转定时:

弓形板定位过早、过晚对棉网的分离接合工作都不利。

弓形板定位的掌握原则是在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棉网不被锡林末排梳针抓

走的情况下,弓形板定位越晚越好。

钳板闭合定时根据弓形板定位而定, 在锡林第一排梳针与钳板相遇时闭合

即可。

分离罗拉顺转定时应根据弓形板定位、、落棉隔距、纤维长度及给棉长度确

定。

16、如何确定并条机的罗拉握持距

罗拉握持距为相邻两罗拉握持点间所包含所有线段长度之和,确定罗拉握持距的主要因素为纤维长度及其整齐度,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时可偏大掌握。

握持距过大,会使条干恶化、成纱强力下降;过小,会产生胶辊滑溜、牵伸不开,拉断纤维而增加短绒等,破坏后续工序的产品质量。

为了既不损伤长纤维,又能控制绝大部分纤维的运动,并且考虑到胶辊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使实际钳口向两边扩展的因素,罗拉握持距必须大于纤维的品质长度。这是针对各种牵伸形式的共同原则。

罗拉握持距的确定还应考虑棉条定量(当定量偏轻时握持距可偏小掌握) ;

?

加压大小( 加压重时握持距可偏小掌握);

出条速度(出条速度快时握持距应偏小掌握);

工艺艺道数( 头道比二道的握持距应偏小掌握)等。

17、熟条质量控制项目主要有哪些控制范围

熟条质量指标主要有条干不匀率、重量不匀率、重量偏差、条子的内在质量

( 条子中纤维的分离度、伸直度、短绒含量等) 等项指标, 其中前三项为工厂常规

检验项目,最后一项为机械、工艺实验研究以及其他科学研究时的附加检验指标。

表1-35熟条质量部分参考指标

同品种熟条重量偏差控制在< ±0 .5 % , 台平均不大于±1 % ;化纤的熟条条干不匀率在1 5 %以内。

{

18、粗纱质量控制指标有哪些控制范围

各企业对粗纱质量的考核指标并不统一。

粗纱质量控制参考指标

19 、提高细纱机的牵伸倍数,有哪两类工艺路线可选择

(1)!

持后区较小的牵伸倍数,主要提高前区牵伸倍数;

(2)保

( 2 )增大后区牵伸倍数。

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第一类牵伸工艺路线, 后区牵伸在纺机织用纱时为~倍牵伸, 常在1. 36倍左右;纺针织用纱时为~倍牵伸。

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在牵伸区中利用粗纱捻回产生附加摩擦力界控制纤维运动是有效的,对提高成纱均匀度是有利的。

实践经验得出,在后罗拉加压足够的条件下,为了充分利用粗纱捻回控制纤维运动,宜适当增加粗纱捻系数。

如果后区牵伸倍数较大( 1 .3 6~1 .5 倍) , 粗纱捻系数宜较大,一般在100~110 左右;如果后区牵伸倍数较小( 1 .25~倍) , 粗纱捻系数可略小,一般在95~105 左右。

20 、选择钢丝圈号数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

纺纱时,钢丝圈号数应根据细纱线密度、钢领直径、导纱钩至锭子端的距离、管纱长度、

原纱强力、锭子速度、钢领状态、钢领和钢丝圈的接触状态、气候干湿等条件来选择。(1)棉纱线密度愈小,所用钢丝圈愈轻。

(2)钢领直径大,锭子速度快,钢丝圈宜稍轻。

(3)新钢领较毛,摩擦力大,钢丝圈宜减轻 2~5号。

(

(4)锥边钢领和钢丝圈是两点接触,钢丝圈宜减轻 1~ 2 号。

(5)原纱强力高,管纱长,导纱钩至锭子端的距离大,钢丝圈可加重。

(6)气候干燥,湿度低,钢丝圈和钢领的摩擦系数小,钢丝圈宜稍重。

总之,除了纺制富有弹性的棉纱外,只要在细纱可以承受的张力范围内,一般选用稍重的钢丝圈,以保持气圈的稳定性,特别是对减少小纱断头有显著效果。当然钢丝圈过重,反而会增加断头。大纱时的气圈张力可以调节导纱钩动程来解决

21、如何选定络筒速度

\

络筒速度直接影响到络筒机的产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络筒速度高, 时间效率一般

要下降,使得络筒机的实际产量反而不高。

为保证在一定的络筒速度情况下, 机器能达到较高的时间效率, 对于纱线强力较低

或纱线条干不匀的情况, 络筒速度应选取得低些, 如同样线密度的毛纱络筒速度较毛涤混

纺纱和棉纱低; 当纱线的纤维易产生摩擦静电而导致毛羽增加时, 应适当降低络筒速度, 如同样线密度的化纤纯纺纱络筒速度应较纯棉纱低些。

络筒速度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考虑络筒机的机型。自动络筒机材质好、设计合理、制造精度高,它所适应的络筒速度一般达 1 000 m / min 以上,而13 32 MD 型络筒机所能达到的络筒速度一般只有 6 00 m / min 。

22、合股线的捻向对股线性质有何影响

(1)单捻反向加捻可使捻幅较均匀, 纤维的应力和变形差异小,能得到较好强力、光泽和手感,捻回稳定, 捻缩也小, 所以绝大多数的单捻股线是反向加捻。

(2)单捻同向加捻的, 股线比较坚实, 光泽及捻回稳定性较差,股线伸长大, 若单纱与股线捻系数配合得当,也能得到较高的强力。同向加捻的股线,外层纤维捻幅大于

内层,外紧内松,具有回挺性高及渗透性好的特点, 用于编制花边、结网及一些装饰性的织物。

同向加捻股线强力增加很快,所用捻系数较小,生产率较高。故要求不高的股线也有同向加捻的。

23、简述棉纱的分等规定。

( 1 ) 棉纱线规定以同品种一昼夜三个班的生产量为一批, 按规定的试验周期

和各项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按其结果评定棉纱线的品等。

( 2 ) 棉纱线的品等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指标者为三等。

( 3 ) 棉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 );单

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条干均匀度;一克内棉粒数;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

1 0 万米纱疵评定,当八项的品等不同时,按八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 4 ) 棉线的品等由单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 );单

线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一克内棉结粒数;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评定,当六

项的品等不同时,按六项中最低的一项品等评定。

&

( 5 ) 检验条干均匀度可以由生产厂选用黑板条干均匀度或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 )

两者中的任何一种。但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发生质量争议,以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为准。

( 6 ) 棉纱线重量偏差月度累计,应按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全月生产在 1 5 批以上的品种,应控制在±0.5 % 及以内。

24、写出J29tex棉纱优等纱的技术要求。

(1)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CV值≤ % ;

(2)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值≤ % ;

(3)单纱断裂强度(c N/t e x)≥16.0;

(4)百米重量偏差± 2 .0 % ;

{

(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值≤12..5%;

(6)一克内棉粒数≤15;

(7)一克内棉结杂质总粒数≤2 0 ;

(8)10万米纱疵数≤5;

25、填写2 8 t ex 纯棉纱梳棉工艺设计表

!

26、填写J13t ex 纯棉纱细纱工艺设计表。、

》} ^ ~

细纱工艺

机型

细纱干定量

(g/100 m)

公定回

潮率(% )

{

总牵伸倍数

后区牵

伸倍数

捻向计算捻度

(捻/10cm)

捻系数罗拉中心距(mm)

。机械实际: 1~22~3

FA506( 3 }

Z

34041~

47

罗拉加压(N)罗拉直径

(mm)

转速(r/ min )皮圈钳口

(mm)

钢领(

钢丝圈型号

集合器口

(mm)

1×2× 31×2× 3前罗拉锭子#

型号

直径(mm)

× 98×25×25×2524118060'

4

PG 1/2 3 8RSS 10/02

%

FA311并条机的牵伸形式!

)

FA311型并条机工艺流程图

@

三、计算题

1、对某厂纺 tex的 FA502型细纱机取纱样检测 , 发现其细纱波谱图存在两处明显机械波 , 其波长分别为, m。试分析产生机械波的原因。

纱波谱图

FA502型细纱机牵伸部分传动图

(1)对 m波长分析:

假设后罗拉轴头 26T齿轮有缺陷 , 它与后罗拉之间的传动比 i = 1 。根据传动图可求得后罗拉轴头26T齿轮缺陷产生的周期波波长为:

λ2 = i· λ1

= i· π· d · E

26× 65×79×72×114

=1× ×2. 5×———————————

22× 38×25×23×60

= 298(cm) = (m)

式中:

d ———后罗拉直径

V前 Z后

E ———后罗拉至前罗拉的牵伸倍数(E = ——— = ———— )

V后 Z前

经检查发现为齿轮磨灭 , 换掉26T齿轮后 , 此机械波消失。

(2)对波长分析:

假设牵伸齿轮50T(图 6 - 13)有疵病 , 它是传动后罗拉的 , 50T齿轮产生的机械波波长为:

22

λ2 = i · λ1 = ——× 2. 98 = 2. 52 (m)

26

与波谱图上2. 5m机械波相近 , 可认为50T中间轴轴径磨灭 , 经修复后 , 此机械波消失。

2、粗梳棉纱波谱图上具有强烈的牵伸波 , 其平均波长为 165 cm, 原棉纤维平均长度为 , 细纱机总牵伸倍数为 2 4,求产生牵伸波的位置。

由λm = λm0 · E 可得 :

λm0 = K· L = × 2. 5 = 6 . 875

λm

E = ——————

λm0

165

= ———— = 24 倍

由于细纱机总牵伸倍数为 2 4 , 因此可认为产生牵伸波的位置为粗纱机的前牵伸区。

3、采用Y311型条干均匀度仪测得A272型并条机棉条条干不匀率曲线,发现有规律性不匀,记录纸上横向6小格有2个周期波,每小格为3 . 33cm,试样速度与记录纸速度的比为10:1,试分析规律性条干不匀产生的机件部位。

4、某厂多台FA305C型并条机双眼输出的棉条,其波谱图上均发现在1m处出现明显的机械波。并条机的总牵伸倍数为倍,胶辊直径38mm,试分析机械波的原因。(该机采用气动加压摇架,多台并条机共用一套气源)

5、FA506型细纱机纺CJ13tex纱,发现同一组的6锭细纱的波谱图在处,出现明显机械波,但是细纱条干没有明显影响(CV值 = % ),已知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为倍,后区牵伸倍数为倍,罗拉和胶辊直径均为25mm。试分析产生机械波的原因。

6、FA311型并条机加工棉条时,所有同机型的熟条其波谱图上在1cm处都出现机械波。试分析产生机械波的原因。

7、FA221B型梳棉机的生条波谱图上所显示的不匀波长为,梳棉机出条速度为160m/min,道夫直径为d 为70mm,道夫至输出小压辊间的牵伸倍数E为倍,试分析机械波产生的原因。

8、A186F型梳棉机的生条波谱图上,在处出现一个大“烟囱”的机械波,该机出条速度为86m/min ,道夫速度为24r/min,试分析机械波产生的原因。

9、在A186D型梳棉机生条波谱图上20cm和处,出现两处“烟囱”的机械波。实测有关部件的转速:锡林380r/min,道夫23r/mi,剥棉罗拉108r/min,转移罗拉210r/min ,上下轧辊260r/min ,上下压辊180 r/min ,输出压辊400 r/min , 输出压辊直径60 mm,试分析发生疵病部件的位置。

10、FA506型细纱机纺制 T/C35/65 细纱,其波谱图在处有明显牵伸波,条干CV值为%,比正常值偏大。混合原料纤维的平均长度为,细纱总牵伸倍数

为倍,前区牵伸倍数为25倍。试分析产生牵伸波的位置。

11、某厂HY491型粗纱机加工纯棉普梳产品,粗纱波谱图上有一个牵伸波,平均波长为42cm,粗纱总牵伸倍数为倍,前区牵伸倍数为倍,棉纤维平均长度为,试分析产生牵伸波的位置。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最新版).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填空题 实际牵伸过程中纱条的不匀是( )而引起的。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束缚层 本题答案: 3、问答题 梳棉机由哪些主要机件组成?并说明其作用。 本题答案: 4、问答题 纺纱原料选配的目的。 本题答案: 5、填空题 在一落纱中,气圈形态是随着( )和( )的变化而变化的。 本题答案: 6、填空题 纱条非周期不匀是由( )造成的。 本题答案: 7、填空题 针面负荷是由两种纤维量组成。即:握持在针刺顶部的自由纤维量和( )。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8、问答题 什么是道夫转移率?它对梳理和混和有什么影响? 本题答案: 9、问答题 新型纺纱优点。 本题答案: 10、问答题 简述配棉器作用和工艺过程。 本题答案: 11、填空题 集合器是防止纤维扩散,也提供(),集合器口径的大小后区与喂入定量适应,前区与输出定量适应。 本题答案: 12、问答题 画图题:画图说明豪猪式开棉机尘棒的安装角及尘棒间的隔距。 本题答案: 13、名词解释 试述细纱不匀的种类。 本题答案: 14、填空题 粗纱机喂入时采用弹簧棉条筒能()。 本题答案: 15、问答题 简述乳化洗毛的原理。简述洗毛工艺过程。 本题答案: 16、单项选择题 粗纱成形角大小配置正确的是()。A、纺棉纤维的大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小于纺中长纤维的; B、纺棉纤维的小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大于纺中长纤维的; C、纺棉纤维的大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大于纺中长纤维的; D、纺棉纤维的小于纺化纤的,纺化纤的小于纺中长纤维的;

质量控制培训试题及答案培训讲学

质量控制培训试题及 答案

精品文档 《质量控制》培训试题 姓名:日期:分数: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100分) 1.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和。 2.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外控技术有、、。 3.空白实验是指用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 4.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之间的关系用式表示,即。 5.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和。 6.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等。其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是 和、。 7.平行样分析反映的是数据的,加标回收率及标准样品分析反映的是数据的 __________。 8.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9.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取得正确可靠的。监测结果的质量应达到五性的要求: (1)-测定值与真实值的一致性; (2)-测定值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在时空总体中的代表性; (4)-能得到预期或计划要求的有效数据定额的程度; (5)-在监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获数据的一致程度。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8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2.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措施,只是为了使监测数据达到精密度的要求。 ( ) 3.测试次数愈多,在无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准确度愈好。 ( ) 4.测试次数愈多,系统误差愈小。 ( )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2分) 1.参加实验室间质控试验的实验室,必须是,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试验多用统一分析 的方式进行,以确定各实验室报出,并判断各实验室是否存在,提高实验室间数据的。 (1)优化实验室,(2)三级站的实验室,(3)密码样,(4)结果的可接受程度,(5)误差性质,(6)系统误差,(7)可比性,(8)随机误差,(9)切实执行实验室内质量控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食品工艺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罐藏部分 (1)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干制部分 (1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冷藏部分 (1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气调贮藏部分 (25)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辐射与化学保藏 (29) 《食品工艺学》复试题库-腌渍题库部分 (37)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一 (43)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二 (45) 食品工艺学-综合试卷三 (49)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就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 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 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与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就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 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 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与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最后 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与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就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就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汁突 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 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就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H2S 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就是树脂与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就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就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就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7.低酸性食品常以pH值4、6 来划分,低酸性罐头食品常用高压方式进行杀菌处理,并以肉毒梭菌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纺纱学》2019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纺纱的四个基本原理的是()。 答案:建筑 2、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和细小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 3、将须条拉细,伸直纤维、去除弯钩的过程是()。 答案:请 4、将大团纤维开松成小块、小束纤维,并同时清除杂质的过程是()。 答案:请 5、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答案:哑剧 第2章单元测试 1、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答案:保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相对稳定、合理使用原料、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增加花色品种 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康孚咨询开发的战略五要素分析法简称ECSRE 3、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答案:分类排队 4、细绒棉分七级,其中标志细绒棉品质最好的级数是()。 答案:地理、人口、心理、行为 5、原棉质量标识为329A代表纤维手扯长度是()。 答案:第一空:婚姻自由第二空:一夫一妻第三空:男女平等第四空: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五空:计划生育 6、锯齿棉的特点是()。 答案:错 第3章单元测试 1、以下不属于梳理前准备的目的与任务的是()。

2、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中包括哪些()。 答案:是 3、清梳联工艺处理化纤时,因其杂质少,且纤维细、长,为避免损伤纤维。因此,不用()。 答案:并条 4、豪猪式开棉机属于哪种开松方式()。 答案:嚎哭 5、开松效果评定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个()。 答案:和过法国和符合规范化孤鸿寡鹄 第4章单元测试 1、以下哪组部件间不是分梳作用()。 答案:甘油 2、梳棉机下列两针面间属于转移作用的是()。 答案:握持梳理 3、以下不是评价生条质量指标的是()。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期末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车工工艺学》试卷 、选择题:(共25分,每题2.5分)选10题 1、在安全生产中,工作时应穿_____ 上机操作。 A :短裤和凉鞋 B :裙子和拖鞋C:工作服、戴袖套D :无要求 2、凡装卸工件,更换刀具,测量加工表面及变换速度时,必须先_________ 。 A :开车 B :停车 C :既可以开车也可停车 D :无要求 3、在工作中,清除长切屑,应用______ 清除。 A :手 B :游标卡尺 C : 专用铁钩 D :垫刀片 4、主轴变速必须_____ 中进行。 A :高速 B :中速 C :低速 D :停车 5、机床、工作场地周围的卫生应______ 打扫一次。 A :每一班 B :每一天 C :每一星期 D :每一月 6把交换齿轮箱传递的运动,经过变速后转递给丝杠,实现车削各种螺纹,传递给 光杠,实现机动进给,称为 A :主轴箱 B :挂轮箱 C :进给箱 D :溜板箱 7、箱内装有齿轮、轴等,组成变速传动机构,变换各部手柄位置,可以得到多种转 速,称为______ 。 A :主轴箱 B :进给箱 C :挂轮箱 D :溜板箱 8、常用于外露的滑动表面,如床身导轨面和滑板导轨面等,适用_______ A :溅油润滑 B :弹子油杯润滑 C :浇油润滑 D :油绳导油润滑 9、常用于交换齿轮箱挂轮架的中间轴或不便经常润滑处。使用__________ 润滑方式。 A :黄油杯润滑 B :弹子油杯润滑 C :浇油润滑 D :油绳导油润滑 10、通常车床运行______ 小时后,需要进行一级保 养。 A : 100小时 B : 300小时 C : 500小时 D : 1000小时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车削外圆、阶台和端面的车刀,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90° B : 45° C :切断刀D :成形刀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刀切削部分的材料,应具有高硬度,其硬度要高于工件材料_________________ A : 1--2 倍 B : 1.3--1.5 倍 C : 2--3 倍 D : 2.3--2.5 倍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高速钢车刀进行精车时,应选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切削速度。 A较低的B :中等c :较高的D :不要求 14、用钨和钛的碳化物粉末加钻作粘结剂,经高压压制成型后,再高温烧结而成的 粉末冶金制品,称为 ________ 。 A:高速钢B :硬质合金C :陶瓷材料D :人造金刚石 15、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并使之变成切屑以形成工件新的表面的运动,称 为 ________ 。 A:主运动B :进给运动C :纵向运动D :横向运动 16、使工件上多余材料不断地被切除的运动,称为_________ 。 A:主运动B :进给运动C :纵向运动D :横向运动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车刀主切削刃在工件上形成的表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已加工表面B :待加工表面C :过渡表面 18、工件每转一圈,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称为 A:切削深度B :进给量C :切削速度D :机床转速 19、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__________ 。 A:切削深度B :进给量C :切削速度D :机床转速 20、已知工件直径为95mm现用一次进给车至直径为90mm求切削深度为 A: 5mm B : 10mm C : 2.5 mm D : 4.5 mm 21、车刀上切屑流经的表面,称为________ 面。 A :主后刀面 B :副后刀面 C :前刀面 D :基面 (满分100分使用班级:14数14 数二) 润滑方式。 车刀。 倍。表面。 面。

食品工艺学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库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工艺学》课程组

一、名词解释16分 1.软饮料; 2. 果味型碳酸饮料; 3. 原糖浆; 4. 调味糖浆; 5. 碳酸化; 6.果肉饮料; 7. 混合果肉饮料; 8.果蔬汁饮料; 9. 乳饮料;10. 配制型含乳饮料;11. 发酵型含乳饮料; 12. 植物蛋白饮料; 15. 酪蛋白;16.酸乳;17. 异常乳;18. 乳粉;19.乳清;20.配制乳粉;21.灭菌纯牛乳;22.酸奶发酵剂;23.纯酸牛乳;24. 乳清蛋白;25.牛乳的滴定酸度; 26.巴氏杀菌乳;27.纯酸脱脂牛乳;28.灭菌脱脂纯牛乳; 29.焙烤食品;30中种发酵法; 31. 湿面筋;32.面包陈化;33. 面团醒发;34. 酶促褐变; 二、填空题20 分 1. 按软饮料的加工工艺,可以将其分为采集型、提取型、_____和_____四类。 2.天然水中的杂质主要包括_____、胶体物质和_____和_____三部分。 3.水的硬度分为____、____和非碳酸盐硬度。 4.总硬度是____硬度和___硬度之和。 5.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混凝剂是___和___。 6.离子交换膜按透过性能分为_____和_____。 7.目前常用的阳离子交换膜为_____型,阴离子交换膜为_____。 8.按所带功能基团的性质,一般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_____和_____交换树脂两类。 9.常用的水消毒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 10. 可乐型汽水使用的着色剂是____,酸味剂主要是____。 11.我国将含乳饮料分为____和____二类。 12.乳成分中受其它因素影响变化最大的是___,其次为,不易变化的为和。 13.速溶乳粉加工的两个特殊工艺是___和___。 14.全脂牛乳进行均质处理时,常需控制___和___两个条件。 15.乳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 16.制备母发酵剂培养基所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或___。 17.正常牛乳的酸度为 _o T,密度(20℃)为。 18.脱脂乳加酸或凝乳酶处理可得到和 2部分。 19.脱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全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 20.乳房炎乳的值升高,降低。 21.加工巴氏杀菌乳时,当原料乳脂肪不足时要添加或分离。 22. 加工巴氏杀菌乳是时,当原料乳脂肪过高时要添加或分离。 23.当使用75%的酒精判断牛乳的新鲜度时,若呈阴性,则说明牛乳的酸度低于o T,牛乳的酸度与牛乳的和有关。 24.酸奶发酵剂按其制备过程分类,可将其分为、、中间发酵剂和。25果蔬取汁的方式有____和___。 26.果蔬浸提取汁的方法可以采用____法和___法。 27.粗滤的方式主要有____和___两种。 28. 导致果蔬汁混浊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____和___二类。 29 面筋含量在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以下的面粉适合加工。 30.为使面包膨松柔软,可在面包中加入、、碳酸氢氨及。 31. 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非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球蛋白、糖类蛋白及核蛋白。

纺纱学(2)思考题答案2011

棉纺部分 第八章细纱 1、细纱工序的作用。 牵伸: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加捻: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将细纱按一定要求卷绕成形,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加工。 ★2、画出环锭细纱牵伸、加捻工艺简图,并标出牵伸、加捻工艺参数。何谓细纱后区两大一小? 后隔距 工艺参数: (1)总牵伸倍数 (2)前牵伸区工艺:①浮游区长度②皮圈钳口隔距 (3)后区牵伸工艺 (4)罗拉加压 两大一小:粗纱捻系数大,细纱后区隔距大,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小 3、紧密纺纱的原理及纱线特点? 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由于在牵伸部位和纱线形成部位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区(即凝聚装置),通过利用气流等对牵伸过的须条进行横向凝聚,这种凝聚工艺的作用使纺纱三角区的纤维结构变成非常狭窄。在紧密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喂入宽度和纺纱三角区宽度相等时,即消除了纺纱三角区,使从前罗拉引出的须条立即受到凝聚气流及相应机构的控制,使纺出的成纱毛羽减少,纱体光滑紧密坚固。 4、V型牵伸的原理?画出其摩擦力界分 喂入须条从后罗拉钳口起有一段包 围弧,使须条紧贴在罗拉表面,形成从后 罗拉钳口向前逐渐减弱的附加摩擦力界, 以有效地控制纤维运动,须条受引导力的 作用压成扁平带状而不易翻滚和捻度传 递,但当脱离CD弧后,由于捻回的重分

布,捻度迅速向B处传递集中,从而使牵伸纱条不仅不扩散,反而向中罗拉钳口处逐渐收缩,形成狭长的V字形。使须条结构紧密,伸直均匀地喂入前区,发挥前区的牵伸能力。即使较高的牵伸倍数,成纱质量仍较好。V型牵伸在较小的罗拉中心距条件下具有较大钳口握持距和较短浮游区长度,以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来增加总牵伸。 5、画出环锭细纱加捻模拟图。用捻度稳定定理计算各段捻度。 根据捻度稳定定理: BC段:气圈段:n t-T BC V Rλ2=0 T BC=n t/V Rλ2 AB段:纺纱段:T AB=n tη2/V Rλ2 CD段:卷绕段:T BC V Rλ2-T CD V R=0 T CD=n t/V R 6、细纱断头的原因? 在纺纱过程中,当纱线某断面处瞬时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时,就发生断头,因此断头的根本原因是强力与张力的矛盾。 ★7、细纱国标质量检验项目有哪些及定义? 国标有六项指标:1)、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2)、重量不匀率3)、重量偏差4)、条干均匀度5)、一克纱内棉结杂质数6)、10万米纱疵8、何谓乌斯特公报? 乌斯特公报是全世界纱样的质量指标的统计值。 目前大多用乌斯特统计值:有条干CV%,粗节,细节,棉结,强力及CV%,伸长率,各项指标有相应水平指标。另外,毛羽指标也是重要考核指标。 9、提高纱线强力的措施? ①合理配棉 ②开松梳理工序:提高纤维平行顺直度,防止纤维损伤。 ③并条、粗纱工序:应提高纤维平行,提高半制品条干均匀度。 ④细纱工序:提高条干均匀度; 合理选择细纱捻系数,降低捻度不匀; 加强车间温湿度管理。 10、细纱工序如何提高纱线条干? 条干不匀重要指短片段不匀,因此细纱上加强控制就更显重要、直接、有效。设计合理牵伸工艺参数减少牵伸波,保证设备良好减少机械波。 1)采用先进的牵伸型式:四种现代牵伸装置 2)喂入纱条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α 1 =α0E+X(E-1),牵伸倍数↑附加不匀越大。如纺出细纱特数不变,喂入纱条特数越大,所需牵伸倍数越大、则附加不匀越大。 3)细纱特数与成纱条干的关系 细纱特数小,纱线截面纤维根数少,成纱条干不匀大。

(完整版)《车工工艺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冶中等专业学校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车工工艺学》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40×0.5′) 1、专用夹具的主要作用有:○1 、○2 、 ○3 、○4 、。 2、工件的定位是靠和相接触来实现的。 3、工件以平面定位,应采用定位的方法,并尽量增的距离,使所构成的支撑面积尽可能大。 4、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元件有:○1 、○2 、○3 、○4 、。 5、夹紧力的确定包括、、三要素。 6、由于微型角铁、、所以加工时主轴转速可选择较高。 7、车细长轴时,主要抓住、、三个关键技术。 8、深孔加工的主要关键技术是、。 9、C620-1 型车床中的C 表示、6 表示、20 表 示、1 表示。 10、CA6140 型机床中的C 表示、A 表示、61 表示、40 表示。 11、CA6140 型机床主轴部件前后支承处各装一个轴承,这种轴承因较薄,且内环有锥孔,可通过相对主轴轴颈的移动来调整轴承,因而可保证主轴有较高的和。 二、判断(10×1′) 6、在开始车偏心工件时,车刀应远离工件再启动主轴。() 7、枪孔钻的钻尖正好在回转中心处,所以定心好。() 8、啮合式离合器,一般在高转速的机构中使用。() 9、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调整得越紧越好。() 10、CA6140 车床比C620-1 车床刚性差。() 三、选择(10×1′) 1、车床上的四爪单动卡盘属()夹具。 a、通用 b、组合 c、成组 d、专用 2、()装置可根据夹具情况来确定,可有可无。 a、夹紧 b、定位 c、辅助 d、夹具体 3、6 个自由度是刚体在空间位置不确定的()程度。 a、最高 b、较高 c、最低 d、较低 4、前顶尖安装在车床主轴锥孔中、限制了顶尖的()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5、若偏心距大而复杂的曲轴,可用()来装夹工件。 a、两顶尖 b、偏心套 c、两顶尖和偏心套 d、偏心卡盘或专用夹具 6、车细长轴应使用()个爪的跟刀架,效果较好。 a、1 b、2 c、3 d、4 7、车细长轴时,车刀的主偏角应取()。 a、30o~40o b、40o~60o c、60o~75o d、80o~93o 8、金属切削机床按其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及使用范围可划分为车床、钻床、磨床等共 ()类。 a、5 b、8 c、10 d、12 9、目前我国实行的机床型号是由()及阿拉伯数字组成。 a、汉语拼音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拉丁文字 10、溜板箱有快速移动机构的是()型车床。 a、C618 b、C620-1 c、C620 d、CA6140 四、名词解释(5×4′) 1、细长轴: 1、欠定位既能简化夹具结构,又能保证加工质量。() 2、用7 个支承点定位一定是过定位。() 3、过定位绝不允许在生产中使用。() 4、微型角铁可以不用平衡块。() 5、在花盘角铁上装夹工件,一般应进行平衡。()

纺纱工程第2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纺纱工程》教材第5章至第6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前进给棉 2、弓形板定位 3、纤维变速点分布 4、牵伸力与握持力 5、偶数准则 6、落棉隔距 7、浮游纤维 8、接合长度G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正确打(√)、错误打(×)〗 1、分离罗拉顺转不能太迟,否则会因纤维头端撞在罗拉上易形成弯钩或因分离牵伸太小使新须丛头端太厚而形成“鱼鳞斑”。() 2、为了保证小卷质量,精梳准备工序的总牵伸倍数和总并合数越大越好。() 3、精梳机钳板传动系统的特点是闭合早开口迟。() 4、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5、纱线的短片段不匀也称重量不匀。() 6、精梳中,给棉长度大,重复梳理次数多,梳理效果好。() 7、牵伸倍数越大,延长了伸直过程的延续时间,对后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越好。() 8、一般前进给棉给棉长度长,后退给棉给棉长度短。() 9、精梳机梳理阶段,钳板先后摆再前摆,顶梳也先后摆再前摆,但未参与梳理。() 10、牵伸区中浮游纤维所受的控制力>引导力时,浮游纤维变速成快速纤维()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分离罗拉倒转定时提早时,为防止锡林末排梳针抓走倒入机内的棉网尾部纤维,应 结合弓形板定位,同时,还应钳板闭合定时。 2、精梳准备工序的设备有并条机、条卷机、并卷机和条并卷联合机,可以构成、、三种精梳准备工艺路线。

3、并条机一般采用曲线牵伸,牵伸区附加摩擦力界可以通过、等实现。 4、精梳机一个工作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 、。 分度盘被划分为等分,每等分称为。 5、实现罗拉牵伸的条件有、、 6、牵伸区中慢速纤维是指 7、牵伸效率是指 8、顺牵伸工艺是指头道牵伸倍数,二道牵伸倍数的工艺配置。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 1、论述并合原理,分析确定并合数的依据。 2、分析弓形板定位过早和过晚会出现什么问题? 3、棉精梳前准备工序任务是什么,分析对比目前常用的三种精梳准备工艺的特点?

质量控制试题库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试题库及答案 (张华明) 名词解释 1、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2、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3、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4、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5、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6、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7、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8、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9、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10、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那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11、质量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明文件。 12、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3、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 14、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15、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16、返修:对工程不符合规定的部位采取整修等措施。 17、返工: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采取的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 18、工程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即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 19、单位资质制度: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建筑活动单位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业务能力等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承担任务的范围,并发给相应的资质证书。20、个人资格制度: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依法进行考试和注册,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使其获得相应签字权。 21、设计交底:是指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作出详细的说明。 22、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23、见证:是指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承包单位某工序全过程完成情况的活动。 24、见证取样:是指对工程项目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现场取样、工序活动效果的检查实施见证。 25、旁站:是指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26、巡视:是指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 27、质量不合格:凡工程产品质量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

研究生复试《食品工艺学》罐藏部分试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试试题库-罐藏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 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 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铁溶出值(ISV): 指一定面积的镀锡薄板在一定温度的酸液中保持一定时间浸出的铁的数量。 4.酸浸时滞值:指镀锡板的钢基在保持一定温度的酸液中达到一定的溶解速度时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5.真空膨胀:食品放在真空环境中,食品组织间隙内的空气膨胀导致的食品体积膨胀现象。 6.真空吸收:真空密封好的罐头静置20-30min后,其真空度下降(比刚封好时的真空度低)的现象。 7.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8.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9.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的杀菌时间。 10.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温度的变化值。 11.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 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12.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 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处理时间(min)。 13.顶隙:罐头食品上表面表与罐盖之间的垂直距离。 14.叠接率:指卷边内身钩与盖钩重叠的程度。 15.二重卷边:用两个具有不同形状的槽沟的卷边滚轮依次将罐身翻边和罐盖沟边同时弯曲、相互卷合, 最后构成两者紧密重叠的卷边,达到密封的目的。 16.临界压力差:杀菌时开始形成铁罐变形或玻璃罐跳盖时罐内和杀菌锅间的压力差。 17.假封:是指盖钩自行折迭并紧压在折迭的身钩上,但两者并没有相互钩合起来形成二重卷边。 18.暴溢:是采用高速真空封罐机进行罐头食品的排气密封时,因罐内顶隙的空气压力瞬间降低,罐内汤 汁突然沸腾,汁液外溢的现象。 19.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 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20.硫臭腐败:是由致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nigrificans)分解含硫蛋白质并产生唯一的H2S气体, H2S与罐内壁铁质反应生成黑色的FeS,沉积于罐内壁或食品上,使食品发黑并呈有臭味,此现象称黒变或硫臭腐败。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分) 1.根据原料类型,可将罐头食品分为肉类、禽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五种主要类型。 2.对罐藏容器的要求有对人体无害、良好的密封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合工业化生产。 3.镀锡薄钢板的抗腐蚀性能包括:铁溶出值、酸浸时滞值、合金-锡电偶值、锡层晶粒度、锡层与合金层厚度等五项指标。 4.罐头内壁涂料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树脂和溶剂。 5.杀菌锅上排气阀的作用主要是排除空气,它应在升温灭菌时关闭;泄气阀的作用是促进蒸汽对流,它可在降温时关闭。 6.二重卷边的外部技术指标包括卷边顶部、卷边下缘、卷边轮廓;其内部技术指标中的“三率”是指叠接率、紧密度(皱纹度)、接缝卷边完整率。

新型纺纱习题答案

《新型纺纱》习题 一、概述 1. 新型纺纱是如何分类的?代表性的纺纱方法有那几种? 答:1按加捻方法分,可以分为自由端纺纱(加捻)和非自由端纺纱(加捻)两种。自由端纺纱按纤维凝聚加捻方法不同可分为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磁性纺纱等。非自由端纺纱按加捻原理可分为自捻纺纱、无捻纺纱、喷气纺纱、轴向纺纱等。2按成纱机理分,可分为加捻纺纱、包缠纺纱、无捻纺纱三大类。包缠纺纱主要有喷气纺纱和平行纺纱等。无捻纺纱有粘合纺纱、熔融纺纱和缠结纺纱等。 2. 自由端纺纱的原理是什么? 答:自由端纺纱的基本持点在于喂入端一定要形成自由端。自由端的形成,通常采用“断裂”纤维结集体的方法,使喂入端与加捻器之间的纤维结集体断裂而不产生反向捻回,并在加捻器与卷绕部件区间获得真捻。经断裂后的纤维又必须重新聚集成连续的须条,使纺纱得以连续进行。最后将加捻后的纱条绕成筒子。 3. 各种新型纺纱的生产流程?(重点转杯纺,喷气纺) 转杯纺: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附高效除杂装置)——高产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高效开清棉联合机组(无附加装置)——双联梳棉机——两道并条机——转杯纺纱机 喷气纺:采用超大牵伸装置,可省略粗纱和络筒工序。前纺工艺流程与环锭纺工艺相当,混纺时工厂一般采用三道混并后喂入喷气纺。如采用双根粗纱喂入,则必须经过粗纱工序。 二、转杯纺 1. 与环锭纺纱相比转杯纺纱的特点(生产原理、产品质量、品种等方面)。 答:生产原理:转杯纺属于自由端纺纱,条子从条筒中引出通过喂给机构积极向前输送,经表面包有金属锯条的分梳辊分梳成单纤维。纺纱杯内由于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或由于风机的抽吸,形成一定负压,迫使被分梳辊分解后的单纤维被吸入纺纱杯,纺纱杯壁滑入凝聚槽形成凝聚须条。引纱通过引纱管时也被吸入凝聚槽内.引纱纱尾须条连接,并被纺纱杯摩擦握持而加捻成纱。然后引纱罗拉将纱从纺纱杯中经假捻盘和引纱管引出,依靠卷绕罗拉(槽筒)回转,卷绕成筒子。由于转杯纺取消了锭子、筒 管、钢领、钢丝圈等加捻卷绕元件,并将加捻、卷绕作用分开生产原理简单成熟,速度高,卷壮大,工艺流程短。 产品质量:1、纱线强力:低于环锭纱。纺棉低10~20%;纺化纤时低20~30%。(原因:①纤维形态紊乱,弯钩纤维多,②纤维伸直度低③纤维在纱中径向迁移度低,④径向捻度差异大,捻度分层⑤分梳辊造成部分纤维断裂,⑥纺纱张力低,纱线紧密度小。) 2、条干:100多倍的并合效应使条干优于环锭纱(中 粗号优10~12%)(原因:①并合效应,②分梳辊分梳作用强,纤维分离度好③无罗拉牵伸波。) 3、纱疵:少而小,仅为环锭纱的1/3~1/4(纺杯中 留下或分梳去除)(原因:①前纺作用,②附排杂装置的转杯纺纱机,③纺杯中排杂。) 4、耐磨:高于环锭纱10~15%。原因:不规则的外 层使纱不易解体。 5、弹性:稍好于环锭纱。原因:捻度大 6、蓬松性:高于环锭纱10~15%,染色性好(原因: 纤维伸直度差,排列不整齐,有外包缠纤维) 7、捻度:比同号环锭纱高10~30% (原因:捻度损失; 强力低) 品种适应性:转杯纺适纺中粗号棉产品,较不适纺长纤维及非棉产品。品种适应性较环锭纺差。 3.转杯纺对前纺有那些质量要求? 答:降低生条中的含杂率及微尘量 项目优质纱正牌纱专纺纱 生条含杂率0.07-0.08% <0.15% <0.2% 良好的熟条质量(含杂少、条干好、混合均匀) 熟条质量项目国外要求国内要求1g熟条中硬杂重量<4mg <3mg 1g熟条中软疵点数量<150粒<120粒硬杂最大颗粒重量<0.15mg <0.11mg 熟条乌氏变异系数<4.5% <4.5% 熟条重量不匀率<1.5% <1.1% 4.与环锭纺相比转杯纺对前纺加工有那些特殊要求? 答:1、开清棉:工艺原则:多包取用,精细抓棉, 1

《车工工艺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车工工艺学》试卷 班级学号得分 一、填空(40×0.5′) 1、专用夹具的主要作用有:○1、○ 2、 ○3、○4、。 2、工件的定位是靠和相接触来实现的。 3、工件以平面定位,应采用定位的方法,并尽量增大 的距离,使所构成的支撑面积尽可能大。 4、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元件有:○1、 ○2、○3、○4、。 5、夹紧力的确定包括、、三要素。 6、由于微型角铁、、、所以加工时主轴转速可选择较高。 7、车细长轴时,主要抓住、、 、三个关键技术。 8、深孔加工的主要关键技术是、。 9、C620-1型车床中的C表示、6表示、 20表示、1表示。 10、CA6140型机床中的C表示、A表示、61表示、40表 示。 11、CA6140型机床主轴部件前后支承处各装一个轴承,这种轴承因较薄,且环有 锥孔,可通过相对主轴轴颈的移动来调整轴承,因而可保证主轴有较高的和。 二、判断(10×1′) 1、欠定位既能简化夹具结构,又能保证加工质量。() 2、用7个支承点定位一定是过定位。() 3、过定位绝不允许在生产中使用。() 4、微型角铁可以不用平衡块。() 5、在花盘角铁上装夹工件,一般应进行平衡。() 6、在开始车偏心工件时,车刀应远离工件再启动主轴。()

7、枪孔钻的钻尖正好在回转中心处,所以定心好。() 8、啮合式离合器,一般在高转速的机构中使用。() 9、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的摩擦片,调整得越紧越好。() 10、CA6140车床比C620-1车床刚性差。() 三、选择(10×1′) 1、车床上的四爪单动卡盘属()夹具。 a、通用 b、组合 c、成组 d、专用 2、()装置可根据夹具情况来确定,可有可无。 a、夹紧 b、定位 c、辅助 d、夹具体 3、6个自由度是刚体在空间位置不确定的()程度。 a、最高 b、较高 c、最低 d、较低 4、前顶尖安装在车床主轴锥孔中、限制了顶尖的()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5、若偏心距大而复杂的曲轴,可用()来装夹工件。 a、两顶尖 b、偏心套 c、两顶尖和偏心套 d、偏心卡盘或专用夹具 6、车细长轴应使用()个爪的跟刀架,效果较好。 a、1 b、2 c、3 d、4 7、车细长轴时,车刀的主偏角应取()。 a、30o~40o b、40o~60o c、60o~75o d、80o~93o 8、金属切削机床按其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及使用围可划分为车床、钻床、磨床等共()类。 a、5 b、8 c、10 d、12 9、目前我国实行的机床型号是由()及阿拉伯数字组成。 a、汉语拼音 b、英文字母 c、俄文字母 d、拉丁文字 10、溜板箱有快速移动机构的是()型车床。 A、C618 b、C620-1 c、C620 d、CA6140 四、名词解释(5×4′) 1、细长轴:

纺纱学试卷

纺纱学试卷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纺纱学试卷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纺纱,,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纺纱学试卷(2) 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 1、奇数法则:在普梳工艺系统中,梳棉与细纱之间的工序道数按奇数配置。这样有利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则就是奇数法则。 2、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快速纤维作用于牵伸区中某根

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 3、后退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后摆过程中给棉的工艺称为后退给棉。 4、“三小”工艺:为改善成纱的均匀性在细纱机牵伸区的前区常采取的工艺,即小的罗拉隔距、小的浮游区长度、小的钳口隔距。 5、捻回重分布:当细纱机牵伸区的后区牵伸倍数超过1.5及粗纱捻系数较大时,纱条上的捻回会向中钳口较细的纱条上移动,使靠近中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增多,靠近后钳口纱条上的捻回减少,这种现象称为捻回重分布。 1、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能在较大重量范围内混合,达到混合均匀。 2、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称作假捻效应。 3、前进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前摆过程中给棉 4、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5、cVc纱:棉的含量比涤的含量多的涤棉混纺纱或倒比例涤棉混纺纱 二、填空题(1分×20=20分) 三、判断题(对√错×)(2分×5=10分)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长片段不匀率。(√) 2、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根据纤维的平均长度进行选择。(×) 3、细纱机的前区采用“二大一小”工艺有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质量控制培训试题及答案

《质量控制》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 4分,共100分) 1. 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________ 、 ______ 、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 2.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外控技术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 空白实验是指用____ 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___________ o 4. 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______ 与 ______ 之间的___________ 关系用_______________ 式表示,即___________ o 5. 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 o 6?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及等。其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是和、o 7 ?平行样分析反映的是数据的____________ ,加标回收率及标准样品分析反映的是数据的 o 8. ____________ 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的在于取得正确可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监测结果的质量应达到五性的要求: (1)______ —测定值与真实值的一致性; (2)______ -测定值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______ —在时空总体中的代表性; (4)______ -能得到预期或计划要求的有效数据定额的程度; (5)______ -在监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获数据的一致程度。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8分) 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措施,只是为了使监测数据达到精密度的要求。() 3. 测试次数愈多,在无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准确度愈好。() 4. 测试次数愈多,系统误差愈小。()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22分) 1. 参加实验室间质控试验的实验室,必须是________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试验多用统一分析 的方式进行,以确定各实验室报出,并判断各实验室是否存在,提高实验室间数据的o (1)优化实验室,(2)三级站的实验室,(3)密码样,(4)结果的可接受程度,(5)误差性质,(6)系统误差,(7)可比性,(8)随机误差,(9)切实执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实验室,(10)基层站实验室,(11)加标样,(12)相对标准偏差,(13)失误率,(14)精密度,(15)准确度,(16)密码标准物质,(17)相对误差。 2. 衡量分析结果的主要质量指标是_____ 和____ 。这些质量指标通常用 ______ 、______ 、 ______ 和______ 表示o (1)偏差,(2)精密度,(3)系统误差,(4)加标回收率,(5)准确度,(6)随机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